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散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8-05 17:26:22

序论:在您撰写散文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散文教学论文

第1篇

适应学生心理,促进语文学习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日益成熟,性格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着明显的体现,情感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对人物内心世界有了基本的审美判断,审美需求大大增加,主体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散文审美阅读就是突出作品的主体特征,作者细腻的生活感受、深刻的人生思考、充满哲理的思想,都能让中学生引起共鸣,满足他们对美的渴求。散文蕴含的美能让学生轻松的越过阅读障碍,突破学生阅读难的“瓶颈”,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对知识、对语言、对美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散文审美阅读的教学策略

散文审美阅读具有如此强大的审美教育功能,却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广大语文教育者所忽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单调乏味的试题训练,要从散文自由、灵活的文本特点出发,注重挖掘散文内在的审美因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使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意识

情感体验是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而产生的真实感受,是他们开放心灵与作者进行对话的一种心理反应。散文审美阅读

教学就是要抓住课文情感与学生互动的联系通道,通过美的感受让学生敞开心扉、放飞想象,完成审美观的升华。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本身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情感体验是每个阅读者的个人心理活动,教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独立体验的情感过程,只有学生主动体会与感受,才能产生深刻的对美的印象;二是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的形象体验。所谓“入境动情”,为学生创建一个与内容对应的场景,运用立体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音乐等元素,让学生对散文的美感有具体的形象体验。在教《三峡》时,笔者先引入著名地理学家鹂道元对三峡的风光描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然后将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景色的片断做成视频文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播放,最后引入正文。这种诗文导入、形象展现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对“美”充满憧憬和期待。

第2篇

一、目的不同

《故都的秋》写于20世纪30年代,作品着力表现的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并以此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所以,写景本身不是目的,即非要表现景物之美和自然之美,而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趣味,表现内心的忧郁和感伤。作品描写故都秋天的风物,着眼于“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如其说是景物特征,不如说是作者内心的一种体验,所以,作者写秋,虽也状秋形,绘秋色,摹秋声,但处处突出的是自己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即秋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味儿”。作者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情趣在秋景里得到了曲折而充分的体现。《瓦尔登湖》这篇散文,作者抓住了瓦尔登湖的静谧、纯净、博大、深厚、富于生命力的特征,以极细腻的笔法对瓦尔登湖上的景致做了具体而又独到地刻画,生动地表现了瓦尔登湖令人神往、使人陶醉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作者也借对湖的描写,完成了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瓦尔登湖在作者笔下不仅是一处优美的所在,更是借瓦尔登湖完成他对生命本质与灵魂生活的深刻关怀。

二、手法不同

《故都的秋》以景写心,景因情设,《瓦尔登湖》则景在眼中,情因景现。一个重主观,一个重客观,一个重虚,一个重实,一个物我交融,“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个静静欣赏,景在眼里,景中自然有我的喜悦。郁达夫这样来写:“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自然而然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其中“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萧索的意象、冷冷的色调、静寂的氛围,不仅是故都秋景的特征,更是作者心灵的映现,“十分的秋意”不过是作者在“看”、“听”、“细数”、“静对”时“感觉”到的,因此,作者心中那一份惬意、那一份恬适、那一份孤独落寞随着几个简单的意象倾泻而出,并氤氲整个庭院。秋姿、秋色、秋声不是来自作者的笔下,是从作者那颗秋心中汩汩流出,因而都渗透着“清、静、悲凉”的味儿。再看《瓦尔登湖》中的描写:“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此段描写把成千上万的鲈鱼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态生动而逼真地刻画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作者用笔极工,鱼形、水色、水面上的小水涡小水泡,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都那般地诗情画意,而小鲈鱼游泳的情态,更让作者凝神聚力,并心生快慰。无疑,这里的描写渗透了作者泛舟湖上的无限喜悦之情,甚至直接用比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其目的还是为了状写湖水的清澈、透明和鱼儿在水中游泳的轻快神态,以表现瓦尔登湖的美和生机。

另一方面,《故都的秋》选取片段、零星而平常的景物来写,表现故都之秋无处不在、味浓、味永、味烈的特点。而《瓦尔登湖》则立足于全局,对瓦尔登湖上的景物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给人以整体印象。再者,《故都的秋》把描写与叙述、议论、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情生景,借景,“物”“我”交融,作者深沉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瓦尔登湖》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之外,还常常在绘景之中直抒胸臆,情随景生,情景亦浑然一体。

三、效果不同

第3篇

曾记得,从前的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是非观的培养,教材中的课文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十分明晰,教师也能正确指导学生去辨析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打着创新、求异的旗号,混淆甚至抹杀是非界限,本来公认的真理被另类解释、一些特定的经典课文被任意解读,教师教得似是而非,学生学得不甚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什么为“是”,什么为“非”,帮助学生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二.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三观之一生死观。

人生一般,人死却有不同意义,一般来说人死的意义不外乎三种情况,自然死亡,平淡无奇;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死得肮肮脏脏,轻于鸿毛。就中国的价值观来说,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重于泰山,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儿死、甚至为损害人民利益而死就轻于鸿毛。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是清楚的,可惜的是这个明白的道理却被语文教学给忘却了。培养学生高尚的生死观,就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因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是高尚生死观的最本质体现。为此,一方面语文教材要恢复一些反映中国人民苦难生活、以及革命先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斗争的课文,让现在的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史、斗争史,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刻挖掘课文的精神价值,让学生了解、认同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仆后继、忘我牺牲的伟大意义,以形成高尚的生死观。这样才对得起祖国的历史、对得起语文教学、对得起学生。

三.全面阐释爱的内涵,培养学生鲜明的三观之一爱憎观。

第4篇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德·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七、时间

我们的生命由时间构成,哪怕是浪费一点点时间就是虚掷部分生命。

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跟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鲁迅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白日莫闲过,光阴不再来。——陶渊明

5、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具体事件略,可参见“勤奋”中的几例,或自己整理。

八、积累

指事物逐渐聚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成就事业也需要积累,不懈地努力奋斗。

积累是一种毅力,是由微小到伟大的必经之路,是成功的前提,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水滴石穿,绳锯木断。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李贺虽只活到27岁,但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他随身携带锦囊,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入囊中,晚上再将纸片拿出来整理。这样就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最终成为一位著名诗人。

8、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留下了100多本读书笔记。他几乎掌握欧洲一切国家的语言,他在头脑里积累储存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和资料。

九、团结

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是战胜困难的保证。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

第5篇

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事实告诉我们:首先,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难度并不能稳固知识的基础。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据此可见,当前高三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将教学的重心误投于频繁的无休止的也将是无益的考查考试上了。其次,师生在频繁的考查考试中,只得穷于应付,疲于奔命,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消化吸收和积极准备,因此效益很差,必会缺乏成就感,令人身心疲惫,业让人悲观失望。为什么考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呢?这是很多语文教师无奈的叹息——这恰恰表明:那种津津乐道于并孜孜不倦于考试万能的做法,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三、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

第6篇

1.对生命教育的解构从哲学观出发可知,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着,这种主体就构成了人的类本质属性,使其与其他动物的存在相区分。人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改造世界,也从改造世界中完成了对自身的改造。因此,人类逐渐产生了意识,也逐渐产生了“我们”的觉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也就成为了人类的属性之一,同时也是最为根本的属性。因此,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首先使学生懂得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然后还需要使他们懂得在自己的生命中所承载的社会责任。从而自然引入到了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

2.对生活教育的解构恩格斯最先构建了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他指出人类首先要满足生存的需要,然后才能获得生活的需要,当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便意味着享受的需要成为了最终目的。那么如何来理解生活呢?与西方哲学家的原子个体不同,是从广泛的社会联系中来理解社会人的生活。因此,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指引下,个体的生活必然与集体的生活发生联系,同时集体成员的生活也必然作用于某一个体的生活。这就要求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应是,珍视生活,关心他人和集体。实践表明,生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这也是对近年来部分高校所发生悲剧的一种反省。

3.对生存教育的解构政治经济学,是在对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做的考察和研究下逐渐形成的。其中,在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活动时流露出这样的担忧,即在资本的逐利性下,所有资源都将纳入到资本主义发展的车轮之下。包括资本主义母国的劳动资源和自然资源,更包括殖民地国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将被资本转换为堆积如山的商品,这也就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可见,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生产活动中,将建立起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另外,人作为社会动物必然需要融入于社会,从而生存教育还在于理解人类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

二、解构基础上的融入定位

1.“生命教育”的融入定位自从“马加爵事件”发生后,生命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关注的焦点来看,其不外乎是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以及对学生的管理措施方面。然而,这种通过干预和约束的方式来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做法并不一定奏效,毕竟深入到大学生内心的思想教育才是规避相关事件发生的根本。因此,“生命教育”板块可以融入到哲学范畴来进行拓展,其中与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融合,将在增强哲学教学的落地效应的同时,促使大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观。

2.“生活教育”的融入定位这里存在着一个难题,即如何向大学生群体表述生活的内涵和意义。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似乎并没有经历过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从而“生活教育”或许比“生命教育”更为抽象。对此,教师所能够做的便是将“校园生活”进行剖析,从中来与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发生联系,进而形成生活教育的融入契合点。前面也提到,生活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在二者融入中进行素材挖掘。

3.“生存教育”的融入定位这里需要指出,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自然观和历史观内涵的理解程度不同,社会科学类的学生较好于理工科类,包括原理课的教学效果也是这样,但这并不影响生存教育的融入。从融入定位来看,需要与政治经济学的有关论述相结合,这在难度上或许会高于哲学板块的讲授。

三、定位驱动下的融入模式构建

1.深化对三生教育内涵的剖析将三生教育完美融入到原理课的讲授中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深化对三生教育内涵的剖析。对于前者而言,已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对于后者来说,则需采取教研和共同备课的形式来探索出与之融入的逻辑路径。笔者在解构部分已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体会,但在逻辑上仍需要不断锤炼而使其能更为清晰。另外,对于三生教育的内涵也需要用更为生活的语言来表述。

2.生命教育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社会实践的类本质属性,以及人类意识的产生机理等,都应成为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从目前的教学反馈来看,部分教师过于从体例上来把握教学环节,就使得学生往往通过记忆和理解的方式来领会这些知识点。还好,学生在高中阶段也学习过相对简单的原理,这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要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融入则还远远不够。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来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

3.生活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融合在定位部分已经提到,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教育应突出“校园生活”。那么校园生活的特点是什么呢?根据笔者的自身体会,其特点包括:集体行动、缺少隐私、需要考虑集体成员的感受。然而从现阶段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现状来看,个体意识十分突出,但普遍缺乏集体主义思想。可见,这就构成了生活教育的针对点,而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融合则需要纳入“普遍联系”的原理来展开。从而使大学生懂得个体与集体、社会的联系。

4.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融合不难发现,很少有同行能想到将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相融合。然而,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现实来看,正是过去一味地关注GDP而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可见,生存教育与政治经济学原理之间的融合有很好的现实载体。对此,教师应从资本的本质入手来延伸到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上来,进而向学生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再引申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上四个方面,是从主要环节构建了三生教育与原理课融合的途径。不难预期,随着同行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深入,将会使二者的融合路径更为清晰。

四、支撑材料

1.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2.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第7篇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素质。由于小学科学知识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使得科学的教学内容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生产生活实际。这正与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及生活教育紧密联系。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三生教育”,有效地把科学知识和内容与学生的德育教育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讲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将观察环境中的动物和动物生活的环境结合起来,从而领悟到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思考如果我们破坏了动物生活的环境,会给动物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样使学生明白,如果破坏了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生活同样也会受到威胁,生命也会终止,所以我们就应树立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的认识。这样学生就获取了生存的知识,并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要关心自然。

二、实践中的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提升学生的“三生教育”价值观念,必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发挥其教育的功效。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开展知识技能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还要致力于课外实践,和学生共同交流来达到预期效果。例如,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蚂蚁》一课,让学生到室外观察蚂蚁。首先我们面临的问题就是捕捉蚂蚁。怎样才能既捕捉到蚂蚁又不伤害到它呢?全班同学交流意见,发表各自看法:把羽毛或树叶放在蚂蚁出没的地方,待蚂蚁爬上去后,再将树叶上的蚂蚁放入瓶中;或在蚂蚁出没的地方放置蚂蚁喜欢吃的食物,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办法。使学生知道要珍爱小动物、珍爱生命。在这次课外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感知、观察,在实践中去、学习,了解自然奥秘,认识周围环境。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学会关心他人,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接受教育。另外,学生在实践中熟悉环境,亲近环境,可以使学生形成环保意识。

三、生活中的教育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我们采取教学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进行知识的学习,然后再把知识运用到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他们乐观坚定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例如,讲授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时,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天气既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处,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好处有哪些方面,负面影响有哪些方面。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举例说明天气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把“三生教育”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交流讨论中,学生认为天气对生活是有影响的,有雾就不能开车,看不清东西;有雨时,室外不能上体育课,出行时要带好雨伞和渔具;有风时就会冷,要多穿衣服,而且走路比较困难;同时天气的情况也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等。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认识生活,建立与大自然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树立主体的生活观。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