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2 15:37:50
序论:在您撰写旅游资源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作为地理环境部分的体育旅游资源,其地域性特征尤为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分布条件制约,造成区域、民族的差异,体育冰雪旅游资源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地方特色。如青藏高原有冰川雪峰景观,东北地区有林海雪原景观等。东北三省大部分区域处于中温带,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适于滑雪旅游。滑雪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 哈尔滨市、伊春市、牡丹江和大兴安岭地区。冰灯和冰雪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以及吉林市、长春市、沈阳市、鞍山市等大中城市。体育冰雪旅游的地域性特征非常明显。
二、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
体育冰雪旅游资源依托于冰与雪这种物质基础,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季节性特征特别突出,冬季北方的冰雪资源丰富,这里到处银装素囊,玉树银花,一片冰雪世界,多开展滑雪、滑冰等项目。长期生活在温暖炎热地区的人们来这里赏冰雕、乘雪橇、堆雪人、嬉冰雪,可称得上是难得的享受。黑龙江省有效开发冰雪旅游资源,已经连续多年在春节旅游黄金周战胜海南省,成为中国最热的旅游省份。
三、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特征
旅游资源在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以单一的形式出现。冰雪旅游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旅游者即是游览娱乐者,他们活动的内容具有旅行、参观、游览、消遣、娱乐、疗养、登山、滑雪、滑冰、狩猎、访古等多样性。我国东北不仅有上述适合冬季运动的良好自然地理条件,而且其冰雪服饰、冰雪饮食、冰雪建筑等冰雪物质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冰雪规范文化;冰雪艺术、冰雪娱乐、冰雪运动等冰雪精神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冰雪综合旅游资源,可满足冰雪旅游者的参观、消遣、娱乐等的需要。
四、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健身性特征
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带来环境的污染,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压力的增强,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让人身心疲惫,通过健身、娱乐、休闲等方式来调节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旅游者的参与,从体育旅游活动中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缓解和消除身心疲劳,防范“文明病”。健身性是体育活动本身固有的内涵本质,体育活动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体育冰雪旅游活动给参与者带来的强烈生理及心理感受。如登山、冬季游泳、滑雪、滑冰、狩猎等体育冰雪旅游方式,均显而易见地表现出较强的健身性。
五、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特征
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是指体育冰雪旅游者对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多次或反复使用参与,以达到健身的效果。这是体育冰雪旅游者注重体验参与过程的结果。尤其是空间距离较近的一些体育冰雪旅游资源会被人们反复多次地使用,如体育冰雪游乐场所,体育冰雪主题公园,滑雪运动、滑冰运动等。
六、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观赏性特征
观赏性是指部分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很强观赏性和视觉吸引力。在经济、体育发达的欧美,把重要的体育比赛活动作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比如奥运会、世界杯和欧洲杯足球赛,美国NBA 篮球赛等体育赛事,吸引大批异地球迷前往观看。在我国,观看体育比赛而形成的旅游活动已初步形成,并且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如2001年沈阳10强赛、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等吸引了大批球迷。冰雪运动也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冰壶运动及各种惊险的雪上项目比赛,其艺术性和技巧性水平之高,动作难度、惊险之大,比赛竞争场面激烈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给人以强烈的美感、艺术感和刺激感,这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种极其美好的艺术和精神享受,吸引着更多的旅游者参与体育冰雪旅游和观赏精彩冰雪运动比赛。1996年第3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的成功举行,有力促进了黑龙江省体育冰雪旅游的发展。2007年长春亚冬会、2008年齐齐哈尔全国冬季运动会、2009年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对这些冰雪体育赛事观战旅游的有效开发,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冰雪旅游的开展。
七、体育冰雪旅游资源的参与性特征
[关键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资源特征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10-0057-07
农业文化遗产(Agricultliral Heritage systems)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其概念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启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项目。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目前,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关于概念问题争论的主要焦点在于对“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和“GlobaUy Important Indigen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的译法,集中在是否要将“文化”一词加入概念中和是否要将“系统”一词去掉的问题上。在现阶段的研究中,笔者暂且仍然将其称为“农业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国内外在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概念和特点来看,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不同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旅游形式,更不同于目前盛行的农家乐旅游。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核心是“遗产”,是旅游者前往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体验、学习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其重要功能是确立遗产地的文化身份。而乡村旅游、农业旅游等本质上来讲还是大众旅游,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二者存在本质区别。按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有效管理的旅游发展应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旅游在遗产保护、教育、文化、科研以及经济方面的功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来讲,农业生产、知识、经验、技艺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元素,农民不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学习、了解和尊重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者所追求的核心体验。了解农业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旅游资源特征对于识别和区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以及合理进行资源开发和目的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遗产类型特色明显、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分布范围广、可参与性强和复合性强等特征。
1 遗产类型特色明显
1.1 一种活态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活态遗产。整个农业系统中必须有农民的参与才能构成农业文化遗产,而同时农业系统又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部分,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农民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重要的保护者,同时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之一”…。农民生活在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就要保持原始状态,不能随时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统农业系统的精华,同时也保护这些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体现出一种动态变化性。
由于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是农业社区与其所处环境协调进化和适应的结果,因此,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将其进行封闭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农业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持续贫穷。农业文化遗产要采用一种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要“在发展中进行保护”,因地制宜地保护和管理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保护要保证遗产地的农民能够不断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获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参与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也就是说,多方参与,尤其是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区别于一般的农业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和一般的农业遗产存在一定区别。国际上关于农业遗产的论述最早出现于普林特斯(Prentice)对遗产的分类,将农业遗产界定为农场、农业博物馆、葡萄园以及捕鱼、采矿等农事活动。其实,我国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研究内容侧重于中国农业史的综合研究、传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制约因素研究、近现代农业史研究,以及农业历史文献研究与整理等方面。石声汉先生认为,我国的农业遗产概念比较宽泛,包括具体实物和技术方法两大部门,古农具、古农书、古农谚等都属于农业遗产的范畴。
目前,很多学者都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只是“农业遗产”的一部分,而且更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全球环境基金中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的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system)或景观(landscape),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突出强调农业景观与农业系统这些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形式。
徐旺生等认为,从内容上讲,农业文化遗产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别,也可以将其分为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农业文化遗产。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等同于一般的农业遗产,而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加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景观,强调遗产的系统性。苑利同样认为,农业文化遗产至少应该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但他认为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耕生产经验,如开荒的经验、育种的经验、播种的经验、防止病虫害的经验、收割储藏的经验;而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各种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
1.3 区别于现有的世界遗产类型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3种类型。随着对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又提出了文化景观的概念,它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是“保证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特定土地利用技术”。文化 景观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选区范围,不同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遗产,而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
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定义来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遗产类型中的文化景观十分相似,二者都强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协同进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事实上,很多已经被列为文化景观的遗产地同时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试点,如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与文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农业文化遗产更像是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是关注农业的文化景观。但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文化景观强调遗产的地域性,而农业文化遗产则更强调对某种传统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的保护,对这些知识和技术的地域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2 脆弱性高和敏感性强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而文化的敏感性则是指文化易受外来因素干扰。作为一种特殊的活态遗产和旅游资源类型,农业文化遗产既有脆弱性高、也有敏感性强的特点。
2.1 生态脆弱性
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很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同时,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高的偏远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一般都比较高”“。研究发现,农业文化遗产地浙田县的人均生物承载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2%,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仅能勉强维持生态平衡。生态脆弱性除了与生态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相关外,还与生态环境的处境密不可分,因为生态环境本身的结构特征只是导致生态脆弱的潜在条件,而将这些潜在条件激化为现实的则是人类活动的干扰。旅游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来讲就是一种很强烈的人为干扰活动,如果管理不善,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将非常容易破坏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其他资源,大大增加本地的生态足迹,不仅无法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手段,而且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文化敏感性
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贵州的稻鱼共生系统位于黔东南侗族自治州,云南的哈尼梯田位于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而国外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也是由少数民族甚至处于殖民状态下的农民所创造的,如非洲的很多农业文化遗产。这些地区具有很强的文化和政治的敏感性,这些地区旅游业开发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引发社会文化冲突。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文化,尽量减少旅游对当地的文化涵化,减少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作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旅游发展必须以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前提,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3 分布范围广
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评选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同时也开始考虑将更多的候选点纳入保护范围。从目前试点和候选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3.1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区域(地区)
从全球范围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大多分布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基本特点是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相对紧张。以“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处的中国浙江省青田县为例,全县海拔50米以下的河谷仅占4.64%,山间盆地占0.05%,丘陵和山地占95.31%。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当地农民逐渐发展出一种充分利用当地农业生物多样性、适应当地特定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证明了这种方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人地关系紧张则是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主要动因之一。
3.2 一般位于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或自然资源/气候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一般位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从全球范围来看集中在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地大多位置偏僻、生态系统脆弱、自然资源有限或气候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发展了复杂而具有创新性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技术,由于这些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农民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可持续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就显得弥足珍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这些地区还没有受到大规模现代技术的影响,也没有对资源进行过度利用。但现代化进程和全球的环境变迁也正迅速威胁着这些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传统农业地区。
3.3 一般处于历史较为悠久、土著居民定居历史较为久远的地区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适应环境的产物,是人类优秀传统农业的杰出代表,其形成需要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的重要标准。菲律宾的伊富高梯田农业系统拥有超过2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的稻鱼共生系统也同样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证明了当地居民对其所创造的农业系统的依赖,以及该农业系统与当地社会系统的有机结合。历史孕育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灿烂的农业文化,同时也产生了与农业有关的生产和生活文明。
4 可参与性强
参与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进步与发展宣言》指出,公民参与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参与程度的高低可以衡量人们对某一活动的积极和认可程度,广泛的参与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墨菲(Murphy)在《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中认为,社区参与正是协调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途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发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和广大旅游者的积极参与。
4.1 当地社区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可参与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地社区的参与。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保护的对象,当地农业社区的居民掌握着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导权,离开了当地社区的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就不复存在,更无法成为愉悦旅游者的资源。农村居民从事农事活动本身就是参与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形式,也是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根本。另外,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他资源的利用,如参与食宿接待、制作旅游纪念品等。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的居民参与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转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2 旅游者参与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 资源可参与性强的另外一点表现在游客的活动上。传统农业系统作为观光资源的潜力并不太大,因为调查发现很少有游客对农业文化遗产本身的景观感兴趣,而往往对参与农事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旅游项目产生吸引。如在浙田,超过50%的游客对下田抓鱼、了解稻鱼共生系统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参与与稻鱼共生相关的民俗活动等感兴趣。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结合游客的需要,在不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参与性旅游活动,让游客通过旅游活动的参与切实了解传统农业的价值,同时避免了游客仅作为旅游地的观众而无法获得真实的遗产旅游体验。
5 复合性强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典型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更能体现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作用,也更能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它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的特点为一身,本身就是一类复合性遗产。而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它集中了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资源,结合了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非物质)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
5.1 农业文化遗产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复合
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拥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如山水风光、地方特色建筑、民俗节事、美食等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吸引力。按照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主体一辅助资源分类体系,主体资源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本身,如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主体资源为稻鱼共生系统,而辅助资源则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各类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以青田县为例,如奇云山、鱼灯舞等。真正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中主体资源发挥主要的吸引作用,而其他资源则起到增强吸引和扩大旅游规模的作用。
地理区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系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余脉、阴山余脉交接处。北部与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隔河接壤,西邻承德市御道口牧场;南邻围场县的燕格柏、大唤起乡;东邻围场县的姜家店、宝元栈。目前,塞罕坝林场距北京约6小时车程。
交通区位:公路――111线国道,京围、津围、承围、围多四条干线公路;从围场进入林区45公里。铁路――最近的火车站为四合永,规划建设有京承城际铁路。航空――规划修建小型飞机场,形成旅游支线。旅游区位:处于环渤海旅游圈中,是环京津休闲产业带上最为重要的一环,受大北京旅游区辐射和环渤海经济区辐射。
1.1 美丽的自然与脆弱的生态
塞罕坝的自然环境,即使用再多的形容词都不过分。这样一个优越的自然环境,是这里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资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人们陶醉于这里的美丽自然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这里已经是阻挡沙漠南进,侵袭京津等城市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沙漠与塞罕坝仅有一河之隔;一般表层土壤的厚度仅有18-12厘米,极易受到干扰甚至破坏。不仅如此,目前的坝上还面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
1.2 辉煌的历史与零星的遗存
木兰围场是中国唯一的皇家狩猎场。清代盛世时曾每年在此举行“木兰秋”大典。鼎盛时,这里曾经有72围供皇家狩猎。这一辉煌的历史,至今为普通人们所津津乐道。自1962年代以来,林业工人更是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历史奇迹。他们在十分艰难的自然和物质环境中,将沙漠改造成中国最大的一片人工森林区。这段历史及其所承载的创业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任何一位来此旅游或旅游的人,都不禁对此业绩表示出由衷的敬佩和赞叹,更懂得应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森林生态环境。这里迄今留下的历史遗迹更多的是1960年代以来的:中国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态环境和富饶的森林小镇。而更早时期的,关于“木兰秋”的历史遗迹,则仅有非常零星的分布;更多的只能从历史典籍和故事、传送中去寻觅了。
1.3 广袤的大地景观与相对单调的重复
塞罕坝的风景以其壮美、辽阔而吸引人,处处皆是绮丽的大地景观,这是其最大的特色。另一方面,因这里是森林-草原的交错带,物种相对单一,大地景观又通常会显得相对单调,变化不够丰富和多样。
1.4 尚待开发的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
木兰围场的积雪期长达4个月以上,且有比较多样的地形与地貌条件,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雪上运动项目,包括越野滑雪、高山滑雪(以初级至中级为主)、单板滑雪和雪上娱乐等。但是,迄今为止,塞罕坝的冬季项目几乎没有开展。丰富的冬季旅游资源尚待开发和利用。
1.5 舒适的夏季避暑气候
塞罕坝具有优越的避暑气候,已经为京津冀地区的人们所熟知,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5℃。每年超过80%以上的游客都在夏季时来到这里,远离炎热的酷暑,享受这份难得的清凉与惬意。
2 塞罕坝森林公园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旅游体验的核心价值亟待提升
旅游的资源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景区的发展层次不高,部分现有项目设计不尽合理;旅游体验不够丰富;游览方式单调;旅游线路设计不科学,线路体验化缺失;旅游氛围营造缺失,游客体验感不足;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卖点;旅游项目分布不合理,相互间缺乏联系。2.2 淡旺季失衡情况严重
每年旅游旺季仅有三个月;淡季过淡,淡到几乎没有游客;旅游季节过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设施差、服务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项目质量不高,等等。淡旺季严重失衡,旺季过短,淡季过淡,是限制塞罕坝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3 旅游业发展层次低,现代休闲度假内容短缺
现代休闲要素缺乏;时尚性活动缺乏;几乎没有形成度假旅游;商务、运动等旅游缺失。
游客体验不够丰富,游客活动体验单调,现在只有看、吃、住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要,购物和娱乐缺乏特色;缺乏塞罕坝风情;游客缺少多维化体验;这使得塞罕坝游客的游程偏短,实际消费偏低,旅游经济效益上不去;
2.4 服务水平低,软环境差
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对于大都市游客的服务需求理解不足;必须服务项目的标志不清楚;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足,特别是礼仪、仪表、友好度等方面需要培训提高;购物环境不够理想,诚信公平不足;承包性景点的管理不到位;服务设施不到位,舒适度不够;整体环境卫生需进一步整洁美化;旅游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不足。
2.5 生态脆弱,保护压力大
塞罕坝承担着“京津绿色卫士”的重要职能,位置敏感,生态功能始终是第一位的;塞罕坝处于生态脆弱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很严。
1、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
大理州地处滇中高原区与横断山纵谷区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复杂,山脉河川壮丽,沃野村庄点缀,气候温暖如春,自然风光迷人。境内有以苍山、鸡足山、石宝山、巍宝山、水目山等为代表的绵延群山;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的河流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四大水系;有以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东湖、剑湖、海西海等为代表的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其中洱海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由于大理州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区,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境内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由于南面山峦较低矮,易受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等地暖湿气流的影响,加之洱海、天池、茈碧湖、西湖等高原湖泊对其温度、湿度的自然调节,因此,形成了大理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成为闻名遐迩的四季旅游胜地。
2、沉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大理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极为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地区就有白族、彝族的先民繁衍生息,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09年,汉王朝在这里设置了叶榆(大理)、云南(祥云)、邪龙(巍山)、比苏(云龙)四县。唐宋时期,大理地区先后出现了南诏国、大理国,相继延续了600多年。在此期间,大理国都城不仅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当时的世界14个大城市之一。以白族先民为主的大理各民族,不仅创造了独特的本主文化,而且还吸收了秦蜀文化、古越文化、荆楚文化、吐蕃文化和古印度文化,特别是接受了中原文化的长期熏陶,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理白族文化。历史学家称大理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全州拥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4个,以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等为代表的历史遗迹,为研究大理乃至云南省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因而大理州素有“文献名邦”之称。
3、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
大理州作为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2003年全州总人口333.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64.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43%;其中白族人口111.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7.41%。全州除汉族外,有白、彝、回、傈僳、苗、纳西、阿昌、傣、壮、藏、布朗、拉祜12种有聚居区的世居少数民族,还有哈尼、佤、景颇、瑶、怒、普米、蒙古、独龙等9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全州境内。由于历史和民族习惯的原因,大理州多个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相杂居的分布格局。白族多聚居于洱海沿岸和洱海以北地区;彝族多聚居于山区和半山区;回族多聚居于交通沿线和集镇;傈僳族、苗族多聚居于高寒山区;纳西族、藏族、傣族、壮族多居住在山麓一带;阿昌族、布朗族、拉祜族多居住在半山区。所以大理州集白族、彝族、纳西等二十余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文化、艺术、宗教为一体,迷人的传说、奇异的风俗、独特的民居与绮丽动人的风光交相辉映,令古往今来多少游人魂牵梦萦。因而大理州具有开发多层次、多样性民族风情旅游项目的广阔前景和深厚潜力。
4、古朴壮丽的古城景观
大理州是云南省古城最多的地州,全省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州就有2座。现存大理古城修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清代进行了扩建。古城为棋盘式建筑,城内从南至北五条街,从东到西八条街,弹石和引马石镶砌的路面,青瓦坡顶屋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房屋坐落其间,市容古朴。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外墙为砖砌,上列雉堞,下环城沟,南北城楼上修建有巍峨的城楼,古城内还有寺庙、书院、教堂等古代建筑。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设四门,城方如印,中建星拱楼,明代徐霞客记曰:“蒙化城甚整……城中居庐亦甚盛”,城内街道井然,保持了传统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城内有文庙、关帝庙、文昌宫、文华书院、冰泉庵、等觉宫等古代建筑。此外,还有太和城遗址、羊苴咩城遗址、大厘城遗址、喜洲民居建筑、周城、三塔等古代建筑遗迹,使大理州成为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文物古迹最多的一个民族自治州。
5、名品荟萃的丰富特产
大理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地方名特产品的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大理石因大理而得名,“彩花”、“水墨花”“汉白玉”等大理石品种为大理所独有,名扬海内外;白族手工“扎染”、刺绣织品、少数民族服装、服饰特色鲜明,色彩美丽;剑川木雕工艺品、仿古家具、木雕建筑等驰名中外;鹤庆金银饰品、工艺品、生产用品等工艺精湛,民族特色突出。此外洱源雕梅、邓川乳扇、弥渡卷蹄、鹤庆火腿、漾濞核桃、宾川柑桔、弥渡和祥云反季蔬菜、剑川杂粮等均品质优良,风味突出,享誉全省。大理州的名特产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有花色品种繁多,工艺水平精湛,物美价廉等特点。这些地方名特产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开发潜力巨大。
二、大理州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1、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
大理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分布极为广泛,全区所辖12个县均有旅游资源分布,拥有旅游资源景点近500处。由于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和历史变迁文化交流等原因,使得该区域旅游资源在空间地域分布上又具有相对集中的特点,形成了旅游景点相对密集的一个中心四大旅游片区,即以大理市为代表的苍洱风光观光度假旅游中心区;范围涉及洱源、剑川、鹤庆的北部高原水乡休闲购物旅游区;包括宾川、祥云、弥渡在内的东部佛教文化朝拜科考旅游区;以南部巍山、南涧为主的南诏文化考古民俗旅游区;以西部漾濞、永平、云龙为主的澜沧江森林生态运动观光旅游区。
2、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状况良好
旅游资源的组合性能够使单一、孤立的景物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景物群,形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大理州旅游资源在总体分布上呈“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格局,具体到“相对集中”的区域,不同的山水景观与各类生物景观、天象景观及历史古迹、民俗风情有机结合,形成风格迥异且各具特色的旅游区、旅游景区和旅游景点。各类旅游资源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体现出极高的组合性,使山水、人文景观更具旅游价值。如苍洱风光旅游区,具有千年历史的大理古城掩映在苍山、洱海的自然风光中,高山、峡谷、长河、飞瀑、深潭、野花、茂林、碧波、岛屿与民居、庙宇、古塔、歌舞、服饰、庆典,自然人文,静态动态,错落相间,互相映衬,大大提升了资源区的旅游价值。
3、空间分布总量以大理、巍山、洱源3个旅游区最多
从所调查的488处旅游资源景点来看,大理市旅游区有138处,占全区旅游景点数量总数的28.3%;巍山旅游资源区有52处,占10.7%;宾川旅游资源区有23处,占4.7%;漾濞旅游资源区有20处,占4.1%;剑川旅游资源区有38处,占7.8%;弥渡旅游资源区有24处,占4.9%;祥云旅游资源区有30处,占6.1%;洱源旅游资源区有49处,占10%;南涧旅游资源区有29处,占6%;永平旅游资源区有22处,占4.5%;云龙旅游资源区有33处,占6.8%;鹤庆旅游资源区有30处,占6.1%。从旅游景点分布的数量上看,以大理、巍山、洱源三区的旅游景点数量最多,这有利于大理州旅游资源的集中综合开发,实施以依托城镇为中心,采取重点开发,以点促线、以线带面的开发战略思路。
4、各旅游资源区主体旅游资源突出,特色鲜明
纵观全境的五大旅游资源区,中部旅游资源大区主要以山水自然风光和历史文物古迹为主体,拥有旅游价值较高的苍山、洱海、大理古城等精品旅游资源,属于山水风光旅游资源区。东部旅游资源大区主要以佛教历史文化和城乡田野风光为主体,拥有知名度较高的宾川鸡足山、弥渡南诏铁柱、祥云水目山等旅游资源,属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区。南部旅游资源大区主要以道教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为南诏文化的发祥地,拥有极具开发潜力的巍山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宝山道教建筑群、南涧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澜沧江小湾电站等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属于南诏文化旅游资源区。西部旅游资源大区主要以森林生态自然风光和南方丝绸古道遗迹为主体,拥有云龙天池、漾濞石门关、金光寺森林公园、博南古道遗迹等优势旅游资源,属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区。北部旅游资源大区主要以高原水域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文化为主体,拥有以茈碧湖、海西海、剑湖、草海、地热国温泉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石宝山、寺登街、德源城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新华村、梨园村、凤羽镇、石宝山歌会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文化,属于高原水乡旅游资源区。
一、文物搭台,旅游唱戏
旅游是一项外向型经济产业,也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强劲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大项,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文物是旅游事业中一项凸显重要的旅游资源。
根据我市文物分布和保护现状,我认为服务于莆田旅游事业发展的旅游项目主要有:
(一)妈祖信仰之旅
妈祖诞生在莆田,妈祖信仰发端在莆田,妈祖文化的形成发源亦在莆田,所以,妈祖文化既是莆田一张重要的名片,也是发展海西文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妈祖的文物分布在莆田乃至福建和海内外广袤大地上。单从莆田现有妈祖文物保存情况看,现存的300多座妈祖宫庙中,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湄洲妈祖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贤良港天后祖祠、平海天后宫、巩溪宫),还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妈祖祭典和省级的妈祖回娘家祭典习俗、妈祖供品——斋菜等妈祖信仰习俗。这些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不但在加强海峡两岸情感纽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对于促进莆田市旅游事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都具有重要意义。妈祖信仰之旅文章可以做大,根据调研资料分析,我认为可开辟的线路主要有:
1、祖庙、祖祠的妈祖信仰之旅
祖庙指的是创建于宋代的第一座“落落数椽”的妈祖庙,因其位于湄洲,人称湄洲祖庙;祖祠指的是妈祖诞生地北岸山亭乡港里村的天后祖祠,因其地古称螺港、贤良港,人称贤良港天后祖祠。祖庙、祖祠隔湄洲湾遥遥相望。从莆田赴湄洲妈祖祖庙参观,可经过山亭的贤良港天后祖祠或经过莆禧城至文甲码头过渡到湄洲岛。在这一个三角形的旅游线路上,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湄洲妈祖祖庙、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贤良港天后祖祠和莆禧城城墙、三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莆禧天妃宫、莆禧城隍庙和东仙摩崖石刻。假如游客从莆田出发,可先到贤良港,参观天后祖祠、妈祖故居、受符井、八卦井、五帝庙、吴祖社、灵慈东宫、灵慈西宫、黄氏宗祠、宋代古码头、三柱香、月带形的沙滩和妈祖故里文化民俗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欣赏妈祖回娘家祭典、祭海等民俗文化表演,然后从港里古码头前往湄洲岛,夜宿湄洲岛,第二天参观妈祖祖庙,观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祭典表演、参观妈祖文化公园、碑林、妈祖文化陈列馆、天妃故里崖刻、鹅尾神石园和岛上16座妈祖宫庙,游览黄金沙滩,晚上参加文化广场活动,若遇到正月元宵,还可参加妈祖绕岛巡安活动;第三天从湄洲乘船上文甲码头,参观文甲天后宫后,驱车前往参观东仙紫霄洞,去欣赏摩崖石刻,体验祈梦文化(莆田俗称“丐梦”),领略大自然风光,再顺路参观莆禧古城,参观明代千户所莆禧古城墙、莆禧天妃宫、莆禧城隍庙、玄天上帝庙、八卦井、古石板路十字街、古药铺等;之后乘车返回莆田住宿,第四天参观城内文峰宫、东岩山天后宫、清风岭天后宫及其它名胜古迹等。综上所述,可形成莆田—港里—湄洲—文甲—莆禧、东仙—莆田或莆田—东仙、莆禧—文甲—湄洲—港里—莆田这样一条三角形旅游线路,开发这一三角形旅游线路既可缓解文甲码头的交通紧张局面,又可带动港里码头重新启用(70年代前大陆往湄洲均由此码头过渡),促进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港里妈祖故里民俗村的旅游开发,三才留得住前来莆田朝拜的妈祖信众和游客。
2、莆田城关到平海线妈祖信仰之旅
从莆田至平海妈祖信仰之旅,主要的文物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海天后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平海卫城的平海卫城隍庙、玉霄宫、彰善庙、箭屿等,沿途线上还有东峤前沁蒲弄宫、黄石天后宫、灵慈庙等,沿途还有其它宫庙建筑如谷城宫、北辰宫等,返莆后再参观城内的文峰宫、东岩山天后宫、清风岭天后宫等。
通过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包装,妈祖信仰之旅至少可让游客在莆田逗留3—5天,这样既促进妈祖文化的发扬光大,又极大地推动莆田第三产业的发展。
3、妈祖文物对外文化交流和集中展示
莆田妈祖文物的保存十分丰富,这可从两次妈祖文物赴台展的效应就得以证明。但目前莆田没有一处能充分而全面体现妈祖文化内涵的陈列展览馆。若能建立这样一个馆,对促进妈祖信仰之旅和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增强人们对妈祖文化内涵的直观认识,将会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也将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三一教信仰之旅
三一教,由明代莆田人林兆恩所创立,倡导儒、道、释三教合一,亦名复教,简称“三一教”,是发源于莆田的地方性民间,最初只流行于莆仙地区。随着信仰的传播,三一教信仰遍及海内外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和台湾地区影响甚大。开辟“三一教”信仰旅游,其游览线路可从华亭林龙江墓和石门祠开始—城内东山祖祠—涵江瑶岛祠(林龙江四配弟子卢文辉所创建)—黄石太湖祠(林龙江四配弟子朱逢时所创建)—黄石西洪玉溪祠(林龙江四配弟子张洪都所创建)—兴化湾岸浔塔仔塔—草屿朱慧虚(朱逢时)墓—忠门岳秀祠(林龙江四配弟子林贞明所创建)和林贞明墓。
(三)莆仙老民居之旅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开发和建设的对象物,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的界定,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城市是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的最重要的地域单元,城市旅游是现代旅游活动的主体。现代都市以其活跃的经济活动、现代的建筑风貌、优越的购物环境、先进的娱乐设施等条件,对各层次旅游者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市旅游也随之成为现代旅游和现代都市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旅游资源是一个城市内能够对旅游者构成吸引的全部要素的总称。城市旅游资源既包括传统意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类旅游资源,也包括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影响、文化特色、环境状况、科技与信息的发达程度、娱乐设施保障等多种吸引要素。这些旅游吸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
2.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践意义
对旅游者构成吸引是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城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功能状况。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系统要素(子系统)的自身状况,而且取决于各系统要素之间的组合状况(系统结构)和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等输入、输出条件(系统环境)。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和为城市旅游业发展服务这个层面上,表现为特定的结构,同时需要与其开发利用的条件相协同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统计表明,我国50个主要旅游城市基本上占据全国旅游总量的90%以上,而且旅游业总体规模越大,旅游城市体现的作用就越充分,其主体性就越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日新月异,并开始摆脱了以桂林、西安为代表的旅游城市和为风景名胜区提供接待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这两种发展模式。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其自然、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环境,依赖于城市旅游整体功能在旅游者心目中的认知,依赖于在多种环境条件作用下的各种旅游资源要素在城市范围内的有机组合所形成的综合吸引力。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必须摆脱单一的旅游资源要素评价的弊端,深入研究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多种因素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有效发挥其功能所必须的环境条件,优化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城市旅游产业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应该是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所作的分析过程。在这个分析过程中,首先要对形成城市旅游功能的全部吸引要素进行详尽地分析,把握其固有特征,以揭示其个性旅游价值;其次要对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的组合状况进行深入地研究,把握其结构特征,以揭示其整体旅游价值;最后还要对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环境条件进行有效地分析,把握其环境特征,以揭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价值。
3.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的质量评价体系
3.1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及其个性旅游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由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要素(或称旅游城市的吸引要素)所构成。这些旅游吸引要素内容相当宽泛,它们在城市旅游功能的形成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子系统的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受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及其环境特征的制约与支配;另一方面,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旅游资源要素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不论旅游资源要素怎样组合,也不论其所处的环境和开发条件的优劣,这种独立性都不会改变。
城市旅游资源要素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要素自身属性和特征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假定排除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在满足旅游者需求这个层面上去研究各项资源的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其它旅游价值。城市旅游资源的要素评价要从对其资源属性、状态、形成、演化的分析入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得出各自的旅游价值。
旅游资源的要素特征是形成城市整体旅游特征的基础,多数旅游资源要素都是在自然界的长期作用与人类社会文化的不断积累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要深刻认识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质属性,注意挖掘和弥补其有用成分,依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并结合对开发条件的认识,按照旅游开发的针对性原则,实现旅游功能的最大化。
3.2 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整体价值
城市内各项旅游资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否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在何等程度上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不仅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本身特征和价值,而且还取决于各项旅游资源组合后所形成的综合属性和整体价值。因此,旅游资源的组合特征及其价值的评价是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特征及其价值影响城市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因而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把握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和策略。
旅游资源组合特征又可称之为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城市范围内全部旅游资源要素的类型组合、地域组合和级别配置关系等。类型组合是指城市内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功能互补性。如果在一个城市内(或包含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要素之间关系密切并形成体系,资源在为旅游者服务的功能上相互补充,则可称之为城市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整体功能更强。如我国最著名的深圳华侨城旅游区,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欢乐谷等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功能互补、服务内容各异、巧妙配置组合,加上华侨城优美、舒适的周边环境,形成极佳的旅游效果,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之相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许多地方,照抄深圳人造景观的建设经验,缺乏合理规划,大兴人造景观热,相互雷同的旅游项目和设施近距离重复建设,教训则十分惨痛。
地域组合是指城市各旅游资源要素之间的空间分布格局和配置关系。如各旅游资源要素的空间集中性、分散性和同交通联系的便捷程度等。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表明:内容各异、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要素相对集中分布,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形成整体优势,因此组合价值更高;而内容与形式大体雷同的旅游项目(特别是各种现代人造景观)则宜在详尽而科学的目标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分散布局;同样条件下,靠近交通主干线或枢纽地带的各旅游资源要素具有相对空间配置优势。
级别配置关系是指城市各项旅游资源要素的等级结构、资源产品的消费档次结构等关系。不同等级和消费档次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一个地域范围内有机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不同作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需要,提高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特别是高等级、高消费的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如世界遗产项目)在一个城市内的分布,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在国内外的旅游形象,并以此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城市相关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和综合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城市旅游资源要素存在一定的等级结构,各等级旅游资源要素联结成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城市整体旅游功能的发挥自然也离不开对城市旅游资源等级系统的优化。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注意研究各细分市场的等级消费需要,坚持系统开发原则,挖掘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实现功能最大化。
3.3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条件价值
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是一个与其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联系的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的评价,根本目的在于对其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功能的发挥不仅在于系统本身的状况,也在于系统所依存的环境特征。因此,城市旅游资源系统评价应该是旅游资源系统要素特征、旅游资源组合特征、旅游资源环境特征及其质量评价所构成的体系。
旅游资源的环境特征及其开发价值评价是指对存在于城市旅游资源系统以外的,制约和影响对其开发利用的全部要素的分析过程。作为整体的城市旅游资源系统,同其环境间有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等联系;作为开放系统,城市旅游资源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系统环境。因此,在城市旅游资源评价中不能缺少对其开发环境影响的评价。影响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环境条件极其复杂,这些条件主要有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交通通讯条件、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容量、投资与施工条件、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等。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