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7 14:54:44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教育发展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现状
护理教育从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以来,其概念和价值就随着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变化而改变。最开始的护理教育被看作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1]。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改变、医疗水平和技术不断上升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加全面的培养策略,可以说护理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水平的护理队伍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状况呈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其护理教育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高院校和大学设护理教育专业的数量明显上升,更多的护理人才被培养出来,护理医疗团队进一步扩大。并在21世纪初时我国已基本完成了教育护理层次的教育系统,形成了以中职、专科、本科和硕士生为主体的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在各学校纷纷设立护理教育专业的同时,我国政府对护理教育的鼓励和推动也使得护理教育的发展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2011年教育部将护理学发展为国家一级学科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推动,在国家和社会的双重推动和鼓励下,我国的护理教育正朝着健康积极以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当前的护理教育仍然存在这明显的问题和缺陷。首先是教育层次结构出现失衡状况,虽然各中高职业院校和大学都在有条不紊的开展护理教育的工作,但其发展比例仍然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大学开设的教育护理专业的人数上升程度明显小于中高等职业院校,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的不成比例的尴尬局面,质量、数量和规模在比例上的失衡导致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发展呈现一种失衡的状态。此外,我国的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尚不明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化的交流使得我国在医疗技术和机械上的进一步提升,然而在技术水平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出现的是优秀人才和先进设备的比例开始出现滞后性的特点,即在先进设备和医疗机械和技术大量引进的情况下我国尚缺乏优秀的护理人才对其进行使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我国在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结构较为单一,大部分院校在教学的时候更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研究,因而忽视了对其实践的锻炼,并在教育过程中缺少对国际护理水平的及时关注。因此倘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积极主动的了解相关知识培训并加强自己的临床实践,会导致其知识水平逐渐与国际脱节并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才。
二、促进护理教育发展对策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针对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时出现的问题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获得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并逐渐完善。在我国目前护理教育结构失衡的情况下,应注重对护理教育结构的优化。针对我国目前中高等院校护理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却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难以提升的问题上,各高等院校应及时反思在护理教育的培养问题,在扩大护理教育的同时应注重自身的教育质量问题。此外,国家教育部应对中高等院校在护理教育的招生方面适当的进行压缩,并督促大学及高等院校开设并对在护理教育专业进行招生,将两者的招生规模尽量调整在同一个水平上进行发展。在培养方法上,以开设护理教育专业的院校应及时与国际医疗化接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及时了解国外护理教育发展动态,取长补短,不断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教育经验,发现自身教育培养弱点并加以改正。同时,应该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近国际护理教育的机会和经验,加强学生的与国内外顶尖的护理人才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在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推进国际教育本土化进程,在逐步加强与国外护理教育水平的交流的同时发展出一条即与国际护理教育相协调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此外,除各院校和国家教育部需及时督促其教育方针和培养方式及教育结构的优化的同时,护理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的寻找各种临床实践的机会以及时的增强自己的护理水平。
三、结语
相比于国际上的先进的护理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方针我国在护理教育方面有更长的路要走,针对我国护理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发展水平及时做出调整能够使我国的教育发展事业获得更好更完善的发展。
参考文献:
随着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在不断吸取现代护理学理论,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色,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中医护理教育应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应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应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应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使中医护理教育在竞争中得到自我完善和快速发展。
1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1.1中医护理教育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以五千年华夏文化为深厚底蕴,糅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形成了以整体辩证观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医医护合一,名医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十分注重护理,《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籍均有关于护理方面的论述。中医护理教育以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为依托,以中医学整体观理论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中心,着力培养中医护理专业队伍,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教育内容基本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护理教育领域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1.2中医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1.2.1中医护理教育已初具规模40多年来,全国各地成立了中医医疗教学机构,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开办的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至今全国有中医护校7所,在55所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工作。中医护理教材也陆续问世,日臻完善。有关中医护理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其中有的著作已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护理高等教育恢复后,中医护理专业也增设了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有些省市还开展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
1.2.2中医护理教育稳步发展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与在职教育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了大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中医学院为中医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首开历史先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以后全国有10所中医学院相继增设了高级护理班和护理系(如南京、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等),培养了一批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护理学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又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充实了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1.2.3中医护理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人员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学习面拓宽了,中医护士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中医护理教育体系正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中专、大专、夜大、本科、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短训班等各种中医护理教育大量涌现。中医护理教育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使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具有的优势
2.1教育理论的优势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中医护理应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基础护理,脏腑学说指导观察病情,经络学说指导护理技术。在认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确立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治的中医护理原则。同时注重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平衡和康复能力的中医护理教育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2教育手段的优势灵活多样和丰富的治疗手段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1]。中医药在治疗上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四诊八纲确定用药原则,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综合整体调节与治疗。针灸、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气功等适用范围广泛,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是西医护理技能所不能比拟的。
2.3养生保健的优势[1]养护统
一、寓护于养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中医护理重视养生保健的整体观,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一套“天人合
一、形神统
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辨证施膳(食疗、食禁、食补)对防病、保健强身具有调节免疫机制等功能;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中医养生保健法,可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2.4操作应用的优势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许多中医护理方法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中医“四性五味”理论对饮食的调护很容易被护士理解和运用;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方法亦在临床被掌握和运用。
3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2]
3.1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新晨
3.2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卫生保健的巨大变化导致中医护理实践环境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护理教育改革应与卫生和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中医护理教材的知识层次,发展中医特色护理,走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满足公共卫生保健需求,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3.3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构筑中医护理师资人才高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中医护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为数不多,而具有硕士学位的护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加速制定中医护理技术职称的晋升条例及实施中医护理师资资格认定亦是重要的环节和保障措施。
3.4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医护理要发展、提高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作为先行官应走在前列,充当与国际间及地区性、港、澳、台护理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促进中医护理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应充当角色,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总之,中医护理教育应直面挑战,扬长避短,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字:医学教育;培养;护理教育
当今的时代在进步,社会的经济与卫生方面也都在进步,因此我国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我国的医生在人口中的比例相比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来说已经有所超出,但是护士却很少,因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严重失调。为医护教育寻求与医院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道路,培养医院所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卫生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如今急需得到解决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于护理教育现今的情况和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为我国护理教育方面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一、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护理人员
现在我国护理教育的方式已经成为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体制,例如专本硕博代表着我国高级护理教育,这个层次的教育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但是护理基层还需要更多的基础工作人员。中级护理教育就是以培养基层护理人才为目标,让毕业的医护学生在就业时选择各个层次的医护单位从事护理工作。在护理教育中,需要着重注意实践理论结合,尤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教育不仅要重视技术,还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教育。一方面,我国的护理人员不论是服务的意识或者理念都不及先进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必要。另一方面,现今的生源对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现在的护士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所以品德教育比之理论的教授与技能提高更加重要。一个人的事业是否成功,与他的思想品德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缓慢培养的过程,因此应该在教育中对学生们进行培养,让我国的护士具备真诚,尊重,关爱等优秀品质。
二、对医学护理教育的发展投入更多关注
1.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如今,人文关怀在在医学上需要更好的彰显出来。人文关怀简单来说就是“对人展现的关怀,”更多的体现在于弱势群体上。而在医院,体现人文关怀的地方在于对患病者的服务上。在现在的竞争趋势下,很多医院已经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了改进,在医生与护士的职责中要求对于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时需要尊重患者,开导患者。需要从患者的角度进行思考,考虑病人患病的心情。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为了快速且更好地跟上现代的医学模式转变的脚步,护理专业在教育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加入人文课程,使其比重上升,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培养他们的医护意识,使其走上岗位时可以把更为人性化的医护服务提供给患者。为和谐医院的建设铺好道路。医院是为人进行服务的,而医护人员是员工的核心人员,也是医院的护理文化的创造与传递者。因此对于护士培养应当从医护学院抓起,也就是对在校生的人文教育加大关注。
2.护理界男性护理人员更有优势。在护理教育的领域中,男护士有其特有的优势,因而成为了护理教育培养的一个新的亮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仪器、设备被投入使用,护理也已经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健康指导和病情观察等内容了。以前只有女性的临床护理工作慢慢的正被男性给替代。男护士因其特有的优势把大部分医院的护士基本上为女性的局面给打破。要培养有特色的男护士,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经验的积累,培养优秀的男护士,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将女性没有的优势展现出来,让男护士在就业时有可以更有优势。
三、改变护生的思想从择业观开始
科学技术在进步,社会也在发展。医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已经开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现在的护理工作模式也已经不是传统观念上的护理模式,护士护理工作的内容和范围开始扩大,护士角色和任务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些变化都对开展护理教育的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提出了挑战。因此,护理教育事业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我国人口众多,且农村的人口比例在我国有一多半的比重。因为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城乡医疗资源的配置也还不够合理,学生的就业观念也还不够完善,还有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愿意生活在大城市中,想在大医院中就业。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健康的认识不断的完善起来,护理的人员数量目前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指导,让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学校应该教育学生有在社区就业护理工作的观念。要让学生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的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思想观念。国家应该对护理生毕业后走向基层、走进社区的思想给予支持。护理生应该把所学的知识本领应用在基层,社区中。为基层的人民提供保健性的护理服务,提高基层人民的身体素质,造福于民、造福于基层、造福于百姓。为护理的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综上所述,护理生的教育依然是严峻的。护理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加强护理生的职业情感教育,设置合理的护理课程教育,加强教育护理生的护理观念,强化教育学生的护理职业态度和观念,身为一名护理人员,发扬南丁格尔精神不是说说而已。我国应该在保持系统的理论教育的同时,借鉴西方的先进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还有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护理学院应该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心里素质培养,在临床护理和技术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培养出新时代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剑珍.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蒋颖.护理专业校本高职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在护理教育中,临床护理是护理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过程。护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护理人员,因此,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就显得十分重要。
(1)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有机结合的标准。
在我国的护理教育行业中,关于做好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有以下相关的硬性标准:是否达到规范化,规范化是评判一个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标准,包括临床护理计划与临床护理指导是否达标,护理计划的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护生临床护理实践单位的教学条件以及设施设备水平如何等。
(2)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脱节。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为社会输送护理人才的高校更应该注意革新,在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及时地更新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的高职护理教育中,大部分人认为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没有做到及时更新,难以适应临床护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护理技术等都在快速发生着变化,而教材中的内容都明显落后于临床。再者,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固定教材,部分教师采用的是课外阅读材料作为授课补充,统一性及规范性较差。
2.高职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发展的对策
(1)制定临床护理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
实现规范化管理是护生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通过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规范化的制度应该包括临床带教工作管理、教学查房制度、师资培训制度等相关规定,可以保证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提高教学质量。
(2)落实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管理。
制订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是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临床护理教学、临床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就要求规范带教教师的教学过程,做好各个带教环节的管理工作。对于护生而言,就是要熟悉临床护理的护理环节与护理环境,重点培养好护生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及责任心、职业道德等一些重要的品质。
(3)落实护理教育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为了保证护理教育的有序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进行护生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要对教学质量、方法等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漏洞要做到及时地改进与补充,对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做到组织严密,严谨施教。
3.总结
关键词:PBL教学;护理教育;研究进展;综述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将学生投入于问题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在国内传统讲授法的背景下,这种在国外教学中占较重地位的教学法对中国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带来了新观念的冲击[1]。现对PBL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国内外PBL教学的发展概况
1.1国外PBL教学概况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学界就发现了在医学教育中如何训练和加强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成为了现代医学教育的首要问题[2]。1969年,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PBL教学预示着医学教育的重要改变[3]。70年代,哈佛大学医学院成功的完成了从LBL教学向PBL教学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4]。80年代后,PBL模式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90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试验[5]。据WHO报告,全球目前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PBL模式,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2]。
1.2国内PBL教学概况
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于1986年较早地引进了PBL教学法。目前国内有多所医学院校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6]。从20世纪90年代起,PBL被引入我国护理教育,在护理基础学、临床课程学、临床教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予以实施,取得了许多成果。近年来,在本科教学中应用PBL的院校在逐年增加。但国内护理教育实施的PBL大多数为过渡性的PBL或采用PBL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7]。可见,我国PBL教学的实施与国际具有一定的差距。
2PBL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
2.1护理课程教学方面
GeorgeDemiris等[8]与ConstanceM.Baker等[9]分别在护理信息学与硕士生的护理管理中引入PBL教学,对PBL教学方法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认为对PBL实施者的培训和实施过程的记录很重要。PBL可提高相互合作能力、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和技能。朱大乔等[10]将PBL教学应用在内外科护理课程中,认为PBL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2临床护理教学方面
刘义兰等[11]用PBL教学对实习护生进行患者安全教育,结果提示,实施PBL患者安全教育后,学生的患者安全知识得到了有效提高。其中合作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提高最大。田茂容等[12]应用PBL模式进行护理查房,结果显示,PBL查房模式在对护士吸引力、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较传统查房模式有优势。但在培养护士良好的职业情感、道德价值观方面无明显优势。
2.3患者健康教育方面
姚海欣等[13]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引入PBL教学,结果显示,此模式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应对能力和治疗依从性。BevWilliams等[14]对PBL用于慢性病管理进行综述,表明虽然对PBL模式用于慢性病人健康教育的研究较局限,但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PBL可促进糖尿病、关节炎、哮喘和冠心病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
2.4PBL教学在护理教育实施中的优缺点
2.4.1优点
PBL教学法在国内外试行的实践表明有如下优点:(1)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以及在学习中的责任感[15];(2)思维的转变。培养学生变单向思维方式为多向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6];(3)沟通与合作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师生间的合作及学生间的相互学习[17];(4)临床实践能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有利于操作训练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18]。ElizabethRideout等[19]表明PBL教学可提高学生对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健康评估能力,学生对教学经历感到满意;(5)对教师的影响。给教师提出了挑战,增强了教师的组织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17]。
2.4.2存在的不足
(1)加重学生负担和时间消耗。朱丹等[1]的研究显示,30%的学生认为PBL会增加学习负担,浪费学习时间。HaoBinYuan等[15]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学生认为PBL是一个消耗时间和有压力的过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任务。(2)影响基础知识的掌握。HaoBinYuan等[15]认为,初次实施PBL会让学生对知识获取有不确定感,困惑及信心的缺乏,教师应该加深学生对PBL的理解并提供相关专业的讲解。(3)教学师资与设备。PBL模式对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很大的挑战。EucebiousLekalakala-Mokgele[20]的研究表明,由于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主导者的技巧。在我国,教学经验的不足,无现成的教材,教师和课室的数量缺乏,教学时间无法保证,参考资料与学习媒体的缺乏等都是制约PBL教学顺利实施的因素[6]。(4)教学评价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相应的评价方式与之配套,PBL教学理念和形式与传统教学不同[7]。教师应结合个人表现和小组表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随时对学生及其小组进行评价,使学生感受到被人重视且小组的发展与自己息息相关,制定出一套完善灵活的科学评估方法以适应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21]。(5)学生自身条件不足。PBL教学以自学为主,学习资料多,对学习自主能力稍差的学生影响很大[21]。朱丹等[1]研究表明,65.6%的学生认为对讨论问题应认真准备,而真正查阅资料准备者只有53.3%,尤其是几门讨论都同时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时,学生往往疲于讨论。
3PBL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应用
PBL教学与其它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弥补PBL教学在我国实施中的不足。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外许多实行PBL的院校大部分都建立了PBL教学网站[7]。网站中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在网络平台上PBL教学不仅打破时空限制,教学形式灵活,还可以相互交流,使学生成为网络教学的主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22]。同时,网络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地域和人员数量限制的优势[23]。因此,网络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节约了师资力量及其他教学资源[24]。但是,在学习初期学生对网络环境比较难适应,学习感觉不是和人在交流,而是与机器交流,很难在网络环境中做出决策[25]。此外,网络教学对学生自主性比PBL教学要求更高,学生因为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自学能力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26]。网络教学还需要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及时做出积极的反馈[22]。
4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PBL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PBL教学法已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受实施条件的限制,使得我国尚不能全面开展,而将网络与PBL教学相结合,为PBL教学的不足进行了些许弥补,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如何结合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发挥各自的优势,这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丹,黄文霞,邱雪菡.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61-463.
[2]李晓丹,韦莉萍,李伟峰.PBL教学模式改革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现实意义[J].现代医院,2005,5(11):4-6.
[3]AlanJ.Neville,GeoffR.Norman.PBLintheundergraduateMDprogramatMcMasteruniversity:Threeiterationsinthreedecades[J].AcademicMedicine,2007,82(4):370-374.
[4]ByRobertS.Donner,HarmonBickley.Problem-basedlearninginAmericanmedicaleducation:Anoverview[J].BullMedLibrAssoc,1993,81(3):294-298.
[5]吴升华.论PBL医学教育模式[J].医学与哲学,2000,21(12):48-49.
[6]马志华,张茄英,万宝珍.“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8):488-491.
[7]郭红霞,姜永东.PBL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07,14(1):25-26.
[8]ConstanceM.Baker,AnnaM.Mcdaniel,DanielJ.Pesut,etal.Learningskillsprofilesofmaster'sstudentsinnursingadministration:Assessingtheimpactofproblem-basedlearning[J].NursingEducationPerspectives,2007,28(4):190-195.
[9]GeorgeDemiris,BrendaZierler.Inte-gratingproblem-basedlearninginanursinginformaticscurriculum[J].NurseEducationToday,2010,30:175-179.
[10]朱大乔,周兰妹,胡琛,等.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护理杂志,2006,23(2):77-79.
[11]刘义兰,陈玲玲,阮满真,等.运用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对实习护生进行患者安全教育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26-928.
[12]田茂容,黄芸,徐永素,等.应用PBL模式进行科间护理查房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554-1556.
[13]姚海欣,周雷,卢雪琴.PBL教育模式在分阶段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42-2143.
随着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中医护理教育也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在不断吸取现代护理学理论,结合中医护理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色,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发挥了一定的优势,但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中医护理教育应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应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应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应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使中医护理教育在竞争中得到自我完善和快速发展。
1 中医护理教育现状
1.1 中医护理教育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以五千年华夏文化为深厚底蕴,糅合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形成了以整体辩证观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千百年来,中医医护合一,名医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十分注重护理,《内经》、《伤寒论》、《千金方》等古典医籍均有关于护理方面的论述。中医护理教育以祖国传统医学文化为依托,以中医学整体观理论为指导,以辨证施护为中心,着力培养中医护理专业队伍,在临证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感染等方面的教育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中医护理教育内容基本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现代护理教育领域中也占有一定的优势。
1.2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1.2.1 中医护理教育已初具规模 40多年来,全国各地成立了中医医疗教学机构,北京、江苏、上海等地开办的中医护士学校、中医护士班。至今全国有中医护校7所,在55所中医或中医药学校开设了中医护理专业。为培养中医护理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各地相继培养了一支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承担了大量的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工作。中医护理教材也陆续问世,日臻完善。有关中医护理的专著也相继出版,其中有的著作已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护理高等教育恢复后,中医护理专业也增设了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有些省市还开展了护理专业自学考试。
1.2.2 中医护理教育稳步发展 中医护理的专业教育与在职教育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培养了大批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中医学院为中医护理专业高等教育首开历史先河,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中医护理系,以后全国有10所中医学院相继增设了高级护理班和护理系(如南京、黑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北、河南、山西等),培养了一批既掌握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护理学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又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和现代护理学理论与技术的高级护理人才,充实了中医护理专业队伍,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1.2.3 中医护理教育体系逐步形成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以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护理人员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学习面拓宽了,中医护士接受中医护理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中医护理教育体系正以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中专、大专、夜大、本科、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短训班等各种中医护理教育大量涌现。中医护理教育推动了中医护理学科发展,使中医护理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护理教育具有的优势
2.1 教育理论的优势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中医护理应用“天人合一”理论指导基础护理,脏腑学说指导观察病情,经络学说指导护理技术。在认识逐步提高的基础上,确立了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攻补兼治的中医护理原则。同时注重预防、康复和养生保健。这些重视调动机体平衡和康复能力的中医护理教育思路和方法,充分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结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2 教育手段的优势 灵活多样和丰富的治疗手段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1]。中医药在治疗上有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方剂是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程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四诊八纲确定用药原则,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综合整体调节与治疗。针灸、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气功等适用范围广泛,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是西医护理技能所不能比拟的。
2.3 养生保健的优势[1] 养护统一、寓护于养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中医护理重视养生保健的整体观,经过千百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一套“天人合一、形神统一、动静结合”为主的养生保健理论。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辨证施膳(食疗、食禁、食补)对防病、保健强身具有调节免疫机制等功能;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不同的中医养生保健法,可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2.4 操作应用的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便于推广是中医护理教育的优势。许多中医护理方法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中医“四性五味”理论对饮食的调护很容易被护士理解和运用;气功、太极拳、自我按摩等方法亦在临床被掌握和运用。
3 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思考[2]
3.1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
3.2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卫生保健的巨大变化导致中医护理实践环境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护理教育改革应与卫生和卫生体制改革同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中医护理教材的知识层次,发展中医特色护理,走中医护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满足公共卫生保健需求,满足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
3.3 加速培养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构筑中医护理师资人才高地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中医护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为数不多,而具有硕士学位的护理人才更是寥寥无几,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加速制定中医护理技术职称的晋升条例及实施中医护理师资资格认定亦是重要的环节和保障措施。
3.4 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 中医护理要发展、提高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作为先行官应走在前列,充当与国际间及地区性、港、澳、台护理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促进中医护理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医护理教育应充当角色,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世界了解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
总之,中医护理教育应直面挑战,扬长避短,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霞.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上海:上海中医药出版社,1994,20.
【关键词】护理;教育;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67-02
1 起源于欧洲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逐渐出现了原始的医药、护理活动。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各国没有正规的护理专业,护理在当时没有科学的内容,也不必接受正规教育。直到1576年,法国的天主教神父文森保罗(St. Vincent De Paul)在巴黎成立慈善姊妹会,培训为病弱者提供护理服务者。1836年,德国牧师佛里德尔(P. T. Fliedner)为教会的女执事在凯塞威尔斯城设立了第一个短期护士训练班[2][3]。
人类历史上正规的护理教育是从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时代开始的。1853年,南丁格尔到凯塞威尔斯城医院与基督教女执事一同学习护理,随后到巴黎“慈善事业修女会”参观考察护理组织和设施,归国后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1860年7月9日,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为正规的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2]。
2 欧美护理教育的发展
欧美护理教育的发展,与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宗教、妇女地位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自1860年后,欧美许多国家的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在美国,1873年纽约贝尔维尤医院创建了第一所南丁格尔式的护士学校。1901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设了专门的护理课程。1924年耶鲁大学首先成立护理学院,学生毕业后取得护理学士学位,并于1929年开设硕士学位。1948年,卡内基基金会资助了一项社会对护士需求的调查,并且提出了对护士进行更高等级教育的建议。1956年,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成为美国第一个授予临床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院校。1963年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开设了第一个护理博士学位课程。至此,护理教育在美国形成了多层次的完善的教育体制[2]。
在欧洲,护理教育向大学发展普及相对缓慢。1972年,爱丁堡大学成为欧洲第一个授予护理学位的院校。随后,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西班牙所接受。1989年,西班牙将学士学位作为进入护理行业的最低要求。1996年,英国和爱尔兰将大学教育作为护士和助产士入行的最基础教育[1]。
3 欧美护理教育的现状
美国护理教育主要分为2年制护理学院学位、3年制护校毕业证书、4年制护理学士学位、2年制护理硕士学位、2年制护理博士学位,这些为从事护理的学生提供了从低到高的阶梯型教育。近年来还发展了另一类机动灵活的培养模式,如分轨式(Separate Track Model)、校外学历模式(External Degree Model)等,以满足市场对护理劳动力发展的需要和为在职护士提供更多受教育的机会。美国护理学院学会调查数据显示[4]:2010年全美注册护士超过310万人,其中大专护士占36.1%,本科护士36.8%,硕士博士学位护士占13.2%,总计受过高等教育的护士占总数的86.1% 以上。其护士队伍有如此高的教育准备水平得益于灵活的教育体制、多样的培养模式和已具规模的高等护理教育资源。在英国,高等护理教育则是实施专科化培养制度,护士由高中毕业后经考试入学,学制分3年、4年两种,前者为大专学位,后者则获学士学位。执业护士中,大部分拥有学士学位,还有很多护士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5]。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护理教育均以大学本科教育为主体,并设有相关数量院校开设护理学硕士、博士教育。如表1所示。
参考文献:
[1] Vladimir J. ?imunovi?,Marija ?upanovi?,Frane Mihanovi?,et al. In Search of a Croatian Model of Nursing Education[J]. Croat Med J,2010,51(5):383-395.
[2] 李丽萍. 护理教育学[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5-21.
[3] 王玲霞. 守护健康的生命使者――浅谈护理学发展简史[J]. 生命世界,2011,261(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