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在沙漠植树造林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15 15:05:52

序论:在您撰写在沙漠植树造林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沙漠植树造林的意义

第1篇

1979年设立“植树节”,迄今已经30多年了。效果如何?有官方数据:2007年,义务植树5亿人次,植树22.7亿株。据此大概估算,30年应植树658.3亿株了。若每株树占地5平方米,这些树将铺满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林业系统的植树总量应该比这多。但事实并非如此,显然大部分树都没有成活。

有个段子:植树节到了,下级请示领导:今年植树去哪里?领导神秘地一笑:还是老地方。

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古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古人大多是在房前屋后、道边堤旁植树,这种植树有点像园艺。今天的植树造林是到野外去造林,目标是绿化祖国,改善生态环境。

古人植树大多是在湿润地区,不是在干旱半干旱区。今天的植树造林主要的目标在干旱区,为的是让那些没有树的地方长起树林来。

今日植树的问题就出在我们与古人的这些差异中。

西北干旱区,约占国土的三分之一。在这里除了山地和河流附近,基本没有树,除了草原和灌木丛,更大的区域是沙漠、戈壁或的大地。到大西北植树,是要让这里的荒山秃岭绿化成林地。这个目的本身就有问题。

在自然界,无论是沙漠、荒山秃岭,还是草地和灌木丛,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植被与气候是相对应的。西北地区之所以是沙漠、戈壁、沙地、草地,这是由气候造成的。这里远离海洋,夏季从东部海洋吹来的饱含水汽的季风吹不到这里。因此,这里降水量低,不能满足树木生长所需。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是森林生长的底线,低于这个值,树木就不能生长了。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以西,降水量小于此值,所以很少有森林存在,山地除外。如果平均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就连草也无法生长,只能是荒漠了。宁夏的贺兰山以西就是如此。

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方植树造林,需引水浇灌。这我称之为造林第一定律。

但植树造林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造林不能靠浇灌维持树的生长,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都参加过植树,一般植树活动的典型过程是这样的:春天――树木复苏的季节,一些人坐着汽车,带着树苗,来到某个没有树的地方,挖出一个个坑来把树苗一棵棵栽上,培土、浇水、压实,然后走人。植树造林的潜台词是:一个地方没有树,不是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没有树种或树苗出现在这里。其实不是这样:一个地方没有树,不是因为没有树种和树苗出现过,而是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适合树木生长。

那么在湿润的东南地区植树造林会怎样?

这里有植树造林第二定律:凡是能长树的地方,树都会自己长出来。

这样说源自一个概念――“顶级群落”。顶级群落也意味着,即使人类把一个地方的植物群落全部铲除,经过一段时间,大自然还会重新造出与原来相同的群落。比如一片森林,被人类砍伐了,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这片森林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不是否定人的作用。造林可以省略植被演替的中间环节,加速得到特定的森林。出于商业目的这是可以的,但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就没必要了。因为人工林生态功能低下,它树种单一,层次简单,稳定性差。大部分人工林只有一个乔木层,有人称之为“绿色沙漠”;而天然林,有乔木、灌木、草本等至少三个层次,每层中还有不同种类的动物与之适应,这是人工林无法相比的。

因此,为了生态的目的,最好不要去造林,还是等一等,只要能长树的地方,上帝一定会造出一个“顶级的森林”。我们不可能比上帝还高明。

最后,我想说的是:

任何大型的植树造林工程都是可疑的。

任何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指标都是给神的。

祖国是不需人工来绿化的。

祖国是要爱护的。

第2篇

年年种树只见“数”,岁岁造林仍是“零”。

为何植树造林的口碑这么差?

在自然界,无论是沙漠、荒山秃岭,还是草地和灌丛,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有着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譬如,西部的沙漠就是中国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没有了西北的沙漠,东南季风就会减弱,而这季风是中国的命根。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大多是沙漠,唯独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不是沙漠,就因为有了这季风。这是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改变其中一部分,就会影响到整体。假如西北荒漠真的被绿化了,东南沿海就可能变黄了。

植被与气候是相对应的。西北地区(新疆、内蒙古西部、甘肃、宁夏)之所以是沙漠、戈壁、沙地、草地,这是由气候造成的。这里远离海洋,夏季从东部海洋吹来的饱含水汽的季风吹不到这里。因此这里降水量低,不能满足树木生长所需。年均降水量400毫米是森林生长的底线,低于这个值,树木就不能生长了。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以西,降水量小于此值,所以很少有森林存在,山地除外。如果平均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就连草也无法生长,只能是荒漠了。宁夏的贺兰山以西就是如此。

在年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方植树造林,需引水浇灌。这我称之为造林第一定律。

但植树造林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造林不能靠浇灌维持树的生长。因为这是得不偿失的。这就产生一个悖论:不想也不可能浇灌与必须浇灌。这个悖论并没解决,但植树却进行了几十年。

我们都参加过植树,一般植树活动的典型过程是这样的:春天――树木复苏的季节。一些人坐着汽车,带着树苗,来到某个没有树的地方,挖出一个个坑来把树苗一棵棵栽上,培土、浇水、压实,然后走人。

哲学中有句话:潜台词比台词更重要。从上面的植树活动看,植树造林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一个地方没有树,不是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没有树种或树苗出现在这里。可谓万事俱备,只欠树苗。所以需要人来把树苗植在这里。因为植树造林做的就是这件事。

其实不是这样:一个地方没有树,不是因为没有树种和树苗出现过,而是因为气候、土壤等条件不适合树木生长。

植物也是长脚的。它们有无数传播自己种子的方式。比如风、流水,还有动物都可以传播植物的种子。

一块没有树的地方,在人去植树之前,鸟曾经携带着树的种子,千百次地来过,风也吹来无数的树的种子,动物也曾运输过树的种子,它们都无意识地做过植树者,但它们都失败了。人如果与它们一样,只是把树苗种在这里,那结果也不会两样。

蝙蝠划过夜空,它发现夜空是一个生存竞争的空档。大自然中,凡是适合动植物生存的生态位,都已经被占据了,已无空座。偶尔出现了空位,自然也会被迅速填补上。植树造林的思想暗示大自然中,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能够长树的“生态位”空在那里,等待城里的人们去填空。这可能吗?

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植树造林,不可能成功,那么在湿润的东南地区植树造林会怎样?

这里有植树造林第二定律:凡是能长树的地方,树都会自己长出来。

这样说源自一个概念“顶级群落”。这是美国生态学者克罗门茨(Clements)提出的。说的是一个地方的植物群落,是各种植物组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不断地向上演替的。所谓演替,就是说植被中各种植物的组合不断变化,旧的被淘汰了,新的出现了,最后变化趋于稳定,这个稳定的植物组合被称为“顶级群落”。为什么稳定了,是因为被称为“顶级群落”的植物组合最充分地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光、热、水、土),没有剩余。顶级群落也意味着,即使人类把一个地方的植物群落全部铲除,经过一段时间,大自然还会重新造出与原来相同的群落。比如一片森林,被人类砍伐了,只要给予足够长的时间,这片森林还会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例如:印尼的喀拉喀托岛,1983年火山爆发,大部分植物都消失了。但仅仅过了4年,植物就恢复到64种。用不了百年,森林就会再现。

不是否定人的作用。造林可以省略植被演替的中间环节,加速得到特定的森林。出于商业目的这是可以的,但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就没必要了。因为植物群落演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生态的价值,不必省略。人工林生态功能低下。它树种单一,层次简单,稳定性差。大部分人工林只有一个乔木层,有人称之为“绿色沙漠”;而天然林,有乔木、灌木、草本等至少三个层次,每层中还有不同种类的动物与之适应,这是人工林无法相比的。

因此,为了生态的目的,最好不要去造林,还是等一等,只要能长树的地方,上帝一定会造出一个“顶级的森林”。我们不可能比上帝还高明。

最后,我想说的是:

任何大型的植树造林工程都是可疑的。

任何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指标都是给神的。

祖国是不需人工来绿化的。

第3篇

近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举行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特别仪式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已实现在全球植树70亿棵的目标,其中中国植树26亿棵,是各国中最多的,对该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笔者建议中国不仅应该自己大规模植树造林,而且宜倡议开展以植树造林和保卫森林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维绿行动”(green-keepingmission),动员发达国家支援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植树造林,同时,如果中国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维绿”呼吁,也有利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拯救人类文明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应有的倡议权和话语权。

“国际维绿行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超大规模地植树造林。因为在各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占总温室效应的比重超过60%。而森林植物和森林土壤则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最经济的“吸碳器”(二氧化碳吸收器)。据科学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的蓄积,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国际维绿行动”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保卫森林,阻止为了商业目的乱砍滥伐。自18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除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以外,它们在工业化过程中对森林的破坏也是二氧化碳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1850年至1950年,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的碳累计达1500亿吨~1900亿吨,同期间由于森林破坏而排放的碳累计达900亿吨~1200亿吨。

从1990年到2000年,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向全球扩展,全球的森林面积正以每年近10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特别是号称“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遭到肆意砍伐和疯狂破坏,正在对地球环境造成灾难性恶果。“保卫森林”、“保卫热带雨林”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战斗”。

森林具有“生时保环境,死后成资源”的双重性格,通过对森林的合理利用,完全可以为人类造福,特别是林木资源可转化为生物能源,被认为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能源”。林木资源还是建筑、造纸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因此,大规模植树造林可望获取“一举两得”效果:既可保环境,又可增资源,通过培育和开发林业生物能源,生产生物柴油和乙醇,增加生物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替代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矿物原料,有助于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等资源危机,有助于促进为石油等资源的价格飙涨而焦躁的当今世界的安定。

大规模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阻止沙漠化的扩大,甚至可以将已经沙化的土地转变、还原为“宜居、宜耕、宜草”的土地,相当于“制造”出具有农牧生产力的、可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国土”。目前,全世界受沙漠化影响的土地已达38亿公顷,每年仍有约600万公顷土地被沙漠化,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1公顷的土地被沙化。

中国已经创造了许多通过植树造林改造沙漠的成功事例,如在内蒙古地区种植沙漠作物,不仅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重点地区,农民收入的1/3来自沙漠产业的发展。中美合资企业的百事(中国)公司(PelxsiCoChina)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办了第一个示范农场,种植土豆用于生产薯片,使原来一万多亩沙漠变成了良田,土豆亩产达2.8吨(最高亩产达到3.4吨),超过了中国平均水平(约一吨),2003年百事公司所需的土豆原料有40%就是由自己种植提供的,低于外部收购成本。

第4篇

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例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以及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木材加工产品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锯末水解可得葡萄糖。5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浆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或饲料酵酶18公斤,或醛4.2公斤,或干冰18公斤,或木制做素板33平方米。每百斤桦树皮可提炼桦皮焦油15~30公斤,它可用来配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30只羊的年产毛量。还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知道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

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由于森林具有遮阴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树木能黏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科学测试表明: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60吨。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的环境。

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犹豫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场所。植树造林的好处说不完,我们一定要积极投身到造林大军中去,用汗水浇绿祖国的山河。绿化祖国,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就是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用绿色植被把我们的国土覆盖起来。由此可见,植树造林的意义可大了。植树造林的好处还有许多:

①自动的调温器。夏日树阴下气温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②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烟尘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还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还可以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尘埃,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氧气制造厂。

③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第5篇

[关键词]定边县 造林整地 植树造林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309-01

前言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的风沙地带,是一个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程度非常严重的地区,定边县除了秋季以外,都是狂风大作、沙尘漫天。风沙的侵袭给定边县居民生活以及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生态文明建设更为艰巨,只有加强定边县的生态林业建设,尤其是做好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措施,才能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当前人们对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消耗了大量的木材与土地资源,进一步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只有提升森林资源的恢复速度,充分开发利用更多的土地资源,才能解决人类需求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基于此,积极研究并探索造林整地以及植树造林技术,做好定边县造林整地及植树造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造林整地的具体技术

造林整地能够实现对地形进行简单的控制,在小范围里改变地形结构、土壤温度、湿度,增大透光度,保证植被幼苗能吸收到足够的阳光,以便其更好地保持水分,涵养水源。可以说造林整地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营养物质的分解,还可以促进可溶性盐类的释放和各种营养元素有效化。通过整地还可以加快腐殖质及生物残体的分解,增加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蓄,因此造林整地可以改善植被幼苗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进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从根本上提高在此土地上木材的质量,提高生态环境的稳定程度。其造林整地的具体技术如下:

1、目标土地进行清理,翻垦土地。清理方法按土壤里杂物的不同,包括三种:割除清理,化学药剂清理,火烧清理三种,割除清理就是把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通过割除方式砍倒,在幼龄杂木林、灌木及杂草繁盛的荒山荒地等地具有良好的清理效果。化学药剂清理就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清理,该方法林地清理见效速读快,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实际应用里会造成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对山区林地进行清理建议不选取此种方式。火烧清理通常使用在土地里的杂物实在太多难以清理,尤其是造林地中往往会存在大量的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由于剩余物的数量较多且处理难度较大,又或者在机器或者人工清除后,可以用原始的火烧法进行彻底的清理,全面提高山区林地清理效果。

其次,整地。整地的方式包括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两种。局部整地又是由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组成的。在山地带状的整地方法一般有水平阶、反坡梯田、水平沟、撩壕等。在平地上的整地方法一般有高垄、带状和犁沟等方法。块状整地就是呈块土地进行集中翻整的一种整地方法。在山地所运用的一般是块状、穴状和鱼鳞坑。而在平原上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块状、坑状和高台。 还需要注意的是造林整地在造林季节的前一、二季进行,而在半干旱地区,为了增加蓄水的能力,造林整地都会在雨季之前进行,这样能有效的对水源进行拦截和贮蓄。

二、植树造林的方法和技术

1、播种法植树造林要点。播种法植树造林是向播种造林地直接播种林木种子的方法,又叫做直播造林法。播种造林法可以利用相关的农用设备来进行机械化播种,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种子进行育苗工序,操作也非常简单,具有非常好的可行性。播种造林法非常适用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活动。在选用播种造林法时,要注重林木种子的选择,要应该选取种粒饱满、种源充足且易发芽的种子。但是该种方法对造林的立地要求很严格,并且对造林以后幼林的管理方法也有着高要求,因此采取此方法还要注意幼苗的选取,需要选用成活率高的树种。

2、植苗法植树造林要点。植苗法又被叫做栽植造林,是一种用根系完整的苗木来进行造林的方法,植苗造林主要是栽植完整的植株,能使幼苗拥有生长稳定性的前提下,这些植株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外界不良的环境对其影响不大。这种方法对造林立地的条件要求相对的低一点,但是这种技术对树苗的根系有可能造成伤害,造成成活率降低,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拥有较高的栽培技术。植苗造林法通常在早春晚秋的阴雨天才开始栽苗,主要是达到避免损伤树苗根系。树苗不能经常暴露力在外面,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经常洒水,做好根系的保湿工作。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采用去梢、剪枝叶、喷洒化学药剂及接种菌根菌等措施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分殖法植树造林要点。分殖造林法就是将树木的枝、干等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开展造林的方法。该造林方法主要包括插干造林、插条造林、地下茎造林和分根造林四种。其中,插干造林法适用于易发芽切生根力较强的树种,诸如柳树、杨树等;而插条造林法适用于垂柳、杨树等树种。分殖造林法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母本的遗传特性,在造林初期,树种的生长速度较快,而且这种造林技术及操作相τ肫渌几种造林方法来说,具有技术简单,便于操作,省时而且还省力,成活率也能得以保证等优势。这种植树造林法主要适用于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但是分殖造林多代,繁殖的林木的寿命比较短。这也决定了其对立地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造林地土壤疏松、足够的湿度,这样才有利于插穗生根。分殖造林时间适宜选在春秋季节,常绿树及落叶树都可以随采随插。

参考文献

[1] 赵文龙;于明杰.山区清理与整地造林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05).

[2] 刘桂兰.林区整地与造林的方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6).

[3] 任继胜.浅谈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3(12).

第6篇

关键词:植树造林;意义;必要性;造林方法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决定林业发展和生存的关键就是森林资源。因此,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植树造林的必要性

随着木材经济的愈加显现,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日益加剧,森林资源的缺少,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在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积极转变森林植被的经营理念,促进林业产业的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植树造林降低城市噪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对于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居民来说,影响他们生活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噪音。目前,各种噪音对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危害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地措施将其解决。而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的基本措施可以利用植树造林。一般情况下,没有超过五十分贝的噪音对人体是不会造成影响的,而噪音的大小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值之后就会对人体产生必要的影响,如果噪音的大小持续超过了九十分贝,那么人类是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而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噪音普遍都超过了七十分贝,严重危害到了人体的身体健康,而在进行大范围的植树造林之后,城市的噪音会被树木隔绝或者吸收,从而达到了净化噪音的目的。

1.2 植树造林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近些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很多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到了严重压力,汽车尾气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硫,噪音、空气污染,自然灾害等等对人们的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要想缓解这些危害,植树造林是重要途径,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塘,释放人体所需的氧气,能减少空气污染净化了空气,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对暴雨冲刷地表有很好的保护功能,能减轻某些自然灾害,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可以为人类提供许多宝贵资源,所以植树造林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意义非凡。

2 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实施植树造林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植树造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树造林有多重方法,主要包括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分殖造林等,不同方法的优势不同,使用树种和地区也不尽相同。

2.1 播种造林法

又称为直播造林法,是指将树种直接播种在土壤中进行造林的方法,主要适用于种子较大、发芽较容易和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核桃、油桐、山杏等。播种造林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红松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较轻,对于边远山区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穴状、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危害极为重要。

2.2 植苗造林法

又称为栽植造林或植树造林,是指用根系完整的苗木进行栽植造林的方法,适用范围较广。该种造林方法造出的林木对不良的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受树种和土地条件限制较少,生长较为稳定,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造林方法。但是使用该种方法进行植树造林时,必须先进行育苗,而且苗木的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遭挤压变形和失水。在植树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剪修直到定植全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苗木水分平衡的维持,不能使苗木失水过多。

2.3 分殖造林法

这种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树木的枝干等营养器官作为造林的材料进行直接造林的一种方法。这种造林法能够有效的节省育苗的时间和各种人工费用,而且这种造林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切实提高人工操作的效率。分殖造林法与移栽造林法一样都有着较高的成活率,但是两者不同的是,分殖造林法在母体上能够很好的保持母本的各种优良性状。但是采用这种造林方对造林地的选择上有着较高的要求,而且分支材料的来源收到了母树数量和质量以及分布地区的限制,同时,这种方法对树种的要求也较高,要求分殖的出芽率要高,树种的来源要广泛,一般情况下采用这种造林法比较合适的树种有杨树、柳树等能够进行营养生殖的树种。

2.4 插条造林方法

插条造林是利用树木的枝条作为插穗,直接插在造林地区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主要多用于春秋两季,插穗造林一般都是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随时采集随时造林。如果造林地土地较为干旱,可以使用细土进行覆盖;另外也可以在干旱地区采用垄作栽培,并在垄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此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旱情。该方法首先应当整地、起垄然后再进行垄间灌溉。然后再用塑料薄膜覆盖整个垄面,并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插条栽植,以后以细土盖住薄膜上存在的插孔。在插条生长出叶子后,就可将薄膜撤去;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以石蜡封住插条切口,即是在插条蜡封,这样可以防止水分流失。

3 植树造林技术的注意事项

植树造林的目的是恢复并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获得更多、更好的林木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植树造林过程中,需珍惜造林资源,充分利用种子资源特别是苗木资源,尽量保障苗木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植树造林质量,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应注意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选择适合造林目的和市场需求的树种,选择易繁殖、易栽培的树种,并根据所选树种的特性进行合理种植或栽植。苗木栽植造林时,需注意对栽植时间和起苗时间的掌握,苗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应注意保水和避免损伤。苗木定植时,需精细设计、科学栽植,做好稳固、促进水分吸收等工作。此外,植树造林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对植树造林成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但要做好浇水培土等工作,还要适量施肥,避免病虫害和动物侵害,以为苗木的健壮生长提供有效保障。

结束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生态保护的需求还是新社会发展的需求都使得林业更新和生产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原有的自然林早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人工植树造林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尹雪蔚,汤健.关于植树造林技术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2(4):30~31.

[2]谭海.浅谈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第7篇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迅猛的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酸雨、土地沙漠化、洪灾等等。这些环境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而且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这个讲究效益与生态文明的时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更多人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2、问题的提出

在意识到改善环境问题的若干措施中,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因为对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也避免了硫等化合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沉降腐蚀和破坏地表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多水地区缓解洪水灾害,为缺水地区加固地表结构防止沙化,所以说,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加强植树造林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人人都要保护环境才能够避免污染进一步给人类带来困扰,使林业经营以最小的成本提高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环境污染带来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为现代化的工业比如说像化工厂之类的污染性物质,还有通过大量交通设施排放的尾气等危害物质升到高空中,和雨雪等接触而形成的一种腐蚀性物质。降落的酸雨大量的腐蚀金属材料,也会造成土壤、水流等酸化的后果,并且对植物有很大的危害。

3.2环境污染带来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就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导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在美国之下位居第二,虽然说大量的工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也反过来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是以危害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危害性的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取的。

3.3环境污染带来的土地沙漠化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大规模的、无节制的开采土地,造成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平均每天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就有500多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国实际可用的耕地数量更会大大的降低,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

4、植树造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

植树造林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有效地开展,它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调节大气中碳的含量

众所周知,树木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会产生光合作用,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另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要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就应该种植更多的树木,我国现有的林业种植面积远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仍然要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种植过程。同时,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些原材料。首先,木材可以代替一些工业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其次,利用木材制作一些工具,既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应用,还能够控制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现在,我国针对沙地的治理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木固沙林,通过灌木更好的固定土壤。而林业相对于灌木对土壤的固定能力更强,而树木的落叶又可以滋润土地,为土地提供营养,而且形成的这种地面结构,可以有效地对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因此,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看,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4.3改善大气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酸雨对于环境的危害非常大,它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不仅会腐蚀一些金属材质,还会对树木造成危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树木的死亡。有关部门对于各种树木的净化作用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对于酸雨的净化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说:杉树类树种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比较差,而一些山茶树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却非常强。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在酸雨频发的地方多种植一些山茶树,这样既能够抵抗酸雨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酸雨的发生。

4.4树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

由于树木枝繁叶茂,能够有效地减小风速,这样大气中的大颗粒的灰尘就会落到地上。同时,植物的叶表面比较粗燥,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从而使大气得到净化,比如: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的地面大七十倍,而森林吸附能力比地面强七十五倍。目前,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灰尘的树木有桦木、银白杨以及法国梧桐等等,相关部门可以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大量种植一些吸附灰尘能力较强的树木。通过树木吸附灰尘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净化我们的环境,这也是大规模推广植树造林的因素之一。

5、结束语

优发表网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