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2-04 14:50:59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1篇

(一)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切旨在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系统工作的统称。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起因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滥垦、乱捕、滥伐、工程破坏及污染物质排放等等,其后果影响到大气、地貌、水文、土壤、植被和生物资源等许多方面,其中植被破坏是关键所在,因为其他多方面的变化都与植被状况密切相关。自然,要恢复改善生态环境,植被又处在关键地位,因为植被既能对近地小气候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又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是一系列污染物质的吸收者和积存所;植被还能缓冲地表受外力冲击,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是一切陆地生物种群的贮藏库、避难所。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因为森林植被体量高大,结构完备,所以森林植被建设处于植被建设的主导地位。

(二)某县的自然地理现状

某县土地面积4056平方公里,临近珠江源头,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环境地位,是珠江部分上游和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养育着113万多某县人民,影响着珠江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某县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740米,山高坡陡谷深,山地面积50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2.4%),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83.6万亩。全县有林地11.6万亩,疏林地1.3万亩,灌林地54万亩,未成林地101.4万亩,无林地(包括荒山荒地、半石山地、岩山、开荒地)64万亩,森林覆盖率25.6%。石漠化面积23.6万亩。某县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二、某县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大气受到污染

某县城关四周的四家水泥厂,产煤区的改良焦厂、火电厂等,昼夜不停地排放烟尘,还有其它生产生活中不停地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造成了某县上空大气的污染。据某县环保局报道,某县烟道气烟尘浓度最大值为827毫克/升,最小值为286毫克/升;雨水的最高ph值为4.53,某县各地的大气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平均环境质量为二级。

(二)水资源危机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近些年来,某县河流流量严重减少,甚至出现了很多河流断流。一些农田因水资源短缺得不到灌溉;一些村寨因水资源短缺,一年只有约4个月吃上人畜引水工程的水,其余时间要到数里外的地方背(挑)水吃。

2、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

某县的一些地区水体受到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乌都河(某县段)、拖长江(某县段)。乌都河的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是看不见的污染;拖长江的污染主要是无机物的污染,是看得见的煤粉污染。

(三)固体废弃物排量日益增多,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不高

某县固体排放物主要是煤等矿产资源开采利用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处理率不高。它们既占用土地、影响市容,又破坏生态环境。这些固体排放物存在的环境问题,矿区和人口密集区的人深有感触。

(四)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某县人口多,农民为了获得粮食,大量毁林开荒,农作物从坡脚种到坡顶;过度放牧;各种工程建设活动日益增多,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现森林覆盖率只有25.6%。

(五)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难度越来越大

1、人地矛盾突出

人口多,土地少,有限的土地既要植树造林,又要种粮,还要放牧,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马依镇、大山镇的一些村寨,除了农民居住地周边几块土地的坡度在25度以下外,其余土地的坡度都在25度以上。如果25度以上的土地退了耕,就无耕地可种,而生态移民又难以做到。

2、未植树造林的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某县植树造林活动已经开展了近二十年,容易植树造林的荒山、荒坡、水边、地角、路旁已经种上树,剩下的是沙化、石漠化程度非常高或容易被人畜侵害苗木的土地。这些土地难以植树造林。

三、建设好某县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除了对有关管理人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外,应着重对公众开展环境教育,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逐步在某县中小学有计划地增设和开展一些生态环境保护课程和宣传教育活动,使中小学生知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己,从小养成良好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

生态治理必须体现保护与建设并重的思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对可通过保护措施而自然恢复的区域,应以保护为主,村庄、公路、铁路沿线等需要采取防护措施的地方则应加大绿化力度。

(三)保护好植被,营造天然堤坝

据研究,当大雨降落时,树冠和树叶可截留20%以上的雨量;林地上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层能截留并吸收5——10%的水量,1亩林地比1亩无林地每年至少能多蓄水20立方米。森林植被对洪峰的最大削减量可达到50%左右。保护好植被,等于营造了很好的天然堤坝。因此,应保护好某县的森林植被,做好某县的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工作。

(四)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退耕还林要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搞好退耕还林,就是要把退下来的耕地利用好,农民感到退耕还林后的经济效益不比退耕前的差,才能使农民愿意退耕还林,达到稳定退耕还林的效果。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农、林、牧的关系。首先,要有以林为主的思想意识。综合治理应定位在生态功能的发挥上。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大力发展林业,是实现某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在于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根据某县各地土地条

件、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林种,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林与经济林,使植树造林成为有经济效益的产业。其次,要把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搞好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

1、加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投入

因地制宜地修建一批蓄水池、沉沙涵、排灌水渠、拦河坝、防护沟道等工程,实现截流、蓄水、拦沙、沉沙的目的,并解决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2、加大坡耕地的改造力度

大力植树造林,对25度以上的坡耕地应尽量退耕还林(草),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要加快坡改梯的进度,切高垫低,砌筑硬坎,通过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

(六)大力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一是限期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二是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要尽量采用能耗、物耗小,排污量少的生产工艺;三是大力发展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等,解决农民的燃料问题,减轻农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四是提高“三废”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三废”的资源化。

第2篇

摘 要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三农”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其特殊意义。本文将针对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提高辽宁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生态 辽宁省

金融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总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辽宁省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存在全国各省普遍存在的问题:

1.从全国的范围来看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行政力量干预使得农村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

地方政府中的个别部门或个人受利益的驱动,出于政绩考虑,以权力为诱饵,对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施加压力,从中获取个人利益,违背经济规律,盲目投资某一行业或某一项目,使资金借贷很难正常进行。因此,行政力量的介入和干预使得农村金融的市场化程度低,交易环境较差,直接恶化了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1.2农村法制建设不完善导致债权维护难度大。

目前我国针对信用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仍然滞后,缺少适用于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法规。农村法制建设相比城市也较为滞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依然存在。并且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也不强,金融知识匮乏。有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行政干预执法,金融债券案判决不公、或者判决后难执行和久拖不决,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3农村征信体系不健全且信用管理滞后。

农村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金融风险意识相对于城市比较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手段逃废金融债务。农村私营个体企业财务制度极不健全使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真实借贷情况难以掌握,缺乏正常获取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渠道,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贷后管理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道德风险的存在,恶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2.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农业风险大、赔付率高,出险率也很高、而政府又缺少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保险公司做农业保险的成本较高所以就没有动力去开展农业保险;在成本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若进行农业保险的业务就会设置较高的保费,保费过高使得农民对之“可望而不可及”,形成不了有效的农业保险需求。另一方面,农民保险意识薄弱,他们依旧认为保险是不可靠的,所以造成投保率低,保障面窄的现象,当发生自然灾害时,受灾农户不能得到保险保障,偿债能力下降,银行贷款风险增加,这是导致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的原因之一。2012年1-12月,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240.13亿元,同比增长38%;为1.83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9006亿元,承保户数同比增长8%,保险金额同比增长38%。而2012年辽宁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

2.2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资金缺口严重

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中,“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已随着商业化改革大量撤并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和网点,对农村的信用贷款越来越少,据统计,2000~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辽宁省县域内机构网点(含储蓄所)由1995个减至1071个,工商银行从10个县(市)中全部撤出,中国银行从24个县(市)中全部撤出。截至到2008年6月末,全省县域银行业机构网点为3235个,比2002年减少1065个,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370个,减少370个;农村信用社网点1503个,减少669个;城市商业银行网点171个,减少31个。作为辽宁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虽然正在逐步地完善,但目前其业务面过于狭窄,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中主要的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完善、产权归属不清晰、行政介入比较严重等问题,其帮农、扶农作用也受到严重制约。再有辽宁省民间借贷由于在货币当局的严厉管制之下,其所具有的借贷手续简单、贷款期限灵活、交易成本低廉等优点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综上可以看出农业资金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的,从而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2.3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滞后

许多农村信用社贷款方式单一,缺乏适合农村特色的服务品种。近几年来,辽宁省农村地区合作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无力,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近几年,辽宁省农村金融机构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在其发展的背后也隐藏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恰好说明了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主体建设和金融体系重构上亟须改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辽宁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改善辽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势在必行。相信在深切认识到问题之后,在各相关联的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史亚荣,何泽荣.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究.经济学家.2013.

第3篇

一、建设美丽河南取得的进展

(一)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

2013年,全省累计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34.52万吨,全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8.3%。

(二)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2013年全省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0.3%,洛阳、信阳达标率为100%,濮阳、商丘、鹤壁在90%以上;全省水库总体水质级别为良好,营养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南水北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陶岔取水口水质符合Ⅱ类标准,总氮单独评价保持规划要求的Ⅳ类标准。

(三)生态建设不断加强

2013年,全省完成营造林564万亩,实施城镇增容扩绿工程和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城市新增绿化面积3800公顷。

(四)城乡环境建设有效推进

河南持续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以及高速公路沿线国道两侧、高铁沿线、风景名胜区周围敏感区、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区域,进行综合整治,局部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五)环评管理逐步完善

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规划环评,明确区域发展行业类型和空间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二、建设美丽河南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城市空气质量较差

2013年,全省18个省辖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分别比上年上升36.6%、24.2%、4.4%,郑州市的PM2.5年均浓度达到国家标准的2倍以上,被列入“中国十大污染城市”。

(二)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

2013年,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8个,占45.8%,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16个,占19.3%,比上年减少3.6个百分点;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9个,占10.8%,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20个,占24.1%,比上年增加2.4个百分点。

(三)全省酸雨发生率升高

2013年,全省大气降水pH值在5.16~8.87之间,平均pH值为6.61。全省酸雨平均发生率为0.3%,与上年相比升高0.07个百分点。

(四)农村环境保护程度整体偏低

全省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秸秆焚烧给环境污染带来较大压力,工业污染正在向农村蔓延。

三、河南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河南经济虽然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但与全国和发达省份相比,产业结构层次较低。2013年河南三次产业的结构为12.6:55.4:32.0,同期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0:43.9:46.1。河南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大而不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低于全国水平14.1个百分点。

(二)高消耗高污染依然严重

2013年,河南每万元GDP能耗为0.798吨标准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广东相比,河南每万元GDP能耗分别为其1.9倍和1.6倍,能源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十几个百分点。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河南工业每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5倍,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85%的水平。河南省建设用地面积约为广东省的2倍,而创造的GDP却不足广东的1/2,效益仅为广东的1/3。

(三)环保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河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的研发还比较薄弱,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开发滞后。

(四)体制机制尚未形成

由于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很好落实,往往以“末端控制”为主导,“源头控制”难以实现。

四、建设美丽河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是中央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二是公众的环保意识大大增强。通过近年来的雾霾事件,广大人民群众发现环境保护如此紧迫,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全社会形成了关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舆论氛围。三是经济发展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22万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13.1亿元,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为建设美丽河南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自然生态环境条件较好。河南自然生态条件较好,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多样。五是组织保障机制比较健全。河南加强了对全省环保问题的统一领导,建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制、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等。

(二)严峻挑战与实际困难

一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人均淡水资源总量均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河南是一个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大省,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煤是27.9%,石油是73.7%,天然气是72.2%。土地面积仅为全国总面积的1/55,耕地面积为全国总面积的1/18,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二是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突出。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9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全国80%以上草原不同程度退化。三是生态文明理念有待提高。人们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仍然淡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

五、建设美丽河南的总体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强化规划引导,确保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是自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河南根据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动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抓紧研究制定河南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增强生态安全和未来可持续发展后劲。

(二)优化产业扶持政策,促进产业与生态协同发展

要制定扶持战略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按照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向服务业重点项目发放贷款。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环保产业,推进和扩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试点,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的有效模式,鼓励开展生态城建设试点,推动产业与生态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协调,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

要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抓紧建立协调区域关系、体现社会公平、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区域内生态补偿机制。要建立省际环保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区域合作,强化省际协同治理,解决区域性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

(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环境

第4篇

关键词试验区;生态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对策;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14-02

毕节试验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由于岩溶地质成土慢、易淋失等特点,加之人口增长、陡坡耕种等原因,水土大量流失、环境污染严重,严重阻碍了山区经济发展,影响了山区人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现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努力地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造成威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切实致力于把开发扶贫和改善环境结合起来,把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寓生态环境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确保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开发,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生态的良性循环,促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试验区基本概况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总面积26 853 km2。最高海拔2 900.3 m,最低海拔457 m,高原山地占总面积的93.3%。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辖7县1市1管委会,250个乡、镇(办事处)。2007年末总人口759万人,农业人口704.49万人,占总人口的92.8%,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8%。2007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4.76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3.27万t,农民人均纯收入2 458元,人均占有粮食346.9 kg,全区现有贫困人口55.91万人。

据国土部门2007年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全区国土总面积268.53万hm2,其中:农用地236.74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8.16%。其中:25°以上的坡耕地15.69万hm2,占坡耕地面积的17.55%。《毕节试验区第三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显示,全区有林地面积562 264.88 hm2,疏林地7 036.89 hm2,灌木林地438 317.22 hm2。森林覆盖率37.26%,林木绿化率37.68%,活立木总蓄积18 589 688.47 m3。

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20多年来,试验区牢牢把握生态建设这一主题,结合全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现实,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为目标,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发展之中,全面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1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成效,水土流失明显降低

全区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7 913.37 km2,在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6 830 km2中所占比例为47%。土壤侵蚀模数从5 446 t/(年・km2)下降到3 389 t/(年・km2),每年水土流失减少量可超过2 000万t。

2.2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试验区始终把保障饮用水质安全、解决水污染防治等问题作为该区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开展了三岔河流域毕节试验区段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区进行了划定,标定了各饮用水源保护区地理界线的实地,设立了界碑及界桩,并制定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保证了试验区饮用水的质量。

2.3林业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森林资源实现3个同步增长

试验内森林总面积从1987年的40.12万hm2,增加到100万hm2,年均增加3万hm2;林木蓄积量从1987年的872万m3增长到1 859万m3,年均增加47万m3;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4.94%增加到37.26%,年均增加1.1个百分点。

2.4特色林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将生态、扶贫、移民等相关项目进行有效整合,经营模式可推行合股经营、产业化综合协调、能人带动、引资经营、部门扶持等多种形式,以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兴林与富民的特色林果产业发展路子。如赫章县充分利用该县品质优良的核桃乡土品种,目前核桃年产量已突破5 000 t,产值达1亿元以上,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林业标准示范区”,同时该县核桃产品被推荐为“奥运推荐果品”。

2.5源头污染得到控制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审批关应严格控制,以在源头上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进行控制。若治污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总量达不到控制要求、布局不合理、不成熟可靠,应坚决否定,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成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闸”及宏观经济管理的“调节器”。

2.6农村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

以沼气为纽带,上联养殖,下接种植,将改圈、改厕、改厨等进行结合,发展畜、草、沼、粮(林、果、药、菜)四位一体的农村循环经济。截至2008年底,建成沼气池11.5万口,配套改圈5.5万间,改厕6.4万间,改厨5.3万间。建立猪―沼―粮、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的生态示范村100个。

2.7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对落后的产能企业进行淘汰,对土法炼锌、小炼焦及小炼铁的生产厂家依法进行取缔,定点监控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定量考核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施情况。通过努力,试验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51%,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33.92%。2007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及排放实现了同比双下降,是全省2项主要污染物均比2006年下降的地区之一。

3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毕节试验区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虽然取得了巨大的阶段性成就,但仍处在生态建设的相持阶段,局部地方破坏与治理同时存在,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3.1水土流失状况依然严重

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共7 015 km2,但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危害仍十分严重,全区尚未有效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超过1.2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不仅导致极其珍贵的土壤大量流失,还造成水库、河道等的淤塞;另外,在遇暴雨时还易导致泥石流的发生,冲毁农田及房屋,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导致人畜伤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3.2土地石漠化趋势加剧

根据国家林业局《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结果》,毕节试验区有石漠化土地面积65.40万hm2,潜在石漠化面积43.47万hm2,石漠化面积增加的速度为平均每年1 333.33~2 000.00 hm2,“山上石化,山下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该区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农民种粮的土壤只能从石头缝里抠土获得,且营养贫瘠,导致“种一坡,收一萝”等现象出现,人们长期生活处于贫困线上,有的地方甚至失去了人类生存的条件。

3.3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在频繁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气候异常,再加之生态环境恶化,降低了大自然对灾害的抗御能力,导致自然灾害发生逐年加重和频繁。20世纪60年代以前,平均5年发生1次重灾,平均3年发生1次轻灾;70年代,平均4年发生1次重灾,平均3年发生1次轻灾;到了80年代,平均2年发生1次重灾,每年发生1.5次轻灾;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期,连续的干旱造成了大范围的旱情,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90年代,灾害更是频繁发生,有的地方遇雨则涝、遇晴则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

4生态环境建设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4.1有利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强农村改革发展,给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拉动内需,加大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的机遇;三是国家林业局明确毕节试验区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四是省委、省政府在毕节地区建立“毕节生态文明示范区”。

4.2制约因素

4.2.1地方财力薄弱,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困难。近几年来,由于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生态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只有指望上级投入,但有的县由于财政资金周转困难,连上级投入资金都难以到位,生态建设步伐难以加快。

4.2.2生态环境建设成本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实施的国家“长防”工程,国家投资不到150元/hm2,加上地方配套资金,也不足300元/hm2,工程的大量建设工作要靠农民无偿投工投劳来完成。1998年开始启动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投资达到了600元/hm2,如果地方配套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投资可达到750元/hm2。2000年开始试点的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投入种苗费750元/hm2,退耕地造林除投入750元/hm2的种苗费外,国家还按每年2 250 kg/hm2粮食、300元/hm2现金的标准给农民予以补助,营造生态林的补助8年,营造经济林的补助5年。退耕还林的投资标准达到了1.5万元/hm2以上。

4.2.3生态环境建设体制僵化。生态建设涉及林业、水保、环保、农业等许多部门,但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部门改革滞后,体制不活、机制不灵的问题正在日益凸显。目前的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适应生态建设的特点,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落后的林业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生态建设的进程。

4.2.4人口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试验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岩溶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9.3%。据相关资料,喀斯特地区人口容量以150人/km2较为合理,但目前全区人口密度已达272人/km2,高于全国137人/km2、全省224人/km2的人口密度。人口基数大、人口密度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不高的状况将对该区资源和环境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

5对策

以工程带动建设,把维护生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促进科学发展作为林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石漠化治理、特色经果林、城镇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和草海湿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1-2];另外,完备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应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大力发展林特产品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及林下种养殖业,进一步将林业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加强对森林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以对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进行有效保护,充分挖掘森林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3]。

第5篇

(一)法制不健全,妨碍金融依法维权。一是现行的《破产法》规定的企业破产清算次序,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金融依法保全债权难;二是少数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债务;三是金融机构在司法维权中存在执行难,标的变现难、诉讼费用高等问题突出。

(二)经济环境较差,抑制金融业再发展。东乌旗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以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财政支出靠转移支付,金融服务对象大多以“牧”字类为主,现仅存中小企业处于“半关门”状态,一方面造成金融业服务对象分散、金额偏小、成本过高,金融业在县域难寻“黄金客户”,出现贷款难现象;另一方面因管理水平低、财务混乱、产品缺乏竞争等因素,出现中小企业贷款难现象。中小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扩大生产等因素受限制,导致企业生产恶性循环。

(三)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经营风险放大。一是县域社会信用基础较差,企业诚信意识和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二是少数企业由于受自身利益驱动,借改制之机悬空、逃废金融机构债务,使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一度“守信受打压,失信得实惠”大行其道。三是银企串玩“鼠猫游戏”。在银企借贷业务中,一些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时,就不考虑贷款到期如何还贷;有些金融机构为了应付眼前利益,应付业绩考核,对有不良贷款的企业办理贷款倒据,实行“贷新换旧”帐务处理,将不良贷款转化为正常贷款、扭曲正常借贷关系,破坏游戏规则,倍增金融业经营风险。

(四)县域社会服务体系缺位,增加信贷成本。一是企业办理抵押担保贷款时,需要办理财产的抵押、登记、评估手续,县域中介机构在服务中存在手续繁杂,收费偏高,以及存在重复评估、重复登记等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和障碍;二是县域评估、担保机构发育迟缓,出现中小企业和困难群体在实际借贷活动中,因贷款担保对象缺乏,难以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成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推广难的主因之一。

(五)地方征信体系滞后,银企信息共享难。目前人民银行开发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只能登录、查询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企业情况、对没有贷款的企业和个人信用情况没有录入。同时与工商、税务、质检、公安、司法等部门之间的信用信息系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缺少统一、完善、全面的企业个人资信系统,造成了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的信息沟通出现瓶颈,在经济活动中增加交易成本,延误银企投资机会。

二、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共塑金融生态发展环境。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好,不仅能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有利于金融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银行、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战略全局和宏观高度出发,各尽其责,科学地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地方政府首先要充分发挥其法律赋予管理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制订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长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奖罚机制,倡导“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风尚;其次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宣传,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提高社会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认识,争取社会的支持。金融机构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已任,打造工作亮点,创新业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中小企业要强素质、上规模、上水平、完善财务制度,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做到诚实经营,信誉立身。

(二)加快法制建设,拓展金融生态法律空间。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加强对金融债权的法律保护。一是尽快完善《企业破产法》,解决破产企业清算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金融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问题,切实保障债权人的权利;二是积极争取法院、公安等强力部门支持配合,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形成“司法维权”高压区,夯实金融生态建设司法基础。

第6篇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建设 问题 对策

海原县除南部半干旱山地丘陵区外,中北部绝大部分属宁夏中部干旱带,该地区是我区自然灾害频繁,水资源极度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带,也是国家环保局、中科院确定的我区沙尘暴源区之一。恶劣的生态环境是制约该区乃至全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当地生态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及生态条件,事关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整个西部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改善的全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海原县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海原县概况

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南部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以北,东经105°09′41″~106°10′00″、北纬36°06′40″~37°04′45″,东连同心县、原州区,南接西吉县、甘肃会宁县,西邻甘肃靖远县、平川区,北靠中卫市城区。土地总面积4989.44平方公里。海原县地跨中部干旱台地丘陵区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地区两大地貌单元,全县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迟,夏热短,秋凉早,冬寒长。年平均年降水量389.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142.8毫米。农业资源相对丰富,属绿色农业,产品无污染、无毒害。盛产马铃薯、油料、玉米、蔬菜、瓜果、紫花苜蓿、小茴香、葱韭蒜、牛羊肉、羊绒等。全县总人口46.5万人。非农人口4.58万人,占9.8%,农业人口41.92万人,占90.2%。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6亿元。

二、海原县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一)生态环境现状

海原县绝大部分地处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条件差,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植被稀疏,加上人为乱垦滥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和草原退化现象严重,因此加大治理难度,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迫切而艰巨的任务。西部大开发以来,全县人民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充分利用生态退耕、以工代赈、国债、“三西”扶贫资金、支援不发达资金等建设资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改善全县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先后组织实施了以园河流域综合治理、高崖李旺扬黄灌区基地开发,苋麻河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旱作基本农田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改造、人工种草、草原围栏、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通过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使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对全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海原今后组织实施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土地生态建设状况

1. 土地生态建设的政策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作为生态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土地生态建设也开始被社会重视,并被列入优先发展领域,这为土地生态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除了各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外,自治区人大和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宁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宁夏征收排污费暂行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 同时《海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海原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原县生态建设规划》、《海原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都为海原县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措施、奠定了法律和政策基础,使海原县土地生态建设有了法律保证。

2. 土地生态建设的组织基础。跨部门、跨行业的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发展计划,各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海原县在土地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发改、农、林、牧、水利、城环、国土等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土地生态建设的实践。

3. 土地生态建设的经济措施。从财力有限、劳力资源丰富的县情出发,海原土地生态建设在资金投入上,坚持国家拨一点,银行贷一点,财政挤一点,单位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政策;坚持群众投工投劳、地方投入、国家补助三种方式并重的办法,在农村广泛推行义务工制度,使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有一定经济保障。

三、生态建设存在问题

由于受历史、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当地人口素质以及人为等因素的制约,全县生态环境仍未得到全面恢复,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以干旱为主,洪涝、晚霜、冰雹、风暴沙尘等五害频频发生,尤其旱害,据40年来的气象资料,大的干旱发生过10多次,每次都造成受灾面积少则三、四十万亩,多则百万亩以上,有时连年发生;另外风沙危害也十分严重,雹灾年年发生,霜冻频繁,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水土流失严重,改造利用困难大。海原县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五副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4,006.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0.31%, 水土流失一方面冲走表土,将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全磷大量带走,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破坏土地资源,劣化土质。另一方面恶化了环境。使生态平衡失调,也使洪涝灾害加剧,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不少水库受到了淤积灾害。

(三)草场质量不高,载畜量低。海原县地处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现有天然草原187,216.8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7.52%。草原类型以干旱为主,由于长期过度放牧等掠夺式经营利用,97%的草原已不同程度地退化,生产力逐年下降,牧草品质差。

(四)土地沙化形势严峻。海原县沙漠化严重区域主要为西安镇和关桥乡。农业区划为北部风沙干旱丘陵农牧林区,该区以丘陵地貌为主,沟、壑、梁、塬明显,地形破碎复杂,土壤因侵蚀严重,大多为潮黄土和侵蚀灰钙土、瘠薄,自然植被差,主要以荒漠、旱生群落为主,川区仅有少量人工林分布,林业生产主要以杨树、白榆、沙枣、刺槐为主的农田防护林带,荒山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和库井灌区小面积庭经果林种植等。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荒地造林、防风固沙、村镇绿化、生态经济林、封山育林等项目,全县沙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土地沙化形势严峻。

(五)防洪安全保障程度低。海原县虽降雨稀少,但每年70%的雨量以暴雨洪水形式集中在7―9月,山洪历时短、来势猛、易成灾,加之库坝淤积严重,功能衰退,安全隐患严重,一些村庄仍未摆脱洪水威胁。固海扬水、库井灌区等傍山渠道及交通等公共设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现有防洪体系不能保障。

四、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土地生态经济思想,促进生态建设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土地生态建设是牵涉到自然、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以纯生态观点指导这些重大的生态工程建设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海原县只有从生态经济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出发,追求综合效益最佳,才能既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又能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促进经济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的协调,又要考虑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效益。

(二)科学规划土地生态建设工程。

土地生态建设的总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国土综合整治,促进持续发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各区域土地生态建设必须服从全国的总体利益,在总体宏观规划调节下,区域间相互协作,既有分工,又密切联系。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长远化。土地生态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必须建立在对区域有关生态和经济方面众多因素进行综合生态经济评价的基础上。在具体工作中,首先要依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的总体规模、具体类型和空间格局,其次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因地制宜,从而形成区域最佳用地结构格局。

(三)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确保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土地利用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和完善。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做到“地有主、主有权、权有责、责有利”;坚持和完善“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政策,完善各种形式的责任制,通过联营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兴办绿色企业。充分调动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因素,按统一规划,协同共建的原则,实行“各负其责,各付其费,各受其益,限期完成”的政策,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实行护、造、育、用相结合,坚持多品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坚持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坚持领导包点,以点带面;严格执行检查评比和通报制度,强化政府职能,坚持依法用地,确保土地利用生态协调发展。

(四)积极争取项目,拓宽投资渠道。

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渠道,建立土地生态建设基金制度,分级管理,专项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加国家对土地生态建设的投资比例,同时在工程建设区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田和水利建设、环境保护项目中规定土地生态建设资金所占份额;二是实行配套投资,在国家专项资金基础上各级财政应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工程建设;三是坚持以地方集资和群众投工投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方针,坚持和健全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制度;四是实行长期无息贷款,鼓励群众投劳造林,对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要合理确定有偿投入比例;六是实行减缓免税的政策。

(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科技兴县,也是搞好土地生态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工程投入上增加科技含量,把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工程建设计划。要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抓好各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和应用,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组织多学科综合研究,组织实施土地生态建设技术研究的国家攻关项目, 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利用生态经济技术指标指导、验收、考评工程建设成果。

第7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

公路建设需要占用耕地、开挖山体、破坏植被、填埋湿地湖泊等,同时公路建成后车辆通行日夜产生噪音,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公路建设和营运各阶段均会对沿线耕地、植被覆盖率、土壤侵蚀、野生动植物等造成影响。

(一)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环境保护进行详细的评价,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如果对沿线环境基础调查不全面,环保措施不科学,那么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例如,大量占用耕地会影响当地农民的粮食产量;占用湿地湖泊会降低区域蓄水量;挤压河床会造成暴雨时的洪涝灾害;开挖山体易造成山体不稳定而发生山体滑坡;砍伐森林会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二)公路施工阶段

1.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环保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随意开挖山体、弃置渣土,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也严重破坏线位上原有的生态平衡系统,导致在强降雨侵袭下,地表土层无法抵抗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最终易导致土壤砂化和贫瘠化。

2.引发地质灾害。开挖山体时,不能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路基堆土、排水等工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边坡失稳、路基冲刷现象严重;不按要求规范取土和弃渣,导致胡乱开挖取土、乱倒渣土现象严重;另外,公路工程建设由于深挖方和高填方切断了含水层或截穿了隔水层,破坏了原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常导致地下水上升或下降,产生浸没、次生盐碱化等水文地质问题。

3.施工机械噪音。施工期间,爆破作业、空压机、挖掘机等各种施工机械易产生施工噪声,导致野生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易使野生动物烦躁不安,生活习惯被扰乱,还可能使野生动物被迫迁移,甚至影响其繁衍生息。

4.施工粉尘。在施工期间,路基扬灰、沥青烟、水泥灰等对环境影响较为严重。这些灰尘易附着在植物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呼吸和蒸腾等。同时,这些灰尘易附着在花朵上,影响花朵的正常授粉。

(三)公路运营阶段

车辆尾气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醛及含铅颗粒等,这些污染物会对沿线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汽车尾气对公路两侧农作物和土壤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增加农作物的有害物质;尾气也会对苗期、花期的农作物产生影响,受害作物叶面会产生锈斑,导致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

二、公路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1优化选址方案

在进行公路选线、定点、边坡设计、线路设计中要充分结合水土保持、农田保护、植被保护、工程防护、动物爱护等角度出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公路设计中分区域设计(河流区域、农田区域、山坡区域、森林区域、动物保护区域等),分性质安排,分功能定点(施工区、料场、垃圾区、设备区、生活区),分步骤进行(预测、选址、调研、分析、设计、研究、总结、优化)。这样设计方案严谨,优化方案正确。结合选址方案,阶段工程进行建设,统筹安排。这样确保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

2.2水土的保护措施

根据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的特点和所在地形部位的属性,做好水土保护,应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防护,采取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利用的保护措施。如合理开采砂石料场;合理设置边坡坡度;有效建设挡墙;合理设置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对坡面和植被的冲蚀。根据一些周围环境的特点,能够形成一套有机的综合保护体系,拦截、排水、护坡、蓄池、绿化、防风、固沙、防洪工程并结合种植树木花草等方式,综合治理,有效、持续地保持原环境的水土。

2.3植被的保护办法

如何有效地保护植被,就有必要在公路用地规模内全部美化、栽培花草树木,如在公路中心分隔带栽培抗旱常绿枝叶茂盛的乔木、灌木、藤类等树种;在公路两边、服务区、收费站等地调配稳定的树群,让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在石质边坡中,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美化,在坡脚栽培攀缘植物或花灌木。若是暂时用地,用完以后,尽量恢复其原有相貌,恢复不了,栽植原有植物弥补配齐。比方,施工场地、配料场、生活区应及时恢复其原有的植被,即毁林还林、毁田还田。关于无复耕条件的或不能栽培植物的,采纳防护办法做养鱼池、蓄水池进行新的植被保护。

2.4野生动物的保护办法

在进行公路路线方案设计时,要尽量做到绕、避、护环境敏感区。譬如在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区或首要濒危物种通过区域内的公路上,有动物出没的路段,要设置预告及制止鸣笛的标识,有条件的当地,设置动物的专门通道(既但是隧道、高架桥,也但是涵洞);在有桥梁或桥梁施工的当地,尽量不选用爆炸技术,而且施工时与水环境阻隔,避免施工机械发生漏油,以避免对水生生物的伤害和消亡。施工单位在公路施工时,有义务对单位内的员工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扬和教学,而且禁止采伐规模以外的树木,禁止打猎。有必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施工,决不允许扩展施工规模。

2.5景观的保护办法

公路景观的保护要做好以下4方面:规划、保护、美化、美化等。规划从整体着手,从实际出发,表现实用性,既思考近期作用,一起也思考远期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既要留意保护景观中的植被,又要恢复损坏了的植被。如在青藏公路建设中为了减少高原自然景观损坏,在施工中对山前缓坡、河滩地等地的料石场、取土当地均应采纳景观恢复办法,表现高原景观。没有景观的当地,思考美化,美化植物品种要量体裁衣,美化物的外形、色彩、高矮需求统一规划,有节奏的改变。在工程挡土墙、护坡等上面做技术广告或雕琢文明等。在达到了植被保护、美化条件下,在有杰出景观当地还要进一步美化,表现景观特色。

2.6注重对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特点是:线长点多,通常涉及多个区域。因而,公路建设项目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调查,一是要对公路沿线两边的土壤资本,公路占用规模的土地资本等进行具体的调查,掌握当地土资本的分布状况。二是要对公路两边动植物资本分布,稀有动植物的品种、分布区域、活动规模和生理状况习性,公路沿线自然灾害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损坏状况,生态环境演化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三是要对自然保护区的历史文明遗址、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及法令明文规定的建设项目,应当躲避各类保护区。作出仔细、科学的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对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景色名胜区作具体调查及规划。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任道而重远,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的系统工程。这不仅要求在进行公路建设过程中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生态防护措施,还要求我们摆正观念,认清短期修复和长期养护二者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从而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系统的生态护理保护制度,最终实现公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良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