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10 10:30:17
序论:在您撰写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多媒体教学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1.促进教师现代教学思想的树立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求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加以利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树立自身的现代教学意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禁锢,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多媒体为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2.促进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转变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课堂的精细化提供了条件。音乐教学是一项互动性活动,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强,需要教师在其中加以引导,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上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教学活动的“单一化”,使教学方式逐步多元化,蕴含有更大的信息量,从而为学生的思维拓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平台。其次,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互动性,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3.促进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提升
教师进行教案的制作、课件的制作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于教师在综合素质上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想在音乐课堂上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准,就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加以利用,并积极提升自身的素质,从而以更高的视觉对音乐教学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与体验。小学音乐不是脱离社会单独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尤其是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使音乐发挥出育人的教育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都至关重要。音乐是基于人的想象而存在的,例如,《信天翁》在我国音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利用其独特的艺术表达,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象到黄土高原的景象,增强了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并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内容形式,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小学生在思维以及想象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有利于学生提升对音乐的独特感悟
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对音乐有独特的体验。每一个学生对于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是有差异的,个性化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并通过积极的课堂引导,使学生在音乐艺术上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从而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从而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
歌唱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基础手段。在唱歌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歌曲中的内涵与意义,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集视觉、听觉与触觉为一体,使小学生充分感知到音乐教学的魅力。例如,在《小动物唱歌》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在课件中,收集各种动物的有趣叫声,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并结合大量的图片与视频,使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
(二)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小学生在音乐体验与欣赏上的感受,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天性活泼开朗,能够对新鲜事物保持足够高的兴趣与积极性。但是,小学生自制力差,很难将自身喜爱的事情持续关注下去。因此,在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局限性,通过运用多元化的多媒体手段,将音乐教学的新鲜性与趣味性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欣赏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我们的田野》中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音乐与视频结合起来,利用画面上的美感与音乐相搭配,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独特魅力。
(三)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多媒体 作用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强调和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而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初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初中生为主体, 以适合学生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设计,使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多媒体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音乐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兴趣是调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正如托尔斯泰所说: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特有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形成学生学习音乐持久的情感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它利用声、光、影等多种要素,使教学过程变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教师既可以直接在多媒体中播放、演示各种相关的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地编排整个课堂。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活动有着定向作用,它把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统一起来,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便于学生记忆、想象和思维所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用流动的画面来体现教学意图,创设出绚丽多彩、声情并茂的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及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扩充容量。
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方面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提供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及治学的民主气氛。新鲜感是吸引注意力和引起兴趣的前提条件;表达空间是他们能力得到肯定、思想得到锻炼的场所,而广阔的想象空间则是使他们畅所欲言、打破思想束缚、自由发挥想象力的肥沃土壤,这正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境界,也正是新的电教手段表现出旺盛活力的方面所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扩大知识容量。例如,在欣赏教学中,我以前总是对录音磁带进行剪辑,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理想,但电脑可以对音乐作品剪辑,使以前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效果更佳。多媒体能增大音乐课的信息量,开阔音乐课的天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3.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
音乐知识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丰富学生的音乐内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好新歌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任何课堂如果脱离了本质,科学的知识传授,无论怎样创新,都将会像水上的浮萍。初中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初中生思维的形象性与音乐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使虚拟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乐理知识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重点突出、难点化易,也起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对单一的听教师演奏会的方式感到枯燥、单调,这往往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显得很被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样的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会取得积极的效果。我发现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不强的问题。多媒体的辅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投入欣赏活动中。初中生年龄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特别敏感,用多媒体音画结合的优点来欣赏音乐,这对他们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极为重要。除了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外,还需要用多媒体来拓宽思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创设情境,使他们身临其境,体会音乐的高低、长短、快慢,等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激发音乐创作的热情。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欣赏活动鲜活的面目,使之变得有声有色。采用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等优点,不仅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起到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使学生对乐曲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结语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使音乐课内容丰富起来,教学手法也多样化。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适当,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电教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境再现,能激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接受审美教育,从而推动初中音乐教学顺利进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欣.多媒体与艺术教育[M].河南出版社,2005,6.
关键词: 多媒体 音乐教学 合理利用
1.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1.1内容、形式过度依赖多媒体。
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不是说使用了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效果肯定好,不合理的应用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在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普及期,有的老师刚接触多媒体教学,为了能上好一节精彩的音乐课,在备课时重点总是放在课件的制作上,想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表现教学内容,忽视了对教材本身的钻研和课堂整体环节的设计与安排。
1.2多媒体不应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
上过多媒体教学音乐课或听过此类课的老师都会有一个体会,不成功的一节多媒体课,老师往往成了一个预先写好程序,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播放的电脑操作员。老师围绕电脑进行着按部就班的操作,也许时不时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操作,学生此时就成了观众,观看老师的多媒体展示,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与交流的核心。
1.3多媒体课件的机械化。
电脑的使用让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些事情可以更简单、更快捷地完成。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也让黑板和粉笔被弃之不用,以往优美、合理的板书被键盘的简单操作取代,只要敲敲键盘,课的内容就往下进行了,学生看过之后无法对之前的内容进行回顾,只能是机械式的“注入”教学。
1.4对网络的不合理利用。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如今网络已无处不在,任何事都能与网络联系上。网络的丰富资源共享,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势。老师们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很容易就能从网络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互联网的开放性势必决定了网络资源的可靠性不是很有保障,随意选择素材,不加甄别、不合理地运用网络,有时不仅不能增强音乐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反而会成为负担。
2.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2.1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与形式。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了解音乐、掌握音乐,多媒体教学在音乐课教学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和手段,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必须有针对性,利用视频、音响、画面给学生留下直观的印象。课的内容是根本,形式只是外在和辅助,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是为了课的内容服务的,切勿成为一味的多媒体展示。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丰富的多媒体元素,把音乐的知识、内涵、背景更有效地分析透彻,让学生学习、体会所学内容,并不是用多媒体渲染课堂内容。比如在钢琴曲欣赏课上,乐曲的背景知识、曲式结构、旋律特点等的讲解不能很好地同步进行,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和削弱了艺术的魅力。但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可把乐曲、乐曲描述的内容以声音、描述内容的画面、文字提示等要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视觉和听觉上同步刺激,使乐曲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从心理和感官上主动感受音乐的美妙。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很好地用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2.2以学生为主体,认识多媒体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者力求探究事物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得以培养,并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可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不能用教育技术替代的,在音乐教学中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多媒体不能完全代替整个教学过程,使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学中不能为了上多媒体课而使用多媒体,不能以多媒体教学技术表现整堂课,这样不仅不能突出音乐学科教学的特点、突出音乐性,反而让形式化的东西把以学生为主体变成了以老师为主体。合理应用多媒体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做出合理、适度的选择、应用,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必须精心挑选、细心制作,绝不可粗制滥造,以求将最优质的声音效果与最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否则各种教学技术手段不仅发挥不了自身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反而会使教学变得死板,破坏整体教学过程。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固然丰富,但一味地追求电脑操作会影响师生间的互动。因此,以往传统的板书不应成为过时的东西,如教学重点和课堂上的即时信息、总结评价等应以板书的形式反映在黑板上,配合多媒体的声音和画面,静动结合,互相弥补,使授课的形式多元化,取得较好的效果。
2.4合理利用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
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总是和网络挂上钩的。在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不管教师或者学生想从网络获得自己想了解的知识都是易如反掌的。在教学中使用海量的资源时必须注意科学原则,因为这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引用网络资源时首先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文字、语言表述正确,信息客观、准确,才能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涉及知识性的内容时,需验证所用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教学不能光顾着漂亮形式而忽视了知识的内涵。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作为辅助手段合理地运用,可以丰富音乐课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学的多元化,切不可滥用,否则就喧宾夺主。
参考文献:
一、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正如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所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给未来一片绿色》这首歌曲时,充分发挥多媒体声、光、色、形合一的优势,创设情景:葱苍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远处的牌坊、依稀的茅舍、原野、河川、清新的花香,再配上背景音乐,学生的思维、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了。这时让学生为画面编歌词,再念一念,接着给画面配上原歌词,制成简单的MTV让学生欣赏。看着优美的画面,倾听着悦耳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引发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学唱中将歌曲的情绪较好地表现了出来。
(二)情境凸现,突破难点
在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要准备图片、大歌纸,在黑板上写大量的板书等,既浪费时间又乏味。运用多媒体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放大到大屏幕上展示。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使各种乐谱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加强刺激,加深他们对歌曲的记忆,促进他们对乐曲旋律的体悟、理解。而将二胡、小提琴等放大投映出来,则可以使对乐器的介绍更形象、准确。
音乐教学不同于绘画教学,可以借用色彩、线条来展示作品,也不同于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叙述。学生对音乐的接受是一种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音乐素养,运用多媒体把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把虚幻音乐变得直观化。如在向学生讲述调式音级与键盘各音的关系时,可制作一张标有音名的键盘图。点击鼠标,出现C大调的唱名;又点击,C大调消失,出现G大调在键盘上的位置;之后又出现F大调、D大调、A大调等调的音级在键盘中相应的位置。这样,使得学生对这较为难懂的调式一目了然,从而使教学难点由深化浅,变得通俗易懂。
(三)情境引导,培养创造
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激发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
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八幅灯片,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赏毕,我对学生说:“大家在小学时写过看图作文,今天,大家能否试一试听音乐作文呢?”当我再次播放录音时,同学们纷纷拿起了笔。一位学生曾写下这样一段不错的文字:“从那典雅委婉、恬静柔美的乐声中,我仿佛听到了那沉沉隆隆的暮鼓、悠悠扬扬的渔歌和江水激岸的回响;从那一幅幅清丽淡雅、神奇辽阔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明月晚浴后跳出江面时的盈盈笑脸,江风轻吻微波时的柔情蜜意,白帆飘飘荡荡的怡然,橹桨划开浪花的潇洒,花影频摇的舞姿,水天一色的和谐,归舟远去的幽静和满款鱼虾的快乐。此时此刻,我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了,获得了不出校园而餐水乡之秀,身居教室而醇花月之境的艺术享受。真是听之心旷神怡,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在激发写作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外表,更要注重内涵
有的教师为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形式上。他们竭力挖掘教材中可用多媒体的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形式,录音、录像、投影,制作的课件也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这样的教学,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实际效果一般,甚至学生的注意力被无用信息牵制,忽略了真正需要欣赏的音乐的内涵,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这违背了媒体的运用应为音乐教学服务的教学规律,是不可取的。
(二)不盲目追求形象性,视情况制作情节MTV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材中,不少音乐作品是根据文学名著或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这类作品往往篇幅较长,学生由于欣赏水平、能力的局限,往往听了几分钟后就思想开小差,以致不能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有的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耐心地听完全曲,就选取与该音乐作品相关的电影片断或制作相关内容的动画,再配上背景音乐制成情节MTV播放。我认为,这样的课件弊大于利。孰不知,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其形象性及情感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如果教师把音乐作品形象限制在某一固定的内容中,这有违艺术欣赏教学的规律,会限制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再则,若教学每首乐曲都制作这样的课件,费时费力,不切实际。因此,要从课堂实效出发,真正做到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内涵,想象音乐意境,参与音乐创作。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多媒体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126-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把电化教学引进音乐课堂,辅助音乐教学,使抽象的音乐理论表象化,使虚幻的形象直观化。这样能更好地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爱好。通过实践证实它是音乐教学中先进的有效手段,它通过音像把音乐的艺术形象直接地表现出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创造能力。那么,如何利用电教手段来为我们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呢?下面谈谈我的体验。
一、结合学科特点,突出音乐美感
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务必思考如何展示音乐本身的魅力,而不能着眼画面精美、视频精彩、声音动人等,以至于喧宾夺主、主次倒置,一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课件内容,音乐一点没弄懂,音乐成为若隐若现的衬托。小学生只有充分领略音乐作品内在的美,才可以触动心灵,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音乐的兴趣又能让小学生对音乐的探索欲望在更高的水平上发展、提羿,音乐会变成小学生的终身需求。
比如,以《春天悄悄地走来》教学教学为例,笔者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导人新课,把小学生带人春天万物萌发的环境里,启发小学生回忆在什么季节看过柳叶吐绿的情景,引导小学生感受春天的季节特点及生机涌动的美。借助文学渲染、音乐烘托、生动的画面等多种媒介,小学生零距离感知春天如梦如幻的色彩,对歌曲中传达的美也有更深的领悟。到了春天,小学生会自然想到这首歌,主动到广阔的大自然去寻找春天的足迹。多媒体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给小学生创造出饱含情感、身临其境的真实氛围,唤醒了小学生内心的记忆,给小学生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机会。
二、创设音乐情境,深化审美认知
小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和随机性,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存储、想象及表达都需依靠具体直观的音乐形象。借助多媒体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小学生提供声音、光线、形象、动作等综合刺激,提高音乐的感染力,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记忆、想象和表达。比如,《赶花会》教学为例,全曲分为三个片段,分别描述小鸭子出门前的准备,在赶花会上发生的事情,欣赏完回家的心情:三个段落的音乐,无论是节奏感的抒发还是音乐情境的描绘都很形象、活泼。可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光听是听不懂的。笔者在指导小学生听音乐时,为这段音乐配上相应的动画,让小学生在听与看中理解歌曲的内容。抽象的音乐变得可见可感,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认识了音乐形象,把握了音乐内涵。在小学生理解音乐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再让小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音乐的内容,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而且符合音乐课程的特点,保证整堂音乐课小学生保持高度的关注,让每一个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整个教学流程和谐流畅。
三、营造音乐氛圈,促进全面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奇、热衷模仿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没有经过细致的思考,基本是借助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来完成。小学音乐教师使用多媒体开展音乐教育时,一定要利用这个规律,丰富小学生的经验知识,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生动,积极的发展。
比如,在《听,谁在唱歌》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设置三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中,笔者引导小学生认真倾听小动物的唱歌比赛,用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引起小学生倾听的兴趣。在这个环节,笔者用各种节奏指导小学生注意小动物的叫声,让小学生感到新鲜新奇,在短时间内,掌握各种叫声的不同特点。第二环节中,通过多媒体音频合成技术,笔者播放小动物一起唱歌的声音,引导小学生想象小动物唱歌的情景。把小动物合唱与分唱的效果进行对比,帮助小学生把握歌唱的正确方法,引导小学生辨别音色差别,让小学生知道唱歌必须一个接着一个口昌,声音不吵架,这样唱出来的歌才好听,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唱歌习惯。在第三个环节,笔者安排分组角色表演,引导小学生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想像和感受。有了前面的铺垫,小学生举手抢着表演,极大培养了小学生的表现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把小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提高小学的多方面素质。总之,在运用多媒体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小学音乐教师一定要牢记音乐教学目标、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多媒体手段的特点,确保三者完美结合,真正服务小学音乐教学。
四、运用音乐软件,培养创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生动有趣的知识,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音乐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学唱《我的愿望》这首歌曲时,我首先出示了课件“新疆的风土人情”,课件中形象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新疆的天山牧场,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伊犁河更是风景如画,生活在那里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为轻松、快乐地学习做了很好地铺垫。
二、运用多媒体准确表现音乐形象
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直接欣赏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姿势等形式内容,音响效果更能使学生获得清晰的音乐形象,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在教唱《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一些齐唱、轮唱、合唱歌曲时,仅靠一个老师的范唱,想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是不可能的,也更不可能同时又唱男声又唱女声。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录音或视频,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既能准确地表现体裁和音色,又可以准确地表现音乐形象。
三、制作简易动画演绎音乐形象,帮助学生更加细腻、准确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
如:《黄河船夫曲》一课是欣赏教学,为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音乐,我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制作了音乐动画,船夫用力划船――船夫拚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船夫战胜了风浪,登上彼岸。借助多媒体中的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准确地表现了歌曲的体裁和音色,准确地表现了音乐形象。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艺术氛围,帮助学生理解、感悟音乐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应用多媒体声像一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合理利用音响、录像、文字、投影、录音、动画等现代教学媒体展示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境,使师生融人多媒体创设的艺术氛围中,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音乐课堂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文化。因此,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音乐,表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在人类音乐的历史长河中,音乐家们创造的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音乐经典,是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五、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音乐 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32-01
新课改视域下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教育承担着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对学生的情感调动和审美体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整合音乐教材,把教材中所需要的资料,通过有声语言或者可视画面为开放音乐课堂打开了新视野,激活了课堂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喜欢音乐的兴趣。
1 多媒体技术是导入新课的金钥匙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新课的成功与否,与课前导入有很大的关系。趣味性的导入,能够引领学生以愉悦的身心轻松地进入新授课的学习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置身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情感和思想得到美的熏陶。多媒体技术能够运用播放软件使绚丽多彩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为音乐教学注入新鲜的元素,从而使音乐教学声情并茂,丰富了课堂情感,使音乐教学的特点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发挥。例如,在音乐欣赏课《春节序曲》的教学导入中,笔者先用VCD播放歌曲《好日子》中的一段,让学生的身心完全放松下来,融入到欢乐的节日气氛当中。随即问:“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喜庆的气氛?”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自然进入了本课的学习。再如,在《欧洲漫游》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欧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欧洲风情的图片,并配有描写欧洲风情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观看和感受欧洲的自然风光,让学生对漫游欧洲充满无限的憧憬,此时进入新授课,真是水到渠成,非常契合学生的心理。又如,在《保卫黄河》的教学导入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播放与黄河相关的视频资料,以此进入新课,为学生学习音乐铺垫情感。
2 多媒体技术是促进有效教学生成的助推器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但是,如果仅凭借传统教学手段远远不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无法整合课堂教学资源。而信息技术能使音乐课堂中教学变得生动有效,学生兴趣浓厚。例如,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用脚踏琴伴奏,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学唱,歌曲也许会唱了,但是给学生留下的影响和记忆却是单一的。因为,教师给学生的是听觉感官的刺激,而在视觉刺激、情感体验方面由于手段的单一无法给予满足。此时,如果教师播放《风云儿女》或者其他以抗战题材的影视资料作为烘托气氛的课件,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歌词,进而引发学生对全国人民艰苦奋战,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的赞美之情。又如,在欣赏课《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笔者曾经在不同的班级分别采取磁带录音和多媒体进行授课,结果前者调动了60%的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感,而后者能够调动90%。显然,多媒体技术能够刺激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轻松、自觉融入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当中,使课堂效果得到很好呈现。
3 多媒体技术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