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9 16:08:00
序论:在您撰写手术室一般护理常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应用
在临床医疗服务当中,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手术室是重要诊疗场所。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提供更为优质、周到的护理服务,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1]。本研究以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0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8.9±5.8)岁,其中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13例,心胸外科手术14例,骨科手术15例,泌尿外科6例,其他手术5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20~82岁,平均年龄(49.4±7.2)岁,其中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13例,心胸外科手术15例,骨科手术13例,泌尿外科6例,其他手术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进行术前访视,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脉搏、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好术前准备,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同时保证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手术。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向手术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室的情况,讲解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加强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加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和治疗。②术中护理:保证手术室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实时观察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以预防异常情况的发生。向患者介绍和讲解麻醉的相关事宜,让患者了解麻醉和感觉和状态,包括对于疼痛的感知能力,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和恐惧。对于部分局部麻醉的手术患者,由于其保持清醒的意识,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态,当患者感到不适时,则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尽量让患者感到舒适,进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③术后护理:完成手术后需要对患者手术皮肤进行清洗,消除血迹和消毒液残留,患者麻醉苏醒后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再将患者送回病房。检查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及术后的恢复情况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染及手术并发症[2]。
1.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值。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于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评价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χ—±s)表示计量,(%)进行计数,资料通过t值和χ2检验,两组对比满足P<0.05,两组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本组研究中,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3]。术前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对比差异不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明显比对照度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感到满意37例(69.8%),一般14例(26.4%),不满意2例(3.7%),总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感到满意20例(37.7%),一般24例(45.3%),不满意9例(17.0%),总满意率为83.0%,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护理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鲍飞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一部
参考文献:
[1]王昕华.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29:528-529.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手术室;优质护理;满意度
0引言
手术室护理为医院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地推动下,手术室设备、技术均在不断改进,因此手术室护理面临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患者也对护理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而且能够缓解患者负性心理[1]。本次研究对45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患者手术类型主要为普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骨科手术等。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性别:男25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43.6±3.8)岁,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干预组性别:男24例,女21例;年龄:20~74岁,平均(43.7±2.5)岁,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使用一般护理方式: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或其家属详细咨询患者基本情况,同时简单介绍手术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中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相关规定、流程实施严格的手术室清洁和消毒,同时保证手术室温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仔细检查手术所需器械、设备、药品等,保证其准备齐全,且运作状态正常;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做好记录。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护理人员于术前1d访视患者,主动与其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及心理状态,根据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治疗,最大限度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其隐私进行保护,尽量将患者身体面积减少,及时为患者遮挡部位。术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表现、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护理。
1.2.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擦洗干净身上的血迹、污迹,帮助患者进行衣裤整理,及时将患者安全送至病房,为患者整理好床铺。同时,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前提下多于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术后不适感,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和康复训练方案,并给予相应指导。术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强化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观察2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应用护理质量评分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表格内容主要包含基础护理质量、候台时护理质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等。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好;应用满意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值>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分值<89分为比较满意,分值<69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2)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作出评估,选取量表中躯体化、抑郁、恐怖与焦虑4项指标,每一个项目都使用5级的评分制,得分愈高此项心理问题愈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应用(—χ—±s)来表示计量资料,用P<0.05表示差异比较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手术室护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其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治疗效果,关系到患者病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同时手术室护理服务也直接体现整个医院的服务质量水平[2]。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中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对患者实施系统、细致的护理服务,将患者作为开展护理工作的中心,促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需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优质护理高度强调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3]。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指导,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重视,力求让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来自医护人员的关怀[4]。因此,在手术室护理中应优质护理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护患纠纷的降低均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改善,而且干预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比常规组好,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丽 单位: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裴文晔,王萍,闫芙军.个案全程追踪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14(12):1120-1124.
[2]刘贵琴.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21(04):46-48.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6)08-0237-01
风险管理指的是对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准确的评估、识别、预防等[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的进步,人们对手术治疗的法制观念也在相应的增强,因此容易出现一些医疗纠纷。一般来说,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均较恶劣,甚至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加强管理。其中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逐渐新起的一类护理管理模式,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更加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数资料择取我院2014年1~12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00例,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医护人员均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原理、治疗方案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依据住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干预组患者150例,常规组患者150例。对比两组的基本资料后得知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1.2护理方法常规组:采用一般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手术室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治疗原理与治疗方法,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风险管理模式,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等。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手术风险率,其中护理满意度包括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三项判定标准,满意度为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1.4数据分析将本文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的疾病资料均录入至SPSS18.0软件中。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2.2手术风险率常规组的手术风险率为3.3%(5/150),干预组为0.7%(1/1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可以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如:患者、家属、医务工作人员等造成的伤害)进行准确的评估、分析、预防等,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发生与发展,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其中进入手术室治疗的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急,某些患者可能伴有意识障碍、抽搐、口齿不清、恶心呕吐等[2,3]。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做好相关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现将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相关护理措施概述如下。(1)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的安全进行严格的核查,对患者的手术科室、手术名称、手术时间、住院病号等一一核对,准确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肢体功能等。若某些患者意识不清醒而无法回答问题,应由患者的家属代为回答。(2)护理人员应严格核对手术中需使用的药物的规格、剂量;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手术以防发生压疮等不良情况,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手术治疗前再次核对清楚患者的病情资料;用药前应与医生再次进行核对,严格遵循“三查七对”的原则,对药物的剂量、有效期限、质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应对血型、交叉配血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并遵循“三查八对”的标准,输血前应确认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待确定结果后方可进行输血。(3)手术完成后应及时包扎伤口,仔细核实纱布、药物、器械设备数量等,以防有物体残留于患者体内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对病理标本的处理步骤为:在病理标本袋内详细标注患者的姓名、住院号、标本名称等,同时与病理检查的申请单进行仔细的核对,待确认无误后方可送检。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及时同患者和患者家属做好详细的告知工作,仔细讲解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与认可,并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手术室护理中,要想做好护理工作,应做到高风险因素的公开与透明化,及时调整患者及其家属的期望值,减少护患纠纷事件。
参考文献
[1]易红.风险管理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20-521.
[2]黄海明,王瑛,王晓枚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3-194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性化举措;重要性
随着时展和临床技术的成熟,公众的保健意识日益强化,我国医疗条件的改善,也使得术后临床护理变得日益重要。此外,医院也树立了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并得到了广大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认可和欢迎。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能够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负面情绪,全面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本文选取106患者,对他们的术后护理效果和方法加以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53例。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采用了硬膜外麻醉法实施术前麻醉。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讲,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加以临床常规护理;而对于观察组的患者来讲,在采取常规护理后,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53例患者根据常规护理模式,依据一般护理流程,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而观察组的53例患者则采取“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的双护理模式,比如增加心理护理。常规的手术护理举措主要包括术前24小时内的探视、手术进行前后的临床护理和术后24小时内的监护等。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要向患者传达自己的关心之情,帮助患者消除负面的心理情绪,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拉近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1.3评价方法:
依据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加以评价,满分定为10分,然后对所得的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2.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P
组别 例数 满意(例/%) 不满意(例/%) 非常满意(例/%)
对照组 53 43/81.1 8/15.0 0/0
观察组 53 50/94.3 2/3.77 1/1.88
表1 两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
3.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目的是让患者在术前术后都能保持身心愉悦,让患者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在人性化护理中,相关医务人员子啊给患者带来外在美感的基础上,还要充分传达医护人员的关心之情,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和患者家属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护理举措,而并不是简单地对患者疾病加以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充分彰显和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够有效确保手术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率,而且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前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定期探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就患者各项生理指标,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临床安全知识,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同时相关医护人员要确保手术器械和抢救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2)术中护理。医护人员要注意在手术过程中遮掩患者私密部位,确保整个手术都陪伴在患者身边,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稳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手术依从性,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3)术后随访。当手术结束后,要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的喜讯,并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相关医护人员要在患者术后两天内完成术后随访,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及时记录患者对人性化护理的满意度。
目前,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医院充分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积极采取人性化举措,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确保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能获得一个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人性化举措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所以手术室护理中的人性化举措适合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华莉.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3(11)
【关键词】 手术室;全程无缝式;护理;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38-02
无缝式护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方法,其能使护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能使临床护理效果得到一定提高。本研究使用手术室全程无缝式对宫产术的产妇进行护理,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把相关情况作以下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1 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的产妇,全部产妇中,年龄 18-42岁,平均年龄(25±3.1)岁。把全部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产次、病史、家庭收入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性强。
1.2 方法 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即由不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对产妇进行访视,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皮肤情况及血常规等方面进行常规检查。对实验组产妇进行全程无缝式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由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对产妇进行护理,术前1天由巡回护士对产妇进行术前访视,首先做自我介绍,说明访视目的,掌握产妇的心理变化,使其有思想准备,配合手术;并对产妇的疑问如麻醉方法、护理措施等给予耐心而详细的解答[1]。
1.2.2 手术当天,由巡回护士接产妇进入手术等候室,仔细询问产妇术前的、禁饮食情况、并对用药情况及带入手术室的物品进行详细检查,并安慰产妇家属,以使他们的担忧及紧张心理得到一定缓解。
1.2.3 手术过程中,由护理人员耐心地陪伴在产妇身边,主动和产妇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对其进行轻柔的抚摸,当产妇有疑问时,根据其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当解释,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柔和而流畅的音乐,以使产妇的紧张及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缓解,并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胎儿娩出后,先告诉产妇胎儿性别,处理好脐带后,把新生儿抱给产妇看,并告之胎儿出生的时间及体重。在手术室外指定的位置把计算机和电视屏幕进行连接,以使产妇家属能够及时对手术的进展有一定了解[2]。
1.2.4 手术结束后及时报告产妇手术顺利,以使产妇放心。此外,还应对产妇进行相应的安慰和鼓励,为产妇的手术伤口包扎好后,协助医生把产妇送回病房后,与病房护士做好床头交接班,告诉产妇要去枕平卧6小时,不要抬头,有呕吐现象时头要偏向一侧,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术后第2天回访产妇,了解产妇身体恢复情况,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促进产妇的术后早日康复。此外,还应了解产妇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利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3]。
1.3 效果评价标准 产妇出院前,由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以问卷形式对产妇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效果、产妇对手术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对护理的满意度,其中满意度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手术室环境等25个项目,每个项目4分,总分为100分,得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17.0软件对产妇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P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对医学及手术过程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 对照组中,较好15例(25%),一般13例(21.67%),较差32例(53.33%);实验组中,较好36例(60%),一般20例(33.33%),较差32例(6.67%);由此可知,在医学及手术过程相关知识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了解得更多(P
2.2 两组产妇和护理人员的沟通情况 对照组中,16例愿意沟通(26.67%),14例随意(23.33%),28例不愿沟通(46.67%);实验组中,35例愿意沟通(58.33%),22例随意(36.67%),5例不愿沟通(8.33%);由此可知,实验中比对照组更愿意和护理人员沟通,且差异明显(P
2.3 两组产妇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对照组中,满意(80.12±4.21)分,一般(65.11±5.14)分,不满意(43.58±5.74)分;实验组中,满意(92.32±3.98)分,一般(76.34±4.13)分,不满意(55.47±3.97)分;由此可知,实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
3 讨 论
无缝式护理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和家庭、卫生保健人员及医院中的各级健康部门共同合作,从而使患者得到全方位而持续性的护理。无缝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除了要对医疗器械及仪器有一定了解,还根据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的需求和其沟通,从而采取个性化的方法对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及有效的无缝式护理。医院手术室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把无缝式护理应用在手术室手术中,能使手术治疗效果得到一定提高,因此,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4]。本研究分别使用常规方法和无缝式方法对产妇进行护理,根据本研究中的结果可知,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产妇对医学及手术过程的相关知识有更多的连接,更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且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得分也对对照组高,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
根据本研究的护理效果,可得出以下结论: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能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耐受性,进而能加快患者心理和生理在术后的恢复。和手术室的常规护理相比,手术室全程无缝式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5]。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通常会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对手术的进行产较严重的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舒缓、和谐的音乐为患者营造一个较好的手术氛围,以使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得到一定缓解。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组织牵拉或患者出现不适情况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并安慰、鼓励患者,以使患者安心,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还应通过相关设备使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手术进展及结果,从而使患者家属的担忧心理得到一定减轻,这样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综上所述,无缝式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因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芹,黄春艳,孟凡美,姜祥菊,高贵芳.手术室开展计划巡回无缝隙护理的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4):115-116.
[2] 史笑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05):121-123.
[3] 王淑杰,刘巍,孙艳华.剖宫产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慢性病学杂志,2010,(02):111-114.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行手术治疗的人数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对于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手术前后各个阶段的细节关注也越来越多[1]。为了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患者应用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有资料提示,在手术室护理中引进细节护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于消除或减少护患纠纷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9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最终得到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研究组中有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在21~73岁,平均为(46.3±7.2)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7例;妇科手术患者19例、神经外科手术24例。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为(47.8±7.6)岁;其中普外科手术患者45例;妇科手术患者122例、神经外科手术23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1.2方法:参照组9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嘱咐患者静养,确保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注意饮食营养;研究组90例患者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具体的措施有:①术前细节护理:a.心理护理:手术开始之前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面色、表情和语言了解患者的心态,尤其是部分年纪较大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加强细节干预,通过合理的沟通与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2]。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可以邀请病友现身说法,与患者交流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享治疗经验,帮助患者振作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手术治疗产生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b.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常规禁食禁水。同时做好相关设备、器材与工具的准备,加强手术室的消毒处理,预防感染。②术中的细节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直到患者采取正确的;帮助医师进行麻醉处理,鼓励患者放松身体,诚恳的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除了对监护仪器进行观察之外还还应当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是否出现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结束之后及时对手术器材进行清点,调整患者的、确保舒适度。③手术后的细节护理:等待患者清醒之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成功,让患者安心;保证良好的术后修养环境,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4℃左右,相对湿度在50%~55%[3],房间洁净、明亮,通风良好;做好饮食干预,术后给予患者清单易消化的饮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要的维生素与纤维素,术后多喝水,确保大小便通常,以免造成腹内压上升对切口不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酒;做好药物护理,手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选择合理的药物干预,向患者解释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督促患者定时、定量用药;加强对病房的巡视,调整患者术后的心态。对于骨科治疗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当采取康复护理帮助患者进行技能训练,促进机体的康复。1.3观察指标:①并发症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每一个表格中有25个小题,设置四个选择,分别对应1~4分,患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满分为100分,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0~89分表示满意、60~69分表示一般、59分及以下则表示不满意[4]。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录入到SPSS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代表研究和参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和2例皮下气肿病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90例患者中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6例皮下气肿案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两次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90例患者中对本次护理非常满意的有59例(65.56%)、满意的有27例(30%)、一般3例(3.33%)、不满意1例(1.11%),护理满意度为95.56%;参照组9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7例(52.28%)、满意患者25例(27.78%)、一般13例(14.44%)、不满意5例(5.56%),护理满意度为80.0%,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护理细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细节护理所指就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更加具象、更具有针对性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从而改善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健康[5]。有资料报道,通过应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更高,降低感染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手术疗效的同时促进康复。在本组研究中,90例应用细节护理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总而言之,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显著改善患者满意度,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凌云,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57-58.
[2]余敏.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细节护理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12,9(12):44-46.
[3]傅菊红,梁柳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5):771-772.
[4]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目的讨论分析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和满意的患者为5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细节护理,可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让患者感受护理的细致和周到,加强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
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手术室是抢救和手术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技术部门[1]。手术室护理是对患者进行术前巡视、术中调节、术后随访,防止患者发生刀口感染情况,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通过对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观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120例在本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17~65岁,平均年龄(38±10)岁;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5±8)岁。经过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室护理标准,均征得患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方法患者接受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核实,将手术过程和相关资料向患者说明,对手术中的各种方法进行告知。护理人员服装要求统一,保证体态整洁大方;与患者沟通时保证态度温和,主动了解患者手术前心理状态;认真准确的核实患者手术情况,对患者存在的疑虑给予解答,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强患者信心。
1.2.2术中护理方法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反复检查手术设备和用具,对手术环境的温湿度准确控制;在手术中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和鼓励,询问患者对手术室环境满意度;麻醉时要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并进行安慰和鼓励,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流程;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需求适当告知手术情况,观察患者手术中情绪,及时稳定患者状态并安抚患者家属焦急心态;手术结束后,仔细轻柔的擦拭患者并送入病房。
1.2.3术后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手术情况制定详细的术后护理计划;主动关心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心理状态,对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进行告知,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联系医生检查;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尽量满足患者要求,对患者的反馈信息进行汇总;以患者利益为理念,提高患者满意度。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2]观察护理人员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评分,分数为1~1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患者满意度越高。本院将满意度评价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将护理质量分为一般、良好、优秀。1~4分护理质量一般、不满意,5~7分护理质量良好、基本满意,8~10分护理质量优秀、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常规护理满意和护理质量优秀患者40例(66.7%),基本满意、护理质量良好12例(20.0%),不满意、护理质量一般8例(13.3%);观察组患者对细节护理满意、质量优秀55例(91.7%),基本满意、护理质量良好3例(5.0%),不满意、护理质量一般2例(3.3%)。观察组护理满意和护理质量优秀患者5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7,P<0.05)。
3讨论
细节护理是手术室护理中的新理念[3],护理目标以患者自身利益为中心[4],从患者角度出发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和谐方便的护理条件,减轻患者手术后的不适。细节护理就是从患者内心出发[5],注重护理中每一个环节,做到耐心倾听、提供帮助、解决问题,保证患者手术后心情舒畅,提高患者恢复速度。在本院研究中,观察组护理质量优秀和满意的患者55例(91.7%)显著多于对照组的40例(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127,P<0.05)。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效帮助患者术后恢复。这种护理方法效果显著,值得在手术室护理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冀伟欣.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128-129.
[2]顾倩倩,陈建丽,於丹,等.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作用分析.现代养生B,2015,42(10):199.
[3]欧阳凯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937-938.
[4]孙晓梅.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医学信息,2015,51(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