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7:14:13
序论:在您撰写资金成本的本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智力资本;全面资本成本;主体权益
一、引言
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了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两大资本来源,而现行财务会计仅仅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并予以税前扣除,将权益资本成本视同利润的分配而排除在资本成本的计量视野之外。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 N.Anthony)提出了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旨在矫正这些偏颇之处。他指出,权益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作为企业融资代价均应视为一项费用予以确认,同时将股东权益划分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两大部分,前者为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及按持股比例所享有的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后者为企业法人通过自身努力所赚取的收益。诚然,共同确认两种资本成本并确认“主体权益”,修正了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是符合工业经济时财取向的一项创新。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优于实物资本、财务资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全面计量智力资本成本也是一种历史逻辑的回归。
斯图尔特(Thomas A.Stewart)于1991年在《财富》中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即公司中所有成员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其价值体现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斯维比(K E.SvEiby)进一步拓展了对智力资本的认识,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包括雇员能力、为雇员知识技能在组织内部传递提供支持的内部结构和保证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外部结构。埃德文森和沙利文(Left Edvinsson&Sullivan)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提出,智力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此外,部分学者如Lev(2001)和N-N(2001)从权益的角度定义智力资本为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求索权。我国不少学者在引入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力资本管理问题,即智力资本生成、积累、扩张、投资等问题,但均未将其系统地引入财务会计领域,尤其是极少涉及智力资本成本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将智力资本成本纳入资本成本会计领域,以反映企业完整的资本成本及其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成本会计在知识经济下的局限性
(一)未能全面揭示资本成本中的“智能元素”:重“物质资本”、轻“智力资本”
随着生产要素的创新及制度的变迁,资源的稀缺性发生了变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在财务会计表现为财务资本)的绝对稀缺逐步转化为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相对稀缺。现行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产生于20世纪年代70年代,而当时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不明显或较为隐蔽。因此,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仍为物质资本。诚然,将权益资本成本纳入企业资本成本的核算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在知识经济中,价值创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知识及其对知识的配置与运用,即创造性的新知识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不论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还是客户资本,均为投资行为所产生的能带来超额价值的价值。既然这些资本与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一样都是由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所形成,那么,对企业法人而言都是一种融资,理应向投资主体支付资本成本。只不过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智力资本成本表现为一种更为隐性的经济代价,从而难以进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
此外,根据“收入费用相配比”的原则,知识型企业的收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源自于新知识在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整合中的运用、新客户的获取和参与企业创新的渗透性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因素均与智力资本的融资、营运等活动紧密相关。换言之,是智力资本及其与物质资本的整合而非单纯的物质资本为企业带来了超额收益。既然在收益的计量中默认了智力资本的贡献,那么在成本、费用的计量中理应反映使用智力资本的代价。否则,既违背了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难以反映该类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二)未能完整地反映多元化的“主体权益”并清晰地界定其索取权
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的思路,主体权益是除负债、股东权益之外的、由企业主体自身努力所形成的资本来源。企业将支付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后的净收益部分纳入主体权益,并完全由企业法人所拥有。但是,企业法人毕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其自身的努力”也是一个指向相对模糊的表述。智力资本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价值增值的核心驱动力,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与客户资本发挥作用的载体与平台,客户资本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创造环境,三者在相互支撑的机理下带来价值的增值。由此看来,企业超额回报可能是经营者卓越的经营能力所致,也可能是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代际传承的结果,亦可能是品牌再造、客户消费价值的转变、消费者参与企业互动式创新等因素的结果。这一现实反映出“主体权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更进一步而言,制度变迁的原动力为要素的创新,对权益主体的界定构成其索取权安排的逻辑起点。在未能明确界定多元主体权益的情况下来确定剩余索取权以及实质控制权,将必然出现制度安排的混乱与无序。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由大股东或企业高管一人独断来安排剩余索取权而全然漠视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案例。实际上,知识密集型产品价值的度量与实现必须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那么,由此倒推,生产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对其超额收益进而剩余权益的分配理应由市场来调节。这里的“市场”体现了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会贯通。只有引入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债务资本所有者、权益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法人、客户在剩余索取领域充分、公平的博弈。
(三)未能充分体现资本成本与企业竞争未来的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永远领先”将成为持续经营假设的核心要义。加里·哈梅尔和c·K·普拉哈拉德认为,新企业是属于竞争未来的,而竞争未来发生于“无特定结构”的产业中。在无特定结构的产业中,有待争夺该产业未来的结构。很显然,“持续经营”假设在此受到了挑战。竞争未来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1)竞争产业远见和概念领先,即对发展趋势及突变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利用这些趋势和突变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2)竞争缩短发展路径,即抢先将新的产业概念
转变为市场竞争;(3)竞争市场地位,即在特定结构的产业竞争中拓展市场份额。智力资本成本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所投资本的心理预期回报。若投资者预期企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竞争中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就会必然要求提高该项投资的风险补偿率,那么将导致企业智力资本融资成本的相对提高,甚至陷入融资困境。现行资本成本会计关注的焦点是过去时态的竞争,不论是债券利息还是股票股息,其风险补偿的确定都是建立在债务契约或股权契约签订之前的产业竞争的局面下。尽管不同于固定契约中的利息、股利随企业预期收益及其管理当局股利政策的变化而波动,但终究是发生在“特定产业结构”的框架之中,无法向利益相关者披露资本成本与竞争未来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智力资本成本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一)人力资本成本
人力资本成本包括筹资代价与用资代价两部分。其中,筹资代价是指在人力资源招聘、录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于其价值量在整体资本成本中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不存在时间价值的折现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人力资本的用资成本——由固定性契约产生的工资、“三险一金”等部分,以及非固定契约部分即人力资本作为要素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部分,例如股票期权收益等。前者类似于债务资本成本,具有固定的信用期、回报率。后者则类似于权益资本成本,其支付额度与支付规模受当期业绩与股利政策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双重的资本属性,导致其计量模式呈现复合性的特征:对于固定契约部分的工资与“三险一金”,可直接使用投入视角,即“成本观”下的计量属性,诸如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并在税前作为费用列支。而对于非固定契约部分,宜使用产出视角,即“价值观”下的计量属性诸如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等。
(二)结构资本成本
企业结构资本包括有形的信息化平台及无形的知识产权、公司文化、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等因素,其形成具有较为突出的代际传承性与历史积淀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企业高管心智模式的影响。由于结构资本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其投资主体可能是“企业主体”自身,也可能是“企业主体”与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群体,亦可能是代际传承的结果,从而出现所有者“缺位”的表象。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且相互交织的特点,将引起结构资本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困境。首先,若其投资主体为企业主体自身,那么其资本成本类似于“留存收益”进行追加投资所应付出的投资回报,并且该项支出应全部予以资本化。其次,若结构资本单纯地源自于代际传承,那么其资本成本应视同为内源融资的代价,可忽略对外筹资费用,而仅计量类似于普通股股息的用资费用。再次,若投资主体为企业主体与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特定群体,那么,结构资本所积累与扩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应该在二者之间进行分割。
(三)客户资本成本
客户资本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之间的有益关系,主要包括品牌、顾客与关系网络。对于品牌而言,其形成、传播与维持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企业主体自身努力的结果,另一个是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及其自觉的维护与广泛的主动性传播。因此,品牌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资本,其资本成本既包括归属于企业主体自身的部分,又包括应该支付给消费者的“消费资本”投资收益部分。对于顾客而言,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企业价值实现的驱动作用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更为突出地体现为消费者参与企业创新与组织学习等领域。消费者参与式创新也正是企业预见未来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的外部驱动力。因此,其资本成本应体现为企业由于拥有高忠诚度、高创新参与意愿以较强创新能力的客户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可借鉴“消费资本化”的思路,向消费者支付消费资本投资收益。对于关系网络而言,它体现了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与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投资机构、政府管理当局、银行等金融机构、科研部门等主体之间的有益关系。由于该项资本的获取与积累是企业主体与外部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对于其资本成本的计量同样应在企业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割。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成本会计模式的改进:涵盖“智力资本”的资本成本会计模式
(一)拓展资本成本外延,全面计量“智力资本”成本
企业资本成本的边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度。在工业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源泉是物质资本,因而在会计体系中主要计量物质资本的货币表现,所反映的资本成本也仅仅局限于债务资本成本即利息及后来安东尼所倡导的权益资本成本即股利。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明显优于物质资本,因而,有必要根据要素的创新进行制度安排的调整,将智力资本成本纳入现行资本成本会计体系,即企业全面资本成本=物质资本成本+智力资本成本。安东尼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体系将全部物质资本成本划分为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但由于智力资本中的某些因素(如人力资本)本身具有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双重资本属性,所以,为了避免上述归类上的模糊性,笔者所提出的“全面资本成本”打破了原有的划分标准,而分为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两大部分,在各个部分内部再根据资本属性,划分为固定性融资代价和非固定性融资代价(见下图)。
(二)重新界定“主体权益”的所有者,倡导“主体权益”多元共享
若将智力资本所有者引入公司财务治理的范畴,那么,主体权益索取者身份的界定则存在多元主体错综复杂的局面:主体权益可能是代际传承结果,可能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卓越管理才能的结果,也可能是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对企业研发提供积极、及时的财务支撑的结果。因而,在管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资本在主体权益中的贡献度。例如:某会计期间净收益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增长,且可较为明确地归因于知识型员工自主创新或企业家战略方向调整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那么,在支付普通股利之后,“主体权益”在相当大程度上应归属于人力资本所有者;若当前净收益及净现金流量的大幅增长,可明确归因于消费者参与式互动创新或“消费资本”的沉淀效应,则消费者应享有一定比例的“主体权益”;若当期股票市价大幅上涨,但无法寻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归因,则“主体权益”可视同为“组织租金”而归属于企业法人所有。总之,多元“主体权益”共存既反映了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及其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不同类型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在会计计量与剩余分配方面的一个客观反映。
(三)以培养企业竞争未来的能力为理财导向,调整融资结构
在知识经济下,资本结构的调整不单纯体现为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重的改变,也包含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传统的资本结构决策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在免税利益与破产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但是,这两个因素主要是针对债务资本成本,以及智力资本中 具有债务资本成本属性的如人力资本中固定性支付、“消费资本”中年返利额等。由于其比重较小,“税盾效应”也相当有限。所以在知识经济下,企业应侧重于从持续竞争的视角来调整融资结构。“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或控制了一些奇异资源。毋庸置疑,智力资本正是“奇异资源”的具体体现。因此,可根据未来竞争不同阶段之需调整融资结构。例如:在竞争产业远见和概念领先阶段,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比重,而适当降低物质资本尤其是公司债券融资的比重,毕竟在新的产业结构尚未完全建立之时,债务资本的“税盾效应”表现得较为有限。在竞争缩短发展路径与方向的阶段,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客户沟通,尤其需要在更广范围内引导消费者参与式互动创新。在这一阶段,积极实施“消费资本化”并适当提高资本转化率,从而进行客户资本的扩张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在竞争市场地位与份额阶段,由于旧的产业结构日渐式微,企业间竞争的重点由概念、技术取向转向产品功能、成本、价格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适当加大债务资本如公司债券融资的比重,以赢得更为客观的财务杠杆利益。
参考文献
[1]万君康,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Karl Erik SvEiby,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 Inc,2005
[3]芮明杰,21世界的选择:新企业、新经济、新管理[J].学术月刊,2004,(2)
[4]孙利琼,黄毅,“主体权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9)
[5][瑞典]斯威比·康莱得小组,著,王锦,刘华江,译,知识型企业的分析与评价——用于知识型企业财务分析、控制和评价的重要指标[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芮明杰,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资源:智力资本[EB/OL].http://blong.sina.com.cn/mjnli,2007-05-24
[7]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基于企业主体的一个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关键词]智力资本;全面资本成本;主体权益
一、引言
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了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两大资本来源,而现行财务会计仅仅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并予以税前扣除,将权益资本成本视同利润的分配而排除在资本成本的计量视野之外。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 n.anthony)提出了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构想,旨在矫正这些偏颇之处。他指出,权益资本成本与债务资本成本作为企业融资代价均应视为一项费用予以确认,同时将股东权益划分为“股东权益”和“主体权益”两大部分,前者为股东实际投入的资本及按持股比例所享有的已宣告发放的股利,后者为企业法人通过自身努力所赚取的收益。诚然,共同确认两种资本成本并确认“主体权益”,修正了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是符合工业经济时财取向的一项创新。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优于实物资本、财务资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全面计量智力资本成本也是一种历史逻辑的回归。
斯图尔特(thomas a.stewart)于1991年在《财富》中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智力资本的概念,即公司中所有成员知晓的、能为企业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事物之和,其价值体现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斯维比(k e.sveiby)进一步拓展了对智力资本的认识,认为智力资本是企业中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包括雇员能力、为雇员知识技能在组织内部传递提供支持的内部结构和保证企业实现其价值的外部结构。埃德文森和沙利文(left edvinsson&sullivan)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提出,智力资本是企业真正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此外,部分学者如lev(2001)和n-n(2001)从权益的角度定义智力资本为企业对未来收益非实物形态的求索权。我国不少学者在引入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智力资本管理问题,即智力资本生成、积累、扩张、投资等问题,但均未将其系统地引入财务会计领域,尤其是极少涉及智力资本成本的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将智力资本成本纳入资本成本会计领域,以反映企业完整的资本成本及其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成本会计在知识经济下的局限性
(一)未能全面揭示资本成本中的“智能元素”:重“物质资本”、轻“智力资本”
随着生产要素的创新及制度的变迁,资源的稀缺性发生了变化,即由工业经济时代物质资本(在财务会计表现为财务资本)的绝对稀缺逐步转化为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的相对稀缺。现行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想产生于20世纪年代70年代,而当时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不明显或较为隐蔽。因此,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仍为物质资本。诚然,将权益资本成本纳入企业资本成本的核算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在知识经济中,价值创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知识及其对知识的配置与运用,即创造性的新知识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不论是人力资本、结构资本还是客户资本,均为投资行为所产生的能带来超额价值的价值。既然这些资本与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一样都是由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所形成,那么,对企业法人而言都是一种融资,理应向投资主体支付资本成本。只不过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智力资本成本表现为一种更为隐性的经济代价,从而难以进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
此外,根据“收入费用相配比”的原则,知识型企业的收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源自于新知识在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整合中的运用、新客户的获取和参与企业创新的渗透性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而这些因素均与智力资本的融资、营运等活动紧密相关。换言之,是智力资本及其与物质资本的整合而非单纯的物质资本为企业带来了超额收益。既然在收益的计量中默认了智力资本的贡献,那么在成本、费用的计量中理应反映使用智力资本的代价。否则,既违背了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也难以反映该类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二)未能完整地反映多元化的“主体权益”并清晰地界定其索取权
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的思路,主体权益是除负债、股东权益之外的、由企业主体自身努力所形成的资本来源。企业将支付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后的净收益部分纳入主体权益,并完全由企业法人所拥有。但是,企业法人毕竟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其自身的努力”也是一个指向相对模糊的表述。智力资本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价值增值的核心驱动力,结构资本是人力资本与客户资本发挥作用的载体与平台,客户资本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创造环境,三者在相互支撑的机理下带来价值的增值。由此看来,企业超额回报可能是经营者卓越的经营能力所致,也可能是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代际传承的结果,亦可能是品牌再造、客户消费价值的转变、消费者参与企业互动式创新等因素的结果。这一现实反映出“主体权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更进一步而言,制度变迁的原动力为要素的创新,对权益主体的界定构成其索取权安排的逻辑起点。在未能明确界定多元主体权益的情况下来确定剩余索取权以及实质控制权,将必然出现制度安排的混乱与无序。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由大股东或企业高管一人独断来安排剩余索取权而全然漠视市场的调节作用的案例。实际上,知识密集型产品价值的度量与实现必须通过市场行为来完成。那么,由此倒推,生产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对其超额收益进而剩余权益的分配理应由市场来调节。这里的“市场”体现了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会贯通。只有引入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债务资本所有者、权益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法人、客户在剩余索取领域充分、公平的博弈。
(三)未能充分体现资本成本与企业竞争未来的能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永远领先”将成为持续经营假设的核心要义。加里·哈梅尔和c·k·普拉哈拉德认为,新企业是属于竞争未来的,而竞争未来发生于“无特定结构”的产业中。在无特定结构的产业中,有待争夺该产业未来的结构。很显然,“持续经营”假设在此受到了挑战。竞争未来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1)竞争产业远见和概念领先,即对发展趋势及突变获得比竞争对手更为深入的了解,以便利用这些趋势和突变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2)竞争缩短发展路径,即抢先将新的产业概念
转变为市场竞争;(3)竞争市场地位,即在特定结构的产业竞争中拓展市场份额。智力资本成本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投资者对其所投资本的心理预期回报。若投资者预期企业在未来的产业结构竞争中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就会必然要求提高该项投资的风险补偿率,那么将导致企业智力资本融资成本的相对提高,甚至陷入融资困境。现行资本成本会计关注的焦点是过去时态的竞争,不论是债券利息还是股票股息,其风险补偿的确定都是建立在债务契约或股权契约签订之前的产业竞争的局面下。尽管不同于固定契约中的利息、股利随企业预期收益及其管理当局股利政策的变化而波动,但终究是发生在“特定产业结构”的框架之中,无法向利益相关者披露资本成本与竞争未来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智力资本成本的构成与表现形式
(一)人力资本成本
人力资本成本包括筹资代价与用资代价两部分。其中,筹资代价是指在人力资源招聘、录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由于其价值量在整体资本成本中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不存在时间价值的折现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人力资本的用资成本——由固定性契约产生的工资、“三险一金”等部分,以及非固定契约部分即人力资本作为要素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部分,例如股票期权收益等。前者类似于债务资本成本,具有固定的信用期、回报率。后者则类似于权益资本成本,其支付额度与支付规模受当期业绩与股利政策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双重的资本属性,导致其计量模式呈现复合性的特征:对于固定契约部分的工资与“三险一金”,可直接使用投入视角,即“成本观”下的计量属性,诸如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并在税前作为费用列支。而对于非固定契约部分,宜使用产出视角,即“价值观”下的计量属性诸如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等。
(二)结构资本成本
企业结构资本包括有形的信息化平台及无形的知识产权、公司文化、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等因素,其形成具有较为突出的代际传承性与历史积淀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受企业高管心智模式的影响。由于结构资本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其投资主体可能是“企业主体”自身,也可能是“企业主体”与人力资本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群体,亦可能是代际传承的结果,从而出现所有者“缺位”的表象。这种投资主体多元化且相互交织的特点,将引起结构资本成本确认与计量的困境。首先,若其投资主体为企业主体自身,那么其资本成本类似于“留存收益”进行追加投资所应付出的投资回报,并且该项支出应全部予以资本化。其次,若结构资本单纯地源自于代际传承,那么其资本成本应视同为内源融资的代价,可忽略对外筹资费用,而仅计量类似于普通股股息的用资费用。再次,若投资主体为企业主体与企业家人力资本这一特定群体,那么,结构资本所积累与扩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应该在二者之间进行分割。
(三)客户资本成本
客户资本是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之间的有益关系,主要包括品牌、顾客与关系网络。对于品牌而言,其形成、传播与维持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企业主体自身努力的结果,另一个是消费者的心理认同及其自觉的维护与广泛的主动性传播。因此,品牌作为一项有价值的资本,其资本成本既包括归属于企业主体自身的部分,又包括应该支付给消费者的“消费资本”投资收益部分。对于顾客而言,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企业价值实现的驱动作用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更为突出地体现为消费者参与企业创新与组织学习等领域。消费者参与式创新也正是企业预见未来产业结构的一个有效的外部驱动力。因此,其资本成本应体现为企业由于拥有高忠诚度、高创新参与意愿以较强创新能力的客户所付出的经济代价——可借鉴“消费资本化”的思路,向消费者支付消费资本投资收益。对于关系网络而言,它体现了企业在价值链各个环节与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投资机构、政府管理当局、银行等金融机构、科研部门等主体之间的有益关系。由于该项资本的获取与积累是企业主体与外部主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对于其资本成本的计量同样应在企业主体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割。
四、知识经济条件下资本成本会计模式的改进:涵盖“智力资本”的资本成本会计模式
(一)拓展资本成本外延,全面计量“智力资本”成本
企业资本成本的边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度。在工业经济时代,价值创造的源泉是物质资本,因而在会计体系中主要计量物质资本的货币表现,所反映的资本成本也仅仅局限于债务资本成本即利息及后来安东尼所倡导的权益资本成本即股利。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的贡献度明显优于物质资本,因而,有必要根据要素的创新进行制度安排的调整,将智力资本成本纳入现行资本成本会计体系,即企业全面资本成本=物质资本成本+智力资本成本。安东尼所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体系将全部物质资本成本划分为债务资本成本与权益资本成本,但由于智力资本中的某些因素(如人力资本)本身具有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双重资本属性,所以,为了避免上述归类上的模糊性,笔者所提出的“全面资本成本”打破了原有的划分标准,而分为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两大部分,在各个部分内部再根据资本属性,划分为固定性融资代价和非固定性融资代价(见下图)。
(二)重新界定“主体权益”的所有者,倡导“主体权益”多元共享
若将智力资本所有者引入公司财务治理的范畴,那么,主体权益索取者身份的界定则存在多元主体错综复杂的局面:主体权益可能是代际传承结果,可能是企业家人力资本卓越管理才能的结果,也可能是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对企业研发提供积极、及时的财务支撑的结果。因而,在管理实践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资本在主体权益中的贡献度。例如:某会计期间净收益较之以前有了大幅增长,且可较为明确地归因于知识型员工自主创新或企业家战略方向调整所带来的正面效应,那么,在支付普通股利之后,“主体权益”在相当大程度上应归属于人力资本所有者;若当前净收益及净现金流量的大幅增长,可明确归因于消费者参与式互动创新或“消费资本”的沉淀效应,则消费者应享有一定比例的“主体权益”;若当期股票市价大幅上涨,但无法寻找到一个较为明确的归因,则“主体权益”可视同为“组织租金”而归属于企业法人所有。总之,多元“主体权益”共存既反映了物质资本与智力资本及其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也是不同类型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在会计计量与剩余分配方面的一个客观反映。
(三)以培养企业竞争未来的能力为理财导向,调整融资结构
在知识经济下,资本结构的调整不单纯体现为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重的改变,也包含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传统的资本结构决策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在免税利益与破产成本之间寻求平衡。但是,这两个因素主要是针对债务资本成本,以及智力资本中 具有债务资本成本属性的如人力资本中固定性支付、“消费资本”中年返利额等。由于其比重较小,“税盾效应”也相当有限。所以在知识经济下,企业应侧重于从持续竞争的视角来调整融资结构。“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因为这些企业拥有或控制了一些奇异资源。毋庸置疑,智力资本正是“奇异资源”的具体体现。因此,可根据未来竞争不同阶段之需调整融资结构。例如:在竞争产业远见和概念领先阶段,可增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比重,而适当降低物质资本尤其是公司债券融资的比重,毕竟在新的产业结构尚未完全建立之时,债务资本的“税盾效应”表现得较为有限。在竞争缩短发展路径与方向的阶段,企业应进行充分的客户沟通,尤其需要在更广范围内引导消费者参与式互动创新。在这一阶段,积极实施“消费资本化”并适当提高资本转化率,从而进行客户资本的扩张将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在竞争市场地位与份额阶段,由于旧的产业结构日渐式微,企业间竞争的重点由概念、技术取向转向产品功能、成本、价格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适当加大债务资本如公司债券融资的比重,以赢得更为客观的财务杠杆利益。
参考文献:
[1]万君康,梅小安,企业知识资本管理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karl erik sveiby,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 inc,2005
[3]芮明杰,21世界的选择:新企业、新经济、新管理[j].学术月刊,2004,(2)
[4]孙利琼,黄毅,“主体权益”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9)
[5][瑞典]斯威比·康莱得小组,著,王锦,刘华江,译,知识型企业的分析与评价——用于知识型企业财务分析、控制和评价的重要指标[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6]芮明杰,新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性资源:智力资本[eb/ol].http://blong.sina.com.cn/mjnli,2007-05-24
摘要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很多施工企业把项目建设的重点环节放在了项目争取、资金争取方面,对于建设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所护忽略。由于施工企业在项目财务资金管理方面有所欠缺,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企业财政监督导向明显滞后,导致后期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资金使用不合理,建设成本增加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建筑企业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使建筑企业出现资金使用率低,财务浪费甚至企业亏损状况的发生。因此,建筑企业对于企业资金管理方面需要进行具体研究,从而稳定施工成本的控制水平。
关键词 工程企业 资金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探讨
一、目前建筑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企业在确定工程中标之后开始筹措资金,在资金的使用和分配方面需要制定切实的资金节流规划。建设资金的初步分配主要集中在对于建筑施工工程量的具体配置和施工材料的购置方面,建设单位对已工程项目资金具有优先决定权,对于资金的利用和分配具有直接影响,可以说,建筑企业是项目资金使用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建筑企业对于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管力度,对于企业财务正常运作,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工程企业的基本资金管理情况来看,对于工程量的相关资金核算做得还不到位,对于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和企业资金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漏洞。
建筑企业的资金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已有的资金管理制度虽然赫然在列,但没有具体的可行性操作方案。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对于资金的控制需要掌握具体的施工状况以及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如果仅仅依靠制度管理,会使很多管理条例难以落实到位。在很多建筑企业编制的资金管理制度方面,对于资金内部管控方面的条件约束不严,使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混乱,随意性严重。
建筑企业没有形成固定的资金监管模式,如果已经有了项目资金管理规定,但缺少可行的企业财务监管,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很多企业在财务监管方面仅仅是流于形式,监管程度仅仅停留在资金账目的表面,对于工程进度与资金动向缺乏一个实效性的反馈,无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建筑项目资金做到全面的掌控,在弊端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挪用资金现象。建筑企业在施工项目后,得到项目分拨资金款项,对于具体的施工基础和材料配置方案没有进行适时的资金管控,一些企业领导甚至利用工程项目预备资金进行其他金融活动,谋取私利,使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增加。
二、加强企业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建筑企业在进行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的基本任务目标进行明确,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要紧密结合工程初期的预算、决算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中的具体落实方位,有效加强企业对于财务资金的监管,增强资金安全,保证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建设资金的使用要以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为前提条件,以资金监管和项目监督为辅助手段,使工程建设资金与工程造价形成统一。
(一)企业财务对于建设资金的管控
首先,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需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企业财务管理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落实,设置独立的企业财务资金管理机构,并且由专业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进行企业资金统计核算,在企业内部的可执行框架内,建立健全企业工程资金管理制度方案,并且由企业财务人员与企业效能监察部门对企业资金动向与账目进行全程监督。企业财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的项目资金管理经验,对相关的企业财务管理法规制度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企业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方案,严格做好资金统计、核算工作。专职财会人员要对项目资金账目做到具体的统筹记录,对于企业在征收、采购过程中出现的资金流向做到全程的记录,核实具体工程造价情况,并对项目采购以及企业执行消费情况进行监察。
企业领导需要从整体上建立有效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案,制定相应的财务审核部门职能体系,每一道资金出入都有专人进行负责,出现财务风险,能够有专人承担责任。建筑企业的岗位设置与企业布局要将财务部门与行政部门的职能进行明确区分,财务工作具有独立的自主决定权,不与其他部门具有资金方面的共同联系。对于专职的财务监督岗位进行权限设置,明确企业资金责任追究制度,对企业工程造价评估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的资金管理,出现的财务风险漏洞要做到及时补充。同时,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缴纳,材料采购等工作方面的花费进行制度化业务管理,财务人员对企业建筑采购以及缴纳资金进行支付确认,并且凭借专门的企业效能监察部门对采购方案以及资金核算情况进行意见审核,研究无误之后方可由专门的采购部门进行分项采购。
(二)建筑企业对于建筑资金的有效管控
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资金的支出与收入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因此,企业财务需要对企业流动资金进行有效管控。企业的建设资金只能做专项使用,严禁企业将建设资金用于其它方面的投资,企业附属产业的理财投资,以及企业资金二次供给发展等。专项建设资金只能用于基本项目的施工建设,如果在其他方面进行资金二次使用,势必会对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造成风险,使工程项目的的具体实施受到资金制约的影响。因此企业对于建设资金的管理需要设立专门资金审批程序,对于大额建设资金的流动使用要实行监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联合审查,完善建设款项拨付审批制度。
建筑企业要对企业内部财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由于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企业财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密切的监管合作机制,在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方面还有明显的欠缺。近年来,由于建设部门对施工单位资质管理欠缺,加上施工单位内部管理混乱。使得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成为建设资金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这项工作必须做到从严细致。对施工单位监督控制的内容、要求、期限应纳入招投标文件和承包合同,对参加投标的单位除具备必要的技术资质外还应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并提供履约保证金或银行保函,财务部门应组织对相关内容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及现场指挥部应有独立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证,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办法。对施工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资金的流向、农民工工资的发放等进行监管。建设单位应与有关银行协商,签订资金监管协议,委托其对施工单位的资金流向进行实时监控。施工单位必须在当地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实行专款专用,严格按预算内容使用资金,严禁拆借、挪用、转移工程建设资金,确保资金安全。每月必须将项目部及分支机构银行对账单复印件传真至建设单位财务,并随时接受建设单位对资金使用及流向的动态检查。加快铁路建设,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建筑工程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早投资早建设,对于增强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单位在建设资金的管理中,从宏观到微观,从项目负责人到现场施工人员,只有做到了层层把关,严格监控,并将各项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防微杜渐,才能充分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建筑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三、建筑资金管理对于建筑成本管控的影响
建筑资金管理对企业建筑生产的全过程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建筑成本的控制方面具有极大的支持作用。
建筑成本控制虽然贯穿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对于建筑成本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两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资金管理就属于建筑财务管理的具体范畴。建筑资金管理对于建筑成本的管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在建筑施工采购与支出方面。一般看来,建筑成本控制需要整合工程施工材料、人力配置与技术的使用方面,这些都是作为成本管理的可控范围,在具体的成本管控方面,就需要企业财务的介入,如工程材料的采购需要财务部门做好财务预结算工作,根据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控制采购方案,使采购支持符合工程预算水平;在人员配置方面,建设资金财务管理需要不断优化人员配置水平,对工程量支出进行资金管理,从具体的工程采购方面来提升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水平。
另外一点就是在工程建设的隐性支出方面,由于预算项目很难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情况:如环境变化、合同更改、市场情况等进行预先准确的分析,因此在施工的具体工程资金管理过程中,通过优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监督体制来减少企业资金的“内耗”问题,在建设资金的管理和统筹工作中,对于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项目资金财务管理,也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项目的隐性开支对于工程造价产生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蒋春霞.浅议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中国商界(上半月).2012(4):27-27.
[2]和平,何玲.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与监督.行政事业财务.2000(6):36-36.
在我国的300 多座资源型城市中,69个城市(县、区)已经被国务院列入资源型枯竭城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社会工程,涉及到一个地区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性变革。若资源型转型的成本太大,有可能引发社会风险,不仅会使得区域经济衰退,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支付巨额转型成本,金融业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撑。金融业合理地配置社会资金,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及时补偿,才能保证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顺利转型,维护社会的稳定,最终实现整个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与协同发展。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金需求
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仅仅是产业转型,更是一个社会的全面转型,包括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整体性变革,其主要内容不仅包括经济转型、产业转型,更包括政府转型、企业转型、社会转型、文化思想的转型等等。因此,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本,我们应该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综合考量,指的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所的相关经济损失,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变动导致的一部分社会成员经济利益的损失和福利的降低。
1、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成本的资金需求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以资源型产业例如煤炭开采、石油加工和炼制、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开采与加工为主导。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粗放式经营模式下对资源的过度掠夺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支出和环境成本支出的资金需求非常大。
2、劳动力安置和转移的资金需求
资源型城市原先的工作岗位需要的一般都是对技术要求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的劳动力,对文化知识、工作技能要求比较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源型企业转型后下岗劳动力的转移、安置问题。转型后的接替产业对工人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知识和技术培训使其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资源型城市转移或安置劳动力的资金需求包括下岗职工失业救济金、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对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费用、新职业安排介绍费用、原资源型企业的职工退养、离退休职工移交成本等等。
3、产业转型和接替成本的资金需求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失衡,严重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性产业是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其他产业比重偏低,产业间关联度较低。资源型城市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寻找和进入一个新的产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付巨大的成本。资源型产业转型成本具体包括资源型城市替代产业的形成成本、进入成本和替代产业的关联产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成本。替代产业的形成、进入成本是转型成本中比例最大的,包括企业的改造成本和新企业的建设成本。关联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支持下主导产业才能成长发展,所以这部分建设和发展成本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不可避免的支出。
4、社会秩序整合成本的资金需求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也是城市经济、文化、环境、产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革的过程。资源型城市已经形成了特有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秩序,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原来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破了,社会秩序的重新整合,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对未来的产生彷徨,社会各种矛盾的交织,必然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政府、企业和社会必然要花费一定代价稳定社会,建立一个社会稳定机制,让人们形成新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金融支持的主体分析
1、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补偿的金融支持的路径
(1)以政府为主导的的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导力量是政府,政府的资金支持是启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包括财政直接补贴和政策引导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有专门补偿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财政预算,但是这部分资金非常有限。
(2)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支持。市场性金融支持指的是主要通过市场力量推动金融对其他产业的支持。这种金融支持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市场型金融的经营对象包括多种金融资产,并且通过多种金融负债来筹集资金并创造信用,为客户提供的是综合性、多功能的服务。市场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又可分为银行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支持模式。
2、存在的问题
(1)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的资金缺口很大。资源型城市经济依赖资源型产业,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单一,很多地方财政紧张,然而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的资金缺口很大,转型成本的财政补偿严重不足,单单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是杯水车薪。资源型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历史抱负大,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很多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都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资源型企业资金严重不足,长期依赖银行贷款,短贷长用,商业银行出于信贷风险考量,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信贷投入很谨慎,金融机构难以根据转型发展的需要来设计贴合实际需要的金融产品,从而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投入。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转移的资金的缺口很大,金融支持力度和社会资金募集能力有限,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后劲不足。
(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渠道单一,金融风险较大。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支持主要是财政投入,而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支持主要以商业银行的单一信贷渠道为主,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过低,投资形式单一,多层次、多方位的金融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型产业对信贷资金严重依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风险有可能引发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3)金融创新不足,难以满足资源型城市转型多样化的融资需求。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资源型城市市场为主导金融支持主要是商业银行,但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程缓慢,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信贷品种单一,收益不高,中间业务匮乏,风险敞口较大。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成本补偿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资源型城市的金融基础是比较薄弱的,只有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聚集资金,产生资金的“洼地”效应,促进区域资金、要素、人才的流动。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以政府和人民银行为主导作用,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积极配合。一方面,要构建商业银行与资源型企业之间良好的协作机制,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有利于资源型企业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大力发展企业资信评级业务,降低信用风险。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信用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信用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资源型转型的主体,还可以为企业、个人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2、建立和完善多元投资渠道和风险分担机制
积极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投资理念和投资体制,形成政府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投资理念与投资体制,建立国家、集体、私营、个体、“三资”、股份制等多元投资的格局,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取多种融资方式,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筹集资金。同时各类金融机构要共同组建金融公司,同担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风险,采用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构建综合性金融支持体系。
(1)政策性金融支持为先导,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政府制定金融政策,使得资源型转型主体能够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获取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担保、投资、存款保险、贴现、利息补贴等一系列资金融通。尤其是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相互配合,通过扶持性资金、引导性资金,调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资源型城市转型。总之,以政府政策为主,商业性为辅的运作原则,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共同发展,合理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2)金融机构积极转变思想,努力开发符合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资源型城市因为经济和体制都比较落后,投资回报率很低,而投资风险相对较大,金融机构往往采取回避策略。政府要给予金融机构各种政策支持,鼓励金融机构转变经营思想,搭建银企供需平台,消除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通过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产品市场潜力的科学预测,大力开发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加强银行业、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互惠互利合作,鼓励开发符合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关键词:开发成本 成本控制ABC分析法
自筹资金,是指根据我国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由各地方、各部门、各企业及各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筹措,按预算外资金规定的用途使用后,确有多余,允许用于投资建设的资金。而对于私营私营企业来讲,开发的所有项目都是自筹资金项目。
许多私营企业对于成本的关注还仅仅停留在建造成本方面,对管理成本则不十分重视。大多数私营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大都还停留在过去的派工制或简单目标岗位责任制的方式方法上。如果利润水平下降,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所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自筹资金项目必须重视成本控制,以期获得最大程度的开发利润。
一、自筹资金项目的成本分析:
自筹资金项目的成本主要是由项目开发成本费用、期间费用、税金、依法应当缴纳的其他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投资人的应得利润构成。
1、项目开发成本费:
项目开发成本费用的内容包括:土地使用权取得费,建筑工程勘察、规划设计及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附属工程费,开发间接费。
2. 期间费用:
开发期间费用,是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与住宅开发项目有关的支出。
3. 规费、税金:
税金是指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的投资方向调节税、营业锐、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税附加等。
依法应当交纳的其他行政性,事业性收费,按照国家及市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4. 应得利润:
销售利润以开发成本之和为基数计取其利润率,由开发经营者自主确定。
以上各项费用,在自筹资金项目开发总成本中,土地约占总成本的40%,建筑安装工程约占总成本的30%,税费及其它约占总成本的30%。
二、项目的成本控制: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投资人对项目从投资决策阶段到产品销售阶段进行有效管理,优化各项成本开支,减少不必要开支,降低费用,力求使得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商品房的成本控制可分为5个阶段进行:策划投资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项目的发包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房屋的销售管理阶段。
1、投资策划阶段:
在投资策划阶段,应结合工程实际,明确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对产品功能的分析,以达到节约资源和降低造价的目的。投资人的工作重点是寻找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考察投资环境,包括项目所在地的土地价格,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材料的运输距离以及房屋未来的销售状况,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各个项目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对可能发生的项目成本进行总体控制。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成本控制工作全过程的重点阶段。设计阶段要考虑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社会习俗和人文环境,设计出符合当地状况的户型,面积,使得不同家庭情况的居民都能买的起房。优秀的设计有利于降低投资,缩短工期,给项目带来经济效益。在设计前,要进行项目投资估算,通过对社会同类开发项目价格,材料,设备,人工费用,税收,管理费用,利润等的调查,在项目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作为初步设计控制的依据。初步设计要重视方案的选择,按投资估算进一步落实成本费用,将施工图预算严格控制在批准的预算内,同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工作。
3、开发项目发包阶段:
开发项目发包,包括项目总发包建安工程及设备材料采购发包。发包形式一般采用单价合同。单价合同可以提高承包商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发包形式尽量采用有利于提高竞争力,降低造价,避免在施工过程修改分包内容和范围,而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成本的方式。
4、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项目的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① 优化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优化选择是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施工方案是否先进、合理不仅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也必然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和工程项目的利润。按照最优方案施工可以降低成本、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实现工程项目投入少产出最大、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效控制人工费
人工费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10%~20%,并且随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化而变化。对施工期间所需发生的人工费进行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牢固树立起成本意识的概念。虽然降低施工成本的重点不在人而在于物,但是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低、成本概念模糊或淡薄,必然会导致行动的错位、劳动生产率低下,最终会使效益白白地流失。
其次,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网络计划的进度安排,月初依据工序要求合理做出用工计划数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的人工费控制指标。
最后,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依据工程分部分项内容,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完成一个分项工程后,与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进行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控制指标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几个工程分项后都同清单报价中的用工数量对比,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通过这种控制对比节约了用工数量,就意味着降低了人工费的支出。
③科学控制材料费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项目成本的65%~75%,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材料费控制包括材料订购、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控制三个方面内容。
④合理控制机械费
机械使用费约占建筑产品成本的5%~8%,机械费控制指标,主要是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数量参考定额计算出各类机械的使用台班数。要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机械利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同时,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机械费的高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每天的工作日记录,采用了什么机械,用了多长时间,在此期间是否存在维修等。如存在现场停电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最好当天同业主作好现场签证记录,月初依据计划量进行控制,月末应把实际使用台班数同控制台班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对策,以降低各项费用。
⑤制定合理工期
制定合理工期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关键。在合理工期下,项目成本支出较低。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影响进度和工期的因素很多,如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为了使这些因素转化为对进度工期有利因素,所采取的一些技术措施又势必对质量、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质量、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⑥进行项目月度成本分析。
项目月度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定期的、经常性的中间成本分析。通过项目月度成本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以便按照成本目标指示的方向进行监督和控制。应根据各部门月度用款计划进行汇总,并按用途的轻重缓急平衡调度,同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在月度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项目财务成本应根据各部门的实际用款做好记录,并于下月初反馈给有关部门,由各部门自行检查分析节超原因。
5、房屋销售阶段的成本控制: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进度;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 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古黄河景观带,规划用地7.2万平方米,主馆建筑面积8043平方米,建筑高度19.4米,作为宿城新区“印象黄河”整体景观带中的一个重要人文景点被列为2012年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区政府要求参加年底市委市政府扩大会议观摩点。
项目不仅有土建工程,还包含幕墙、装潢布展、中央空调、电梯、景观亮化等专业工程,更需调运30万立方土,时间紧任务重,协调难度非常大。
2 进度控制
项目管理者利用9个月时间,采取了许多非常规的方式方法,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2.1 招投标环节控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根据细则,每次招标从公告到成功开标,如果顺利需要30天左右。本项目如果完全执行规定,方案招标需要30天,施工图设计招标30天,施工总承包招标30天,再加上施工图合理设计时间,招标机构工程量清单合理计算时间,工程还没有施工就已经到不适合室外作业的第四季度了,完成项目进度目标成为空谈。
为此项目管理者向上级申请邀请招标,获批后每次招标只需要10天左右,大大节约了时间。但即使是这样,招标仍然耗时耗精力,为此管理者与业内实力口碑较好的单位直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只明确主要内容,如工期、工程款支付时间和比例、最终结算方式等,根据协议工程管理方先支付一定数额的预付款,让施工单位备料,组织进场施工,边施工边走招标程序。比如幕墙9月份接触后,即安排二次深化设计,10月5日,预埋件进场施工,11月9日签署框架协议,12月份招标。这样施工图纸出来后,施工现场就开始热火朝天了。
2.2项目手续办理环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相关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它办理的前置条件是已经取得或办理土地证、工程规划许可证、招标手续、工程质监安监等手续,如果手续齐全按照各职能部门承诺时间需要97天。按照项目实际情况,8月6日主体施工图出来,那么11月份才能地下室施工,12月31号完成项目建设就只能纸上谈兵了。
为此项目管理者勇于担当,在项目目标确认的情况下,倒排进度,确定项目关键点时明确手续报验关键点是施工图审查,在取得用地规划许可证后迅速报送施工图审查,并且边审查边施工,8月12日就开始开挖地下室,9月24日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证,时间一刻都没有耽误,工程稳步推进。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没有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情况下,召集召开协调会,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质量控制,防止重大质量事故发生。
2.3施工环节
2.3.1 设立建设方专家帮办组参与施工方项目管理,全程帮办指导。根据项目目标,确定各施工单位进度目标,倒排工期并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保证人可以轮班休息,机械不停,施工工作面无间隙。
2.3.2 对建设项目进行任务分解,理顺时间节点和任务责任人,确保各分项工程穿行,无缝连接。为了使各工程在同一个施工面上流水或穿插作业,确定任务分解表,每一项任务分解到施工单位具体责任人,也分解到管理单位的责任人。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办公点,管理人员常驻现场,深入了解一线情况,靠前指挥,当日事当日办,充分发挥中央处理器作用
2.3.3对项目实行动态控制,应用PDCA管理理念,从多角度多方位保证进度有效推进。比如通过经济措施,设立赶工措施费,经幕墙工程一项就是30万;设立工程款支付小组,明确到人,积极筹措工程款,保证进度款按照框架协议及时支付,特别是在主要材料订货期间;比如通过技术措施,土建砼框架施工期间,三层以上有悬挑结构,根据规范抗压强度须要达到100%才能拆模,一般需要28天,但此时已到11月份了,为此经征询设计和外部专家建议,在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并在现场预留5组试块(一般3组),增加实验频率,一旦抗压强度达到100%,就立刻拆模。
3 质量控制
3.1 树立市优质工程目标,在选择施工单位时明确优质要求,并在设立按质论价措施费,在招标文件中予以体现,激发参加单位积极性。
3.2 建立参与各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证高效运行。打破施工单位自检后报检,施工单位每施工一道工序,施工单位质检员、监理单位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在场把关,提前预防过程监督,共同验收,将误差和失误降到最低,避免返工。
3.3 邀请外部力量参与监督,成立建设单位顾问团并邀请职能部门专家,定期到现场抽查或者在关键工序上请他们把关,杜绝“豆腐渣”工程。
4 成本控制
因为是赶工项目,施工单位进场仅签订框架协议,只是根据经验值明确工程款总值及支付比例,在施工过程中图纸修改幅度很大,成本处于不确定中,控制难度非常大。管理者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策略,通过支付多把关、现场工程量重置、争议置后、招标迅速跟进等多种方式,使工程造价慢慢趋于可控。
4.1 支付多把关成立资金支付小组,由建设单位和资金拨付单位组成,施工单位申请工程款,经项目管理人员审核后报支付小组核验,无问题后支付。因为赶工,工期比较短,根据框架协议施工单位申请时间间隔比较短,经过支付小组评审核定,拉长了支付时间,为公司招标控制价的编制争取了时间。
4.2 现场工程量重置起先施工单位根据框架协议申请工程款,随着施工图的完善和实体工程的开展,工程造价越来越清晰,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工程量,在框架协议基础上调整支付金额,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
4.3争议置后该纪念馆包含许多场景的制作,没有适用定额,缺少标准,因为工期紧张根本没有时间去外出询价或另行发包,考虑到施工单位感受,为了不在人的因素上影响进度,项目决策者们建议按照施工单位报价进入支付暂估价中,并安排招标过程中再询定价。
4.4招标迅速跟进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后,在施工图纸完善的情况下迅速安排公司走招标程序,计算工程量并合成控制价,为工程款支付做参考。
5 结语
经过参建各方的努力,本项目顺利完成观摩要求,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成本、质量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此消彼长,正因为赶工,工程质量和成本都受到影响。项目进度控制是在进度目标合理情况才能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有效控制,才能保证质量和成本的效益,而确定进度目标需要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不能根据重大节日或活动而随意设置。
参考文献:
[1]路永华 《政府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
【关键词】资金成本;资金运动;优化资金结构
一、关于资金成本的概述
(一)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使用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成本涉及到了企业方方面面的筹资和投资活动。如发行股票、债券所支付的手续费、评估费、广告费;银行借款、债券的利息支出、支付给投资者的股利等。它是资金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结果。
(二)筹集资金总量、资金来源的方式和结构、以及对外筹资方式是影响资金成本的三大因素。当企业所需的资金量越多,为此而支出的成本越高,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济压力也随之加大。其次,不同的资金来源的成本对资金成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占用外借资金显然比全部利用自用资金的成本要低。在考虑企业现有的经济状况和资金周转情况下,合理地选择对外筹资方式,能更有效地降低综合资金成本。
(三)通常情况下,资金成本由无风险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由于占用资金而产生的风险价值这三部分组成。资金成本易受经济政策的改变、通货膨胀和资金的供求变化的影响。
二、资金成本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影响
(一)资金成本可作为企业筹资方式
资金成本可作为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以及筹资方案的拟定的重要依据,是企业进行资金运动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当今金融市场在不断完善,对于企业来说,筹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筹资方式将产生不同的资金成本,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分析各种筹资方式的个别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从中选择最优化的筹资方式,并制定相应的筹资方案,以提高自身的效益。
(二)资金成本可作为投资项目可行性的评价标准
企业为了取得投资收益而付出资金成本,他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盈利。因此,在选择投资方案时,企业往往重点衡量投资该项目所能获得的收益率和投资的机会成本。企业只选择投资收益率达到或者超过资金成本率的投资项目,并从中选择出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案合理分配投资资金。可见,资金成本对于企业选择投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三)资金成本还能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好坏
资金成本为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架起了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桥梁。对于投资者来说,资金成本是一种收益。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投资者则把资金让渡给企业,并分享企业获得的经营成果。但企业一旦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需要,他们将不再把资金投放于企业,企业的日后经营活动会进一步受到阻碍。因此,企业必须优化资金结构,作出合理的投资、筹资决策,使其实际投资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才能保证自身健康、持续地发展。
三、有效控制资金成本的途径
降低资金成本是资金管理的重要任务,但过度地降低资金成本反而会阻碍资金运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合理、有效地控制资金成本,必须兼顾长远发展和防范财务风险,并能很好地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
(一)选择最优的资金结构和筹资方式
企业无论在进行投资决策还是筹资决策,最明智的决策方式应当是在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所承受的风险最小。寻求最优资金结构无疑是寻找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企业完全靠自有的资金运作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因为借入资金的成本显然会更低些。企业应根据当前自身的资产结构,确定合理的长短期负债比例,在考虑长期发展和可承受风险的能力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比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负债比例可降低综合资金成本,但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企业所承受的财务风险也会因此而增加,甚至会面临倒闭的危险。所以,依笔者看来,在筹资成本较低时,可加大负债资金的比例,反之,在成本较高时,应当适当减少负债资金的比例。除此之外,合理选用结算支付工具,也能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企业必须对自身整体的资金来源出发,关注综合资金成本和个别资金成本,来确定最优的资金结构。
(二)提高资产运行效率,降低闲置资产成本
企业资金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是不参与经营活动的资产过多,导致资产运行效率较低,造成资源紧张。对于一些闲置已久或不常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作出及时的处理,既能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又可减少其使用成本。对于流动资产,现金类的资产一般不产生效益,可以尽量减少现金类得资产规模,也可以使用现金购买一些理财产品,既能降低资金成本,又能产生投资收益。其次,应当加快回收应收账款,较大规模的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坏账成本和管理成本。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能提高流动资产的运行效率,产生效益。最后,应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减少库存,从而降低储存成本,避免因不必要的磨损而造成存货的贬值。
(三)减少利率变化的影响
利率的变化有可能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当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进行加息,而企业却对客户的应收款不加息,造成应付的利息增加,这样利率的变化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再者,在遇到利率上升或下降的周期时,固定利率或者浮动利率贷款,都有可能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或收益风险。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注市场利率动态,提高自身的前瞻性,使其选择利率的方式尽量与变化周期相匹配。不过对于大企业,他们往往偏向于利率互换产品的方式来减少利率变化带来的影响。
总之,合理地降低资金成本,不仅能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在衡量风险与收益后,还能使企业在最低的成本下发挥资金最高的效率。为此,企业要想合理地控制好资金成本,必须全面分析其资金来源的方式,从而优化资金结构,提高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田云.浅析降低企业资金成本[J].天津财会.2009(4).
[2]蔡龙辉.浅议企业筹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财政监督.2010(10).
[3]冯玉梅.基于信息不对称考量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优序及探因[J].运筹与管理.2010(10).
[4]易胜利.风险资本家和创业企业家投入资金的机会成本——基于 CAPM 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段绪梅.浅谈企业财务杠杆效益的实现[J].财会通讯.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