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学资源短缺范文

时间:2024-01-25 14:50:00

序论:在您撰写教学资源短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资源短缺

第1篇

另外还有的学校教学资料或教具等被长期闲置,例如小学的科学、自然等学科的教具被放在柜子中很少用于教学,有的学校甚至连上级配发的乒乓球台也放在库房中还未拆封。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闲置、浪费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学校领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些学校领导在教学资源的配备上不愿多投入资金,如怕教师使用计算机浪费电,消耗材料;不愿为理化生实验室购买药品及实验器材。很多校长平时忙于各种应酬,很少过问各功能室及教学仪器、资料等的使用情况,认为教师只要在教室组织学生上好课就行了。

(二)学科教师和功能室负责人嫌麻烦

一些学科教师,特别是理化生教师为了轻松、省事,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只是在教室里简单给学生讲讲,然后就让学生背下书本上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应付考试。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员由于大多是兼职,缺乏责任心,他们嫌图书借出借入麻烦,于是平日里也只是让学生打扫打扫卫生,擦擦书架而已。遇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检查,理化生教师就让学生突击填写实验记录来应付了事,图书管理员也常让学生伪造图书借阅登记册。在某些领导和功能室管理员的心目中,这些功能室的作用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

二、资金短缺,功能室用房紧缺

农村学校的确也存在着教学用房紧张、资金短缺等问题,要配齐各种功能室确实存在实际困难。有时只能是几个功能室合在一起,这本来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根本无法开展具体的活动。

三、管理不到位

农村学校由于师资短缺,理化实验室缺少专门的实验管理教师。兼职做这项工作的教师本身的教学任务就重,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加上学校对各功能室的开放、各种教学资料器材的使用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以致出现这些教学资源少用、不用以及闲置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中小学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各功能室以及教学资源使用的重要性;意识到教育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现代教育教学早已不同于古代的私塾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师口述、学生背诵,就能完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任务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短,信息容量宏大,学生思维活跃,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这更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各种功能室,去涉猎、获取各种信息,以保证各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尤其是物理和化学本身就是实验教学,如果只是让学生背下实验过程、现象以及结果,也许能应付目前的考试,但从长远来看,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我们常说,“高分低能”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务必要引起学校教师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健全机制,明确责任

学校要从制度上规范功能室的建设使用以及图书、光碟等资料的使用,逐步做到以制度来管事、用制度来管人,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教师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

三、强化督导评估

1.学区以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功能室的建设以及闲置仪器管理工作纳入年度考核。

2.要加大投入并监督农村中小学的新建、改建实验室符合相关标准。

3.建好教学仪器存储设施。

4.要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中加强对学校实验教学的督查评估。

第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共享;适应性

一、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背景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为教学现代化、多样化,丰富教学课堂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职业学校都有许多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人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许多专业没有专门的教学资源库,造成学校的硬件资源时有浪费现象发生。为了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群策群力,去同存异,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将资源与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实训、管理等平台整合在一起,将会给广大师生提供一套全新的教学素材和模块。然而许多学校由于缺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而难以发挥硬件资源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设备的大量闲置与浪费。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建设适合本校教育教学需要的专业课资源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策略。因此,自建专业课教学资源库是推进课堂改革、改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

建立教学资源库有利于资源共享、减少老师的重复劳动、提高备课效率、改变教学形式等,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教学多样化;有利于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集合集体智慧,寻找教学设计的最佳方案,提供最丰富的教学参考,实现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成果、学习成果的数字化共享,培养年轻教师,使他们在教学上少走弯路,尽快适应教学需要。

三、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施目标

根据各专业、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应用的需求,结合

企业的调研,制订适合企业生产需要的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实现以服务学生和用人单位为宗旨,以适应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宗旨,以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目标,培养出手脑并用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而

不是培训出单一的技术操作工人。建立专业课教学资源库有利于优化专业教师的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使专业更具有特色,使资源库在提高学校的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流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在资源库建设方面注重结合学校环境和周边地区需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化教学项目,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使资源库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法宝。具体内容可分为:

1.专业课教案、试卷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2.专业课PPT课件、动画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3.专业课教学、实训实验设备和图纸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4.专业教具、典型零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5.专业课仿真软件及统一版本的专业软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五、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方法和实施步骤

1.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

(1)结合企业制订计划

我国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满足本地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本地的企业,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有所用,所有参与资源库建设的老师都要经常去企业调研甚至下到

一线去工作学习,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

(2)规范结构化教学资源与个性化资源

规范统一的资源模式结构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因此,必须研究出一套完整科学的资源模式结构来学资源的内容,而个性化的资源建设可以保证资源的丰富形式和特殊需要。

(3)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重在教学实际需要

不仅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与教学实际无缝对接,在资源选取、资源结构上更要体现出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借助资源建设研究深化课题教学改革。

(4)专业课资源库建设应有序推进

资源库建设应理清思路:统筹规划,积极推进,有序发展,边应用边改进,不断完善专业重点科目的资源建设,分步实施。

2.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法

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法应本着“调研—分析—开发建

设—应用—反馈—完善—推广”的原则。技术路线采用人人参与,群策群力,要求具体项目专人负责。

六、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思考的问题

1.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以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

遵照国家或省级信息化建设标准,进行有教育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设。

2.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应侧重于仿真功能建设

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习设备短缺落后、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学校通过虚拟实习工厂建设、仿真实训教学,可解决职业学校设备短缺、师资不足等问题。

3.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可采取多元合作

第3篇

我国高校思政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高校思政教学存在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高校思政实际教学的现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重中之重,高校如何通过现有的人力及物力资源对资源进行整合,是值得高校商榷及重视的问题。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能够减少资源浪费现象,达到高校实践育人的宗旨和目标。本文对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多元整合进行分析,对高校思政实践课开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及发展挑战

高校思政思政实践课教学不仅需要人力及物力资源作为支撑,更需要高校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运行机制,高校应该科学合理地开发思政实践教学资源,保证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的质量。但是,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如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存在轻视思政实践教学的观念,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不够,高校实践课资源短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教学保障等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高校思政教学资源管理能力低下

高校思政课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思想偏差,高校学生及领导皆忽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为思政实践教学主要为高校社团活动,不需要专门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因此在许多高校中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同虚设。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理解不够,认为思政实践教学仅仅只是针对教学课程进行调研。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缺乏管理制度,导致思政实践教学缺乏明确的实施方案以及经费支持。许多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缺乏统筹管理,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很难得到整合使用。

(二)高校思政实践教学缺乏教学保障

许多高校把人力物力资源主要投入在专业课程之上,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期存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不仅体现在财力物力资源不足上,更体现在思政课师资力量分配不均上。近几年来,高校大力推广校招计划,但是高校的思政教师资源供不应求,有些思政课教师上多个专业的课程。另外,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相应的资金支持,高校的科研实验需要大量的资金,导致高校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实践课教学投入。

二、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及发展策略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该健全实践育人的方法,加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思政实践教学管理机制,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是保证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为了加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以及一体化发展,高校应该采取相关措施对思政教学问题进行弥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管理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应该坚持思想,加强对高校学生道德思想建设,通过思政实践课教学形式对其进行管理。高校在加强高校学生专业素养能力培养同时,更应该重视对人才德育精神的培养,对高校思政实践课与专业课程一视同仁。高校必须建立思政实践教学资源管理部门,将高校思政实践育人工作纳入日常规划当中,将高校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与校内实践活动结合管理。

(二)加强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高校思政实践教学课程多种多样,既包括课堂思政理论知识教学,又包含了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城镇服务活动。总而言之,高校具有丰富的资源供思政实践教学课程的开展。高校应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挖掘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加强校内与校外思政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

第4篇

关键词:教育资源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15-3978-02

Consider the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SUN Xue-quan, SUN Li-xiang

(Shandong College Water, Zibo 255188, China)

Abstract: This text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fa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key problem carried on thinking, and put forward a teaching resources a database on this foundation of design way of thinking and return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construction should attention of problem, hope to the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of construction exertive of certain of reference function.

Key words: teaching resources bank;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学资源、 教师培训等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推进,要求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同步向前发展。正确认识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对策,将对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教学资料库面对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匮乏与建设问题

网络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优质的、动态的教学资源更是凤毛麟角。“有车无货”[1]是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各高校根据各自学科优势和教学特点,开发了一批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库,以及一批社会急需的网络课程和教学课件,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同时存在着重复建设、数量庞杂、形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主要原因是他们只凭有限的能力自行开发,而没有积极主动去收集、引进、消化、整合、共享先进的院校以及国外著名远程教育大学的优秀教学资源。

目前,绝大多数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建设围绕以教为主,为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提供素材、教案、试题、课件等,帮助教师传授知识,而对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等并没有太多支持。

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资源库内容的设计开发要从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向“学教并重”,即不仅开发素材、课件类资源,更要开发支持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建设要朝着既能支持教,又能支持学的方向努力。

1.2 教学资源库的资源管理和应用环境问题

教学资源的集中存储与集中管理模式给教学资源库资源的共享和使用带来很大的限制。基于这种管理模式建设的教学资源库只能满足局部或一定数量的用户的使用,当有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就会出现资源访问的瓶颈。因此,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时建议采用资源的分布式存储、目录集中式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将大量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实现大范围的共享,又可为用户提供最方便、最高效的教学资源服务。

目前对教学资源的管理大多采用数据库存储方式,而管理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应用这些资源。所以,在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资源的数据管理,更应关注资源应用环境的建设。

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开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这种从资源管理为主向资源应用为主的转变。许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库采用学科群网站形式作为资源用户的前端应用环境,后台则采用数据库对资源存储进行管理。这种思路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为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1.3 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的互操作与技术规范问题

目前,教育软件市场中从事教学资源库开发的厂商很多,它们在提供一定容量资源内容的同时,也提供该公司的资源库管理系统(内容和系统往往捆绑销售)。但由于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使各公司的资源库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资源库虽装在同一个单位,却彼此独立,互不相关,对用户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

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的互操作框架(IFRM)正是针对不同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想解决方案。互操作框架(IFRM)的建立和实施,为不同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之间进行互操作和最有效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保证。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资源将无法共享,各教学系统之间也难以实现互操作。

资源数据的生产不标准、不规范,不利于数据的共享与交换,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同时给数据的更新也带来的很大的困难。通常情况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指资源库开发中要使用统一的媒体格式,资源数据的属性标注要符合统一的标准等。所以开发中应注意依据一定的标准与规范(如LOM模型以及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来建立数据,采用先进的、通用的、成熟的技术进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4 教育资源库建设的产业化和质量问题

目前教学资源库运营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教育部门提供的资源仍以免费使用为主。网络学校则采用会员制,提供收费资源。

随着对教学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目前的教学资源库运营方式在版权维护、资源更新、教学服务等方面已远远不能适应实际应用的需求,虽有其他领域的运营模式可以借鉴,但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特殊性,并进行合理的改造。

目前资源市场所采取的一种比较有效的运营方式是资源互换――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中,通过内容规划和版权协议,将资源建设任务分配到各个兄弟院校。各兄弟院校完成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可作为以后免费使用其他资源的基数,互换的比例一般为1:10或1:20,参加资源建设的兄弟院校可获取到多于自己所开发资源数据量的10到20倍。这样,将大大减轻各兄弟院校建设资源的工作量。

目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呈无序状态,很多学校在组织教学资源库建设时,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资源只讲“海量”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教学性。从数量上说,目前大多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少则几十G,多则几百G。这种现象在许多软件商的资源库中最为常见,他们把眼光放在“收集更多资源”上,将数据容量大作为卖点,资源内容与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造成资源的可用性不强。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资源量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以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服务于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的。

从这个基点出发,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主要应以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主,根据不同学校的设备情况、学校特色、师生网络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建设既有学校或专业特色而又服务到位的教学资源库,而不一定非要建设大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1.5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观念与师资队伍问题

重视硬件资源建设,忽视软件资源建设。很多高校把主要精力、财力都花费在铺路、建网、购买机器设备上,对于应用则关注较少,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没有配套的软件资源建设方案和措施,忽视了应用系统、网上资源和人员队伍的建设,这正是当前许多高校校园网不能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所在。做为学校领导层必须认识到校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合理的配置师资队伍等问题。从建设观念上进行校园网建设侧重点的转变。

目前,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由学校网络管理中心和教育技术部门组织、建设、管理与维护,专业教师参与较少,而且,高校专业教师中还有很多网盲,他们不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与手段。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很多涉及学科专业知识的问题相继出现,如有关素材的分类、选择、注释与存放部位等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而这是网络管理者和教育技术工作者力不能及的。

加强教师培训,使其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应该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包括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多媒体CAI的基础理论与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化远程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等,并将制作课件、个人网页和电子备课作为教师必备的素质来要求,使其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 教学资源库的设计思路

2.1 资源管理系统开发

由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管理,并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系统应具备资源上传、资源下载、资源审核、资源查询、资源删除等功能。

2.2 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开发

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教学资源库的核心,分为三层:最底层是媒体素材库及索引库;还有积件库、课件库、题库、电子图书库及相应的索引库;最上层是网络课程库和索引库。

2.3 支持系统的配置

支持系统是指教学资源库能够正常运行的系统环境,它包括硬件支持和软件支持。主要负责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

3 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以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遵照国家或省级信息化建设标准,切不可盲目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资源库建设若脱离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将会失去其教育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资源库建设要以省级示范专业、示范学科为突破口,逐渐普及到其他专业和学科,切不可全面铺开。由于各个专业、各门学科间存在关联性,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要坚持以点带面、重点建设原则,其他专业、学科可借鉴示范专业、示范学科的建设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了重复劳动。

第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应侧重于仿真实训功能建设,旨在解决职业学校设备短缺、师资不足问题。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习设备短缺落后、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学校通过虚拟实习工厂建设、仿真实训教学项目开发,以上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四,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式可采取多元合作,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校与政府合作等,旨在解决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问题。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若单凭学校自身进行建设,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如果缺少企业人员参与,建设的内容可能缺乏岗位针对性。因此,加强多方合作是建设教学资源库的有效途径。

第五,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有硬件环境作支撑,旨在解决"有货无车"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即使建的再好,没有硬件环境的支持,也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因此,硬件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

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同步进行,旨在解决"有货有车无司机"的问题。教学资源库是由专家进行开发,使用者是广大教师。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教学和科研中得到很好地应用,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5篇

1.师资力量落后

我国教育事业中师资力量的分配是相对不均的,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水平相对比较薄弱,很多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达标,基本能力有限,加之部分地区条件艰苦,很多教师在长期教学中失去了原本的教学态度,敷衍了事。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教育,意义重大,而这样的教学基础显然会造成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新课改后,不论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教材都发生了变化,很多教师难以接受这种教学转变,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就无法顺利开展。

2.教学资源落后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运用新型教学设备开展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就农村地区,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即使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地区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无法达到实际教学标准,因此,很多地区就教学方式而言,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简单的黑板、粉笔完成教学,教学效率低下。除了教学设备外,其他教学资源也较为短缺,如课外读物、教学技术、微课资源等等,这也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使得新课程教学改革无从开展。

3.教学理念落后

由于农村小学的地理位置、地区观念等原因,致使农村教育事业教学理念的整体落后,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多为基础教学,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教师不得不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素养都相对低下,没有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教师,而教师的教学负担越来越重,无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二、基于现状引发思考

1.实现城乡互换,共同进步

为提高教学质量,农村小学可开展城乡教学资源互换及共享,城镇带动农村共同进步,让城镇教师为学生开展教学,让农村教师进入城镇学习,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便于教学后期的交接,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拥有更好的教学经验和技术,配合政府的鼓励政策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过渡,不再单一地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文学表述能力,逐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2.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兴趣是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步。教师在自素质身提升的基础上,要逐步脱离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多种方式教学,在教学方式上结合实际进行创新,除了教材的基本教学外,还要利用课程资源,开展课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知识面,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方式的具体创新方法则需要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来实现,应结合教学实际,尽量避免形式主义,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体现教学价值,实现教学意义。同时,教师及学校要积极寻找政府或相关单位的资助,尽快弥补教学资源的短缺,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课堂。

3.针对较高年级开展能力教学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探讨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延伸到教育领域,正在影响着高校的教育。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促使其已经成为当下主要的辅助教学工具。成功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有效弥补了各种弊端。然而,我国多媒体教学资源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旦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将导致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一、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对于高校来说,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的长期工程,在高校长远稳定地发展道路上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高校校园网发展的好坏。许多人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陷入一个误区,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等同于传统的教学资源电子化和教学化,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逐渐显示出诸多的问题。

1.低水平资源重复建设。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短暂的发展时间内,尚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导致具有使用性能的教学资源非常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多彩,但是实质上这些资源很多都存在重复建设、形式不规范、数量庞杂等不良现象。其中,对教学资源建设水平较低,导致严重缺乏优质的教学资源,不能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特点。

2.优质教学资源结构性短缺。目前,虽然我国高校校园网具备多种功能,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根本没有充分发挥校园网的积极作用,即使发挥校园网的功能绝大部分也只局限于科研方面的使用,剩下来都用于辅助教学或者教育行政管理。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尚且停留在浅层次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上,将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结合高校教学尚未贯彻落实到位。另外,由于课件是由教师全权管理的,教师享有充分的行使权力,加上没有统一的课件建设标准,实行全面的规划与管理存在诸多阻拦因素,不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共享,最终导致出现信息孤岛的严重不良现象,逐渐突出教学资源结构性短缺问题的严重性。

3.缺乏统一标准与素材库。由于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尚未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制定一系列标准与规则。在长期的实践中,缺乏统一的多媒体课件标准与风格,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的意愿为主,导致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与风格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课件不能够重复使用,无法彰显高校的文化内涵。同时,由于高校对多媒体教学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高校没有意识到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想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只能另寻途径,从互联网上下载可使用的素材,不仅浪费了教师的精力,而且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实现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问题的措施

1.加强培训,强化高校教师的多媒体应用能力。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学生指路灯,指引学生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资源功能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教师的积极辅助。然而,由于高校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偏文科的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的水平较低,仍然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其实际能力无法满足数字时展的需求。即使有大量可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是教师缺乏有效的使用与指导,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对教师多媒体使用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整体的信息素养。同时,引导专业教师逐渐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开发,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能力,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2.建立素材库,统一课件的风格和标准。素材是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使用频率最高因素。因此,建立素材库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在统一的课件风格和标准的限制下,能够大大提高课件的可重用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渗透入高校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高校的认同感。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极强的学科,缺乏丰富的素材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必须建立丰富的素材库,辅助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切实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为了彰显出高校的文化底蕴,在课件模板中可以结合高校自身的特色设计出一致的图案,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使用校训、校徽与简单的线条配合,制作出独特的模板,不仅提高了课件的实用性,而且有效弘扬了高校的文化精神,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内涵。

3.丰富资源类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与普及,新课程教学也逐渐显示出鲜明的开放性。然而,由于高校教师缺乏对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全面的认识,导致高校在资源类型开发方面存在局限性,并且资源制作的水平偏低,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扩大多媒体资源开发的类型,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内容,切实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必须加强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体系,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不断增强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成为祖国的栋梁。

参考文献:

[1]刘辉,黄务兰,严密.高校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J].高教论坛,2012(01).

[2]白茹,孔令治,济一农.基于高校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的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4).

第7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public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Xianyang, this paper explored a number of issues of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among regio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among region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区域;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

Key words: regio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resources; sharing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以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国高等职业技术类学院大规模扩展。作为陕西“一线两带”经济走廊重要城市之一的咸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数量和规模也有较大增长。截至2010年9月,陕西省共有各类高职院校75所,其中咸阳市9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12%;全省公办高职院校29所,咸阳市有5所,占全省公办高职院校总数17.2%[1]。由此可见咸阳市高职教育已得到长足发展,在我省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办学时间、办校规模、专业建设及实验设备等办学资源不一致,咸阳市高职院校发展实力相差较大,办学效果、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差参不齐。为解决上述问题,从真正意义上把咸阳市的高职教育做大做强,改善其办学条件不均衡、发展水平不一致的现状,应当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实施咸阳市高职院校就近合作办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发展模式,增加高职院校实际可供使用资源的总量和类型,优化资源结构,形成规模优势和整体优势,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快速增长,促进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发展。

1 目前教学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1 上级部门重视程度不高 咸阳市5所公办高职院校在行政上隶属各不相同,要组建一个主权分明、高效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系统,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由于这些院校均建在咸阳市区,要顺利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必须得到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但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咸阳市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支持力度不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有关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专项研究课题的数量严重偏少。二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咸阳市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办学经费投入偏少,各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这直接导致咸阳市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程度和水平较低。另外,由于上述5所高职院校从行政隶属上均不属于咸阳市政府管辖,故咸阳市政府对其关注与支持力度均不足。

1.2 共享意识不强,动力不足 上述5所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硬件条件、软件设施、专业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各校都有相对固定的校园文化和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群体心理以及思想观念,并且对本校产生着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也会影响区域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同时,整体实力较强的院校在课程互开、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软件资源共享方面缺乏内在的动力,条件优越的高职院校会对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某种程度的保护。另外,由于科研教学实验设备等硬件资源共享会增加日常运作费用、设备磨损与维护费用,没有解决好资源共享各方的成本分担与利益分配,直接导致区域内高职院校缺乏资源共享的内在动力。

1.3 共享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由于咸阳市上述5所高职院校在行政上隶属各不相同,所以要顺利实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各高职院校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共享有效机制,制定出具体政策和制度。但是,目前咸阳市高职院校间教学资源共享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和规范各院校在资源共享中的态度与行为,也没有一套共享机制来协调资源共享过程中各院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1.4 共享内容单一,程度不高 咸阳市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硬软件资源共享过程中会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处理。一是硬件资源的共享困难重重。如在自身硬件资源紧张尚不能满足本院学生使用,高职院校不可能拿出自己的设施供其它学校学生使用;即使可以共享,使用设施应如何进行付费补偿等均缺乏现成的措施。二是软件资源共享难度较大。由于不同院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这些差异就会给同一门课程在不同层次学校中实现学分互认提出难题,从而给教学资源共享带来一定困难。

另外,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如要共享,则会牵涉到复杂的成本问题,如某院教师为其他院校的学生开设课程,则会涉及到该教师业绩考核和工作量的计算等一系列问题。故目前除个别范畴外,在教室、实验室、运动场、图书资料等硬件资源以及课程设置、师资互聘等软件资源上共享程度都不高。

2 对策及建议

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之下,没有深层次的资源共享,高职院校的建设就难以推进和深化。因此,如何排除各种阻碍,推进区域内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2.1 教育主管部门促进资源共享的导向作用 咸阳市高职院校区域内教育资源共享要顺利实施,必须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支持力度。一是可用行政手段制定政策,要求不同院校之间逐步实施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效益,以达到实现区域内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长远目标;二是对实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的院校,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经费投入方面给予倾斜;三是可制定一系列教学资源共享优惠政策,对提供资源共享的高职院校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与奖励;四是加大对教学资源共享的理论专项研究支持力度,提高高职院校资源共享的能力和水平。

2.2 强化共享意识,增强共享动力 教育主管部门、院校、教师等要树立教学资源共享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以及资源共享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认识到统一规划设置教育资源平台,实施教学资源共享是化解各校教学资源匮乏、提高办学效益的最佳途径。还应利用经济手段建立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按照“谁提供谁收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充分运用经济手段、采用准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来推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从根本上增强资源共享的内在动力[2]。对于办学层次差异较大的院校,可以由某门课程的某些实验项目的共享开始,逐渐推广到相关学科师资、实验室、课程资源的共享上。最后,还要促进高校间的文化融合。各校在自身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特定的校园文化,要实现开放式办学,整合高校间的优势,就要加速高校之间的文化融合,促进共享办学资源理念的形成。

2.3 构建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机制,保证资源共享 区域内各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加强高职院校间的合作与互动。还要有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来协调资源共享过程中各院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约束和规范各院校在资源共享中的态度与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是需要建立各高职院校共同组成的资源共享管理机构,以保证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二是要建立一套各高职院校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内容;三是要成立教学工作协调委员会,以落实各项方案的实施、反馈、调控与改进;四是要明确和强化资源共享的计划,细化资源共享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资源共享管理机构的协调职能[3]。在建立有效机制的同时,对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的有效性需要多管齐下:如提高信息流动的通畅程度,使得供求双方对有关校际选修课乃至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本身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增加对共享资源的选择;降低学生使用教学共享资源设备的交易成本,使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在校际间使用图书馆和实验室等设备;进一步提高校际选修课的授课质量和教师素质,使其更具吸引力,实现院校间优势互补。

2.4 丰富共享内容,拓宽共享层面

2.4.1 促进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等硬件资源的共享 由于受国家对高职教育投入较少的影响,各高职院校的硬件资源均不够充裕,一些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院校,以及一些院校的非主打专业,其实训设备等硬件资源更是严重缺失,不仅无力实施教学资源共享,连自身教学需要亦不能满足。但如果细加分析,这些院校去却存在着硬件资源严重匮乏与硬件资源过剩并存的现象。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同专业同行班之间通常采取学计划,即同一实训内容通常要集中安排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这使得实训资源短缺的状况极为严重。但这些实训场地和设备往往在另一时间段出现大量空档,出现资源大量过剩的局面。如果将不同院校的实习时间合理调配,统筹安排各学校的实训资源,则会解决实训资源相对短缺与相对过剩并存矛盾。

2.4.2 加强师资、课程、信息等软件资源共享 一是推进教师互聘工作。教师互聘不仅能缓解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矛盾,还能降低学院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不同院校间可根据比例,聘任别的学院教师来弥补本院教师的不足。鼓励不同院校相近或相同学科的教师,联合进行课程的设置与教材的开发,这样既可以融合各自院校的特色,又可以弥补彼此不足。二是推进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工作。各院校可搭建课程共享平台,在师资和教室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对外开放所有课程。学生在教学计划内进行的跨校选课按学分收费,费用由学生所在院校进行校际结算。在建立共享课程认定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扩大共享课程的范围,由单一的公共选修课共享,扩大到在公共基础课群、公共选修课及各校的精品课程中进行共享。三是加强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效益最大化[4]。通过搭建的网络平台,科研解决学生跨校区选课的困难,也能实现精品课程网站访问和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实现相关的信息检索、等,对推进区域教学资源共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西莹,陆颖.推进咸阳市高职院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

[2]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