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5 17:08:49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农业的特征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二)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农业自身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功能的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益为核心,维系了几千年农业社会“低水平均衡”的稳定和延续。二是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致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二战以后,西方技术先进国家先后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现代化农业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现代农业尽管带来了一段虚假繁荣,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缺点和弊端,能源危机、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虫草猖撅,成为难于解决的问题(郭文韬、曹隆恭、宋湛庆,1983)。三是后工业化农业阶段,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问题,世界各国已承诺共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需求、消除工业化农业的负面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它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由于生态需求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需要,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和生态健全的优美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刘思华,1988)。甚至,现代人自身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比他们的经济活动消耗环境质量的生态需求更为重要,因此,生态需求的满足成为提高人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一趋势正说明了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生态农业的公共产品特性与外部性
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效用上的非分割性、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服务)的特征。非排他性是指,如果一种物品被提供,就无法阻止或很难阻止消费者的无偿消费。非竞争性是指公共物品的边际消费成本为零(科诺里、曼洛,2003)。从理性人假设和私人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来看,公共物品难以避免坐享其成的“搭便车”现象,因而公共物品很难由私人提供,这就需要政府的介入。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功能为核心,是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它除了提品要素、就业保障之外,更强调对国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水资源涵养、土壤保护、净化水质和空气质量、提供自然景观和避难场所、循环利用能源和资源等。同时,生态农业具有更加明显的社会功能,如消除社会的单一性和不稳定性,保持社会的创造性、多样性、稳定性和永续性;提供社会交流和身心娱乐的休闲空间,感受劳动的创造性,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功能以及人性回归的体验等。这些产品在性质上基本上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其消费和使用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由于生态具有公共产品特性,因而基于农业的价值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生态农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无法通过市场形成合理价格。特别是其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在市场制度中其产权无法界定,因此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被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来使用,产权上的非排他性导致严重的“搭便车”行为。同时交易上存在的非市场性,也使其无法在一定价格上对其进行交易,甚至成为免费产品(生态效益、文化效益),造成这些非经济功能衰退、甚至枯竭(杨培源,2010)。生态农业的公共物品特征使功能拓展不可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和谐,由此产生了对外部政策的需求和依赖,这为政府介入农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内容摘要: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以生态功能为核心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公共物品特征,难以避免市场失灵,使其功能拓展受阻,需要政府在宣传引导、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护。
关键词:生态需求 公共物品 政策需求 政府责任
农业的生态化回归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然而生态农业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都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市场无法体现其完整价值,其功能拓展必然受阻,由此产生了对政府政策的需求及政府责任问题。
社会需求的演进与农业功能的拓展
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功能不断弱化,而其非经济功能特别是生态功能则不断强化。
(一)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
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生态需求已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需求,这是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及生态农业发展的历史前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口的迅猛增加,人类消费的极大增长,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日益扩大。而这种需求的实现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之上的,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资源短缺乃至濒临枯竭;同时人类又将自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废物还给自然界,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净化能力的限度,使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环境污染乃至环境危机:这两种生态现象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正在急剧增长,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人的基本需求。
另外,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智力劳动为主。这种变化虽然相对减少了人体筋肉的能量消耗,却增加了劳动者神经能量的消耗,而这种消耗的补偿不仅要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且还要有优美健全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需要同作为体力和智力恢复与发展源泉的生物界交往,人们对安静休息、愉快旅游和接触大自然的需要就大为增长。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生活在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的生活环境中,这种倾向对人的体力和智力充分发展很不利。因此,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良好生态文化环境,已比以往历史时期更加重要。
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发展生态种养循环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并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构建及效用分析
(一)模型构建
模型以成都市河流协会创建的郫县安龙闭合循环生态家园模式为原型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安龙村的模式以传统的农户散居为主,是以单个农户为单位的小的生态循环系统, 而在集中居住条件下,土地通过综合整理之后一般由村集体或农村合作社统一经营,因此,模型的构建以成片的土地为依托,构建在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成片的土地代表着规模化的经营和管理,加上技术、金融等生产业作为要素注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规模化经营为一级产业及产业链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由于农户的集中居住,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设施成本可以得到控制,生活成本也将下降。
如图1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可知:通过传输废弃物的废弃物链、传输再利用物质的再利用链、传输原材料的原材料链、传输产品的产品链一起构成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形成共生、闭合、系统的有机体系,确保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并将污染尽可能地进行控制。系统本身涉及劳动力、土地、信息、设施等各种要素的充分参与,包含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废水的生态处理与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在各种要素参与到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利用生产业的积极作用,使要素的利用率尽可能提高,资源尽可能达到最优配置,再辅以观光农业的配套,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得以充分体现。
此模型根据集中居住区的规模大小和土地面积、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实施,以实现产业链条和生态链条的合理构建,在实施中最重要的是各种设施的规模应当相适应,种植面积与养殖规模相适应,产业或是产业链的选择与农产品产出规模相适应,整个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尽量实现闭合,尽可能实现废弃物的系统内消耗和再利用,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使农户就业和收入得到增加和提升。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效用
1. 降低生活和生产成本
生活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集中居住条件下,设施的建设比散居更为集约,可避免重复建设,也可降低设施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如沼气池、灌溉设施以及垃圾回收设施的修建和使用等;第二,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了需要清运的垃圾数量,减少了垃圾清运的费用;第三,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废水的清洁利用可节省肥料的费用和灌溉用水的费用,沼气的使用可节省天燃气或电力的使用;第四,如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就地进行第二产业生产,可以节省原材料的收购和运输成本。
2. 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构建,可以解决在传统种植和养殖模式下生产效率低下、人均产出低、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农产品更高,而系统内的农产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也可转化为第二产业的加工原料,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增加收益;第二,作为农业投入的生产业,如良种服务、农资服务、农具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等,以及作为农业产出的生产业,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保险服务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是可以吸纳大量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第三,附着于整个系统而存在的观光农业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3. 环境保护
我国对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污染,有些地域的土壤甚至已经无法再进行种植,地下水系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的垃圾、废水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使得生活废弃物以及每一个生产阶段产生的非经济产品被用作另一种经济产品的原料,通过建立资源的回收、利用、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资源的低消耗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在系统中,粪便得到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灰水处理后可以完全达到农灌水标准,循环利用。系统中种植型土壤快渗池对于生活废水的处理是通过在池中种植多种植物过滤来实现的,投入低,效果好,经植物过滤的废水可以达到养殖鱼虾的清洁程度,可以有效防止生活废水对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三、推动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规划设计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需要在集中居住区修建之时便一并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之前,必须将集中居住区融入整个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内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以避免在集中居住区建成之后不符合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要求,而需要进行大量改造或重新建设。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要避免各个组成部分规模的不相匹配,以致难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废弃物的最低排放。
(二)加强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对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设施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控制,各环节包括:废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灌溉用水的净化标准、沼气的清洁标准、有机肥料的使用标准、农产品的检测标准等等。在建设过程中,各种设施的质量和规格也应制定专门的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沼气池和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所用的材料、规格,种植型土壤快渗池的深度及内种植物的层级和种类等。 另外,应加强系统建成后成效的监测和评价体系的标准化,以安龙村为例,截止2012年8月,安龙村以村民为主体完成160户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两年间该系统使粪便资源化利用96吨,尿液资源化利用383吨,节约用水量11497.5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22995吨,如果每一个循环系统都有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和监测,有利于对各地不同系统的运作进行对比,以找出区别利于改进。标准化既有利于系统快速有效的建设,也有利于系统长期、高效能地可持续运作。
(三)鼓励系统配套的农业生产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业包括三类:第一类,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在生产过程中的服务,例如:农产品的研发、设计、良种、农技等,这一类的服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类,作为农产品产出的服务,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休闲服务等,可带来更丰厚的收入;第三类,贯穿于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增加收入。生产业目前面临融资难、资源散乱未经整合、发展模式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如投入服务化中的农产品设计、产出服务化中的农产品包装与推广目前还尚显弱小,市面上的农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不仅仅不同生产商的农产品本身无法识别,包装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差异,就没有高附加值,没有差异,就没有对品牌的认知,更谈不上对品牌的忠诚。农产品设计以及包装、推广正是处于价值链最高端,附加值最高,同时,对于农产品本身价值的提升也大有益处。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规模较大,只有确保生产业在各个环节的注入,才能保证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良性运作和效率的最优。
(四)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保障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推广资金,并通过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循环农业的贷款支持,与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协调,积极支持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和贷款担保。要防止循环农业贷款被挪用。还应以财政资金支持循环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循环系统标准化的建设和推广。对于积极加入循环农业的集中居住点和农民合作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对农民给予补贴。对循环农业进行农产品补贴和农产品运输优惠,以在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够生存并适当赢利。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
(五)大力培育NGO,由第三方监管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一大批形形的非政府组织,安龙村的循环农业项目便是由成都河流协会发起并发展壮大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且有着政府和企业难以比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循环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中,NGO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宣传过程中,更贴近农民,在技术支持上,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为农民寻找市场的过程中,有更广阔的渠道,在资金的支持上,有更多的途径,甚至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也有先天性的优势,而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监管由NGO作为第三方进行也更为公正和客观。
(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奖励和培训机制
鼓励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循环农业工作,其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考核任用等参照在岗农技人员,甚至可以给予额外的岗位补贴。为到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联系做好人事档案保管、办理集体户口、党团组织关系挂靠、代缴社会保险等服务。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为循环系统的主体经营机构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培训,不仅仅要有提升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提升团队意识及勇敢力的拓展训练。对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给予资金鼓励和表彰,并建立技术推广赢利模式,使技术和模式的创新能够转化为实际收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 生态农业的技术
4.1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 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 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 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作者:张燕 张进 单位:延安大学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5]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14(12):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