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有机化学的运用范文

时间:2024-01-16 10:20:56

序论:在您撰写有机化学的运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有机化学的运用

第1篇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概念 有机化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173-02

一 前言

何为有机化学的比较法教学?简言之,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找出其分子结构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鉴别,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比较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将所接触到的看似孤立的知识协调起来,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从而构建逻辑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及相互联系的变化规律等。而有机物的种类多,性质复杂,结构上的微小差别,在性质上的表现会大相径庭,有机化学最重要的规律是“结构决定性质”。

对于药学系列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机化学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是专业课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商品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专业的综合知识与素质又要求学生具备根据药物的分子式分析处方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用药配伍。所以,对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有机化学核心思想必须内化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

二 在基本概念上的教学

所谓概念,就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把同类事物的本质共性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比较思维法,诱导学生辨析貌似不同实有联系的问题,可促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本质,且印象深刻,事半功倍,不容易遗忘。

三 对官能团结构进行分析

所谓官能团是指能决定一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有机化学理论认为,有什么样的官能团就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在学习药物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只要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就可以知道它们的性质,以及避开那些不合理的药物配伍了。也就是说,如果能够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那么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知识的迁移会变得较为容易。

我们仍以碳碳单键、双键、三键为例,通过它们在结构上的比较来分析理解官能团的结构如何影响化合物的性质。

六 利用比较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比较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入手,着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培养人的思维与逻辑能力,两者有着共性;对于药学系列专业,后续课程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有机化学的延伸。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与课后习题,对不同类别的药物,在有机化学的教学平台上进行研究,既可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七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循序渐进,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以下是进行比较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比较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每组比较的对象及内容不宜太多,否则学生很容易对所讲述的各对象和内容产生混淆,从而造成识记障碍。

第二,要考虑教学内容之间有无可比性,勿生搬硬套。一般而言,在同类物之间进行比较,简单明了,也容易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进行迁移比较时,因为是进行不同类之间的比较,抽象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将它们之间的某一相同的属性或特征清楚地提取出来,并加以强调,则会让学生感到不知所云,甚至会造成思维混乱。

第三,在详细分析比较之后,应引导学生进行必要且有效的归纳总结,使其概括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否则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第四,运用比较教学法要讲究科学性,不应追求形式。在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时,应认真且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会真正有助于学生认知、识记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2篇

关键词:生活化;实验教学;有机化学;运用

职业学院的学生大多与高中生年龄相仿,但由于专业和学制的限制,职校学生只在第一年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的专业课程,课程较少,学习并不深入。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职校学生的化学基础很差,在初三时接受的应试教育未能培养出他们对于化学的兴趣与热爱,甚至有少数同学对于化学的学习出现排斥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特别是针对有机化学这门课程,官能团多种多样、碳链结构太长、命名过于复杂、化学方程式记忆难度高、在没有找到规律的情况下,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难度很大。假如按照一贯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热闹,并不能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

1“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提出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一切生命都是由有机物构成的,我们的生存处处离不开有机物,我们生活的环境和依赖的能源物质也都是由有机物质构成,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教师用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衣食住行方面教育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化学专业素质的快速提升。

1.2知识必须生活化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是有机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化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又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的种种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生活问题讲解化学知识,在还原生活的同时完成化学教学。以发展的目光看来,化学实验已经不再只是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直接手段,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等多种教学功能。化学实验能够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慢慢爱上有机化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的意识,帮助学生意识到有机化学的价值,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日后投身社会建设打下坚固的基础。

1.3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生活化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化学老师自身需要具备强烈的生活实验教学意识,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展示,并且长期坚持亲身参与化学实验科研教学之中,如此才能提升自身实验教学的能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

2.1好习惯成就未来

有机化学药品大多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毒性、挥发性等特点,如果实验药品管理、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药品浪费,还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鉴于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经过专业的试验训练,安全意识、操作能力、实验习惯等都较为薄弱,针对这一现象,实验教师应当加强实验药品的管理,加大实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首先,应给学生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其次,在进行实验指导的过程中,应当监督学生的药品使用剂量,另外,针对可以重复使用或循环利用的实验用品,教师应当组织同学进行收集。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2配合教材内容开发生活化实验

有机化学教程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解了各种官能团有机物的性质结构,相关实验也都是有机物性质的验证实验,这些实验操作简单,用时较短,同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有机化学的实用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生活实验当作课堂实验的补充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2.3关注学生的生活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形象。为了使学生们喜欢上有机化学的学习,应当针对学生们的需求开展教学,解决他们身边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们领悟到化学就在身边,是一门大有用处的学科。例如,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氨基酸又是构成蛋白质的必需物质,有一部分氨基酸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通过外部摄取获得,有一部分同学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进行节食或是不摄取肉类,假如不另外补充其他蛋白质,就会出现免疫力下降等情况,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3结束语

在生活总结合化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感悟有机化学学习的价值,并在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在完成教学知识传授的同时达成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因此,生活化模式的实验教学十分适合于中职学生。

作者:李玲 单位: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元志.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第3篇

关键词:微粒作用观;键的极性;醇的化学性质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1-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1.002

对于《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难在什么地方呢?有机反应纷繁复杂,方程式记不住;虽然知道结构决定性质,但官能团到底如何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学生并不理解;认识到某种官能团可能具备这样的性质,但利用已有的共价键的知识从结构解释原因还是难,预测有机物的性质就更加盲目。笔者结合“醇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想就微粒作用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大家讨论如下。

一、微粒作用观的内涵

中学化学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建立物质的微粒性认识,能够从微观(分子、原子层次)的角度认识、理解一些自然现象及其变化的科学本质。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和微观角度的核心是理解微粒作用观,其基本要义是:(1)不同层次的微粒本身是有结构的,微粒结构就是内部微粒间作用的结果,如甲烷分子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四面体型分子,中心碳原子通过4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氢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2)微粒之间存在着作用,如果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分子间作用力 (包括氢键),如果是原子之间则是共价键;(3)物质变化的自然趋势是“强”作用代替“弱”作用,也就是朝着能量低、稳定性好的方向发展。

二、微粒作用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教学价值

有机物绝大多数是共价化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有机分子间的作用力实质就是微粒间的电性作用,有机物的分子一般极性较小或者没有极性,这就意味着有机分子间的作用弱,所以有机物的熔点一般较低。如果有机物分子间形成氢键,意味着分子间的作用变强,则沸点会升高,如醇的分子间可以产生氢键,使得醇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总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有机物的部分物理性质,借助于微粒作用观可以解释有机物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有机物大多数以共价键结合,可以认为有机化学是研究共价键化合物的化学。有机反应的过程,就是旧共价键断裂、新共价键形成的过程。若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共价键的键能较小,就是说原子间的作用较弱,那么当它与其他试剂作用时就容易断裂;或者说形成新的作用强,那么它就容易形成;这些都有助于有机反应的发生。

三、“醇的化学性质”对促进“微粒作用观”观念建构的分析

1. “醇的化学性质”所承载的化学观念

和烷烃的结构对比,在醇分子中,由于活泼非金属元素氧的存在,使得某些化学键的极性发生变化。醇分子中氧氢键、碳氧键及α-C上的碳氢键、β-C上的碳氢键均为极性键。在有机反应中,由于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极性键就容易断开。结合醇与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与氢溴酸的取代反应、浓硫酸存在时的消去反应和与氧气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以很好地印证极性键在有机反应中容易断裂的结论。

2. 教学知识结构图

3. 教学实施活动

(1)教学思路及教学结构图

对于醇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它的起点是必修2乙醇的部分性质。选修5重点学习醇类物质的性质,或者说是基于官能团的学习。关于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本节课设计了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研究醇的性质,研究的基础是对饱和一元醇的分子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基于极性键在化学反应中容易断裂展开,最后讨论交流,教师展示实验进行验证的教学思路。

(2)主要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3)醇的化学性质教学效果测查与分析

首先,这种授课的方式――“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接受,学生愿意学到一种方法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本节课的基本观点是从结构推测性质,学生可以理解。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结构决定性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这一学科思想更加清晰。但是,分析到键断裂时到底发生取代反应还是氧化反应,学生拿不准;发生取代反应时,到底是取代氢原子还是取代羟基,学生也不明白。所以,有机化学的教学,从结构的视角分析问题是可以的,但是老师适当的引导也是必需的,而不能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学,否则学生还会臆造出“古怪”的化学方程式。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中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复杂问题简单化。极性键在有机反应中容易断裂,极性越大越容易断裂,这一点是符合科学实际,也能够为中学生接受。但是,断键之后发生什么类型反应,还要结合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等多方面考虑。如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如果是分子内脱水,形成了不饱和键,则为消去反应;如果分子之间水生成乙醚,则为取代反应。还有,乙醇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时,学生容易写出用溴原子取代羟基氢的反应,那就要考虑取代基团之间化合价相等,同时电性也要相同,这样才可以取代的基本原则了。

四、微粒作用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几点启示

1. 有机化学中的微粒作用观要特别关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有机化学中微粒作用观的层次有分子间的作用力、原子间的共价键,还有基团(原子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难点。水分子、乙醇分子、苯酚、乙酸分子中均有官能团羟基,但是这四种分子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却不同。乙醇分子中由于乙基的推电子效应导致―O―H键极性变弱而比水难电离;而苯酚分子中由于p-π共轭效应导致―O―H键极性变强而易于电离显酸性;在乙酸分子中,由于羰基的吸电子效应,使得与羰基相连的―O―H键极性变强,易于电离显酸性。如果学生除了体会到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外,还能体会到基团之间的作用,这样才能说微粒作用观的建构是较为成功的。

2. 在有机教学中引入微粒作用观的时机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化学观念的建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急于求成。任何一个化学观念都是蕴含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当中并借助于它们表达出来,学生需要对化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应用,才能形成化学观念。在烷烃的取代反应中,其实就是极性键断裂,但是不建议从微粒作用观的角度进行理解。烯烃中碳碳双键的加成反应,也是由于π键的电子云重叠的面积小,作用弱而易于断裂,但是仍然是让学生感受,而到炔烃的性质时,学生有了积累,慢慢就可以悟出其中蕴含的微粒作用观,到了芳香烃的教学中,还可以发展微粒作用观,引出基团间的相互作用。

3. 微粒作用观是有机化学中宏观和微观转化的桥梁

《有机化学基础》的核心内容是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组成和结构是基础,是性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性质和变化是表象,是组成和结构的体现;性质还决定了有机物的制备和应用。“结构决定性质”是有机化学的核心思想,掌握通过结构预测性质,通过性质判断结构的方法,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至关重要。而要知道结构如何决定性质,就必须理解微粒作用观,要从结构科学地预测性质,减少预测的盲目性也必须用好微粒作用观。透过宏观现象看到的微观本质就是微粒作用观。

致谢:感谢2014年北京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化学观念教学研究”工作室全体老师对醇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和本文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梁永平.微粒作用观的科学价值及其科学建构[J].化学教育,2003(6)

[2] 何彩霞.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化学教学――以“乙醇”为例[J].化学教学,2013(12):29~31

第4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 多媒体技术 问题

一、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形象、生动、直观体现。有机化合物大多呈空间立体结构,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缺乏直观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难以理解的弊端,以生动形象、直观新颖形式展示传统教学无法用语言和板书的形式体现出来内容。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看得见的“连续变化的”、“动”的过程,更深刻地理解反应机理以及结构上的变化,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应用多媒体进行有机化学的教学,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有机化学内容多、涉及面广、课时少的难题。多媒体通过语言、图形、动画、视频的运用,扩充了知识内容,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丰富了课堂色彩,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饱和度,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以课程为主体,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扩大和开拓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模式,训练了思维、发展了能力、提高了素质,真正以学生为本,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3.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多媒体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录像、投影、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立体结构和微观结构以动态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趣味化,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带来了心理上的愉悦,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不加选择地滥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不能提高教学质量。

1.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交流,而且是情感的交流。但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整堂课从鼠标的“哒哒”声中开始,又在鼠标的“哒哒”声中结束,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显得单调而机械,让人感到沉闷无聊,将传统的“人灌”改为“机灌”,违反了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2.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信息容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但要遵循“适量”原则。如果信息量超过学生四十分钟的接受能力,像放电影一样快速闪过,一味地加快教学进程,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心理疲劳,而且重点内容学生也无暇记录,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兴趣,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

3.教师盲目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应该发扬传统教学的精华,但有些多媒体课件过于追求表现形式化,摆花架子,单纯地追求感官的刺激,华而不实,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选择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地位。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但必须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了“辅助”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艺术形式、形体动作,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是任何多媒体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选择、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遵循传统教学所遵循的基本教学规律、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把传统教学的优势和多媒体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合理编制课件内容。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载体,不能让多媒体课件成为黑板板书的简单替代品,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努力钻研电子课件。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声、像功能进行教学活动,把教学内容规范、工整、清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多媒体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握好节奏,随时观察学生的表情、反应,根据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同时运用多媒体灵活多变的特点,创造问题情景,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霞 探究《有机化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9期。

第5篇

[关键词]有机化学;哲学原理;运用

有机化合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本身和简单的碳化合物除外)。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有机化合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逐渐发现并制备出大量新的有机化合物,积累了浩如烟海的有机化学知识,其中无不处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如果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学的过程中,能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立统一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于事物的统一体中,并依据一定的条件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其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同时具有的两种重要特性,相互联系又不可分离,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也就没有同一性。

在有机化学中,两种异构体在室温下能相互转变并达成平衡的现象称互变异构现象,具有互变异构现象的两个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酮与烯醇、对亚硝基苯酚对苯醌肟、硝基烷烃与酸式硝基烃、烯胺与亚胺等均为互变异构体,它们之间能相互转变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达成平衡,往往很难分离出某个纯的异构体。互变异构体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结构,是不同种类的化合物,表现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双方之间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并且,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表现了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的特性。当然,它们之间的依存和转换是有一定条件的,这就是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 内因与外因

内因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外因是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在推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与外因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在外因的作用下发挥作用。

我们在学习醇的性质时,知道醇既有一定的弱酸性,又呈弱碱性;既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又可发生消除反应,还可发生α-氢的脱氢和氧化反应,这都是由其分子内部结构决定的。至于到底发生何种反应,体现何种性质,则需视外部条件而定。当醇与活性金属作用时,表现出弱酸性,而与强酸作用时则体现出弱碱性;与氢卤酸、无机酸酰卤或含氧酸在温热条件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与含氧强酸在较高温度下则发生消除反应;与氧化剂作用则易发生氧化反应。这些反应都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具有α-氢的烯烃与溴到底是发生双键上的加成反应,还发生α-氢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究竟发生亲核取代反应,抑或是发生消除反应,同样要视外部条件而定。

此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往往不同,聚集二烯烃、共轭二烯烃和孤立二烯烃,卤乙烯型卤代烯烃、烯丙基型卤代烯烃和隔离型卤代烯烃以及芳卤型卤代芳烃、苄基型卤代芳烃和隔离型卤代芳烃化学性质间的差异,均是由其内部分子结构的不同而决定。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与动力,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紧密结合、共同推动的结果。

不对称烯烃与质子酸的加成反应,氢离子有可能加在双键两个碳原子的任何一个上,产生两种加成方向,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加成产物。这两种加成方向是相互竞争的,究竟以哪个加成方向为主,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种不同的加成方向,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碳正离子中间体,但它们的稳定性存在很大差异。若氢离子加在含氢比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形成的中间体更加稳定,由此生成的产物也就是主要产物。反之,得到的产物就是次要产物。这就是马氏加成规则的实质。从矛盾的观点看,这一反应实际就是矛盾双方地位、作用不断转化的结果。同理,当具有两种以上β-氢原子的卤代烃或醇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时,究竟是以札依采夫取向的产物还是以霍夫曼取向的产物为主,也是矛盾斗争性作用的结果。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一般,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个别。一般寓于个别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别、特殊又同一般、普遍联系着。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

据美国化学文摘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已愈1000万种。要对数目如此庞大的有机化合物逐一学习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们可根据有机化合物中所含的官能团的不同,将它分成不同的种类。具有同种官能团的化合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某一类化合物所具有的普遍性质寓于各个具体的化合物之中,因此,我们对同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个体的性质进行研究后,就可以归纳、抽象出同类化合物具有的普遍性质,也就无需对同类的个体进行逐一研究。

众所周知,不对称与溴化氢加成时,根据马氏加成规则,氢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但如果反应体系中存在过氧化物,或是当烯烃分子中存在较强的吸电子基团时,则加成的方向恰恰相反,这是马氏加成规则的一个特例,也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

二、质量互变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一)质、量和度

质是一事物成为其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度是事物自己质的量的幅度、限度和范围,是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丙烯与氯反应,在低于200℃时,主要发生的双键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若高于300℃时,主要发生α-氢的氯代反应,生成3-氯丙烯。低于200℃,就是发生加成反应的度。在低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内,发生加成反应的质不变;高于200℃这个量的范围(尤其是超过300℃时),这个反应就会失去自身的质,而发生

α-氢的氯代反应。在度中,质与量这两种不同的规定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状态,量变引起质变,而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又引起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推动着事物的不断发展。质量互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复杂多变的,表现为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量变中有质变,质变中包含了量变。

在有机化学中,有关质量互变规律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同系物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了。正构烷烃的沸点、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折射率随着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等同系物的沸点、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在卤代烷中的亲核取代反应中,其活性顺序为:氟代烷酰胺,莫不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例子。

醇类随着分子中羟基数目的增多,沸点升高、相对密度增加、酸性变强。酰胺分子中氮原子上连一个酰基,呈中性;而酰亚胺类化合物由于氮原子上相连的二个酰基的作用,呈弱酸性。在碳原子的sp3、sp2和sp三种杂化形式中,由于杂化轨道所含的s和p成分的不同,使得杂化轨道的空间形状和性质不同,均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两类因素和两种力量。肯定是事物中维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自1883年合成出含三元环和四元环的碳环化合物后,人们发现三元环的化学活性比四元环大,而四元环的活性又要大于五元环。为了解释这一实验事实,1885年德国化学家拜尔(Baeyer A von)提出了“张力学说”,认为环烷烃中构成环的碳原子是处于同一平面内,排列成正多边形,其Z_CCC的键角与碳四面体正常键角109度28分的偏差将产生“角张力”,张力愈大,环就愈不稳定。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三元环、四元环和五元环的稳定性,这是该理论的肯定方面。但由于其假设成环碳原子共面的观点与实际不合,这是其内部孕育的否定方面,因无法解释六元环的稳定性而被近代杂化理论所否定。这样,对于环烷烃稳定性解释的理论就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阶段。当然,这种否定是“扬弃”。

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由于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明显地不同于当时从矿物来源的无机化合物。当时的化学家把有机物和无机物绝对划分开。1806年瑞典化学大师贝采利乌斯(Berzelius J J)把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定义为“从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内得到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的化学称作有机化学”,并认为“在动植物体内的生命力影响下才能形成有机化合物,在实验室内是无法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这种学说被称为“生命力”学说,曾一度牢固地统治着有机化学界,使人们放弃了用人工合成有机物的想法。

直到1828年德国青年化学家维勒(w・hler F)发现无机物氰酸铵加热很容易转变为有机物尿素。他把这一重要发现告诉了贝采利乌斯。他说:“我应当告诉您,我制造出尿素,而且不求助于肾或动物――无论是人或犬。”但是这个重要的发现,并未马上得到贝采利乌斯和其他一些化学家的承认,就是维勒本人也认为这个合成不能算作一个完全的合成,因为氰酸和氨还不能从无机物制备。因此,在它们里面还有一些是属于有机界的东西,是这些物质使尿素的合成得以成功。还有人为了维护“生命力”学说,认为尿素是动物机体的排泄物,而且易于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把尿素看作是有机物和矿物质之间的联系环节,尽管这种处于分界线的物质可以人工制成,但要人工制备结构较为复杂的有机物质还是无能为力。

第6篇

关键词: 类比思维 关键词 有效记忆

类比思维在学生的学习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关键词则是打开学生知识储备之门的钥匙。将二者有效结合,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知识的有效记忆。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类比能否顺利实施开展。只有以相关知识为基础,才有进行类比探究的可能,也才能让关键词在学习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对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因此容易将各个相似的概念弄混淆。笔者将高中有机化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词进行了整理,运用分类对比,以便学生更准确快速地掌握知识要点。

1.与Br■有关的反应。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区分所用试剂为液溴还是溴水。高中阶段,只有苯与液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其他反应一般可以直接与溴水进行。含有碳碳双键与碳碳三键的物质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醛基的物质能被溴水氧化;而含酚羟基的物质,邻、对位上有氢原子,可以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请见表1)。通过类比,分析各个反应的异同,由关键词“Br■”,提取到下表信息,对反应类型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实现知识储备的有效运用。

2.与H■相关的加成反应。能与氢气发生加成的基团包括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醛基及酮羰基,羧基与酯基常常作为干扰条件。将各个能与氢气加成的基团及所耗氢气的最大量进行类比,学生才能进行准确计算。

3.与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反应。对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这个常遇到的情景,学生需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考虑:(1)显酸性的基团:羧基与酚羟基,这两类官能团与氢氧化钠溶液直接发生中和反应;(2)能在氢氧化钠水溶液条件下发生水解的基团:酯基、卤原子、肽键。它们都遵循先水解的原则,然后考虑水解得到的产物是否含有显酸性的羧基、酚羟基及卤化氢,这三类物质再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4.关于卤代烃的反应。卤代烃的两个反应条件很相似。由“卤代烃”这一关键词,联想到它的水解反应与消去反应。通过类比,准确地把握水溶液与醇溶液的不同,从而将两类反应相区分。

5.关于与浓硫酸有关的反应。以浓硫酸作为关键词,识记各个温度的特征,从而将这部分易混淆的反应相区分,实现知识的有效提取。

6.与无机试剂相关的几个反应。高中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常常会出现钠、碳酸钠、碳酸氢钠这三种试剂,主要集中在几个“相似”的官能团上。与钠的反应,学生需要注意把握断裂氧氢单键;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考查则重在酸性大小的比较,羧基>碳酸>苯酚>碳酸氢根。

7.关于苯环上的取代反应,高中教材对苯、甲苯及苯酚这三种物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做出了重点要求。苯环上通常为一定温度下的一取代反应。而甲苯与苯酚的苯环上通常发生三取代。通过三者在反应条件与产物的类比,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反应的本质,从而实现有效记忆。

8.关于醇、酚、醛与酸性高锰酸钾、溴水的反应。醇、酚、醛在遇到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三者通常被氧化,溶液紫红色褪去;而遇到溴水时,则可以记为“醇互溶,酚取代,醛氧化”。

第7篇

关键词:含义;影响合情推理;考查;体现与运用;结论

一、合情推理的含义

合情推理这一概念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在他的名著《数学与猜想》中提出的。波利亚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数学教育,我国21世纪的数学课程改革也深受其影

响。笔者认为,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合情推理有助于科学发现。

那么,到底什么是合情推理呢?这个问题要做出一个很清晰的界定是有困难的。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合情推理的主要特征大体如下:①合情推理区别于论证推理和演绎推理;②合情推理为猜想提供依据;③论证推理是可靠的,合情推理是有风险的;④论证推理用于证明,合情推理用于发现;⑤有效地应用合情推理是一种实际技能,需要通过模仿和练习来学会。

以上是我对合情推理的简单描述,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它对化学的影响,同时也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合情推理对化学的影响

合情推理虽然是数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它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那么,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学科,它的发展自然也少不了合情推理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到19世纪60年代,化学家发现的化学元素增加到了63种。直到19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论文《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谜团才逐渐解开。他在论文中写道:“我从最小的原子量选取元素,把它们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排列,发现元素的性质好像存在着周期性,甚至元素的化合价也是一个接一个按它们原子量的大小形成算术的序列。”后来门捷列夫沿着这个思路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等未知元素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留下了空位。他在周期表中没有完全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指出了当时测定某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有错误。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

门捷列夫科学地发现过程就是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首先,

有一大堆复杂的看似并不相关的材料——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性质。然后,将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排序、分类、比较,将相类似的归并为一类,发现类似性质的元素之间总是隔着一定数目的元素,通过归纳发现元素的性质可能存在着周期性,进而大胆猜想元素的性质可能表现在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上。论文中清晰地记录了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过程中的思维变化,中间充满了想象和猜想。

三、有机化学中的合情推理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有二百余年历史了。但到目前为止,不管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还是研究有机物的性质,或是研究有机物的合成,在研究过程中都充满了猜想,所以,进行合情推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DNA结构的确立过程。当时,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只是合情推理的一个产物,因为那时还没有完全能够证明此观点的实验数据。我们试想,如果他们一定要等到“证据确凿”才敢公布的话,我想那DNA双螺旋结构这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早就归别人所有了。

综上所述,合情推理不仅推动数学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也同样推动了化学的进步和发展,特别在有机化学领域,进行合情推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高中有机化学的考查与此密切相关。

四、合情推理在高中有机化学考查中的体现与运用

高中有机化学的考查内容较为广泛,不仅包括有机物研究方法的考查,还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考查,但是,不管考查的内容是多么的不同,考查的能力却大多集中在“推理能力”上,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具体在考题中所涉及的“推理能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演绎推理,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只要知识和逻辑正确,结果是没有风险的。学生在这类题的解答过程中感觉是较为“放心”的;另一类则是合情推理,根据现有的不够充足的证据和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和判

断,并对自己的猜想和判断承担风险。学生在这类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感觉是“不安”的。

从考查能力要求上来看,合情推理比演绎推理要求更高;从科学创新的角度来看,合情推理的考查比演绎推理的考查更有意义。因此,本文接下来将重点探讨的就是有机化学中涉及合情推理的考查以及如何采用合情推理来解决问题。

我们先来看一道2007年全国理综卷II的高考题: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什么?

在解答本题时,我们不得不用到不完全归纳法进行推理:已知1-3三种烃的碳原子数均为2,氢原子数分别为2、4、6;4-6三

种烃的碳原子数均为3,氢原子数分别为4、6、8;7-9三种烃的碳

原子数均为4,氢原子数分别为6、8、10。因此,推知10-12三种烃的碳原子数均为5,氢原子数分别为8、10、12;13-15三种烃的碳原子数均为6,氢原子数分别为10、12、14……我们非常顺利地顺着这个思路,合情地得出了我们需要的结果。但是,严格地讲,此结果并非是排他性的,它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入手的不完全归纳的结果,它是不能完全得到证明的,所以,此结果是有风险的。这里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带有猜想性质的推理,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所以,此题正是考查学生进行合情推理的能力。读者读到这里可能会觉得合情推理的运用似乎并不是很难,不要着急,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是一道2008年天津的高考题: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

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

看完上面的框图你就会发现,此题没有一个明确的物质可以作为演绎推理的起点。因此,此题一开始就必须运用猜想和可能性的不完全归纳等合情推理形式进行推导。具体如下:在推导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起点的选择。在框图中,物质A、D、E、G、P和S都有一定的信息提供,但经过合情推理,我们发现G的分子结构的可能情况最少,它只有两种情况:

而其他物质的可能性都非常多,因此,选择G作为推理的起点相对最为合理。接下来我们对G的两种结构形式分别进行演绎推理,在推到物质E时,我们发现如果G的结构是第二种情况,那么符合条件的E将不存在。由此,我们才能真正确定G的结构。G一旦真正确定,其他物质就可以通过演绎推理较为“放心”的得出。因此,合情推理在这里起了具有“发现”意义的作用。这道题目中G的猜测和论证过程与DNA双螺旋结构的猜测和论证过程极为相似,后者也是先通过合情推理得出可能的情况(双螺旋结构),并公开发表,然后大量的科学家论证其真实性。

以上例子就是高中有机化学中关于合情推理考查的典型代表,像这样的考查类型在有机化学的高考题中举不胜举。

如,2009年天津理综卷的一道题目: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

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

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D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Na反应放出H2;F为烃。

此题中物质F结构的确定是解决整道题目的先决条件。对于F结构的推导也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利用已知的分子量和E到

F的转化条件对F进行合情推理,得出多个可能性结果:分子式为C5H10的所有烯烃(共5种),然后利用C、D和E之间转化的框图及已知对C和D的描述进行推理论证和排查,最终得到唯一的确定性结果。此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合情推理—可能性结果—推理论证—确定性结果。

通过对此例的分析,我想关于有机化学考查中合情推理的体现和运用不需要再重复举例,读者自己感兴趣可以做更大量的研究,相信能给出更多的范例,供我们分析。但我们都知道,无论多少例子给我们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始终是“不可靠”的,带有“猜想”的,因为它始终是不完全归纳的结果,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

最后,我也给读者一个带有合情推理的结论。

五、合情推理的结论

高中有机化学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而考查的各种能力中又以推理能力为主,推理能力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其中合情推理比演绎推理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有机化学教学中不断渗透合情推理的思想,把合情推理作为区别于演绎推理的一种理论向学生介绍,为学生在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持。

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高效、正确的解决高中有机化学考查中的一些问题,我觉得必须按照此过程进行分析:合情推理—可能性结果—推理论证—确定结果。

以上是我经过有限的分析与研究得出的结论,属于合情推理的范畴,若要使此结论真正属实,需要同行作更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合情推理模式.科学出版社,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