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遗迹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4-01-13 16:59:47

序论:在您撰写历史遗迹的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历史遗迹的价值

第1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经济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和遗产,保存自己民族的源和血脉以及浓郁的文化传统。

那么,历史文化遗产是否存在经济价值呢?经济价值是指任何事物对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经济学上所说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则是实现经济价值的现实必然形式。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前在自然状态的土地上,经人类开发出来的产品,包含人类劳动的物化,具备经济价值的功能与特性,对人和社会具有经济上的意义,即具有经济价值。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经济的经营。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保护历史文化遗迹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其意义重大: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至今,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古文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隐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我国山西大同市的古城墙,大同早在作为北魏拓跋氏的都城的时候,就已经修筑有规模宏大的城池。到了明朝初期,由于是京畿屏藩,军事位置十分险要,因此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旧城基础上增筑,形成今天世人所看到的大同镇城。最后形成的大同镇诚呈大致正方形,边长达到1.5公里和1.75公里,周长6.5公里,面积2.63平方公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17斤的青砖,城墙高14米,垛墙上又砌长5米、高0.8米、厚0.5米的砖垛,垛间距0.5米,共580对垛子,据说代表了大同当时所辖的村庄数。大同镇城遗迹保留对研究北魏及明清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现代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文化遗产保护得越好,其利用价值也就越大,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旦历史文化遗产因过度开发或保护不力而丧失殆尽,旅游业和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遗产的持续破坏不断提升其经济价值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因此,利用经济学的供给规律来分析:由于历史文化遗产是稀缺资源,甚至是衰退资源,故它的供给弹性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供给曲线与坐标横轴垂直,其斜率无穷大。这时,无论价格如何变动,供给量均不会变动。在历史文化遗产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大,不仅有相对应的价格,而且价格还随着需求量的增长而增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护稀缺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支付意愿将不断上升,亦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将不断升值。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

虽然社会总体上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

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事实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怠慢,就是对其经济价值的低估,在很大程度上将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历史文化遗迹的经济作用

我国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象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华夏大地。它们不仅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熠熠生辉,在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同样会闪闪发光。

(一)增添城市形象的光辉

历史文化遗迹就是城市的一道光环,同其他成就相结合,城市的形象会更加高大与辉煌。例如,山西省的平遥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身价倍增,旅游、商贸及其它产业相继发展,这个晋中小城的兴旺发达,指日可待。因为,其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不仅扮演过英雄史诗,而且汇集着那些年代的文学艺术和多种科学技术知识。其次,文化积淀丰厚,表示文明程度高。文明城市意味着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热情友好,无论投资、通商、旅游、文化交流,人们都乐意前往。

(二)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第2篇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第3篇

一、二龙湖古城遗址现状概况

二龙湖古城遗址为战国时期城址,位于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北1.5公里处,被半月形吉林哈达岭余脉环抱。古城遗址被邻二龙山水库大坝,所在地势高于大坝,现存遗址被杂草包围,南端立有石碑,上书“二龙湖古城”,此遗址为目前吉林省考古发现战国晚期燕国北部最为完整的边城。

二、二龙湖古城遗址历史定位分析

该遗址是目前所知中国东北地区受燕文化影响最北的城址,古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当地和吉林省古代社会的经济状况、物质文化面貌及复原当地和吉林省没有文字记载的古代历史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一)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发现

该古城遗址的最初发现年代是1983年,时值吉林省正在大规模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在距离此遗址10公里远处考察清代修建的赫尔苏古城时,发现该遗址三侧砖土夯起的古城墙,距地约三米高。通过考古人员考察和试验性挖掘 ,初步推断这座古城为五边形。经后期深入勘查确定该古城周长为730米,且古城所建的年代应在金、唐、宋时期。 随即此处被列为四平市梨树县文物保护单位。因城址坐落在当地二龙湖水库大坝南面山头之上,古城被定名为二龙湖古城遗址。

(二)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历史背景

根据史料调查认为,在这座城的中部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用土夯起的台基,占古城占地面积比例较大且夯实平坦,推算是一个或一组大建筑。考古人员准备在近年的大规模挖掘中将其作为重点。如果这座台基确实存在,应该是一个官衙所在地,而不是普通的民宅,它将是此二龙湖古城遗址在当时级别的显现。

据记载战国时期的燕、赵等国在边远的城市都设置过县城,他们的规模都可以通过其官衙的大小来确定。此外,根据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地理位置来看,古城背依当地的大黑山,俯视东辽河,作用主要是军事性的,是燕国北方五郡控制东北土著民族的前哨阵地。现已被确认为吉林省境内年代最早的古城之一。

(三)二龙湖古城遗址的历史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东周列国逐渐兼并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除了彼此之间的征战 ,秦、赵、燕、楚等也常和周边的少数民族用兵。当时东北的辽西一带为东胡,燕胡之间屡有战争,这在《史记・匈奴传》中有记载。于是,燕设北方五郡修长城,抵抗胡人进犯。有关燕长城的记载从辽宁阜新进入辽宁省后的走向未经实地踏查,但史学家一般认为在经彰武、法库、开原、新宾到达宽甸。但此次发现说明,燕统治时其势力范围已达到现吉林省境内,足以控制东辽河中游地区,它把燕国的北部疆域向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也把汉人对东北腹地的开发推前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其意义非常深远,甚至影响了燕史的修订。

三、二龙湖古城遗址的文化价值

据考古学家所述,二龙湖古城遗址极有可能是燕国北长城消失后所形成的古城,在当时起到军事边堡作用。二龙湖古城遗迹有着自身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地处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之中,具有边疆古城的独特性。

(一)二龙湖古城遗址现状分析

通过横向比对研究整理得出,遗址的保护需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并重。如张家川战国墓地的保护工作中,考古发掘引发了埋藏环境的危害,考古工作与埋藏环境之间千百年来的平衡体系被无情打破。而环境的骤变不仅使古迹劣变加速,而且还会引发新的劣变形势。因此,保护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提升民众主观保护意识,进而优化人文保护环境。

二龙湖古城遗址由于长期的淤积和污染,湖水已成黄褐色,浑浊的污水中不时飘来各种悬浮物,周围的堤坝也是年久失修,蓄水量严重不足,污染问题非常突出,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已构成威胁。并且二龙湖附近的公路建设缓慢,天气恶劣的时候,车行不便。其现状令人堪忧,亟待维修保护。

(二)二龙湖古城遗址的文化意义

作为历史见证的战国古城,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史和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遗产,体现了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通过对实物的了解地下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感触历史。我们不可能再次回到那个时代,但从古人有意识无意识的留下的东西让我们对古代社会有了形象地了解。古城对街道城墙广场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或是桥碑石刻无不体现了当时的民族宗教美学等的文化内涵意境以及神韵。

随着四平市文物普查确认其成为吉林省南部东辽河上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一处战国晚期的文化遗存。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位与发掘的价值不言而喻。

四、结语

第4篇

1 韭菜的食用历史

韭菜作为食物,在我国文献记载中,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记载:“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礼记・王制》载:“庶人春荐韭以卵。”据说,这一祭品,即今人常食的“韭菜炒鸡蛋”。《汉书・郭林宗别传》载:“林宗有友人夜冒雨至,剪韭作炊饼食之。”夜间冒雨,剪韭招待客人,其情可谓质朴又真诚。《南齐书》记载有位叫周的人,答文惠太子“菜食何味最胜”时说:“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可见韭菜在蔬菜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南齐书・庾杲之传》载庾杲之虽官至尚书驾部郎,却“清贫自业,食唯有韭菹、瀹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言三九也。”古代官员清廉到如此地步,今人闻之,的确令人惊叹。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韭)可生可熟,可菹(作酸菜)可久(藏),乃菜中最有益者。”清代医学家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载:“秋初韭花,亦堪供馔。韭以肥嫩为胜,春初早韭尤佳。”

韭菜的食用历史,还可以从历代诗人的作品中读到。“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 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韭畦时一摘烟苗”, 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佳句。“韭早春先绿”,是金代诗人元好问的名句。“早韭绿且纤”,出自元代诗人周权的诗。“芽抽冒余湿,掩冉烟中缕。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出自明代诗人高启的《韭》诗中。由于历代诗人对韭菜的吟咏,使韭菜的名气更大。

2 韭菜的营养成分

据现代科学实验分析,每100克韭菜中,除含有蛋白质2.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3.2克外,最有价值的是有丰富的胡萝卜素与维生素C,在蔬菜中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韭菜除了许多的纤维素,能增强肠胃蠕动,对预防肠癌有积极意义外,它含有的挥发性精油及含硫化合物更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食用韭菜对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3 韭菜的食疗价值

人们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对韭菜的性味及其功能作用,有着很深的了解,认为韭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历代医家文献中也都有记述。

唐代养生家孟诜《食疗本草》中载:“(韭)熟,以盐醋空心吃十顿,治胸膈噎气。捣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锥,即吐出胸中恶血,甚验。”唐代医学家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也有用韭菜治疗胸痹之说的记载。宋代《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载:“(韭)菜煮食充肺气,除心腹痼冷痃癖。”癖,指两胁之内潜在的硬块,平时不容易触摸到,痛时才能触及,显然包括肿瘤在内。元代大医学家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中载:“(韭)主……打扑损伤及噎膈病。捣汁澄清,和童心尿饮之,能消散胃脘瘀血,甚效。”胃脘瘀血,中医多认为指肿块而言。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入足厥阴经,乃肝之菜也。”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中载其:“辛甘温。暖胃补肾,下气调营。主胸腹腰膝诸疼,治噎膈、经、产诸证,理打扑伤损,疗蛇狗虫伤。”

综上所述,韭菜的功能作用主要有:一是因其性味辛温,入胃、肾经,故能暖胃补肾;二是能行气消瘀散结,故可治胸痹、噎膈、反胃、吐血、衄血、尿血、跌扑损伤等证;三是还能解蛇、蝎、恶虫之毒。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利用韭菜的特殊作用,既可以作菜肴食之,也可用来治疗疾病,即人们常说的食疗。这里介绍几个单方,以供选用。

3.1 治关节炎 韭菜根适量,每晚煎汤,用干净纱布,轻轻擦洗患处。

3.2 治便秘 韭菜叶,洗净晾干,捣汁1杯,加黄酒适量,用开水冲服。

3.3 治顽固性呃逆 韭菜子,研为细末,日服3次,每次9克,用温开水送服,连服可愈。

3.4 治外伤出血 韭菜、陈石灰各等份。韭菜洗净晾干,陈石灰研末,共捣如泥,阴干,研细面,撒在伤处。

4 韭菜的食用宜忌

韭菜虽然是富有营养和食疗价值很高的蔬菜,但因季节不同,其含纤维程度不同,春季纤维较少,夏秋季纤维较多,韭菜愈老,粗纤维愈多愈坚韧,不容易消化吸收,故食时宜挑选鲜嫩的韭菜。

食时可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韭菜性偏热,多食容易上火,故阴虚内热火旺者忌吃,疮疡、目疾患者忌吃;二是胃虚有热、消化不良或喝酒之后者,不宜食用。三是夏季的韭菜老化,粗纤维较多,如一次食量过多,肠胃难以消化吸收。加之夏季胃肠功能降低,多食可使肠蠕动增强,会引起胃肠不适,或引起腹泻,因此夏季天热时,不宜多食。

参考文献

[1]孟庆轩,陈国珍.食物养生200题,北京:金盾出版社,1989年第1版.

第5篇

关键词:集合共有;集体所有权;国有企业

中图分类号:D91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127-02

一、集合共有概念的提出

一般认为,大陆法系的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来自于罗马法的共有,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共同共有来自于日耳曼法的合有,与日耳曼法的团体主义相适应。日耳曼土地法中还有一种总有制度,但“在当代各国民法中,已基本上不存在着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权的总有权制度。”[1]

学者认为,现代的共有观念确立于近代法国大革命所奠定的个人主义法律原则[2]。现代共有观念是以肯定每个人拥有平等独立的人格为前提的。因为,共有是财产归属状态的一种形式,是两个以上的多数主体对同一客体物拥有所有权的一种状态。这就意味着现代共有观念,首先是以承认每个人都享有所有权为前提的,而这就意味着对每个共有人人格的确认。

在英国法上,也存在着两种形式的“共有”,它们分别被称为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在谈及土地时,则使用共同租佃和按份租佃这样的术语,但这是用来指自由保有地产所有人,与租赁法毫不相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倘若一个按份共有人或佃户死亡,他的份额由其继承人继承,而不问有无遗嘱存在;而共同共有佃户死亡后,其份额自然地添加到其他的共同共有佃户的份额中,这样,当所有的共同共有佃户都死去而只剩下一人时,最后一个活着的人就成为唯一的所有人或佃户。共同租佃关系或共同共有适宜于管理,而按份共有租佃或按份共有则适宜于受取财产利益。基于这种原因和其他原因,立法机关在1925年将对土地的按份共有租佃严格限制在衡平法权益之内[3]。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在所有权项下规定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法典第二编“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第十六章“共有”第244条指出:归两人或几人所有的财产,属于他们共有。共有可以分为确定每个共有人份额的共有(按份共有)和不确定这种份额的共有(共同共有);财产的共有是按份共有,但法律规定了形成该财产共同共有的情况除外[4]。

这一类型的共有具有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第二,由于成员人数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财产的经营管理,根据法律或者合同对共有财产实行委托经营和管理。第三,全体成员对共有的整体财产不分份额的享有所有权,任何成员对于共有财产不存在明确的抑或潜在的份额。第四,权利的享有以某种身份为前提,该种身份依法律规定直接取得,丧失该种身份即丧失权利,不能主张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成员的死亡不导致对共有财产继承权的产生。第五,成员的权利主要表现为两种:一是通过民主方式参与共同体的决策;二是最终享受共有财产利益。

由此可见,该类型的共有不同于按份共有的地方主要在于,按份共有主要针对的是单一物,共有人对公有物享有明确的份额,该种份额可以继承可以转让;而该种共有针对的是集合财产,共有人对于集合财产不具有明确的份额,成员身份不可继承和转让。集合共有的基本内涵是数人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平等、永不分割地对财产整体所享有的所有权,其中若有共有人脱退或死亡,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地添加于其他共有人的一种共有权制度[5]。

二、集合共有概念提出的意义

(一)完善了中国共有制度

长期以来,民法学中的共有理论研究只局限于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甚至有人认为是“共有是纠纷之源”,建议在立法政策上尽可能地鼓励单独所有,尽可能性地避免共有的发生。然而,现代化的大生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联合多人的财力举办企业是经济生活中的主流。用传统的共有理论来解释私有经济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对于解释公有制经济则力不从心。集体共有概念的提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借鉴法制史上的类似制度,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创造性的改造,对公有制实现的法律开展的探讨开了一条新路。

(二)集合共有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成员与共有财产之间的联系

集“体”所有的概念强调的是整体,不是个体,从而给人以“只有整体才是重要的,成员只能被动地服从集体的安排”的印象。在客观上也会导致国家权力对于集体组织的过度干预,不利于培育社会的民主精神和自治理念。

三、集合共有的比较法参照

(一)集合共有与越南民法典中的群体共有

《越南民法典》第234条规定:“群体共有的宗族、村、邑、乡、宗教群众和其他居民群体对用于满足整个群体的合法共同利益目的按习惯形成的财产、群体成员贡献、捐献的财产、接受的赠给、整个群体的财产和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来源的财产的所有。”“群体的各个成员根据协议或习惯,为了本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管理、使用、处分本群体的共同财产,但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道德。”“群体的共同财产是不可分割的共有财产。[6]”

(二)集合共有与总有

总有“乃多数人所结合,但尚未形成法律人格之共同体,以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所有之形态。”其特征如下:第一,为所有权质的分割。第二,所有权之管理权能,属于村落团体,其管理或处分应得团体组成员会议之同意,或基于共同体规约多数决之。第三,所有权之用益权能,分属团体组成中员(村落住民)。第四,基于团体组成员之资格而享有之权利,不得离开组成员资格而存在,其得丧变更与组成员之资格同其命运,故不具独立财产权之性质,自不能让与。第五,所有物无应有部分存在,不能请求分割。是日耳曼法上土地管理与利用的一种法律形式[7]。

近来有学者参照总有的权利结构,提出了集体所有权实现形式的总同共有说。该种学说的大意是:总同共有是指村、村民小组、乡等社区范围的居民全体为实现其共同利益对属于其集体所有的财产,共同为全面支配的权利。总同共有主体对总同共有财产享有管理、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总同共有权之实现,须依赖相关的权力组织、管理组织、监察组织及其职责分工与制衡机制[8]。

本文认为,所谓总同共有理论的目标是要确立集体成员在集体经济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上面的表述中我们看不到集体成员的作用。该作者也想利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监察权相分离的机制来重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组织结构,其良苦用心可想而知。然而,中国集体所有权不是单纯的财产权利,多数乡村并不存在所谓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所有权的代表多数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来行使。这些机构负有行政职责,同时是个公法上的组织,其人员的任免虽然以基础群众自治为原则,但不能不受到上级政府的多重干预,要进行标准的私法人改组是很困难的。

(三)集合共有与合作社所有

有人曾经提出,要用合作社的法律框架来改造现行集体所有权制度[9]。我们的集体经济最初的目标模式确实是西方的合作社经济。后来,因为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上以俄为师,合作社经济的目标改变为苏联式的集体农庄经济。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但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情况千姿百态,怎么可能用单一的合作社法来加以规范呢?更重要的是,合作社本质上私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集体所有权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在具体的方面还存在一些重要差异。除非我们放弃集体所有权的一些固有的特质,否则合作社不能作为集体所有权改革的目标模式。

四、集合共有概念的现实意义

(一)集合共有理论的适用范围

集合共有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说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利用方式,而且可以对集体企业的经营方式给予有效的说明。在我国,集体企业分为乡村集体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两种类型。城镇集体企业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在国有经济的扶持下发展起来。最初就不具有很强的公法属性。在各个时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政府扶持、集体积累的合作社性质。因此,对于城镇集体企业,除了要坚持排斥政府部门对企业日常经营的非法干预之外,重要之点就是建立规范的合作社治理结构。乡村集体企业一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一道亮丽的风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绝大部分乡村集体企业已经私有化了,其原因是多样的。没有正确及时的理论指导和法律政策支持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现在,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可以在集合共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两类不同性质的集体财产加以区分,一种是经营性的资产,一类是资源性的资产。对于前者,似乎应把重点放在委托经营和有效监督方面,重点在于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收益权能。信托经营是个好的法律形式。对于资源性的集体财产,则着力于可持续地利用和发展。

(二)集合共有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解释

集合共有理论也能够解释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论。不过,全国人民共有一个企业,需要相当多的委托环节和相当长的委托链条,成本相当高昂。因此,也应当将国有资产区分为经营性的资产与资源性的资产两大类别。前者又区分为适宜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资产和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国家垄断经营的部分,目标在于全社会公平受益而不在于经营利润的最大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可以通过各种市场化的方式转由社会拥有和经营。所得资金用来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对于资源性的国有资产,则应从国家的战略需要和长远利益着眼,进行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2]高富平.物权法原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3] [英]劳森,B.拉登.财产法:第2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黄道秀,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5]胡吕银.集合共有:一种新的共有形式――以集体土地所有权为研究对象[J].扬州大学学报,2006,(1).

[6]米良,译.越南民法典[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第6篇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理性价值 意义

视觉传达设计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人们不再单一地依靠声音与语言的传达,印在纸张上面的信息被人们大量利用,文字、图像、代码被人们推入视觉传达设计浪潮中。而后欧洲革命发生,摄影进入人们的生活,原有的图像视觉传达更加丰富。现在艺术的发展和技术的改革,把视觉传达设计推入新的巅峰。本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及发展趋势

1.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Visuc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视觉符号来传递各种信息的设计。设计师是信息的发送者,传达对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包括:标志、广告、包装、店内外环境、企业形象五大方面的设计,这些设计都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消费者的,因此称为“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包括三要素:(1)文字;(2)标志;(3)插图。

2.发展趋势。视觉传达设计随着全球艺术文学的升级,在发展的浪潮中逐步趋向于国际化。原来一成不变的单调设计设计受到了多元化的冲击。创新、发展是21世纪视觉传达设计的主题。同时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对视觉的追求也深层次化,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上升到主要位置。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但究其原因也带来了很多思考和问题。所以我们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注重时代面貌,让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价值真正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

1.视觉传达设计理性价值是现代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视觉传达设计需要理性价值,我们国家正面向创造的阶段,设计出理性的作品需要一个漫长而更高层次上的等待,在当今商业经济竞争中,视觉传达设计是人们对设计者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责任。设计者是为消费者设计还是为客户设计成为当代商业设计的一个矛盾问题。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相互矛盾,相互排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危机。好的设计是“合理消费品的设计者”,也是理性设计艺术的引领者。

2.视觉传达设计现代化。现代化视觉传达设计有重要的理性价值,工业、农业、经济的洗礼使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理性设计观念和想法的提出,势必是划时代的变化和选择,是视觉传达设计与社会经济需求间的相互选择。

3.解决问题,创造价值。21世纪,视觉传达设计中理性的价值在于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设计师的创造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潮,赶上时代的观念。尽管受到社会的制约,但要为社会服务,达到新经济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最终目的,这正是理性传达设计的意义和价值体现。

三、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意义

1.视觉传达设计理性化,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视觉传达设计理性化不但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而且是实现商业的竞争需求,更是设计探索过程中优秀成果的积累。视觉传达设计离不开理性化的要求和方法支持,与社会经济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理性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的一部分,与人类文明、合理发展需求相互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理性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在科技发展的今天,理性的内涵不仅仅是把设计直接转化成物质,更是利用设计与科学的手段相结合,设计出社会和人类精神文明需求的艺术。理性价值设计的意义在于设计者受到各方面的约束,用科学的手段使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合二为一。

3.理性价值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体现。理性价值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视觉设计与生活,社会和文化密切相连,其发展历史是人类创造活动和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日本是当今视觉传达设计先进的国家,日本作为一个很小的岛国,由于自身经济受到条件的制约,取长补短,把视觉设计运用到国家的商业、经济中去,甚至是日本的民族发展问题。我国的实际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行业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致化,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广泛地进行总结,使中国的文化得到综合。所以说理性价值设计是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4.促进学科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学科类、专业化、社会化的理性设计能促进一类的发展,其中包括对教育的引导,专业化的学习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1)对学科类教育意义在于:我国艺术类院校每年投身设计类学生不计其数,专业能力和教育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资源配置也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理性的视觉传达设计为学校的学科类教学提供健康的教育发展保障。(2)艺术类院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视觉传达模式,采用先进的视觉教学模式,让理性设计成为当前艺术类院校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视觉传达设计的价值了解清楚、详细,运用得心应手。只有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运用。视觉传达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人文四个大的方面。本文以视觉传达设计的理性价值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意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得到了体现。理性的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价值取向、自我境界和设计过程,重要的不是设计,而是理性。

参考文献:

[1]于雪波.关于高校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理论课程设置[J].青年文学家,2012(24).

[2]何蕾.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设计”与“信息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4).

[3]翟晓颖.视觉传达与设计[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第7篇

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业绩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工具,是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运用一定的方法、程序、指标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激励或约束机制来实现决策有用性信息的获取或对管理的改善,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各评价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从公司治理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公司治理可以分为狭义的公司治理和广义的公司治理两个层次。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界定和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整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股东、债权人、职工、潜在的投资者等)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

二、业绩评价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首先,业绩评价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机构成内容,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演进将推动业绩评价模式与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股东财富导向的公司治理下,其业绩评价模式是传统的财务评价模式、EVA模式及平衡计分卡模式;在企业价值最大化导向的公司治理,其业绩评价模式是利益相关者模式(业绩三棱柱)。

其次,公司治理模式决定着业绩评价系统要素的构建。在市场治理模式下,业绩评价主体是市场(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投资者),评价内容主要是市场基础指标(市盈率、市净率、托宾Q值等),评价标准主要是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比较分析法。而在内部治理模式下,业绩评价主体是股东,评价内容主要是财务基础指标,评价标准主要是目标及预算标准。

第三,业绩评价是衡量公司治理效率,进而判断公司治理模式选择合理与否的重要途径。公司治理评价与经营业绩评价在逻辑上存在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经营业绩是公司治理追求的目标,通过对经营业绩的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治理的状况。如果业绩评价结果不好,则说明公司治理的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第四,构建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内容和方法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客观要求。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础,只有在建立科学、系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之后才可能实现良好的公司治理。从总体上看,公司治理效果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对应、相互依存的关系,经营业绩的提升有赖于公司治理的改进和完善,公司治理的螺旋式上升也最终指向经营业绩。

三、业绩评价对公司治理的现实意义

公司治理制度是以产权结构为基础,基本模式是委托制。由于委托者和受托者的目标不同,有时两者的利益是相冲突的。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情况,使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而解决委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受托者进行监督与激励,以降低成本,保护受托者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规范公司治理主要解决的是在建立、健全公司的内外监控机制的同时激励受托者的行为,使之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由于监控机制的运作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只有业绩评价贯穿始终才能使其具有指向性和成效,而激励机制是以业绩评价为前提和基础。正因为如此,业绩评价对于完善公司监控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不容忽视,是公司治理结构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服务与支付
学术顾问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