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农村公路的变化范文

时间:2024-01-18 14:52:05

序论:在您撰写农村公路的变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农村公路的变化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规划编制;重要性;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事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但是,我国的农村公路发展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农村公路建设基本上仍处于一个缺乏宏观规划自由建设的状态。目前,我国对于农村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农村公路发展已经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农村规划编制的关键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旨在为我国农村公路规划发展提出可参考的依据。

一、农村公路规划的重要性

我国农村公路规划研究,对农村公路规划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更加深入分析和实践,农村公路如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不仅能有效加快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同时能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设施基础,对拉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公路作为我国公路整体网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发展公路事业时如果将国道主干线、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视为全国交通网络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连接这些主干动脉的毛细血管,从而将大动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公路网络。相较于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具有更加机动、灵活和直达的特点,能够为民众提供的服务面较广,此外,农村公路发展深入至各个农村和乡镇,能够将乡镇企业、农产品基地以及各项农村服务进行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和提高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对繁荣我国县域和农村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的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铺设的逐步成型,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已经变得迫在眉睫,加快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对确保我国公路网的和谐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现阶段,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不能忽略农村公路网络规划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社会发展对农村公路网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国农村公路规划编制的目标应增加,农村公路规划应从单一目标的优化模型向多元目标的优化模型转变。多目标优化模型跟能客观、科学、全面地反映出农村公路规划设计者与路网使用者所提出的要求和意图,研究表明多目标型规划设计对发展建设我国农村公路的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公路规划编制的关键点

第一,农村公路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公路节点的选择。公路网节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节点选择时首先应依据农村公路网自身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等因素与区域经济、政治以及国防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找出最为科学合理范围的节点作为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目前,我国农村公路网节点的选择主要是遵循以路网范围内的中心县、各主要乡镇、村屯等作为公路网铺设的节点,遵循强化中心县和其他乡镇之间的联系,其他主要乡镇之间进行联系的原则。除此之外,在农村公路网节点的选择时还应将本区域内的节点设置对发展此区域的未来经济影响作为布局的因素之一。例如,某个节点设置时尽管在短期内属于非重要节点,但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会成为某一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此时就应将此节点作为选择之列。此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除个别省份外,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比较为不发达,其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落后,因此,在进行全国性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中,对西部地区的农村公路节点的选择,就应将各节点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与西部开发的战略规划向结合最为规划设计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

第二,我国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设计布局的优化。

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 存在问题 变革思路

农民工文化变革的必要性是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农民文化提出的更高要求,大力加强农民工文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将发挥十分突出的作用。

这是一个事实:一直以来,农民工的生存以及精神生活都处于被漠视的境地,他们被城市社会彻底的边缘化了。在《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项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指出:不知不觉间,一直处于失语态的“农民工”已经悄悄完成了自己的更新换代和“结构转型”。其中提到,当“民工荒”,“讨薪”等现象被当做社会问题备受关注的时候,农民工群体内的变化可能会让城里人始料不及。“始料不及”也就在这个意义上真实写照了这一层隔膜。

一、农民工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1.导向作用

即把农民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

2.凝聚作用

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群体团结。

3.融合作用

即对农民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社会中去。

4.辐射作用

从我国农民工文化的发展现状来看,只能说尚处于较底层次,农民工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民工文化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民工文化存在较多缺陷与错误现象。

二、农民工文化常见的问题有

1.无文化现象

通常表现为忽视对农民工文化教育,现行的体制很大一个因素造成了目前这种现象。

2.文化内容陈旧,粗俗

据不完全统计调查,我国逾八成农民工主要靠睡觉、闲聊打发业余时光。近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超过四成的受访农民工没有一本书,打扑克、看电视、聊天几乎成为农民工生活的全部。农民工文化粗俗化已成一个不争的事实。

3.文化理想现象

总是用一些“大而空”的口号使人们可望而不可及;宏伟统一的崇高目标往往缺乏实实在在的客观基础。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大背景之下,在致力于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文化已落后了许多,如不急起直追,所造成的影响就不仅仅是农民工的问题了。加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昭示着人文关怀这一文化建设不变的主题将向更深更远外延伸。所以,对农民工文化的塑造与变革是我国一项时不我待的新课题。

二、农民工文化变革的思路

1.把农民工生存、致富作为实现文化变革的原动力

致富是广大农民工最迫切的愿望,因此,农民工文化建设必须很好地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努力拓展农民工文化发展的空间,不断增强文化创新的原动力。农民工文化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工“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打破文化活动就等于唱唱跳跳的偏见,将狭义文化向广义文化延伸,在满足农民工文化娱乐需要的同时,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民工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让农民工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

2.加大投入,加大对农民工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政府应将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放到十分重要地位,因为这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部门应拔出相当的精力和款项投入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应强调用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文化责任,按照农民工的一定数量规定用工单位必须设置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必须实质性定时开放。农民工所居住的社区也应关注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主动组织他们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在改善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农民工为社区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对做得好的企业和社区,当地政府应给予奖励。

3.坚持以人为本,探索运行管理的新体制

农民工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优化一切可利用资源,进一步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逐步解决文化设施效率不高的问题、引导、鼓励各种文化的设施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工开放。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需求层次并不高,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多组织开展一些参与面广、接受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参与,来充实农民工的精神世界。

笔者所在的浏阳市文化馆近二年来在各乡镇创建了二十余所农民艺校,指派馆内专业人士下乡,义务为农民朋友传授声乐、舞蹈、器乐、戏曲等专业知识,培训学员达数十人次,并组建了业余文艺演出团体一百多个,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甚至有些文艺团队能外出演出,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那么,文化馆的此举措是否能运用到创建农民工文化上来呢?能澡创建和倡导出一种独特的农民工文化?使农民工在学习、娱乐中增长知识,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变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当然目前有一部分农民工集中在企业中,那么,我们的模式亦可作为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发挥文化活动的群体效应。但还有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地大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几乎没有文化娱乐设施,村委会宜因陋就简,开展一些花钱不多的文化活动,如设阅报栏、办流动书籍、放露天电影。从总体上看,农民工岗位分散、业余时间不稳定,文化部门宜组织小型、分散、简便的文化活动,重在活动频率和参与率。

目前满足于农民工知识文化需求的书籍也极为匮乏。党和政府应给予农民工这个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适当地为他们组织编创一些适合他们看的电视、听的广播,读的书籍,等等。当然农民工文化的变革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不是短时期一二个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它更多的应是体现在人文关怀、励志、提升的层面上,并使之成为常态。

第3篇

引言

2008年12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国发〔2008〕37号),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税费改革给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带来的影响已经凸现。以菏泽市为例,深入研究了其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菏泽市农村公路的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底,菏泽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470km。(1)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410.4km、三级公路1388.2km、四级公路16671.4km,所占比例分别为2.2%、7.5%、90.3%;(2)按行政等级分:县道1685.9km、乡道2761.2km、村道14022.9km,所占比例分别为9.1%、14.9%、75.9%。

2税费改革对菏泽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影响

2.1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税费改革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1)组织成员发生了变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从由交通运输部门单一管理变成了由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2)组织领导发生了变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从由交通运输部门一家领导,变成了由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实行双重领导;(3)组织目标和任务发现了变化。农村公路养护目标和任务从由交通运输部门来实现变成了由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实现;(4)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变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的组织结构形式由“直线式”变成了“职能式”组织形式。

2.2对组织职能的影响随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的结构形式等一系列的变化,也影响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职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增加了财政部门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管理职能。税费改革前,财政部门不参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改革后,财政部门被赋予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职能和一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职能;(2)减少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能。改革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性质发生了变化,由“费”变成了“税”,变成了财政资金,明确了财政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能,减少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资金管理职能;(3)弱化了交通运输部门的计划管理职能。税费改革后,交通运输部门失去了利用资金控制进行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管理这一有效手段,更加弱化了其计划管理职能。

2.3对组织人员的影响税费改革后,交通运输部门取消了养路费征收等工作岗位,大部分征收人员被分流安置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岗位上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1)农村公路管理人员得到了充实。一方面财政部门在增加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能后相应增加了部分管理人员;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门的部分征收人员经过培训后充实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的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技术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组成有了变化。改革前,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主要是由农民养护工来完成。改革后,大量征收人员特别是交通运输管理所的基层人员充实到农村公路养护岗位上来,农村公路养护员的文化素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2.4对组织运行制度的影响随着组织机构、职能等发生了变化,原有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需要,其运行制度也将随之产生变化。(1)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费”改成“税”后,资金拨付渠道和资金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原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新的资金管理制度来适应这些变化。(2)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管理等制度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5对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运行机制是体制最核心的内容,一个体制的变化归根结底是运行机制的变化,也是最终效果的体现。目前,税费改革给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运行带来的影响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1)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从“费”“税”变成后,资金来源渠道更为稳定,资金管理更为规范,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较小,当处置一些应急事件时不能及时安排资金,如农村公路桥梁发生水毁或其它应急抢险工作时急需拨付资金,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程序却不能及时进行拨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2)资金数量有所减少。“税费改革”的初衷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加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量,以满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正常需求。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以山东省菏泽市为例,2008年全市农村公路拖拉机养路费为1亿元,2009年燃油税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与2008年基本持平,2010年此项资金减少到9000万元,呈明显递减趋势。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用于公路养护的资金需求也大幅度增加,而用于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却逐渐减少,这与经济发展是严重不相适应的。(3)工作程序复杂,效率降低。税费改革前,农村公路项目计划的申报、实施、资金的拨付等由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管理,工作周期短,效率高,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改革后,由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两家共同管理,许多工作需要进行协调,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4)计划项目实施成本加大,实施难度加大。管理程序复杂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管理单位的管理成本。资金拨付程序复杂,延长了资金运行周期。公路养护工作季节性比较强,但有时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影响了养护工作进度和质量,甚至不能当年完成计划。(5)项目管理责任弱化、责任不明确,管理难度加大。改革后,养护资金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养护计划主要由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管理。而养护资金与养护计划是紧密相连的,养护计划是养护资金的前提,没有养护计划就没有养护资金,养护计划依靠养护资金进行实施。交通运输部门失去了资金制约的强制措施,计划管理手段弱化,加之财政部门的资金拨付方式是项目实施完成后一次性进行拨付,不能很好地进行工作调度,项目管理进一步难度加大。

3对策和措施

3.1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理责任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工作的范畴。根据《公路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应按照“统一领导、以县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

3.2建立部门联席办公制度,保证管理养护工作顺利开展税费改革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是由交通运输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申报、审批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协调工作,工作程序比较复杂。目前,只有建立部门联席办公制度,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3.3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按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做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农村公路小修保养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安排。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交通运输部门支持、道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村民委员会通过“一事一议”为辅的多方筹资模式。

3.4采用合理的农村公路的管养模式根据国务院﹝2007﹞49号文件精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形成国家、省、市(地)、县四级交通行业管理,县、乡(镇)政府、村或交通运输部门分级实施的管养体制。按照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不同,合理选择专业公司养护、道班养护、分段承包养护、群众突击季节性养护等养护模式进行农村公路养护。

3.5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为保护好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1)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执法依据。要以《公路法》和《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作为管理的法律依据,以《行政处罚法》、《交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作为处罚的法律依据,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2)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主体。目前,县级公路路政管理主体已经确定,对于乡村公路,可以委托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进行路政管理工作;(3)加大公路管理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全社会、全方位需要公路,关注公路、爱护公路、管好公路的新局面;(4)加强公路超限整治。一方面要按照规定设置限高、限宽设施;另一方面要制定农村公路超限整治办法,依法保护农村公路路产路权。

第4篇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结表彰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三年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表彰先进,把握新形势,应对新要求,站在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刚才,对三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公路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多年来给予我县巨大关心和支持的市交通局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工作,充分估价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

从2003年起,我县抢抓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补助的良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三年来,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年来,全县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2.3公里,全部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中水泥路428公里,占全部建设里程的64%,改建大中桥梁4座,小桥涵176座,总投资2.4亿元,直接受益人口30多万,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三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里程之多、投资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史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极大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伴随农村公路网络的延伸完善,全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客运班车、出租车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交流强度,解决了农副产品外运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流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进一步优化了地方投资环境,使广大农村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到乡镇投资创业。近年来各乡镇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时期,一大批项目在农村落地,许多村民进入企业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经济的发展、信息的通达、交流的增进,使广大农民群众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热情更为高涨。实践证明,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四条:第一,重视规划和前期工作。按照《××县2003—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计划》,每年建设项目计划落实后,都基本做到基建程序不变、工作环节不少,通过高质量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对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布局,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齐心协力,上下联动。自2003年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推进机制,加强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监管,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合力。第三,广泛发动,多方筹资。通过广泛宣传,舆论发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努力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广大群众投工投劳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用好国家政策与加大地方配套投入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第四,强化监督,确保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通过坚持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坚持超前预测、超前服务、超前监控,建立健全五级质量保证体系,把机械化施工、程序化作业、系统化监理、科学化管理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今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版权所有

四是锻炼提高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和科学执政的能力。三年来,各级各方面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各乡镇党委政府以修路为己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狠抓任务落实;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牵头组织职能,精心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工程监管;发展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立足大局,密切配合,共同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广大干部群众不计得失,忘我奉献,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许多干部经历了思想认识、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验,有的成长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行家里手,有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干部,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看到取得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无论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养护管理水平较低,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抵御灾害能力较弱,基层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积极应对新形势,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城乡区域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做好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与时俱进,正确审视和把握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面临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更加注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格局下,谋划和组织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农村公路不再以大规模集中实施建设为主要特征,而是要在继续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版权所有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建、管、养并重。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立足于重在基础设施的“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适应新要求,把握新变化,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科学组织,大力推进,努力实现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突破。

(二)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通畅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从我县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公路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投资1484万元,建设完成124.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尽快使因地理位置偏远、施工难度大等原因未通上沥青(水泥)公路的建制村,通上四级以上标准的沥青(水泥)公路。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全县农村公路布局规划,大幅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本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分阶段建设重点,尽快使剩余的行政村都通上沥青(水泥)路。二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实施中要切实做到“一事一议”,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公路建设成果。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体系,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协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给予交通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严格资金监管。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农村社区投资为辅助、社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要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确保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上。五是要加强质量监督。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

(三)要统筹城乡,加快构建快速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作为××市的远郊县,对接省会经济、融入省会经济,实现率先突破,最为关键的是交通体系的对接。“十一五”期间,济荷高速、220国道拓宽改造、泰聊铁路、薛馆高速等基础设施项目版权所有的实施,将对改善××路网结构、融入××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密切配合,为济菏高速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确保2007年底前建成通车。同时,要积极协调做好其他几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立项,确保尽快顺利开工。

三、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内涵的新变化,切实促进建、管、养并重,真正让农村公路持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搞好宣传,依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落实,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更加长远地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二)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首先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农村公路中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养护主体分别是县交通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县交通部门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备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人员;各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副乡镇长负责,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门机构和专门办公地点,配备业务相当的专职人员;村道日常养护,可以采用聘用、委托、承包等方式,合理配备日常养护作业人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监管考核机制。从今年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的考核指标。县交通局要尽快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三)统筹安排,积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公路刚刚建成,日常养护投入主要集中在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要把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费用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纳入财政支出范围,安排必要的资金,切实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必要支出。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沿线村民养路护路的积极性。同时,县交通部门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补助资金,统筹调度,科学安排,切实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补助资金的落实要根据各乡镇养护管理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县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在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财政预算等方面,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必要支出。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要通过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渠道,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第5篇

1.创新机制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关键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1.1.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1.2农村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认识到位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就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农村公路属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抓特抓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大事,非抓紧抓好不可。制定对公路养护原则、养护管理机构和养管费用筹措以及养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奖惩明确,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农村公路监管

3.1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3.2 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所以它要求养护队伍要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在养护作业上又是“单兵作战”,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

4.总结

第6篇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总结表彰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三年来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表彰先进,把握新形势,应对新要求,站在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迈上新台阶。刚才,对三年来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付出艰辛努力、做出积极贡献的公路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多年来给予我县巨大关心和支持的市交通局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就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工作,充分估价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积极成果

从2003年起,我县抢抓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补助的良好机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三年来,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公路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三年来,全县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2.3公里,全部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其中水泥路428公里,占全部建设里程的64%,改建大中桥梁4座,小桥涵176座,总投资2.4亿元,直接受益人口30多万,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网络。三年“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设里程之多、投资之大、标准之高、质量之好,在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史上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极大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伴随农村公路网络的延伸完善,全县逐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辐射到村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客运班车、出租车通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群众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困难境地,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农村公路交通网络的完善,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提高了城乡人流、物流和信息交流强度,解决了农副产品外运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流通、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也进一步优化了地方投资环境,使广大农村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到乡镇投资创业。近年来各乡镇招商引资的数量和规模大大超过了以往时期,一大批项目在农村落地,许多村民进入企业工作,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经济的发展、信息的通达、交流的增进,使广大农民群众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农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热情更为高涨。实践证明,农村公路的长足发展,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四条:第一,重视规划和前期工作。按照《××县2003—2005年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计划》,每年建设项目计划落实后,都基本做到基建程序不变、工作环节不少,通过高质量的规划和前期工作,对优化农村路网结构布局,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齐心协力,上下联动。自2003年工程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把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纳入全方位目标管理考核,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组织推进机制,加强组织,周密部署,强化监管,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合力。第三,广泛发动,多方筹资。通过广泛宣传,舆论发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报道,努力创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广大群众投工投劳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并通过用好国家政策与加大地方配套投入相结合,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第四,强化监督,确保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通过坚持和完善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坚持超前预测、超前服务、超前监控,建立健全五级质量保证体系,把机械化施工、程序化作业、系统化监理、科学化管理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这些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今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版权所有

四是锻炼提高了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和科学执政的能力。三年来,各级各方面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各乡镇党委政府以修路为己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狠抓任务落实;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牵头组织职能,精心规划设计,认真组织实施,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工程监管;发展计划、财政、审计等部门立足大局,密切配合,共同保障了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广大干部群众不计得失,忘我奉献,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许多干部经历了思想认识、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考验,有的成长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的行家里手,有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优秀干部,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民心工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看到取得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无论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相比,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养护管理水平较低,建设养护资金缺口大,抵御灾害能力较弱,基层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等等。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积极应对新形势,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

“十一五”时期是加快城乡区域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做好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与时俱进,正确审视和把握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面临四个方面的新变化:一是农村公路建设要求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支农惠农的重要举措,更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的新变化。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而且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更加注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格局下,谋划和组织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阶段的新变化。农村公路不再以大规模集中实施建设为主要特征,而是要在继续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版权所有提高公路保障水平,建、管、养并重。四是农村公路建设发展内涵的新变化。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公路建设不仅要立足于重在基础设施的“通路”,而且要“通车”,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了农村公路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主动适应新要求,把握新变化,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建养并重、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科学组织,大力推进,努力实现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的新突破。

(二)要突出重点,加快构建便捷通畅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从我县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公路交通发展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今年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投资1484万元,建设完成124.7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尽快使因地理位置偏远、施工难度大等原因未通上沥青(水泥)公路的建制村,通上四级以上标准的沥青(水泥)公路。具体工作中,一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全县农村公路布局规划,大幅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服务水平。综合考虑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因素,科学制订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本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确定分阶段建设重点,尽快使剩余的行政村都通上沥青(水泥)路。二是要精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推进。实施中要切实做到“一事一议”,合法筹集建设资金,依法做好征地拆迁,切实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公路建设成果。三是要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责任体系,简化审批程序,完善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沟通,密切协作,在征地拆迁、项目审批、资金筹措、施工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等方面,给予交通部门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严格资金监管。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导、农村社区投资为辅助、社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渠道筹资机制。要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监管,确保国家补助资金真正用到农村、用到项目上。五是要加强质量监督。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积极探索适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监督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招标投标、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的监督。

(三)要统筹城乡,加快构建快速通达的区域交通网络。××作为××市的远郊县,对接省会经济、融入省会经济,实现率先突破,最为关键的是交通体系的对接。“十一五”期间,济荷高速、220国道拓宽改造、泰聊铁路、薛馆高速等基础设施项目版权所有的实施,将对改善××路网结构、融入××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措施,密切配合,为济菏高速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确保2007年底前建成通车。同时,要积极协调做好其他几项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搞好立项,确保尽快顺利开工。

三、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要适应新时期农村公路建设内涵的新变化,切实促进建、管、养并重,真正让农村公路持续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一)搞好宣传,依法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落实,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使广大农民更加长远地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交通保障。

(二)落实责任,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问题,首先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按照《××市农村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农村公路中县道、乡道和村道的养护主体分别是县交通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县交通部门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配备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人员;各乡镇政府要明确一名副乡镇长负责,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门机构和专门办公地点,配备业务相当的专职人员;村道日常养护,可以采用聘用、委托、承包等方式,合理配备日常养护作业人员。其次要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监管考核机制。从今年起,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的考核指标。县交通局要尽快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对待,切实履行职责,扎扎实实做好辖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三)统筹安排,积极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农村公路刚刚建成,日常养护投入主要集中在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要把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需费用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纳入财政支出范围,安排必要的资金,切实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必要支出。要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和发挥沿线村民养路护路的积极性。同时,县交通部门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补助资金,统筹调度,科学安排,切实保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补助资金的落实要根据各乡镇养护管理情况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拨付。县有关部门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在政府年度投资计划、财政预算等方面,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必要支出。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专款专用。要通过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渠道,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 创新

一、认识到位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就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农村公路属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抓特抓的事情,这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大事,非抓紧抓好不可。制定对公路养护原则、养护管理机构和养管费用筹措以及养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奖惩明确,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一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二是水毁经费无着落。

2.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3.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难。根据公路管理部门现有的实际情况来看,因为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长,过于分散,而且进去后往往是条“死胡同”,需原路返回,增加了巡查和管理的里程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延伸,侵占、损坏公路的行为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根本不可能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管理。

三、创新机制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关键

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各级政府的职责,纳入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

1.农村公路养护走向市场化道路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路管理体制,愈来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已经对新形势下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撤消现有的公路养护道班,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改善、大中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实行招投标,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降低工程造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

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负责监督并调控的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四、加强农村公路监管的对策

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一是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二是建议在乡镇设置一名专职的交通协管员,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规划和建、养、管工作。

三是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拓宽渠道,筹集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固定的、充足的资金投入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上级公路主管部门正在研究对策。因此,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

3.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要有与之配套的奖励机制,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乡镇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励机制予以兑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4.组建队伍,确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