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现代药物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4-01-25 14:50:00

序论:在您撰写现代药物发展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现代药物发展史

第1篇

1、现代生物技术革命和药学发展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开辟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近几十年的发展史虽很短暂,但进展神速,内容丰富。回顾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历程,可以看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是由于受到药学进步发展的影响;这中间体现了社会因素、现代生物技术及药物发展的相互促进;因此,探讨分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就要从药学应用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系统的分析,对现代生物技术在药学中应用,利用高科技手段,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使现代生物技术为小康社会服务,并总结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充实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史学内容,有助于应对现代生物技术革命和药学发展中的挑战,期望还可以为生物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

2、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生物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由于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于健康保健的需求,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生物技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高速发展。近年美国已经形成五大生物技术产业区,他们的产品会在一段时间里,会继续在全球的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引领世界冲向科技界的高峰。同时,在现代生物技术里,产品中下游的分离技术、纯化技术多与化工技术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预见,生物技术产业将会成为化工产业的重中之重。相信在不久,就会有许多新型的、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高档新型活性微生物及制品,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食品的添加剂。

2.1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影响

在近十几年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被世界科技界认定为重点发展领域,美国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在2000年美国的生物技术工业,就获得330亿美元投资,2001年提高到410亿美元,从投资额的增长中,可以看到美国投资者对生物技术企业前景的看好,也认定现代生物技术比其他高技术企业,在今后的几十年,一定具有更长期的利润空间。从金融市场的投资倾向分析,人类基因的发展由于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股市中的概念股,得到股民的追捧。中国,应用基因工程对优良农林牧渔新品种的创新,也得到高速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必将取得重要作用,培育新产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如新型兽用疫苗、活性蛋白与多肤、医药用酶、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生素等),已经成为我国开拓新领域的必由之路,这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对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现代生物产业发展,必将通过不同方式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现代生物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并在整体上增强了国民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将在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改善其在世界经济交往中的形象,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2.2生物技术产业市场竞争的影响

近年来,为提高我国医药企业自身竞争能力,为了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在医疗保障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制药企业的发展中实施了联合或重组,可以使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化,转变为以市场为动力、以资本资源优势配置为中心的市场模式。可以预见,我国在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企业的联合或重组,必将很快形成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发展合作的优势,在世界领域的生物药品市场与国外大公司同台竞争。

2.3中国有不断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

我国居民目前的药物消费水平还很低,据统计人均不到10美元,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当前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物消费达到40~50美元,美国的人均药物消费更高,可以达到300美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为健康买单的理念,将会激发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的发展,未来的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的市场必将十分广阔。1998年全国药品消费总额约为1000亿元,人均用药80元人民币左右。从我国消费对象的结构来看,我国社会正逐渐步入老龄化,从1979年我国的独生子政策实施30多年,到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2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新农合制度已覆盖约8.12亿人,覆盖率达98%以上。今年,新农合全国人均筹资达到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增加到人均280元,新农合总筹资额可达到2700亿元。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农民为健康药品的消费,必将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与药学产业市场的发展。

第2篇

 

一、物流发展的市场基础是以企业物流服务需求为导向

 

扩大物流服务市场是加快物流发展的关键。根据过去管理体制的指导,几乎每个二级单位都建立了自己“大而全、小而全”的供应系统,企业的内部生产至今受原先物流模式的影响。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库存数量大,占压大量资金;自备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利用率低,成本支出高;迂回运输频繁,产品不能满足售后服务要求。因此,目前的物流管理水平与现代物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在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还是在组织框架、运作方式等方面,现代物流方式不仅不能与时俱进,适应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物流发展的市场空间。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油田体质改革与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物流迫在眉睫。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必将对企业和地区的物流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可以通过重组企业物流系统来根本上改变计传统物流运作模式,促进企业物流管理由粗放转变为集约型。与此同时,在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下,海需要扩大物流服务需求,创造一定得市场基础。换言之,即通过提高物流需求拉动物流服务供给以促进物流发展。需求和物流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形成了规模经营,企业物流管理便可达到比较高的层次。

 

二、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战略性措施离不开高水平的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中需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1.存货数量大占压资金问题。要求企业在物流重组中,重新核定各项库存定额,减少乃至取消二级非生产用料库房,降低资金占用。以此来提高供应效率,做到原材料和零部件直送生产现场,逐步实现零库存、零等待。优化配送物流链,缩短产品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降低库存。优化供应配置,通过供应链一体化协作,利用供应商库存,切实运行“储物于商”的运行机制。

 

2.企业内部物流管理职能分散问题。之前企业对物流活动多数实施纵向直线管理。而现代物流则要求从采购、存储到配送至现场全程统一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从内部物流一体化逐步完善到供应链上全部公司在内的外部物流一体化。

 

3.企业物流活动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问题。企业要充分优化利用交通运输买方市场条件,采用招标议标等方式,公开选择并充分利用社会运输、仓储和货运等资源解决自我服务比重过大问题在服务本企业同事参与社会竞争。

 

三、构建物流管理新理念、新思路

 

为全面提高物流水平,优化物流管理,在不同层次和环节上形成别具特色的做法,才能见到实效。

 

1.优化整体供应链,确定物流为核心竞争力。将物流水平放在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位置,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去组织管理采购、仓储、配送和运输这一条线的物流活动,整体优化重组物流业务流程。分步模能力、消耗量、消耗规律,有的放矢制订业务流程,配送方式。同时要提高物流管理组织化程度。要认真分析仙河区域各单位物料特性、供货厂商远近及规不论是物流中心还是各二级供应部门都配备了一定的装卸搬运设施,但利用率低,而大型吊运设备短缺,而要配备需资金量大,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内外结合,充分调研供需关系,与运输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2.优化供应配置,减少资金占用。如今多数企业的产品链首尾相接,因而现代物流强调由供应商和采购商共同管理库存。通过招标选择供应商,实行代储代销,生产所需的材料零部件等定时、定点、定量配送,定期结算,大大降低储备资金占用。代储代销物资既可放在配送中心的孤东库,也可放在孤岛、海洋、桩西库,这部分物资由配送中心、存放点及厂商共同管理,其费用由厂商负责。基本实现生产线零库存,降低生产资金占用。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求大而全,不盲目追求先进技术,自我服务,依托社会物流资源。可以借鉴台湾“本土化物流”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予以改造,节省资金。同时充分利用油田各单位现有库房,目前各单位库存利用率仅30%左右,料场利用率20%左右,这些剩余空间为物流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设施。

 

4.把物流服务融入企业供应链。树立新的经营理念,整合物流功能,将自身业务融入企业物流中,以优质服务取得用户信任,要实现配送集约化还需要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专项配送,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认真学习借鉴社会物流配送经验,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5.把物流中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1)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由于配送中心运营方面的实践经验不足,人才的培养就更显重要。因此需要提高物流人员专业素质来增强企业竞争力。配送中心定期组织各配送队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文明礼貌及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特别是物料标识常识、外观检测知识及吊装常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观摩学习,提高人员实际操作水平、理论水平。

 

(2)建立调度和监控指挥系统。目前大部分库房虽实行了仓储计算机管理,但实效不理想,建议配送中心逐步完善电视监控及安全防范系统,库房温湿度监控系统。

 

(3)优化业务流程,制订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及严密的运行方案。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相适应的,各环节相互制约,相互渗透,“零缺陷”的业务流程,制订覆盖物流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确保物流安全、经济、高效、顺畅、有序进行,实现物流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

第3篇

充分发挥交通、资源、区位优势,在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三峡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的过程中,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物流产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积极培育物流市场,建立社会化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塑造多层次、多类型的物流配送格局。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整合码头资源,建设港口物流中心;依托火车站,建设仓储物流中心;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物流中心。到“十三五”末,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占GDP的比15%以上,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培育和引进大型现代物流企业8家以上。,

1、规划建设一批物流业园区。重点规划建设以化工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的__化工物流园,以农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的城东农产品物流园,以工业产品仓储、物流运输为主的城北工业物流园和以商贸服务为主东湖大道商贸物流园等四大商贸物流园,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优惠,促使物流企业向园区聚集,形成产业规模,提升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鼓励园区物流企业通过契约化的方式,与零售商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委托关系,进一步形成物流联盟,降低物流成本;鼓励园区物流企业强强联合,进行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成本,避免重复建设。

2、大力引进物流业重大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出台优惠政策,努力引进一批物流业大项目。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开辟物流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3、加强人才培养。支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物流业企业培养人才和培训员工,鼓励企业为员工建立企业工龄津贴制度,稳定员工队伍,定期开展物流业企业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优秀人才纳入市级人才库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特别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市管拔尖人才,落实相应津贴,定期开展物流业技能竞赛活动,对获奖者予以表彰奖励。

第4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残酷。企业必须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力。企业如果想要生存与发展,并在众多优秀的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创新,自我约束,拼搏进取。这就要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内、外部形势的把握,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这样企业才可以另辟蹊径,使企业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必须要正确发挥其职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要从单纯的会计记录与核算的工作中走出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认真测算每个方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影响,合理建议。财务管理在企业的不同成长时期也具有不同的重点。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财务管理也有其自身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递进的五个阶段。

第―阶段,记账。这个阶段的企业处于初创期,人员规模多不大,业务比较简单,从产品、业务单元、地域方面来说,管理少而单一;营运及资金规模也较小。因而对财务功能的要求较低,限于出纳、记账、简单核算、报税,财务完全是后台孤立的服务职能。这个阶段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由于会计人员水平有限,往往缺乏严格的审核环节,核算归属、记账准确性和规范性差,有潜在的资金安全隐患。另外,业务上的灵活性导致财务上存在许多账外项目,账目不能真实反映整体经营状况。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聘请实务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或机构定期审计调账,规范科目设置;核算归属、对账、单据凭证账簿,并且建立简单的财务控制措施,如费用标准、借款限额等。

第二阶段,控制。企业进一步成长,进入较大范围的市场、产品和组织的扩张。这个阶段,由于资金、货物的运作量不断增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增大,产生资财损失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都扩大。组织单元、人员、地域管理点快速增多.也加大了资金调配、费用失控的风险。同时,快速扩张对资金周转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对整体财务、资金状况缺乏准确及时的了解,就会丧失市场机会或造成现金流危机。这个阶段的企业,就像快速奔驰的列车,如果没有一套良好的制动装置,遇到弯道、突况等就容易出轨。所以,企业到达这个阶段,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使持续的奔驰建立在―个可控的平台之上。

配合这个阶段的管理要求,财务管理强调资金、货物、资产等财务安全,要求准确地记账和核算。财务广泛参与到业务流程之中,紧贴业务,建立起一套财务控制制度,从资金、存货、信息、账务四个方面保证企业内部安全。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可能有的风险缺乏系统分析和了解;采用控制手段,但对控制效果没有把握,并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控制点和控制手段不恰当,没有起到控制效果;侧重对会计系统的控制。忽视业务系统的财务控制,使财务控制仍然停留在事后,从而起不到对业务的控制作用。解决这个阶段的问题要求企业主既懂管理又懂财务,并且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念和系统思维的专业人士。在实际中,企业或通过聘请这样的财务总监,或通过聘请专业咨询机构来系统构建这个控制平台。

第三阶段,分析。企业进一步成长,或在已有的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或进入多元化发展,在较大范围的市场进行竞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及内部管理环境比较复杂,信息比较庞杂,需要进行选择和分析以支持各种决策。如果缺乏这种信息的支持,决策将无法进行或存在很大的决策错误风险,如:基于财务分析的战略选择、业务组合、业绩管理.投融资决策,运营效率的改善,全面预算的实行等、这些都将阻碍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和利润的增长。因此,这个阶段要求财务为业绩管理、全面预算、决策支持服务,帮助企业盈利。财务参与到事前规划和控制中。

常规的指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主要为投资者所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财务分析的内容远不只于此。企业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财务分析体系和模型,财务分析的结果,可广泛使用于业绩规划、盈利分析、效率改善和薪酬制订中。

第四阶段,资本运作。这个阶段。企业运用资本手段进行较大规模的快速扩张,进入多元化扩张和发展,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或进行其他战略性、财务性融资;同时,采取并购等手段进行扩张。这一阶段的财务重在资金运作。对投融资进行直接运作和管理,以及处理所涉及的资本结构优化、利润分配事宜。

第五阶段,财务效益。这时的企业具有较复杂的资本结构、法人结构,营运资本量大,有税务谈判的筹码。这个阶段的财务主要是通过税务优化、营运资本的管理,直接为企业产生效益,以避免不必要的多纳税和资金闲置,造成损失。

总之,财务管理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工作作风,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加强财务管理和改善服务的政策建议,优化财政资金分配,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随着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难度增大、业务增多、任务加重,客观上要求必须大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要根据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工作的要求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充实人员,确保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在政策制定、资金分配方面充分发扬民主,在任用干部上任人唯贤,诚实从政,讲真话办实事,切实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树立依法行政理财和为基层企业服务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公质量和工作效率,真正让财务管理起到增强企业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经济竞争能力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医药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

一、传统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

传统物流是一种被动服务,大部分人都认为医药物流就是医药经营企业和药品配送。他们认为医药商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下游,是医药营销渠道中占主导地位的成员,承担药品分销流转的主要任务,因此他们就是物流的执行者。甚至,还认为建几个仓库配备几十辆货运卡车就叫物流,医药物流工作就是药品的配送工作。其实,配送和运输只是医药物流的一个具体环节而已。除此之外医药物流还包括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等一系列环节。

2、缺乏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作为完整的医药供应链,产供销是一个整体,但是从医药现在的网建工作和对物流的投入建设来看,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的药品销售阶段,而对供应链上游的药品生产和原材料采购等并没有实现物流管理,因此有必要对整个行业物流进行集成,使上下游通过物流成为完整的整体。同行业之间基本上没有物流合作,即使合作,也只是为了缓解短时期内的物流资源不足,而不是抱着持续改进、降本增效的目的。

3、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医药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物流的许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物流行业,因此必须有医药行业自己的行业标准。目前,整个医药行业的物流体系刚刚起步,根本谈不上标准化,由此而带来的货物流通和信息交换不畅、流通环节多、速度慢、费用增加,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这些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医药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订滞后,跟不上医药物流发展的步伐。

4、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医药物流的发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即缺少医药物流管理、医药物流网络体系、医药物流的增值服务。虽然我国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大多为粗放经营,内在质量差,运作效率低。企业各自为政,缺乏从整个医药供应链的角度来整体运作,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物流各环节之间割裂,长期来看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建设及运营成本较高。

二、现代医药物流的特征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使得医药物流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医药物流。现代医药物流强调整个医药物流的系统化、整体化和综合化。概况起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系统化。现代医药物流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包括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和后消费领域,还包括装卸、加工、仓储、保管、备货、分拣和运输等多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必须以医药物流资源的优化融合为手段,实现系统化运作。

第二,专业化。专业化是指不仅解决企业内部需求的发展和增加,还提供各种专业化的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的医药物流实现了药品运输的专业化分工,缩短了供应链,可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和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第三,信息化。信息化包括两个方面:设施自动化和经营网络化。设施自动化是指药品的接收、分拣、装卸、运送、监控等环节以自动化的过程来完成。经营网络化是指将网络技术运用到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只有实现了信息化,才能很好地解决物流系统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协调和高效运转。

第四,标准化。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专用工具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定各个领域和环节的工作标准。对物流企业来说,标准化是提高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对消费者来说,享受标准化的服务是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第五,国际化。现代的经济是全球的经济,医药物流业需要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突破国家地域的限制,以国际统一的技术、设施和服务为标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

第六,人文化。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现代医药物流不能仅仅着重于成本的降低和企业利润的提高,更应该通过供应链向最终消费者传递医药关爱文化,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水平,实现行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里所说的医药关爱文化,应该包括医药保健知识的传播、个性化的医药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等。

三、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模式

1、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租赁模式

医药物流中心/园区是现代医药物流供应链中的关键节点,但其投资大,风险高,独立运作难度较大。因此可以采用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租赁的模式。首先由供应链核心企业牵头建立供应链联盟,然后统一委托第三方物流地产开发商开发建设医药物流中心/园区。普洛斯是世界一流的地产开发商,在开发物流地产时,就是由普洛斯先选地建成相关物流设施后,再转租给客户,比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普洛斯只是在最后组成一个资产管理队伍进行物业管理,而日常物流业务仍由客户操作。这种模式大多需要政府各种政策的支持,并且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运作。

2、物流托管模式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医药流通企业仍然通过采取自营仓库、车队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药品物流服务,而这种经营方式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客户服务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很难满足企业在未来市场中的竞争。而医药物流托管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对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可以自建物流网络及重要的节点设施,然后将某些物流节点设施或某些物流业务托管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医药物流托管是指委托双方以“物流托管合同”为契约方式,约束托管期内各自的权力、义务和经济收益。作为委托方而言,通常是将其所属物流相关的人事、财务、资产和业务全部委托给专业的物流管理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接受委托的物流管理公司而言,需要通过对人、财、物、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在托管期内达成委托方的物流服务指标和成本指标,从而为委托方创造价值,并按其所创造价值的高低获得自身相应的经济收益。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加强对自身物流网络的控制还能利用专业的物流服务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3、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可以理解为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假定为第一方)和物流的实际供给方(假定为第二方)之外的第三方部分或全部利用第二方的资源通过合约向第一方提供的物流服务。它是由独立性、专业化的物流组织提供的,符合需求者业务程序要求的、独特的物流服务。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专业物流公司,但也可以说是客户的一个专职物流部门。只是这个部门更具有专业优势和管理经验。它的生存与发展必将与客户企业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通过与相关医药企业合作,进行医药的跨区域运输和配送,提供药品的仓储、分拨、拣选。并设计出最佳运输路线,负责药品的全程运输、配送,以及其他物流增值服务,逐步构建符合现代物流运作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使物流网络为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发货差错率,减少发货误差带来的纠纷,帮助客户进行市场分析和决策,从而提高配送效率与市场反应力,为客户赢得宝贵的时间。

4、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四方物流是由美国埃森哲公司Accenture的Dow Bauknight率先提出来的,并定义为一个调配和管理组织自身的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与技术,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供应链集成商。第四方物流集成了管理咨询和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能力,不仅能够降低实时操作的成本,(下转第91页)(上接第84页)还可以通过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联盟,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而这种解决方案仅仅通过上述联盟中的一方是难以解决的。相对于第三方物流而言,第四方物流更加借助于信息技术,具备整合供应链的能力,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但是,第四方物流又必须依靠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互补合作,才能达到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四、我国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模式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在选择物流模式的时候,必须要适合自身、适应时势,综合考虑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企业规模、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物流成本等。

第一,考虑物流在企业中的地位。如果物流在企业中不是处于战略核心地位,就没有必要自给物流,因为自给物流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完全没有必要搁置大量的资金在物流方面,而应该将自己的主要资源和精力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第二,考虑企业的规模。大型企业实力雄厚,可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质量。小企业受人员、资金等限制,适宜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考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实力。现代医药物流有着严格的技术规范要求,并且政府正逐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GMP、GSP等认证的监管,医药物流需要对设备、技术和人才等进行很高的投入来确保流通过程的质量安全,因此,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具有相应的实力。

第四,考虑物流成本。当企业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时,就需要企业重新定位物流并且考虑流程再造,可以选择一家高品质,能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让它为企业量身打造物流服务并且进行专业化的流程再造。

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有一个著名的“物流名言”:“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没物可流。物流是企业的管理革命。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在医药商业流通领域同样如此,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是时势所需。

参考文献:

[1]李志锋,谢如鹤,邱祝强.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模式选择[J].物流技术,2008(27).

[2]崔艳.我国医药物流模式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9(02).

第6篇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服务经济的时代,服务业是现代社会的主导产业和主要产业。据统计,2003年,全球服务业产值已占全球GDP的67%以上,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0%左右。而直到2007年,我国服务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0.1 %,河北省2007年的这个比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34%,仅高于河南和江西,大大低于2003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突出作用,表现在它具有“黏合剂” 的功能,是中介性质的产业,处于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为它们服务,并促进它们之间的交往与交流,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的中间地位,决定了它的依托性、适应性与带动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是先进带动后进。所以,河北省服务业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要向国内的先进地区看齐,更要向世界的先进水平看齐。

我国发达地区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起步早、认识快、效益好,河北与之相比,差距较大。首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落后。河北省长期以来根植于农耕经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内陆文化和意识,没有树立起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取向的发展理念,观念比较保守,特别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观念没有建立起来,处于“东部区位,中部发展水平”。其次,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河北服务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如批发和零售贸易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效益一般、发展后劲不足,一些现代服务业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轨道。2007年河北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3%。而从发达国家地区来看,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逐步提高。第三,政府对现代服务业长期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也不尽合理。服务业长期投入不足,影响了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向现实需求的转化进程,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2007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2%,其中服务业投资增长21.3%,增幅同比减缓7.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城镇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在全省城镇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占45.0%,低于第二产业8个百分点,比上年降低2.5个百分点,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及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分别占服务业投资的36.9%和23.6%,其他服务行业仅占39.5%,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等5个行业投资额下降,服务业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第四,高科技人才相对缺乏。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企业管理、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长期以来,我省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吸引力不够,很多高科技人才不愿意留在河北,而愿意去发展空间更大的北京等地。

经济发展处于前列的地区,现在都瞄准现代服务业并强调要加快发展。因为一个地区服务经济发展滞后,会阻碍城市化进程,长期发展下去会造成地区经济的扭曲和失衡。再者,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转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真正能吸纳劳动力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这对于河北摆脱当前的经济社会困境,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河北必须大力发展服务经济。

(一)要转变发展观念,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河北第一、二产业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部分行业和地区主要污染物边削减、边增长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就业形势也很严峻,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很突出。加之新增就业人口和农民工就业,全社会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农业就业机会将减少,工业则由于投资过度的问题,需要相当长时间致力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因而不太可能提供很多新增就业岗位。这样,只剩下服务业有能力在将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事实上,在过去10年里,服务业是唯一吸收大量劳动力的产业。在这种特殊形势下,转变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很有必要。要重新激活生产性投资,引导投资结构,通过向知识创新活动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激励技术革新。这样做既有助于实现一、二产业的升级,提高工业生产品的增加值,使工业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使经济增长后劲十足,也有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减轻政府面对的就业压力。

(二)增加现代服务业投入,努力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在固定资产投资上适当向现代服务业倾斜,也可以根据需要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还要相应发展资本市场、改进银行服务,使金融系统的资金不仅流向传统投资项目,要更多地流向技术革新、兴办新企业,为实体经济的技术革新提供足够的资金。同时,也要不断调整服务业投资结构,使之更加优化。要发展传统服务业,更要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具体地说,应该对下列行业给予特别关注:物流业(交通、仓储、批发和零售业)、通信、金融服务、战略性商业服务业(科研、咨询、计算机与软件、会计与法律服务、营销服务)、教育以及人才培训。上述行业都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尤其应该重视人力资源,也就是教育与人才培训。此外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引导民资、外资兴办旅游项目和企业,拓展面向一般居民家庭和个人的社区服务等,逐步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体系,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不断吸引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发展现代服务业除了加大投资,吸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东部发达省市为何发展如此之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舍得下资本吸引人才,进而留住他们。不仅仅发达省市是这样,发达国家也如此,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延揽人才,如开展选择性移民、实行规划引导、放宽工作签证、给予优厚待遇、扩招留学生、成立国家猎头、鼓励国际合作、建设高科技园、建立国际人才库等。河北完全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经验,把北京、天津等地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身在外地的河北籍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服务河北,支持河北建设。

第7篇

“农业问题永远都是最基础的问题,中国更是如此。粮食一旦吃紧,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会动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说,“我们不能奢想13亿人的嘴巴系在粮食进口上。”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但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绿豆等杂粮供求也出现偏紧的情况。

同时,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亿斤左右。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粮食生产风险越来越大。

一些专家表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稍有松懈极有可能出现滑坡。而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十二五”时期,保障粮食安全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与上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1万亿斤目标相比,增加了800亿斤粮食。

中国人口多、食品消费量大,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和价格对于物价的影响很大。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围绕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稳定供给,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确保稳定的耕地面积,是农业稳步发展、粮食安全的基本。我国耕地面积的量,从来不是过剩,而是时时刻刻要有吃紧的观念。”朱信凯说,首先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去年年底全国49%的农田实现了有效灌溉,如果解决好水源问题,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力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一些专家建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扩大基层参与权利。在统一的地方水利建设规划下,集中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