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9 15:34:53
序论:在您撰写体育活动成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促进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社会和谐
近年来,呈现出村集体积极筹资、群众踊跃集资、社会知名人士主动捐建公用设施的大好局面,涌现了许多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诸如浊峪村干部带头、全村群众捐款16.8万元,解决了文化大院建设资金的缺口;卢氏县汤河乡汤河村动员在外务工人员捐资8万元建设文化大院等等。
随着文化体育活动日益深入到农民的生活中,文体活动在农村社会中的多元功能已越来越明显,它已不仅是农民健身的手段,而是担任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有效地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转变,推动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出现了“六多六少”的现象,即:赌博酗酒的人少了,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多了;吃药打针上医院的人少了,身体健康、不害病的人多了;村民邻居之间闹矛盾的人少了,互帮互助和睦相处的人多了;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少了,服从大局共谋发展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积极致富的人多了;恶习俗气、不讲文明的人少了,崇尚新生活的人多了。老百姓用淳朴的语言将这一现象概括为“体育设施建起来,农民群众乐起来,歪风邪气少起来,村风民风好起来”。此类现象充分说明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改变和带动了农村社会环境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社会和谐及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民的自我发展
开展农村文体活动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民的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文化大院这个平台来开展农村体育和文化艺术活动,既提高了村民的健康水平,改善了群众的健身意识,激发了参加锻炼的热情;又促进了农民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促进农民主动学习和交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同时又对发展个性,塑造人格魅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农村文化大院各项活动开展给农民带来欢乐,为农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通过活动开展增进了农民与外界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锻炼意志、更新观念,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如卢氏县,以文化大院为依托,先后成立了西瓜、粉条、中药材、食用菌、核桃等专业合作社,进行技术学习交流,引领农村群众走上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弘扬地域特色文化”
通过文化大院活动推出了一些品牌和特色。诸如:灵宝市的索辛酉、卢氏的赵邦性等6人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陕县北湾挂面等13个项目的申报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进展顺利;正在对陕县剪纸、卢氏烙花艺术、灵宝道情皮影(多次应邀到法国、奥地利等国演出)等20个项目,进行资料搜集、整理、申报和陆续开发。农村文化大院为这些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设施支持和活动场所,让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得以发展和传承,取得了不少成绩。
农村文化大院文体活动开展的可取经验
(一)国家政策支持、当地文化体育部门的有效规划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体育和文化同源同根,属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范畴,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门峡体育局从2003年开始提出构建“豫西篮球走廊”,到2005年开始进行“豫西体育走廊”的建设,使农村体育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体育走廊”为“豫西文化长廊”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弥补和丰富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高档次体育场馆和文化大院的建设,带动了农村体育和当地文化活动从普及走向提高,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很多群众称赞“两廊”是“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不少村为政府部门送来了锦旗、牌匾和感谢信。豫西文化大院中体育场地设施的建成和使用,既完善了原有设施的健身功能又开辟了农村体育活动的新场所,使广大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正是由于文化、体育部门与时俱进,适时决策,让文化长廊和体育走廊带动了当地农村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重视典型村镇和群众骨干的带动作用
当地文体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大型比赛和一些品牌活动开展,离不开一些典型村镇和文体骨干的带动。灵宝市的农村篮球联赛,在全国已有名气,比赛起源于群众体育基础较好的焦村镇,从而带动其他乡镇活动开展。值得说一说的是,被网民誉为“民间萨马兰奇”农民梁金牛,他自发组织活动骨干,免费为各村组织比赛和裁判服务,正是这些活动骨干无私的行为,才有了目前的活动局面。
陕县大营村的文化大院已经具备规模,甚至优于城市社区,大营村的群体活动在河南省和全国都是一个亮点,无论在体育组织,还是体育设施都相当优越,并且多次承接了河南省农民男球赛,文体活动一年四季没有间断,满足了群众需求,增加了体育人口,激发周边村对体育的热情,从而带动了周边的城村、黄村、温塘村、辛店村、吕崖村、七里村等十余村(镇)都相继建成了各自规模的文体中心、篮球场、门球场、健身苑,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三)有悠久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根基以及广大群众热心支持和参与
该地区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尤其篮球等一些传统项目的发展与积淀,为当地的文体活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群众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主体力量,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豫西文化长廊建设中,各级政府注重保护和维护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建立起形式各异的文化中心、文化大院,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满足了群众“求富、求知、求美、求乐”的多方面、多层次需要,使群众真正成为文化阵地活动的主角,文化建设的主体,掀起文化大院建设热潮。
文化大院建设和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豫西体育走廊和文化长廊的建设力度的不断推进,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农村还是低水平的富裕,农村文体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农村文体活动开展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
在文化建设方面,乡镇一级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状况。一些镇干部认为抓文化工作只投入不产出,或很少产生经济效益,特别是当前乡镇财政和村集体收入相对比较困难的形势下,忽视了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忽视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再者,因为部分政策的实施和保障不到位,中央和省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还不能得到财政的必要扶持;有影响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使文化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从而导致了文化建设滞后的情况。
(二)缺乏宏观管理与组织,常规文体活动难以开展
基层文化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尤其是村级活动不能经常开展,缺少一套完善的制度来规范。随着基层文化设施的不断加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精神追求,无形中带动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由此凸显了基层特别是乡(镇)、村文化工作队伍力量的薄弱。绝大多数乡镇村没有文体专职工作人员,村里面都是兼职或临时指定,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人员配备不足、更换频繁、兼职过多、专干不专;还由于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造成基层文化队伍不稳定。这些现象使蓬勃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缺乏了专业性辅导,带有很大的自发性,严重地影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乡村一级不同程度出现文体设施不齐,经费不足,缺口较大
由于乡村一级财政收入有限,国家的补贴也有限,导致基层活动经费无保证,活动的连续性受影响。一些村文化活动室设施不全,场地不足,只能维持小规模的文化活动所用,大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乡镇的年度经费预算计划中大多没有安排体育经费的预算计;举行活动经费的来源主要靠自筹,没有一定的财力扶持,加上各村经济状况不同,导致举行活动的起伏很大,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四)存在好大喜功、形象工程、锦标主义的情况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豫西各县市都积极加大农村文化大院的建设,都投资不少资金来建设文化活动场、文化广场,各乡镇都设立文化站,并修建健身路径、体育设施和图书阅览室,村村基本上都修建了文化大院。但是,由于建设、管理的误区,存在有一些设施华而不实,如健身路径建设在远离群众的地方,造成设施浪费,还有一些文化大院外观很壮观,而内部服务于老百姓的东西较少,造成本末倒置。此外,还有许多文化大院和体育设施过多的照搬城市和其他地方设施,没有从农民自身喜好和习惯出发,忽略了当地的实情和服务于农民的宗旨,更有部分活动设施闲置,灰尘遍布,有形无实。
(五)普遍存在文化大院建设和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走访得知,农村开展各项活动的思路和方式还是传统计划体制下的“等、拿、靠、要”思想,缺乏自身的发展动力,这种现象在经济落后村镇比较突出。由于经济条件、管理组织和思想观念等条件的差异,农民文化活动的发展不平衡。体现在:1.观众群体庞大,锻炼群体相形见绌;2.参与活动男性多,女性极少;3.中年人参与明显少于老年和儿童;4.地区开展的不平衡,各个县市、乡镇、农村差别。
(六)文化大院后续发展缺乏新思路
豫西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开发缺乏新思路、创新不够、宣传包装不足,依然处于小规模、低水平的原生态的展现,缺乏深加工。如传统的社火,都可以创新和发扬。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民俗文化产业,大多数是等、靠、要的理念,没有走出去和企业联合,从而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没有整合出大的项目带动,难以实现文化资源开发的跨越式发展,反而使一些活动变得倦怠和没新意。
关键词 研究生 班级建设 参与体验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85
Abstract As the basic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 class is the main organization carrier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self education, self management and self service, which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themselves determine the traditional class construction guidance mode has not adapted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 construction work.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graduat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put forward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ence activity boost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class construction mode, namely in the establishment phase to be guided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to provide a platform, and make good use in the mature stage.
Key words graduates; class construction; participate in experiential activities
研究生班级的建设对研究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生作为一个文化水平高、民主参与意识突出、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群体,加之群体内部年龄层次差异大、生源结构复杂、学习生活习惯不同等特点,研究生班级往往缺乏活力和凝聚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作为行政事务的通知工具存在,无法真正发挥研究生班集体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本文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情况调查”,借以了解开展研究生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0份,回收有效问卷890份,其中758份来自硕士研究生,132份来自博士研究生。调查内容包括班级设置情况、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主观评价等。
1 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建设不完善,过程不透明,执行不到位
班级制度不仅是班级建设水平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障。在调查中,39.66%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可以积极推动研究生班级的管理和建设,34.88%的研究生认为完善的制度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才能达到效果,仅有5.09%的研究生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对班级建设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仅有19.17%的被访者所在班级的班级制度健全并得到了严格的贯彻实施。而表示自己所在班级有班级制度的研究生中,仅有19.03%的人积极参与了班级制度的制定,其他人或从来没参与过,或仅参与过公示过程,或者参与了没有发言,导致班级制度并不代表成员意愿。研究生班级制度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致使班级制度没有任何效力和意义。
1.2 班级活动缺乏新意,参与度低,活动流于形式
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直接载体。但是研究生在经历过本科阶段的各种学生活动后,一般的班级活动如讲座、参观、体育活动等已经不能再吸引大家的注意,调查中,36.40%的研究生认为形式老套、缺乏新意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有36.97%的研究生认为占用了自己的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与此同时,班级活动参与度低是研究生班级建设中存在的普遍而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35.51%的研究生班级的活动参与度在50%~70%。参与度低又直接影响到班级活动开展的质量、影响力以及成员积极性。
1.3 班级软文化建设乏力
班级文化包含班级制度、形象设计、班级管理等,最能体现班级个性和班级整体形象。从调查情况看,研究生班级软文化建设严重乏力,仅有23.03%被访者的班级拥有统一的班级标识。在班级统一形象缺失的情况下,班级凝聚力建设失去了文化基础,班级成员不容易从统一的形象符号中产生认同感、找到归属感。
1.4 班级联络方式网络化,利弊兼具
调查中,90.90%的被访者班级以QQ群作为班级共同的展示窗口;57.19%的被访者采用短信或电话形式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66.07%的被访者采用飞信、QQ等网络工具与班级成员进行联系。这种网络化的联络方式既有优点也有着对班级建设不容忽视的弊端。
网络、电子通讯方式可以即时、快速、便宜地与班级成员进行跨时空、跨地域的联系,这解决了研究生群体因学业繁忙、经常出差等问题对成员间联络造成的麻烦。但是网络、电子通讯工具的共有弊端就是,容易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误读、情感淡化。网络的人―机―人的传播模式,让班级成员之间的印象仅停留在了文字、语音等抽象符号上,很难加深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2 影响研究生班级建设的因素
以上问题的产生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研究生群体的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交叉影响,导致研究生班级凝聚力建设困难,班级活动组织乏力等根源性问题。
2.1 研究生群体与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
(1)研究生群体特性和班级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稳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注重自主自立意识、竞争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崇尚务实,讲求实际,对自己未来的设计较为重视。另一方面,研究生群体的年龄差异大,部分研究生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群体内部个体差异大、心理发展不平衡。这容易导致研究生组织纪律松弛,集体参与意识淡化,不愿意接受统一的集体行动。
(2)研究生学习生活群体和班级划分群体之间的矛盾。目前,大部分高校采取以年级横向建立研究生班级――学生入学时间、毕业时间相同,便于行政事务上的管理;也有利于不同研究方向同学间的交流和学习。但是以科研学习为重的研究生往往在实验室、课题组的时间较多,这又导致班级功能弱化为通知发放等行政功能,部分同学游离在班级外部。
面对此类问题,部分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人员提出了研究生班级纵向建制,即将同一导师和实验室(或科研组、课题组)的研究生划入同一班级。纵向建制虽然能够加强成员间的交流,但是这种建制必须充分发挥导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而且不利于成员的对外沟通交流,同时会降低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
2.2 研究生班级活动经费多来源于个人
调查显示,74.83%的被访者班级的经费来源于同学上缴的班费。这种收缴班费的形式存在着经费数额不稳定、收缴花销不透明等问题,也容易让班级成员因班费开支对班级产生抵触。针对班费问题的调查中,68.43%的研究生认为经费有限是目前班级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比例高于其他选项;23.71%的研究生会因为“费用自理,加重经济负担”而不愿意参加某项班级活动。尽管班级建设情况和班费不是正相关关系,但数据说明班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班级的建设。
2.3 班级日常工作缺乏系统性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31.12%的被访者所在班级在日常工作中无人给予指导;43.71%的指导来自于辅导员,24.61%来自于高年级同学,21.35%来自于导师;无人指导的班级占到了被访者的近1/3。从结果可以看出,给予班级最多指导的是年级辅导员老师。单一的指导通道一旦不畅通,将造成班级建设无方法和经验可依,容易偏离思想政治教育主线。
3 将体验式活动引入研究生班级建设全过程
3.1 班级建立阶段
一是通过活动,树立班级意识。在开学之初即班级建立之初,以研究生新生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活动,让研究生在活动中尽快熟悉自己的班级成员,有一定的班级集体感,帮助研究生班级迈出集体建设的第一步。二是通过项目,确立建设目标。由于研究生个体差异大,班级建设缺乏主动性,需要有一股外力的助推和约束。可由学校层面建立“研究生班级专项建设基金”,既为研究生班级建设提供了专项支持,也可以有计划地指导班级开展相关活动。这样,将主动权交给研究生班级,可以充分发挥班级的集体创造力、在活动中提高班级凝聚力。
3.2 班级发展阶段
一是通过训练,培养骨干团队。研究生班级干部骨干是研究生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在班级建立之初,对于新上任的班干部要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一要让班干部认识了解研究生班级的特点和工作难点;二要培养班干部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三要培养班干部的创新能力,能够创新班级建设形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二是通过展示,打造示范班级。研究生班级建设没有固定的教材和统一的模式,班级取得的成绩不容易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学校为发展阶段的研究生班级提供一定的展示、交流平台,让研究生班级在展示中汇报成绩,在交流中相互促进。如开展班集体答辩会、班长论坛等展示、观摩类的活动,提升班集体成员的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中的经验、案例还可以作为素材进行编纂整理,指导之后的新生班级开展班级建设工作。
3.3 班级成熟阶段
研究生班级在经过研一、研二两年的建设之后,基本进入一个成熟的运转阶段,班级活动频率相对减少。此时,学校应该善于利用成熟班级的建设成果,发挥班级在就业、毕业教育阶段的作用,让研究生感到来自班级的力量和温暖。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就业经验交流会;通过班级信息平台就业信息,引导班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良好的择业风气。
研究生班级作为“组织育人”的基础组织形式,其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群体中的学风建设、软环境建设。而研究生班级一般只有二至三年的周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做好研究生班级建设工作,学校需要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点,在体验式活动中指导研究生班级开展建设工作。同时,学校的整体引导工作还需要学院的配合,在建立阶段加以引导,在发展阶段提供平台,在成熟阶段善于利用,才能为研究生班级的建设“护航筑能”,让研究生班级在引导和指导中切实发挥班级的主体性作用,真正实现研究生班级内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参考文献
[1] 钱广,王守伟.高校研究生班级管理精细化探索与实践.研究生教育,总第191期.
[2] 王轶,陈怡露,何晓琼.工科类研究生班级建立形式分析与探讨.文教资料,2007(2中).
[3] 吕淼华,劳俊华,郑秀娥.规模化培养条件下的研究生班级建设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9).
[4] 徐.涟漪式硕士班级共同治理模式.文教资料,2009(2上).
[5] 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新探索,2005(9)总第137期.
关键词: 体育活动成长过程作用
所谓的体育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以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体育既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其自身在培养人、教育人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决定的。对人的培养与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方面体育活动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它在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活动与社会适应
人具有两重性,即人既是有着细胞器官等组织系统的生物人,又是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特个性的心理人,而从本质上看,人是一个社会的人,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因此,人是离不开社会的,要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体育活动就如同人进入社会环境前的“模拟场”,是检验人的能力的最好的标尺。体育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的高量换率,对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由于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今天的尖端科技很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淘汰,知识更是如此,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拓宽人的知识面,不断地培养人的应变能力,使人在社会环境中乐于和有能力接受新知识。体育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这一动态系统的最大表现是运动技术和方式不断追求最佳效用的有序进程。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一般根据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来选择和使用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同时,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能尽快实现,他们必然要不断地创造和改造现已使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方式,找到最佳的功能和效用。体育活动的内容全面、多样,更显层次性,人都有一个向上的心态,在达不到较高目标时,必须在实践中寻找不足,积累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活动措施,不断学习,不断超越自我,体现出自我价值。这极有助于人逐渐形成乐于接受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和新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知识的心态。
二、体育活动能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
竞争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巨大动力。竞争越多,竞争体制越完善,发展速度越惊人。体育活动能培养人的竞争意识,体育竞赛的瞬息万变和环境气氛的变幻莫测,是培养人适应社会竞争环境的一种模拟训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体育活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激烈的竞争性是现代体育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体育运动之所以被人们狂热崇拜,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它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人的原始动能,激发人体的潜在能力。体育活动可以激发人对竞争的热忱,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驱除懒散,焕发热情,追逐成就,并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遵守游戏规则,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培养人的竞争意识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寻求胜利,集结成团队,是人类自然的做法。通过活动,人能够培养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群体性的体育活动中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责任与作用,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体验合作效益与同伴的友谊,从而健全人格。体育运动过程是一个自然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在公平原则下实现竞争、合作、协调,不能在这种特定环境中生存就自然地被淘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公平竞争,是体育竞赛活动中生存的基本准则。
三、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社会情感和耐挫力
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与人的社会心理稳定性有直接联系。所谓“心理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与社会相一致的心理状态,或者叫人的心理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理与社会是一致地保持着平衡,但是生活和社会都是复杂的,引起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很多。如当人逢喜事时,久盼之望终于实现时,可能使人心喜若狂而失常态;家庭、亲人的不幸,可能使人悲痛欲绝;因受到打击而淡漠人生,等等,这些异常是人的心理失调乃至心理变态的表现,而参加体育运动能使种种心理失调得到调整。如通过一场篮球赛或足球赛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情绪,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从而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
在体育竞赛中,具有的对抗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显示结果的及时性等特点,能使观看比赛的人心理上产生悬念和期望。当期望实现时人会感到欣慰、欢快、激动。体育比赛瞬息万变,牵动人们的情绪,当出现“千钧一发,反败为胜”等震憾人心的情境时,人的期望会得到满足。例如,在第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我国女排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战。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也会获得同样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往往能够移情于学习、工作、生活,使人精神振奋,奋发向上,充满信心,勇往直前,产生积极情感的变化。
体育在调节社会情感方面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2004年感动中国”这一评选活动中,由全国人民投票选出的十项最感动国人的事迹,其中两项就是关于体育方面的:“女排精神”与“刘翔”,它们使千千万万的人为之振奋、自豪,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情绪受到鼓舞,从而产生了强大的社会效力,这充分显示了体育的社会情感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一场重大的国际比赛,往往100多个国家转播实况,观众可达20亿之多,堪称举世瞩目,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有如此之多的观众。因此,体育运动在调节社会情感方面,是一种有其特殊成效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学校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而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现象越来越频繁,由此产生的经济与法律纠纷随之增加,这种情况不但给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体育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尤其是给学生与家长造成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因此,以“健身第一”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重视。
本研究在泗洪各城镇中学展开。
一、学生体育活动过程中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
表1 学生运动损伤的场合
调查显示,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校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这里的校外体育活动指学生个体或小群体在没有教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参加的社会体育活动。由于有些社会体育活动是自发的、零散的,因此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学生的安全没有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有大批同学或玩伴共同参与,可以互相照应和帮助,因而大大减少了受伤几率。体育课由于有教师的指导和保护,学生受伤的机会更少。
二、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
表2 导致学生受伤的项目
从运动项目方面来看,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易遭遇运动损伤的项目依次为体操、球类、田径。学生在体操项目上受伤的几率最大,特别是单杠、双杠等器械体操项目,由于学生要离开日常生活中所习惯的地面运动,在不熟悉的器械上完成运动动作,导致心理紧张,身体容易失去平衡,受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在球类运动中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物上,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忘记自身所处的危险环境,只顾激烈拼抢,与对方身体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因而球类运动导致学生受伤的情况也比较多。
三、体育场地安全性的调查
调查表明,16.2%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符合安全要求,19.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基本符合安全要求,64.8%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存在不安全隐患。
调查还显示,城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农村中学,重点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安全系数高于一般中学。调查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这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在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中一定要把安全系数放在首位。
四、学生安全知识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中学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时数严重不足,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体育教师不愿上室内理论课,另一方面挤占体育课现象比较严重。
2.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责任感,不重视向中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普遍存在“轻理论、重实践”的倾向,忽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五、体育教师与领导的责任意识
调查统计表明,61.8%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绝对不可避免,23.9%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不可避免,只有14.3%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84.6%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上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没有责任;9.3%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有点责任;6.1%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在体育课发生运动损伤,自己完全有责任。
学生发生运动损伤后,39.1%的学校领导抱无所谓态度,43.2%的学校领导比较重视,17.7%的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上述调查反映,部分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对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未能把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还没有从根本上明确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造成学校体育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之一。
六、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的措施
1.促使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树立体育法制观念。针对学校体育安全责任事故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个案趋于增多的现状,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法制观念教育,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体育法》,贯彻两个条例,建立学校各项体育管理制度,实现教师目标管理等途径,促使广大体育教师树立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感,形成全心全意关心学生成长的良好作风,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学校与学生的合法权益。
2.重视培养教师及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伴随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活动中同样存在安全问题。体育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对从事的各项练习中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项目在思想上有清楚的认识,明确预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要把预防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到体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把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师在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首先,组织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对学生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并通过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得到活动,适应体育活动的要求。其次,针对项目特点与需要,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再次,教师在指导体育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场地、器械等情况,亲自检查,努力克服体育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最后,重视学生练习中的保护与自我保护,特别是体操运动,由于动作比较复杂,要采取不同方式的保护与帮助,并培养一批体育骨干,指导学生相互保护,这是预防伤害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4.重视学校体育设施的安全问题。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快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械的建设,创造良好体育环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表明,当前中学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是学校体育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安全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还没有从学校整体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法律教育高度充分认识体育活动中实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部分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责任感,对体育活动中预防伤害事故不重视,安全意识不强,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运动安全保健方面的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农村中学体育场地条件差,等等,这些是学校体育活动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重要因素。
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要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祖国、对人民、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把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季浏,胡增荦.学校体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善言.学校体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
[3]瞿保奎,等.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0[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2.
关键词:活动情境 活动生成 活动体验 活动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强调学生活动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倡导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精心组织学生活动,通过精讲点拨与具体指导,使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探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学会做人。
作为教师,应通过哪些有效措施来组织、指导和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呢?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活动兴趣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年龄小,阅历浅,知识经验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饱满热情,促使学生入情入境,全身心参与活动,体验角色,感知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例如,教学《我的事情我来做》、《看电视》、《互相提个醒》等内容时,结合具体内容,利用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创设丰富生动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创设操作情境,激发活动兴趣。譬如,教学《种养一棵花》、《学会自救》等内容时,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趣味。
二、注重活动生成,适时精讲点拨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要重视学生活动的体验感悟,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或体验中得到提高与发展。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老师更要加入到每组的活动中,倾听、了解、协调,捕捉信息,及时调整。
1.活动形式要不拘一格。教学活动在形式上要不拘一格,可以是讨论、欣赏或游戏,也可以是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还可以是资料查询或操作实践……呈现的形式要服从内容,由主题的性质、内容来确定。如《爸爸带我去做客》、《正确的姿势》、《合理饮食》等内容,要以体验方式为主,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发展提升;在教学《遇到困难的时候》等内容时,要以问题解决为主,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注重活动的生成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性的过程。课堂活动在展开时,由于师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不同,常会生成一些新的东西,譬如道德与规范的矛盾、多种价值观的冲突、来自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疑难问题等。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资源,用教师的知识与才智,促进活动的深入,使课堂活动成为一种快乐积极的活动,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3.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学生参与活动并进行互动时,会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对自我、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养成行为规范,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往往在活动中偏离主题或形成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适时进行精讲点拨,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从知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提炼提升、由此及彼,引导、启发学生理清思路、总结规律、掌握思想方法、澄清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三、关注活动体验,合理进行评价
1.关注活动的体验感悟。要提高活动实效,就要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因素挖掘出来,实实在在做好每一个活动,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经过教师的引领、同伴的智慧启迪,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促进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在手脑并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快乐着、收获着。
关键词:社区居民;体育活动
1 研究目的
城市社区体育的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史中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代社区服务不断完善,社区体育也不断发展和壮大。近年来,中国社区体育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国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与需求进行分析,以间接了解当前中国社区体育开展的效果及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重点,进而为进一步深化中国社区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为研究目标,选取上海、北京、温州、天津、太原、湖北、安徽、内蒙古、福建等部分省市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观察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以上省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态度
体育动机与态度既是参与者主观出发点,也是客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料表明,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主要表现在健身、健心两个方面,其中尤以健身为主。据崔丽丽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社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高达80%以上的居民是为了“强身健体、防病治病”;高维岭等人对安徽省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动机的调查中,对“健康长寿”一项的选择比例最高,占到72.03%。表明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有了高的追求,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关爱程度也明显提高。“社会交往”成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第二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体育社会功能的认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说明现代社会发展给人类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人们对面对面交流机会的渴望随着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虽然“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已得到普遍推广。但居民健身态度还是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模糊。温州市民中知道并清楚健身意义的仅占调查人数的9.66%,57.86%的人不具体了解,32.47%的人回答不了解。内蒙古地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水平,有39.5%的居民认识处于一般,不太清楚的占29%,不清楚的占183.%。说明除了人们的主观意识不足外,有关部门对体育的宣传无论从广度、深度还是持续度都有所欠缺,进而影响到了体育的大众化普及甚至是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运作。
3.2 社区居民体育活动场所
健身场所直接影响着健身者的健身动机、健身时间、健身方法及健身效应等方面。因此选择和保证良好的健身场所是开展和完善社区体育的重要因素。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场所与所在社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等有很大关系,就近活动是居民选择活动场所的一个基本标准。
资料显示,街头公共场所、公园、社区空地、本单位设施依然是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时占比例最高的选择。显然,因陋就简选择体育活动场所是目前中国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时的一大特点。另外,目前中国以政府投资为主渠道的体育系统的场馆无论从客观数量上还是居民就近选择上都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同时现有的体育资源因其没有充分有效地开放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有限体育资源的浪费。
3.3 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形式、时间、频率及成员特点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3种:一为利用早晚进行健身活动的日常型;二为以家庭为单位,在节假日进行健身活动的假日型;第三种就是参加有组织的社区体育竞赛。从参加时间和频率来看,各地活动时间多集中在0.5h—1.5h为主,频率从每周0~7次不等,没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
就参与对象而言,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以离退休的中老年人居多,而青年人较少,表现出年龄结构失衡,如天津晨练者中,中老年人占73.2%,青年只占26.8%;晚练者中,中老年人占77.9%,青年只占22.1%。在温州市民高达70.9%的不进行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青年人(26-45)是锻炼最少的人群。武汉市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马鞍型,青少年与老年群体人口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从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性别来看,内蒙古、北京、天津、太原等地女性参与者所占比例高达60%甚至更多,呈现出较大的性别失衡。这一情况在全国各地较为普遍存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不同年龄人群闲暇时间的差别较大外,社区内缺乏适应不同社会群体需要的体育活动,社区居民对活动内容缺乏必要的选择性也是其中之一。相对于中年人社会、家庭双重压力的重担影响其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分配外,青年人自己独特的体育需要在现有的以保健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育活动中,难以得到满足。
3.4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内容
从研究资料来看,中国社区居民日常型体育活动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健身娱乐性,竞技性相对较弱。内容的选择多为健身操、太极拳、武术、体育舞蹈、跑步、球类全民健身路径及棋艺等体育项目,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传统体育项目较多且在民间有相当的基础和普及性;②以非器械类为主,大多数项目均不需要特殊的器械;③场地要求较低,易于开展,一般不需要专门的活动场地;④技巧难度较低,易于开展;⑤运动量较小,动作平缓,尤其适合老年人进行;⑥群体性活动较多;⑦花钱不多。比较经济实惠。
3.5 制约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资料表明,影响中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没时间锻炼(武汉市居民高达71.2%)、没场地设施、参加体育锻炼时缺乏技术指导、家庭经费困难等问题。其中,造成没时间锻炼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工作繁忙、压力大、易疲劳、家务繁忙等等,这些问题在中国普遍存在,却也因此成了很多人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借口,而事实上,哪怕只有十几分钟的晨练,即使起不到明显的健身效果,也会给参与者神清气爽的一天。再者参与体育活动也是积极消除疲劳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是我们的大部分人虽然对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从意识上增加了,但其行为上却依然处于“有病医治、无病不防”的阶段。再加上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不方便最终造成了社区居民对参与体育健身的不以为然。
参加体育锻炼时缺乏技术指导也是中国城市社区居民对参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之一。没有科学的技术指导,就不可能科学的锻炼效果,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体育健身的认可程度。这一点除了与中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本身不足有关外,与中国现有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普遍较低也有很大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中国城市杜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健身和健心,但更主要表现在健身。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模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主体参与意识的缺乏和体育宣传力度的不足。就近活动是社区居民选择活动场所的一个基本标准,因陋就简选择体育活动场所是目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时的一大特点。
(2)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成员构成体现出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失衡。总体表现为离退休的中老年人比例高于青年人,女性高于男性。体育活动设施总体数量不足和有效利用率不高以及缺乏技术指导依然是制约中国社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一大因素。
4.2 建议
(1)加强城市社区内健身服务设施的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就近锻炼和健身的场所。同时定期地培训与考核社区体育指导员。提高社区居民健身锻炼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依照方便、实用、就简原则设置成人体质测试站,可以为居民随时做健康状况检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医疗保健指导等社区服务内容,同时有利于加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
问题一:经历活动过程=按部就班?
数学操作技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富含动作技能的心智技能。在我们小学教学中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教学,如,画平行线、画角、用尺子度量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大多习惯性这样处理:直接用语言或书面形式传递学生正确的操作步骤,然后学生照步骤操作。如,北师大版一年级教学中的“用厘米尺量”这一知识点。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告诉学生:(1)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2)平放,使物体的边和尺子边重合。(3)看尺子另一端指着几,就是几厘米。这样教学后,学生学得特别被动、生硬、模式化。一到实际测量中,一遇到特殊情况,如:尺子断了,没有了起点或尺子不够长时就犯难,无法灵活地处理这些情况。反思这一传统教法,学生只是“遵命而为”地操作,并没有对步骤产生过程的体验,根本不明白其背后的原理,更难以从整体上去把握其内在联系。操作的过程当然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行为,以至于突况无法得到解决。
对策:在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中提高数学素养
难道这种“操作教学”只有刻板、模式化的教学吗?认知心理学指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自动产生一种趋力,力求改变。操作技能也总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调整的、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操作技能更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需要一个从内心深处的体验和感悟,而不是简单的1、2、3步骤。如,在“用厘米尺量”这一操作技能的教学中,教师要把关键放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和关注为什么会以某种特殊方式行动的原因上,以“为何如此”操作来确定教学思路,把深入透彻认识“厘米尺”作为整课的中心和关键,给学生一个充分认识、体验和探究的空间。首先,充分认识厘米尺。让学生真正明白:两个数字间1格表示1厘米、2格表示2厘米、5格表示5厘米……并配以找厘米环节。如,找尺子上的2厘米、找尺子上的3厘米等,看看能找出几段。其次,充分让学生说厘米。随意并分别以不同格为起点,摆放不同铅笔,让学生说长度,让学生真正明白:占了几格就是几厘米。最后一环节是探究度量方法。由于有了上述两个环节的体验、突破,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真正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人有序地探究着其测量方法,并在欣赏和评价别人多样的方法中,找到了通常情况下较为便捷的方法:以“0刻度”为起点。经过了这样一系列的体验和探究,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从多样化的方法中接纳了这一测量方法,但又不定势于这一方法。
问题二:经历活动过程=统一定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平面图形”,阶段目标就在于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丰富学生对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在折一折、剪一剪等操作中建立认识。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师在教学中都有共同的感触:只有感性认识而没有进行稍微的归纳、总结、提升其特点,不利于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深刻认识。如一味地向中高年级学生灌输那样的定论: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也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是拔高了学段的目标。
对策: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这一“困惑”又该如何解决?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实际上是使经验内化为自我感悟,使感悟到的东西成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而对于“平面图形”,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认识就是最好的途径。当在教学中不好把握深度时、当知识点不好表述时,不如给学生在搭建一个体验的平台,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感悟、去认识。而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最为关键就是要给学生一个主动发现、充分体验、深入感悟的平台。因此,在这一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后,设计一个“分类”的环节。以“分一分”“找一找”“说一说”三环节为载体,把认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抽象的表述变为操作活动后的交流。如,首先,准备8个4种图形(长、正、三、圆各2个),让学生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并说明理由。在这一环节,有意地促进学生主动去观察这4种图形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并简单区分这4种图形。其次,把主要以形为主的几种分法集中在一块,让学生观察比较,看看发现了什么?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有意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其联系与区别,调动其内在潜能,以进一步去挖掘。
问题三:经历活动过程=教师意愿?
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中,时常会出现学生面无表情、无法产生共鸣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后,多数老师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怪罪于学生。对于这一现象,我也困惑过。如,在教学《数豆子》一课,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种学习材料:小棒和豆子,然后让同桌小朋友分别数出36根小棒或36颗豆子,再想办法怎样摆会让大家看起来比较清楚,而后交流,当由一个数小棒的孩子交流后,教师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好吗?”没想到全班稀稀拉拉,面无表情。甚至埋头自顾自己的摆弄。有一个小朋友竟说:“老师,我数的是豆子啊!我没数小棒。”教师一时愣住了。
对策:关注学习材料保持经历活动过程的兴趣
学生对自己没操作过的材料,他会关注吗?会有探究的兴趣吗?毕竟豆子、小棒有别,能引起共鸣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共鸣密切相关,情感的共鸣又来自于共同的体验。而出现上述现象的多数原因往往是教师没给学生提供一个共同体验的过程,当然也就无法产生共鸣。后来,教师在平行班教学中,统一共用一种材料即学生喜欢的“五角星”。当学生从课桌上拿起五角星那瞬间,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们一丝不苟地数,生怕弄坏它。由于共同的材料、共同的体验,交流时,都专注倾听,不断触类旁通。有的说:“一个一个地数”;有的听后马上说:“我是5个5个地数的”;有的说:“我10个10个地数更快。”10个一叠,10个一叠,一看就知道。当我说出如果数100个,你又会怎样数呢?当学生发现自己手中五角星不够时,不用教师的一句提示,学生也能与同桌主动合作、探究。有了共同体验,真正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