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13 10:37:45

序论:在您撰写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村级档案管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在近些年的不断深入,而村级档案作为记录新农村实际建设发展情况的重要资料,也开始愈发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做好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农民的民利和物质利益做出有效维护,还可以为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档案管理在农村的重要性

村级档案不仅涉及范围较广、内容十分丰富,还是我国农村政策、农业产业、农村各项工作多年发展情况的重要见证。村级档案主要包括了民主选举、农村党建、经营承包、村务公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是我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和农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全面的记载了农村地区各项工作的真实情况。因此,村级档案的收集也应当以上述讲解的各项活动和工作期间形成的文件资料为重点,以此为更新农村政治、社会、文化、党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提供完善的资料参考。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有关村级档案的材料收集不健全,归档率相对较低,导致很多村级档案中只有一些由上级所下发的文件资料、统计报表、工作记录等,且这些资料的时间也基本都是最近几年的,无法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定的现实保障。

二、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方案

(一)完善层级管理网络建设。首先,我国负责档案行政管理的部门需要通过深入调查来制定村级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通过成立市/县、镇、村三级档案管理工作小组,明确各个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而各级管理小组也需要将村级档案管理列入自己的工作计划之中,并成立领导小组,将分管档案工作规划到每个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中。其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村级档案管理制定出统一的管理办法和标准,通过划定档案归类范围和保管期限的方式,尽量将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行政部门日常工作中,对其管理内容进行部署、管理效果和水平进行检查与考核。为了确保这一管理策略的实效性,政府部门可以先在一些整体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村地区建立管理试点,在试点成功后,通过总结其管理经验的方式,在各个地区推广。其次,强化对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提升此类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村级档案工作的各项任务要求。最后,我国各个乡镇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到其辖区内各个村庄进行档案管理效果的初步检验,确保辖区内各地区村级档案管理水平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在辖区内形成完整、连贯的档案管理工作网。此外,对于我国针对村级档案管理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要确保其能够自上而下逐级传达、贯彻落实;而对于基层提出的各项管理要求,也可以通过这一工作网络由下而上的提出,由各个上级部门通过层层把关的方式解决,以此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科学规范的展开。

(二)施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案。对于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应该建立其“一步到位”的系统化档案管理体系,对该地区的所有村级档案施行集中管理;对于经济水平较差、经济发展过于平稳的地区,则应当先提出村级档案的基本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管理人员的职责,完善基本管理设置的配置。而后在结合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创造各类对提升村级档案管理水平有利的条件,最终实现对档案的统一集中管理。特别是对于那些处在贫困山区的农村,不仅不能够提出过高的档案管理要求,还需要从各个方面给予其足够的照顾。在管理村级档案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基层机构只有从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才可以确保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整体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从而为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帮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农村地区只有建立完善的档案层级管理体系和网络,才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从而为我国建设新农村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艳玲.加强村级档案管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档案天地,2012(12):43-44.

[2]王赛春.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档案天地,2016(06):38-40.

第2篇

(一)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思路、政策缺少连续性,资金投入没有形成固定机制。在基层政府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把转移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向外地、外省转移作为工作的重点,忽视了通过农业现代化、壮大县域经济来就地吸收消化剩余劳动力。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东部沿海地区生产、生活成本上升,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订单下降、利润减少,导致生存困难,甚至出现工厂倒闭浪潮,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失业。在此背景下,企业纷纷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压缩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无疑使外出务工人员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此时如果继续沿用以往单纯劳务输出的思路,无疑会使农村人口结构进一步失衡,是一种“双输”的结果。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而消失,在某些领域甚至还有反复。在户籍、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城乡差距明显。以收入水平为例,2012年南宁市农村人均纯收入6777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2561元,农民收入仅是城镇居民收入的30%,与东部地区相比更低。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村的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要素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城乡鸿沟不断扩大,难以逾越,农民成为“二等公民”,受到各方面的歧视。这些都刺激着农民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生,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改变命运。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南宁市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受城乡二元体制和传统土地保障的影响,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待遇水平低、手续繁琐,农民抵抗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的能力不强。由于物价上涨,并且农民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增长缓慢,土地的保障功能在逐渐下降。同时,南宁市的城市空间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增多,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发放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及时衔接,部分被征地农民失去生活来源,生活较为困难。

(四)农村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不足。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不均衡,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投入上,政府主要侧重于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对农村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营养状况重视程度仍有所欠缺。二是针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人才培训的供给和需求不一致,政府提供的培训项目有限,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认识也存在不足。在资源分配上,将主要的资源用于子女教育,忽视了对自己的人力资本开发。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思想,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主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失去了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

二、南宁市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的不利影响

(一)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青壮年劳动力是农业先进技术的最终承担者。然而,目前南宁市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固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在年龄、性别、素质上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甚远。这些农民更习惯于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普及的难度大,这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但要把政策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关键还是在于“人”,没有一个合理的劳动力结构,农业现代化将无从谈起。

(二)不利于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指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恢复、更新和发展,还包括下一代劳动力的培养、教育和补充。失衡的农村人口结构对南宁市劳动力再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老人、妇女的劳动力恢复问题。在缺少主要劳动力的情况下,老人、妇女承担起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一般来说,老人、妇女的身体素质相对不高,长时间从事农业劳动对身体的损耗较大,同时还要抚养、教育下一代,负担太大,劳动力得不到及时的恢复。二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从小在一个缺少亲情的环境中成长。老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成长,与在城市中长大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基础薄弱,在起点上处于不公平的地位,这对他们日后融入主流社会和长远发展影响较大。

(三)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传统的农村家庭是一个长幼有序、分工合理、生产生活功能合一的组织单位。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传统农村家庭组织形式趋于瓦解,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老孺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自保能力不强,农村地区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其次,由于留守家庭的不完整,容易造成留守人员精神生活贫乏。子女或丈夫或父母的长期缺失,极易造成父子感情、夫妻感情受损。目前,农村居民离婚,绝大部分是由于夫妻长期分居而导致感情破裂。再次,留守儿童在成长阶段缺少来自父辈的关爱,判断能力差,容易产生性格孤僻、情绪失控、认识偏差等心理问题,导致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解决南宁市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的对策

(一)转变思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变以往将劳务输出当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唯一出路的思维习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就地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农民工回流的机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让回流农民工回来之后留得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各县(区)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其次,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第三,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南宁市要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一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推动农业多元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潜力,丰富农民增收的途径。只有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有利可图时,才会愿意留在农村,减少外出务农的内在冲动。

(三)吸引优秀人才建设新农村一是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参与新农村的建设,鼓励党政干部到农村挂职,将农村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升迁、考核的标准,形成人才从一线选拔,逐渐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去、优秀干部从基层来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二是努力吸引一部分在外工作多年、有技术、懂市场、有实力的农民回乡发展,为家乡的建设增添力量。三是重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农村优秀人才专项基金,完善人才激励、晋升、荣誉机制,让优秀人才安心工作,在辛勤奉献的同时能得到合理的回报。

(四)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要增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改造校舍,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均衡城乡教育资源。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儿童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确保农村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目前南宁市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高的现状,除了继续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外,还要加快发展中等教育,鼓励高等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五)强化农民职业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农民职业培训。一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采用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授科技文化知识,让农民更乐于接受新思维,掌握新知识。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联合企业,开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解决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三是培养农民的经营意识。在以往的观点看来,农民只需要掌握某项劳动技能便能养家糊口,安居乐业。但在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落后。农民不仅要掌握劳动技能,还要增强市场意识,懂得包装、推销,从而能够更好开拓市场,保护自身的利益,增加收入。

(六)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要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必须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完善基层卫生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困难。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程中,探索出一个能让农民、医疗机构、社会都能接受的改革方案,让农民能看得起病,愿意去看病,医疗机构也乐意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不再发生,逐步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第3篇

【关键词】土地流转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目前,我国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还未完全建立,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加上流转后的土地经营不规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土地的快速流转,也限制了农村、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农民的致富、增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更好的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土地流转及其管理势在必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新农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问题,而加强农村的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结构效应的充分发挥

首先,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农民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参与市场交易的成本始终较高,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相对较低,很难保障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所以说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农业生产的组织结构。而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做为市场主体的组织集中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

其次,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结构。在过去的农业生产模式下,相对区域内的农户所享受的土地的权利都是一样的,但是生产要素却存在不均衡性,这就造成了土地短缺和土地闲置之间的矛盾。所以,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及时、有效的优化与配置,促进农户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

2.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形成

农业规模的细碎化以及传统的土地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①严重影响了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具体表现有农资闲置、经营分散、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单位成本投入较多、重复投资等;②限制了先进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应用,例如大型农业设备受制于土地的规模而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农民利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低等;③使劳动力资源难以实现最优配置,因为较小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劳动力的相对分散不利于专业分工的实现。例如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闲置或隐性失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不高等。

而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加强对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有效规避以上问题,实现土地资源在经营者之间的自由、合理的流动,这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增加农业投入与开发力度的过程中,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合理发展。

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

1.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如今已经严重限制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农民的排斥、限制了农村人口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村的土地流转。所以,要想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速度,必须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消除城乡身份上的差别,进而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

因为农村土地在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较多,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所以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加大土地流转的监管力度,以此来保障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履行,保障农村土地资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在监管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相关监督和监察工作,防止耕地资源用途的改变,充分保障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

3.建立土地流转登记制度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不动产,在经营权利发生变更时必须坚持依法登记的原则,详细记录土地的权属关系、面积、用途、价值、等级等内容,这不仅是政府加强土地管理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权利人对土地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基础。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农民过度依赖于土地,主要还是因为当农民离开土地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目前,我国还未完全建立覆盖全国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创新。所以,要想真正加强农村土地的流转,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起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总结

总之,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更好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做到“以人为本”。而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及时收集相关信息,积极解决出现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关春丽.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的积极意义[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04) .

[2]梁丹辉,张光宏.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制度调查[J].中国老区建设,2008,(06) .

[3]李丽杰,刘寒梅.农村土地流转动因与制度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

第4篇

    然近年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也有这特点,但就目前而言,其覆盖范围远远低于广播电视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之我国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农业人口众多的特点,互联网的覆盖范围是远远比不上广播电视。

    因此,要建设一个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广播电视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改善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正确定位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作用

    (一)宣传作用:发展好广播电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作用。让群众了解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宣传重要性,因在新农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务必将\"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政策要落实到各个地方去。这一项政策宣传涉及范围面比较广,只有新闻媒体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好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才能对新农村建设政策做到认真把握、及时宣传、正确引导。在宣传的同时,不但要将党和政府的心声予以认真传达,还要将农民的心声予以及时的反映,听取民声,让各级政府根据民情做出及时的调整策略,使决策更具有科学性,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引导作用:新农村建设中的广播电视就是正确掌握宣传原则引导社会舆论。由于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不是短时期内完成,而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所以,广播电视媒体在大众群体面前,务必遵守正确宣传的原则,正确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将宣传的力\"度\"落到实处,而许多地区没有正确把握住宣传的\"度\",在宣传典型与实际情况时相差甚远,学习发达地区并非去学思路、学精神,而是生搬硬套其先进的经验,对自己本地区的发展而言,毫无意义。所以要特别注意广播电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宣传引导作用。

    (三)监督作用:在建设新农村中,对广播电视进行定位就是将自身职能得以有效发挥,积极进行舆论监督工作。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复杂,同时还是一项长远的战略目标。在此过程中,有来自于不同的资金投入,就会出现许多的资金问题。所以,我们要发挥好广播电视舆论监督工作。对各级各单位是否正确履行职责、是否存在失职行为、是否有腐败行为等情况进行监督。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广播电视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媒,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重要责任。

    二、正确看待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宏伟工程,广播电视在这一历史长河中肩负着神圣使命。广播电视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必须从以下方面建设好广播电视:

    (一)创建良好的对农播出节目平台。首先,中央台主导着我国广电系统应带头引导对农节目的创建,让其空间与资源更加充分。农村广播电视要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充分发挥宣传的引导,及时传达、准确解释、努力促进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在农村落实。充分发挥沟通和协调作用,畅通渠道,解疑释惑,致力于促进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在农村形成。另外要创新办台理念,搞好节目定位。做到始终把服务对象面向市场、面向农村,选准报道的重点,寻求亟须突破的难点,找准报道的切入点,不断拓宽宣传领域和空间。让各级政府都来关心和支持对农播出节目,为对农播出节目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精心组织策划创办精品节目。一直以来, 记者在报道农村节目方面比较少, 节目质量通常显现的粗枝大叶。有的记者认为,对农播出的节目不需要过于讲究,事实上, 要想做好对农节目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一个好的农业节目,两个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一个是内容,即它记录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农民,是农民切实需要知道的,关心的政策问题。另一个是它的形式问题,即一定要采取通俗易懂的,甚至带有娱乐性的,把娱乐和政策的普及结合在一起,这样才有助于为大家所接受。现在,随着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民角色的转换,在农村中最看重的节目还是主要集中在实用服务性的节目方面,因此,在栏目设置上要把着力点放在搞好政策服务、法律服务、科技服务、健康服务以及农业气象、市场信息服务等方面。将  中央与各级政府在扶农、支农以及惠农政策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将各行各业对新农村的关心与支持准确的传达给老百姓。针对农村群众的收听收视热点,尽可能开办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对农栏目。 (三)努力打造专业的人才队伍。努力锻造出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一定要注意内外结合。对内,努力培养与指导现有编辑记者。主要方法是:一方面

    通过开创一些培训班,主要培训的目标为思想正确、热爱农村的记者。另一方面,将有经验的对农报道老记者请过来予以指导,让他们帮助资质较浅的记者丰富他们的经验。最后,就是建立奖罚机制, 奖罚分明。奖励表现十分优秀的编辑记者以及优秀的作品,让他们感到报导农村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为多方面的培养人才以及精品节目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外也就是在社会中选拔适合在电视台工作的人才。要求所选的人才要农业发展形势, 农业的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等方面。由于现代农业复杂多变并日益趋于高科技化,所以他们应确保对农报道具有准确性与空间性。还可通过请教一些农业院校以及农业部门中资深的专家教授予以询问,并请其对广播的节目做出一定的指导。    

    三、正确采取广播电视对建设新农村的策略

    我们务必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将广播电视所具有的优势得以充分运用,努力为建设新农村予以各类信息支援。

    (一)根据\"三贴近\"、\"三深入\"的相关规定,以及我们的实际工作,对于各个方面予以大力的宣传报道。要结合新时期在建设农村过程中农民自身的主要特点,从建设新农村的自身实际出发,针对农民的发展情况全面开展宣传服务的工作。当下,我们广播电视工作进行报道时,全面将调整农业产业化、创建文明、培训劳动力、建设小城镇以及整治村容等惠农工作得以全方位的展现。将党推行的新农村政策,以及先进科学的经济理念以及文化理念予以大力宣传,这样,各级政府与全体人民群众都会对农业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让发展新农村建设、强农富民的策略在人们心中扎根。

    (二)强化调查研究工作,从基层开始着手并深入进行研究,及时攫取鲜活的新闻资源,掌握建设新农村中农民的自身情况,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采访,了解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实际情况,倾听民声,掌握民意,积极进行上传下达工作。集中报道农民的焦点问题以及其重点关注的情况,如,农村较重的家庭教育负担;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不完善的小型基础设施;农民难于进行贷款的问题;农民缓慢的合作组织发展进度。通过我们对以上所反应的问题进行广播电视宣传,得到媒体以及大众对以上问题进行共同关注,这样就加快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速度,让农民朋友对广播电视技术更加欢迎与信赖。

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技推广;农机;重要性;战略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正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加快农机技术推广,才能切实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作为现代化农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必然要以先进的农业机械为依托进行应用推广,广大农民也迫切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小劳动强度。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机技术的推广不但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加快传统农业转型,而且有利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1.2 有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解放农村劳动力

有关部门做过统计,1合收割机几乎可以取代200个劳动力,1台大型挖掘机甚至可以取代多达600个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对于解放农村劳动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传统由劳动力主导的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会向第2、3产业和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跨地区作业,更加突显了农机的使用效益,免去了外出务工人员在农忙时节返乡的后顾之忧。

1.3 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习惯,推动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机技术推广不单只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过去,农民习惯了粗放型的生产方式,通过农机技术的推广,农民逐步接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理念,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些农民更是“解放”自己,外出到城镇或大城市务工,进一步减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渐渐可以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 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农机技术的战略举措

2.1 加大农机技术宣传力度

农民作为人的因素影响着农机技术的推广成效。因此,农机技术要大力推广,关键还在于解放农民思想,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经济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科技意识匮乏,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思想观念偏向保守,不愿意承担经济风险。这就需要大力借助广播、板报、标语、农技人员培训、派发科普读物等多种渠道,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力度,使农民意识到农机技术在提高农村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转变他们固有的传统思想。

2.2 完善农机技术信息服务

推广农机技术的核心理念在于为农民服务,因此,在帮助农民购买农机的过程中,要注重专业信息的服务,将正确的驾驶、维护知识传授给农民,定期做好农机操作培训、示范,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农机技术指导手册并向农民发放,避免人为因素造成农机设备损坏报废。同时,对于农机的“三包”,要保持与制造厂商和销售部门的联系,切实履行“三包”承诺,并且应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信息应及时更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最新的农机技术。

2.3 通过补贴优化农机装备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家对购置农机的补贴种类有所增加,目前有中央财政购机补贴、省财政购机补贴、农机化项目资金购机补贴,以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机购机补贴等农机具购置补贴。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惠及更多农民,就要不断加大农机补贴的力度,以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优化农机装备,使农机化向着结构更优、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目标发展。在推广农机技术的过程中,要把握推广的主动性,落实指导性生产,不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2.4 强化农机推广队伍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的效果如何,与推广队伍密不可分。在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下,现代化农机技术必须依靠具备现代化知识和技术的人才来推广。这就要求农机推广需要有稳定的、高水平的推广队伍来实施。推广队伍要积极参加农业部或省农机推广部门组织的培训班进行进修学习,通过到外地考察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推广经验,或邀请农技专家开课,提升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坚持思政教育与职业道德并重,强化为农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锻造一支业务水平过硬、思想素质优良的农机推广队伍。

2.5 设立农机推广示范基地

要从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产布局和地理环境,设立多种类型的推广示范基地,为各式先进的农机技术提供使用的场所,使更多农民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注农机,从而积极利用农机技术改善农业生产。国家和政府在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力度的同时,农机推广部门、农民合作社、各种民间组织、种植大户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都可以形成合力,构建高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比如依靠种植大户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在乡镇范围内有针对性地选取10个种植大户,利用项目推广资金给予其适当的补贴设立若干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形成对农民群众的带头作用。

3 结语

立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机推广工作牵涉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果断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予以落实,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民。

第6篇

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1.城市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200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36.1%,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发达国家低38.9个百分点),比世界平均低10.9个百分点,而且比发展中国家还低3.9个百分点。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在同一工业工业化水平时的城镇化率,也低于目前在同一发展水平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之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和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城市化滞后不利于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削弱了城镇吸纳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村非农产业市场需求狭小,制约了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延缓了农村社会现代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民工潮”正是农村城市化滞后导致农村发展落后综合症状的集中表现。如果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上,使我国农业生产率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那么13亿人口每年所需的4.8亿吨粮食,最多需要4000万农业劳动人口。在这种情况下,转移和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2.新农村建设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按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在预期收益高、城市劳动力需求充分的情况下,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导致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可以通过转移到城市得到解决的。但当前我国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因此,新农村建设应该跳出农村农业找出路,而城市化也不能仅在城市找出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新农村是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农村的健康发展,城市化也无法持续健康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积累起城镇化、城市化所需要的经济社会动能,而城市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通过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城乡之间的互动,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朝城市转移。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随着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不断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会不断增加,不仅大中小城市需要不断发展以提高其承载力,而且还需要建设一些新城镇。因而新农村建设推动了我国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新农村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竞争力,使其能够在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新农村建设还能够扩大内需,提高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对农村教育投入的重视有助于加快城市化的有序发展。新农村建设将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兴起,促进城镇化发展。

二、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1.改革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我国的现有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直接影响城市化的进程,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必须对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要逐步取消现行户籍制度,建立和实行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以身份管理为主向以职业管理为主转变,实行城乡就业的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同等待遇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人为因素,增强城乡之间的互动,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成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向城市转移。只要进城农民有固定职业、固定收入和固定住所,都可以以市民身份进行登记。

2.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对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农民受教育程度、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高素质的农民一方面将极大地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另外也会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为城市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此国家和社会应该继续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3.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城市化水平就是要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实现这个目标的制度保障就是要消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种种结构和制度限制因素。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区域内、区域间城乡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打破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劳动者凭学历、技能自主择业。优化农村的就业环境,增强城乡之间的人才互动,为农村输送优秀的基层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第7篇

1.1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与运用效率

农业机械化的迅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土地的生产能力,过去依托人力完成农事活动的农田当前由于运用农机设备能够大幅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特别是近些年,乡村的许多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者相关生产单位,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加快了农业科学发展的进程。经过土地流转,将农田化零为整,拥有土地的农民成为合作社或者村办企业的工人,大幅提升了收益和生活质量。对于合作社负责人亦或村办企业而言,土地流转这种方式更便于对土地进行运用与管控,特别是有助于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投入。

1.2减小了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不良影响

农业机械的大范围运用能够减小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过农业机械的运用,能够集中对农田作物开展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利用机械化有利条件提前抓好病虫害预防工作。在开展洪涝灾害预防工作过程中,农机也有不可忽视的优点。特别是中国土地面积十分广阔,然而高质量的土地很少,加上我国大多数土地属于季风性气候,农业机械的优势十分显著。

1.3有效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

当今时代的乡村,青壮年留在家乡务农的寥寥无几,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城市务工以获取较多的经济收益。这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农业机械的有效运用,乡村无需过多的人力。从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的乡村人员必定要寻找其他劳动方式,这既满足了社会对人力的大量需求,又可以让农村闲置人员获取更多的收益,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2新时期农机化教育培训取得的效果

2.1培训主体不断多样化

近些年,在政府的高度关注与优惠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农机设备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在实践中对经验加以梳理,变革工作思维,当前已大致构成了将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作为中心,将基层农业机械技术研究部门、农业机械生产单位、村民、农业机械培训单位等多样化的的组织作为辅助单位,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省级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单位应当将自身的主体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将培训视为工作重心,实行有考评机制、明确目标、完善方案的培训体系,且把地区内培训工作的效果划入各个级别的农业机械化目标管控考评体系中,力争提升培训成效。另外,各个级别的推广单位也应当和其他有关部门构建联合工作体系,有效优化各方面资源,不断提升培训团队实力。

2.2培训能力有效提高

在培训主体逐渐多样化的过程中,各地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的培训水平也在有效提高。在省级部门的科学引导下,各地农业机械部门持续加大基建、制度创建、培训团队创建的力度,有效提高了培训成效。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培训资源的丰富、培训平台的多元化为培训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为便利的环境;培训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也大幅提升,高水平农业机械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的引入,有效改善了培训师资架构,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运用打造了优良的环境。另外,培训模式的多样化也为村民提升技能水平提供了多样化渠道,比如发放简单且容易理解的培训资料等,利于农民掌握。

3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问题

3.1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费用缺乏

目前,农业机械领域为提升从业者整体素养,运用举行培训讲座、开展在线学习、举行现场示范会等多样化形式,基于此,个人专业知识不断丰富,然而也存在部分不足,首先当前已有的培训老师理论知识较为单一,实际经验缺乏,存在十分严重的知识陈旧问题,缺乏整体性的理论知识学习,拥有的知识与当今时代农业机械培训需求不符。其次,可参与上级培训的工作者名额较少,参与面狭窄,而采用在线学习的方式,部分信息无法分辨优劣,无法发挥培训功能。再次,费用有限,缺乏充足的资金,导致教学基础设施滞后,已有教学用具无法满足培训诉求,也无法调动培训客体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3.2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单一

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模式大多采用讲解的方式,讲解人员一般简单讲述内容,无法把其和实践有效结合,方式单一,内容匮乏,趣味性不足,培训客体无法深入掌握培训知识点;培训内容仅限于专业知识,大多是做什么活动学什么知识,牵涉的知识十分局限,和专业知识有关的法制规章等有关内容很少涉及,具有极强的被动性,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新现象产生了,才安排有关培训,无法追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培训内容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培训内容存在较为明确的界限,知识无法进行扩展,致使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对于农业机械的原理不甚了解,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培训工作者理论知识不够综合。

4新形势下提高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水平的建议

4.1提升推广服务能力

要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成效,首先要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能力。应增大推广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对农机生产作用的认知,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思想,让农机先进技术在农民和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运用;应当把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和农民、村集体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相融合,有效拓展农业机械运用范围,有效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应不断扩展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培训方式,开展技术下乡活动、举办专业知识讲座活动、技术工作者亲自演示等方法,让乡村居民切身体会到先进技术的优势,让乡村居民主动参加到培训活动中;还可以采用乡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培训活动,保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活动取得理想成效。

4.2健全培训工作体系

新时代,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培训活动也应当在机制和方式方面进行革新。农业机械化推广单位应当加强和农业机械制造公司的沟通,加强农业机械和运用操控技术的结合,基于已有生产技术,加强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引入和培训,和本地农业机械职业院校构建合作体系,依托院校雄厚的师资资源,提升培训活动质效。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融合的培训方式,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培训活动。

4.3提高推广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水平

培训工作者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单位应当加强对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保证推广工作者了解先进农机产品和前沿操作技术,提升推广工作者职业水平,为农业机械化推广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优良的条件。定期安排推广工作者参与各种培训活动,让其丰富更新已有理论认识,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者技能水平。另外,构建系统培训体系,实行科学的考核机制,有效激发推广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设施,经过多样化平台增加推广内容传播力度,协助推广工作者掌握实效更为突出的推广方法,推动推广工作者业务素养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