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4:57:17
序论:在您撰写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任职教育 士官学员 专业认同 从业意愿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C-0073-02
随着部队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士官教育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过渡到任职教育,士官院校大都进行了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了基层岗位的任职需求。然而,在现实中,因不喜欢所学专业而无学习兴趣、因感觉学无所用而混日子的人不少,还有更多的学员在毕业那年就申请了退役……院校多年培养的学员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已经流失,而留下来的因学业不精而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也大有人在。因此,提升学员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对所从事的专业和岗位的喜欢,提升从业意愿,是士官任职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专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的涵义
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在认知了解所学习的学科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可,并伴随积极的外在行为和内心的适切感,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秦攀博认为构成专业认同的有四个维度,其中认知是个体对专业基本情况的了解;情感是对专业的情感喜好程度;行为是个体在学习、择业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实际做法;适切是个体对专业与自身的匹配程度的评价。在以往的研究中,毛兴永发现专业认同能够有效预测职业决策困难,其中情感因子预测力最强,其次是认知因子。
从业意愿是学员愿意从事和所学专业相关的任职岗位工作的意向。有关研究发现求职意向是求职行为的最强预测因素,因此从业意愿就成为士官学员毕业后选择岗位任职的关键因素。
二、士官学员专业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士官学员的专业认同程度和从业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学员毕业后对所学专业工作岗位的喜欢和热爱,有必要进行专业认同感的提升。
(一)认知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
对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是提升专业认同和从业意愿的基础。个体对于自身所学专业的正确认知能够促进其把本专业纳入自身的认知体系,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尊感。一方面,当学员对专业的了解较少时,就会处于一种茫然状态,无法调动内心的激情和热爱,因此对专业的全面了解是形成积极认知的前提;另一方面,当学员接触的都是本专业的负面信息和群体时,就会对专业的岗位任职和发展前景进行消极评价,因此加大本专业的有关积极信息宣传和不断提升岗位任职的是程度是成积极认知的关键。积极的专业认知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行为,从而提升专业情感和学习效果,以至于毕业时选择本专业岗位的意愿就会更强烈。
(二)情感认同对从业意愿的影响
访谈和调查发现情感认同受志愿填报、是否从事过本专业的影响,是从业意愿提升的核心因素。也就是说,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和接触、主动选择本专业、在专业学习中体验到更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都能增强其从业意愿。曾经从事过本专业的学员对专业的态度和认可度都比较高,他们一般会带着问题和困惑来学习,增加了对本专业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又会带动学员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通常也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增加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反过来强化学员的积极情感,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被逐渐调动,从而逐渐内化成对本专业的热爱以及毕业后从事岗位的喜欢。
值得一提的是,士官学员是否选择本专业的岗位任职,还要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大多数士官学员在毕业时即面临走留的选择,这也是决定他们是否选择相关岗位的主要原因。士官任职教育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多是属于部队的特殊专业技能,不能和地方的行业接轨,留在部队发展才有可能从事所学专业,但同时要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如单位编制、本专业人员的多少等,要想一直从事本专业还要不断地参加学习培训、考取资格证书,这个过程中又存在太多的不可控因素;同时许多学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环境的认知和自身的发展规划,权衡利弊之后往往会做出退役的选择,因此能够主动选择从事本专业并能真的在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学员数量是很少的。
三、增强士官学员专业认同感和从业意愿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培养和保留专业士官人才,士官院校要和基层部队紧密联系,采取有力措施,共同提升士官学员对本专业的认同,形成良好的从业意愿,增强技术士官主动学习的兴趣、留队任职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思想,从而有力地促进士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一)增强学员的专业认知认同感
1.学校加强特色专业的宣传,使学员在报考前就全面认识所选专业,学校在网页、杂志、报刊的宣传除了概括性地呈现学校整体情况之外,要着重设置专业的介绍,详细地介绍所设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学员就能从中获取更多的专业信息,而且能让他们更容易做到专业与个人匹配。
2.学校通过开展专业认同教育,提升学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认同感。学员入学后,院校要结合学员的整体情况和专业特色开展更加针对性的专业认同教育,引导学员全面正确的认识所学专业在学校、基层部队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学员对专业岗位和前景有一个宏观的认知。
3.基层创设相应专业任职氛围,增强学员学习和工作的衔接性。基层也要积极鼓励那些曾在技术岗位上任职的战士报考相关的专业学习,并尽量安排实习学员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或任职,增加报考专业的针对性和学习工作的衔接性,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学员的专业情感认同感
1.基层形成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氛围。专业技术士官队伍是基层部队的建设和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基层部队要真正形成尊重和重视专业技术敢为人才的环境和氛围。使学员在报考前就能切身体会到技术岗位的重要性和在基层部队的地位,从心中形成愿意报考并且愿意从事本岗位的强烈愿望,形成对专业的积极情感。
2.学校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转变任职教育模式。学校需要转变士官学员培养模式,由传统的“理论型、管理型”士官学员培养模式转变为“岗位型、技能型、实践型”,为部队培养更多岗位急需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也可以缓解士官学员退役后的就业压力,从而增加他们对自己专业的信心。
3.基层不断提升技术岗位任职士官的待遇,坚持公平选人。基层技术岗位的人才选拔要本着德能优先、有能力者居上的原则,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技术士官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不断提升岗位待遇和后续培养,增强其对专业的积极情感和在相关岗位任职的意愿。
总之,加强士官学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就可以带动其行为认同和适切认同,提升对相关岗位的热爱和兴趣,增强从业意愿,为部队培养和留住优秀士官人才做好准备,为士官队伍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秦攀博.大学生专业认同特点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 普通幼儿 残疾 认识 态度
分类号:G760
1.问题提出
随着学前融合教育的起步与发展,学前融合教育从关注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是否共处(即物理融合),转向于关注特殊幼儿是否被普通同伴接纳与尊重(即心理融合)以及是否接受了适宜的教育(即教学融合)。其中,特殊幼儿在学前融合班级中的同伴交往与同伴接纳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关注热点之一。因为,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能让特殊幼儿在有意义的自然情景中发展社交能力、获得归属感,还能让普通幼儿认识与了解特殊幼儿,促使普通儿童尊重与接纳人类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尽管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学前融合教育对于特殊幼儿、普通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实证研究却发现,如果缺乏成人有效、系统的指导,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同伴互动明显低于师幼互动,并出现交往难以维持、策略较为简单的特点,特殊幼儿还有可能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中。特殊幼儿所具有的残疾特点可能造成特殊幼儿存在理解交往信息困难、口语表达能力有限、抑或交往意愿与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普通幼儿对于发起、维持双方的交往以及在包容、接纳特殊幼儿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能动作用。普通幼儿对残疾认识与接纳态度、以及从幼儿期帮助普通儿童客观认识残疾与积极接纳残疾,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但是,国内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研究多针对成年人与学龄儿童,并未开展学龄前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本研究致力于回答在学前融合教育中,4-6岁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与接纳态度,以期为国内学前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相互接纳与支持提供实证参考与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北京市2所开展融合教育的幼儿园中,随机选取接受特殊幼儿的中班、大班各2个(每班均有1-3名特殊幼儿,特殊幼儿的残疾类型分布为智力落后、孤独症、脑瘫、发育迟缓四种类型,特殊幼儿在融合班级的作息时间为半天至全天不等),然后从每个班级中随机选取14名普通儿童(男女各半)作为被试,共计84名儿童。中班儿童42名,平均月龄60.42月,大班儿童42名,平均月龄71.23月。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设计了半结构访谈提纲,访谈主要包括两个维度:(1)对残疾的认识,包括残疾的定义、残疾的稳定性、残疾的传染性、残疾的差异性;(2)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包括是否喜欢残疾人、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是否害怕残疾人。
2.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个别访谈法,每次邀请1名幼儿进入安静的场所,访谈过程进行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材料整理成文本材料。由2名编码者对访谈资料进行数据的编码和录入工作,编码者的评分一致性达到99%。对于不一致的地方,由编码者共同核查访谈资料,经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编码和录入。
使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普通幼儿对残疾的认识
3.1.1残疾的概念
在“什么是残疾”的问题上,48.8%的幼儿认为“肢体残缺”,15.4%的幼儿认为“使用辅具”,仅有4.8%的幼儿认为“视力缺陷”属于残疾,而23.8%的幼儿则不能给予任何解释(参见表1)。
研究者根据幼儿的上述回答分别进行追问,对所有儿童均给予相应提示并追问视觉缺陷、听觉缺陷是否为残疾,对未能主动回答出“肢体残缺或使用辅具为残疾”的幼儿给予相应提示并追问该问题,结果如下:(1)77.4%的幼儿经追问,认为“看不见”属于残疾,20.2%的幼儿否定,2.4%的幼儿回答“不知道或说不清楚”;(2)59.5%的幼儿经追问,认为“听不见”属于残疾,39.3%的幼儿否定,1.2%的幼儿回答“不知道或说不清楚”;(3)89.7%的幼儿经提示,认为“肢体残缺或使用轮椅、拐棍的人”是残疾人。
幼儿在被问及“身边是否有残疾人”时,90.5%的幼儿认为身边没有残疾人,仅有9.5%(n=8)认为有残疾人,其中2名幼儿正确说出了班级殊幼儿的名字,1名幼儿将班中有攻击的幼儿列为残疾人。
由此可见,4-6岁幼儿主要从“肢体残缺”及“使用辅具”等显著外部特征来定义残疾,大部分幼儿经提示也认为感官缺陷是残疾,说明4-6岁幼儿的残疾概念中已经开始包含了感官缺陷。
3.1.2残疾的稳定性
在“肢体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71.4%的幼儿表示肢体残疾具有稳定性,19.1%的幼儿认为肢体残疾不具有稳定性,9.5%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在“听力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86.9%的幼儿认为听力残疾具有稳定性,10.7%的幼儿认为听力残疾不具有稳定性,2.4%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在“视力残疾的稳定性”方面,有86.9%的幼儿认为视力残疾具有稳定性,10.7%的幼儿认为视力残疾不具有稳定性,2.4%的幼儿不知道答案。
综上可见,绝大部分幼儿认为残疾具有稳定性,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
3.1.3残疾的传染性
幼儿被问及“残疾的传染性”并且要求说出原因。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54.9%的有认为残疾不具有传染性,其中39.3%的幼儿明确回答“残疾不是传染病”,而33.3%的幼儿认为会传染。
3.1.4残疾与健全人的差异性
幼儿被问及“残疾与健全人的差异性”,并要求说出理由。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97.6%的幼儿认为残疾人与自己有差异,其中45.2%的幼儿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在于外表肢体,21.4%的幼儿认为存在能力差异,8.3%的幼儿认为差别为是否辅具使用,仅有1.2%的幼儿认为残疾人和自己没有差别。
3.2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接纳态度
本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态度:是否喜欢残疾人,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与行为,是否害怕残疾人。
3.2.1是否喜欢残疾人
本研究要求幼儿回答是否喜欢残疾人并说出原因。由表4可见,81.2%的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原因依次由高到低为:不知道原因、残疾人缺乏能力、他们有肢体残疾、他们有传染性。16.4%的幼儿表示喜欢残疾人,主要从亲社会性意识与残疾人需要帮助的角度给予解释。
3.2.2与残疾小朋友交往的愿望
幼儿被问到“如果残疾小朋友来我们班上你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时,表5显示,54.8%的幼儿表示愿意和残疾小朋友一起玩,主要理由为残疾小朋友需要帮助、幼儿的亲社会倾向意识。42.8%的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主要是因为他们肢体残疾和缺乏能力。
3.2.3是否害怕残疾人
幼儿被问到是否害怕残疾人及原因。表6显示:66.6%幼儿表明他们不害怕残疾人,主要原因依次由高到低为:残疾人的外表不可怕、同情可怜残疾人、残疾人没有伤害性;31%的幼儿害怕残疾人,其主要原因是为残疾人存在肢体缺失。
4.讨论
4.1普通幼儿已具备朴素的残疾观念
本研究发现,4、5岁的普通幼儿已经对残疾形成了朴素的看法与观点,他们主要以自身为参照物,从外在身体特征敏感察觉残疾人与自己的差异,认为身体残疾或使用辅具的人是残疾人,这与国外及台湾地区的研究基本一致。幼儿此时的思维属于前运算阶段,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容易受到外在显著特征的影响,因此肢体残疾作为相对外显的残疾类型进入幼儿的意识范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本研究还发现,幼儿对于感官缺陷的残疾概念正在形成中。
此外,4、5岁的普通儿童对残疾的稳定性、传染性、差异性有较为客观、正确的理解。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幼儿认为残疾可以传染,这种理解偏差可能会影响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在差异性认识上,幼儿普遍认为残疾人在身体结构或能力上与自己存在差异,这种过于从差异角度看待残疾人而鲜少从相同之处看待两类人群的视角,可能是影响接纳程度的另一个认知因素。
4.2普通幼儿对残疾人持消极与积极并存的接纳态度
本研究发现普通幼儿对残疾人的接纳态度持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状态。一方面,80%的普通幼儿表示不喜欢残疾人,30%的幼儿害怕残疾人;另一方面,54%的普通幼儿表示愿意和残疾小朋友一起玩耍。这可能与普通幼儿在社会交往上更倾向于与年龄相仿的同伴互动游戏的特点有关系。本研究与国外发现的83%的普通幼儿表示愿意与特殊幼儿交往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差距。
5.建议
本研究考察了普通幼儿对的认识和接纳态度,普通幼儿具备朴素的残疾观点以及倾向于接纳残疾幼儿的特点,对我们针对普通幼儿开展残疾认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1)在认识残疾的类型上,应符合普通幼儿的认识特点,从幼儿较能理解与认识的外显残疾类型过渡到相对内隐的残疾类型,如首先认识肢体残疾与脑瘫儿童,其次为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儿童,最后为智力落后儿童与孤独症儿童。帮助普通幼儿认识身边的特殊幼儿,消除其对特殊幼儿的错误看法,不仅能促进两类儿童的交往与接纳,也能促进普通幼儿更好地认识与了解人类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2)在认识残疾的内容上,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差异性固然是认识的起点,但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区分上,而应更强调三点。第一,从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的差异性,延伸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和别人不一样,进而帮助普通幼儿更好地发展自我意识;第二,引导幼儿认识特殊幼儿和普通幼儿的相同点,即他们也和我们一样能做什么、能玩什么,引导普通幼儿从正向角度认识特殊幼儿与自己的相同处;第三,帮助普通幼儿体验与感受特殊幼儿的困难,帮助普通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特殊幼儿要完成同样的事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从特殊幼儿的需要角度以及普通幼儿的积极自我价值归因去提高普通幼儿帮助特殊幼儿的自觉性。
关键词:网络经济结构组成;人际传播;人际交流活动;沟通
网络经济,作为新经济的核心,在短短20年间不仅创造了新的生产方式,更打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不仅是生产关系的革新,更是一种思维模式运作的转变,在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如何运用正确的价值观优化这个新兴产业的产业结构,使其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是摆在从业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体上,现阶段我国网络经济市场由几个部分组成:移动增值业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等。根据iResearch研究数据显示,当前网络经济市场规模中,移动增值所占比例最高,2006年时,这一比重达到了34.8%。一方面,移动增值业务作为网络经济构架中的一个基础服务项目,势必会作为市场规模中的一大支柱。但是如此高的比例从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首先,通俗的说我国现阶段亿万网民所缴网费成为了网络经济产业的一个支柱点,这是不合理的。作为虚拟世界中人与人沟通的一个载体,增值业务起到的是相当于现实生活中基础设施服务的一个角色,显然我们很难想象现实中人们出门需要收取过路费的情况。其次,当今中国的网络经济模式已经开始多元化的发展,人与人在现实中的沟通模式越来越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被移植到了网络世界中,而较高的移动增值业务收费无疑成为了更多人进入或者说深入虚拟世界的一个门槛,从长远来说,这是不利于网络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网络经济市场结构中,所占比重排在第二的项目分别是网络游戏。如上所述,网络游戏移植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各式各样沟通从而获得娱乐的模式。早期的网络游戏构成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运行主体的单机电脑游戏,它不依赖于网络的存在,仅仅通过人与计算机的互动完成游戏,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络的优势。后来,在线游戏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局面,游戏厂商通过网络服务器的技术,最大程度的将同款游戏的玩家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如果将单机游戏比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线游戏无疑就是开放的市场经济,其变化的核心在于加强了一个虚拟世界中,人与人的沟通以及人与虚拟社会的沟通。而一旦这种沟通产生了,就如同社会的发展必定会诞生经济模式。一开始,网络游戏主要依靠受众购买游戏软件获利,后来第一批在线游戏诞生后,收益模式转变成了受众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来换取游戏的参与资格,到现在在线游戏基本免费,而游戏厂商则是通过游戏虚拟世界中产生的经济体获利,或是依靠成本转嫁的方式获取第三方投资的资金。因此从网络游戏收益模式的转变中我们就能看出增加虚拟世界中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性。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实习护士 知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典型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压痛。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力,重者可以并发肺栓塞(PE)而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病人预后和生活质量[1]。未经治疗的PE病人病死率为25%~30%,而得以及时诊治者病死率可降至2%~8%[2]。因此,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可降低DVT及PE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现在的实习护士,将会是今后护士队伍中的主力军。本研究旨在了解实习护士对下肢DVT的相关知识掌握及措施落实情况,为今后带教工作,进一步开展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提供客观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1年1月—9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其中90名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年龄均为18~22岁,90名护士均为同时进入实习点。
1.2方法
1.2.1调查表设计 问卷为研究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并经有关医疗护理专家审阅后结合预试验反复修改而成,具有良好的效度及信度。调查表由3部分组成,①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获取DVT知识的途径、是否读过相关指南等内容;②DVT相关知识:包括DVT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相关疾病状态、临床表现、致死性并发症、预防知识等内容;③措施落实情况:包括预防静脉血流淤滞、预防静脉壁损伤、宣教等方面内容。相关知识考核:根据回答问题的正误进行计分,回答正确为1分,回答错误为0分;共设15题总分94分,其中基础知识32分,预防知识62分;措施共设16题总分64分。取得分率
1.2.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资料收集。由调查员发放问卷,实习护士当场答卷后收回。共发放问卷90份,其中有效问卷90,有效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等。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年龄18-22岁,于2011年1月-2011年9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90名实习生,90名实习生均为同时进入实习点。本科、大专、中专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均各为30名。
2.2 表1 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知识得分分析结果
3 讨论
3.1实习护士有关DVT危险因素知识欠缺 DVT的三大发病机制为静脉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损伤,本科90%护士知道前两者,大专只有77.9%的护士知道。84%的本科实习护士知道既往DVT史、血栓性静脉炎、高龄、长期卧床、血液异常、骨盆或下肢骨折、静脉曲张是DVT的危险因素,而大专为75%、中专仅为70%。
3.2实习护士有关预防DVT发生知识欠缺 本科实习护士预防部分知识得分率为58%。其中,17名本科护士知道通过有效措施可预防,而大专、中专知道的人较本科的人要少,仅有43%的实习护士不知道或不认为应用静脉足泵、间歇充气压缩泵、序贯加压袜及深呼吸和咳嗽可预防,而其中知道的多为本科护士。
3.3加强在校教育的质量 结果可见, 实习护士的得分,中等偏下,随着学历逐步提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应提高。说明关于DVT相关知识护理教育应增强,并增加实习时期继续教育的机会,不能仅靠学校的一次性教育,同时也说明应加强对实习护士主观能动性的强化。
3.4实习护士获取DVT知识的途径需要加强 带教者在临床带教中要多传授给实习护士更多知识,而非单纯的帮你干活,分担你的工作。因此管理者应对具有带教资格的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实习护士的培训资量。同时鼓励实习护士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
3.5分析实习临床护士在临床实习未得落实预防下肢DVT原因 针对大部分措施,未落实主要有3个方面原因,病人不配合,认为实习护士的建议不值得听取;没有落实的意识,认为这是临床护士的事情;没有按时间落实,刚刚进入临床,临床工作繁多、琐碎,无暇顾及其他。由此说明实习护士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宣教,取得病人信任,配合;带教者应加强提高实习护士主动意识的工作,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
3.6医院的实习带教工作应是系统、全面、规范的培训 带教者应根据实习护士的学历和能力不同,给予不同的带教。各带教老师在DVT相关知识培训的方式、内容、效果上不统一,所以存在各实习护士掌握情况的差异性。由此说明,医院应制订系统、全面、规范的DVT相关指南并加强各带教者的集中培训。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血液净化;认知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75-02
肾衰竭包括急性和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CRF是由肾脏疾病导致其各项基本功能不可逆性衰退,直至肾脏功能完全丧失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相关症状的一种综合性临床疾病[1]。现在慢性肾衰竭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之后,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慢性肾衰竭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况严重下降。现在治疗该疾病多采用血液净化,即所谓透析[2]。本试验对不同透析方式对CRF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对本院2012年3~12月接收的66例CRF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更为优化的血液净化方式,希望对后续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选取本院2012年3~12月接收的CRF患者6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17~73岁,平均55.3岁。患者发病原因包括肾病综合征、不明原因的肾脏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66例患者根据透析方式分组,单纯血液透析和杂合式血液透析两组,各33例。单纯血液透析组男性22例,女性11例,年龄18~70岁,平均55.1岁。杂合式血液透析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17~73岁,平均55.6岁。两组患者经检查均有典型的慢性肾衰竭症状。各项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年龄、性别等,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及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百特150G合成膜透析器,德国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以及配套的血液透析管路,丽珠公司HA130血液灌流器,采用标准透析液,各类指标均采用标准参数。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取单纯血液透析和杂合式血液透析。杂合式血液透析组:每周进行2次血液透析,同时加1次血液透析滤过;单纯血液透析组:每周进行3次血液透析。两组透析时间每次均为4 h,连续治疗6个月。
治疗前后均采用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总体健康状况、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营养状况等,其统计数据,也根据认知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整体健康状况分类,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状况极好记为50分,为满分,状况良好记为40~50分,状况一般记为30~40分,状况较差记为20~30分,20分以下为极差。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得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认知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1)。治疗后,单纯透析组和杂合式透析组认知功能分别为(33.2±7.6)分,(35.3±8.4)分、营养状况分别为(35.3±8.4)分,(45.6±8.7)分、生活质量分别为(35.5±8.4)分,(39.9±7.2)分、整体健康状况分别为(34.7±8.2)分,(38.3±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2)。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主要是长期的肾脏病变或肾脏功能衰退而导致的慢性疾病,随着病情发展最后导致肾脏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3]。
肾衰竭治疗手段有限,除了肾脏移植之外,多数患者只能依靠血液净化即透析来维持生命。血液净化无法完全代替肾脏功能,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者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营养水平等方面基本状况有所下降。改善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医治和护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常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下降现象,同时可能因中枢神经受损而出现大脑功能的衰退,本试验对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4]。血液净化方式包括血液透析滤过、高通量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采用免疫或物理方法将体内多余毒素、机体代谢产物、水分排出体外,同时对机体所需电解质进行补充,维持体内各方面参数的平衡[5-6]。不同透析方式对体内毒素的清除效果不同,因而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差异。本试验对单纯血液透析和杂合式血液透析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杂合式血液透析在各个方面均优于单纯血液透析。杂合式血液透析不仅具备单纯血液透析的功能,同时通过吸附剂吸附清除了更多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主要为小分子物质,而对分子量较大的物质效果不佳,其可以有效地清除慢性肾衰竭患者体内的大部分毒素,避免多种并发症,疗效较好[7-8]。从本试验统计结果可知,杂合式透析组,其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都有显著提高,比单纯透析效果更佳。但是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两组虽然都有一定改善,改善状况不佳,杂合式透析组略好于单纯血液透析,可能是因为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与其亲友的努力和患者自身的态度有关,与透析方式关系不大。
综上所述,杂合式透析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透析,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医护工作人员除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该多多关注患者心理状况及认知情况,在理化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治疗,希望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64-165.
[2] 费沛,肖厚勤,李涛,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疗效及预后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3):25-27.
[3] 王 红,叶菡洋,郑淑蓓.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27-1629.
[4] 王红,叶菡洋,郑淑蓓.3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调查[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2):833-835.
[5] 曹国兰.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14-615.
[6] 蔡文利,苗书斋,邢利.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药物性脑病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9-2811.
[7] 任建伟,韩布新.慢性肾衰竭患者认知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7):901-903.
(一)对其性质方面的认识
对于统计学的性质和内容来说,在学术界一直都是颇具争议的,并没有统一认可的说法。从17世纪中叶开始,由德国的学者正式提出“统计学”这一概念,在后期的逐渐发展过程中,人们都将统计学划分为社会科学的范畴中。但是通过分析统计学的性质就能够看出,统计学实质上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与数学学科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统计学作为一种数据,主要是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一种分析、收集以及测定,便于人们做出正确认识的一种方法论科学。由此可以得出,统计学大致上可以分为应用统计学和理论统计学两种,分别是对具体数量和抽象数量进行研究。
经济统计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综合评价、核算以及估算的方法,体现出明确的研究独特性。在经济统计学中,并不是直接研究相关的经济规律,而是向其他经济学科提供相关工具和方法。因此,在经济统计学中,包含着很多的统计方法和数学方法。一般来说,经济的发展就能够促进国家的强大,而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与经济统计学之间紧密联系,另外经济统计学也发挥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实质上经济统计学的性质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二)对其发展方向的认识
通过对经济统计学性质的分析可以得出,其本身就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就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是认同这两种性质能够相互融合,并逐渐趋于统一。在上个世纪,国际统计学中数理统计学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统计学也逐渐发挥出一定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相关的研究结果表示,对于统计学的发展方向来说,就是与数学之间相互分离,并且相互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逐渐靠近计算机科学,逐渐有效的结合其他与经济相关的实质性科学。这也就表示,在未来的某一天,统计学与数学之间会处于相互独立的位置。
一直以来,大部分的学者对统计学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单一性,这也就导致对经济统计学的认识比较少,或者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限制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逐渐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统计学。对于统计学中的各种类型来说,相互之间的共同发展、借鉴和促进的,并不属于竞争性的关系。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种类的差异,其知识体系、理论基础以及研究的对象必然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就表示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取代关系,实现相关之间的差异共存是十分必要的。
(三)对其办学模式的认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需求一直都处于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原先各个院校中设立的相关专业就会显现出一定的狭隘性,如对于各个专业之间的划分过于明确和详细,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就会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单一型,自然难以满足当前综合性的市场需求,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工作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当前的高校逐渐注重对“宽口径”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人才。对于当前的社会来说,主要有两种教育统计学组织方法:一是让学生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统计学方法理论,认可统计学的理学性质,实现对统计学的精通。当学生已经充分的掌握所有的统计学理论之后,再结合设计的相关统计学性质课程,一般主要是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这样就能够从理论角度全面的掌握所有的统计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统计学涉及到很多的领域,就“精通”这一方面来说的话,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做到。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要求,首先是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然后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二是根据经济类的学科来设计统计学课程。一般來说,统计学课程除了专业内容之外,还应该适当的添加经济学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当前社会中所需要的综合型、进步型的人才主要指的是,一方面拥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另一方面精通相关的经济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能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经济手段。由此可见,当前经济统计学的办学模式,一定要实现教学路径的多样化和灵活性,而且各个院校都需要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四。
二、当前经济统计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较为薄弱
经济统计学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研究统计分析、设计统计指标与公式、确定研究目的等方面都需要社会经济学方面的相关指导。但是就目前来说,在经济统计学理论内容中相关的社会经济学理论根据还较为缺乏,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的时候只是依据统计定量的方法,所以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必要的深度,仅仅是从表面阶段来进行相关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统计学的应用。
(二)应用性比较差
就当前所设置的经济统计学内容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对相关指标的计算和解释比较多,因此其应用性也就会比较差。这样一来,当前高校培养出的统计人才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这也就表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有效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同步性较差
对于任何理论知识来说,都是来源于实践的,如果两者之间相互脱离的话,其理论知识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是就当前的经济统计学来说,其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同步性就比较差,这主要表现在相关指标和分析方法的提出并不是专业的统计人才,这样实际的指标和方法就会缺少必要的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
三、改进当前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经济统计学理论基础的提高
为了有效的改进经济统计学,首先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实现其理论基础的提高,注重对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借鉴和学习,将先进理论中的合理部分有效的融合,将经济统计学的高度与社会统计学保持一致,加强对统计学与经济学两者之间有机结合和密切联系的强调。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统计学的发展与进步应该面向全社会,其发展的依据主要就是社会需求,并发挥出一定的监督和咨询功能,有效的指导经济决策。在设置经济统计学课程的时候,应该加强对多领域、多行业的涉及,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统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实现统计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在实际应用经济统计学的过程中,需要实现其有效作用的最大化,因此,需要加强统计工作模式的健全性,增强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无论是在应用统计方法、收集统计数据的时候,还是在整理和分析报告格式与统计数据的时候,都应该应用科学的统计工作模式。另外,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应该全面分析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面临的困难、经济工作特征等各个方面,促进统计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使其工作的实效性也得到有效提升,最大限度发挥经济统计学的有效作用。
(三)加强对经济统计方法的改进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的统计方法,即使是相同的数据也会得到差异化的统计结果。在实际应用经济统计方法的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应该是真实的,都是通过实际的社会调查得到的,通过这些数据能够真实的表现出当前社会经济的变化趋势以及发展水平。如果始终都是应用单一的经济统计方法的话,在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就会忽视很多的变量,这样最终的结果就会表现出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必要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因此,加強对经济统计方法的改进,实现统计手段的创新,就能有效提高统计结果的科学性,从而在相关经济决策中的依据就会更加合理、科学,对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就会具有更大的促进意义和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统计学能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随着逐渐发展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市场改革,经济统计学也就会越来越重要。从统计学的性质来说的话,主要是针对分析、整理和收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如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话,就需要及时的进行预测,并做出准确判断,提高相关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加强对各种信息数据的严格观察,合理、科学的分析各种问题,充分的发挥出经济统计学的有效作用,能够进一步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完善。
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统计学这样在学科性质界定上面临着如此的分歧与冲突。统计学归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居于边缘科学还是通用方法论科学队列,属于纯粹的社会经济统计还是数理统计范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从“大统计学”的思维角度厘清统计学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提出“大统计学”的关键点在于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归属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一直是统计学发展中的障碍性问题。统计学涉及到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涉及到许多自然技术现象中的试验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是否可以看作统计学分别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标志,“大统计学”思想的提出,是对统计学研究对象既存在于自然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现象的认识深化,突出了统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性质,强调统计学的复合性与综合性,提供了从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通用方法论层面,界定统计学学科属性的全新视角。提出“大统计学”的出发点在于实现认识方法转型。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统计学界围绕“大统计学”学科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极大推动了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从其提出的初衷分析,“大统计学”主要还是一种思想认识方法,是对长期存在的“小统计”思想的否定与完善。“小统计”思想以社会经济统计为主流,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的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分支,实质就是主张社会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分立。“大统计学”思想强调“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统计学的共性与规律,认为统计学的各分支学科都是研究不同方面、不同应用领域的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分割统计学学科的依据。虽然“大统计学”思想还没有将统计信息学或数量信息学纳入到统计学的研究范畴,但在其认识方法上,主张统计学各分支学科互相融通又相对独立发展的思维路径是值得肯定的。提出“大统计学”的落脚点在于弥合发展方向差异。我国统计理论界长期存在以学科发展差异取代学科性质的惯性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社会经济统计学,它是关于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和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另一种是实质性的社会科学,目的是要找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数量表现。
二是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它以数学分支学科———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目的在于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
三是承袭英美学派的主要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通用科学。统计学界出现对统计学学科性质定位的混乱,主要是只关注于学科发展的差异,混淆了学科性质与学科发展的问题,将学科性质的普适性与学科发展的差异性等同起来,割裂了学科认识的整体性与学科发展的变动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在统计学学科发展差异的把握上,可以允许把社会经济统计学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把数理统计学作为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进而将统计学表述为研究的各种统计方法既能解决自然科学中的问题,也能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这也是“大统计学”思想对弥合统计学发展方向差异的功能所在。综上所述,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数学或生物学。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技术现象等领域。以前,我国曾照搬前苏联的理论,认为只有社会经济统计学才是唯一的统计学,将数理统计学作为数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照搬西方数理统计学派的观点,欲将国民经济核算等作为经济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
虽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增加了统计学的学科归属的难度,但是统计学研究内容的广延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都是建立在“大统计学”研究对象特点的共性基础之上的,统计学的本质是围绕总体数量信息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它是对现有统计学研究领域的综合和系统化。
二、我国统计学发展的新任务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统计学学科,是改变我国统计学弱势学科地位的需要,更是统计学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当务之急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学科体系的综合、研究方法的完善等方面加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力度。
一要注重研究对象的统一。注重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既是遵循“大统计学”思想的需要,也是推动统计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统计学在解决经济学、数学相关问题上独特地位的确立,它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也崭露头角,赢得了一席之地。统计学正逐步成为贯穿于各学科范围的一门横断学科。要不断加强对统计学学科发展定位的认识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院校高级统计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提出,“统计学是以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数量信息获取、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及其规律性的具有方法论特点的综合性科学”。这里所提出的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它为我们整体认识统计学研究对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性入手,从研究对象中呈现的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展开,无论是数理统计学,还是社会经济统计学,都包括由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样本空间,以及由某次具体观察结果的集合构成的实现总体两个层面,研究对象的总体都是样本空间和实现总体的统一体,这是对“大统计学”具有统一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