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4-01-07 16:31:52

序论:在您撰写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1篇

1.重视非历史概念与历史概念教学──奠定思维基础

人的思维活动反映人对事物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目的是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存在规律。表象和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所谓非历史概念,是指反映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等属性的名词或词组,如阶级、国家、政治、经济、法制、民主、科学、原因、标志、特征等等。而历史概念是指反映历史、认知历史、表达历史等各种历史特征的专用术语或名词,如井田制、维新变法、、工业革命等等。掌握历史概念需要很好地理解非历史概念,概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知识思维状态。主要是通过解释、比较、举例等方式,揭示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明确其本义,以便准确把握历史知识范畴,准确地表达历史,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重视和加强非历史概念与历史概念教学,对学生形成理论知识体系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很有意义的。

2.创设历史学习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概念教学的加强,使学生初步进入基本知识的认知状态,而要对这些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加工,构成思路,则需要思维空间。学习兴趣、学习气氛等对促进思维有积极效应。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资源的整合、内容的取舍、手段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要有创造性、综合性,目的在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创设学习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造性、综合性,主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第一,创设课堂气氛情境。历史课堂教学则要抓住特征显著的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成就丰富的历史文化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亢奋点和兴趣走向,及时引导并铺设相关历史知识,使学生拥有状态思维空间。第二,创设历史知识情境。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补充知识,为主讲内容作好铺垫;掌握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文化观点;也可以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进入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你是哥伦布,你打算怎样开辟新航路?应具备什么条件?”虽然史实不能假设,但历史解释是可以假设的。学生可以在假设中,以特有的身份、角色,展开丰富的历史想像力,进入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想像力对中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与思考紧密关联。

3.开启学生的内部动因──激发思维活力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内部动因的活跃是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有句名言说得好:“谁最能推动自己,谁就最先取得成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创建启迪学生内部动因的“激活”机制,以拨开学生前行路途上的重重迷雾,使学生把握不断深入学习的正确航向,成为学习的主人。启迪学生内部动因,一般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诱导“入局”。即对所讲知识点进行适度的背景“渲染”,从历史知识的广度上供给可资选择、判断、归纳的有效信息量。同时,在知识的建构与深化上,供给可资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信息量。然后在互动中把他人的智慧“握为已有”,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一是激活学生思路。即授课的重点放在发动学生思考问题上,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的每一点思维火花,根据学生的差异给予引导、激励或创造更多机会促进其思考、创新。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要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8—10分钟为宜),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入主动的理性思维状态,提高思维品质,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4.建构历史知识与体系──升华思维能力

历史基础知识体系是对学过的历史知识客观地进行规范化整理与总结,而历史理论知识体系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发展变化特点、规律、必然性等进行本质性的抽象化概括与总结,形成历史活动的空间意识框架,这一层次属理性思维分析的升华。建构历史知识体系是在学生思维活动得到拓展基础上,对知识学习过程的反思与提炼,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挥,从再认再现的知识层次升华为思维能力。

第2篇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最高峰,就无时无刻都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创造思维、集合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

一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加工搭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研究和运用创造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展现学生的思维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

2.转换程式,活跃气氛,营造激活创造意识的良好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插图、有关史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

3.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教无定法,但教不择法,教可创法。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能打破思维定势,这是寻找思维新途径和培养学生的初步 史学研究才能的途径之一;其次,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精选有关材料辅助教学,以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再次,要善于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活跃与深化。

二 集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集合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分析鉴别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浓缩的能力。训练的基础方法是:(1)情景再现法。

针对青少年爱听故事、富于幻想的特点,我们要精选一些典型的历史故事穿插讲解,引导学生从中推导出结论,也可用民谣、诗歌等形象教材,引起学生的艺术形象,并从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2)要点归纳法。教师经常在教学中示范,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归纳为要点,便于学生纲举目张,掌握基础知识;(3)线索图表法。纵横线索与专题线索相结合。历史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事件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求学生双向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其中纵向归纳是把同一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串连,学生从知识的条理、线索中找出基本属性,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形成完整的概念。

三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中可根据其特点进行反复的思维训练。

1.问题情景法

在历史教育中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设疑难,使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去探索——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启发性提问是训练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我是这样进行的:(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史实进行分析和综合,使学生在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关系中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事物的本质,这是训练思维广阔性的主要方法;(2)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史实进行抽象和概括,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训练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3)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归类,找出异同点,独立思考问题,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训练思维独创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法。例如,在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时,学生通过两种现代化实现的不同基础,认识到这是完全不同的历史范畴。

2.探讨发现法

也称之为设置认识性争论情景的方法,表现形式为组织课堂讨论,集思广益,我们一般在模糊点设争论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特定条件和因果关系中纵横驰聘,从而活跃思维、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四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3篇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最高峰,就无时无刻都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而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创造思维、集合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

一 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和知识的加工搭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观点,从而使认识和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研究和运用创造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展现学生的思维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

2.转换程式,活跃气氛,营造激活创造意识的良好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良好的教学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插图、有关史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

3.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教无定法,但教不择法,教可创法。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能打破思维定势,这是寻找思维新途径和培养学生的初步 史学研究才能的途径之一;其次,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精选有关材料辅助教学,以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再次,要善于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活跃与深化。

二 集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集合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进行分析鉴别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浓缩的能力。训练的基础方法是:(1)情景再现法。

针对青少年爱听故事、富于幻想的特点,我们要精选一些典型的历史故事穿插讲解,引导学生从中推导出结论,也可用民谣、诗歌等形象教材,引起学生的艺术形象,并从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2)要点归纳法。教师经常在教学中示范,把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归纳为要点,便于学生纲举目张,掌握基础知识;(3)线索图表法。纵横线索与专题线索相结合。历史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历史事件的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求学生双向整理历史发展的线索,其中纵向归纳是把同一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串连,学生从知识的条理、线索中找出基本属性,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形成完整的概念。

三 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教学中可根据其特点进行反复的思维训练。

1.问题情景法

在历史教育中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巧设疑难,使学生进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去探索——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启发性提问是训练发散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我是这样进行的:(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对史实进行分析和综合,使学生在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关系中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掌握事物的本质,这是训练思维广阔性的主要方法;(2)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史实进行抽象和概括,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训练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3)要求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归类,找出异同点,独立思考问题,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训练思维独创性和灵活性的主要方法。例如,在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时,学生通过两种现代化实现的不同基础,认识到这是完全不同的历史范畴。

2.探讨发现法

也称之为设置认识性争论情景的方法,表现形式为组织课堂讨论,集思广益,我们一般在模糊点设争论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特定条件和因果关系中纵横驰聘,从而活跃思维、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四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4篇

论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足以可见,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教师不能只做知识的传播者,更应做学生潜能、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者。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越到位,学生的逻辑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就越好,对新事物的认识和领悟能力就越强。众所周知,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是判断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我们理应意识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二、讲究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讲究层次和方法的。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对那些古今中外的历史事件、历史史实、历史人物以及历史变迁进行多样性探究,是最能锻炼学生思维的。那么,在探究的过程中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一)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思维是否灵活,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一个人思维灵活,就会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实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做题速度以及做题质量。

(二)教学中要积极探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的智慧和能力,都是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探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例如,在讲基础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将历史发展的进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必要的时候最好能辅之表格来加强学生的记忆,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讲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甚至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结构。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讨论中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教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增加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并辅之相应的思考题,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归纳出答案。其实,这些步骤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过程。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题过程中,仔细分析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进行探讨和研究。疑问是思维的前提,只有产生了疑问,才会激发思维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若能巧妙地设疑并组织展开课堂讨论,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例如,我在梳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这个知识点时,就启发学生思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学生有的从政治角度回答,有的从经济角度回答,有的从军事角度回答,但很少有学生能从外交和文化角度回答。针对这一现象,我便让学生组成互助组来自由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交流,最后总结出了答案。其实,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起来的。有的高中学生会觉得自己成熟了,不好意思再像小学生那样勇敢地发言,大胆展示自己。这就需要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敢说、敢讲,学生才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四、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以说,良好的思维习惯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针对历史学科而言,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材料的方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如提纲挈领地分析材料或找出重点语句,而往往文段的首句或结句就是每一段的主题或是文段的纲。学生在阅读时不要放弃或忽视某些重点词汇,因为这些词汇有时恰恰就是题意的暗示,要仔细研读。例如,“世界大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德国、奥匈、土耳其、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而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在战争期间,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到了协约国阵营。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奥宣战。”这段文字里的“主要”和“波及”两个词的运用,就把世界大战的范围说清了,同时也不排除其他亚洲国家的参与,且参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国家也很清晰。这样把握住关键词句,学生才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其次,不要让学生一味依赖答案,要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由于历史的文科属性,学生常常会参考答案,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思维也就难以难以得到应有的锻炼。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无论是在做题时还是在听课中都要多思考、多总结,最好让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题干背后的意思,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哪怕不准确、不到位,教师也要予以表扬和肯定。只有这样,才会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结语

第5篇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以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加以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参见卢明森《思维奥秘探索》)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故人人能创造。”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

一、重视积累,扩大信息输入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

创造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要以丰富的知识为源泉,因而创造性思维更要加强“双基”教学,不能丢掉“双基”讲创造,只有“双基”牢固,才能有更好的创造意识和思维。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我在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经常把我从其他资料、专著上的有关材料及时向学生介绍,此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也把其他学科如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的知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学科纵向、横向系统的联结,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了信息容量的输入。在长期的“能源补给”中,我发觉学生的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鼓励质疑,开发思路,挖掘潜在的创造意识。

质疑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环节,读书有疑,方始是学。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解决。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其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老师在历史教学中首要的是激疑、导疑,把学生引向寻疑、思疑的轨道。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调动起来。在具体操作中,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和教学所需而适当设疑,使学生的思维开动起来。如我在《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推行“冷战”政策?如何推行“冷战”政策?该政策实质是什么?这一组问题的设计,把此节课的重难点和盘托出,体现了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魅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告诉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发现疑点,培养其质疑的习惯。平常学习时,一定要学生搞清楚“是什么”,探究“为什么”,懂得“说明了什么”。学生只有经常这样做,才是真正学会读书,才能开发思路,挖掘潜在的创造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常规教学,以史实为依据,对已成定局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值得说明的是,教师绝不能对学生提出与教材相悖的观点横加指责,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假如学生走进误区,教师也要正确引导,要教育学生不但要从成功中获得经验,而且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意识,学生才能运用以获得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取得创造思维的效应。

三、搜集素材,组织讨论,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

搜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也就是围绕问题的疑点,找到与此相关的史实,用来佐证或原有的论点。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且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各种历史材料。对于历史教材中有关创新方面的知识点,教师也应该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学生在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鉴别等手段后,各种猜测、想法会纷至沓来,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如在讲如何看待哥伦布和郑和的远航时,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两次远航的史料,然后让学生围绕时间、人员规模、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从时间、人员规模来讲,郑和远航超过哥伦布,但哥伦布探险航行,沟通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接触,为世界从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开辟了通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乃至全球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是郑和远航所不及的,哥伦布远航的历史意义也不能由于美洲遭到劫难而一笔抹掉。

第6篇

作者:高灿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因此,教师对学生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非常重要,笔者就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粗浅的看法。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应注重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打败了才逃跑呢,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专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7篇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纵观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教师把学习建构在学生被动性、依赖性、客体性上,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正在逐步被销蚀,“历史枯燥”“历史难学”的论调在学生群体中此起彼伏。这种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导致学生对教师和课堂过分依赖,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其对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能力要求,学生只有学会了如何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改革潮流,才能从容地面对新知识构成。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新课改教育理念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认识,在致力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说靠学生背诵史实就可以养成的,其靠的是实践与感悟。下面,以《的烽烟》一课为例,?谈具体做法。

(一)问题诱导,诱发学生思维能力的产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疑,有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通过问题诱导,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让学生去体验、感受真实的历史,从历史主人翁的角色出发,站在历史的“原点”看待历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所处的阶级,对历史作出客观评价,从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烽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紧扣主题,提出下列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发起这场战争?(2)它的真实意图是什么?(3)为什么看似小小的英国会击败庞大的中国?(4)战争的失利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诱导,引导学生审视当时中英之间国土、人口、战时兵力投入的材料,对比战争结果,产生疑问。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

在实施历史教学活动时,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学习《的烽烟》一课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来对进行解读,无论教师讲得多声情并茂,学生的理解也是难以深入的,尤其是分析“中英《》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针对这一重难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开讨论,研讨影响。在学术研讨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合作探究成果,得出如下归纳总结:中国在经历了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地位半殖民化,经济结构上半封建化。通过深入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三)联系热点,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