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4-02-01 17:12:18

序论:在您撰写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学化;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118-0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既要遵从一般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要独辟蹊径发展自身教育教学特色。要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调控和指导,完成“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管理是各级各类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是否反映教育规律,不仅影响到一个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高职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探析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尤为重要。

所谓教学管理科学化,就是为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观念、意识的转变,增强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形成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新局面。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引导人类一切活动的先导,在教育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观念的引导作用,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只有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去开展工作,才能渐渐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这种好的风气也会不断影响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逐渐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系统。在今天,我们提观念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的一种管理理念,是从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形成的。运用这种管理理念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还需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这种提高和完善对提高高等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潜能。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就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其自身规划的发展目标,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和创造,要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关爱,争取做到全方位育人,把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总目标和生命线,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顺人情和人意,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其二,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必须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想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使方法成为激励学生向前的动力,而不是成为约束力,达到以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把管理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设置、学籍管理、考试等都看作为学生服务的平台,在做到让学生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时要专业技能突出。

其三,在学校的管理中,教师不是惟一的教学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这样既能建立师生之间互动的渠道,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很多帮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管理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使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切合学生实际。

其四,实现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互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创意者,同时还要担负教学管理的相应工作,确切地说教师应该是管理者与教育者的二合一,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教学活动朝着更加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其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新时期的教师更应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这不等同于让每个教师都把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当作核心工作来抓,而是让教师通过参与教学管理来不断地完善学校管理细则和方法,帮助学校管理者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改革和创新,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其七,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大环境,用美的环境塑造人。这种环境应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工作环境,一种是学习环境。首先,要为管理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校园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好的环境可以催人振奋,使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其次,要为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在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管理者应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工作来抓,定期协调相关部门排除周边不和谐因素,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教学管理人员把教学管理当成行政管理来看待,只是简单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管理,而对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机制、人才培养计划等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影响了教学管理的实施。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管”,却没有发挥“理”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大师生参与教和学的热情,导致了教学管理效率低下。

(二)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人性化

制度建设是保障,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和保证学生的日常学习,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氛围。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院校升级过来的,因此,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很多也是沿用中专学校以前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教学管理制度的不合适,降低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效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专和高职院校属于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因此,教学管理制度不能盲目进行模仿,必须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二级或三级管理体制,学校和教务处同属一级管理,下面分设各系、部教学办公室,再往下设置教务办公室直接对教师进行管理。许多教学管理制度是具体规范校院与系部、系部与教研室之间关系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除事务性、规范化的内容外,很多是学术性的事务,如专业设置、课程方案、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需要有相关理论的指导,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学术性和相对明确的自律性。其次,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和人性管理,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行。例如,高职院校规定教师教学工作量,并将此作为津贴发放的标准,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多工作是无法量化的,因此,只将课时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准是不科学的。

二、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对策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首先需要更新教学管理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要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理念的创新,及时通过学习和培训提升学校自身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学习其他学校的相关理念来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和合理,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的保障,有助于实现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教学管理制度应当体现出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和教学规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要明确各级教学管理机构的管理重点。学校层面由教务处统筹管理,重点是加强教学计划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学院层次要充分发挥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实现管理重心下移;二是要完善与创新教务管理机制。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需要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来实施。要建立一种民主机制,让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能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充分发表意见,主动参与到教学制度的完善创新中来;三是要完善与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体系。把必备的教学文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学生管理办法等制度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同时要根据不断发展的教学新形势,相应地改变不合理的旧制度,建立与时俱进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新制度并保证制度的落实。此外,完善与创新教务思想观念。教学管理中要以师生为本,把他们当做主体,树立其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合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

一是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比如说:利用视频技术、监控技术等对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提升教学管理能力;二是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通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把学生与教师的相关信息等进行汇总,进而更加方便高职院校的管理与查询工作,并从中找出规律,为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基础资料。

(四)实行弹性学制

面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院校应当实行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有利于实现现代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推进弹性学制,以一种创新管理模式进行,通过教学管理创新改革的实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五)引进先进的管理人才

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学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主要是由于这些管理人员思想观念落后,不愿意再进行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导致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低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不断的引进高级的管理人才,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水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引进先进的人才,施行弹性学制,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提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保.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职教论坛,2016,01:43-47.

第3篇

关键词:教学;管理;特色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从始至终地对教学进行有效地管理。而教学管理效果则涉及三大方面,那就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教师在教学上要进行有效合理地管理,教学的有效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管理;.二是实践过程中的管理;三是学生社会能力和认知的管理。

一、教学过程中的管理

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教学怎样才能达到最有效。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与学生发展和学习不协调的地方,比如教师管理观念和教学方法。特别是一些职业类学校,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方法呆板,对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缺乏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过于重视教学过程,轻视实践过程,而且对自己所教授的专业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教学秩序会因此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而且,教师的专业能力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异议。

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讲究技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够很好地配合,既要与时俱进,汲取现代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也要注意传统教学中那些优秀的思想和方法,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创新,不断地前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另外,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抓住学生熟悉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先要深入钻研教学,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转变意识,这样才能使教学管理改革得到创新。对于这一方面,学校可以从奖惩制度、任免制度上来约束。

二、实践过程中的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不仅是学生的实践学习,也是教师教学研究的实践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他对如何当好校长有一句经验之谈:“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虽然说教师的教育研究条件比不上研究人员,但是教师却有很好的实践机会,这是教师搞教育研究特有的条件。实际上,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的有心人。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做教育研究。在教学上,要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使教师由被动的教书匠变为研究型的学者。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教学研究,只有教师提高了专业能力,教学才能够得心应手。教师有了教学经验,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这样学生学习就会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在学生的实践教学方面,要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和运作,使学生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地应对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

三、学生融入社会的管理

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人,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使他们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追求真善美的人。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已经是成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认真思考问题,成为有社会责任的未来的国家的主人。只有以“人”为本,让“人”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人”丰富、和谐、完美地发展,才把握准了教育的生命意义,才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光彩。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滋生了一些不太合理的社会现象和因素。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认清现实,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坚守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学生以后融入社会的关键一环。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单一,很多人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复杂关系中的一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以此培养他们的沟通意识和能力。

另外,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展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这会使他们感到沮丧,使他们感觉难以适应,并会认为社会不公正、不公平,产生浮躁的心理,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对未来迷茫,从而郁郁不得志,最后对社会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要使学生在认清社会现实和自己能力的基础上做好就业规划,树立人生的目标。教师要在思想和意识上要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要因材施教,强化训练,在实践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磨砺的习惯。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由于其特性决定了其组织管理的特点。学校和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管理以及学生融入社会的管理方面深入研究,才能使自身在竞争中生存,才能使学生在社会中立足,才能给学校带来名牌效应,办成一流的大学,把学校做大做强,永远屹立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舞台之上。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提升内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杨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主要问题 对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相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高层次地位。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系的主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方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科学管理方法与技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服务、参谋和创新等具体管理职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技能教育。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技工学校的技工教育,而是融普通高等教育与技能、技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其具体特点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根本目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就业前景好、社会有需求的才办;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按学科要求而按职业能力来确定;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训比例较大,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注重与企业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

高职教育的管理必须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并反映高职教育特点的要求,其内容和特点应当包括:教学管理的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学管理的重点——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教学管理的要点——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正确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科学原则。

一、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论阐述

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一定的法治效应和约束力。它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优化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由高职教学自身的独特性决定的,而实践教学改革更是高职院校教改的关键一环。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

1.教学管理中的官本位倾向

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作为管理活动形式之一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同样经历了经验型管理、行政型管理和科学型管理三个主要阶段。理论上,在当代管理理论的影响下,高校应该采用科学型管理,但事实上在实践过程中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倾向依然存在,有些学校还很严重。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过程教师参与程度不高、教学管理方法过分强调统一性、重视控制监督而轻视激励作用、重视行政管理而轻视学术管理等多个方面。各级领导们对“行政工作”的兴趣和热情远远大于对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所投入的兴趣。在学校的人事调动、调资晋级以及与财务收支有关联的如基建、物品购置、招生及收费等工作上更有兴趣。

2.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观念陈旧落后

管理观念支配着管理主体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决定着管理质量的高低,从而会加速或延缓管理目标的实现。管理观念随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在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凸现,并被管理者所认可和接受。 转贴于

但是,教学管理由于长期受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观念的影响,高校管理者“教师主体”的管理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没有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尚未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主导地位上,使其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教学管理,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

同前,关于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存在以教学工作量为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的唯一依据而忽视教学质量等问题。关于教师参与教学管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教学工作绩效考核中很少体现。由于教学质量评估不科学,实际评估效果很不理想。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主要靠教师,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措施,在学校的政策和奖励制度中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至少是体现的力度不大,有的管理制度反而成了教师参与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障碍。

三、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1.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管理方法即要改变传统的外压式的强制管理。通过为全体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工作,使教师得到成功的体验,转变消极自卑的自我概念,改变被动接受的行为方式,能将学校管理的要求内化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自我开发内在潜能,保证自身主动、全面发展,并促进全体大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管理队伍也应具备一定的学历,不仅要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懂得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而且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还要随时接受新事物。

2.深入贯彻实施新一轮教学改革方案。

按照国家示范性专业、精品专业、特色专业、一般性专业四个层次,加快专业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显著的学科专业结构;建立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质性地推进校内院系两级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与效能,依托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和课程质量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实现专业教学资源的共享。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教学标准,形成以专业核心课程单元模块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评价为—体的教学体系。

4.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选课制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学分制管理模式。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科学化;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0-0118-0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既要遵从一般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要独辟蹊径发展自身教育教学特色。要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管理手段,对各项教学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调控和指导,完成“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管理是各级各类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教学管理是否科学,是否反映教育规律,不仅影响到一个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而且影响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高职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探析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尤为重要。

所谓教学管理科学化,就是为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观念、意识的转变,增强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形成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新局面。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观念是引导人类一切活动的先导,在教育教学中也不能忽略观念的引导作用,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只有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去开展工作,才能渐渐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这种好的风气也会不断影响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逐渐形成一个好的循环系统。在今天,我们提观念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的一种管理理念,是从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学科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形成的。运用这种管理理念来指导高等职业教育,还需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这种提高和完善对提高高等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潜能。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就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其自身规划的发展目标,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兴趣和创造,要尽可能地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学生的发展需求,突出关爱,争取做到全方位育人,把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总目标和生命线,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使学校的管理工作顺人情和人意,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发展。

其二,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必须做到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想办法,建立健全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使方法成为激励学生向前的动力,而不是成为约束力,达到以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把管理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设置、学籍管理、考试等都看作为学生服务的平台,在做到让学生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同时要专业技能突出。

其三,在学校的管理中,教师不是惟一的教学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这样既能建立师生之间互动的渠道,也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有很多帮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管理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使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更切合学生实际。

其四,实现教师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互动。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创意者,同时还要担负教学管理的相应工作,确切地说教师应该是管理者与教育者的二合一,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教学活动朝着更加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

其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参与教学管理活动的。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新时期的教师更应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当中,这不等同于让每个教师都把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当作核心工作来抓,而是让教师通过参与教学管理来不断地完善学校管理细则和方法,帮助学校管理者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改革和创新,使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其七,建设良好的教育教学大环境,用美的环境塑造人。这种环境应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工作环境,一种是学习环境。首先,要为管理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校园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好的环境可以催人振奋,使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生活价值观。其次,要为教育管理者和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在人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管理者应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工作来抓,定期协调相关部门排除周边不和谐因素,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依据教育教学规律,按照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整个过程。教学管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它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是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所谓教学管理科学化,就是为适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观念、意识的转变,增强管理行为、创新管理手段以及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形成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管理新局面。要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

一、教学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去指导管理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在新时期,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这种管理思想应用到高等职业教育,且逐步完善其内涵,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

1.以学生为本

(1)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创造,突出关爱,全方位育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校工作的总目标,视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管理的生命线,为学生提供越来越满意的高质量服务,使学校的管理模式适应学生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实行学分制管理,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最好选择。

(2)必须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宗旨,树立科学管理教学工作的思想,以服务学生提高管理教学,以管理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到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等都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能力的平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既要遵循教学规律,也要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实行人性化的管理;在为学生办理事务时,为他们提供热情周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3)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鼓励学生配合教学管理,建立多种互动沟通渠道,对教学管理提意见、提建议,建立教学管理反馈系统,使教学管理更符合教学需要;其次,通过导师制,加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指导力度,构建一个可以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进行透彻分析的可操作体系,使学生深刻把握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学习力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加强高职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再次,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评价,评价的结果作为课程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参考,也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以教师为本

(1)教师与教学管理实现互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是学习环境的创意者、策划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掌握教学管理的主动权,必须处理好教师与教学管理的关系,因此必须明确教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责任者之~,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

(2)教学管理要从教师出发。第一,要为教师提供愉悦的教学环境,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教师思想品德修养,强化师德教育,提倡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第二,在教学评价方面要从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研、教改及创新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价,使评价结果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培养普通高校毕业教师师范专业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鼓励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参与教学管理。教师的职能不仅体现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参与教学管理是每位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体验,鼓励教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管理计划和政策,使教学管理过程日趋完善。

3.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动性

首先,为充分发挥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应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采取进修、学习等形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培养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其次,教务管理工作应采取情感激励与竞争激励机制。情感激励作为一种非理性管理机制,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能刺激教学管理人员原有思想情感的转化,激起人们内心的动力和热情,化消极为积极、化保守为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情感激励,如领导与下属、同志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良性情感互动,可形成稳定、愉悦、上进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管理队伍,只有存在危机感,存在竞争,人才能进步,高校才能发展。

二、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较高学历层次、工作水平、管理能力,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开拓创新的专职教学管理队伍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保证,也是各校建设的目标。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实现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是当务之急。一是要充分肯定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地位与作用,改善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待遇。二是把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开展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和培训。三是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从事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研究,参与教育类、管理类科研项目,提高学术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发挥其将教学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的优势,及时提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四是引入激励机制,开展教学管理评估和评奖工作,奖优罚劣,优上劣下,开展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岗位争优活动。

三、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

教学管理具有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评价等一系列职能,这些职能通过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作用于教学管理活动,因此,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是教学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由以下七个机制整合而成:决策机制、实施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调控机制、评价机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要实现教学管理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有效化,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使决策机制顺畅合理。如建立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务处、督导室、系部、教研室等一系列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自职责,合理分工,协调合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订各项工作的流程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按部就班;二是要制订教学管理工作计划,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保障地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使各项工作沿着预定轨道有效推进;三是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充分发挥督导室作用,不但“督导教学”而且“督导管理”,在教学工作的推进中实行动态调控,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四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操作程序、结果应用等方面,构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

四、教学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第7篇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本文对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以及创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中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高职院校中进行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科技与人才是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主要因素,科技的发展是以人才的发展为基础,也可以说人才是市场竞争中的关键点,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大幅度改革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并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制造更多的机会,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是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以及学生人数逐渐增多,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需要对教学管理活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深入调查社会对人才层次的需求并根据来学生素质水平之间的差异情况等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另外,还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与真实情况,加强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促使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得到利用。

(三)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创新是为满足教学改革需要。

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高职院校也逐渐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由整体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有必要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进而促使高职院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把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教学管理体制能够在高职院校中高效运行,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以此来促使教学管理的质量不断提升。

二、高职院校在教学创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管理中缺乏合理的学科设置。

由于人才市场波动加大,人才需求处于不稳定状态,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而是为了追逐所谓特色与热点不断增设新的专业,甚至不考虑后果,频繁更换专业,而专业的频繁变动,也会导致教师的课程也会随着变化,教师忙于为新专业学科设置课程,可能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另外,高职院校中的各个院系由于缺少统一管理,导致各院系所设置的专业也存在着相似性,这就给高职院校的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有的院系没有相应专业教师,临时指定教师担任课程,这就会导致教师由于没有做好课程准备,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学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管理机构设置比较复杂,责权划分不明确,不仅如此,从管理权限来说,管理机构的管理权限过于集中,而院系却没有足够的教学管理权限,直接导致教学目标无法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秩序混乱以及院系对教学管理与监控力度弱化等问题的出现;另外,高职院校缺乏工作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不太重视教学工作考核,即使有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在对教学工作的考核中仅是对教学工作量的考核,教学水平考核存在形式化,不利于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同时,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考核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工作进行考核,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以及管理者却不用进行评估考核,这就导致考核的结果存在片面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健全管理考核机制,从而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进而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教育目标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旧采用传统的目标体系对教学进行管理与评估,或者是仅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简单的修补,而不能根据真实的需求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另外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意识与思维方式,仍然采用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教学的效果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三、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性对策

(一)健全教学管理的相关机制。

高职院校要健全教学管理的相关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健全激励机制及竞争机制,教师在教学质量提高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从而增强教师对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教师在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中投入很大的热情。具体操作步骤:一是高职院校可以采取教师竞争机制,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教师,要逐步改变院系给教师安排任务的做法,对于一些公开课程或者是选修课程可以通过公开竞争,择优上岗的方式对任课教师进行选拔,还可以让在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多承担一些教学的任务,有些课程高职院校也可以选择向校外招聘优秀教师,借以增强教师队伍的实力,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在同一课程中由多个教师担任的,可以让学生通过投票的方式选择出自己喜爱的教师,从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二是改变对教师的考核制度,高职院校在对教师工作考核时要把教学质量作为考核的依据,在对教师考核时不能仅把科研以及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而是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关键的因素,从而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完善激励政策,从而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性,比如说:按教师教学成果给予奖励等,吸引教师教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第二,完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教学管理全过程都要进行监控与评价,不仅要建立与教学质量相适应的制度,而且要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教学过程做出评价,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健全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

高职院校要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创新就需要健全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修养,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重任,而且还承担着发展科技的职能,这就对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操守,才能更好适应教学管理创新的需求。二是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以及学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管理成效;三是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才能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创新中提出创新方案,才能推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的进程;四是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能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去,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与快捷。总之,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尚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有必要对管理改革创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高职院校除了要运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健全高素质教学管理队伍的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创新外,高职院校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改革教学管理手段为教学管理创新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斌.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

[2]戴世英.论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J].理论界,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