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2 15:44:23

序论:在您撰写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立课程体系的意义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课程 实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我国独立学院在江浙沪地区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学院近500多所。独立学院的创办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 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学院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型大学,其独立学院-仁济学院创办于199年8月,是我国第一批在医科类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母体温州医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何制定适合仁济学院学生培养体系的课程负责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完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笔者参照兄弟院校独立学院课程负责制方案,结合本校仁济学院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对医科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进行了探讨。

一、公办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差异及对策

温州医学院公办和仁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前者旨在培养成为创新与应用兼并型人才,后者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仁济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008年以前仁济学院药学系直接套用的公办教学平台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适合仁济学院的培养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期教学规划,课程建设明显滞后,限制教学水平的良好发挥。

通过对公办和独立学院的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药学课程体系应该有所差异:

(1)由于独立院校本科生理论基础没有重点本科扎实,操作技能不如职高、 专科学生熟练,而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得在企业里稳定性差,发展升迁也较难;因此针对独立院校本科生的药学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实用性。根据学院药学系06~08届就业统计分析,就业时专业符合的学生约为65%。这部分学生中八成以上就业的选择是药剂师、药厂实验员、 药店营业员、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更好满足就业要求,学院根据相关院校的做法设置了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讲座、科技创新计划、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性实验等。

(2)由于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就业岗位不同于具体的纯操作岗位,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有所用,为将来职位的升迁打下更好的基础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根据院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是有差别的,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浙江地区药学学生就业特点,特别强调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组织相关的竞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如何较快适应企业岗位也是一大问题,为此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想招有经验的应聘者,而不要应届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实,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验环节、实习环节、 毕业环节的实践训练中,我们开设了药物合成反应开放性实验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场所;在药剂学课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室独立完成,锻炼创造性思维;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药厂、医院药剂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各种实习,如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实施方案

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仁济学院学生情况的药学系列课程体系。两年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同时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该套负责制度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保障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的建立。

首先,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事务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在课程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含多媒体课件),建立备课、听课、互评制度,通过互相学习,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与实验教学人员加强联系,制定实验开课计划,对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等多个环节,我们切实的发现了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学生的特殊性,从而调整了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 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增加新型研讨课程,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 按照专业内容要求, 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 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药学系主动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计划。我们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再通过指定课程负责人,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注重对学生的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课程负责人备课,加强学生薄弱环节、专业应用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等),学进度,统一课后要布置的复习思考题,编写试题库等。课程负责人还建立课程互动网站,上传课程教学录像及课件,制作网上论坛与实时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每项课程结束后的总结: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考试前组织教师为学生答疑,考试结束后做好阅卷、试卷分析报告,并上报学生成绩单。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及时组织整理本课程的教学档案,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具体的、直接有效的信息。

三、对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

两年来我们在对仁济学院药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组织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课程组的教学经验,对课程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1)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检验课程负责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通过网站的互动频次及学生的定期反馈情况确定。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应正确理解课程负责制,课程负责制并非课程负责人独享,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其次,实施课程负责制必须责权利明确。主讲教师必须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担负主要责任,出现任何教学问题,或授课考评没有达到一定要求,首要责任人是主讲教师,应配套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不应仅是职责或惩罚,还应包括权力和利益。适当的权和利才能有效刺激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发挥团队精神,杜绝“独角戏”。全力体现在全程负责教学、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能力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利益则体现在学校对主讲教师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出奖励政策,从而完善奖励机制。

(2)配套并完善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听课制度,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都应当参与一定量的听课和评教活动,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落实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或实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真实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课程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及时推广经验或纠正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仁济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摸索和建立了不同于公办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受到学校教务处和兄弟学院的肯定和好评。积极探索和建立独立学院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对我国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萌纾 董选时 何晓菁: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医,2004,24(4):312-314

第2篇

多元化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及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指导者与促进者,以达到教学功能的最优化。交互式是指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同步或异步的信息交流,这既能克服单向式教学的不足,又能活跃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建立多种互动机制,既有同步互动(如在线讨论等),又有异步交流(如在线作业批改等);既有人机互动,又有师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

在普通高校艺术课教学中应把人才培养需求视为一个平面,把培养人才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立面,只有平面与立面尺寸相等才能构成立体。在环境上,应该把实际应用放在艺术类课程教学的前列。根据培养计划的要求,在艺术类课堂教学中加大信息量,建设艺术类网络课程;修订艺术类课程教学大纲,增加艺术类实践性课程环节;把艺术类作品竞赛引入课堂,使学习与应用形成互动;在教学方法上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程建设及教材选用上,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横向、纵向形成立体学科结构。

(一)课程信息化建设

把握好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的关系,传授知识是基础,培养能力是目标。艺术类课程信息化的建设要针对普通高校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艺术知识的实际情况来设置。1.课程内容的信息化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是高校艺术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课程的主要特色;丰富、多维度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也是信息化环境下艺术类课程的优势。建立艺术课程内容资源库,课程库里不仅包括本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更多地提供了扩展资源(如专家专著、学术报告,科研与研究中心网站,专题学习),资源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动态更新。2.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艺术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及提高学生本门课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协调和整合师与生、生与生、人与网络等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实教学资源库,完善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构建信息化环境下适合艺术类教学的最佳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网络教学)、教育模式(科研引导+任务驱动+多向互动+网络辅助)。

(二)信息化网络教材的建立

信息化网络教材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课程教材建设工作。信息化网络教材的特点在于走出了纸质“书本”的约束,使用丰富的“影、视、听”多媒体形式来表达教学信息,集合成电子教材、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视听课程。网络教材建立的首要问题是教材和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体现教学内容的基本载体是教材,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是教材的质量。在艺术课程信息化网络教材中,电子教材、网络学习平台、网络资源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来的学习支持体系把艺术实践和理论学习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复习和演练。同时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丰富网络资源,真正实现艺术课程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所以信息化网络教材建设思路应设定为:倡导多样化教学方式、重视教学质量,便于学习、使用、自我更新,形成面向理论教学、实验实践一体化特色的电子教材。

第3篇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松小”),在“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生命同行”办学思想指导下,以生命哲学为基础,自开办伊始便确立了走“整体优化”的课改路径。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松小已经将外在“给定的课程”改造为“内生的课程”,建构起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体验型课程“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完成了学校课程再造的深度变革,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量。

学校课程再造的“生命”意蕴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寿命的长短;生命的社会属性即社会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生命的精神属性即精神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高度,它并非纯粹指人在成功的顺境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人在失败的逆境中所处的低谷,因为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灵性的深层次激发,也构成了富有意义的生命高度的一部分。生命长度、生命宽度和生命高度统一在一起,共同凝成了“完整的人”。

人的生命只有不断开拓自然生命的长度,构建社会生命的宽度,塑造精神生命的高度,才最终完成了他的人生及其“人之所以为人”的完整过程。人最初作为自然生命体而存在,他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是实现“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教育促进了人的精神成长和社会性的发展,使人由自然的、潜在的社会人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人。所以,无论是未特定化的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所以从教育的根本使命讲,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什么样的课程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素质的人才。学校课程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学生的素质结构,直接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将培养出怎样的人,体现了学校的教育追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目标。很多学校基于自身实际,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构建,打破了我国传统的课程由国家一统的格局,使课程从国家一统走向学校为本,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一度回归”。在课程设计“一度回归”的基础上,祛除学校功利色彩,聚焦生命成长的核心要素(或基本要素)再造课程,使课程从学校为本走向学生为本,则可以说是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因此,生命发展取向往下的学校课程再造,应该是着眼于培养“完整的人”,致力于人的三重生命的和谐统一,让教育点燃“我之为我”的生命亮度。

基于“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重建

“完整的人”并非与生俱来,教育的过程,就是“成全”生命的自我展示、自我生存、自我超越的过程。基于“生命”发展理念,学校应该确立自己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并在其指导下,勇敢探索学校课程再造的研究策略。下面以松小为例,解析其生命发展取向下学校课程体系再造的策略研究和实践。

课程理想 松小的课程理念: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少数“精英”的发展;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知识或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使所有学生“模式化”发展;注重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一阶段的发展;注重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个人的发展。松小的课程目标:塑造精神生命,开拓自然生命,构建社会生命,培养“完整的人”。

建设方略 第一,以整合重建课程结构,聚焦生命成长。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分解细化明确,将其内容与地方及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其课时进行重新分配,结合本地区优势和学校实际,采取长短课结合等形式,构建起学校的拓展型课程,再划分为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五个一”指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是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及班队活动整合为体验型课程,再划分为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其中的德育体验活动一至六年级分别是我与己、我与家、我与人、我与国、我与地、我与天等六大主题,指向“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我如何去”。内容包含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版块。

三是落实音体美学科“1+X”专项教学。目前中小学的音、体、美学科教学都存在“博学无术”的状况,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只有“X”,缺少“1”。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松小找到了这个“1”。在音乐学科,“1”即葫芦丝;在体育学科,“1”即毽球和跳绳;在美术学科,“1”即纸艺。松小把体育、音乐、美术各年级教材中交叉、重复以及不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内容进行改造,编写了《文武秀》《纸艺》《葫芦丝》等教材,运用增减、合并、替代等手段将这些技能学习整合到体音美课程教学中,各年级都有目标有课时,有进度安排,有评价标准。现在,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会纸艺,会吹葫芦丝,会跳绳和踢毽球。通过“1+X”专项教学研究,老师们的课程能力和课程意识也得到快速发展。老师们能够逐渐将实践“1”的课程思维移植到每个“X”的教学研究上,“1”和“X”互为依托,共同进步,音体美课堂教学真正从“博学无术”向“博学有术”转变。

第二,以联动重建课程教学,提升生命价值。其一是课堂教学策略联动,分为基础型课程情知互动、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

松小“情知互动”有四大教学策略:一是教学目标多元化,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二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三是教学过程活动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四是教学关系民主化,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情知互动”的“情”,不仅仅只是求知的手段或方法,还是师生追求真、善、美,提升精神生命高度的策略所在。

在教授“树的联想”一课时,笔者用一个小实验来引入正题。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点燃一根蜡烛,然后盖上盖子,蜡烛在杯子里慢慢地熄灭了。孩子们亲眼目睹了蜡烛由燃烧到熄灭的整个过程,知道了蜡烛燃烧需要氧气,也明白了树是提供人类呼吸氧气的重要源泉。笔者话锋一转,以非常沉重的语气说:“同学们,当我们地球上的树木被砍伐一空的时候,熄灭的还仅仅是这只蜡烛吗?”同学们有的惊讶,有的激动,一个同学大声说:“到时候熄灭的将是我们人类!”孩子们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随后笔者又乘热打铁,播放一些树的精美图片,让学生马上又感受到在绿色环境中生活的美好。通过这一正一反两种情感的碰撞,引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无限向往……紧接着,涉入正题,通过对科学幻想画的分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冲动,对科学世界的遐想,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创作出的作品也花样百出,精彩纷呈。

拓展型课程技趣互促。即以趣引技、以技育趣。具体指拓展型课程教学中通过技能与兴趣的相互影响和促进,达到技趣共进的效果。技趣互促有三重教学境界:第一阶段兴趣先导,兴趣是媒介,是平台;第二阶段技能驱动,技能是保障,是动力;第三阶段技趣共进,以技养趣,以趣促技。兴趣的产生和保持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任何兴趣与爱好都是建立在学习和掌握技能基础之上的,兴趣培养促进知识与技能学习,知识与技能提高又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进而获得了提高知识技能的持久动力。

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松小倡导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松小在体验型课程教学中,通过对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互通关系的研究,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三个教学定位:一是内容注重项目意识,举一反三;二是过程注重合作意识,同伴互助;三是评价注重生活意识,行胜于言。体验型课程“道行互通”活动策略,切实地改变了“文本育德、知识育德”成效低下的困境,摸索出学校“生活育德”的崭新模式。

其二是课程实施策略“整体联动”。例如松小的“一手硬笔好字”课程,它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每天15分钟课堂写字练习,它已经和语文学科的识字教学、各学科的日常作业书写、期末试卷的书写质量、学生课堂常规坐姿习惯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评价此项课程开展成效的依据。学校尽可能地抓住课程的每一个教育关联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效的“课程生态圈”,实现省时、高效、深入的教育效果。

三位一体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及体验型课程等三类课程构成“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基础型课程追求情知互动,主要关注塑造精神生命;拓展型课程追求技趣互促,主要关注开拓自然生命;体验型课程追求道行互通,主要关注构建社会生命。

指向“生命”发展的课程教学探索

基础型课程的情知互动与塑造精神生命 松小的基础型课程强调“情知互动”,具体指基础型课程教学过程中人与人的互动和情与知的互动,其价值取向侧重于精神生命的塑造。松小认为,在当下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严重缺失的倾向急需拨乱反正,即需要加强对精神生命的关注。

拓展型课程的技趣互促与开琢自然生命 教育作为观照人的生命的活动是在生活中进行的,离开了生活的土壤,生命失去了根基,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拓展型课程“五个一”强调技趣互促,重视学生生命潜能,淡化学校功利色彩,反对为特色而特色,期望让学生拥有一手硬笔好字、一些文雅气质、一种探究习惯、一门兴趣爱好、一项健身技能,从而使学生生活更有品位,生命更有价值!

体验型课程的道行互通与构建社会生命 体验型课程包括德育体验活动及校园节文化,关注社会生命的构建。体验型课程强调“道行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旨在让教育“接地气”,改变“高大上”的现状。现行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其很多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体例都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的,过于“国际化”“理想化”“城市化”,导致在教学中难以贯彻“生活育德”的宗旨。松小期望通过体验型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体验感悟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并在生活中践行孝顺、慈爱、善良、友爱、尽力、倾心、服务、友善、融洽。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药学课程 实践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自1999年我国独立学院在江浙沪地区设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独立学院近500多所。独立学院的创办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 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温州医学院作为一个科研教学型大学,其独立学院-仁济学院创办于199年8月,是我国第一批在医科类院校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自成立以来,依托母体温州医学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如何制定适合仁济学院学生培养体系的课程负责制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完善独立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笔者参照兄弟院校独立学院课程负责制方案,结合本校仁济学院药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对医科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进行了探讨。

一、公办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差异及对策

温州医学院公办和仁济学生在培养方向上有所不同,前者旨在培养成为创新与应用兼并型人才,后者更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仁济学生整体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迫切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实施方案进行指导。2008年以前仁济学院药学系直接套用的公办教学平台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并不完全适合仁济学院的培养模式,缺乏有针对性的长期教学规划,课程建设明显滞后,限制教学水平的良好发挥。

通过对公办和独立学院的分析,我们认为两者药学课程体系应该有所差异:

(1)由于独立院校本科生理论基础没有重点本科扎实,操作技能不如职高、 专科学生熟练,而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往往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使得在企业里稳定性差,发展升迁也较难;因此针对独立院校本科生的药学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偏重实用性。根据学院药学系06~08届就业统计分析,就业时专业符合的学生约为65%。这部分学生中八成以上就业的选择是药剂师、药厂实验员、 药店营业员、检测、生产管理等岗位。为更好满足就业要求,学院根据相关院校的做法设置了一系列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讲座、科技创新计划、基础化学实验、中级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研究性实验等。

(2)由于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就业岗位不同于具体的纯操作岗位,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技能,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觉得学有所用,为将来职位的升迁打下更好的基础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药学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实际上根据院校的不同、地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岗位的不同要求是有差别的,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才能更好的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根据浙江地区药学学生就业特点,特别强调在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同时还组织相关的竞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独立院校药学本科生如何较快适应企业岗位也是一大问题,为此现在企业大部分都想招有经验的应聘者,而不要应届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缺乏已成为用人单位对新毕业大学生的普遍看法。为了改变这一现实,在课程体系中我们着重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在实验环节、实习环节、 毕业环节的实践训练中,我们开设了药物合成反应开放性实验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场所;在药剂学课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在实验室独立完成,锻炼创造性思维;在见习、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药厂、医院药剂科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各种实习,如专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实施方案

从2009年3月份开始,我们制定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负责制的改革目标:建立一套适应仁济学院学生情况的药学系列课程体系。两年来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通过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同时开展负责制引导下的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并建立该套负责制度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这些措施保障了独立学院药学课程的建立。

首先,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仁济药学系各课程负责人制度,明确其职责、工作目标、管理权限等。负责人的职责是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事务管理(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监控) 在课程组内开展教研活动。包括检查和审议课程组教师的教案、讲稿(含多媒体课件),建立备课、听课、互评制度,通过互相学习,及时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组织期中教学检查,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讨论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正,以求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与实验教学人员加强联系,制定实验开课计划,对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调查问卷、听课等多个环节,我们切实的发现了独立学院学生相对公办学生的特殊性,从而调整了相关的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 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 增加新型研讨课程, 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 按照专业内容要求, 精炼教学内容,追踪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 丰富课程资源, 提高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药学系主动招募或指定课程负责人,确定适合仁济学生的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课程建设,并实施教学计划。我们通过招募或指定工作热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承担课程负责人,再通过指定课程负责人,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专业基础、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在带教过程中,课程负责人还注重对学生的生理、生化、免疫等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课程负责人组织教学组成员讨论确定教材、教学参考书,制定或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考核方法等。同时课程负责人组织集体备课,加强学生薄弱环节、专业应用方面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内容(教学范围和教学重点等),学进度,统一课后要布置的复习思考题,编写试题库等。课程负责人还建立课程互动网站,上传课程教学录像及课件,制作网上论坛与实时互动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最后由课程负责人进行每项课程结束后的总结:组织期末考试,要求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考试前组织教师为学生答疑,考试结束后做好阅卷、试卷分析报告,并上报学生成绩单。按照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及时组织整理本课程的教学档案,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为下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提供宝贵经验,同时也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具体的、直接有效的信息。

三、对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及评价体系

两年来我们在对仁济学院药学教学实践活动中,积极组织课程组教师开展各类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申报各类课程建设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励,定期组织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课程组的教学经验,对课程组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

(1)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检验课程负责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主要通过网站的互动频次及学生的定期反馈情况确定。明确课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利,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应正确理解课程负责制,课程负责制并非课程负责人独享,课程负责人和任课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共同主体;其次,实施课程负责制必须责权利明确。主讲教师必须直接承担教学工作,对教学质量担负主要责任,出现任何教学问题,或授课考评没有达到一定要求,首要责任人是主讲教师,应配套以相应的处罚措施。但教学质量管理机制的关键不应仅是职责或惩罚,还应包括权力和利益。适当的权和利才能有效刺激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只有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发挥团队精神,杜绝“独角戏”。全力体现在全程负责教学、个人的教学设想和能力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利益则体现在学校对主讲教师从经济上或其他方面出奖励政策,从而完善奖励机制。

(2)配套并完善课程负责制的监控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基础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听课制度,管理人员和课程负责人每学期都应当参与一定量的听课和评教活动,并认真填写听课记录表。落实学生的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或实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法,真实掌握每个教师的教学状况。课程负责人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加强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处理,及时推广经验或纠正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订改进的措施。

总之,通过两年来对仁济学院药学课程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摸索和建立了不同于公办药学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受到学校教务处和兄弟学院的肯定和好评。积极探索和建立独立学院药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对我国独立学院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萌纾 董选时 何晓菁:医学类独立学院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国校医,2004,24(4):312-314

[2]梁天坚 谢丽莎:医科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高教论坛,2007,2(1):45-46

第5篇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第6篇

关键词:能力标准;能力本位;课程改革;行业导向;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项目

高职课程改革不能沿袭大学学科体系框架,而应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创新。我们根据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的实践,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的科目内容进行分解,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证书发放、有效评估与教学质量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根据行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

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工种需要的能力进行的标准化设计,包括“学习需求分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估”4个阶段(见图1),将能力标准、资格证书、评估指导原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培训包,其培训包包含了能力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鉴定指南、培训材料四方面内容,体现了当前国际职业教育“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使汽车技术试点专业职业教育不断适应行业、企业和劳动

力市场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开发《汽车技术》专业证书培训包

根据中澳两国能力标准而制定的教学改革思路,把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与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培训接轨,开发了《汽车技术》车辆维修方向证书培训包,包括汽车技术一、二、三级证书的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等级、鉴定指南、培训材料等四方面内容,使《汽车技术》一、二、三级证书课程的能力与我国汽车维修工等级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的能力相对应(见表1),拟订了两种能力标准的对比报告,广泛征求行业对汽车技术证书课程、能力标准及能力标准对比报告的意见,得到重庆市汽车行业协调委员会的认可,现已通过备案。

三、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的突破点

(一)开展行业需求分析,建立工种能力标准,明确培训方向

行业急需什么工种的员工,员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是课程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学校为此建立了战略组、行业联系组、课程开发组、师资培训组、信息组、平等与参与组,多方面协调开展课程改革工作。走访重庆电车公司维修厂、重庆东风汽车特约维修站等整个维修行业,采用问卷、座谈会等调查方式,开展企业工种及员工知识、技能需求的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制定重庆市汽车行业培训需求的工种图,确定与工种职责相匹配的能力标准,征询行业对能力标准的修改意见,最后由重庆汽车行业委员会认可备案,为新课程开发提供了准确的行业导向。

(二)按能力标准设置课程,培养应用性人才

课程设置强调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统一,增强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保证学生从学校平稳过渡到就业岗位,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中,应着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将课程设置为文化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加大专业课学习的强度

将课堂设在实训基地,采用边学理论边学技能的教学方式,模糊“专业理论课授课学时”、“实践教学学时”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等概念。学生一进校就开始接触专业学习,增加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自信心。汽车技术专业课与文化课在改革前后学时数分配情况见图2。

2.专业课程科目按照能力标准设置,突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结构。

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的学习内容或某章节的学习内容按照能力标准设置成几门课,为整个课程设计奠定基础。

3.倡导“学习理论知识够用”的原则

将传统学科专业基础知识融人能力标准中,降低理论课学习深度,不再单独开设《机械工程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学》等专业基础科目。

4.设置必修核心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为规定核心课程和规定课程。学习规定的专业课程之前,先学习《遵守职场卫生安全程序》、《使用和维护职场工具和设备》、《参与职场信息交流》、《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这4门规定的核心课程、,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企业文化的密切联系(见图3),深刻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企业应有的外在素质和内在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从业意识和安全意识,为完成3年中规定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职业规范基础。这些课程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中是没有涉及的。

5.职业道德教育始终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把传统的《职业道德》课程中的内容融人每一

个能力标准中进行考核,将空洞的条款式教学内容直接转化成学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场所的具体职业素质要求。学习时间由原来的20学时变成了穿插在校3年的专业课学习中.使学生的能力完成和职业道德意识养成相互交融。当学生跨入工作场所时,就已经明白自己在职场工作中的责任,切实对学生就业指导、上岗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课程按照能力标准中的关键要求命名

新课程的名称按照能力标准中关键要素确定,并且在课程名称上使用了动词。使培训者一看到名称很容易明白学习本门课程应达到的能力是什么,能否满足本人的学习需求,如将原有的《实用汽车英语》名称按照能力标准改成《职场英语交流》。

7.根据学生个体需求设置专业选修课

在满足行业用人能力标准的前提下,在学习证书Ⅱ、证书Ⅲ课程的同时,设置了8门专业选修课,既满足了学生个体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满足了优秀学生和企业短期培训的需求,如“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专业选修课,尽管证书Ⅱ、Ⅲ的能力标准中都涉及“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的能力,但如果学习者选修这门课程,就可在原来的单项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并融会贯通。

四、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弹性教学设计,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职业培训的教学设计是确保以能力为标准的课程创新体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地进行计划、开发、评价、管理教学过程,确保学生的表现在弹性学习时间内达到能力要求。学院汽车技术专业实施的教学设计周期如图4所示。其特点有:

首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特征,教学活动应围绕学员展开。学生应明白教师不是所有知识的源泉,不应把精力集中在教师身上。

其次,在课堂教学上突破以教师讲述为主的传统教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特征、学习资源等因素,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的不同接受能力,选取恰当的学习活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角色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的综合解决能力。

再次,灵活的弹性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选择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材料,实施灵活的学习计划、教学手段,选择现代教学设备,提供灵活的教学鉴定方法,以便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学习场所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弹性学习。因此,编写易于阅读和自学的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最后,教学用书易于阅读和自学。学生用书中将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的融合,充分体现知识够用的原则;将学生用书有序的学习逻辑按照能力在职场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接近实际工作要求;将学生学习鉴定内容和鉴定的时间在学生用书中注明,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用书在包含学生学习用书内容的基础上,还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用书中涉及的问题答案,这有利于教师在讲授同一门课程的能力标准时收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能力标准的学习成果鉴定方式,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传统学生学习成果评定通常采用书面问卷的方式进行,其评定标准是60分合格。这种鉴定方式存在着三方面的缺点:一是有相当部分学生还有40分的知识或技能未掌握,这样的学生很难走人工作岗位;二是书面问卷一般擅长鉴定学生的,知识部分,对职场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鉴定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了解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考核;三是职场中学生实际的职业道德无法在这样的考评中真实反映。因此,在开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创新体系中,应以能力为标准,建立有效、可靠、灵活、公正的鉴定原则,建立每一门课程对应的能力鉴定标准,建立观察、口头提问、书面考试、调查报告、技能展示、陈述素材等多形式相结合的鉴定方式。

师生在鉴定前可以选取适合学习内容的各种鉴定方式进行学习考核评定,只有在学生完成能力标准中每一个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后,教师才能鉴定学生具有的能力是否合格。更为重要的是,只要通过能力标准鉴定,学生学习的成果就通过“学分制”累计个人学分加以体现。学生可根据证书课程完成情况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实现灵活而多次的“进”、“出”培训过程,解决了我国职业技术再培训、

失业转岗培训及贫困生学习经费等问题,从根本上实现终身职业教育的思想及职业教育的平等与参与。

六、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监控课程开发质量

为提高课程开发质量,必须时时监控课程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把学生、教师、企业、家长、教育部门作为评估对象,从学习者和工作场所反应、学习效果、学生上岗的适应性、生产技术发展对新课程的认可4个方面,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确认新的或修改的内容,与行业认可的能力标准保持一致。对修改部分由行业协调委员会和行业相关部门的代表签署意见,同意后备案,使评估具有公证性。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监督和评估体系见图5。

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关键。中澳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实践,必将推动我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化,对国内产品质量的提升及产业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职业大会的建议[EB/OL].—emit@moe.edu.en,1999-4-26.

[2]杨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C].中澳职教论坛,2003—11-27.

第7篇

要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逐步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便于普及推广和运行顺畅高效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努力将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加快课程模式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要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要处理好“工”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在校内进行生产性实训,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第二,加快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内容。虽然目前的教学计划中第三学年是顶岗实习,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前两年理论内容仍然相对偏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安排生产实训。现行的教学计划还需要继续进行调整。在指导思想上,要努力突破学科本位思想,注重安排提高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注重培养学生具备适应企业工作岗位任务要求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在专业设置上,必须瞄准产业发展,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加强专业建设。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调整职业学校课程结构,对第三学年的顶岗实习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校内生产性实训时间,合理安排文化公共课程和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

第三,加快教学方法改革。中等职业学校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技能、工艺和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对经过实践检验的教学方法进行确认和推广,同时也鼓励学校的特色发展。检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的成败得失,就是要看是否有助于学生解决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技术问题、工艺难点,是否有助于他们提高职业能力和工作绩效,能否有利于他们顺利就业。

“三阶段”一体化是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要求的课程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基础阶段、实训阶段、半工半读交替循环完成学业。在基础阶段重点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着重强化单项业务技能的熟练性;在实训阶段分为三个层次:达标培训阶段、岗位演练阶段、实训业务阶段;在半工半读阶段中,对于能够很好地完成实训任务的学生可以进入到生产性岗位进行更广泛内容的学习,实现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岗位上的半工半读,这三个阶段不断循环交替,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一个整体框架。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片面倾向:一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二是不注重专业理论的教学,单纯强调操作技能,培养简单的操作工。“三阶段”一体化模式的意义就是为了克服这两种错误倾向。另外,通过“三阶段”一体化课程模式,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就可以实现完成工作任务的培训,这也是目前职业教育学校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课程模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