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智能城市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6 16:21:33

序论:在您撰写智能城市的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智能城市的概念

第1篇

摘 要:随着智能城市的出现,对于城市交通工具提出了新的诉求。文章分析了智能城市未来交通工具的智能化、节能环保、轻型便捷的发展趋势,提出智能城市概念电动车的市场定位及设计说明,并从智能化、生态环保、以人为本三个设计理念出发,对未来汽车的造型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改进,通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式的运用,打造出与众不同的未来汽车设计。

关键词:能城市;智能化;生态环保;以人为本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将改变未来交通工具的行驶方式,行驶方式的变化将赋予汽车更多新的功能和内涵。在保证满足汽车使用者多样化需求的前提下,探讨造型结构的简单化、使用的智能化和价格的低廉化等,让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规用具,实现汽车与人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1智能城市未来交通工具的发展趋势

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前难以想象的各种技术,在当今社会都已经渐渐融入日常生活。各式各样的现代产品不再坚持单一功能,跨越传统的突破性设计正走向工业设计的康庄大道。交通工具的设计亦然,未来汽车不仅在造型上,也可以在车的功能上进行改变,消费者可以在不同的汽车型号、功能和动力方式中进行选择。

1.1智能化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带上了智能化的标签,在未来汽车发展的进程中,智能化的驾驶模式迟早会替代手动驾驶。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是手动驾驶无法比拟的,智能化汽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予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的完全自由。

1.2节能环保趋势

顺应时代的发展,环保也是设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环。为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更可靠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力汽车将走向主流。电力汽车无污染,对能源的利用率更高,同时结构更加简单,能使汽车的体积缩小,减少空间的占用。

1.3轻型便捷趋势

随着智能化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不断恶化,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占地空间小,行动便捷,节约能耗的轻量化汽车需求将会呈现上升趋势。同时,民用汽车的大量普及,停车的问题愈加突出。未来个人出行装置的轻量化必定从交通工具本身结构上改变停车不便的问题。例如,狭小停车位的不方便进入,我们可从改变轮胎行驶的方向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智能城市概念电动车的设计定位

2.1设计的目标定位

“产品设计是为人类的使用而设计的,设计的产品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为人服务的”。在规划未来汽车发展方向时,应从了解使用人群和环境开始。在对未来交通工具发展趋势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背景设定在2036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得以广泛应用,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短途旅行,如日常出行、从家到交通枢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频繁、收入不高的青年人或不能驾驶、年龄偏大的老年人,设计一款轻型便捷、单双人电力汽车。

2.2设计的说明

“功能是产品的决定性因素,功能决定着产品的造型,但功能不是决定造型的唯一因素”。智能车的造型受功能制约,但是不完全由功能控制。

未来电动概念车将采用纯电力系统,以减少动力系统所占空间,车身体积缩小不影响车内的空间,双门双座,后备箱向下拉开,有一定储藏空间,车身更加灵活,方便日常出行。未来电动概念车同时拥有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驾驶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动驾驶时,驾驶者可以在中控台的显示屏上看见行驶状况和路况,在车内可及时了解行驶信息;手动驾驶时,可实时更新3D地图。信息时代的到来,驾驶不再是孤立事件,随时随地的实况信息链接,达到人车互联的目的。

智能化无人驾驶摆脱了人们现有驾驶方式。在驾驶途中,驾驶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改变车体的外形。车身大面积纳米材料玻璃的运用,架构外露,车体不再是传统结构。行驶之外,视野需要更加开阔,车内娱乐需求更加迫切。在保证轻量化的结构上,给予充足的内部空间,用以休闲娱乐(如图1)。

3智能城市概念电动车的三个设计理念

3.1智能化设计理念

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最主要影响因素。现代生活和交通工具的设计相互影响,科技改变生活,促使交通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促进世界的沟通连接。

未来电动车自动驾驶系统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和传感器等运用,改变传统驾驶方式(如图2)。前后雷达和摄像头通过扫描前后一百米之内的环境,结合3D地图,配合车载电脑的识别辅助,辨认信号灯、路况和天气等信息。前后轮上的传感器帮助自动驾驶系统定位汽车的横向位置。无人驾驶解放驾驶者,完全的自由化让出行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从起点到终点,而是更注重在旅行中的过程。

车身运用大量电致变色玻璃,不同于普通玻璃材料,可选择性的阻挡光和热量。(如图3)大面积玻璃材质可能会使很多消费者充斥一种疑问:车体大面积的玻璃使用不会产生高热曝晒而影响车内环境的舒适度吗? 这就是智能化改变设计的另一个方面。大量导电纳米晶体材质嵌入玻璃,通过对其充电和放电,电致玻璃可以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转化,智能材料同时也具有控温的功能,保证车内的私密性和舒适性,同时也使车内视野达到最大化。

3.2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

在满足各个功能所需的基础上,车身的造型确定为改良纺锤体的造型。在保证车内空间充足的前提下,减小车体体积。流线型的造型可以减少行驶中的空气阻力,符合空气动力学,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图3)。

3.3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产品设计最终是满足人的需求。在私人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停车的问题应该是产品设计者必须考虑解决的问题。在停车方式上,采用新的智能驾驶系统控制轮胎旋转方向,九十度旋转直行进入停车位,方便新手或进入空间狭小的停车位,减少了空间的浪费(如图4)。

驾驶舱单人驾驶,车内可容纳两人前后坐,减少了在手动驾驶模式途中副驾驶的影响。驾驶位座椅可旋转,在选择自动驾驶的时候,座椅可以180°后旋,驾驶不再是最主要的功能。在自动驾驶途中,有更多时间进行交流沟通,休闲娱乐将成为自动驾驶模式的主要需求 。后排座椅可调节,增加后座的舒适度,后备箱为下拉式开启,细节的改变赋予智能车更多的趣味性(如图5、 图6)。

4结语

推动汽车设计的SET因素是包括安全性、舒适、力量与控制感觉在内的,并创造了所有家居特征的车内环境的造型与功能的有趣结合。汽车设计是复杂的、富有变化的、具有挑战性的,汽车的设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辅相成,以人的需求和安全为第一要素,在信息时代,跨越混合型的未来汽车可能会包含传统汽车制造行业、业、家居行业和娱乐行业。结合科技水平,充分考虑使用需求,在功能上进行大胆设计,综合各行业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创新也许会更符合未来智能汽车的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1] 欧雨茜,鲁运生.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未来电动汽车设计特点研究[D].湖北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6:117-119.

[2]李洁心,高朋飞.高速列车座椅形象设计DN分析[J].装饰,2016( 274):132-133.

[3]尹定邦主编.邵宏等编著.设计学概论[M].(修订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189.

[4] (美)Jonathan Cagan Craig M.Vogel 著.辛向阳,潘龙.译 [M].创造突破性产品―从产品策略到项目定案的创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37.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SK2015ZD24 。

第2篇

关键词:知识 能力 素质 教学模式 烹饪技能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58-01

1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烹饪知识是在烹饪生产、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烹饪认知和经验的总和。烹饪知识是学生学习烹饪专业的起点,是开启学生烹饪学习智慧和才能的前提。学生以在烹饪职业学校校园学习有关课程的书本知识为主要获取烹饪知识。

烹饪能力是学生能够胜任某项烹饪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对于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烹饪能力以技能操作能力为主。烹饪能力是学生立足餐饮业获得行业承认的基本条件,以操作技能为主的烹饪能力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烹饪素质是以培养学生烹饪职业素养为主,包含:烹饪职业道德、烹饪职业行为习惯、和烹饪职业意识等方面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安全卫生意识,团结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烹饪职业素养的教育和生成寓于烹饪知识和烹饪技能能力的学习和培养活动之中。

烹饪知识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形成的基础,又是烹饪能力与烹饪职业素养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重视烹饪知识的回忆、巩固和发展。

烹饪能力是烹饪知识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又促动着烹饪知识的更新与烹饪职业素养的完善,在烹饪技能课程的教学中,应以烹饪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重点。

烹饪素质是包含烹饪知识与烹饪能力在内的综合反映,又制约着烹饪知识的运用与烹饪能力的发展,在烹饪技能课程教学中,必须融入以烹饪职业素养为主的素质教育。

烹饪知识、能力、素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在烹饪教学活动中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同步提升的过程。

2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2.1 适应现代餐饮企业需求高素质、高技能员工的需要

现代餐饮企业要求员工不再仅仅地掌握一门烹饪操作技能,而是人格、知识、修养和创新等方面的终合素质要求。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仿真教学,与餐饮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学生在烹饪专业技能表现出来的素质技能就是今后在餐饮企业工作岗位表现出来的素质和技能,因此,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为引导进行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烹饪操作技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受餐饮企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员工。

2.2 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即以技能为本位到能力为本位。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技能为本位的传统理念,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是烹饪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对烹饪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能促使烹饪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取得较好的效果。

2.3 有利于促进烹饪专业课程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没有应试教育的矛盾和压力,然而技术至的传统理念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有不少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为,烹饪技能操作课程就是教学生烹饪技术,烹饪技能课程重视烹饪技能学习,轻视烹饪专业知识和烹饪职业素质培养的传统理念不符合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影响着烹饪人才的培养质量。以“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烹饪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能促使烹饪专业技能课程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与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 “知识、能力、素质”理念引领下的烹饪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设计

以中国名菜《京东板栗鸡》教学为例。

3.1 教学理念

(1)知识。

掌握河北菜特点和京东板栗基础知识、江西名菜三杯鸡、河北名菜烧南北等拓展知识。

(2)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烹饪知识、烹饪原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制作中国名菜技能操作能力,展示盘饰制作能力。

(3)素质。

培养学生热爱烹饪专业、尊敬教师、勤于思考、安全卫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立志成才。

3.2 教学内容

(1)授课章节名称:中国名菜主题二:京鲁风味名菜子课题:京东板栗鸡。

(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制作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提升中国名菜制作的烹饪技术能力,知晓河北菜的特点,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培养学生烹饪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学重点:①烹饪实训课礼仪规范素质养成。②京东板栗鸡的工艺流程。

(4)教学难点:①刀工:鸡的分档。剁块 ②京东板栗鸡的原料知识、食疗知识。③ 烹调方法:红烧。

(5)更新补充:①河北菜的特点。②京东板栗鸡的食疗知识。③鸡类菜肴的盘饰。

(6)课外作业:①完成京东板栗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

3.3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素质)]

(1)礼仪规范、素质养成:烹饪系实训礼仪规范(素质)。

(2)任务1 刀工展示:将光鸡经分档后剁成块(能力)。

(3)任务2 盘饰制作和展示:运用食品雕刻和冷菜拼摆技法进行盘饰制作(能力、素质)。

(4)任务3 演示烹调工艺流程:将切配好的原料烹制成京东板栗鸡成品(能力)。

(5)任务4 烹饪知识演讲:①河北地方风味的特点。②京东板栗的原料知识(知识、素质)。

(6)任务5 烹饪知识抢答(拓展知识):①板栗在食疗上被称为什么?②三杯鸡菜名的历史文化传承?③菜肴盘饰分为哪三种型?④烧南北的烹制工艺流程?(知识、素质)。

(7)活动评价菜品展示:①结分评价(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②京东板栗鸡的成品展示(知识、能力、素质)。

(8)布置作业(拓展知识):①完成京东板栗鸡的实习报告。②上网查阅河北传统名菜和创新菜的知识。③以鸡为原料设计一款创新菜(知识、能力、素质)。

(9)职业素养培养检查:卫生大扫,烹饪设备检查保养(素质)。

第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概念;特征;构成要素

一、突发事件的内涵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一般超出人们的预料,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剧烈的负面影响,可能成为激发社会矛盾、进而爆发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直接原因,其具有突发性,种类的多样性,处理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全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持久性、广泛性和连锁性等特点。

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一)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概念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是集突发事件之事前、事中和事后各项工作的应对能力综合。

(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特征

1、整体性和系统性

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治理和应对能力,它涵盖了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当中以及发生之后的各项能力,集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反应和恢复于一体,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2、公共资源参与度高

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处理的复杂性、以及较大的破坏性等特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政府部门起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但是要妥善的处理突发事件带来的破坏和后续性影响,仅仅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社会组织和理性公众的积极配合和广泛参与是实现突发事件有效处置的重要一环。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尤其是事中应急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相关法规、人员、资金、医疗、物资以及技术等的高度集中与配合。

3、社会关注度高

突发事件往往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突发事件更是影响到国家形象和国家核心利益,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检验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效率和为人民服务本领的磨刀石。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政府部门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高度关注。

三、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事前监测预警能力

事前监测预警是指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后果做出预告与警告并制定相关预案以减少损失的行为。事前监测预报能力建设是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有效的事前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预见和警示、延缓及减缓、阻止与化解等多种功能。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提高政府和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是适应风险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事前监测预警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对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对突发事件的预报能力,突发事件预警技术能力,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能力等。

1、对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

包括对已有及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的预、监测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有可靠而完善的信息采集系统为依托、以历史经验和现场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信息系统(IS)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基础性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利用航天遥测、遥控、遥监技术和地面监测监控系统迅速、及时地实施严密监测,自动采集信息和数据,通过卫星传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形成动态和静态系统相结合的、空间一体化的灵活性监测预警体系,在相关专业机构及人员的专业技术、历史经验和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对突发事件进行预测、监测。

2、对突发事件的预报能力

这种能力是指通过一定的预警信息平台或通过网站、广播、电视插播、电话、传真、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广告等具体方式,实现预警信息的统一收集、管理及,保证信息的通畅、及时、准确和有效。

3、突发事件预警技术能力

从突发事件信息的采集到预警信息的都离不开相关技术的支持,现代突发事件预警是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平台,采用传感器技术、智能化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力求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立体式、全方位和灵活性的动态监测体系,实现预警信息的整理、风险评估、预测评价、预警对策的功能。预警技术设备的完备度,技术应用的纯熟度,监测体系的技术数字化、综合一体化和传递网络化水平决定了突发事件的预警技术能力。

4、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能力

突发事件的事前应对措施能力主要是指预案管理能力,它与突发事件的应对效果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良好的预案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具体性、实际操作性和兼容性强,预案的公众参与度较高。

(二)事中应急管理能力

事中应急管理能力是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部分。它对于阻止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进一步扩大,挽救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和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及国家核心利益等方面意义重大。事中应急管理重点是指应急的响应及救援,主要包括险情的报送、预案的启动、资源的调配和实地的抢险救援。事中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需要有有效的机制和应急保障。

事中应急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突发事件辨别能力、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等。

1、突发事件辨别能力

突发事件辨别能力是指相关机构和部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根据系统技术、历史经验、现场调研等方法或渠道,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方式、时空范围、危害程度、发展趋势进行分辨识别的能力。突发事件辨别能力是开展具体救援活动、启动应急预案的基础。

2、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

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一般是以政府为主导,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广泛理性参与。政府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具体体现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控制能力、救灾救援过程中的协调能力,救援装备配置的现代化水平、救援队伍组建能力和救援力量响应能力等方面。政府部门良好的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表现为恰当的启动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能够有效决策、协调、指挥、控制,具备先进的救援设施及装备,注重救灾组织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构建,并且能够有效而迅速的发动救援力量。

3、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

居民突发事件行为反应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居民防灾减灾意识的强弱,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越强,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恐慌、骚乱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应急救援的难度也相对较小,反之,则会使应急救援的难度加大;二是居民理性救援的参与度,包括自发救援和响应政府号召参与救援。居民理性救援的参与度越高,越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处置。

(三)事后恢复重建能力

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重建意味着让突发事件发生地区的民众、基础设施和系统恢复到事件发生之前的状态或者相比较而言更好的状态,它具有很强的政府主导型,是社会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它涉及突发事件发生后受灾民众的安置、相关人员的心理干预、生态环境的恢复、社会治安、社会动员、调查评估、重建监管等诸多方面。

事后恢复重建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事后损失评估能力、事后恢复能力、事后重建能力等。

1、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

社会保障系统支持能力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是突发事件灾后安置能力,受灾民众的过渡性临时安置与救助工作往往是突发事件事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配套建设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并按照比例配备学校、医院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特殊群体,如孤儿、孤老、孤残人员可以采取临时安置与长期安置相结合的办法。

其次是心理干预能力。心理干预是指对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群体或个体采取明确有效措施(心理介入、认知干预等),使之最终战胜心理危机和压力,重新生活。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和网络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保障系统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最后是社会治安能力。突发事件爆发后,由于事件的突然性与强打击性,往往会对人的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使人丧失社会规范意识,滋生犯罪行为。相关公安部门要深入突发事件发生区,了解灾民情绪和掌握灾后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及时化解和消除各类不稳定因素,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工作,尽量把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2、事后损失评估能力

事后损失评估能力主要是指调查、统计、上报、核查实际发生的灾害损失,为灾民救济、保险理赔、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等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评价决策成败及减灾效益提供依据。事后评估主要包括灾区总体受灾情况,如受灾人口、受灾区域、房屋倒塌间数,道路损毁情况等,还包括灾区群众的生活救助情况和应急救助需求情况,如粮食、饮用水、衣被、帐篷、煤电等的需求状况以及倒塌房屋的恢复重建需求情况等。

3、事后恢复能力

事后恢复能力主要是事后环境恢复能力,是对突发事件发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清理、整治,使之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按照污染产生的不同原因,可将环境恢复分为自然灾害类环境恢复和污染类环境恢复。自然灾害类环境恢复主要是对自然灾害侵袭所造成建筑物倒塌的残骸,以及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所带来的沙石泥土的清理整治活动,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污染类环境恢复是对突发事件中受环境污染的地区进行污染治理,使其恢复到正常状态。

4、事后重建能力

事后重建能力包括重建资金筹措能力、重建监管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首先,灾后的重建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的筹措能力是事后恢复重建的前提和保障。另外要确保救灾款物的正确合理使用,要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的规定,对救灾物资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和使用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账目清楚,保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最后是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动员社会组织和民众理性参与到突发事件发生区的恢复和重建当中来。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眭源.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67-268

[2] 朱华桂,洪巍.论突发事件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8(9):75-80

[3] 贾敏.我国自然灾害灾前预警体系现状分析[J]品牌,2013(Z2):16-17

第4篇

关键词:案例剖析;概念教学;观摩学习;溶液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12-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话题的引出

多年的学习观摩经历发现一个现象:许多县市或学校常常选用《溶液》单元有关课题作为新教师选聘、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课选拔选手的教学能力评价课题,若询问一些参加活动的教师,教师们却说:“这是一个让人欢喜让人怨的课题”。为什么活动组织者喜欢选《溶液》这个单元有关课题,而教师却感到“让人欢喜让人怨”呢?

《溶液》的各课题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单元篇首课题《溶液的形成》,知识浅显易懂,且与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不是十分密切,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有能力接受学习,可以调用初三、初二、初一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来借班上课;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问和实物,能为学习本课题提供大量的素材;这个单元课题又能很好地体现化学的学科特征,即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手段,运用科学探索方法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

但是《溶液》单元是一个概念课型,且内容理论性较强,相近的概念较多,学生难以掌握。教师最害怕概念课型,因为它难讲,但是概念教学却最能展示一个教师、一个选手个人教学综合素质的高低,所以评委愿选择,而教师却畏惧。

二、概念教学特点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化学过程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化学学习、化学思维的基本单位。但化学概念的建构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化学概念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所致,其次是学生没有能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能有效地将概念网络化、系统化,以致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遇到障碍而无法逾越。

而心理学表明,概念的认识过程是概念(建立)陈述、概念理解、概念矫正、概念判断等四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借助生活情景、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感受化学概念,运用各种表征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通过思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问题诊断帮助学生矫正判断运用概念。达到对概念的科学建构。在多年观摩学习中,成功的课例很多,创新设计纷呈,在此例举一些精彩的案例让我们剖析回味。

三、案例剖析

(一)利用“诱人情景法” 帮助学生构建新授概念

案例:溶液概念学习。

课前一分钟:每位学生一小杯可乐饮料,用吸管慢慢品尝。同时视频播放:美丽的地球,蓝色的海洋,流动的泉水,商店超市货架上各种饮品。

学生课桌上,教师讲台上展示五颜六色的各种的“饮品”(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可口可乐、雪碧、苏打水、二锅头白酒,纯净水等),(说明:饮品瓶上标签是经过教师处理的重点显示营养配料的“特制的标签”)。

上课伊始,师:甘甜的饮料,诱人的画面,灵动的水世界,带领我们融入美的享受。请问:你们喝的来自同一瓶的可口可乐,一样的甘甜吗?……看来可口可乐是均一的,老师也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

师:广告说的好:“农夫山泉有点甜”,“农夫果园喝前摇一摇”。请观察你们桌上的各种饮品,注意饮品上的标签成分说明,现在请你们将这些饮品进行分类,并说说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案例剖析:

精彩的前奏曲,是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情景设计的“问题”应该作为一个“驱动机”,并把“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但前提是要认真研究学情,并要考虑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熟悉程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才能创设出能够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情境。

为什么这位教师会采用这种极具诱惑性的“情景”来学习溶液的概念?因为他的执教的学生是六年级的学生。所以他设计了这种“情境”,既提供足够的信息以降低学生理解“概念”的难度,也呈现出教学内容在情境中的真实情况,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这位教师从容引导学生从“标签成分”上学习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溶质与溶剂,并感受溶质原物态的多样性,感知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的事实;从观察现象中区分溶液与浊液,并引导学生了解溶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可见分析学情,设计“诱人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二)运用“对比实验法”帮助学生区别概念差异

案例:区别溶解与乳化。

实验材料:两支内有少量植物油的试管,水,汽油,白猫洗涤剂,试管刷等。

学生实验:要求学生选择材料洗净试管,并观察现象,结合课本有关内容,说说使用的方法以及原理。

案例剖析:

溶解与乳化,是一对易混淆的概念,本案例采用“对比实验法”学习区分。对比是人们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具有不同的属性而发现对应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运用对比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三)运用“矛盾冲突法”帮助学生挖掘概念内涵

案例:溶质概念学习。

案例1.讨论法:教师设问:在100g的水中,加入bg 的蔗糖,充分溶解,所得糖水的质量是(100+b)g吗?

学生讨论:学生之间争辩交流。

问题铺垫: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7g食盐,充分溶解后,烧杯底仍有1g食盐固体未溶解,请问: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g,溶液的质量是

案例2.实验法:分别向装有3g蔗糖、3g食盐的试管中加入5mL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蔗糖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蔗糖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 食盐溶液中溶质是什么?食盐溶液的质量是13g吗?为什么?

案例剖析: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是新概念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学生已有的概念来自生活经验或学习课程,很多前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如果学习者没有经历同化和顺应过程,没有对前概念的反思、改造,科学概念的构建难以完成,只能停留于机械式的学习,表面上接受了新的概念,一遇到需要应用新概念说明分析问题时就产生困难、发生错误。

且看教师大费周章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关于溶质概念,它与溶剂是一对相对并存的概念,其的关键在于“被溶解”。但在理解层面上有两层含义:一是显性的物质层面:即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是具有均一性的溶液的组成部分,只有溶解了的物质才能称为溶质,而不溶解的或“结晶状”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二是隐性的质量层面:即溶质的质量是“被溶解了的质量”,只有溶解的质量才是溶质的质量,不是所加入的所有的物质质量,而这个隐性的“被溶解”常常被忽视,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层面挖掘并引导学生感悟,对今后甚至高中关于溶液的各种浓度的计算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运用学生前置概念与新学概念的矛盾冲突来挖掘概念的内涵的设计十分必要,既纠正了学生前概念不科学性,也强化了溶质概念中两个层面的涵义。

(四)运用“设计评判法”帮助学生强化概念要点

案例:溶解度概念。

活动:我设计,你评判。

教师:如何比较两种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能力大小? 老师设计了下列几个方案,合理吗?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投影:方案一:在20℃时,分别将10g氯化钠、硝酸钾加入50g、15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1)。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溶剂的质量不一样,不能比较。

生:应该溶剂的质量相等时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投影:方案二:将10g氯化钠加入10℃50g的水;将10g硝酸钾加入40℃时5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2)。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温度不一样,不能比较。

生:应该在同温度下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投影:方案三:在20℃时,分别将1g氯化钠、硝酸钾加入20g水中,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如图3)。比较两者的溶解性。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都溶解了,没达到饱和状态,不能比较。

生:应该达到饱和状态时才能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师:刚才三个方案都不行,我们来汇总一下:

师:所以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应该考虑四个要点:

投影:1.在相同温度下;2.在相同的溶剂量里;3.达到饱和状态;4.比较两种物质溶解了的质量。

教师:所以人们为了比较物质的溶解性,考虑到刚才我们分析的四个要点,人为地提出了“溶解度”概念。(以固体溶解度为例)

投影: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师:请同学们从这个概念中寻找出四个要点。

生:(略)

师:在这个定义中,出现了一个数据,就是规定溶剂量为100g,请同学们帮定义者找一个理由。

生1:好记忆。

生2:好计算。

生3:利于做实验,测定溶质的质量。

生4:吉利,100分。

生5:……

师:不管什么理由,请牢牢地记住“溶剂量为100g”。

案例剖析:

概念大多都用科学而严密的定义对概念的内涵做描述。然而,概念定义中关键字句的解析和记忆并不是概念的学习与形成的好方法,也就是说概念的教学不等同于对概念定义词句的诠释。化学概念的形成应该从化学事物的感性认识,经过抽象、概括提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发现、理解、认同概念的关键属性,才能建立概念,理解内涵与外延。

上述课例通过“我设计”活动中渗透了“控制变量法”实验要素,引导学生感受“控制变量”实验在学习概念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概念中的“要点”。通过“你评判”活动,让学生做主人,站在法官的高度审视实验设计,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因为“评判”是很高级的思维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对事物有一个科学评判的标准,还需要学生快速从画面中找出“不足”的地方,说出“行不行”的理由,就是检测学生“控制变量法”掌握的程度以及对溶解性比较要素理解的程度。“我设计、你评判”的有机设计,既强化渗透了控制变量法设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为学生理解知识“溶解度”概念中关键字词做诠释。其实为数据100请学生帮助找个理由,只是教师借这种方式让学生记住“溶剂量100g”才是真正的意图。

(五)运用“多面辨析法”帮助学生拓宽概念理解

案例:溶解度概念。

投影:“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师:请同学们说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含义?

生1:表示“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

生2:表示“20℃时,100g水中能溶解31.6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生3:表示“20℃时,100g水中恰好溶解31.6g硝酸钾时达到饱和状态。”

生4:表示“将31.6g的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是20℃”。

生5:表示“20℃时,达到饱和状态时,100g水中能溶解31.6g的硝酸钾。”

师:若“20℃时,达到饱和状态时,50g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的硝酸钾?”如何计算的?

生:15.8g。利用同温度时,饱和溶液的均一性,利用比例进行计算。

案例剖析:

“说”是一种手段,是学生思维表达的一种快捷方式,是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最佳调查方式,可以从学生的“说”的表达完整性,准确性上,感受学生对概念的各个“要点”把握的程度以及理解的深度。本案例设计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含义,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溶解度概念的“感悟”层次。关于第5点的含义讨论,实际已经引导学生进行关于溶解度概念的简单的计算,这是对溶解度概念的拓展运用。让我们继续来听听学生还有哪些说法,关于溶解度的概念能拓展到何种的高度?教师又做了哪些引导?

生6:表示“20℃时,将31.6g的硝酸钾完全溶解至少需要100g水”。

师:若“20℃时,将316g的硝酸钾完全溶解至少需要多少水?”你能计算出吗?

生:能,也是利用同温度时,饱和溶液的均一性,利用比例进行计算。

生7:表示“20℃时,131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00g水和31.6g的硝酸钾。”

师:20℃时,131.6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101g水和30.6g的硝酸钾。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生:不科学,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定义可以知道:“在20℃时,101g的水溶解30.6g的硝酸钾。不能形成饱和硝酸钾溶液。”

师:20℃时,131.6g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含有99g水和32.6g的硝酸钾。说法科学吗?为什么?”

生:不科学,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的定义可以看出:在20℃时,99g的水不能完全溶解32.6g的硝酸钾。”

……

(六)运用“问题诊断法”帮助学生巩固概念运用

案例:溶解度曲线

例题: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D.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

解题过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完成本题。(时间约3分钟)

师:请小组内人人叙述解题过程以及答案。相互评价,指出解题的不足。(时间约3分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此溶解度曲线图。请同学们寻找图中关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告诉我们的信息有哪些?

生:信息一:两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生:信息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生:信息三::硝酸钾、氯化钠在约22℃时的溶解度相同;

生:信息四:硝酸钾、氯化钠在3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35g;

生:信息五: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大于30g;

生:信息六: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约为21g。

生:信息七:氯化钠在0℃时溶解度在35g以上;

生:……

师:请说出每个选项解题的过程或对错的理由。

生:1.对照信息四,硝酸钾、氯化钠在30℃时的溶解度都大于30g;可以分析出此时两种物质30g溶解在100g水里,一定能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状态,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相等的。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2.结合信息五,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大于30g;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3.结合信息六,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约为21g,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质就会减少,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4.结合信息七,通常情况下,降温至0℃,氯化钠的溶解度仍然大于30g,所以采取降温的方法不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案例剖析:

运用概念,才能知道学生对概念掌握程度,而问题诊断反馈,是运用概念的最常见方法。如何进行问题诊断更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一直是教师思考的话题。该案例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但效果如何,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认真读懂“图”中相关点、线的含义。全面分析图中与解题有关的各种信息是解决本类习题的关键方法。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多角度发现信息。通过约3分钟的独立思考,让每位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解题进行自我监测;训练独立解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相互交流、评价,让“边缘学生”展示解题过程,交流方法,发现解题的欠缺,防止学生解题的肤浅性,听讲的表面性,让优秀学生从更多层面的寻找图中的信息,展示才能,调动优秀学生更高的自我追求,防止优秀生习题课上的“休闲状态”现象产生;通过让学生说解题过程以及对错的理由,可以暴露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缺陷,防止蜻蜓点水式的无效讲评。

当然还有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可圈可点。例如借助视频、课件等手段,呈现一些“微粒图形”、微粒运动动慢镜头以及真实微观照片等揭示物质的溶解、溶液的均一性特征的“微观展示法”帮助学生揭示概念实质;还有借助文字表征、样例表征、表象表征等“多种表征法”帮助学生感悟化学概念。

四、几点心得

1. 观摩学习是教师在职学习的好方式,教师要善于从观摩课例“得失”中找原因,从教学案例“精彩”中找感悟,才能不断进步。

2. 教师只有充分分析学情,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学习方法水平。

3. 教师应该杜绝按图索骥地依据教材的编写顺序来教学的行为,应该用教材来教学,并对教材作出符合客观学情、展示自我风格,体现课改精神地改编和创新设计,才能充分展示个人教学艺术性,让课堂更丰富多彩,让学生学习充满情趣,让化学教学更具魅力。

4. 一堂好课,教师别具匠心精心设计,不仅要关注学生概念知识的形成,更要注重认识能力、学习方法的形成,通过机智导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新知的积累,激发问题解决的灵感,感悟问题解决的方法,感受化学学习的快乐,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双“形成”。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普通高中教育与专科教育相结合的一贯制学制,是一种独具优势的办学模式。但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因素,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这类公共课程效果不甚理想,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方面存在的困境

1. 学生不愿学

首先,从学生生源来看,五年制学生大部分属于知识基础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往往学习积极性较低,对学习知识缺乏主动性。有些学生甚至是家长逼着来的,对学习带有排斥情绪。其次,他们从小开始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慢慢形成一种厌倦心理,感觉已经学得够多了。最后,受功利心理影响,部分有一定学习积极性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一门公共课,其重要性无法跟专业课相比, 只有专业课学好了才有用,才能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求职,才能使他们实现人生目标。而思想政治课学了也没有作用,没必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混个及格就足够。

2.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

面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差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起来极其费力。不管是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还是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运用多媒体,效果都不甚理想。有的教师慢慢形成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干脆放弃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照本宣科。

3.成绩考核困难

目前思想政治课的考核还是基本沿用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加平时成绩的方式,考核内容往往是选择最简单和基础的,考核形式也比较单一和死板。而且为了保证学生的及格率,教师在批改试卷的时候往往会尽量放宽标准,使得学生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这样考核的结果就是,一方面使学生产生学不学都能过关的思想,另一方面教师也无法通过考核了解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考核的两难境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目标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引入的必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5年创立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应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出,人类至少有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可以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也就是说,要让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成功机会,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发展其潜能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应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这正符合我们探索五年制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1.多角度看待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改革的核心

要走出目前五年制思想政治课教与学的困境,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从多角度重新认识和看待学生。

在传统的观念中,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比较差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就是老师心目中的“差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开展课外活动时,他们却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 其人际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等方面都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能良好地完成各项活动;还有那些在课堂上对学习毫无兴趣、昏昏欲睡的学生,在课后却能很礼貌地跟老师打招呼。这说明他们每个人都是聪明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改变过去机械死板的方式,要尊重学生的智能差异,要用公正、平等、赏识的目光来看待学生。

2.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改革的目的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彻底改变学生不愿意学的现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程感兴趣。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在多元智能的视角下,每个学生都有公平表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智能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不再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一门“说教课”“无趣课”。

(2)根据学生特点选择课程内容。目前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理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门: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根据五年制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日常思想行为规范的培养方面。

(3)实践课的开展更加多元化。教师应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多元化的实践课,从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扬长避短,弥补和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比如,每个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可采用演讲、小品、歌舞、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活动主题;同时可利用教室的板报区域,采取巡回展示的方式反映同学们对这一主题活动的完成情况,并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出“××之星”“××小能手”“优秀活动小组”等优秀个人或集体。

3.建立多样化的考评体系是改革的关键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考评模式,显然是不行的,应当建立起一个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领域,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尽可能使自己在多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的多样化的考评体系。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可以给每位同学制作考评卡,在班级的微信群共享里面进行展示,每月更新一次,让学生随时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顾坤华.五年制高职:高等职业教育中独具优势的发展形势[J].成人教育,2010(2).

第6篇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智慧城市”这个字眼大概是五六年前,感觉那时“智”字还比较稀缺。如今已经是一个“智”字盛行的时代,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商业智能等等,不一而足。从生活到生产,从生产到商业,可谓遍布“智”字的足迹。这些大大小小的智能概念构成了城市的方方面面,那么智慧城市的“智”就是这些“智”字的简单相加或汇总吗?智慧城市的“智”有着什么样的独特内涵?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困惑过。现在我认为,智慧城市作为一座城市,它的首要智慧是管理。

曾经有段时间,每当别人问我在做哪方面的研究时,我会别别扭扭地回答:“我在研究智慧城市。”我为什么会别扭?因为我感觉这个回答比较空洞苍白,说了像是没说。就像前面说的,智慧城市是个很大的概念,它包含很多中宏观和微观的领域,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就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物流等众多方面;从微观层面来说,那包括的具体领域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打车软件就属于智慧城市。因为打车软件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生活,属于智慧交通的范畴,而智慧交通显然是智慧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所以打车软件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本质上也属于智慧城市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既然他们都没给自己贴上高大上的“智慧城市”标签,我怎么好意思自贴呢?于是我开始思考,在这样一个各领域言必称“智”的时代,智慧城市“智”在何方?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在做哪方面的研究,我会很从容地回答:“我在研究智慧城市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和思考,我渐渐认识到智慧管理是智慧城市的首要智慧。现在提到的很多“智”大多还是在技术层面,比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而智慧城市的“智”远远不是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和叠加,而是基于新技术之上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的创新。就像本期 《政府对智慧城市的管理策略创新》研究报告所提到的,“智慧城市的本质不是新技术,而是以新技术为依托形成的城市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新模式。”如果智慧城市的管理做不到与时俱进,那么无论采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技术所能发挥的功效也会大打折扣。智慧的管理,会充分激发新技术的活力;缺乏智慧的管理,会压抑新技术的活力。

智慧城市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智慧技术”,更离不开智慧的管理。城市管理做得好,即使没有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能感受到城市生活的舒适与便捷。当然,如果将“智慧管理”与“智慧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市民将进一步感受到城市的魅力、智慧的魅力。

第7篇

智能城市的兴起

IBM在2008年提出智慧城市之后,开始的目标是希望能够迈进信息系统。2009年奥巴马就开始肯定了这个理念,并且在美国开展了智能城市的建设。2012年12月,美国的国家情报委员会了一个《全球趋势2030》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有13项技术对全球将发挥重大的影响,这13项技术包括四类,信息、自动制造、资源和健康,其中包括了一项智慧城市的目标。去年年底,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推出了两位理事写的2030年的展望,2030年将进行第三次信息工业革命,这次代表技术将是三项,是新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城市的技术。紧跟而上的是欧洲发展也很快。

中国在此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不慢,2009年8月,IBM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能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供应链”、“智慧银行”、“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这些“智慧”方案,已陆续在我国许多城市展开。

当今的生产力正在进行一次巨变,这次巨变的本质性的东西是什么。核心的理念是这次变化的本身是从两元空间进入到了三元空间,这个世界原来是由人类社会和物理世界构成的,但近年来,信息力量的迅速壮大,已长成除物理世界(P)、人类社会(H)两极之外的新一极:信息世界(C),合称为CPH。

50年代,信息主要是来自于人类社会,所有的信息都是由人类发出来的。在30年以前,我们相继把这些信息放在互联网。到了20年以前,发生了很重要的一次变化――CPS概念的提出,大量的传感器、物理信息传递了很多信息,信息不再由人类发出,而由传感器发出,人类开始在网络上进行工作。如今,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膨胀。人类已经无法控制和使用如此大的信息,必须要依靠机器来进行识别。今后,我们将走向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大数据来创建信息。

CPH三极中,任意两极的互动,都可以对第三极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例如CP加上H,就可以有智能电网、智能制造、无人飞机。假如把CH加上P,那就可以产生智能医疗、智能城规。CPH互动将对整个城市、国家、世界产生巨大影响。智能城市的技术本征就是使城市中的三元世界巧妙互动,也就是使当代传感器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各种高新技术融入城市的各个系统,形成城市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和服务的升级发展,由此将迎来城市发展的新时代。

很多人提出智能城市的定义,如果从这个理念出发,智能城市最简单的定义便是综合运筹城市CPH三元空间,巧妙汇聚城市各方智慧,优化使用城市各种资源,提升发展城市的经济、建设、管理与市民生活水平。

智能城市的推进战略

中国工程院2012年立项重大咨询研究项目《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其中“智能城市的重点建设内容”分四个部分。

第一个是城市建设的智能化,是由三个课题组成:研究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管理、规划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模式、智能交通与物流;研究城市职能建筑和家居,分别由一批院士担任负责。

第二个是研究城市的信息的智能化发展,也是由三个课题组成:关于信息网络研究;智能测量与认知;知识中心和信息处理。

第三个是关于城市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包括智能制造,智能电网与能源和智能商务与金融。

第四个是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发展发展,包括三个内容,城市环境、智能医疗卫生、城市安全。

智能城市的整体内容就是五层次模型(如下图所示),智能城市现在进行的实际上是第三层次,是各种智能应用系统,如智能医疗、智能电网和智能交通等。但重要的基础是下面的内容,更重要的应用是上面内容,下面包括要建设好城市的网络,而且特别重要的是要建设好城市的传感器网络和城市的执行机构,这样才能够和两个世界联系起来,即城市的人的世界和城市的物理世界。上面要建设好云平台和大数据,云平台必须要保证数据不受侵犯,必须保证中心的负责人不能随意使用别人的数据,而大数据是要使彼此的数据可以互通互联。然后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决策、规划。所以我们第一阶段要做智能城市,把这些内容做好后再往下拓展,之后必须要往上面进行提升,最后才能把事情全部做好。

所以智能城市的推进策略有三个重点――用、通、深。用:以实用性为目标,抓核心问题和主要矛盾解决之;通:打通数据孤岛,加强三元世界的彼此连结;深:运用大数据,推进高水平决策和高水平应用。

城市大数据

是最重要的数据

大家现在都知道大数据很重要。大数据首先是大;第二点是大数据的影响范围广泛,而且经济价值越来越大。影响范围广在于它影响医疗卫生、科研、教育、公共安全、交通、物流、环境、气候、商务、金融、能源、制造业;经济价值大在于它创造出新产业:Google、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以及改革老产业。现在大数据的技术很新颖,它既不同于传统的AI技术,也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搜索技术,它呈现的技术是颠覆性的。

美国的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2013年的报告中提出,如果说20世纪经济发展的助推剂是石油,那么21世纪就是数据支撑。

近几年来,大数据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数据时代》一书,分析的数据基本上都是用户终端各种各样的数据――买东西的数据以及上网的频率数据……这些数据对研究人类社会很好,但研究物理世界是不够的。城市间还有更多的大数据,例如城市建设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等。这些网上只可以查到很浅的数据,深入的数据没有人做,例如城市的环境、水、气、垃圾以及口岸的情况;城市的金融、经济、贸易和服务的情况,城市的产业、教育情况、医疗卫生、养老、食品、媒体的情况。城市大数据才是大数据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