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人才培养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12 15:37:47

序论:在您撰写人才培养措施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人才培养措施

第1篇

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1.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

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财政投入等几种方式。尽管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但因其只是行政激励手段,缺乏法律法规必要的刚性约束力,所以,许多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技能鉴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对生产一线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取得相关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10年以上、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进行的培训,并核发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竞赛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普遍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理论素质,技术竞赛成为各地选拔技能人才的补充手段之。通过技术竞赛也可获得高级工或以上的技术资格。尽管这种形式使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并且参与竞争者多为企业在岗职工,同时也可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城市权威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种类、次数都很有限,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技能人才数量相对较少。

激励机制成为近年来各地选拔技能人才的新形方式。通过考核考察选拔的方式推举首席技师,作为各地生产一线的拔尖人才。如中石油集团公司在内部聘任的各级别技能专家,,由不同的岗位发放不同的津贴标准。这种方法,促进一批具有绝招绝技,创造出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技能人才涌现,对于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对提升生产质量和水平有较好的激励作用。

2.国外对技能人才培养所采取的措施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关键能力培养。目前,各国关键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有三种:

一是整体策略,即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培养关键能力的内容,并将其作为基本课程,每个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并达到规定的标准。英国设置了交流、信息技术、计算等三种关键能力单元。如美国增加了处理资源、处理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运用技术等关键能力培养的能力。二是基础策略,即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加强职业教育初期的通识教育,使学生掌握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为继续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三是渗透策略,即在职业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各任课教师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品质等。

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教师认证制度。以美国为例,要求教师一是确定职教师资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新标准。美国将面向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归纳为3种能力和14种技能。3种能力:将现实世界的思想运用到理论教学和职业培训中去的能力;把工作环境反映到培训活动中去的能力;将理论和培训相结合的能力。14种技能:与工作团组合作;构建一致意见;应用学科的培训;批判的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分析技能;领导技能;处理矛盾冲突的技能;协商技能;多种文化意识;社区需要的知识;规范专业行为的技能;与非传统学生合作的技能。

3.国内技能人才培养的建议

建立师徒关系,组成帮扶对象。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员,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公司的正常运作,要为他们选定师傅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尽快独立上岗,发挥自己的才干,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挑选合适课题并启发他们,给他们能发挥才能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做方案。结合每个人的工作实际,由师傅带领徒弟组成研究小组,重新明确专家培育计划的课题,主要是针对目前生产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允许大家提出不同的改造方案,明确研究的方向。

提出问题,针对他们做的方案,指出问题所在,提出如何处理最好,提出哪个方案最好,阐明解决问题的关键。

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多发表想法,这样才有机会了解他们的思维,进一步针对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加以调整。

继续教育。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继续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社会,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石油行业的原料路线改造、低压合成改造等新技术,冲击着市场成本,惟有不断学习,不断改造,才能使公司持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留住人才。要留住人才,一是“事业留人”,二是“待遇留人”,三是“感情留人”。这三种留人方法中,最不需要物质基础的就要算“感情留人”了,然而只要做好了“感情留人”,却又能发展事业,创造物质,事业和待遇自然也就有了。

持续改进培养计划。在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不断改进培训计划,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同时以管理、发展企业为已任,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给他们提升自己发展空间的机会,留住人才。

4.人才应当建立的机制

完善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重点是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职业范围主要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体技术性的职业。

加大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投资。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

提高技能人才社会地位。目前社会各界对普通高等教育的认知度远远高于职业技工教育。尤其是许多家长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从事技能劳动,轻视技能劳动和劳动者的现向还很严重,技能人才的成才环境存在种种障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技能劳动者得不到合理使用,其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也相对偏低,这些现象将使技能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危机。

总之,企业要培养技术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要通过建立多种帮扶关系,树立团队精神,让他们勇挑重担,以及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并与时俱进持续改进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一批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2篇

【关键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措施

引言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其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本涵盖了学术性标准、职业性标准、品德标准三部分。

(1)学术性标准。学术性标准是以创新精神作为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自学能力、发现能力、评价能力、语言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等。高等教育应根据学生个性特征,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提高人才水平。

(2)职业性标准。职业性标准以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岗位适应性程度来评价高校的教育质量。我国的职业要求从早期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的“高技能人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但其本质仍是要求具有成熟的技术和能将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为标准。

(3)人格品德标准。高校在强化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完善教育方法,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人格品德的养成。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以及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素质的内在结构与行为表现的有机融合,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力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人格魅力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如今,职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经济创新趋势、人才市场竞争趋势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要求高校培养出知识面宽广、人文修养较高、道德情操高尚、理论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结合计算机教学谈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保障措施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指政府、社会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人、财、物、信息、空间、政策等方面支持,但是主要的是高校进行教育教学内部的改革,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下结合《计算机基础教程》教学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学目标。教育部早在1994年就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制定了明确目标,为了使学生具备21世纪需要的科学素养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三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计算机基础教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影响大。由于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续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该门课程都普遍受到了重视。

《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是全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本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打下基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由于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所以也让之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接触到计算机的使用,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相应的实验课程更是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

(2)课程设置。《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普及计算机技术和应用为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起计算机应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计算机及其常用办公集成软件、Internet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

(3)教学方法。以课程目标作为标准,根据课程设置的安排,如何提高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水平,如何保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程》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对新时期计算机信息技术认识、了解、掌握的基础层次。

本文提出了情景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有机统一体,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情景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是情景任务的接受者和执行者,“教”和“学”从这两方面出发,并相互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教师方面:情景的设计

情景设计包括,情景设计目标、给出情景、指导、评价以认识计算机硬件组成为例,情景目标是熟悉计算机的硬件构成及功能,情景是一位学生作为代课老师,其他同学按人数分组,每一组站到演示机器位置听代课老师进行讲解,并提问,实验老师在代课老师讲解或者组员提问环节进行必要的指导,讲解结束后,由实验老师和组员同时给出评价。

②学生方面:情景的执行

情景的执行包括,接受情景安排、进行情景演示、总结学生接受了这个任务,作为代课老师首先通过查看实验老师给出的计算机硬件图片和阅读书上的内容进行备课,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分组的同学进行讲解,并接受同学的提问,其中,根据实验老师的指导进行调整或者更正讲解内容,最后根据实验老师和同学的评价进行自我总结。

实践证明,情景式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同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实践效果的验证。由于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与该领域发展同步,例如,在讲授操作系统时正值微软Windows8系统,马上同步到教学,让学生查阅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以现实事物的发展与书本内容的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以提高教学质量,保障高标准的人才培养。

第3篇

【摘要】高技能人才仅是技术工人队伍中的核心骨干,也是推动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骨干力量,更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代表。然而,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本文试就如何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措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以此冲破经济发展中人才瓶颈的束缚。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措施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措施主要有: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财政投入等几种方式。尽管这些政策措施具有可操作性,但因其只是行政激励手段,缺乏法律法规必要的刚性约束力,所以,许多地方在执行这些政策规定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技能培养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筹资方式,采取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办法,培养了一批思想道德好的高技能人才。仅以威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政府就组织实施了“金蓝领”培训工程,主要由符合相关条件的职高、技工院校进行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为生产一线的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取得相关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连续从事本职业10年以上、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术工人,或在市级二类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前5名的在岗青年技术工人等。培训基地在工余时间以集中组织理论学习、模拟操作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按要求完成培训课时后,由省级统一组织技能鉴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成绩合格者,颁发“省金蓝领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证”,并核发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费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者共同承担。4年来,该市通过这种方式已培养了1706人,造就了一批一线高技能人才。

技能鉴定成为各地考试测评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普遍方式。这种方式偏重于理论素质,其多以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学生为主。2008年威海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为16858人,其中考取3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共有1517人,而参加鉴定合格的各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就达1163人,占参加3级以上职业技能鉴定总人数比例的76.7%。这是应届学生获取高级工资格的唯一途径。尽管数量不小,但在社会上,尤其是企业当中的认知度却很小。

技术竞赛成为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补充手段之。原劳动保障部2000年规定,通过技术竞赛也可获得高级工或以上的技术资格。尽管这种形式使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实训技术人员脱颖而出,并且参与竞争者多为企业在岗职工,同时也可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各城市权威部门组织的技能竞赛种类、次数都很有限,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技能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以威海为例,2008年该市共举办市级以上的各类职业竞赛7次,总参赛1万多人次,但通过技能竞赛选拔而产生的3级以上高级职业技术工人仅有147人,仅占全年技能鉴定合格人数的10.1%。

激励机制成为近年来各地选拔高技能人才的新形方式。通过考核考察选拔的方式推举首席技师,作为各地生产一线的拔尖人才。以山海市为例,该市从2005年起开始实施首席技师制,全市每年通过层层选拔选出15人左右,管理期限一般为3年。在第一个管理期内每人每月发给市政府津贴500元,连续第二、三次选拔为市首席技师的,每月市政府津贴分别为700、1000元。这种方法,促进一批具有绝招绝技,创造出在同行业中公认的先进操作技能人才涌现,他们是在技术上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对提升产品质量有突出贡献的人。

应该说,上述几种措施的广泛应用对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和调动广大技能劳动者的积极性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但仅依靠这些措施要完成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角色转换和迈进,远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大批高技能人才。因此,必须强化相应的措施。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但由于部门条块分割造成的政出多门,以致于“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在各地运中存在互相扯皮和掣肘现象。2008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印发《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确定了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工作原则和评价范围以及对象。规定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包括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和初级、中级、高级技能鉴定,重点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范围主要是企业生产一线的主体技术性的职业。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试点阶段,能否得到广泛推行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证明。

其次,出台刚性措施,加大高技能人才开发和培训的投资力度。当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远远不足于实际需要。因此,国家应出台相关的硬性法律法规,确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资金投入,推进各地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发津贴的专项基金制度,用于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奖励以及解决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等。一方面,大型重点企业应增加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0%用于特殊人才的岗位津贴、福利分配和奖励,并可进入成本核算。推广人才资本产权制度,鼓励企业按管理、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进行分配。鼓励这些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重点企业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和科研人员“基薪+项目提成”的薪酬模式。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优秀人才奖励措施。鼓励各地开展科技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奖等人才的评选,并强制各重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评选比例不低于40%。要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对非公有制重点企业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再投资时需缴纳20%所得税的地方部分,返还企业用于科技研发、人才培训。支持企业每年从生产经营收益中按一定比例提留资金,建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滚动发展。企业依法提取的职工教育和培训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鼓励县区财政尽快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工作健康平稳开展。

第4篇

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医学研究朝着“微观”与“宏观”两极方向加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仅着眼于疾病与羸弱的消除,而且要达到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二是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医学科学迅速前进,超声、MRI、DSA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必将有愈来愈多的融合;三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带来医疗服务模式的革命,全球性的Internet信息网络使医疗服务从单个或小范围扩展到全球性网络化服务,医护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开展远程医疗会诊、进行健康教育,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医疗护理知识、咨询健康问题。

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的迅速推广;高技术带来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技术手段的自动化、现代化;器官移植技术、生殖技术等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的增加、社区保健功能的加强等等,所有这些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应当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过硬的护理专业理论与技能、健康教育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之弊端

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对照这个标准,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1.学制。

过去护理本科的学制为5年,由于学制长,带来了不少问题:长学制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使部分人观念上较难接受,造成生源困难;人才培养的周期长,不能尽快改善高层次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依附医学教育模式,护理特色不明显。采用与临床医学本科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课程结构,基础医学课程在教材、授课内容、掌握重点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不符合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学内容以疾病诊治加护理要点为主,医疗内容占据大量课时,结合护理的教学内容太少,与临床护理实践不能紧密结合。

(2)理论与实践脱节。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实验室教学与临床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和社会的脱节。

(3)课程设置多而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多、分科细,过分强调各学科课程的完整性。以基础医学课为例,我校设置达14门、940学时之多,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公布的护理本科基础医学课程中只设置了解剖、生化、生理、心理学导论、微生物与免疫5门课程、390学时。这种课程结构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4)人文素质教育薄弱。人文课程设置仅能在“两课”中有甚微体现,距离构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相距甚远。

3.师资队伍。

临床护理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上,师资以临床医生为主,由于不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往往造成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在实习带教上,呈现出大中专毕业生带教本科生、低学历教高学历的现象。

三、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必须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确立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是: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重点,以培养一支高素质临床护理骨干教员队伍为根本,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适应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军队和人民健康需要的能力型、素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把学员造就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校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

1.改革学制。

我国目前仅有本科护理院校18所,12亿人口、120万护士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95%。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1997年统计注册护士26万,护理学士占32%,护理硕士占9%,护理博士占1%[2]。如果把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改善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根据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学制由5年改为4年,配套以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与调整,完全可以构建一名合格的护理本科生所必须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五年制相比,四年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招生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源质量。

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在四年制的基础上,改变“三段式”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比例,整合课程设置,加强各课程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将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临床与专业融合。如表1所示,改革后基础医学课所占的比例明显缩小,人文社会科学课、公共基础课与护理专业课的比例明显增加,基础医学课的学时比例明显降低。

(1)拓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除“两课”外,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设了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课程,新增了哲学、大学语文、美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和“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人文科学与护理实践的脱节,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加强工具课程教学。除增加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学时数外,开设了医学统计学,新增了医学信息检索与交流(讲授文献检索及运用Internet网信息)。

(3)突出护理特色,整合课程设置。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新的学科专业目录重新整合,如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有关内容与实际结合,开设了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学,减少了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有效地压缩了学时。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及临床上的共性特点,将原来独立开设的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肤等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临床护理学Ⅰ、Ⅱ、Ⅲ,按照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护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病情观察、身心维护等临床护理职能以及从护理人员角度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特色,重视危急重症监护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急救护理学。

(4)改革见习、实习模式。实行早期接触临床,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学员分组进入病房,进行课间见习和课间实习,并结合临床理论课开展床边教学。学员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学会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将所学理论及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不同的见习、实习模式。临床护理学Ⅲ、中医护理学采用课间见习,临床护理学Ⅱ、急诊、心电图采取课间实习,内科、外科、手术室、ICU安排在第8学期集中实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学员充分利用病人资源自我学习。在见习、实习中,由护师全程带教,培养学员的专业思想,提高学员结合护理实践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5)规范选修课教学。选修课对于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新计划中,选修课实行学分制管理,规定学员毕业前必须修满12学分(每20学时记1学分),为拓宽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特别规定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占应修总学分的1/3。把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科研方法、临床人际行为学等5门课程列为指定选修课。

3.改革毕业考核评估方法。

毕业考核评估必须能够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评价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我们把考核评估确定为4个部分:临床护理学理论考试(占40%)、护理专业技能考核(占30%)、综述与开题报告(占15%)、临床护理学课程授课(占15%)。

4.加强师资培养。

要确保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培养一支临床护理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由护理专业师资全程独立授课。我校在护理系成立了临床护理教研室,制订了《聘请临床护理教学兼职教员暂行规定》,根据教学需要,从临床医学院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任主管护师3年以上或具有高级护理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为兼职教员,给予相应的岗位培训和待遇,每个聘任期为2年,并要求理论课授课教师参与见习和实习带教工作,以期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5.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5篇

关键词: “2+1”模式 人才培养 措施

所谓“2+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三年制学生的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两年在学校学习,以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培养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再用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以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培养的人才必须与市场“无缝接轨”。“2+1”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利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由实习向就业顺利过渡,实现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竞争力。“2+1”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外同类学校中已被普遍采用,在我国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实践告诉我们,“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很好的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今后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当然,“2+1”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我认为,学校只有从教学计划的改革、课程的整合、双师型队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到顶岗实习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对第三年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实习单位的领导认识不够。有的教师认为这一年学生不在学校,看不到管不着,只要平平安安不出安全事故就行;有的学生认为顶岗实习就是随便找个单位打打工,挣点钱,主要任务是为就业找单位;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就是两年制学校,学习两年,工作一年;有的实习单位领导对前来实习的学生不够重视,认为实习学生就是临时工,随便给安排个岗位就行。针对以上错误的认识,我认为,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让每一位顶岗实习的参与者都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到一年的顶岗实习是三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认识到位,“2+1”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得以实施。

2.强化能力培养,建立创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顺利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首先要稳步进行校内教学改革,针对培养规格的要求,对原有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对课程进行整合,改变传统教学理论性、体系性强,而实践行、探索性弱的弊端,根据不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模块教学,力求做到理论够用,实际应用能力被提到重要地位,这样就能减少课堂教学的内容,腾出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了达到培养目标,适应“2+1”教学模式,必须改传统单向教学方式为双向教学方式,必须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要使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转变;使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由强调统一要求向因材施教转变;培养途径由校内封闭教学转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应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动因,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应尽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应试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传授知识向培养动手能力转变,推行“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全面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校企结合的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在“2+1”模式培养实践中应该聘请企业部门的高级管理、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培训计划的制订和实施的全过程,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充实新工艺和新技术,以就业为导向来设置专业。把产业优势转变为专业优势,把专业优势通过教学环节具体实施变为教学优势,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订单培养,增强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根据岗位能力的新标准、新变化确立教学主导内容和课程改革的主题,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将来并不从事学术研究,而主要是从事生产第一线的工作,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和原则决定了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为此,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专业素质、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是: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框架设计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学时数应不低于总学时的50%,并且要构建“课堂实践环节―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满足社会需要和符合学生不同个体素质为标准,体现“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基本操作”的教学。在组织教学形式上,以“考证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组织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已经成为各行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与人才评价的重要筹码,职业教育要以此为契机,把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和就业岗位需求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岗位需求上寻求突破,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4.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三师指导队伍”

“2+1”人才培养模式以技能为中心,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实践环节,既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又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实践教学变传统的模拟教学模式为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强调教学的工作真实性和综合性,强调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养成职业能力。使“2+1”培养模式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更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律,职业院校是企业的培训基地,企业是学校的实践基地,这两者密不可分。只有不断提高师资水平,才能适应“2+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的要求。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实践,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是提高“2+1”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的关键。

“三师指导队伍”,即由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实习指导师,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师,由企业技术管理骨干组成的实习指导师。三种导师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程,根据实习管理规范、教学大纲等有计划地对实习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和实习基地开发,确保学生“下得去”,“留得住”,“学得好”。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就把《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放到实习企业去上,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主管共同授课,效果比在校内上好得多。

5.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实习单位

实习单位是学生开展顶岗实习的场所,顶岗实习单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实习质量的好坏。因此,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单位的安排十分重要。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一般由系部统一安排,并由系部与实习单位、系部与实习学生签订实习协议。在集中安排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及家长自行联系实习单位,采取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和学校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学生实习。学校在安排学生实习时,一般以便于就业的行业与单位为主,依据“优生优荐、就近安排”和专业对口的原则进行安排。学校应向实习单位如实介绍学生的情况,尊重实习单位的用工自和选择权,力求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单位,学生在每个实习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习岗位,从而达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6.“三位一体”、全面监控,健全校外指导的管理制度

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实习管理规范,采取实地指导、电话指导、网上了解、短信沟通等方式,对教改专业学生毕业实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全面掌握情况。此外,要建立实习学生回校日制度,要求他们定期回校汇报实习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及参加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活动。

“三位一体”就是由各个专业的系领导、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以及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从点、线、面三位一体全面监控负责跟踪学生实习全程:外聘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从点上负责对所在单位的实习生进行实习指导和管理,由校内专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从线上负责专业指导和管理,系领导按地区从面上负责指导和管理。

总之,“2+1”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由实习向就业顺利过渡,实现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学校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相关者的认识,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双师型队伍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只有采取这些有效措施,才能保证“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青松.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2]卢晓春,李明惠.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第6篇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日益增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理念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但是,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暴露了种种的不适应。首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几乎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从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毕业的流向来看,这一定位目标值得商榷。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课程体系僵化雷同,缺乏柔性,导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缺乏竞争优势。

2.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缺乏。

3.对实习实训教学的忽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应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训效果差,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职业岗位适应缓慢。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是长期以来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技工,应用型本科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应用型本科”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或专业来说,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或就业面比较广泛的专业,其可操作性就比较难,即便是同一行业,随着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学科为依据,就是在设置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及相关课程时,仍然应参照普通本科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体系,这是因为:1.普通本科学科的划分,实际上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其功能本身就内含着职业性的要求,所以各个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2.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水平应达到普通本科的水平,应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教育水平;3.要考虑部分学生后继发展,报考研究生的需求。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就是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会干什么。第三,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就是按照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岗位群(职能部门系统)的功能为主并参照社会相关职业群体的业务范围,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合一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组合,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专门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作为必修课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是:

(一)把普高本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的优势相结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参考各个不同类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考虑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从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筛选出一揽子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篮”。然后按工商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要求,补充和整合“课程篮”并设置和强化相应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36周,除第八学期18周全部进行实践教学外,从第二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3周集中实践教学。使学生既能比较系统地扎实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合“课程篮”时,保留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特别是与学生考研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足够的学时,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根据定位于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某些课程则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给予简化或合并,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

(二)实施学科交叉,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中国二汽集团的一位高管在一次全国性管理类学术会议上,呼吁“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时,将根据社会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要求,把相关学科专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职能关系密切的课程与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以弥补传统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重“软”能力,轻“硬”能力的不足。如: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就业面较宽的专业,实施学科交叉,专业交叉,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技能是必要的。

(三)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专选课和任选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模式,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功能为依据,建立学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基于职业能力的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将分为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素质培养等七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1.分析本教学模块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应具备的主要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3.根据上述要求,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中的理论教学子模块和能力培养子模块,其中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4.根据应符合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构建各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过程模式;5.设计各个教学模块的主要教学文件。

(四)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该模块作为必修课,并占一定比例的学分。本课题除设置创业、创新方面的课程外,将强化这方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拟在第八学期集中设置4周大学生创业计划模拟培训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可以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中延续进行,对比较成型的创业计划,可以视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评定成绩。提倡和鼓励大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创业计划实践活动。

第7篇

1.1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因此,寝室文化必定对其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应当是以学习为主,学习应当成为大学生的主旋律。但是,据调查显示,只有百分之十的大学生在寝室学习。而且一个寝室的学习氛围对寝室成员的影响很大。学习氛围浓厚的寝室,对于寝室其他成员能够产生激励作用,促使寝室成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反生活在一个热衷于网络游戏,抽烟、打牌的寝室,长期耳濡目染,也会形成不良的习惯。目前,高校寝室文化既存在积极向上的一面,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诸如“小团体”、“宅”、攀比等消极或不健康的因素。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宅”现象越来越普遍,大学生闲着没事儿就宅在寝室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有时甚至一个寝室四个人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脑。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与人正常的沟通交往能力,而且还将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1.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远离父母的他们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以及年龄的相近性,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沟通与共鸣。可以说一个寝室的和睦与否,决定着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指数。“一个和谐的寝室,其成员无论在学习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显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寝室则他们的‘避风港’”。③相反,一个矛盾突出的寝室,其寝室成员就会倍感压抑而无归属感。长期生活在这种寝室的学生,将会产生自卑感,形成自私、孤僻的性格。我们还应当看到,大学生攀比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仅发生在女生寝室,男生寝室也日渐明显。这种攀比不是指在学习方面的良性竞争,而是指在消费甚至是两性方面的不良比较。这不仅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使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高校盛行,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

2寝室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2.1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

应当重视诸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对寝室这种文化载体的影响。认识到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加强对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大学生在寝室里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的得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得分的一部分,列入学生成绩单,载入学生学藉档案,作为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等的重要依据之一,不仅从制度上保障了寝室文化建设,而且对高校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约束、督促和激励作用。”

2.2关注特殊群体,推进“阳光工程”进公寓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能够正常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在高校寝室楼内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可以根据心理档案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协同教育,对症下药,解决大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定期要求心理方面的专家与学生在寝室的心理咨询室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咨询,以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2.3开展寝室文化活动,营造健康、高雅的寝室建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