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22 15:44:22

序论:在您撰写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1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0-05

羌族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羌族语言、、建筑与艺术等方面。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还存在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文化传承人缺乏以及学生缺少民族自信心等问题,建议各相关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加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有效性。

一、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鞒忻褡逦幕的积极意义

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教育示范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实现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既体现了学校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功能,又可以使民族学生感受到国家、政府、社会和学校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保护和重视,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族文化既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也体现了学校对羌族文化的重视,对于加强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二)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增长,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进力量,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进步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对推动北川羌族自治县民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即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挖掘和充分利用宝贵的羌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羌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达到解放文化生产力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目的,把民族文化作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北川羌族自治县的“七一职业中学”通过探索民族文化产业化的路径既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了传承羌族文化,又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寻了新的途径,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实现了学校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

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与路径,我们既可以把民族文化放进博物馆进行保护,也可以进行加工编纂人书进行传承,还可以制成电子资源进行保存与传承。但是,最有效、最长远的路径则是发挥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学校教育对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和创造的功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发挥学校教育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对学生进行羌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四)有利于发挥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借鉴

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对羌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使得羌族学生既了解了本民族文化知识,又初步掌握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涵义,对羌族传统文化有了比较清楚的认知,让学生在学校教育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自主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了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五)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反映,北川羌族自治县通过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既普及了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同时体现了学校教育中的办学特色,“因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带有两重性质:一是通过学校教育使少数民族学生融入现代化的主流社会,从而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二是保留和传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回归本土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注重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教育,可以突显其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教学水平与办学质量。

二、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存在的困境

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存在着教育投入不充足、师资力量较薄弱、民族学生自信心不强、传承民族文化载体较少等困境,制约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发展。

(一)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充足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属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都较低,人均收入不高,加上地理条件、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经济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地方财政较为紧张,对保护和传承羌民族文化的投入经费不能完全支持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需要。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虽有专项资金进行资助,但是大多资金都用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而对学校发展保护与传承羌文化方面的软件建设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虽然有不少民间文化保护组织自筹经费资助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但是缺少地方政府强力的财政支持,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工作的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效。

(二)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目前,北川羌族自治县普遍存在着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懂得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数量少。北川羌族自治县虽然在大多数学校中都有羌族教师,但是所占比例较小,无法满足学校教育传承羌文化课程教学的需求,如七一职业中学仅有3名专门的羌语教师,其他学校要不是兼职羌语教师,就是没有专门的羌语教师。第二,部分教师民族文化知识较为缺乏。大多数羌民族教师虽然都懂一些本民族文化,但对羌民族文化的精髓认识较为肤浅,熟练掌握羌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民族文化知识的水平有限,不利于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第三,学校临时聘任的民族教师因无编制,缺乏职业责任感。北川羌族自治县各学校因为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需要临时聘任的教授民族文化的教师不仅待遇较低,而且工作没有保障,随时面临下岗的问题。这些教师往往认为教授的羌文化课程为临时课程,抱着应付的心态使得羌民族文化课程易流于形式,实效不足。

(三)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在当下改革开放c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北川羌族自治县出现了一些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状况,导致羌民族文化传承无人继承的状况,表现为:第一,外来文化冲击导致部分羌族青年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普及,羌族地区的本土文化必将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大量羌族居民因生计原因常年在外务工,就更愿意掌握使用范围更广,用途更大的主体民族语言,不少羌族青壮年和儿童对羌族语言与传统文化的掌握熟悉程度逐渐减弱,学习民族文化兴趣大减,导致羌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代现象。第二,学生汉化程度较高,民族文化交流环境较缺乏。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的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以使用汉语交流为主,缺乏羌语语言交流环境。加上,羌族原来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后来用拉丁文创造的羌族文字使用不广,造成羌族学生宁愿学习使用汉字,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羌文,而且研究羌族文化的书籍、宣传资料等均用汉语书写。第三,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民族文化教育,只注重升学和孩子未来发展,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存在着家庭、学校教育分离的现象,成为影响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民族文化的制约性因素。

(四)部分羌族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对于大众来说,要不要学习和使用一种语言,关键在于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足够的使用价值。在北川羌族自治县许多羌族人放弃学习和使用羌语而转用汉语,主要原因就是汉语比羌语更加实用。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里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许多羌族学生甚至认为说羌语很‘土’,折射出相当一部分羌族学生对本族语言认同存在自卑感,甚至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羌族人,认为说汉语才能交到朋友,不被嘲笑,这样就严重挫伤了羌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

(五)羌族方言复杂存在一定的交流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羌族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状况,造成了羌语方言太多而且复杂,缺乏“官方”语言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羌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羌族文化之所以在发展中逐渐淡化和改变,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有人认为某些羌族的文化是没办法被汉语所表达的,就像翻译英语文章一样,译文很难体现出原文精粹,据说目前会说羌语的羌族人不足10万。随着羌区与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村寨失去了羌语环境,原本会说羌语的人也慢慢转用汉语,包括在校读书的学生,学校教育中面临着无统一羌语进行交流和教授的困境。

三、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羌文化的对策

针对当前北川羌族自治县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遇到的一系列困境,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以解决制约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工作的难题。

(一)增加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遭遇的资金缺乏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扶持的力度,特别是增加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最大限度的做到专款专用。第二,群众集资、民间赞助。群众集资、民间赞助是在政府给予的支持有限的情况下,自行筹措资金以达到保护与传承羌民族文化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集资范围包括事业单位、宗教团体、民间人士等,吸引社会各层人民对学校教育传承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进行赞助。第三,学校自行筹措。学校组织民族歌舞团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既传播宣传了民族文化,又赢取了一定的奖励,为传承羌民族文化积累资金,如永昌小学编排的节目曾多次在市、县上获奖。职业技术学校可以把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做成特色旅游产品出售,如北川县七一职业中学把丝网花、草编等产品出售韩国,学校走“学-研-产-售”的途径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募集一定的资金。第四,争取海外赞助。地方政府、学校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海外侨胞,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也不失为一种集资的途径。

(二)增强学校师资力量

针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国家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利用好民族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优势解决师资较缺乏的问题。民族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家可以在西南民族大学或阿坝师范学院设置与羌学有关的专业,实行“订单――定向式”人才培养方式来培养羌学人才。如羌区唯一高校――阿坝师范学院根据校情、地情和羌族风情加强对羌族表演人才的培养,巩固了校园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坚定地位。第二,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聘请羌族文化传承人做教师既解决了目前羌区学校羌族文化师资匮乏的难题,又为羌族文化传承找到了好的路径。在地震前北川县曲山小学就聘请当地的羌族文化老人做学校的兼职老师,定期到学校教学生唱羌歌和跳羌舞,一些青年教师也拜老人为师,学习羌语和羌族文化。这种聘请制既增加了学校羌文化教师,又提高了老师的羌文化水平。第三,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技能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对羌文化教师进行培训。2010年,北川县陈家坝初中教师前往山东青岛华东师大青岛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活动,不仅开阔了教师的视野,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第四,增加教师队伍的编制,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羌区自然条件较为艰苦,为了稳定学校教师队伍,政府部门应该解决好教师在经济方面的诉求,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到位,优先解决教师住房、医疗、养老等问题。同时,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确保教师的合法权益,规范教师休假制度。第五,积极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1994-2001年,茂县在羌族地区50多所中心小学和村小的130个教学班以及5所中学开展的羌汉双语教学,促进了汉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政府、学校应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终身从事羌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工作。

(三)提高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

对羌族学生缺乏学习民族文化的动力,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府通过发展民族经济等方式实现羌族青年在当地就业,以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的形式来传承民族文化。羌族学生就可以将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羌民族文化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文化的积极l生。第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家长应该充分意识到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密切配合,提高学生在学校学习羌民族文化的积极性。第三,建议把羌民族文化纳入升学考试中,充分体现对民族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四川省已经将彝语言文字、藏语言文字纳入了升学考试的范围,我们建议借鉴彝族、藏族传承民族文化的经验,将享受民族政策照顾的羌族学生的羌语等民族文化的学习情况纳入学生升学考试中。第四,民族学校适度增加民族文化课程。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学校可以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将羌语、舞蹈、体育、音乐、羌秀、手工制作等羌文化课程由原来每周的上课学时适度增加,以增强羌族学生接触本民族文化的机会,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四)增强羌族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针对羌族部分学生缺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在羌区学校教授羌语课。语言是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纽带,羌语课不仅是一门语言课,而且是一门能够培养羌族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能够让学生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思想意识课,使学生体验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其次,扩大羌语的使用范围。在羌区学校教育中,应把羌语作为铺助教学语言,要求师生主动运用羌语进行交流,如羌族学生在家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电视节目等学习羌语,父母和孩子用羌语进行沟通,主动教授孩子羌语,讲解羌文化,用实际行动来教导孩子。最后,应引导学生体验羌族文化的魅力,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民族自豪感。学校教育中注重挖掘羌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启蒙,培养学生对羌族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五)制定和推广羌语“普通话”

第2篇

>> 全民阅读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寄宿制民族班文化传承的困境与对策 全民健身视角下湖湘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非物质文化视角下陕北秧歌历史沿革与保护传承研究 基于现代创意视角下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财务视角下我国“景泰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教师视角下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英语教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状与对策研究 海阳市全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甘肃省全民健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山东省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文化生态视角下壮族道公文化传承与发展 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 财务与战略视角下大连港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首都全民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传承绩效现状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屈明颖. 国民阅读率持续提升 数字阅读愈见青睐[EB/OL]. [2012-05-07]. /2012-04/23/content_241605.htm.

[3] 吴高,韦楠华. 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13(2):47-51.

第3篇

秀山花灯戏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戏剧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是集多种民间文化形态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精神世界、文化心理和价值认同,折射出少数民族的生存本质和审美心理。秀山花灯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间在公共空间进行表演,正月十五送灯,具有广场性质,展现出本民族的风采,体现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秀山花灯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旅游业角度考虑,可以拓宽秀山旅游的开发与利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本民族的精气神;在学术上,也有挖掘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在20世纪50年代,就不断有研究者深入秀山少数民族居住区,调查花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生态。1964年,秀山成立花灯剧团。2006年秀山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秀山花灯博物馆竣工,这对地方文化的发展与开发、传承与传播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当前,秀山的花灯戏主要分布在全县各村寨、城镇,其中尤以隘口、龙池、清溪、兰桥、平凯、梅江、涌洞、海洋、溶溪、洪安、峨溶、玉屏等为其主要繁荣地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别、不同族别的文化也日益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着干扰与吞噬,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    

如果一旦某个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消亡,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意味着这种文化在这个民族身上彻底改变了。作为地方独特的民族文化,花灯戏的表演艺术和审美内涵既要随着外来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的共性因素发展,又要随着本民族自身的发展、更替产生新的文化基质。但是,也正因为随着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生存于民间的文化艺术,却并没有因为紧跟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创新,反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渐式微。更为重要的是,当前秀山花灯的整体生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对艺术品的思考与欣赏被商品交换所取代,其价值首先根据的是它的交换价值,而不是它内在的美学性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以强烈的地方文化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实际行动去对花灯的文化生态进行探索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行动的践行,花灯戏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了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梳理与研究。但是,即便如此,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与研究仍然不尽人意,还须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二、诊断式分析:花灯传承与研究的突出问题    

当前花灯的存在生态主要体现在花灯自身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通过较为全面的调研与考察,学术界对花灯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讨和梳理。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花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后继乏人,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受到外界传播媒介文化的影响,沉不下心来从事花灯这一行业。2.当前民族地区的民间文艺普及不广。随着时代的发展,群众不愿自觉接受地方文化艺术,感受文化带来的审美愉悦。这归因于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和社会,民众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致富梦的想象与实践中,这种自主性使得花灯艺术与现实生活形成了一定距离。尽管当下仍有掀起花灯戏演艺的热闹场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旅游业的兴起,花灯隐形地被置于商品交换的逻辑之中,其艺术性被商品化而丧失了自主性。3.花灯作为民间文化自身损失比较严重,原始的艺术风貌有所缺失。同时,人们普遍关注的是现代文明带来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保护。4.花灯演艺人本身缺乏文艺修养和理论素质。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也没有感受到古典文化知识给予的艺术熏陶,使得花灯戏的技艺止步不前。5.当前推出的花灯演艺存在严重的现代气息,无论从实质内涵,还是外在表演形式,都带有“虚伪”的性质,丧失了来自民间自发的天然的带有原生态的审美韵味。    

另外,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当前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大家对花灯这门民间艺术不感兴趣。大多数年轻人为了生存背井离乡,远离花灯生存的艺术氛围,彻底地失去了滋润年轻人艺术才华的土壤。花灯文化艺术的根被现代经济利益这堵无形的墙阻隔,造成花灯传承的断裂。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那样,“个体主义及随之而来的人与自然的分离拆散了善、真、美,在存在与应该存在之间挖了一道鸿沟”。一旦下一代人脱离了花灯的社会语境,本应该存在的东西完全可能被现代文明的鸿沟阻隔,使花灯戏丧失原有的艺术风貌,甚至失传。

三、重构研究体系

拟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当前,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关注本地花灯传承与保护问题。于2005年11月上旬成功举办的“2005中国花灯·秀山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探讨了秀山花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尤其是赵心宪的《重庆秀山花灯传承保护十年学术研究的回顾—兼及中国花灯本体反思个案》一文,从文化经济视域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学术界对秀山花灯整体的研究态势,对传承与保护秀山花灯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尽管如此,研究者对花灯存在形态所产生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思考,对研究诸多问题的盲区所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缺乏针对性,这就使得对秀山花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进行建构和采取对策进行传承与保护变得十分必要。只有对研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判断和厘定,才能从总体上对秀山花灯的抢救与保护对策作出较为科学的诊断。“在抢救、保护、传承秀山花灯艺术的工作中,除了政策上的全力呵护外,还应在发掘、整理的过程中创新思路,将时代气息与内涵有效融入花灯艺术之中,否则,仅有技法而缺乏生存空间的‘振兴’举措难收成效。

对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艺术欣赏力。花灯戏的演艺最终是为了让观众从中获得审美的艺术享受。只有普及和加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教育,才能提升民众的艺术欣赏力。二是提高当代青年热爱本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让他们具有一种担当精神,体会到传承花灯艺术的责任感。三是增加政府资金或民间资本的投入,让从事花灯事业的人在经济上获得基本保障,才能静心对花灯艺术的传承与保护采取自发的行动,并精心打磨、提升花灯艺术的民间技艺。四是结合当代语境,提升花灯艺术的内涵,注重了解接受者的兴趣爱好,以受众为根本、为主体,着力打造适应民间欣赏风味的花灯艺术,实施品牌战略。五是推动花灯理论研究的深入与长期,注重多维空间的研究、展示与传达,不断促进花灯技艺的提高。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保护对策

引言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决定了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来自丰富、灿烂的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史迁延,我国文明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我们每位炎黄子孙而言,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目的在于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依据。

1.当前时期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创新。首先,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其次,掌握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历史文化遗产对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具有保障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单单是认识历史的需求,还是文学、艺术、技术等领域创新的实际需求。

1.2 保证社会秩序的需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只有增强社会群体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而社会群体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感。现代社会开展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完好无损的保护,而且还必须充分掌握了解传统优良文化在传承中华道德文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方面具有优势作用。

1.3 认识历史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和物质类文化遗产相同,都有着巨大的历史认识价值,两者不一样的地方是,物质类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一种物化的固态的手段将自身潜在的历史认识价值全面体现出来,历史文化遗产则是采用活态传承的手段突出自身的v史认识价值。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传统文化,均存在显著的历史认识价值,对人类都有启迪意义。

2.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当前时期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之,主要包括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遗产产生的损坏。具体而言,主要包括:

2.1 保护意识淡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非为某一个特定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而是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然而,目前很多人认为,大家均共同拥有着历史文化遗产,每个人均有责任,也有义务,自己就无需非常积极。此外,还有一种观念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已经成为过去,如今需要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有专家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均存在着此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某些历史文物保护部门也未将自己的职责切切实实地履行下去。

2.2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如今,我国主要依据《文物保护法》来保护文化遗产,在21世纪对这部法律进行了完善,完善之后与我国现阶段文物工作实际情况更加的符合,在较大程度上明确了文物保护管理要求,操作性得到了强化。同时,遗产保护也在其他方面的专项法律法规中涉及到,如《矿产资源法》《城市规划法》等。

2.3 城市建设在较大程度上破坏到文化遗产。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在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时,需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将城市绿化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促使文化历史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但是调查研究发现,如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还没有加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将城市建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文化遗产遭到了忽略。

3.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个性十分鲜明,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3.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只有政府科学合理地引导,才能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产业革命背景下,文化已经不再像过去只是抽象、间接地为社会物质实践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成为社会生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的科学引导已刻不容缓。任何文化活动要想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品牌的影响力巨大,所以政府挖掘文化资源过程中,应将重心放在市场需求量大且内涵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产品上,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政府应主动参与和规划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文化发展带动经济水平提升的目的。

3.2 通过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整合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园区,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成立各类非遗开发项目。推行历史文化遗产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将各类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以提高市场吸引力。此外,积极研发市场前景广阔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建立独具风格的专项开发项目,推动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3.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大众文化这一趋势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因具有地域差异、特色风情等特点顽强的生存下来,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吸引、活力等优势,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文化遗产的良好传承与保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现阶段,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等,实践效果理想,促进群众审美情感的形成,激发了其创造思维。我国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人才数量不足,随着《历史文化遗产法》的落实,国家提出了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政策,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信息角度出发,构建了专门的保护档案室以及传承人数据库等,为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要求传承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

3.4 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性发展与群众生活是紧密相连的,除了强调其要不断传承外,还必须注重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群众的审美也会随之有所变化,将时代精神及内容贯穿于历史文化遗产中,其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得到稳定发展。当前,如何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历史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保护,并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服务保障。在历史文化遗产基础上继续前进,使我们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激发创新意识,提高群众凝聚力。

4.结论

综上所述,以《历史文化遗产法》及其关联法规为基础构建的传承人制度、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制度在保护传承、作品创新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大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让历史文化遗产始终活跃于人类活动中,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进程。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要大力开展城市现代化建设,但是文化遗产依然需要科学保护,将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给继承发扬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规范化保护,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谭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10).

[2]徐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3).

[3]王莹.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4).

[4]但娟.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5]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改进措施与对策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之一。五千多年的农耕文化发展历史以及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彰显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很多种类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接近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七万多项被国家或省、地市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其中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达到了1028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109多项,进入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达到18000多项,进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更是达到了53000多项。先后建立了徽州、闽南、四川羌族等10个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有专题博物馆520多座,民俗博物馆197座。怎么样去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准确对待的一个重大课题。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名列第一位的就是的我国昆曲。日本的“能乐”同时也进入这个名录,当时日本新闻媒体把“能乐”进入非遗名录当成一个非常大的荣誉进行了整篇幅的报道,甚至用了通栏的大标题,而当时我国所有的新闻媒体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却都只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篇幅。这就说明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化传统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议题也成为了焦点。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对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深入。由于政府部门的长期不够重视,普查工作力度不大,导致了对种类繁多和文化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的存在种类、整体状况、数量以及消失状况的认识不清,还缺乏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保护的意识落后,技术、资金严重缺乏,没有正确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意识落后的几个表现:一是忽视或轻视民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文物取代了文化遗产,致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重视;三是认为某些民间艺术的消失是客观必然,可以任其自生自灭,没必要保护;四是个别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国力还是很有限的,可以等经济再发达一些以后进行保护。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严重缺乏法律依据。

第四,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文化精神,它的独特性与现代社会产生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形成文字记载的口耳相传,常常是转瞬即逝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流失或者是消亡了,基本上都是无法恢复或再生。目前在我国一些依靠口授或者是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很多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濒临消亡,很多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珍贵实物或者是资料不是遭到毁弃就是流失到了国外,时常发生过度开发或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很多很多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能都后继无人,面临了马上就要失传局面;一些少数民族特有文字、独特的语言和民间习俗正在迅速地消亡;严重短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研究专业人员,例如一些地方戏剧、民间戏曲正在走向在衰落。古琴、岔曲已经濒临绝灭。

3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工作的建议

目前在我国主要是行政保护也就是公法保护模式,像《文物保护法》和《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福建、贵州、云南等省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增加了私权保护的内容,确立了以公法保护为主、私法保护为辅的具体制度。

第一,加强组织管理。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规划管理,确立管理制度,鼓励专项资金和多渠道筹。

第二,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促进研究与保护利用的结合。可以设立专项课题等鼓励多学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第三,设立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和保护区以及专门展示及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成果用影视、文字图片等形式加以保存,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鼓励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师传、家传、社会传承等方式,把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并得到科学保护与传承。

第四,大力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弘扬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工具形象具体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通过手工产品、艺术品、商品等物化载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推向全社会。

第五,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塑造各具特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移式保护。

第六,加强立法保护,把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要从法律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七,在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尽快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申报制度。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也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关系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及国家的文化安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与对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05):135-147.

[2] 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02):84-88.

[3] 周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第6篇

>> 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不足 学校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教育中的民族文化教育现状与反思 学校教育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必要性探讨 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基本问题审思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与文化传承 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在民族学校的传承研究 内蒙古地区高职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路径探析 试论民族地区的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散杂居多民族混合学校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反思 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小学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 论学校课程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 乡土美术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与教育内涵分析 论幼儿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 生命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张世均.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J].中华文化论坛,2009,(2).

[13]吴定初,张传燧,朱晟利.羌族教育发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4]张木元,方林.传承羌族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北川中学校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2).

[1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6]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17]新华网.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EB/OL]. http:///zhengfu/2002-08/19/content_529823.htm.

第7篇

关键词:古筝文化 传承与发展 问题和对策

古筝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古老民族乐器。古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古筝原名为筝,史称秦筝,起源于我国春秋年代,战国时期在列国都有流传,尤其是在秦地(今陕西一带)古筝流行范围非常广泛。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代士大夫、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无不爱不释手。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城楼空城退兵,弹的就是古筝,悠然自得的古筝音乐击退了城外司马懿的千军万马,中国丰富的古筝文化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如今的古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逐渐被淡化了,已经成为了“边缘文化”。而今,国内外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传承和发扬古筝文化,这对于每一位音乐人来说当属义不容辞、时不我待。

一、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古筝文化可以说是一度走上了繁荣昌盛、名家荟萃的地步,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之一。然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深入改革,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古筝文化也越来越面临着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冲击。我国自改革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纷纷涌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新兴文化有着通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对我国的青年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而反观我国的古筝文化,虽然长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音乐表达的高雅工具,但是在当今通俗的流行音乐大潮下,仍然难以生存。古筝文化备受冷落,成为了一种边缘性的小众文化。为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尽快拯救古筝文化,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流传下去。时至今日,古筝文化仍旧有很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

(一)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度低

自古以来,古筝文化就是“雅文化”,是“上等阶级”的专有文化,是“高山流水”。古筝的演奏通常是在皇家、诸侯、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之家举行。可以说,古筝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的“高雅文化”。然而,正是这种高雅的、“不接地气”的、“有仙人之气”的古筝文化在大众中普及程度很低。人们常常认为古筝“难学”“易忘”和“不中听”。面对这种普及度极低,无人学、学不会的处境,“不食人间烟火”的古筝文化好像并不打算向世人妥协,一直以虚静、幽静、淡静、深静为其音乐的语言表达和节奏韵律。其中,古筝文化有着丰富的哲理内涵,需要的是人们潜心的理解它、懂它,真正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世界的关注面更加广,但也更加的浅,对事物的视线停留时间和思考时间也很短。因此,古筝文化作为一种“慢热型文化”更加的受到冷落和难以寻觅知音。根据对各类人群的调查,有80%的人竟然完全不知道古筝是何物,有一些人听过古筝的名字却和古琴混为一谈。如果当今社会对古筝的形状、声音和弹奏的基本技法了无所知,那么,对于古筝文化的保护就无从谈起。古筝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是,在如今的社会“无人识货”“伯乐难求”“子期难遇”,这不能不说是古筝文化的悲哀,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种文化过于高雅,完全的“不食人间烟火”,那么,真的是难以传承。

(二)古筝文化缺少专业性人才

在我国的懂古筝、识古筝、爱古筝的人非常的少。即使在专业的音乐团体中,从事古筝艺术表演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有的一些只是兼职从事的,作为一种娱乐爱好,他们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商人、或者是公务员和上班族,但是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来说,这些人远远不够。古筝文化的传承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是专才。可惜的是,这种人才在全国非常的少。有的人才,他们或者是在高校从事古筝音乐的教学,或者是在研究所对古筝文化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大多不会选择以传承古筝文化作为自己的生计――也就是说不会把研究古筝作为一种主业,而是一种副业,业余的爱好而已。

在我国,每年的艺术招生考试中也会设置古筝科目,但是,其他的乐器考场都是场场爆满,而古筝的考场却无人问津。在社会上的音乐培训班,设置的有钢琴培训、吉他培训、打击乐培训,但是很少有古筝培训的。即使有古筝培训,那些培训老师也往往对古筝文化了解甚少,只是知晓一些基本的识谱和指法,懂的一些浅显的曲子而已。这种现状对古筝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古筝馆,它们往往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而且,它们的店铺多以出售古筝为目的,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常常是有心无力。

(三)古筝文化缺少传播媒介

在古筝文化难以为继的今天,仍有一些古筝艺术爱好者和古筝馆的传承人为了古筝的传承努力做着贡献。他们常常举行小型的古筝表演和古筝艺术交流会。但是,这种活动的规模实在太小,传播的渠道有限,很难对大众起到宣传的效果。而且,古筝的传承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他们举办的小型交流会,参会的都是古筝爱好者,是不必再争取的人群,只有通过媒介向外传播,使不了解、不认识古筝的人群了解古筝,了解它的文化和技巧,才是真正起到了传播的作用。

当今的大众传媒有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和报纸,这些媒介才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才是能够使得古筝传播更为广泛的介质。在通常的古装电影、电视剧中会有古筝演奏的画面,但是由于导演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古筝文化的不了解,会出现很多错误。常常是道具是古筝,背景音乐却是古琴;背景音乐是古筝,道具却是古琴。这种张冠李戴的状况,说明古筝文化在传承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二、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对策

(一)增强古筝文化的传播力度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程度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播的力度不强,传播度不够。在现代的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教育而已,还有很多的文化传播渠道,比如说:互联网、电视、报纸、期刊等等。这些传播媒介才是文化传播的主流,古筝文化要搭乘这些媒介的“快车”做到有效的广泛传播。

在古筝文化的交流会中,也应该注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所谓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指的是在古筝艺术演奏中,这些古筝的音乐曲调和乐响节奏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出去。这些媒介可以是口语媒介,可以是电子音频媒介,也可以是多媒体或者互联网媒介,只有能够做到古筝文化的传播,都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媒介。在高校的师生古筝演奏会中,可以做成视频或者是音响音像制品对广大的受众做到广泛的传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甚至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方式,促进大众对古筝文化的了解。

(二)开展古筝文化进校园活动

校园是青年的天地,是社会的未来。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谁取得了青年的信任和好感,谁就赢得的未来。青年人有活力,有文化,对古典传统文化有着文人、士大夫似的情怀。古筝文化要取得更广大的、更有持久性的传播,要开展走进校园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大学的音乐学院开设古筝专业,可以在初高中开展古筝文化社团。并且,在校园内举办古筝表演演奏会,通过教师和学校海报等做到文化宣传和推广,增加青年对古筝的了解和热爱。在古筝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赛,选拔优秀的后继人才,建立兴趣爱好团体,培育学生热爱古筝文化的兴趣和能力。

(三)古筝文化要做到与时俱进

古筝文化由于其“高雅”的特殊品味,造成了传承人才稀少,后继无人的局面。由于少有人传承,于是,它的活力和创造性很低。如今的古筝文化曲目,都是古代传统留下的曲目,少有现代的创作。这种窘境渐渐地把古筝文化变成了“古玩”“古董”,而不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一种文化要想存活,要想发展必须融入这个时代,仅靠研究学者的爱好和政府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古筝文化要“动起来”,要自己寻找出路,只有和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减低或者减少一点“高冷”的姿态,更多的和时代精神相激荡、相交流才能够取得发展。古筝文化也要创新,可以和相近的茶道和琴道交流融合,对原始的曲名音乐深入挖掘内在韵律,包容交流才能够突破自身的困境。

(四)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

古筝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要能够“养活”一批以此为生的古筝音乐制作人和文化传承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农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科技时代。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要和流行音乐一样有着完备的工业流程。

在当今的市场,文化已经是一种产业,只有把古筝文化做大做强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够有资金、有人力、有物力保障古筝文化。古筝文化也才能够得以传承。在音乐市场上,古筝文化有着一批爱好它的“静文化”和“慢文化”的音乐粉丝。在当今的时代,“高雅”音乐也可以走向大众。

三、结语

中国古筝文化在历史上一度繁荣昌盛,名家荟萃,是中国封建文化兴盛的代表性文化。如今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向世界敞开了窗口,而且在精神领域和文化生活方面也积极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而且这种交流正在不断加强和扩大。西方文化逐渐地与中国文化融合,并且掀起中国大众追捧的热潮,中国的文化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广大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娱乐性“通俗音乐”文化。迎合了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综上所述,古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人情怀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高山流水”的“雅文化”的典范。在当今的文化发展中,古筝文化受到了一些阻碍,遇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冷落,成为了小众文化。但是,只要增强文化传媒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在校园培育古筝文化传承人,在时代精神上做到有效的融合和创新,加快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就一定会有所突破和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古筝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5C040。

参考文献:

[1]李金博.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