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02 17:14:11
序论:在您撰写初中历史快速提分方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图片
历史图片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能抓住事件细节、真实反映历史概貌,并能不断丰富、优化历史教学。在历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灵活运用历史图片来激活初中历史课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1.激发兴趣
传统历史课堂习惯于采用文字授课模式,其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教学讲解上面。而通过适当穿插、使用历史图片,能够更加生动、全面地展现历史事件原貌,不仅有助于改变历史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而且充实了课堂内容,降低了教材理解难度,为构建激趣型历史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2.激活课堂
初中生自身知识、理解水平有限,单纯采用传统文字阐述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如果学生难以消化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思维就会钝化,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而通过引用直观性、生动性较强的历史图片,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展示图片一方面能培养、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能激活僵硬的课堂气氛,推动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
3.提升审美能力
不可否认,历史教学本身具有记忆性、枯燥性的特点,学习起来相对比较乏味。而通过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相关历史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而且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巧用历史图片,活化中学历史课堂策略
1.结合教学内容巧用图片
现阶段,可供教师使用的历史图片资源十分丰富,要想在有限课程时间内充分发挥出历史图片的教学引导功能,做好图片择选工作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吻合的图片,确保图片真正起到激趣、审美、以美启真的效果。首先,图片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充分、典型地反映某事件的特点,切忌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的图片进行罗列,以免误导学生,让学生找不到学习重点。其次,教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分析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图片。例如,在学习《开元盛世》这一部分内容时,单纯地通过文字描述显然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唐朝经济的繁盛。这时教师就可以搜集一些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直观感受盛唐景象。例如通过曲辕犁、筒车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其具体构造,通过展示唐代的市井生活图片等让学生想象唐朝的繁华。再如,学习《工业革命》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三次工业革命的根本区别,教师可分阶段展示图片,并进行知识阐述。例如,通过展示瓦特、蒸汽机等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性人物及工业发明图片,使学生深刻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意义及影响;通过展示电力广泛应用的图片(发电机、电灯、电站等),让学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通过展示计算机、原子弹、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充分运用历史图片方式构建教学情境,从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历史课本中包含大量的文物、人物、遗址等图片,这些图片有利于丰富学生们的认知,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唐朝发达的手工业》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在备课阶段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相关图片,并将其制作成小视频。在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小短片,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真切的视频中感受唐朝的发达。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美轮美奂的唐三彩以及唐三彩的具体制作过程,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相关历史情境中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3.利用图片巧设问题
为了提高历史图片的利用效率,使学生更准确、快速地获得关键信息,教师可通过巧设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抱着求知的态度去观察历史图片。在提问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图片设置的计划性与目的性,全面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进而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难易适中,切忌提出一些学生理解能力以外的问题。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说出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哪个是丝绸之路的途径地区?哪个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这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插图简洁明了的功效得到了集中体现。
4.利用图片攻破教学难点
初中历史知识的时间先后性非常强,知识脉络是按照时间发展而前进的。因此,若一个知识点出现漏洞,就会导致整个知识链不完整,接下来的学习会变得尤为困难。在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重难点讲解均以文字为主,但由于初中生自身认知水平有限,单纯文字讲解容易使学生理解不到位。而在图片的辅助下,学生能更为直观地感受知识。例如,在学习《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时,教师可以运用“英军入侵路线图”、“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时局图”等,并把《》、《》等不平等条约列出来,让学生发现列强侵略有沿海到内陆的过程,最终中国无地可割。这样就通过空间、时间变化把近代史中各个零碎的知识点串起来,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又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这部分知识时,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隋朝大运河具体情况。现阶段,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大运河具体情况,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隋朝大运河的起始点、沟通的水系、经过的地方。学生脑海中会形成完整的大运河地图,关于运河的各种学习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5.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整体上来说,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比较薄弱,只是学会了较为简单的学习方法,对深刻、枯燥的知识还很难理解。若单纯地进行文字教学,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往往很难让学生接受。在传统历史课堂中,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学习热情自然不高,而利用历史图片的激趣功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课程知识时,教师可先展示纳粹集中营等二战期间的历史图片,通过真实、血淋淋的图片让学生对战争的伤害有个全面的了解,真正体会到战争的可怕,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了解历史的欲望,促进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本文试图以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为切入点,从巧用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巧设问题、攻破教学难点、激发学习兴趣等角度,叙述了如何巧妙地将历史图片搬运到课堂之上,从而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服务。一管之见,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程祥平.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2013(10).
[2]丁长颖.浅析运用历史图片辅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3]田俊兰.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2).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芒东民族中学679200
【摘要】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考究的一种综合载体,也是一门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记录,既纷繁复杂、又丰富多彩。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现代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再也无法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 师生关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
历史是人们对过去的人和事进行考究的一种综合载体,也是一门艺术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其学科特点具有很鲜明的过去性。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记录,既纷繁复杂、又丰富多彩。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现代学生的眼前。如果教学方法不得当,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再也无法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教师不但要把握好45分钟的课堂教学,而且要通过自身素质的展示、各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下面是本人多年探究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几点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初中历史教学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师生情感的凝聚,也有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发展,为教学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教学的艺术在于对学生的鼓励和唤醒。关心、关爱、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鼓励和唤醒学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创造。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没有教育者真情的投入,便没有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的环境中活泼成长。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他们课堂上值得尊敬的良师,课外值得信赖的益友。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尊敬你、拥戴你,就会积极、主动、乐意的去学习你所教授的学科,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2.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历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率
2.1转变教育观念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这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教育模式。在二十一世纪和科学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已脱变出一种全新的概念,教育不再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施以礼仪的手段,而是一门全新的艺术。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创新教育和多元化教育,更需要彰显"爱"的教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2更新历史教学理念
新课标下的教师不再是过去的教书匠,而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专用场所,学生也不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因此,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知识的平台;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精心的、有针对性的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课前的备课,教师课前有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时就会得心应手,能随机应变、左右逢源,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愉快。现在的历史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备课方面我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1、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历史学习的认识;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只有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2、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只有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4、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和课文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实际、班级情况,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创建六步教学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六步教学法是:
4.1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的方式是否得当,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方法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如:教授"唐朝的对外关系"时,我就采用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导入新课;教授"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时,我就采用讲历史典故"澶渊之盟"和"杨家将"的故事导入新课。有时我会采用短片、图片、投影、幻灯等不同形式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让学生自主、快速地阅读课文,了解整篇课文的具体内容,大胆质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动起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又培养了学生大胆质疑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3师生互动,新课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讲解;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再派代表讲解。无论学生代表的讲解正确与否,我都会要求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教师再作具体讲解,让学生自己对照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这样既给理解错误的学生留住了面子,又不打击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4.4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学习情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检测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覆盖全课的重点内容课堂练习,如果学生能顺利完成,说明学生掌握了所教学内容,教师也达到了自己的教学目的;假如学生不能完成,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应再想办法再给学生讲授、复习、巩固,直至大部分学生理解为止。在教学中,我还把需要学生记住的重点内容设计成不同类型的题,如: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材料题等,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所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5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快速、简洁地给学生复习、巩固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地在头脑中过一遍。课堂小结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小结时要尽量语言简洁、短少精炼,以便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记忆所学的重点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6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一种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及课文的重点内容的复习、巩固、练习和提高,让学生重温所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靠。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后和学生学习后所反馈的信息,对自己所设计的教学作进一步反省、评价和总结。有时我会让学生针对我的教学给我提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和弥补自己的教学不足,进一步的提高教学效率。
5.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提高教学效率
在九年级下学期复习时,我是这样做的:
5.1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让学生通过了解我国的四大发明、开元盛世、大运河、丝绸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了解割让香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了解八年抗战、开国大典、改革开放、神州飞上天、举办奥运会,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2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明白做人
让学生通过了解屈原、文天祥、邓世昌等人的悲壮之举,帮助学生感受民生的艰难,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了解司马迁、罗斯福、贝多芬等人的身残志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美丑观念。
5.3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明白事理
让学生通过了解秦始皇、武则天、铁木真的是非功过,培养学生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做事品质;了解汉高祖、华盛顿、的创业艰难,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求知精神。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着生动、真实、感人的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拓宽视野;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因地、因人制宜,创设不同的教学课件,创设不同的"乐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真正目的。
?
参考文献?
第一步课前认真预习首先,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课后复习、巩固。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第四步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而且所学的知识更不会忘记。
同学们,请记住,成功=充分利用时间+正确的方法;成功永远属于勤奋者。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年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多看、多练、多想、多问
一旦拿起课本,就要人到、心到。看历史书,不能单纯地读故事,而要多加思考。做习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途径。做错的练习要及时解决,弄不懂就要发问。“问”的范围很广。可以与同学讨论,可以与老师讨论。
二、勤于记忆,勤于做笔记
记忆不等于背诵。若把背诵认为记忆,是不能牢牢记住知识点的。记忆要不断的反复,即重复又重复,本人认为课后五分钟回忆能收到最佳的效果。自习课和晚修课时间抽半小时记忆当天的内容。这样能进一步消化知识。睡觉前简单回忆提纲也是很好的方法。
以上的方法是个体的记忆方法,还有群体的记忆方法。空闲时间,找几位同学,一位负责发问,其他的抢答。这既有趣味,又有意义。并且记得特别深。无论固定性,还是随意性,只要坚持,才有成果。做笔记,要善于简单化、结构化、体系化。
三、自制辅助材料――历史小卡片
将某些知识点归类,摘录在一页独立的纸张上。这便于记忆。以课本为主题,适当订阅有关历史的杂志和历史参考书。学无定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放法。
四、努力培养对历史科的兴趣
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关键是要把握好三个环节:记忆、理解和运用。这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首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概念等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记忆来完成的,这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理解和运用就无从谈起。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而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情景的记忆。例如,初中历史第二册第十四课《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中提到:“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对这句话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设问:一是何时我国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二是自五代起,我国南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发生了什么显著变化?三是我国经济重心是在何时南移的?这样就不仅可以掌握历史史实,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考试时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其次,要正确理解已经掌握的各种历史现象。正确理解史实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思维结构、思维品质。这样也就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和得出新的结论。仍以《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为例,“繁华的城镇”的兴起和作用,是这节课同学们理解的难点。北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发展为城镇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的增加需要扩大产品交换的市场,于是城镇应运而生。可见,城镇是商业(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城镇中的主要商品种类大多数是日常生活和劳动工具,随着城镇的发展,无地或破产农民逐渐脱离农业生产,转而从事手工业或经商,投入到工商业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行列中。城镇的兴起又促进了工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理解了老师对这段内容的分析,同学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城镇的兴起,而城镇的兴起又推动了工商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方法指导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角色做了更明确的定位,即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那么,如何成功地扮演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关键的一点是指导学生学习,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四个训练”。
一、训练学生“会读”
目前,学生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细读,掌握全部教材内容是不可能的,教师只有精设计、巧安排、重引导、多点拨,训练学生学会分清主次,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学生也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指导阅读时教师要多动脑,导读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启发学生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读时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并要求学生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必须要求学生详细阅读、认真思考。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学生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训练学生“善思”
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1.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对问题层层设疑,步步发问,顺着历史线索寻找前因后果,以此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讲“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2.教师鼓励、诱导、启发学生质疑,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赞科夫也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岳飞时,学生提出“他为什么不先率领军队打败金朝再回去?”在关于“在历史上为什么对武则天褒贬不一”的辩论课上,一个学生认为是由于她是位女性,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她当了皇帝违反了封建社会的常规,因此过去很多人要贬低她。又如,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但有的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如果在今天,他这种做法是会错过很多机遇的。”
三、训练学生“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
讲完新课的集中练习,是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课堂练习的问题上,教师要掌握的原则在于如何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向。教师或出示课堂练习,让学生以问答题的方式对讲授内容的重点、双基逐一复述;或让学生分组分别扮演师生角色就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一问一答,教师鼓励学生竞争,看谁会提问题,看谁多提问题、看谁提的问题准确科学,看谁表述的答案正确简捷;教师或在讲课过程中有意不点破重点,而把寻找知识题眼的任务交给学生完成。总之,教师给学生创造出轻松的环境,设计出质疑的方式,使课堂学习气氛能迭起。学生久经锻炼,便会从教师的强化训练意向中逐渐领悟把握重点,掌握双基的方法要领,提高鉴别、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用好复习方法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教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就要提示学生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师生共同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一、“对话”激活历史课堂的基本原则
什么样的“对话”可以激活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些负面的教学案例入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反思,得到正确的结论。
【案例一】
一位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选修第七单元《》教学时,两次采用了小组讨论的形式。一是学习“《》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时,在对照条约内容逐条分析对中国的危害,突出条约中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方式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有哪些危害?”“后,列强掀起的狂潮对中国有何影响?”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二是在学习“中国的初步发展”时,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后,中国初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后,中国初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点?”“后,中国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初步发展有何重要影响?”四个问题。前一次只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在提问了两个同学后,教师就通过投影提供了现成的答案;后一次在教师布置后,学生便开始阅读、前后小声议论,约一分钟后,教师提示每小组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本组回答讨论的问题,在第一、二小组回答以后,教师用多媒体提供了五段文字材料,在学生还没来得及快速浏览完材料时,又对照材料给出了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上述案例中,课堂上小组交流的过程看起来生动活泼,但“生动活泼”的背后却是科学性的缺失。教师把“分组讨论”约等于“合作探究”,将“讨论的形式”理解为“对话的目的”,认为提几个问题,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达到了课堂对话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实际上,由于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太短,加上讨论的问题没有什么思维含量,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的状态,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读懂讨论的题目或材料,没有来得及找到课本中相关内容,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了。整个讨论过程只是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其余学生当听众,有的人甚至视讨论时间为玩耍的最佳时机;小组内部及小组之间没有交流与互动,只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回答问题的同学多半是照本宣科,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每段讨论最终都以教师备课时就拟定好的现成答案作为结语,使得原本就流于形式的课堂对话更显得画蛇添足。这种课堂对话难以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是一种无效的课堂对话。
有效的课堂对话应该遵循民主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鼓励性原则。对于这些原则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认清“对话”激活初中历史课堂的衡量标准。
1.民主性原则,以理解求共识
要为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的认识。要尊重学生的智能、情感和志趣,尊重其个性,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讨论的裁定权赋予学生,不能完全以自己的预设掩盖学生的个性与创造,也要防止放任自流。
2.全面性原则,以生成拓预设
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标准,确定讨论的内容、方式与时间,从而保证学生全员参与课堂讨论,保证不同认知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为此,教师必须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讨论题,并提供一定的分歧点,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要注意适当的梯度,既要突出点,更要照顾面,做到点面结合,难易得当。
3.有效性原则,以形式载意义
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要依据新的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保证讨论内容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能促使学生全面、多维地思考和讨论;讨论主题的安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时间、条件要适度;要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交流思想、解决问题。上述案例中,仅就教师分配给学生进行讨论的时间上就可以发现,这种合作讨论难以保障对话真正有效地开展。
4.鼓励性原则,以引导促平等
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要始终信任每一位学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思路,增强他们的自信,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获得最佳的讨论效果。由于年龄和阅历等因素,学生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无论他们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深刻抑或肤浅,教师都应当对他们的主动表达给予肯定,对其可取之处给予表扬,用真诚的态度去教导、点拨,使他们心悦诚服、积极主动地接受正确的观点。
二、“对话”激活历史课堂的实践路径
除了需要把握住有效课堂对话的原则,激活历史课堂还需要学会一些课堂对话的操作技巧。
1.优化“对话”的内容
以小组合作讨论作为课堂对话的载体,通常可以用作课堂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知识障碍点,即每课的重点和难点。二是思维障碍点,即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与知识难度的不适应。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保证讨论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和开放性,能激发学生全面、多角度地思考、讨论。反之,如果教师设计的课堂讨论偏离了这两个障碍点,无论形式如何新颖,构思如何巧妙,也仅仅是形式上的“对话”,难以达到激活课堂的良好效果。
【案例二】
在某次市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在设计、实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改革开放》教学时,10分钟讲完了“小岗村农民实行”内容后,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让四位学生对照课件,汇报了各自对改革开放成果的了解和感悟,在每一部分结束时,还设计了“提问本组同学”的方法,进行了“小结和巩固”。
【案例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中,教师问:同学们,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之一,也是广大人民敬仰的杰出政治家。他以超凡的魅力和智慧,以及博大的胸怀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当时的中国摆脱了孤立状态,大踏步走向世界舞台。请你说一说超凡的人格魅力与哪些因素分不开?希望同学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家庭教养、自我锻造、遗传因素、在国外开阔了视野……对于这些回答,教师都用“说得不错”“思维有创新”等予以表扬。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生没有“动”起来的课堂肯定不是“活”课堂,这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于是,上述案例中教师设计的课堂对话,或是将一课内容分成三至四个部分,安排同学对照事先的准备“汇报”课前学习成果;或是完全跟着学生走,一切都由学生说了算。实际上,这还是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
2.优化“对话”的方式
常见的基于小组合作为对话载体的课堂讨论,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提示引导式,即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逐步展开讨论。二是群体互补式,即教师首先出示对话的主题,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由组内代表在全班汇报,本组成员补充。三是自由辩论式,即让学生针对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各抒己见,自由进行辩论。四是角色置换式,即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内容,分别扮演某些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和感受,以更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案例四】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教学片断。
师:在变法开始前,商鞅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现在已成为一个典故,你了解这个典故吗?请结合连环画给大家讲讲。这连环画也出自我校两位同学之手。
生1讲述连环画中的故事。
生2:这个典故讲述了商鞅取信于民的故事。
(此时,课件中出现四幅图,分别是石器、骨器、青铜器、铁器制成的生产农具。)
师:如果给你一块实验田,让你亲手耕作,你会选择哪种农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3:石器取材容易,但成形困难,我选铁器。
生4:骨器取材容易,但不坚固,我选铁器。
学生3:青铜虽硬,但比较脆,易断。我选铁器。
生4:铁器取材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便于制作工具。铁农具最好用。
……
新课程改革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创设情境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体验成功的愉悦,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一种乐趣。案例四中,教师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精心设计,营造了课堂对话的情境,既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也起到了激活课堂的作用。
[关键词] 课改 历史教学 困惑 对策
课改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对新课改给予高度重视,伴随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暑期我们通过网上“师培”和聆听全国名师到黔东南实地讲学的形式等,学习了不少新课程教学理念,并在高一历史教学中付诸实施,力图使教学得到全面改革和突破。
本学期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我有所感悟,也存在许多困惑。现结合教学实际,我谈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
困惑一:高中历史教材从内容到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怎么才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快的适应课改后的教学,使自己迅速成长?
本人认为我们有必要群策群力,加强集体教研,当然,最好是每节课都能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从教学内容到学生情况,从教材整合到教学设计,从教学手段到习题的选取,都进行集体探讨,打造出一份操作性强的教学案例,然后各人再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使用。真能如此,当然很好,但这极不现实,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都不允许这样做。每周能有一次集体备课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对策:那么如何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推动教学?目前我们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师徒结对子,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优势,发挥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增进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使老教师的经验和年轻教师的活力有机结合,实现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同事间,尤其是本学科的同事间,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和评课以及课后交流。通过听课、评课,发现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足的地方再进行修正,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例如:《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我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采取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先给结论,再让学生找依据。我感觉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发散思维,又能巩固基础知识。(展示《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本校的王治琴老师则以传统课的形式,把案例的相关资料事先印发给学生,对课文的子目进行改动,对知识点重新组合,效果也很不错。
教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没有一个人的方法是一劳永逸的,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通过集体教研,同伴互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困惑二:课文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即初中历史的知识要好。可是,我们大多数学生在初中时并不重视历史学习,中考又是开卷考试,对基础都不重视。进入高中,学起历史来相当吃力,常常出现一问三不知,事件和时间颠倒,人物及事件张冠李戴等情况。引导基础知识不足的学生走上新课改的轨道,成为新时期历史教学亟待解决的事。
对策:①上课中重视线索的理清;②通过提问或临时测试了解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和相关的线索和内容;③根据学生的现状指导学生理清知识线索,并逐课消化知识;④课后复习强调学生要自己理清线索。
例如: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四课: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弄不清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因此,在上这一单元时就很有必要给学生理清中国古代朝代顺序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又如,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把整个近代史浓缩为八课(旧教材占一本半书的空间),不给学生理清近代中国的分期,能行吗?
困惑三:上课进度紧,课时少,课堂上无法补充太多的内容。旧教材采用通史体例,而且高一年级每周三课时,比较容易完成教学任务,新课程采用专题史体例,每周只安排两课时,而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容量大,涉及古今中外,很多内容学生一点基础都没有,实在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内容这么多,跨度这么大,一节课怎么解决?
对策:①紧扣课标,重点内容的确定以课标为依据,大胆的取舍;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要求老师先了解课标的要求,严格按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等的相关要求讲解,不必刻意展开。充分利用课文的三个子目(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进行归纳,因为这三个子目即涵盖了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概括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又如:我上《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用奥运会导入,给学生讲奥运来历、鸟巢、马拉松来历,学生很感兴趣,热情高涨,整节课都在轻松愉快中度过。但教学任务没完成。(展示《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件)既要使学生感兴趣,又要完成教学任务,的确很难。
②课后练习处理。一是将课后练习作为线索融入课文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的《本课测评》题――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一题,就可以作为本课第二个子目的线索,教师只要把这一问题讲清,第二个子目就迎刃而解了。二是把课后练习答案印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慢慢消化,课堂上只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
③以知识体系图解的形式作为板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的基本线索和主干知识,省时且高效。例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用下面这种形式板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④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释疑。例如: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让学生按学生现有资料《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上面的要求完成作业,课文的基础知识就已基本掌握,然后教师给学生释疑。学生往往搞不清邦联、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多党制、代议制等概念,不明白国家结构、国体、政体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在这一单元的相应的知识点中交代清楚。(展示《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课件)。又如:上第9课《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也是让学生按《金太阳导学案――历史必修1》上面的要求完成作业,然后教师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检查,让我惊奇的是,不少学生竟然能用曲线的形式表示法兰西艰难的共和之路。把原本抽象的东西变得如此直观。
其实有很多时候学生的创造性往往出乎教师的意料。(展示部分学生自画的曲线图课件)。在学生完成资料作业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回答:英国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兰西和美国的共和制等政体,哪一个更好?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体制最好。我以人们的着装为例,引导学生认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学生立刻领会,不管哪个国家的政体都应适应本国的国情,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困惑四:新课改强调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课堂讨论”便是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显现学生个性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平时的课堂讨论很难达到预想的目的,学生太拘束,欠主动,尚未养成主动发言的习惯。如何使课堂更好地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也是执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对策:①精心设计课堂讨论的问题;首先,先易后难的让学生发言,设计问题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水平,难易要适中。虽然有些问题过于浅显,学生不需要熟读深思,就可以轻易地从书中找到答案,但在课改刚实施、学生对课堂讨论还不适应的初期阶段,用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敢于讨论,让学生们有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和热情。其次,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材,既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第三,讨论的问题要具有争议性、开放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的社会里,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学习《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
②注意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有了充足的感性材料,有了想讨论的欲望时,才是问题提出的最佳时机。例如,在上《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罗马法对世界影响之深刻而广泛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及时提出问题――罗马法为什么影响如此深远?
③善于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首先让学生看书分析第一子目,为什么遥远的古希腊能实行民主政治?同时提醒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考虑,然后指出地理环境对古代希腊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突出地理的作用。其次,分组让一学生分别扮演梭伦改革时期、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伯利克里改革时期的公民,对改革作一简介,并以自己一天的行程为主线把梭伦改革时的社会状况串联起来。一开始学生无从着手,我便把从网上下载的课件取出其中一段《伊阿宋的一天》展示给学生,学生不仅有了答题的方向,而且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马上就调动起来了,尤其是男生十分激动,纷纷要求表演。(展示《伊阿宋的一天》课件)。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补充说明,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例如:古希腊公民的概念、三次改革在古希腊民主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画出楼梯形状并依次标明奠基、确立、高峰字样),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实质等。
当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讨论一些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更能激发探究的积极性,讨论的效果更好。例如,在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女同学就问,为什么在罗马法和1787年美国宪法中,妇女都没有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权利?当然这个问题我是叫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然后利用晚自习解决的。
④营造课堂讨论氛围。首先,仔聆听学生的发言,用非言的方式如点头和面部表情,表达你对学生的发言感兴趣。第二,以激励为主,讲错了也不正面批评,讲不出来的让其留有余地;第三,平时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愿与老师象朋友一样交谈。第四,允许学生们一起说,甚至坐着说。
困惑五:对考试的迷惑和忧虑。 会考、高考改革方案没有确定,教师教学心中没底。虽然我们反对“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的教法,但不容否认,会考、高考的导向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现在对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每学期的期末统考、会考、高考成绩直接与老师的奖金挂钩,虽说奖金不多,但也关系到老师的切身利益。教学能不以考试为中心吗?可是,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贵州省有一个关于会考和高考的完整方案。这就给历史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行,新教材的使用,会考、高考的考试模式也一定会随之变化。那么,会考、高考到底会怎么改呢?会不会增加新题型呢?对学生的要求会不会提高?或者提高到什么程度?
对策:以课标的精神为中心。按课标要求对点讲课,认真体会课标的精神所及;课标之外的内容以以前的小字体一样的方法处理;考试内容也以课标为依据,课标以外的内容尽量少考,有的干脆不考。
困惑六:教学资源不足,难以满足教师需求。教师不可能拥有许多课外资料,对教材内容补充、理解,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备每节课都查那么多资料。在许多地方电脑并不普及,多数学校目前也达不到人手一台电脑,根本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