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3 17:04:12
序论:在您撰写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其人文个性的发展和培养,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取向。一个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宽松和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尊重和体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创造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体现出对每个学生的关怀、尊重、理解和信任。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人文性,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当下,素质教育下的语文人文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的鼓舞、激励和人文精神的唤醒,人文教育的文本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深入解析文本的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以及作者的情感操守,整个教育过程中要讲求天性和发展的统一性。目前,人文性的语文教育已经成为素质要求下的课程要求,也是语文教育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构建
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这是构建人文教育的基础;其次是优化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关的环境;最后是教学制度的完善。
1.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学生往往是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不假思索地生吞活剥,被动接受,而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人文性的教学,注重学生自主的人文个性体验,接受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不同理解。现阶段,我国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仍以讲授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基本上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像一个容器一样接收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创新意识不能被激发出来,渐渐地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的构建更加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体现,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师生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和人文性,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营造师生平等、互动的和谐的人文环境,也只有在这种课堂气氛中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灵上的交流沟通。
2.人文教育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
当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时,教育才具有人文气息。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构建人文教育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例,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更具情感化,创设育人环境,并结合时机和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语文的教学规律,创设人文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人文性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文本中的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以及作者的情感操守,与此同时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探寻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文化素质。
3.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都是依据考试内容而定的,往往忽略了其他与考试无关的知识的讲授,这种教学评估制度不仅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改变或完善教学评估制度是构建人文教育的根本保障,同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也使教学评估制度更具人性化。在人文教育下,新的教学制度体现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主张,注重学生人文个性的发展,使语文教学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因为成绩的不好而减少,为人文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三、总结
人文素质教育一词已被普遍使用,教育本质是人的教育,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不知不觉忽略了最本质的人,下意识的强调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如果撇开了人,严格意义上讲就不成其为教育。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中可以看出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对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呼吁人文素质教育。那么,什么是人文素质教育呢?“人文”是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种种理性觉识和实践道德规范。它包括对人立身处世的现实道德规范和对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升华,进行人性教育,涵养人文精神。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主要着眼于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将英语教学看成是单纯的语言课程,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教师只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理念,才能将学生真正培养成“人才”,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培养成“才”。本着这样的思想,英语教学才具有强大生命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汇聚了人类文明和智慧,蕴涵了丰富的人文内容。这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善于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发展认知、丰富情感、完善人格,使外语学习成为学习者人格化的过程。英语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人生当中难忘而美好的经历,通过真挚的沟通,增进师生情感,提高师生人文素质,同时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三、大学英语教学如何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1.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内涵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大学英语》这套教材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故事,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中的闪光之处。这种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1)善待老人,宣扬尊老爱幼的美德。《大学英语》第一册“ThePresent”一文中记叙了老妇人80寿辰之日,早早起床梳洗打扮,热切期盼着女儿迈拉的生日礼物,结果等来的却只是一张简单的贺卡和一纸支票,最后老人伤心欲绝撕碎支票。文中没有出现对迈拉批评的话语,却处处在抨击迈拉忽视老母亲的行径。用她获得为老人做事的奖章来讽刺她置生身母亲于不顾却获得奖章;用邻居上到莫里森太太下到六岁的约翰尼向老妇人表示生日的祝福,可她这个唯一在世女儿却无动于衷于老妇人的生日。在教学过程中穿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教育,突显文章主题:血浓于水,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亲人(特别是年迈的亲人)比其他的人更重要。(2)从悲观失望中走出来,提升人生境界。真正意义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摈弃狭隘的自我,树立起对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责任感,以博大的胸怀悦纳整个世界。“GoingHome”一文中主人公的妻子以宽厚的胸怀包容他曾经的错误,用爱为处于人生迷途中的男主人公照亮回家的路。(3)藐视困难和疾病,坚忍不拔的乐观精神。“SailingRoundtheWorld”一文的主人公奇切斯特,在身患肺癌,即将65岁的时候,依然起航去完成环球航行的梦想,最终获取成功,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教会我们不要对梦想说不,不管你多少岁,只要有梦想并付诸行动你就会成功。(4)珍爱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人文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自然,能够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IsThereLifeonEach?”“TheVillainintheAtmosphere”等课文关注的都是环境的。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肯注重挖掘课文的人文素质材料,那么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就能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2.注重情感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经历。人文主义教学理论强调语言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情感发展趋势和情感走向,要把学生当作有智力和情感需要的完整的人来对待,因而在努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增强学生情绪智力即情商的培养。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认真钻研教材,体会文章思想内涵,领悟作者写作意图,只有自己先被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打动,才能将深刻的情感共鸣传递给学生,才能将文章中深层次的隐性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探索新知,大胆设计课堂,深刻挖掘教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声情并茂,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和思考融入教学内容中,以此拨动学生心弦,达到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融会贯通。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共鸣共振中,教材所蕴涵的语言点和思想闪光之处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情操。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设计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教材,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问思想与情感的双向交流场所。
3.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注重人文关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在于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但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和引导,注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英语教师课堂上的人文关怀,是教师热爱学生最重要表达方式。交际是英语语言教学中最重要部分,它要求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扮演优秀的交际家角色,与学生进行情感和身心的交流。例如,在《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INeverWriteRight的教学中,可以就Warm-upQuestions部分讨论的问题Haveyougotanydreams?Ifso,whatarethey?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完成这个问题之后,英语教师可以接下来提问第二个问题:Howwillyoudotomakeyourdreamcometrue?我们把学生的梦想是什么和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梦想衔接起来,学生在口述如何实现理想答案的过程中,教师既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又可以借机鼓励学生要像文中主人公LindaStafford那样坚持梦想,不惜辛劳实现自己的梦想。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教师和学生进行融洽和谐的交流,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参与课堂,在锻炼能力的同时,又树立了为理想而努力地决心,心灵得到升华。此外,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精神世界要纯洁和高尚。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的人格作用。”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自身高尚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尊重,教师会享受到教学的乐趣,体会到人生价值实现的欣慰,会以更大的激情和动力投入到教学中去,促进英语教学效果教学水平的提高。
1引言
1.1医学模式的历史演变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念构架及人类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关于医学的理念构架,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医学及医疗医药活动的根本看法,即医学本体论;人们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的理论构架,是指医学本身发展中的认知范式,即医学认识论;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与疾病问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医务人员从事医药活动的行为范式,即医学方法论。作为一种模式,上述三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具有特定性、稳定性、结构性、系统性等特征。其中,医学本体论是其医学模式的核心部分,即医学哲学观对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及医学思想方法、医学思维方式、医学实践方式、医学行为范式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认为,在医学史上,医学模式大体经历了远古时代巫术医学模式、古代自然医学模式、中世纪神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学医学模式和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内科学教授恩格尔(GeorgeL.Engel)正式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概念bio-psycho-socialmedicalmod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了对生物医学模式的超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是以人类的疾病谱以及健康观念的变化为依据的。这一模式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研究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还要研究人的状态和人所处的环境。医学必须建立在人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适应基础上,改善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治病、防病和促进健康。
1.3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
现今时代是生物医学模式和心理医学模式交替的时期。生物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就是把人看作为单纯的生物或生物机器。机器是由另部件一个个组装起来的;反之,也可以一个个拆开还原;因此,作为生物机器的人体同样可以用物理化学的概念还原为物理化学的单体。生物医学模式最根本的观点是要求任何疾病都要有生物学上的证据,即要求任何疾病都可以在器官、组织、细胞的形态上找到可以检测的形态变化或生理生化上的异常。此即莫干尼所说的,凡病均有“病灶”。生物医学的疾病概念强调的就是病灶。而心理医学模式的最基本概念和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人”字。也即生物医学注重的是“病”,心理医学注重的是“人”。心理医学注重的是心身统一的整体和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的人。心理医学的健康概念包括以下内容:(1)生物机体是完好的;(2)心理是健全的;(3)与社会是协调的。其中尤以后两条更为重要。心理医学认为,心理上的失常是最重要的不健康,对社会的不适应是心理失常的最大原因;所以,根据这一健康概念,心理症(neurosis的另一种命名)将是临床心理医学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和重要的防治疾病,心理卫生是预防医学的重要内容。
1.4现代医学面临的新挑战
1.4.1时代信息化,心理负荷加重20世纪以来,信息量骤增。有人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信息时代距离和时间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竞争意识激烈,抢时间、抢速度,意味着经济效益和利益;意味着进步和前途;甚至意味着“生存”。这既是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巨大创造和积累,但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社会压力,心理和社会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成为心因性疾病的致病原因。因此,如何稳定心态,如何诊治心理上的的疾病和保护心理健康以及开展心理卫生工作,如何认识心理的物化和人体潜力、潜能的本质,如何进一步探索、研究、讨论这一系列原来是很少有人关注的问题,现在却成为现代医学及其重要的课题。
1.4.2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将进入老年社会,这是医学又一个面临的不容忽视的新问题。老年既有生理上特点的问题如:衰老和抗衰老问题,更有特殊的以往很少关注过的老年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的心理问题与社会问题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心理衰老(也即精神衰老)是促进、加速生理衰老的重要原因,而心理衰老则与社会问题(主要是社会矛盾)有重要的关系。生物医学所研究和解决的衰老问题其重点往往放在生物学上的生理衰老,而很少甚至从来还没有考虑心理衰老的问题。现在,与生理衰老密切相关的心理与社会问题将成为医学的崭新课题。
1.4.3病谱及病谱顺位变化近现代的高科学技术对生物性、体因性疾病的防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生物性的致病因子在大量高效药物及先进预防措施的干预下,得到明显的控制;好多曾经吞噬过成千上万人类生命的烈性传染病,有的已经消灭,有的也近乎绝迹;一般的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死亡率显著下降。但是,另一方面,在与心理社会因素明显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却在不断上升。因此,整个人群的疾病谱和病谱顺位发生了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曾经有很高发病率的结核病已被排在第十位以后,而心血管病、肿瘤却上升到第一、第二位;在某些地区、某些年龄阶段的心理症和精神疾患则几乎被列为首位而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面对这种情况,单纯生物模式医学的诊治手段和药物几乎已难以为力。
1.4.4医学观念更新存在决定意识。观念总是带有时代特征。当医学的现状发生变化时,人们不得不检查一下原有的原理、理论、学说、观点是否还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一般说来,观念总是滞后于现实发展,它的惰性相对较大;当时代已经大踏步向前、新事物大量涌现时,人们这时才思考(不得不思考)原有的东西需要更新;这时,新观念方随之出现。新医学模式的诞生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客观的事实存在所决定。
2分析与策略
2.1我国医科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p#分页标题#e# 信息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人本位”概念,一切以人为本。人本位贯穿在所有领域。医学更不能例外。医学是人的医学,更突出人本位的重要。只看到“病灶”和“病”,而忽略人,或不重视人,这个医学就是个落伍于时代的医学。当前的生物医学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此,所存在的问题、矛盾的根源也在于此。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医学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的最大负面影响就表现在它导致医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病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属性。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把病人看作是疾病载体,而不是看作一个生了病的人,对人身上的疾病非常重视,全部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思考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之中,对病人则持冷漠的无所谓态度,即所谓“见病不见人”。加之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带来了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分散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领域中出现了多种价值观、道德观相互交错、相互摩擦碰撞的局面。这种道德观念的交错与摩擦,正是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思想根源。而且这对于需要复杂,情感丰富而不稳定,崇尚个性而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一些青年从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道德观出发去选择自己的行为,对社会所提倡的共同价值观采取否定态度,从而为医学高校人文教育的开展及强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恩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既要看到“自然的人”,又要看到“社会的人”,对待健康和疾病问题不应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认识,还要从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和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从而对提高医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向我们表明,不应该把对医学生的其它素质教育看成是医学知识之外的额外要求,它们应该是医学教育本身极其重要的内容,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人文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医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不应是医学院校的附属,而应成为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医学的本质是以社会的人为研究对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使命,然而现代医学院缺乏的正是宝贵的人文精神,现代医生中有不少因缺乏人文素质而不懂得尊重、理解、关爱和抚慰病人。因此,医学院校不能再继续只教给学生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自然科学知识,应该赶快补上医学渗透交叉的医学人文科学,我们培养的医学生不应该只是学到专门医学知识去诊治“疾病”的医学技师,而更应该是富于人文素养,慈祥可爱的白衣天使。
2.2医学高校人文教育呈边缘化倾向
我国长期以来医学高等教育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片面强调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认识自我。其中包含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我国的医学院校学生,除了能够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之外,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我国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弱化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1)人文学科的选修课比例不适当;(2)不能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3)我国医学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克隆技术的出现及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单纯的医学科学技术问题,但绝对不能应用于人类社会,因为它是缺乏人文导向的反伦理、反人类现象。
2.3在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一位医学院校的医学生,毕业后足不出户,沉浸在做实验、练技术的追求之中,为了练习娴熟的手法竟到了忘我的境界。按理说,这个医学生的精神值得赞赏,但是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单纯追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素质固然是一位医生不可或缺的基本功,但无论技术有多好,也只能成为局限于本专业狭窄领域的单向型专家。而要成为专业技术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全面发展的学者型人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环节上,注重人文修养与人文环境熏陶至关重要。政治课不是说教课,应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为医学生搭建培养人文关怀情感的教学整体环境,弥补他们在人文关怀情感上的缺失。医学专业最早把人当器物研究,包括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后来发展到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人作为社会人、整体人来看,人的疾病不单纯是机体因素,还有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使然,新型的疾病被称为心身疾病。以治病为对象,只诊病不看人,桎梏了医学的整体发展,当前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非常紧迫。在掌握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人文科学方法,是未来医学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科学教育。首先,要加强对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的研究和宣传;其次,加快医学教育改革的步伐,体现医学人文科学性质和强化医学教育,人文底蕴应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最后,还要加强医学人文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2.4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人文教育学科的几点构想
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学科设置,一般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医学哲学、医学史为代表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医学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其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医学科学家提供支持。二是以医学伦理学为代表的学科,其中包括生命伦理、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生态伦理等,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如何做一个好医生。三是以医学社会学为主的学科,其中包括医生与病人、医学与法、卫生保健政策、卫生经济学、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医学生处理好医疗保健服务中的种种社会问题。根据这一设想,当前我国医学高校宜以以下七门学科为主要人文学科: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卫生经济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技巧,此外还应该包括音乐、美术、文学、美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方面的课程。课程只是载体,通过课程来实现培养目标,塑造人文精神。课程设置要坚持采取必修课、选修课和公选课相结合的形式。重视人文课程是必要的,但人文精神的培育绝不是单纯通过课程设置来实现的,医学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责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精神培育尤为重要。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将人文关怀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传授医学知识与传播人文精神结合起来。许多医生在工作初期大都胸怀任爱之心,恻隐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医生对病人的关爱逐渐淡化,道德观念和价值伦理偏离。应该看到带教老师的语言、行为、仪表、态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人文教育不单纯是培养高素质医学生的需要,还应成为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p#分页标题#e#
3结论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课程的专职教师,在授课过程和与学生交流沟通中深刻的感受到,高职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信仰复杂,追求盲目;文化素养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民族精神,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人文基础的薄弱直接导致很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足,对世界、人生的看法有所偏颇。而作为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养是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是安身立命之本,是从事职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它对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管理是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企业选择合格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一、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型,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已占有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人文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从业人员的整体人文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切实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管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来看,由于社会的激烈竞争和职场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文素养在高职生就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构成及其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中,通过跟踪调查对毕业生以及企业用人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已经论证了人文素养对就业的影响,人文素养在择业时的作用,以及在人才持续发展中的作用。2004年夏天,一本名为《大学有问题》的书,引起了京沪高校的强烈反响,新浪校园频道与《大学有问题》一书作者熊丙奇先生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到底有什么问题”系列访谈,将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教育界人士畅谈目前中国大学现状,其中邀请著名学者、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岱教授为聊天时嘉宾,徐岱教授在谈大学人文素质在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时,他说:“人文教育不是让你掌握一个新的技巧,他是人的整体的教育。即便是同样两个理工科的学生,或者两个学电脑的学生,或者两个学物理的学生,如果到一个公司面试的话,我想主管部门他们在面试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感觉,他们需要这个人整体的素质,那就是人文的东西。能够让你的思维变得敏捷,让你的品德变得优秀。”可见人文素养水平较高的人,在工作中适宜性更强,也更有创新能力和灵活性,也比较有发展潜力,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前景。
从高职院校自身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具体要求而定,是反应一个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将学生的人文素养问题提到人才培养目标里,对于高职院校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的管理可以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文化软实力,最近随着郭美美炫富闹剧、河南警察摔婴事件、上海法官案件、陕西医生贩卖婴儿案件以及社会上各种损害百姓身体健康的有毒食品等一起起有违社会公德和道德人伦的事情的频频曝光,人们的道德底线在一次次受到冲击的同时,也在告戒着世人我们这个社会人文素养的淡薄甚至缺失的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研究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课程管理的问题,可以帮助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人文素养认识,利于调节整个社会活动中的矛盾,让社会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利于进一步保障人民利益,推动社会安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所谓人文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放到职业教育中来思考,就是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性教育。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有两大功能,一是“作用于心灵”,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他强调:“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能手,但是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由此可见,职业院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教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多次讲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培养学生,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首先是要教会他们做人;要学会做人,一定要有人文文化熏陶。”1998年,他给自己的博士生定下规矩:如果谁不会背《老子》,就不接受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见人文知识对于一个科技人才的重要性。数学家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这些话告诉我们,个人和国家要强大,离不开科学技术,这是生存之本;但是离开了人文知识,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无法立足。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
二、语文课在职业院校中的处境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在迎合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种教育思想使得职业院校逐渐偏离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有的学校虽然宣扬培养“全面、综合性的人才”,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只抓职业能力培养,不管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些都是片面的做法。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性格、情绪都呈现出独特的变化,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这一阶段的独特性,并针对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恰当的人文教育,而职业院校传播中华民族人文知识的重要载体就是语文课。目前,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可有可无。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同,就在于科学教育在短期内的成绩是显性的,而人文教育在短期内的成绩是隐性的。正如有些人不想种树,却想盖摩天大楼,种树用了资金,耗费了精力,可是得几十年后才看到效果,几十年后没有人会想到这树是他种的。如果不种树,几十年之后才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没有人去追究当年哪个人没有种树。要是盖上摩天大楼,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可以见成效了。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为学生终生的学习考虑。语文是体现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与其说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可有可无,倒不如说,说这话的人根本就不懂语文;或者说,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将语文课所蕴含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根本就不知道学习语文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有益的影响,对此我只能这样理解。在职业院校中,在教学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专业课程,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有话语权的往往是那些专业课老师,他们对一堂课的评价引领了整个学校的评价标准,在评课的时候往往用专业实操课的标准来评价语文课。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使浪漫的语文课多了一层浓厚的“技巧”色彩,将语文等文化课视为边缘学科,认为可有可无,人文教育更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甚至有的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只学会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文学欣赏、挖掘文章的内容、思想以及情感教育,纯属于无病。
三、语文课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曾经说:“二十一世纪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站在时代的高度看,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些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弘扬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并重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民主与法制,需要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也需要人文精神。语文课中经典课文所渗透的人文思想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会对人一生的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底子,一个深刻领会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人会变得聪明、儒雅,同时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试想想,一个不知道《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怎么会领会到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大气磅礴,怎么会理解众多文人对东坡先生的喜爱。苏轼告诉我们,人处逆境当自强;一个只知道屈原的名字,其他的都不懂的人,怎么会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直不阿的高尚品德,又怎么会明白司马迁对屈原的同情、景仰与热爱。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可以领会《诗经》的质朴、《楚辞》的浪漫、汉赋的恢宏、唐诗的壮丽、宋词的婉约、元曲的犀利、明清小说的现实,而这些特点恰恰是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些文学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长期吸取,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这门学科,是传播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学习语文的过程,正是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不断培养和提升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还要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汲取人文精神养料,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职业院校里充分的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的关键因素。因为从本质看,学会做人是知识经济的需要,也是一个人能否把握机遇的前提。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系列问题,如何做出正确抉择,取决于个人的伦理道德水平,要提高这种水平,必须要有人文知识的支持,所以说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它所承载的任务就格外艰巨。忽视了人文性,过分地强调工具性,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根植于语言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教学除了掌握基本技能之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在国家发展大计中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必须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二元相加。
四、忽视人文教育的危害
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忽略了人文教育,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科学教育发展了人的智慧与知识,使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人文教育重视人性的完善,努力提升人的道德精神价值,它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在。重视科学教育不重视人文教育的做法是片面的、不完善的教育。现行职业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深度思考,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分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悖于教育理念的初衷,有害于人才的全面发展。由于人文教育的弱化,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素养整体不高,语言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价值取向的认识不足,对于自己的人生目的和社会责任没有认识清楚,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缺乏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感,缺乏自尊、自信的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能够长远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它的重要性远远高于那些专业知识。
五、结语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可以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因此,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就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
人文精神,是可以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实践来逐步探索体会的。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新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教育教学体系,这个体系应当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语文教学应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一切思维和技术“设置平台”,使人类及其思维和技术在语文设置的“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很多职校往往采用所谓量化管理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进行分值统计。这种量化管理常常形成一定的制度规定,被称之为“德育考核”,在对学生评价中占有比学习成绩更重的比重,学期末记入学生档案。这种管理体体制对有些学生确有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时往适得其反,一些学生会对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制度产生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表现就不是很好,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进入职校对他们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职校对他们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希望的起点。再加上职校招生的地域范围一般大于一些地方性的普通高中,跨县市、跨地市。心理尚不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开始过像大学新生一样的独立生活,因此会产生更多更强烈的情感饥渴,需要有人给予关怀和爱护。可他们一到了职校,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像他们初中一样,因此对前途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对自己越没有了清醒的认识。很多学生刚刚入校以来还能遵守校纪校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你叫他往东,他偏要向西。更有甚者,产生反抗对立情绪,当面顶撞,公开叫板;甚至说,处分怕啥,最多不在这个学校读书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职校的这种“硬管理”所带来的弊端。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阔的空间,语文教学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一切人的规律和规矩,方寸任驰骋!试想一个思想端正,意志坚强,有着高级审美趣味的学生又怎会每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呢?因此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它是职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泉,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深深沃土。那么究竟何为人文教育呢,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构成;语文不等同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化”,但从语文的功能看,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
因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以包含下面两层含义:
一是语文教育的内容具有人文性。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了①丰富的思想性。"思想性"包括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民族意识、思想方法、良好习惯等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②情感意向性。语文教材中凝聚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愁、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正义感、理智感等)和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等)。③美感性。语文教材集结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和实用文章,包容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
二是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呈现出主客体交融的趋势,主体必须积极的调动自身的思想感情才能进入客体,达到对客体的真正理解,同时客体中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对主体进行渗透,所以语文教学较之其他学科更看重的是感悟和想象。然而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范畴演化为重理轻文的现象,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被自然科学化,使文科教学向理科教学模式靠拢,导致人文精神内蕴、人文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信念、审美趣味的丧失。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或多或少地能够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使职校的语文教学有过根本的改变,和其它的一些普通高中也没有什么区别,这固然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决定,但缺乏思想上的认识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职业学校固有的特点,对语文课堂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
三、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人文教育的实施
我们知道,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而在这三者当中,教学内容虽不具有唯一性,但从总体上来看却是固定的。而教师和学生,无论从角色还是地位来看,教师都是处于主动地位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和行为动向,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从入学成绩来看,大部分职校生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偏科现象严重。他们大多只是冲着学习一技之长才走进了职校的大门,甚至一些学生连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具备,更不用说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了,课堂上只有一些故事性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比如我在教文言文《劝学》一课时,反复读了大概有十几遍,有些学生还是将“有”(yòu)读成“有”(yǒu),将“生”(xìng)读成“生”(shēng);而在教授《雷雨》时,在讲到周朴园、侍萍、四凤、周平、鲁大海等的这些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人却有着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矛盾冲突时,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积极参与表演还很快就理清了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特点。由此可见,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 人文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54-02
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历史进程,在这一背景下,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诞生了。从表面上看,这些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技能型人才,解决了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问题。殊不知,这种重实用轻人文的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是深远的。而当学生缺乏人文教育的害处突显的时候,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的表现如何,便没有人过问了。在这种重实用轻人文的大背景下,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语文课就被放置在职业教育的边缘地位。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放到职业教育中来思考,就是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积极的人性教育。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有两大功能,一是“作用于心灵”,一是“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他强调:“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生产线上的一个能手,但是不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由此可见,职业院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只教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多次讲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文化,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培养学生,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首先是要教会他们做人;要学会做人,一定要有人文文化熏陶。”1998年,他给自己的博士生定下规矩:如果谁不会背《老子》,就不接受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见人文知识对于一个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数学家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这些话告诉我们,个人和国家要强大,离不开科学技术,这是生存之本;但是离开了人文知识,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无法立足。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文化底蕴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文。
二、语文课在职业院校中的处境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在迎合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种教育思想使得职业院校逐渐偏离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有的学校虽然宣扬培养“全面、综合性的人才”,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只抓职业能力培养,不管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些都是片面的做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思想、性格、情绪都呈现出独特的变化,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这一阶段的独特性,并针对学生个体特点进行恰当的人文教育,而职业院校传播中华民族人文知识的重要载体就是语文课。目前,在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就是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可有可无。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不同,就在于科学教育在短期内的成绩是显性的,而人文教育在短期内的成绩是隐性的。正如有些人不想种树,却想盖摩天大楼,种树用了资金,耗费了精力,可是得几十年后才看到效果,几十年后没有人会想到这树是他种的。如果不种树,几十年之后才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没有人去追究当年哪个人没有种树。要是盖上摩天大楼,不到一年的功夫就可以见成效了。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为学生终生的学习考虑。语文是体现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与其说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可有可无,倒不如说,说这话的人根本就不懂语文;或者说,在他的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将语文课所蕴含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根本就不知道学习语文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有益的影响,对此我只能这样理解。
在职业院校中,在教学上占主导地位的是专业课程,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有话语权的往往是那些专业课老师,他们对一堂课的评价引领了整个学校的评价标准,在评课的时候往往用专业实操课的标准来评价语文课。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带给学生思想上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使浪漫的语文课多了一层浓厚的“技巧”色彩,将语文等文化课视为边缘学科,认为可有可无,人文教育更被认为是毫无意义。甚至有的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只学会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就可以了,至于什么文学欣赏、挖掘文章的内容、思想以及情感教育,纯属于无病。
三、语文课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曾经说:“二十一世纪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统一的世纪’,站在时代的高度看,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这些话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弘扬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并重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民主与法制,需要人文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也需要人文精神。
语文课中经典课文所渗透的人文思想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会对人一生的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底子,一个深刻领会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人会变得聪明、儒雅,同时视野开阔,能读书,有修养,善表达。试想想,一个不知道《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怎么会领会到苏轼在人生低谷时的大气磅礴,怎么会理解众多文人对东坡先生的喜爱。苏轼告诉我们,人处逆境当自强;一个只知道屈原的名字,其他的都不懂的人,怎么会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直不阿的高尚品德,又怎么会明白司马迁对屈原的同情、景仰与热爱。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可以领会《诗经》的质朴、《楚辞》的浪漫、汉赋的恢宏、唐诗的壮丽、宋词的婉约、元曲的犀利、明清小说的现实,而这些特点恰恰是一个健全的人应该具备的心理特征,这些文学作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的长期吸取,会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对人的一生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各个学科的渗透,中国的现代文明进程离不开人文精神,而教育恰恰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语文这门学科,是传播人文精神最重要的载体,学习语文的过程,正是思想意识、道德情操不断培养和提升的过程。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它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还要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汲取人文精神养料,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职业院校里充分的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取得事业成功的的关键因素。因为从本质看,学会做人是知识经济的需要,也是一个人能否把握机遇的前提。面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系列问题,如何做出正确抉择,取决于个人的伦理道德水平,要提高这种水平,必须要有人文知识的支持,所以说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它所承载的任务就格外艰巨。忽视了人文性,过分地强调工具性,这是片面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同根植于语言的人文精神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教学除了掌握基本技能之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目标。科学技术和人文教育在国家发展大计中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因此,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必须努力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二元相加。
四、忽视人文教育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