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发育生物学原理范文

时间:2024-01-11 16:05:11

序论:在您撰写发育生物学原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发育生物学原理

第1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物;课程资源

初中生物课程是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课程,其中生物课程资源是决定生物学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生物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我任教于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的周围有着丰富的生物教学资源,在农村学校,学生更接近大自然,平常能接触到许多城市学校学生接触不到的生物资源。农村周围有许多的动植物,学生平时耳濡目染,积累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学校处于自然环境中,为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较好的条件。下面结合我几年生物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开发生物课程资源,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做好生物实验教学工作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生物教学尤其要重视实验,发挥实验的作用。近年来南京市对生物实验教学管理越来越严谨,可见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对于农村学校来说,进行生物实验教学十分有利,在学校周围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取材十分方便,而且很多学生在课余生活中与家人一起下过农田,养过家禽家畜,甚至下河捞过鱼虾,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观察到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惯和各种行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这些学生在生物实验课堂上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根据农村生物资源的特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周围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教学。

如在单细胞生物教学过程中,我和学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水田去采集草履虫,然后指导学生自己配置培养液培养草履虫,通过采集过程,学生知道了草履虫的生活环境,通过培养,了解了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最后利用显微镜观察,掌握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激素调节一课中,我组织学生从学校前的小河中捞取了许多蝌蚪,分成两组,一组添加甲状腺激素,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学生每天观察,并且填写观察日记,在观察过程中,不光了解了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同时完整的记录的青蛙的整个发育过程,从受精卵、蝌蚪、幼蛙直至成蛙的变态发育过程,为八年级上册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打下了基础,观察完成后,再将青蛙放归自然,使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一举多得。

二、利用农村生物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到教学资源欠缺、教学设备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很多教师上课时也只能是在讲台上讲,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理解,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挖掘农村本地的一些生物资源,让生物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在教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时,我就利用我校周边的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外观察各种植物,并比较它们的根、茎、叶或花、果实、种子的情况,再比较它们的生存环境的不同,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的异同点及其适应环境的特征,完成教学目标。

农村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生物知识,但是其中的道理他们又不能做出合理的解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联合生产生活实际,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很好的作用,例如讲到“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时,提出种地前为什么要松土?家里有蔬菜大棚的为什么晚上要降温?家里移植一些新的植物为什么要带土移植并去除部分叶等等,通过利用生物学知识来对学生原有的生活常识进行解释答疑,可使学生学习劲头更足,参与课堂的问题交流更积极。

这样利用本地农村生物资源的优势,让学生走出教室,让课堂融入大自然,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比以前浓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开辟第二课堂,开展课外教学

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错题”资源;有效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犯错是普遍的、必然的,而“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波普尔)。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错题”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错题”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挖掘“错题”的价值,提升学生析错、解错、思错的能力,深化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错题”资源观。

本文就学生“错题”这一重要资源,结合我校近几年的生物教学,谈谈本人对“高中生物学生‘错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一些想法和尝试。

一、“格物穷理”,树立正确的“错题”资源观

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题”是十分正常的。但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题”是深恶痛绝的,“把错题看作是洪水猛兽”,对“错题”唯恐避之不及。基于部分教师对“错题”的这一认识,相应的导致学生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错题”,缺乏正视“错题”、攻克“错题”的信心和勇气,也丧失了一次次良好的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和提升自我的机会。长此以往,“错题”反复重演,一错再错,成为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进而引起学生否定自我、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应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和接纳学生的“错题”,树立正确的“错题”资源观。

“错题”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教师而言,通过对学生“错题”的观察、研究与分析,能够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师的教更贴近学生学的实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对学生而言,“错题”是在学生学和用的过程中衍生的,直接反映了学生在知识结构和知识运用上存在的问题,可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而在析错、改错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因此,要将“错题”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必须先进行“错题是宝贵的资源”的理念宣传,使师生能够充分认识到“错题”资源的价值,主动开发和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利用“错题”资源的能力。在实践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组织师生阅读错题整理的有关书籍、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学生介绍错题整理的体会、编辑“错题本”等做法,逐步引导师生树立了正确的“错题”资源观。

二、“错中淘金”,努力开发“错题”资源

“错题是学生最原始、最朴实思想的显露,这种思维和学习行为的真实暴露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隐形资源,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所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题”进行设计,变“废”为“宝”,把学生“错题”开发成一种特殊的、重要的课程资源。

1.编制“错题本”

“错题本”的编制就是学生将平时作业和考试中犯的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错误找出来,记录下“错题”原形,进行错因的分析与订正,并及时做好分类整理。通过编制“错题本”,可以使学生正视自己的失误和缺点,培养学生对“错题”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编制“错题本”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一是“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应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不要收集怪题、偏题,而在记录错题原形时要学会“剪切”和“粘贴”以节省学习时间和精力。二是要进行“错题”的剖析。一道完善的“错题”的应包括:①错题原形;②试题立意简析;③错误的归因分析;④正确答案;⑤反思改进措施或变式训练。这些内容其实就是一道“错题”完整的分析解剖过程。三是要将“错题”进行分类整理。“错题本”的收集多半是根据时间来记录的,这样的收集不利于知识点的系统复习和后续的检索,因此建议学生采用活页记事本作为收集“错题”的工具,一页一题,既方便“错题”的及时收集,又便于后期学习中按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从中总结出该知识点常考的方式、出题的角度,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错题”样本示例:

“错题”来源:学生董XX 班级 高三(8) 成绩 中等(优秀/中等/差) 收集时间 2015.12.20

“错题”图片:用手机拍摄

立意简析:本题结合题图在考查流经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分析的同时考查了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同化量、粪便量等概念。

错因分析:概念不清,将次级生产量与初级生产量的概念相混淆;对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路分析发生错误,对粪便量的理解不够,误认为粪便量属于当前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量。

教学对策:加强对图解的分析和概念教学。

变式训练: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表示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B2+C2+D2)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C2的一部分

在学生编制“错题集”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共性问题编制电子“错题库”,专门摘录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教师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对这些题目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二是有利于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识误区,帮助教师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学习的门脉。当然“错题库”的编制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的积累途径,能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反思与支撑,而更为重要的是给学生作出了表率,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用好“错题本”

建立“错题本”并非是难事,许多学校许多老师都曾要求学生这样做。但要真正产生效益,关键在于用好“错题本”。“错题本”的最大作用在于让学生反思错因,吸取教训,防止老错重犯,一错再错。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用好“错题”本,做到常看、常习、常思考、常交流。

⑴经常习阅。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回顾以往的e误可以促进记忆的强化,有助于避免重复发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备考复习时,拿出“错题本”,翻阅一下,对“错题”不防再做一做,使每一道“错题”都发挥最大价值,提升学生对生物的感悟能力。

⑵经常反思。出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学生反复犯错的根源在于缺乏对“错题”的反思。学生只有经历了由“误”到“悟”的反思过程,弥补了基础知识的不足和思维上的偏差,才能加深印象,提高对“误”的免疫力。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开展了学生“错题”日反思、周反思和月反思活动,并且要求认真填写反思录(见下表),从而对自己每日、每周、每月的纠错效果进行总结。经过尝试,发现此法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辨误驳谬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悟性。

题号 错解关键 错解分析 正确解法 规律总结

⑶经常交流。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错题”作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对此,我在高三年级的生物教学中尝试开展了“我的错题我来讲”的活动,具体安排如下:每节课以班级学号为顺序安排一位学生,课前请他将准备与同学分享的“错题”做成ppt,上课时前面的3―5分钟就交由他来组织本节课的“错题”教学。因为课堂的生成是不可预设的,所以每一位分享“错题”的同学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以迎接同学们对他的“错题”发起的挑战。这样的尝试是有效果的,经过一年的尝试,明显提高同学们对题目立意的理解和对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一活动中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一石激浪”,积极利用“错题”资源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曾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利用学生学习中的“错题”,将“错题”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使“错题”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

1.借用“错题”,巩固知识

民谚有云:“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引领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去发现错误的关键因子,从而不断地完善和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我们在复习“遗传规律”时发现学生在遗传图解书写规范性上存在普遍问题,为此,我特意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利用手机拍照制成ppt,设置“找碴”环节,通过同学们的合作、交流一起来发现自身在遗传图解书写上存在的缺漏,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总结出“遗传图解的书写要点”。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再利用这一要点去审视同学们的遗传图解,不断的通过问题的发现来巩固要点,几次之后,同学们在写遗传图解的时候已很难犯错。

2.利用“错题”,促成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依靠“自我否定”来引正。教师巧妙地挖掘“错题”中能激活思维的认知生长点,牵而带之,引而不发。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并引发观念的冲突,实现知识内部的自我建构。

案例:曾经听过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习题讲评课,课中涉及到2014年浙江理综卷第30题的讲评。该班学生在该题的第(1)小题中关于“氧化剂DCIP既可利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_____”这一填空上错误率很高,什么样的答案都有,唯独没有正确答案。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请了几位同学来阐述,同学们都茫然无措,没有思绪。对此,教师请同学们将《必修1》课本翻到第86页阅读最后一段中文字,最后一起找到“NADPH 和NADH是同一类辅酶,都是氢的载体”这句话的,然后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并强调这一答案来源于课本,请同学们要重视课本。那么这样的分析于同学有没有印象呢?当再次出现的时候是否可以避免错误了呢?2周以后当该题重新出现在巩固练习中的时候,该班学生仍然不知道如何解答,错误率并没有得到降低。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答案是显然易见的,教师虽然引导学生翻了课本,找到了答案的原型,但是答案的给出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思考,没有将题目的考核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挂钩,这样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碰撞,自然达不成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讲评的时候能够增加那么几问:请同学们回顾光反应的知识,光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主要有?你能写一下吗?希尔反应中DCIP又是被什么物质还原的呢?通过这些设问促成学生思考,学生就能自然地理解氧化剂DCIP与NADPH的作用相同,此时再引导学生看书,从而形成答案的合理表述。因为只有建立在学生深层次思考基础上的知识,才能真正内化成学生己有的知识。

3.再用“错题”,检验效果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困难多是可以克服的,只是在于他们所得到的帮助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将“错题”作为学生的纠错资源、思维整合资源和能力成长资源,以促进他们的再成长。比如教师可以把有共性的“错题”在一定时间内当作例题进行分析讲解,把“错题”中反馈出来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倾听和研究。也可以将“错题”编进后续的练习中,通过练习,使“错题”重放,升华对错误的认识。但“错题”的重现也要注意避免一味的简单重现,以克服学生思维的僵化。在“错题”的重现上,可以将相同一类的“错题”进行整合,也可以以“错题”中的错点为契机,进行变式训练,用以检验学习效果。

总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学生“错题”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但要要有容“错”的雅量,更要有开发和利用“错题”资源的慧眼,使“错题”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无形的资源。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先进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普通高中的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学校也没有完整实验室,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因此对一些课程资源的利用和网上资料与信息的收集比较困难。作为生物教师,应挖掘一些隐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将抽象的、微观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化、细胞膜直观化。

一、细胞膜与糖醋蒜

宿羊山镇是大蒜生产基地,生产的大蒜名扬全省各地。在讲到细胞膜的功能时,课前教师找到一名宿羊山镇的同学了解糖醋蒜的制作过程,并让其作为小老师在班上讲述:将蒜晒一下使其失去一些水分后放入醋酸和蔗糖的混合液中,过10天左右辣辣的蒜就变成酸酸甜甜的糖醋蒜。这时教师可以提问蒜的味道为何改变,学生自然想到是醋酸和蔗糖进入蒜的细胞。教师马上反问醋酸和蔗糖都是细胞不需要的,为什么能进去?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和小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和咨询,结果一致认为混合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醋酸和蔗糖进入细胞而成。

这样,让部分学生先学,带动另一部分学生,更容易贴近学生的思维,而非将教师的思维强加于学生,能使学生间有更多的相互交流、合作、创造和谐发展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活动与当地生产实践相结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物走向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

呼吸作用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学生对其原理及应用不易掌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从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来具体分析。在学习本章之前先布置下列问题:(1)秋天收玉米之前,很多农民为什么要摘除一些变黄的老叶?(2)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为何要定期排水?(3)水果和蔬菜有哪些储存方法?(4)粮食的储存方法和原理是否与水果蔬菜相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咨询、走访,回校分组讨论。

在讲析呼吸作用的原理与应用时,教师让学生呈现各组讨论的结果。这样,根据农村日常生活的事例,充分利用学生掌握的知识再次挖掘学习潜力,诱发内在动力,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合作学习,能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不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实现了由“乐学”到“会学”的有机统一。

三、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在学习光合作用时,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师的建议,把各乡镇的同学分在一组,在双休日回到家里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调查内容:本地主要栽培的农作物、大棚蔬菜的种类等。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农作物栽培的技术和措施。

本次调查发现:本地栽培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黄豆、蚕豆等;大棚中主要种植的是一些反季节蔬菜等。

通过访谈、观察,我们了解了农作物栽培上的很多技术和措施。与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度相关的措施有:(1)保持一定株距和行距,保持通风。(2)大棚二氧化碳发生器或多施农家肥。(3)合理灌溉。(4)使用复合肥。

通过分析多种措施的原理和本次调查的验证,让学生意识到平常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要善于从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四、顶端优势与水杉、银杏

港上镇是银杏之乡,因“天下银杏第一镇”而远近闻名。在学习植物激素时,当教师讲到顶端优势时,可以让此镇的学生介绍银杏的形状及果实采摘的情况,其他同学讨论其顶端优势是保留还是破除,然后再肯定是破除。

邳县——苍山是一条水杉路,素有“天下水杉第一路”之称,可以说是驰名中外。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水杉的形状以及作用和保护措施,知道要保留顶端优势。

这样,通过实物与部分学生具备的原有的知识、其他学生渴望了解的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腐乳与发酵技术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生活的生物技术入手,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自我构建到自我生成,进而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生活中。

在选修1的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中有腐乳的制作。八义集镇的腐乳可以说是“臭名远扬”。为此,教师找了几个八义集镇的同学,向他们了解腐乳的制作过程,并结合教材进行了整理。在学习时,教师先买几块普通的豆腐和腐乳,课堂上让其中一位同学讲述腐乳的制作过程:让豆腐块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入卤汤装瓶——密封。学生提问:本地有两种豆腐,是用老豆腐还是嫩豆腐?加盐多少有要求吗?通过讨论得出答案:用含水量少的老豆腐,水分过多腐乳不易形成;豆腐和盐的比例为5∶1,要分层加盐,随着层的增加而增加盐量。最后,学生再根据教材讨论卤汤的配制。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改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课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周美珍,等.生物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胡继飞,陈雪梅.生物教育科研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第4篇

Abstract: Public universities are a special group of students,the special requests for students here ask police management to be a necessity,and strict police management can regulate sutdents' behaviors,actions and ideas to encourage them to success.

关键词: 警务化管理; 学生;个性发展

Key words: police management; students; character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179-01

1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 警务化管理的意义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 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2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2.1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它通过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提高学员的警察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等同于封闭办学。我校长期以来通过开放办学,使得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我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深圳。通过实行学警结合,校局互动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搭建平台。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公安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警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需要创新机制,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因此,学校在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中,十分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团委和各大队建立了如督察队等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警务化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学习目的,自觉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自觉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其次,积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精力有宣泄之道身心有释放之所。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挥之地,同时自身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文字写作特长技能等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调动提高。

2.3 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学业压力、艰苦警训等带来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面前易感到更大压力,以至违反规章,所以我们在严格在警务化管理同时,建立关怀、人文管理意识。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同学、朋友进行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管理中学会服从,学会尊重人,学会处事的方法原则,这不是不讲管理原则,而是严格管理的另一面。学生从学校接受到管理严格无情的一面,又接受到管理宽怀感性的一面。

在公安院校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是对立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机制,在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中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培养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陈卓.从几件小事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研究,2007,(10).

[2]裴仁昌.也谈警务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韦志兆.论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胡宇南.浅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4).

[5]陈小冰.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1卷第6期.

第5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教学质量;课外教学;实验教学

在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存在不少劣势,首先,教育经费比较少、教学设备差。其次,在农村大部分地区没有网络,所以无法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生物知识。但是,农村中学也有好的方面,那就是相比城区中学更接近大自然,农村有很多动物、植物,这本身就是一个生物教学资源,这也是农村开辟生物课外活动的比较有利的条件。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农村生物教学资源,改进生物课程教学,谈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利用农村生物资源优势,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他们缺乏生物基础知识,教师如果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生物教学,教学成绩会比较差。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采用直观手段导入新的教学内容,这有利于学生对新课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农村可以说是一座种类繁多、随手可取的生物材料库。比如,生物教材中介绍的很多植物,在学校周围就能看到的。在讲“叶的形态”时,上课前让每个学生各采5片不同形态的叶子,上课时对照挂图结合课本的内容提问,先让学生回答自己手中叶片的名称及形态,教师在旁稍引导,学生很轻松就理解了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记忆。

利用农村生物资源,引导学生对实物的观察、思考,可让学生轻松掌握生物知识。

二、开辟“田野课堂”,开展课外教学

学生课外活动内容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将书本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把大自然的见闻和疑问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这样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采集制作标本,也可以是培植与教学相关的植物,抑或者是开展生物智力竞赛。这些课外内容的开展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三、利用农村生物资源,做好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要想发挥实验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农村中学进行实验教学是非常便利的。如,学生帮助父母养鸡、养猪,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学生在劳作中有意无意地观察到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惯。这些农村学生把宝贵的经验带到学校,充实了教学内容。

第6篇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改革应该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展,同时也应该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校内外各种资源的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在面对各种资源,各种信息的时候,该怎么去挑选、处理这些信息资源呢?教师要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那些能体现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发展需求的,有利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探究的信息资料,教师在教学中都要应用和开发。

当学生能够在任何时候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时候,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开发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应是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课程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服务。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促进教师的发展

新课程对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师应该具备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由此可见,教师是构成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生物学教师还要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发和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潜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扩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对众多的课程资源如何选择、利用,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挑战。

三、学校生物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占据着主要的地位。除了生物学课程资源外,教师还应该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于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课程资源。当前,生物学是科学的前沿学科,教师如果只靠教材上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渴求的。

因此,教师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和相应的仪器设备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生物学教学软件、生物学图书及报刊和各种生物学实践基地。学校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充分地挖掘和利用。

作为一个现代的公民,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改的理念下,生物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教师应该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生物信息,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利用好各种信息和信息的处理能力。比如,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使学生能从因特网上得到各种学习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能力的帮助很大。学生如果能利用好教材外的学习资源,就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扩大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四、校内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基本要求

1.加强探究性实验资源的建设

传统的中学生物实验室多是为做验证性的实验而建设的,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时,这样的实验室设备可能无法满足要求。所以教师应对现有的实验室加以改造,一方面可对现有的仪器进行改进,增添新的实验器材,另一方面应开发多种形式的实验资源,以支持学生随堂探究实验和课外动手实验。教师利用简易材料自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生物学实验教学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废旧的泡沫、塑料制作生物学模型和教具。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自制教具、学具,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增加其技能,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发探究性生物实验资源,还可以通过营造实验环境氛围来实现。教师可在实验室里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将生物学最近的新发现、新进展的研究成果陈列出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制作的模型、标本展示出来;学生可亲自养殖动物、种植花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室中感悟生物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2.开发来自学生的课程资源

(1)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搜集的信息途径很多,但如果向学生提供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很深奥的信息,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生物知识。因此,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那些与生活联系很密切的信息。

如教师可结合生物教学开展调查家庭种植花卉、植物的种类,分析家庭垃圾的类型和分类处理的方法等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决策意识和生物科学的素养。

第7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 写作问题 语法错误

英语写作是一项能够客观反映学生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技能,也是一种很难习得的技能。写作远比听、说、读困难许多,从根本上看,写作起码要协调两种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的技能――想明白和写清楚。写清楚不仅要具备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还要有组织语篇的能力。本文将对写作中常见语法错误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语法错误的主要类型

1.主谓不一致。

主谓一致指“人称”和“数”方面的一致关系。学生往往在复杂的结构和长主语的干扰之下,写谓语的时候主语就很容易被忽视而造成主谓不一致的现象。

首先,这里指的复杂结构是指几个会将主谓隔开的特殊结构。例如:插入成分,定语从句,同位语或同位语从句。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每每遇到以上几种情况的时候,回头重新找主语是必需的工作。例如:Thomas Edison,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scientists,is a brilliant inventor.这里在写完第二个逗号的时候,就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原始主语,而不能入成分中的scientists所蒙蔽。所以,每当遇到谓语时,重新审视主语是很重要的。

其次,能够对主谓一致产生阻碍的长主语主要是指以下两种:

(1)主语后带“of/in介词短语修饰”。Of的出现就会导致谓语遇到的最近的一个名词不是of之前真正的主语。例如:The most favorable food of those boring people is stake.这里,谓语is是food而不是of之后的people所决定的are.

(2)主语后带定语从句。定语从句出现在主语修饰语中一方面造成了主语和谓语间隔距离太远,另一方面使得主语既长又复杂。如此,双管齐下谓语要想和主语一致就难上加难了。例如:The idea which used to solve many emergent cases has been proved to be impractical nowadays.显然,has之前的定语从句对谓语的选择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2.时态错误。

中文里没有时态的区分,而英语的动词有十六种时态的变换。动词时态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词时态错误,比如:He catch a cold last week.其中catch就是时态错误。第二类是动词时态形式的错误,比如:He catched a cold last week.其中catched就是动词形式的错误。catch的正确过去式为caught。

3.非谓语动词使用的错误。

由于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概念不清楚,对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用法不明白,对句子的结构分析不正确,常把非谓语动词误用作谓语动词。学生不知道在句子中谓语动词只能有一个,如果另外一个动词出现,这个动词就有三种情况;一是并列谓语,但是这时候必须有连词,如and,but等;二是出现在从句里面;三是以分词形式出现,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还有不定式。现在分词有主动语态和进行时的含义,而过去分词有被动语态和完成时的含义,不定式有将来时态的意义。例如:In the museum there are a lot of interesting things look at.此句已有谓语动词there are,用来修饰things,缺的是后置定语,所以应该改为to look at。再如,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 you.Look forward to是一个固定短语,后接动名词。

4.名词单复数错误。

英语的名词复数除单复数一致的名词外,其余名词复数形态都会有所变化。而汉语里只有“们”算得上是复数后缀,但它一般只能跟在人称代词你、我、他、它和人称名词(如学生们)之后,使用范围较小,不像英语里的复数后缀s或者es可与大多数可数名词搭配。因此,英语初学者常会造出像We are student.这样的句子。因为汉语里“我们是学生”中“学生”未发生形态变化。再如英语人称代词有主宾格之分,he是主格,宾格是him,而汉语人称代词主宾格一样,这也使得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常常主宾不分。

5.连词的错误。

连词主要有两种,即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考查点主要是并列连词(分递进式,转折式,选择式和因果式)之间的误用(主要是but与so,and之间的误用),从属连词之间的误用,以及并列连词与从属连词之间的误用等。

例如,He had little to eat and a large house to live in.这里表示的转折关系,应该使用but。

He had no sooner arrived when he fell in.从属连词搭配使用错误,when应该改为than。

二、相应的教学策略

1.增加学生语言输入,扩大学生阅读量。

学生语言信息输出的根本前提是语言信息的大量输入和高质量输入。只有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或思想感受,掌握了准确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见过很多地道的英语语言现象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扩大学生阅读量,在阅读训练中,学生可以得到词、句、段、篇的训练,逐步积累反映客观事物的词语,认识遣词造句,句子表达思想感情的种种方式,了解文字怎样确定中心,怎么连句成段。积累语言素材,优美的语句表达,吸取有用的语言和较多的英语习惯用法,等等。

2.加强词汇语法的强化训练。

语法是写作的灵魂。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的详细讲解,在此基础上进行主从复合句的练习。从句的写法在英语写作中极其重要,教师必须加强从句的讲解,才能让学生在运用时减少句式结构上的错误。

3.合理利用范文,根据模板大量仿写。

阅读是写作最好的抓手。认真模仿和仿写阅读文章中的词句用法,然后是整体句子和段落的结构,最后是文章的思维模式。一种模式必须反复验证、尝试和练习,才能变成属于你的思维模式,有变化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减少整个过程的繁琐和枯燥。如Of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 during the past quarter-century,perhaps the most far-reaching has been the inexorable decline in the scope and seriousness of their arts coverage.在这个阅读句子中,简单的理解就是“在所以××的范围内,最××的是××”,只是这个句子加上了明显的定语从句,时间状语,还有限制范围的状语而已。侧重思维训练时,由这个句子的模式,可以想到Of all the elements,the most nerve-cracking has been the inexorable decline in the sense of security about the food quality.

总之,英语写作教学要增加学生语言输入,加强词汇语法强化训练,并合理利用范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