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阅读教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31 16:35:23

序论:在您撰写阅读教学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阅读教学的意义

第1篇

一、数学阅读的意义

1、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重要的作用。而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数学阅读,通过与书本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

2、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可是,目前我们广大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教科书,教师上课就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地深入浅出地娓娓动听地讲解,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练习,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教师讲解精彩而仍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缺少阅读教科书的环节。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3、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众所周知,未来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这决定了未来人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功底,更需要他们有较强的自学功底从事终身学习,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而阅读是自学的主要形式,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值得指出的是,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所以说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4、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能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二、数学阅读的基本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求认真细致。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数学阅读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证明、推理,做一定量的练习,直到弄懂含义。其次,设置导读提纲。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使阅读更有效。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因而,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第三、反馈阅读信息。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

4、优化过程,提高阅读技巧。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在教学中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的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

第2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途径多样

随着教育的发展,以往的教育方式得到了许多的改变,但总体方向是朝着更加高效、多样的方向发展。从教育取得的成果来看,我国教育方法的改善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不仅对学生有利,而且对于各个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许多帮作用,从长远来讲,这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也是功不可没的。在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途径得到了丰富,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语文知识,而且通过网络等途径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机遇。

2.教学情况改善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便利。教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其中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学生积极性低下、教师无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但是在教育发展的新时期,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情况。

3.仍然存在不足

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它在不断的发展中也会不断地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挫折,只有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才能够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扫除障碍。从现在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来讲,在某些具体教育领域内还存在不足,比如在学生的阅读、写作教学等方面,普遍存在较大的问题,这也是阻碍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阻碍了语文教学的进步。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让语文教学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得到巨大的进步。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阅读,初中语文的学习将会失去意义。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阅读,而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就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是一个增加学生阅读知识的过程,并且同时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将自己所阅读内容中的精华部分体味出来,这就是阅读能力的一大提升,不仅能够增加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2.积累素材

语文学习的各个部分是相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语文知识,而阅读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人文事迹,而这些知识可以当作自己作文写作的素材。阅读是一个锻炼的过程,而同时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优秀文字记忆下来,就能够帮助自身在写作的过程中丰富文章内容。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之一。

3.增加学习兴趣

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而这也是阻碍初中语文教学进步的一个巨大因素。阅读内容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教师通过寻找学生喜爱的内容,就能够起到较好的指导意义。通过让学生阅读感兴趣的内容,就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学生对语文的长远学习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阅读中发现其中的乐趣,从而不断保持自身对语文的兴趣,为自身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动力。

三、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策略

1.结合网络教学

现在教学对网络的运用已经非常的普遍,因为网络方便且知识丰富,以其简单的操作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欢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减少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阅读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顺利地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比如,在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可以播放一部分的片段,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是保证高效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在兴趣的驱使下才能够让学生主动阅读,进而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保持热情。

2.注重思考

阅读并不是一个单纯阅读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地阅读,而不注重思考,那么阅读也将失去意义。因此,广大学生应该明白阅读的意义以及思考的重要性。语文教师要起好指导性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中,带着问题去思考是广大教师特别提倡的一种阅读方式,在如今也有着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在阅读之前,要为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并寻找答案,长期遵循这种阅读方法,就能够不断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推荐阅读

第3篇

一、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二、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

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三、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四、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过程

一方面,数学阅读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书写可以加快、加强记忆,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另一方面,教材编写为了简约,数学推理的理由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简略,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还有,数学阅读时常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解题格式、证明思想、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一些反例、变式来加深理解,这些往往要求读者以注脚的形式写在页边上,以便以后复习巩固。

五、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

第4篇

1.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1.1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技能,强化语感

为了使高中生高频率地接触到除课本以外的英语相关内容,高中教师通常会从英语阅读材料入手,引进各种中英结合的期刊杂志或小说来提供给学生们进行拓展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中生会逐步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由于现在英语阅读材料日趋简洁纯正,迎合了大众的兴趣,因此长时间下去就可以培养学生们对英语单词、句子乃至一整篇英语短文的实际语感,这不仅有利于给予高中生面对高考英语的信心,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1.2接触外来新鲜文化,开拓学生视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都知道要想学好一门语言,必须多多接触它的本土风情与民俗文化,那么高中英语课堂便给高中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英、美等大国的风俗习惯和异域乡情的绝佳平台,有了这些大量多姿多彩的生活场景与日常故事的熏陶,高中生们的阅读水平便有了很大的保障,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何乐而不为呢?再者,成绩、语法、时态等绝不会成为限制我们快乐学习的拦路虎,越是困难越要用巧妙的方法应对,让学生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髓才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这样才能切实地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自信,降低失分的概率。

1.3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我们不能否认当今中国的感恩因素随着时代的进化在逐渐褪色,中国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的心灵感化和灵魂洗礼,而英语教学中正弥补了我们现在所放弃或者丢失的重要情怀。英语阅读材料是非常具有时效性和生活情怀的,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同时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阅读材料还可以缓解高中生沉重的学习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 高中英语教学优化措施

2.1精读课本范文,优化阅读技巧

高中英语课本都是编书者经过多重精心筛选和总结整合而成的,因为课本中的例文、范文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模仿价值。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过于泛滥地解词剖句,这样会失去文章的本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阅读技巧,比如:进行朗诵增加记忆;适当默读便于思考;有顺序、分层次地阅读,学会抓住关键词等等。

例如,教师在平时应该为高考做下铺垫,经常渗透重要的、高频率出现的英语考点,比如:“I can’t wait to surprise the boys. 这句哈中“surprise”属于重点词汇,“cannot wait to do sth.”是高频短语,如果能够将这些完全掌握,那么就能够减少在阅读过程中卡壳的几率,让学生能够顺畅地从头读到尾。高考英语试卷中考点绝大多数都依赖于课本,因此精读课本非常有必要,结合优化阅读技巧的方案才能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2适当增加阅读量,注重泛读教学

根据上述所说,围绕课文内容精读固然重要,但是课本短文因其局限性无法快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因此泛读阅读教学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帮助学生养成泛读习惯的过程中,英语教师一定要选取高质量、高品味的专项阅读材料,最好是能够与课本知识承前启后,且难度适中的英语短文。

例如,在学习Different cultures这篇文章时,课文中的介绍不能够完全涵盖知识点或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就要引入泛读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扩大课外生词的词汇量以提高理解能力。

3. 结语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能力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分量最重、变动最多、改革力度最大的是有关阅读教学的条文,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意义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字、词、句积累后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以书面材料为对象,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阅读不仅存在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而且在整个语文活动中都处于中心环节的地位,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可为写作提供多方面的营养,而且阅读能力的优劣影响着人的一生的工作和生活。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多读、精读。正如古语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学认为,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目标是陶冶思想情操。因此,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二、加强阅读教学的途径

首先,阅读教学要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重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即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其次,要强调实践。学生在讲读课上求知识、学方法,在课内自读课文上求实习、学巩固,在课外自读课文上去实践、学能力。整个教学过程由全依靠到半依靠到最后不依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科学原则。为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1.阅读时要辨析文章体裁

文章体裁不同,文章的内容与形式也就存在差异,就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记叙文重在把握其中心,了解详略的安排以及运用的表达方式和语言。说明文重在其结构层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以及说明对象的性质。议论文则在论点、论据、论证上下工夫。诗歌要揣摩意境,散文要品味诗情画意,小说要研究人物。抓住了这一系列体裁的灵魂,就可以少走弯路。另外,要准确捕捉词语、句子传达的信息。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有对时光匆匆流逝的伤感,也有人到暮年对易逝年华无可奈何的叹惋。

2.阅读时要分析语义、语境

语境即语言环境,也是当时社会的状态、性质。引导学生去分析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实现快速有效阅读的目的。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不是说老翁垂钓。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是谈天气。又如鲁迅笔下那位备受科举制毒害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形象,这就更深刻地揭示了那个社会的炎凉和封建文化的罪恶。只有教会学生细心分析、深入思考作者笔下的一词一句,品味文中的一人一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要培养学生“精读”的阅读习惯

语文的学习天地比较广阔,阅读的空间更是自由,不仅仅依靠课堂,更应该利用社会这一广阔的语言环境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不仅要勤奋,而且要学会“精读”。在熟读强记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语言风格、详略安排等。通篇读完后,掩卷静思,是否心有所感、情有所动、读有所获,提笔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才真正实现了阅读的目的。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若仅仅停留在教师课堂中逐字逐句的分析上,只能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4.阅读教学应是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

成功的阅读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变化的情感为动力。如讲析《故乡》一文中海边少年闰土形象时,动情地描绘海的阔大和圆月的美丽。有情有景的描述,学生的脑海中便会勾勒出一幅幅立体图画。于是,有同学会惊讶地发现此时此景的少年闰土,不正像那位少年哪吒那般神勇吗?由此,许多同学便能意会出这幅珍藏在作者心目中的少年英雄的图画,特别是画上那位神勇的少年后来麻木、迟钝,木偶人一样的变化。老师的讲析,当然不能是平平淡淡的,应该声情并茂,配合手势、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能让阅读教学做到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进而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判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授渔者”而非“授鱼者”,学生应自觉主动地进行阅读实践,不断增强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家林.浅谈初中作文如何选材.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互动式阅读教学 师生关系

新课标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而“教会”的内涵其实主要是教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怎样学习,以达到培养能力和完善人格的目的。为此,语文教师的方法首要任务应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的思想和意志,让其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问题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应该说,不同时代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感知方式。换句话说,就是时代不同,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当前,我们面对的小学生大多是伴随网络长大的。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作为网络交流基本方式的互动,在调动学生兴趣上有相当的亲和性。在此前提下,把互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语文阅读教学,也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从理论的角度说,互动式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对话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在内涵上,它符合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也顺应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要求。

一、互动式阅读教学顺应了网络时代的新要求

互动式阅读教学,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语文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课题,也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体现。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显然,这是对传统重接受轻探究、重知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程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互动式阅读教学,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育中要将学生作为有个性、有自我追求的“人”来看待,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能动的、创造的、富有对话性和健康心理的现代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陶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其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从人性出发,沿着人性的道路,走向人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语文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真正成为育人的乐园。所以,我们可以说,互动式语文阅读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

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追求的传统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其教学实质是“知识专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知识成了中心。师生关系被定位为传授的关系,这种定位使教师自以为凛然不可侵犯,使学生唯唯诺诺,不敢越雷池一步,最终阻断了教师自身的不断完善,也扼杀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这种方式,在理念上仅把教育理解成了工具,而没有同时把教育理解为生活。虽然取得了暂时的效率,但从人的成长上看,它实际上是放弃了效率,因为生活的意义才是效率的真正归宿。与此不同,在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双方彼此的影响是双向性的,不是施予与承受,而是互相施予。互动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发在师生与不同的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前结构出发所达到的一种视界融合。

二、互动式阅读教学是对网络时代师生关系的回应

互动式阅读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关系,更是一种民主的、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一种共同创造意义的关系。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作为整体的、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及自由、创造和选择,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而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这样一来,教师不再是语文课堂的统治者,而是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等待被灌输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充满生命的独特个体,是与各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开放精神的对话者。这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中的权威依从关系,使教师从社会“代言人”和“真理的拥护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亲近学生。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一代的学生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既不是简单的师讲生听,也不是单纯的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多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三、互动式阅读教学是学生自我建构的途径

互动式教学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要让学生学得有趣,就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自由地进行交流,他们之中没有权威、没有主次、只有平等的理解、赏识和领悟,他们会觉得自己与教师、作者处于同一水准,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主人翁精神得到赞赏,学习语文的兴趣必然会得到激发,学习语文的效率也必然会得到提高。在互动过程中诱导学生深入探究,求知的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发现欲、表达欲,通过互动,学生们种种无比鲜活的话语,似山间叮咚作响自由欢快流淌的小溪。他们在发现中对话,在对话中发现,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不断向自己、向他人询问“为什么”。教师则在此过程中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勇于探究、深入探究,培养他们探究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在互动式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任何一次发现、任何一种想象、任何一次发言、任何一种讨论,都是有价值的,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许,学生立足于个人的、生活的、时代的独特认识在对话中得以完善和丰富,整个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的呈现过程。学生的学习自然地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个体化的独特体验为他们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学生也就逐渐学会了学习。

通过互动式阅读,学生不仅获得了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与他人对话的理性,并在启发式的、探索式的对话中获得了主体性的发展。而互动式教学赋予学生自主和自由、尊重和信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知识成了能力的载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实行互动式教学,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生成。

【参考文献】

[1]朱作仁,祝新华.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2] 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兴趣 主体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91-01

特色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世界认知、价值观形成等方面,发挥着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然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历来都是制约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对现有的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因此,如何对现有的阅读教学进行改进,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商榷和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特色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 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重视兴趣的培养

兴趣培养是学生前进的内动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语文阅读,更好地学习语文。浓厚的兴趣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知识的渴求。所以说,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名言警旬、俗语、寓言故事,通过创设情景剧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了解语文阅读的内涵。教师还可以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互相进行阅读、朗读,赏析诗歌。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和书本之间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和作者之间对话的一种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明白这一点,充分了解语文阅读的内涵和目的,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学好语文。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应该将和作者背道而驰的观点勇敢地提出来,并且说出自己和其不同想法的原因和感悟。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一千个读者就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作品的感悟是不同的,无论是中心思想还是一字一句,我们都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感悟和领悟,应该本着个性化的发展和阅读,进行评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做到和作者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交融,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兴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当代的优秀教师,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真正的帮助学生合理的提高阅读能力。

2 学生主体,提高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是为“学”服务的,是因“学”而存在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闪耀人性光辉。我认为,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为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发挥着主导作用的。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的起点。曾几何时,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为学生精心设计巧妙的切入点,寻找着进入文本的最快捷的方法,而把学生的感受和问题冷落一旁。于是课堂上你讲你的,我想我的,师生之间缺少平等对话的共同话题,呆滞沉寂的课堂便一次次地重演。而事实上,学生并不是在零的起点上学习语文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自己的情感积淀,他们对课文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起点为起点,从学生的心灵起航。并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让学生自主质疑、积极探究。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往往舍不得在课堂上花费许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充分地去思考、争论。实际上,对于在母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已有多年学习经历的学生来说,语文应是他们最乐于自主学习、也是最易自主学习并引发共鸣,积极进行思考、探究的一门课程。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往往是教师力图给予帮助以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点、难点。所以,课堂有必要安排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然后组织学生对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感悟、合作探究。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其成为创新的源泉。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创新的种子。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应认真思考并给学生创设激活其思维的环境、条件。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设计出让学生感兴趣的训练题,促使学生调动其创新因子,积极地参与学习、训练的过程,这样才可能真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人,才会主动去阅读,才能真正的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

3 注重阅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