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从众心理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05 14:47:26

序论:在您撰写从众心理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从众心理分析

第1篇

【关键词】从众消费心理,消费者,市场

1从众消费者心理的形成

1.1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

从众消费心理作为消费者心理学的一个类型,我们首先应该大致了解下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为研究内容以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为目的。消费者心理学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知识积累阶段。这一阶段与其说是知识积累不如说是社会进程中通过经济渗透的人性光辉。在这一阶段中,各个时代的学者各个地域的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出消费与心理学的微妙关系。如:“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需要的观点”。(2)体系凝构阶段。消费心理学的诞生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有着很大的渊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进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在力学上这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那么作用效果如何呢?从研究著作上看,1900年h ·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以及1980年e·a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20至1930年期间丹尼尔·斯塔奇撰著并出版了《斯塔奇广告回忆指南》和《广告学原理》。它们或侧面或正面的探及消费心理问题,它们的诞生为消费心理学的提供了前提条件。从实验研究成果上看,1920年j·b·华生的广告心理研究、1938年欧内斯特·迪士特的消费动机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实用社会研究所的拉机斯费尔德和e·卡兹关于“人格的影响”的研究,哈弗大学r·a·鲍尔关于“知觉到的风险”的研究报告,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有利的形成基础。(3)真正的学科创立与创新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中叶延至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可见消费者心理学这一学科还很年轻,待研究待发现的领域还有很多。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主体的演变,社会文化的推陈出新,人的概念会越来越来重要,作为将人的心理与市场消费相联系的学科,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更远的台阶。

1.2从众消费心理的成因

从唯物主义哲学上讲,物质决定意识,事物具有多面性。从众消费心理就恰恰体现了这一点。首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大环境下,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处,因而某个大环境下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其次从众心理的产生是具有自然基础的。众所周知,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时间进化形成的,且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因而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例如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的石器时代,集体狩猎群居而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活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而决策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策的时间就会相应有些长。例如,一位消费者到商场购物,他本身喜爱的品牌众多,但只能决一而择,那么他就会参照他人意见甚至暗示。比如他会潜意识中观察购物完的顾客手中所持购物袋以哪家品牌居多;注意其他消费者谈及的品牌等等。在上述描述中,我并未提及消费二字,但我想说,消费只是人的一种行为之一,而从众心理的影响几乎遍布了人的所有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着眼,选择从众的群体成员能获得某种报酬。鉴于任何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为原则。因而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要符合某人的效用利益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可以对我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极大可能对我有利。因为几乎不会有人选择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上一段,我主要叙述了从众消费心理形成的群体因素。除群体因素外,还有情景和个人因素。这两点其实是很好解释的。先说情景因素,所谓情景因素,主要是指当消费者遇到商品信息模糊不清或者受到权威人士影响的情况下产生的情境。譬如风靡各大时尚周刊的各种时装秀中,评委主编设计师作为权威人士可能都会对一季的服装风格做出评论,于是就会出现所谓的“街头流行”现象。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所谓的信息模糊不清。例如,股市基金理财就是一种明显信息模糊不清的代表事物(这时由于其变动性多样性造成的),当然这里我是抛开专业人士就普通大众而言的。普通大众文化程度各异对股市基金等可能熟而不通,用而不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自己对商品不了解就去看别人怎么做。邻居买了A股赚了十万,但你不了解股票行情性质可能认为邻居投十万A股赚了,我投入我大概不会亏的心理。这是一种很明显的情景案例。再说个人因素,这里的个人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其中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男人可能比女人更果敢做事有主见,女人相比就会差些;有些消费者思维灵敏智商高所受教育程度高,不会发生盲目从众,相反则易发生从众的消费行为;某地区居民喜食辛辣,外迁户会受其地域饮食文化影响,转而消费此口味的食品。

2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

2.1模仿心理是从众消费心理的本质。模仿是有意或无意地对某种刺激做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周晓虹,1997)。在行为经济学中,将从众消费的大部分诱因归咎于模仿。在现实生活中,市场会有一部分消费者表示出一些示范性指向性的消费行为,暗示出一定的消费倾向,当这种倾向被认可时,其他消费者会产生模仿和重复他人行为的倾向,这种行为暗示扩散流行之后便形成了从众消费的行为,其意识就是从众消费心理。

2.2非正式约束与从众消费心理。所谓非正式约束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人们在彼此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没有明文法规的,约定俗成的规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大都会不约而同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正式约束潜移默化中占据了主流,并拥有对消费心理强大持久的约束力,明文规定与之相比就变得孱弱无势。所规定的该消费什么不该消费什么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影响就会很小。

2.3不确定性与个体理性有限性。在心理学中,无数实验及事实证明,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人们需要进行模糊回避,也就是对不确定性所表现的处一种厌弃感。奈特于1921年定义不确定性为人们无法预料和难以测度的变化。为了满足个人规避风险减小损失将利益最大化的需求,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意见做保留并以群体意见为参考。这种不确定性也在某种程度上与凯恩斯在美国通货膨胀时所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流动偏好规律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所吻合。个体理性有限性其实是个相对群体而言的概念。(1)群体的智慧与理性往往是高于个人的,借群体为参照物会与相当大的安全感。(2)个人搜寻信息成本大难度高,依照群体节约成本,且可以提高容错率。(3)对自己的行为有所保留,在错误发生之际可以拟作应急方案(4)对于多数人来讲,多数人蒙受损失会比一人承受好得多,即心理平衡上的需求(5)结合本国国情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可谓是盛行至今。自孔子与其弟子在《中庸》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后,中庸的思想就一直未离开中国文化,以至于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并渗透到如今的现在市场经济中。

3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谈到从众消费心理不得不提到社会倍增效应。社会倍增效应一词是由物理学中倍增效应演变而来。之所以会被冠以社会一词,是因为这种效应适用于很多社会问题及现象。例如,兴起不久的电子商务,我国面临几大现状之一的就业问题及信息服务业等等。所以好好利用社会倍增效应,好好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利用二者的关系必定能为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经济效应。利用社会倍增效应不仅可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与之相关的产业发展,而且最后会福泽消费者。于企业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扩大,即扩大内需,必然会达到企业发展的目的。于市场经济而言,市场的两个终端达到利益最优化也就是市场经济得到了最好的发展。然而从众消费心理是一把双刃剑,虽然益处多多但对市场经济而言也是有其自身危害的。由于从众消费心理可以制造一股消费热潮,企业会利用热潮创造经济效应但也可能会在技术创新上产生惰性,产品制造上粗心大意。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利用不好会危害消费者危害市场经济。

4如何利用从众消费心理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根据从众消费心理的特征,要想趋利避害,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经济法规建设,适当用明文规定避免不必要的盲目从众消费心理;(2)组织相关业界的权威人士产品权威信息,加强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辨识度,从根本上劈除混淆视听的谣言及错误信息,改变消费者心里对商品的掌握度及清晰度(3)建立普及全国的市场消费监管监督预警查处机制,使得问题可以有效率的解决,避免跟风从众消费心理的盛行(4)充分发挥我国消协等消费者利益维护组织的作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防范。

参考文献:

第2篇

初中生面临着学习任务和生活方式的转型,接触的人群也开始有所变化,这样的话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变化,而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还是一如既往,就会让学生产生叛逆的心理,总是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了,最终让父母和孩子们都产生困惑,没有办法像从前那样沟通了。教师应该更加关注他们心理发展的问题,不能够忽略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否则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能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然后健康地成长。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和学校教学条件的问题,不同地方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都是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相同。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请来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比较强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这样的话能够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做到及时解决。但是在教学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重视不够,更没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存在留守儿童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需要格外的关爱,有问题的话也没有被关注,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

 

2.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都是照本宣科,没有办法对每个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大部分的健康课程还被其他的主流课程所占据,这样的话开设的意义不大。在课程开设的时候对学生比较好奇的一些问题比如性教育的问题涉及得不深,尤其是教师没有找到很好的教育方式,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容易发生心理问题。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方向

 

1.提高心理学教师自身素质

 

不管学校的教学资源如何,都要开设关于心理学方面的教学课程,并且要在教师资源的配备上进行新的探讨,要用比较专业的人才。心理学教师应该具备实践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校也应该给心理学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定期开展培训课程还有专业知识的考核课程,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心理学教师还应该与学生多多交流,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疏导和解决。

 

2.重视提高心理学教师实践能力

 

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实际观察,还要通过深入学生生活更好地了解到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该亦师亦友,在生活中能够以朋友的身份相处,这样的话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把心理学的内容在生活中渗透给他们,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学习心理学的知识。

 

3.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参与

 

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调节,家长应该承担起更大的重担。现在的家长对孩子是比较溺爱的,一家就那么一个孩子,父母就想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能够给孩子们比较好的物质条件,所以陪伴孩子们的时间比较少,所以,对于家长来说也应该多陪伴孩子的成长,注意学生的成长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还要注重孩子们平时关注的内容,现在很多的社会舆论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冲击,所以,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在媒体的内容上,也应该宣导积极向上的内容,防止一些消极、偏激内容的横行,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应该多样化,因为现在学生的接受方式比较新奇,他们从小就接受比较新鲜的高科技的事物,在心理的成长上也与之前的孩子有所不同,所以,不仅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重视,整个社会也要重视起来,一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发展的环境。

 

总之,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被广泛重视,教师不能够单单把重任放在学校的教育上,还要让家长和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来。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然后让专业老师解决问题,找到专业的心理教师是学校首要的工作,另外整个社会要关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抵制消极、恶俗的内容充斥在孩子们的生活空间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良好、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从众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94-01

从众是指在群体或团队无形压力下,个体在认识、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产生自愿或被动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从众现象俗称为“随大流”,即个体的意见与行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相符合。[1]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从众主要表现形式有消费从众、时尚与流行从众、学习从众、恋爱从众、择业从众。学习从众,一种情况是同学之间互相鞭策,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另一种情况是平时不学习,考试靠作弊,认为作弊是正常现象,消极从众现象。择业从众,指大学生在择业上,更多的考虑眼前利益,人云亦云,看到其他同学选择什么工作,或者见其他同学考研、考公务员,自己云里雾里,茫然一片,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知道如何选择,便盲目跟随潮流。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1.寻求行为参照。按照社会比较理论说法,在情景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所以,在大学生对事物缺乏了解或者是不确定的时候,就会寻求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个体容易指向多数人的行为,便产生了从众。[2]

2.心理压力。大学生活是缩小化的社会,大学生会有“枪打出头鸟”的观念。当个体的行为、态度和建议与其他成员相一致时,拥有不被孤立的安全感。同时,为了显现自己适应、融入这个“缩小的社会”,会违心的或者是真心实意地与大多数同学的行为保持一致。

3.不确定性需求。作为独特个体的大学生在做选择时,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反之,如果不确定性条件存在,从众现象也就容易发生了。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

1.个性特征的影响。个性特征指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带来的影响。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这种个性特征比较容易从众;反之,则较为独立。

2.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指的是学校所独具的特点,文化等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班级拥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则会对个体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盲目的从众。家庭环境指的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家长的思维方式,待人接物能力等对学生的影响,当家庭从众时,也可能会导致学生的从众。

三、对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教育引导

(一)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是社会心理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又是团队中有效且自发的行为调节机制。[3]在大学生这一特殊团队、群体中,舆论对个人行为的调节主要表现为:强调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纠正错误的认识,批判不正当的行为,从而实现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调节。大学生具有这个群体独具的特点,比如思维敏捷,容易产生倾向性意见,而这一群体,面对社会热点问题,他们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及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教师可借用此机会,对大学生加以引导,扬正气,树新风,宣扬正向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的氛围,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激励学生产生正确的行为。总之,这将有利于大学生群体间产生良好的风气,同时增强凝聚力。此外,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判断能力,有利于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选择正确的言论和行为,从而对于从众也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二)开展多种形式群体心理教育与引导活动

大学生从众行为或心理都与大学生的团队人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团队人数越多,团队对个人就无形中产生压力,压力对个人影响越大,个人就越易产生从众行为。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尤其是团队、群体教育,心理指导,对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可通过两种方法对大学生教育。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将团队心理辅导,尤其是与从众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效应融入在教学中,使得大学生有客观的认识,通过理论学习,让大学生了解从众产生的原因、结果以及影响,从而使大学生减少从众的消极性,发挥从众的有利性。二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团队相关的心理训练,或是与此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对大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语

大学生从众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在许多方面大学生只有与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但如果凡事从众,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就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抑制个性发展。通过舆论及群体心理教育等途径,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从众,即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从众心理;旅行;不文明行为

随着生产水平快速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变高,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行作为放松娱乐的方式。据国家旅游局公布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可达2.9万亿元人民币,国内旅游人数达32.5亿人次。旅游人数的不断上涨,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①。不文明行为不符合旅游活动效率最大化和旅游者身心愉悦的相关行为,主要表现为:垃圾随处丢弃、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等。旅游者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旅游质量,也降低公民的内在修养。

对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谢里夫(Sherif)进行的“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Asch)关于从众行为的经典研究,研究发现仅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由此可知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旅行中个体也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②。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一、情境模糊性

社会情境是指与个体直接联系着的社会环境,也即与个体心理相关的全部社会事实的一种组织状态。从众心理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都依赖于从众者所面对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谢里夫所做“游动效应”实验和阿希一系列经典的从众实验中,情境都有一定的模糊性,情境模糊性是促成旅行者从众的重要外部原因。

在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身处陌生环境,对欲知信息了解有限,无法正确判断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准确性。在情境模糊的状态下,旅游者不确定个人要找的目标是否存在或正确,只有依赖于景区内外提供的指示牌。但是指示牌信息的不完整性,只能增加旅行者对欲知信息的困惑,不能解除疑惑。情境的模糊性让个人把注意力从图文指示转移到其他同类人身上,用他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形成了从众行为。由此可见,由情境模糊引发的从众心理主要原因是:一是外界提供信息的不完整性。二是所处的环境与个人接下来发生的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在情境模糊的情况下,情境的模糊性越强,人们急于消除不确定性,越容易产生从众心理。

二、外界环境的诱导

旅行中,外部环境是驱使旅行者产生不文明现象的诱因。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外部刺激物。根据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我们知道第三机能系统(也称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它的基本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和控制。旅游者身处在不确定的环境时,同时急需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旅行者就会寻找目标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外部环境直接刺激着个体的神经。在目标的引导下,外部环境的刺激让旅行者产生了从众心理,为解决这一“问题”,旅行者就产生了行为,行为的产生会正负效应,影响了效果。

根据笔者在景区内观察发现,外界环境在很多情况下,诱导个人产生从众心理。例如:某女士需要扔掉自己手上的垃圾,在她环顾四周之后并没有发现附近有垃圾桶。此时,附近地面的扔垃圾引起了她的注意,稍作停顿后,就随手将手中垃圾扔掉。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诱导,刺激了某女士的神经,经过大脑的系统调节后产生行为。因此外部环境的诱导,影响旅行者从众心理的产生。

三、群体压力

个体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而做出不文明行为的现象屡屡发生,最为典型的行为就是中国式过马路。群体压力就是群体对其个体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个体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个体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个体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不管群体的行为是优良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都会影响个体行为的发生。

多年来,在旅行中受群体压力影响而使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主要表现有:随地乱扔垃圾、插队、践踏草地等等。这些行为的产生,受到他人隐形压力的影响。当在排队购票中,当众人不遵守秩序插队购票,就会给遵守秩序的人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导致遵守秩序的人做出了不良的反应,最终选择插队购票。

四、个人行为

中国人在日常行为中,一直存在随大流的思想,不愿强调个人的独立性。根据马库斯(Markus)与Kitayama提出的独立性和依赖型自我建构模式中知晓,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影响了自我认知模式的构建。在各自文化的差异影响下,西方人倾向于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个人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讲究个性。而东方人相反,侧重于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联系,讲究共性。因而,在旅行的过程中,旅行者为了不愿意成“另类”,往往相信大众的选择,同时趋于群际威胁的情况下,旅行者的行为更倾向与从众。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求按层次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为满足社交和尊重需要,其行为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往往会改变个人的想法、观点,接受他人的思想。个人的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个人的性格、性别、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几方面的影响下,个人更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旅行中,要解决个人不随大流,能独立思考,要做到:第一、完善景区内外的基础设施。景区应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指示牌提供的信息;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二、旅行者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非组团人员),个人应加强对景点的了解,遇到困惑询问工作人员。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敢于坚持个人观点。(作者单位: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注解:

第5篇

关键词:消费心理;竹材;礼品文化;设计1文化与礼品

(1)“礼品”文化。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十分注重礼尚往来。礼仪、礼物、礼节是构成古代礼仪的三大要素,代表着爱戴和敬仰,大多是用来加深感情和增进友谊的。而进入21世纪,礼品的内涵就更加多种多样了,现代的礼品要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工艺性和实用性,旨在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便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了达成共识和开创双赢的局面。

(2)“人际关系”文化。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联或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礼品消费行为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通过礼品可以鼓舞和教育他人,可以彰显知识和修养,传达友善和爱心,也可以扩大个体的影响。

(3)“面子”文化。“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辱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构成中国人际关系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面子”,中国人的“面子”观念极强,不能“丢面子”“伤面子”,只能“给面子”“赏面子”。“面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方向和程度,是中国人内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

2中国人在礼品消费中的心理研究

首先,礼品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利益和关系, 送礼一方面是给予利益;另一方面是确立和维持关系。礼品成为表达特定关系的一种符号,给父母送礼表示孝顺;给朋友送礼表示关系亲密;给领导送礼表示敬重;给客户送礼表示友好合作。礼品的真正价值体现在赠送礼品和接受礼品的瞬间产生的新鲜感和愉悦感。这种愉悦的程度其中一部分取决于礼品的价值和价格,价值大、价格昂贵的礼品自然就代表关系密切了。然而,即便礼品本身没有特别昂贵的价值,但因其包装精美也可以成为馈赠佳品。其次,人们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喜欢追随潮流。从礼品消费决策过程的分析中发现礼品消费其实就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消费特征受到消费者自身、受礼者和整个社会消费环境的三方面制约,礼品的消费行为往往是三方面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送礼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和送礼心理动机构成了礼品消费的基础,受礼者的需求、兴趣爱好、身份地位是影响送礼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整体的消费大环境同时引导送礼者和受礼者的礼品馈赠消费观念。

3本土文化对于礼品消费行为的影响

本土文化对礼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漫长而久远,被世人反复传承、合并、琢磨和升华,融入于我们世世代代、琐琐碎碎的生活之中,最终变幻成人类自身的气质、情感和对生命本性的自然表达。凭着独特悠然的感情内涵、层出不穷的表达手法、平易近人的文化气质和高远深邃的时想,礼品文化历经千年挥洒自如地书写着自己灿烂而光鲜的历史图卷。在人际关系层面,礼品作为载体承载了人们深深浅浅的文化表达和情感寓意。礼品是一种无声的表达,这种表达或轰轰烈烈,或点到为止,无声却有力。说到底,礼品是人们维系情感的不可或缺的纽带。

4竹材的文化及应用

竹子具有明显的东方民族文化特征,竹子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生命的韧性、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早在新石器时代,竹子就已进入炎黄子孙的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科技文化,无不留下竹子的踪迹。而在日本,竹子则是真实与奉献的标志。整个东方地区都曾经将竹子用作书写的工具,对于作家、艺术家来说,竹子笔直的线条和中空的结构本身就有极其深刻的象征含义。竹子的材质特性对于其加工有利有弊。竹子的纤维排列紧密、整齐、走向一致,有一定的柔韧性、弹性和硬度,有极好的劈裂性能。同时,竹材色泽较浅,易于进行色彩处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竹材加工产品的装饰功能。竹子用于建筑的历史久远,在远古时代,人类从巢居、穴居向地面房居演进的过程中,竹子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江苏吴县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草鞋山遗址发现有用竹作为建筑的材料,汉代的甘泉宫竹宫、宋代的黄冈竹楼,皆是取竹建造并负有盛名。

从服饰方面看,竹对中国人的衣饰起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用品的竹鞋、竹斗笠、竹伞,一直沿用至今。竹布在唐代曾是岭南地区一些州县的重要贡品之一,竹还是古代人装饰的材料,说明竹对人类服饰文化的贡献。从食用方面看,竹笋和竹荪是极受人们喜爱的山珍美味,竹实是历代救荒的重要作物原料。先秦文献中记载,3000多年前的竹笋就是美味佳肴。竹笋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可烹饪数千种美味佳食。竹还具有特别的医用价值,在中国最早的医书典籍中,就有用竹治病的历史记载。竹的全身都是宝,叶、实、根及茎秆加工制成的竹茹、竹沥,都是疗疾效果显著的药用材料,竹黄、竹荪也是治病的良药。

交通工具和设施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文明的标志之一,竹在交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交通运行工具和设施的起源与发展,均与竹子有极密切的关系,古代人取竹制造竹车、竹筏和船以及桥梁工程,创造了世界交通史上许多第一例,对世界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由上可见,竹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领域中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竹子几乎遍布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部分。

5现代竹制礼品案例分析

台湾的华硕笔记本以其独到的设计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把握而在行业中名声显赫。S6作为其主打产品质量优秀又不缺乏时尚感,为此华硕的设计师们别出心裁地为其披上了环保的外衣,原先的塑料外壳全部替换成竹板拼接而成,之前的金属拉丝表面处理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由激光精细雕刻而成的现代花纹,使得原本冷冰冰的办公用品变得格外引人注目,极具亲和力。这样一台笔记本作为礼品送给上司或者企业老板是多么显示出送礼者的尊重,文化与功能的合二为一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讨论消费者之间的礼品文化,必须先了解作为礼品的产品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再结合消费者特点作个案研究。

在研究传统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方面,台湾比大陆做的要更加早和完善。他们将台湾的版图和竹材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制作成了一个纸抽,方形的结构很好用竹板材进行拼接,唯一不同的是纸抽的顶部镂空不再是方形的,取而代之的是台湾版图的形状,让人一目了然。去过台湾的游客们总想给亲朋好友带点礼品,这个纸抽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参考文献:

[1]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李亦文.现代竹制品系列开发与设计[J].产品设计,2003.

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语”和“双语教育”概念及其模式,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情感、年龄、母语和学习策略对我国当前双语教育的影响问题,旨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中的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我国的双语教育质量。  

 

1.引言 

目前,中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以及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改革传统的专业“双语教学”,探索新的能够高效优质地培养出专业“双语人才”的教育方法,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在此过程中,急需对许多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各领域的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多视角、多维度、多学科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双语教育理论和模式。但遗憾的是,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理论,严重影响了我国双语教学的实践。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从“双语”和“双语教育”的定义及模式探析出发,进而分析当前中国的双语教育,希望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实定位和最佳教学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 

2.双语和双语教育 

2.1双语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bilingual)”是指:“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双语就是“two languages”,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境。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语。就中国大陆的高校教学实践来说,最初的双语研究实际上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如汉藏、汉蒙、汉彝等两种语言交流的“双语”。但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加入wto后的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英语学习日益重要,并有将英语作为高校教学的第二语言(esi)的发展趋势。因此,这里我们所讲的“双语”是指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 

2.2双语教育 

根据《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我们可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的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媒介的教学。这里的“双语”应理解为“母语+第二语言或外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母语不同,因而双语教育的含义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本民族语+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或“外语”;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区,“双语”可理解为“汉语+第二语言或外语”。本文所指的“双语”就仅指“汉语+英语”。“双语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上课,而是强调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师生之间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课堂互动和交流,达到“双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 

3.双语教育模式 

3.1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 

沉浸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甚至校内生活都使用第二语言,以创造语言小环境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中。该模式强调完全非母语的教学,其适用的前提是有很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在我国的现阶段还无法实施这一模式,只在少数范围内适用。 

3.2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 

保持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该模式平衡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学科语言,以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同时,其母语能力也得到发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双语教育模式。 

3.3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 

过渡型双语教育模式是指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此种教学模式是以母语作为理解和交流的工具,同时尽可能地扩大与目标语的接触范围,提高学生的目的语能力。从我国目前的语言教育环境来看,该模式是比较现实的。 

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使学生从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中受益。这就需要双语教育研究者从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不断探索,寻找真正适合我国不同院校自身情况的有效教育模式,使双语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4.双语教育中的心理学因素 

4.1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兴趣和信心等。20世纪70年代末,著名的监察模式视情感过滤为外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如动机、态度、自信心等)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的作用,从而影响着学习者接受输入的多少,这就叫“情感过滤假说”。krashen认为若学习者学习的动机很大,自信心很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那么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因而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 

从世界范围看,实施双语教育的对象大致有四种:出生在双语家庭中的儿童;少数民族或移民家庭的儿童;以两种语言为官方语言国家或地区的儿童;母语占绝对统治地位国家地区的儿童。按情感过滤假说,前三种儿童对第二语言输入的刺激过滤作用相对小些,习得二语容易些;而第四种儿童的过滤作用会大些,学习第二语言就会困难得多。中国恰好是这种情况。中国学生在二语学习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困难,如单词的拼写与记忆、语法的掌握和运用、发音与听力的训练、词汇与文章的理解与翻译、运用外语进行表达和写作等。其次,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认知手段,往往使学生产生消极、逃避甚至排斥等心理。此外,教师对情感因素的忽视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如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以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依据,从而伤害了学生的情感,以致学习者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这些都会使二语学习者产生畏惧、焦虑、沮丧等情感因素,不利于输入的增加。 

由此可见,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对情感因素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将学生的消极情感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其在双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动力。 

4.2年龄因素 

社会各界对双语教育的年龄问题存在争议。很早以前人们就从经验中直觉地认为,童年是学习语的最佳时期,超过最佳年龄,学习语言就会困难得多。20世纪50年代,神经生理学家penfield和roberts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提出十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vid lenneberg(1967)则从医学临床经验,以神经生理学的观点,系统地解释语言学习关键期,他认为人的大脑从2岁开始边化(lateralization),在边化完成前,人是用全脑来学习语言,约在11—19岁左右,大脑会完成边化。从此,语言学习主要由左大脑负责。人脑边缘化后的语言学习不如全脑学习时期来得好。因此,语言学习最好在大脑完成边化之前,这也就是所谓的“语言学习关键期”。

如果“关键期假说”是正确的话,那么“关键期”以后儿童掌握第二语言能力会突然下降。但在现实中,有许多人是在童年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因此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语言心理学家蒂托恩(titone)就认为,儿童掌握另一种语言能力的增强来自于他的全面灵活性而不仅仅是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受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学习。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也持反对态度,他依据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指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如果学习双语,不仅会产生挫折感,而且会经常用混淆的双语表达思想,不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

4.3母语因素 

中国学生的母语——汉语与英语在音、形、义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要使两门语言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要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对比分析,处理好语言的“迁移”问题。“迁移”(transfer)原属心理学范畴,指“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因为他们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另一门外语,所以原有的语言知识会被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这门外语的学习中。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就是“由于目标语和先前所获取的语言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造成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对目的语的习得起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起干扰作用的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lado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认为语言学习者的cah是由目的语与母语的差异造成的,目的语中与母语相似的地方容易掌握,与母语相异的地方难以掌握。尽管对比分析假说在70年代受到了dulay,burt,jackson,whitman等人的质疑,后者认为学习者的错误中很大一部分不是由于语言迁移造成的,但80年代以后lado的理论再次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他们认为cah的问题在于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因为它认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差异一定会造成学习困难;解决cah问题的途径不是彻底地否定这一假说,而是改进它。其实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在实际中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英语和法语由于在词汇方面的相似性,使得掌握了其中一门语言的学习者去学另一门的时候很有优势。所以语言迁移对外语学习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应充分利用语言的正迁移来促进双语学习。 

总之,双语教学中通过语言异同的对比分析,尽量做到减少语言负迁移,促进正迁移,使两门外语的学习做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 

4.4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或技巧,分为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对所学材料的分析、综合和转变等策略)和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对学习的规划,对学习过程的思考、调控,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学习策略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桂诗春教授指出:“学习者在用环境所提供的信息时,对目标语企图提出种种‘假设’;学习策略就是建立‘假设’的‘算法’。”也就是说,在习得语言时,人的大脑一直在根据目标语样本进行‘假设’,并不断在学习过程中修改这些假设,直到它们与目标语大致相符。在母语习得过程中,儿童依靠乔姆斯基为“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帮助来对目标语进行假设。而在第二语言习得时,学习者还会运用学习母语时的一些策略和经验。例如,人们掌握母语后,会形成关于词汇、语法规则和语用方面的图式。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方面的图式进行对比,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大致相似,如英语和法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就有助于“假设”的成立,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可能迅速有效。可如果母语和第二语言差别太大,如英语和汉语,那么学习母语时的策略和经验不但不能帮助学习者进行正确的“假设”,反而会干扰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正是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的巨大差异,对中国学生来说要做到掌握和精通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在母语图式与目的语不一致时,学习者应将两者加以鲜明的区别,对新建构的目的语图式加以强化训练,形成巩固的长时记忆,达到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 

5.结语 

总之,实行双语教育是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信息时代对英语素质的强烈要求,是培养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双语人才的需要。研究人员和教师在开展研究和教学时必须深入精诚合作,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双语教育的心理因素,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其中的有利因素和克服不利因素,使我国的英汉双语教育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faerch,c.& krasper,g.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transfer[j].applied linguistics.1987,(8):111-36. 

[2]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rod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英国朗曼出版社,1986,第一版. 

[5]任斌华.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张路,赵若英.国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3,(16):26-30. 

[7]高有智.关于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大众科技,2007,(7):10-15. 

[8]马莉.论语言理解的超认知策略及培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8-23. 

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

1 前言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有的文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基层群众文化产生于人们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这种文化是一种社会性的文化,且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的精神及物质文明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基层群众文化可以帮助国家提升管理水平与经济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使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为此,国家应根据目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及管理的现状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文化需求的问题。

2 新时期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的措施

2.1依据区域特点进行建设与管理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族风俗、历史以及文化,因此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根据地区特点,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建设与管理。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体现在对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对文化生活的享受两方面,这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化设施,文化设施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设施也应当依据地区特点来建设,从而使文化设施发挥其本身的功效,能够更好地作用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当中。

比如,在建造社区活动室等活动中心时,必须依据这个地区的民族风俗以及历史文化,不断补充和增加文化活动设施,并对现有的文化活动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发挥文化活动设施的功效。除此之外,在对文化活动设施进行管理时,应该借鉴优良的管理方法,有效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管理[1]。

2.2全面认识基层群众文化,增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这导致许多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全面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相关内容,国家应出台一些政策来帮助人民了解基层群众文化,例如,国家可以大力宣传基层群众文化知识,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并学习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帮助群众更进一步理解基层群众文化的内涵。

此外,国家应加大对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在帮助国家开展政治建设以及经济建设的前提下开展基层文化建设,从而能够强化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及管理。想要增强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就要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的过程中,加强群众的文化理念,使群众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传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提升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基本素养。只有这样,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才能向更高层次迈进,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内涵才会更加丰富,有助于提升国家总体的经济水平,使国家的发展更加迅速[2]。

2.3创新建设与管理制度,发掘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我国在文化工作领域中还存在着文化工作人员不足、文化工作发展缓慢以及基层群众文化管理混乱等问题,要想改变这些现状,国家就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比如在社区开设多个文化中心,开展一些文化展览等,以普及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逐渐注重文化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同时,相关的文化部门也在努力推动信息资源与文化的整合,以促进文化的信息化,从而使文化领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相关的文化部门还应该重视对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奖励,为民间基础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得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2.4指导基层群众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建设及管理

在建设和管理基层群众文化的过程中,群众是占据首要地位的,因此,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要以群众为中心,使群众成为建设的主导因素,从而给群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时,可以选择多种形式与方法,促使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文化活动,以提升群众的文化品质;群众在参加文化活动时,还可以锻炼其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文化信息等;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国家在进行文化宣传的同时可以对群众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精神内涵和健康思想,还可以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与文化需求,我国应该高度注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及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的文化工作者应该根据我国的地方特色,从实际角度出发,努力探寻新时期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新方法、新方针,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强.谈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艺术品鉴,2016,(09): 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