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26 15:52:29

序论:在您撰写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内涵;误区;矫正对策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1]成人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成人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和本质,从而促进成人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与质量观的内涵

1、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是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培养人的质量要求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就其核心内容而言,成人教育质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成人高等教育受教育主体的成教学员所获得的教育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二是成教学员接受教育服务满足自身需求的程度。其中,前者反映的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问题,主要回答客观上应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的问题;后者反映的是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问题,主要回答主观上对成教学员的质量做出的价值判断以及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2]

2、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是人们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并且主要着眼于对学生质量的评价。[3]它是判断成人高教提供的服务产品满足受教育者和社会需求程度的理念。笔者赞成叶忠海教授提出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内适应、个适应、外适性三者质量的整合统一,也即是教育目标达成度、个体发展促进度、社会需要适应度的辩证统一。任何忽视其中某一方面质量,均是不完整的教育质量观。”[4]“内适性、个适应、外适性”三者分别对应“知识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三种不同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导向。单纯强调一种质量观而忽视其他质量观都是片面的,因此,我们力求建立全面、发展、可持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成人教育的“个适性”质量观为主体,兼顾“内适性”和“外适性”的质量观。

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存在的误区

1、盲目注重成绩,忽视能力培养

这种片面的质量观只盲目强调学习成绩或单纯侧重品德表现好坏,以此来判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在这种质量观的误导下,人们经常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或助人为乐的多少来衡量受教育者的教育质量,很少着眼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比如学生通过学习带来的知识的收获、遇到突发问题时的心理成熟度、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等。

2、盲目扩大规模,忽视提高质量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实用性人才,但在贯彻 “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5]的过程中,一味追求规模上的盲目发展。根据教育内部规律,办学规模必须依据办学主体拥有的教育和教学资源的多少来确定,成人高等教育也不例外。

3、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

许多高校把兴办成人高等教育作为补充国家拨款,充实学校财政的有力手段。目前有一些普通高校的领导层形成了“普教创牌子、成教创票子”的办学思路,其中层机构负责人,存在着办成教就是“创收”、就是要“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办学思想。[6]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首先是一项教育事业,其次才是教育产业。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公益事业,成人高等教育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满足成人群体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为成人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

4、比照普通教育,呈现趋同现象

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两翼”的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要遵循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导致一些学者在探讨成人教育质量观时也从普通教育质量观出发,提出了和普通教育质量观并无太大差异的成人教育质量观,致使有些人走入“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大致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观”的误区。例如,教师往往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移植到成人教育课堂,完全将两类学生“一视同仁”,却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无论从教育目标、办学主体、教学模式、生源构成等来说,成人高等教育都有着独特的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观,二者不能等量齐观。

三、树立全面、发展、可持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国家人力资源持续深度开发的重要战略。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既要具有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一般共性,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运行规律,也要遵循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鉴于此,需要正确认识和走出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误区,全面把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特点,重塑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全面、发展、可持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树立全面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应树立全面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这既是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也是标准性与特色性的统一。

2、树立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的质量观,就要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四者之间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历史关键期,坚持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先,肩负效益的发展策略。

3、树立可持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

要树立可持续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就必须体现适应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好的追求创新型,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

[1]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Z].1987.

[2] 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入世背景下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基本对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81-182.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 叶忠海.成人教育学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5] 张忠伟,陈君.简论承认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函授站 管理

函授教育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重要的办学形式之一,而函授站则是高等函授教育的组成部分。函授站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贯彻国家有关函授教育的方针、政策和规定,执行主办学校和设站单位签订的建站协议,严格执行主办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只有加强函授站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保证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是国家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和全国43所创办“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多年来,我校始终继承和发扬“哈军工”优良传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的思想观念,在办学中形成了基础扎实、特色鲜明、教学严谨、学风优良的人才培养特色。

我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于1983年,经过26年的建设与发展,已为全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函授毕业生近万人。现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三千多人,在黑龙江、辽宁、江西、湖北、海南等五个省市建立了函授站。这些函授站点均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站长基本上是设站单位的主要领导兼任,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并且保证了主办学校与函授站之间工作的信息畅通。函授站是高等函授教育的组成部分,对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关于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管理,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建立函授站必须先实地考察评估

函授站具有各自的行业、属地社会关系等优势,不断地挖掘生源市场,开设了社会量大、相关行业比较急需的专业,有的函授站点直接和企业联合办班,开拓了生源市场,增加了办学渠道。我校建站一般是在高职、高专、船海系统。学院领导组成专业考察组,首先考察设站单位的办学资质,设立函授站的单位必须具备事业或企业法人资格,具备从事教育或相关服务资格,能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是设站单位的软硬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备专职或以专职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专职管理人员、教学设施(教室、图书馆、网络、实验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等)、住宿和生活条件,能够有正常的经费投入,应该建立保证函授站正常教学秩序运转的管理制度、社会信誉等。三是根据高等教育资源布局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生源市场的实际需求设置函授站。对于达到建站要求的,学院签订建站协议书,并且纳入学校的函授站进行管理,执行学院《函授站教学管理文件汇编》的规章制度。

二、成人高等教育函授站的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的概念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达到既定的高等教育目的的过程。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专业设置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质量的控制――即教学计划编制、教学计划与课程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

教学计划是开展函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针,我校函授站的教学计划是学科带头人、专业教师和函授站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学期开设的课程及课程时数(总学时、面授时数、自学时数、实验时数)、课程设计(实习)、考核类型(考试或考查)、学位课。

每学期开学前,函授站必须向学院提供学生面授期间的任课教师情况和课程表。学院已形成制度,每年面授期间抽调部分人员对函授站进行办学情况检查。主要检查:建站协议、建站备案手续;函授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函授站组织机构设置、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大纲及执行情况;课程表、任课教师资料、相关教学检查记录、学生考勤记录;毕业设计及论文要求,近二年的学生毕业论文、试卷抽查(含已毕业两年内的试卷);考试管理制度、考场记录。

学院每年度都举办成人高等教育函授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年度函授教学及新生招生工作;各函授站预报下一年度成人招生计划;听取各函授站、教学点总结汇报工作;讨论函授教学和学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整改措施;布置下一年度有关工作。

函授面授主要是为学生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搭桥引路。面授教学质量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自学、作业的效果。函授站面授期间的主要检查方式:随机跟班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同函授站座谈交流意见。

1.函授站的教材选用。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函授教育的教材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学院指导函授站应选择具有函授教育特点,有利于学生自学的教材。基础课的教材要突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课程的重点要阐述得清晰透彻,浅显易懂,符合函授特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材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时,必须配备自学指导书。

2.函授站的教师聘任。函授教育的面授时间短、内容多、速度快、学生层次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函授站聘请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讲授效果好。函授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自学指导书的要求,紧扣教材的基本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讲授,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认真布置和检查学生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在对作业的批阅中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使面授时的讲授更具有针对性。辅导答疑应加强计划性和科学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以确保教学质量。

3.函授站的学生考勤。面授时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讲授学科的科学体系,知识重点,定义、定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它们之间的逻辑结构,等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按时到课,认真听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成人学生的特点是工学矛盾特别突出,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学生很难请假20多天脱产上课。我校根据学生行业特点,对部分专业的面授时间进行调整,如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面授时间集中到冬季,这样学生可以避开忙碌的施工季节,确保面授到课率,保证面授质量。

4.函授站的实验和和实践环节。实验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感性认识的实践性教学环境。因此,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学时,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强化课堂教学内容。

5.函授站的学生考试。考试是督促函授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关键措施;是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函授站每次面授我们都抽考一门课程,这是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之一。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着重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考分离”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有效地检验教与学的质量,反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考试方式的恰当运用与考试内容的科学设置已经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6.函授站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于实现函授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函授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重点抓好选题、教师指导和答辩几个主要环节。选题要结合专业,体现专业性、实践性;要有一定的深度、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得到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用于生产实践,从而保证函授教学质量。

答辩是考核的一种手段,既是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能力的一次重要训练,又是对函授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的一次综合性检验。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起关键作用。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审阅学生的选题,反复检查学生设计过程中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表现,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我校要求函授站的答辩委员会由5至7人组成,每组至少有1人是我院选派的学科带头人。坚持评分标准,客观公正评定成绩。

总之,函授站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函授站的规范化管理,就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函授教育的健康发展,实现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

收稿日期:2006―09―1 1

作者简介:黄NEB2F(1959-),女,汉族,广西桂林人,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成 人高等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实 现形式。但伴随着成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出现了对成高教育质量 下滑的谴责之声。

一、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三种不当归因及其质量观的匡正

(一)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三种不当归因

1.学生素质下降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社会上关于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议论,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素质下降这一事实。这反映 了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一些诱因或外在原因,却不是本质原因。该观点的错误在于把成高教 育的产品和成高教育的对象混同起来。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成高的教育产品当然也不例外, 因而衡量成高教育质量优劣的根本在于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水平的高低,归根到底是对顾客 需求的满足程度而不是学生的素质。成高教育服务若能针对学生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 工作,实现学生素质的最大发展,满足包括用人单位在内的各方需求,就应当认为成高教育 服务具有高质量。不能以成高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素质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就断定成高教育质量 不如普通高校。以挑剔顾客质量的好坏来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一些生 源较差的民办学校因重视教育质量,办得红红火火,就是对此种观点有力的回击。

2.社会不良心理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另一种观点把成高教育质量下滑归因于社会上日益升温的“文凭热”。该观点认为成高 教育质量的下滑,很大程度应归于社会的不良风气,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功利心理。一些用 人单位招聘员工时一味追求“人才高消费”,以高学历作为高水平的代名词;某些学生求学 的目的即为一张文凭,以“文凭是否好拿”作为选择就读学校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在日益 激烈的生源大战中,一些成人学校为了生存不得已选择对学生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直接导致了成高教育质量的下降。毋庸讳言,这种观点的实质在于将部分成高院校短视行 为所造成的教育质量下滑的责任统统推给了消费者。教育内外部规律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这种适应应当是积极的、发展的适应。社会 对人才的需求,在于其真才实学。外在的受教育层次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个体的身心发展 。成高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社会和个人需求,而不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消极迎 合。某些成高教育院校忽视教育事业对社会长远需求的满足,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行为 应当受到严厉谴责。

3.私人办学的大量介入导致成高教育质量下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民间办学的热 情空前提高,大量私人资本注入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和成人教育领域。有观点认为过于市场 化的运作和商人重利的本性,造成了成高教育质量的下滑。但将私人资本注入成高教育领域 作为其质量下滑的归因明显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成功转轨就 已经说明,非公经济成分的进入及其引起的市场竞争,是促进各行业争相提高产品和服务质 量的重要原因。存在大量优秀的民办(私立)学校,他们的办学水平,令一些国内知名高校 自愧不如。这些事实也有力反驳了对民办成高教育的批判。目前民办成高教育领域的一些不 良甚至违法现象,是某些投资人的短视行为,说到底是一个监管的问题。我们在严厉打击实 践过程中出现的,以降低质量甚至采取欺诈手段等牟取暴利的不法投资者的同时,要注意给 民办教育的发展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正确认识到民办教育不等于低质量,民办教育是我国 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成高教育质量观的匡正:应树立发展性、多样性和特色化的质量观

以上对成高教育质量下滑的不当归因,本质在于未树立科学的成高教育质量观,它们孤 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成高教育质量,得出了关于成高教育发展前景的悲观论调,使成高教 育发 展缺乏良好的舆论环境,也不利于引导成高教育质量的改进。为此,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成 高教育质量观。

国际标准ISO9004―2:1991《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2部分:服务指南》附录中给 出了服务业的示例。教育被划为服务业的一种,与建筑设计,勘探,法律等并归到第8类“ 专业”当中。成高教育就性质而言是教育服务业,适用服务业的质量观。将成高教育质量定 位于 服务的质量,将有助于树立发展性、多样性和特色化的教育质量观。这因为,将成高教育理 解为 服务业,可以将成高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产品,与成高教育服务的对象――成高教育学生 区分开来。这 样一来成高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入学素质的差异,将不再被视为成高教育质量比普通高 校质 量低劣的主要原因,从而可以使人们端正对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为成高教育的发展创建一 个良 好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类型和层次是多 样的,因此,成高的教育服务质量不能用单一模式尤其是精英化的质量评价模式来衡量,而 应该考虑成高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多的关注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具有服务特色的服务能更 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成高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将使其在教育服务市场独树一帜,在 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时期成高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一)专业设置的合理性

高校专业设置有两种基本取向,一为学科取向,二为就业取向。学科取向的专业设置, 意在通过多学科并存和彼此交叉相融,为学术创新创造学科条件,在实践上体现为不少高校 追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 业目录》大而全的学科专业群。目前一些普通高校无视自身已有的办学优势和整体实力, 一味热衷于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已产生学校原本短缺的办学资源更趋紧张、教学质量下降和 毕业生就业困难等消极影响。成高教育的专业设置,因其大众化的导向,更应从盲目追求学 科取 向的怪圈中挣脱出来,以满足学员的就业需求为办学宗旨,采取就业取向的专业设置。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出台,成高教育应根据当地的需 求和 自身条件,有针对性进行专业调整。藉此既可以改变成高专业设置本科化的偏向,又可以通 过设置对口专业或相近专业,满足中高职毕业生通过接受成高教育提升其学历层次的需要, 成为成高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拟合

专业设置的就业导向及对区域内其他学校专业设置的关注,使成高教育在形式上符合社 会的 需求,但只有课程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拟合,才能使成高教育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中, 成高教育 的课程设置几乎没有经过科学论证,通常都只是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课程设置的简单删减 ,对各方面要求稍微降低即完成课程设置。事实上成高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 置存 在着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不能通过简单的删减拼凑而成。普通高校,尤其是某些知名大学 ,其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其学术研究取向,某些理论色彩很浓的课程根本不适宜在成 高教育开设。同时,成高教育学生所迫切需要的一些实践性课程却是普通高校没有的。因此 ,成高教育的 课程设置必须有独立的思路。西方国家关于继续教育的课程设计有借鉴意义,其一般步骤如 下:第一步,工作分析。基本内容包括确定职业名称和专业范围,确定基本技能范围,确定 工作技能等;第二步,制定技能结构图。它是课程设计讨论的最终结果,同时为制定全部课 程和教学计划提供依据;第三步,确立目标。通过分析技能结构图,确立培训目标;第四步 ,教学设计。把技能结构图和培训目标转化为教学计划(或称“授课计划” ),以及选择 或制定学习评价(考核)方法。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把社会需求转化为成高教育的 课程,使得成高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管理现代化

从总体上看,成高教育质量应体现在成高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其中管理是保证。只有通 过管理现 代化,才能集合成高教育各方面力量团结协作,实现成高教育的全面现代化,进而完成现代 化人才的 塑造。在教育管理现代化进程中,教学管理首先要向现代化迈进,如计算机技术的充分利用 ,建立网上选课系统,构建教师学历、成就、知识结构以及来自学生等各方面对教师教学方 面要求的数据库等,使得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为迅速而有效地做出管理决策提供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成高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从理论走向实践就与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许多进步分 不开 。在大力倡导教育管理现代化的同时,应防止将管理现代化等于管理机器化的偏向,注重管 理中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成高教育领导应着力培养管理队伍的和谐意识、团队意识,并通过 提高 自身素质,树立新型权威,使各项工作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同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 ,应采取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

(四)与国际接轨

全球化的进程,促使各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走向国际化是 必然趋势。成高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走在国际化的前列。成高教育 与国际接 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成高教育应将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国际化的视野作为重要教育目标 之一 ,使受教育者在态度、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适应全球化趋势。这一点在全球化趋势日渐 加剧的形势下越发重要,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中国缺少经过很好训练的大学毕业生可能将会阻碍经济增长,也将会阻止中国向更先进的工 业领域迈进。这份报告所指的“良好训练”的内容,国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占相当大的比重, 成高教育应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与国际接轨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对一致的教育质量标准。教育培养的人 才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资源,人才质量的互相认同,是新时期教育的新特征,也是各国教育发 展的共同理想。同时,教育质量标准的一致,为开展更为广泛的教育合作提供了基础。

三、进一步提高成高教育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基于ISO9000的质量保障体系

ISO9000是ISO/TC(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 标准,它为世界范围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QMS)术语、原则、原 理、要求和指南,以它为基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全员参与和持续 改进,使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得到保障和提高。引进ISO9000,可以为成高教育服务质量提供 体制性和全员性的保障,是一套可操作的质量管理方法,为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了极大的 方便。同时,引进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的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促进我成人高等教育与 国际接轨,促进成高教育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合作。

(二)健全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

在建立以成高教育自身为主体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监督机 制。 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建立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通过国家强制力打击成高教育服务市 场的短期投机行为和一些不负责任者的见利忘义行为,有利于扼制当前成高教育领域的不正 之风。但成高教育质量的国家干预机制仍然十分薄弱,应建立更系统、更强硬的长效机制, 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拓宽监督范围,为成高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4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思考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及法律教育存在问题

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多样,有脱产、函授、夜大、网络、自考等。成人教育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由许多不同类别的人组成(以行业划分),并且都受到单位和继续教育所在学校的双重教育与管理,肩负着工作和学习的双重任务,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学习目的和学习条件决定了其特殊性。

成人教育学生具有稳定性、独立性、社会性和定向特征。他们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稳定的注意力、审视力和深入观察的能力。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强。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发展自己,希望更好的完成学业;他们学习目的明确,紧迫感强,理解能力强,珍惜学习的好时光。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如大部分学生没能协调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自律能力差,参加继续教育目的只注重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等现象。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特殊性,他们对于生活中的法律现象深有体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系统的法律教育,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未能解决生活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于法制教育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加强对成人教育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他们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办事。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教育目标、教育资源、教育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亟待完善的地方。

二、法制教育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

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认识和落实法制教育的目标,把学习法律知识当作惟一的目标,而忽视了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法制教育的目标定位下,法制教育就成了缺乏实践和情感的、单纯的法律知识灌输的过程,成了学概念、背概念、考概念的过程,许多学生都认为,法律没什么学的,只要背一下就行了。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整体目标应该包括传授法律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法律意识、形成一定的法律能力三个方面。在这三者中,法律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基础和手段,而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的提高才是最终的目的。不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对法律一无所知,就不可能形成较强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但是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的形成以及法律能力的提高,三者形成的机制和条件都有很大不同。法律知识主要是关于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它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而法律意识的形成与培养,不仅牵涉到认知因素,还有情感、态度因素,它是在个人不断体验(法律心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与看法。某种程度上说,法律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教育者的“灌输”去完成,而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不能靠“灌输”去完成的,必须是靠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而逐步形成,教师的任务就是提供不同的情境和活动,激发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去体验、思考和判断。法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法律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也需要进行法律事务的训练,它十分强调个人的操作与实践。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如果说法律意识的培养与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有密切关系,那么,法律能力的提高与法律知识的学习结果(丰富的法律知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明确了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具体法律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法律意识和能力,而不能仅把目标停留在笼统甚至模糊的层次。

1.法律基本知识

(1)法律基础知识。首先是涉及到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如《刑法》、《宪法》、《民法》、《合同法》等;其次是可能与自身有密切联系的部门法律、地方性法规,如《劳动法》、《婚姻法》、《行政法》等;第三是学校内部各项规章制度。

(2)安全知识教育和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教育。安全教育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重要一课。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各种扰乱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所在学校的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要把安全知识教育贯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形式可多样化。

2.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指重视、遵守与自觉执行法律的思想意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应具有以下法律意识:第一,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意识;第二,国家主人翁和人民公仆的意识;第三,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意识;第四,公平竞争和契约意识;第五,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

3.法律能力

法律能力主要是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具备选择恰当的途径解决不同法律纠纷的能力,能够书写常见的法律文书QS力,查阅咨询相关法律知识等的能力。

三、社会各界法制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整合

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大课题,应由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但目前由于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目标缺乏全面、明确的认识,社会各界力量,如公、检、法等部门和学生参与较少,基本上由学校来规划和实施,没有建立各方面分工、合作机制。笔者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应该形成以法制教育目标为指导,以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为主体,社会各界密切支持、配合的法制教育合作机制。以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为主体,是因为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业的法律或德育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掌握比较清楚,对学生既可以进行规范和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又可以结合社会实际进行随机的法律实例教育。而社会部门(公、检、法等)的责任主要是根据法制教育的目标,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对学校法制教育进行补充。比如,针对一些社会热点中的法律问题,学校不能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公、检、法等部门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配合学校进行专题性法制教育。

四、法制教育的方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

目前,高校探索出了很多种法制教育的形式,如法律知识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现身说法等,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师法律素质、法制教育目标不够明确等原因,目前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客体的“单向灌输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学生缺乏法律情感体验和法律实践。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法律素质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思考,必须经过学生的实践。因此,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法制教育经验,利用科学、灵活的教育形式开展法制教育。

1.案例教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案例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对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都有积极的作用。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的“以案说法”、模拟法庭、到法院参加旁听审案等,以其现代传媒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2.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过程。它对于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已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中,应适当增加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养成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

3.诊所式法律教育

所谓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法学院普遍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的应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缩小学院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它弥补了传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法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接触和处理真实的案件而进一步掌握所学的法律专业知识,锻炼学生协同工作的能力和相应的基本从业技能,加强对律师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和学习,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奠定基础。

五、提高《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法律基础课程》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环节,但由于高校内部的法制教育没有一个整体性规划而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且教学时效有限,学生很难全面了解法的基本理论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法律。

1.要在教育内容上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法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了解市场经济、世界贸易的新法律法规,并把这种法律科学知识内化为个人对法律的自觉态度,即从理性上认识到和在社会实践中都能自觉依法办事。

2.法律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本身也离不开法律,如学教育学的必须要懂得教育法,学经济管理的必须懂得经济法等。法律科学应发挥其既是基础科学,又是应用科学,既要规范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又要为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服务的特殊作用。当代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要尽可能利用专业科学和法律科学之间的结合点,并使其互相服务,从而提高自身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3.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改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可通过法律基础课的课件建设,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章节的具体内容、案例分析、相应的法律法规、问题解答等都融于课件之中,使法律基础的教学既生动活泼,又能接受大量的信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考试方法要有助于测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课堂提问、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考核。

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仍需要通过有效途径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形成相当规模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成人教育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本文拟对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分析,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出思考与探索。

一、影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最的因素分析

(一)认识不够全面,重视不够到位

一是从办学指导思想上看。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意识较为淡薄,致使教学质量不受重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成人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只片面追求办学规模和经济效益,没有把成人高等教育看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把它作为我国“人才开发”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理解。二是从教师教学角度看。没有把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给予同样的重视和投人,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对成教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投人的精力和时间远远不及普通高教。三是成教学生自身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部分人并不是真企意义上的为学知识“充电”加压,没有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只是为解决文凭问题而来。

(二)管理不够规范,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尽管运作了20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但无论从管理的规范性还是制度的系统性等方面都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一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缺乏有效监控。表现为对办学资格的审查不够严格,致使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学校也进行大专、本科的学历教育,其教育质量可想而知。二是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对成人高教办学管理体制上,没有建立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教管理体制,缺乏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没有优胜劣汰,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在对成人高教学生学籍管理上,由于办学者指导思想的不够端正,导致对成教学生的管理过于松散,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交费,对学生的纪律、品行的培养上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有效措施,致使有一些条例规范近乎形同虚设。三是成人高教法律法规不健全。依法管理成人教育已成为国际上的普遍特征,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相继制定了《成人教育法案》、《成人高等教育法案》等20多种法令,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也都较早地制定了有关成人教育的法规。我国近些年来虽然制定了许多发展成人教育的政策性文件,但是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成人教育法》及其配套法规,致使成人高教中的许多管理工作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缺乏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致使一些管理工作处于“混沌”状态,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公开、公平、公正。

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除了以上两大不利因素外,目前,成人院校师资力量的缺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情况分析表明,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不是单一的,既有思想上的重视不够,也有管理上的力度不足等多方面的原因。要改变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首先,要转变观念,把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真正看作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给予同等重视,以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而不是把它单纯地看成是学校的创收部分。要把成人高等教育纳人到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纳人到我国“人才开发”的系统工程中来。其次,要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成教质量意识,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教职员工都重视成人高等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增强敬业精神,把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工作。再者,要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投资的力度,改善成教的办学条件,为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提供物质基础。最后,加大成人高教学生的教育力度,使其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重视自身的学习,把学知识、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当作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不能把混文凭作为学习的主导思想。

(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建立一套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的规章制度,使成人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提高成人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资质的审查、规范化管理和有效监控。上级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加大对成教办学资格的审查力度,细化各种管理监控指标,严格各项办学审查,有效控制办学质量,对有问题的学校,要及时发现,限期纠正,严把办学关。  其次,严格规范成教招生管理。要杜绝成人高考舞弊之风,严把招生关,对一些热门专业不能无限制地扩大招生,而要根据当时当地考生报考总人数划定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比例,这样才能保证生源的基本质量。第三,建立成人教育管理优胜劣汰机制。这其中之一要改变成教招生管理的“严进宽出”为“宽进严出”,给地方学校一些招生自主权,但要引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严把毕业关。要严格学生的学籍管理,及时、准确地处理有关学籍信息,认真保管和充分利用好学籍档案,无论是学生人学资格的审查还是毕业资格的审查,都要依法办事,按照有关规章进行操作,从而保证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第四,各级政府和成人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一整套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科学规范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教质量评枯体系,以此来约束和规范各办学单位的行为。政府部门要按照教育规律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质量管理,对其评估结果,好的给予表彰奖励,差的予以批评指正,限令整改,从而从宏观上、整体上加强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首先,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深度和知识水平,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严谨治学,从严施教,又要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来言传身教,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成人高教的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成人的思维方法和需求,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内容的选择等方面,要形成成人教育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的技能,在考试方法上,减少死记硬背的东西,突出应用题、选择题等实践特色,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因此,对成教的教师,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他们进行专业深造外,还要组织教师定期下企业咨询、调研,以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举办各种教师研讨班,不断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同时,加大对教师敬业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使成教教师无论在理论深度、知识水平、实践经验还是在师德修养、教学技巧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提高成教教学质量。其次,要加强成人高教的教学管理,就必须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成教管理队伍。一是要大力开展对成人高教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各类与教学管理有关的学习班、培训班,并适当派人到国家级定点培训院校去进修学习,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健全成人教育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制订相应政策,把考核和干部的任用、晋升结合起来,建立管理人员的业务档案,实行管理人员的全员聘任制,从而有效提高成教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

第6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改革创新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莫善球(1964―),男,汉族,广西省桂林人,大学本科,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正逐步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特色,初步具备了整体开展课程建设的基本条件。在新形势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要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发挥直接有效的服务作用,同时为广大求学者接受终身教育创造一个更加优化的教育环境,就必须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一系列方面进行全新的组合与改革,以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全面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现就如何加强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在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规划要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反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学科、专业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特色等。加强课程建设,开展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整体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专业特色和成人特色的创新型的课程体系,对进一步明确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突出成人学员自学的主体地位、满足成人学员求学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特别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建设,凸显成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成人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的教育,不同于英才教育和传统的学校教育。它在保证基础理论含量够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的制订和教材的选用适合各层次成人学员自学、难度适中,适当增加实际案例,内容与时俱进;课程的安排以学分制及模块式形式,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通过一门专业课程或一组模块课程的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得到更多知识的扩展。

(三)全面深入地研究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课题,建立起既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又切合学校自身优势,同时又能满足广大求学者需求的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成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的起点。

二、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应体现以成人学员需要为中心的“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当代社会生活和各层次成人学员的需要,以实用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演练为本位、以智能开发为核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来设置课程。课程建设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课程建设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要求为前提,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标准;同时兼顾学校自身的功能、定位以及师资、实验等教学条件。课程的具体设计要在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根据学员的素质基础和实践基础制定不同模式。

(二)系统性原则。在课程整体设计时要结合培养目标和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教学计划,设计相关的系列课程,并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行相关课程的有机组合,从而体现层次性和科学性,达到整体效果。

(三)现实与前瞻性原则。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型的教育,受教育者跨越原来的知识领域,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最新发展动态。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前沿性、先进性,既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体现当前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技术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内容,注重前瞻性。

(四)应用与理论性原则。课程设计应打破学科体系,整合课程门类,合并相关课程,减少课程门类。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根据专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避免某些内容的重复;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时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以学为主”原则。课程建设要努力体现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变灌输式的“以教为主”教学模式为学导式的“以学为主”教学新模式,明确课程目标、考核标准以及具备的能力等。教师重在引导、鼓励学员自我制定学习进度、自我测试评价学习水平,推行个性化教学方式。

三、课程建设的程序与基本内容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是搞好课程开发,包括对原有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建设的程序及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分析研究、确定课程目标、相对独立、审定实施以及评价完善等方面。

(一)开展调查研究。课程改革、课程开发首先要从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分析入手,对劳动力市场职业特征和职业岗位群具体工作任务、专项能力进行研究分析,以确定总体目标和对教学基本内容的具体要求。

(二)制定课程目标。要打破原有学科的系统和完整,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要求来设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知识的相关性、独立性设计课程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以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课程组合模块,再将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目标必须符合专业目标,或者就专业的总目标分解成若干课程模块目标,每个课程模块目标又分解为若干个课程目标,形成一个适应社会某一类职业岗位群的总体目标体系。

(三)保持相对独立。课程建设在把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同时,应重视课程的相对独立性,选择应用性、技术性强或新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专业教学计划中针对某一种能力的培养而组合的一组模块式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满足社会上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的需求。

(四)组织审定实施。教学组织实施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教学依据是教学大纲。课程大纲应经过由产业界(或企业)相应的专家、学校的专家教授和教育管理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审核,然后交给任课教师实施教学。

(五)综合评价完善。制订一套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案,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学生、教师及社会用人部门的评价等多种渠道,对课程质量评价分析。评价的内容可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育技术、师资结构和水平及教学效果等。根据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课程目标、修订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保证课程建设循序渐进。

四、加强与课程建设相应的配套建设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基本文件、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师生、教材、教学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因此,在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同时,尚需加强与之相应的配套建设。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它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范围、深度及体系结构,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的一般进度,课时的安排,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主要参考书。应注意根据课程学科或职业技能、技术的发展情况对该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和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学大纲的建设。

(二)积极推进学导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要体现“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变传统“以教为主”的灌输式为“以学为主”的学导式的教学新模式,以学促导,以导促学。

(三)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反映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因此,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评聘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并通过学员、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同时对任课教师实行评聘制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教师在对社会需求的分析、课程的设计、教学的实施以及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在课程建设中的积极性,同时,应培养一批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致力于课程建设的教师队伍。

(五)加快教材建设和改革步伐。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职业岗位需求、成人学习特点等编写适合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教材,创建以能力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教材模式。努力探索教材编写的新途径,成熟一门,编写一门。同时,提倡在较成熟的课程中开发多媒体教材,优化教育资源,便于学员自学。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教学模式的重要方面。要加大现代化教育的投入及现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融声、像、动画为一体,创建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和保持成人学员的兴趣,发挥成人学员的自主性、灵活性,促进理解与记忆,使之学习快速、高效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强实验室、模拟室的建设,发挥它们在课程教学中认识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特殊作用;加大课程软件开发工作,使其成为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周春儿.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探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 4期.

[2]贺建祥,胡明山.成人高等教育多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07年2期.

第7篇

一、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重视专业课程,轻视基础课程。突出专业特点,多开设专业课程,使学生达到专业要求,尽快在社会上适应专业职业的需要,这种观念在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仍然起着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所设置的课程以专业学科为主,强调向学科的纵深发展,力图使学生学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这种重视专业课程,轻视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导致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

2.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成人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相同学科、相同层次的课程设置的内容较多,同时,理论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是容易安排的,只要具备教师资源、教室资源即可。而实践课程则不然,它不仅需要具有实践知识的教师,而且需要大量的实践课程所需要的硬件条件,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成人教育恰恰缺乏这种硬件条件,因此,在实际教学环节安排上也较为困难,以至造成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课程的结果。

3.重视必修课程,轻视选修课程。尽管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强调应用性和适应性,在学科范围内应扩大专业知识范畴,努力开设学科间的交叉课程,使学生在学得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外,更多了解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大选修课程的范围。而在实际设置课程时,由于考虑多方面的原因,选修课的比重定得过低,或选修课只流于形式,或干脆不设选修课,致使整个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同时也有悖于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4.重视传统课程,轻视创新课程。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要求,各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不断进行改革,进一步增添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传统课程在课程安排上的便利性及教师授课也较为容易,因此,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存在传统课程较多,创新课程较少的现象,或者几乎没有开设创新课程。

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

1.坚持培养目标与体现办学特色相结合。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在积极坚持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同时,要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及生源的特点,努力结合各学校办学传统和优势,集中体现办学特色,从而合理构建课程设置,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坚持加强应用性与强化基础性相结合。要从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真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摒弃“应用型”即为“操作型”的传统观念,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着力改革实践教学的观念、方式、方法,保持必要的传统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知识的持久性以及创新意识。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及实践教学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统一性是指在统一坚持“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以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际为出发点,密切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订符合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点,体现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的教学计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课程安排上,要体现强化基础、重在应用的宗旨,促使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等协调发展。

(2)课程内容上,要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相互交融,协调统一。同一教学计划的不同课程内容,要体现一个共同的专业内涵。

(3)能力培养上,要体现知识的持久性和应用性,强化外语和信息技术教育,增强学生适应能力。

多样性是指在根据社会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多样性、多变性以及生源多样化等实际情况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对职业、岗位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科学地确定符合不同层次、适应不同生源实际状况,并体现专业特色以及不同培养类型特点的教学计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根据成人高等教育不同培养层次、不同办学形式的要求,以及对不同的专业及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及内容上应有所侧重。

(2)科学、合理确定选修课种类与数量以及跨学科选修、主辅修课程,并丰富课外学术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

(3)课程设置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积极体现不同的社会需求和行业特点。

4.坚持强化实践教学的针对性与体现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主要是以适应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毕业生应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集中体现技术应用能力要强,要从社会需要出发来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结构。而实践教学正是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中心环节(或桥梁),因此,强化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尤为重要。为此,实践教学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集中体现实践教学的实用性,并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