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5 17:08:46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矿业产业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

第1篇

关键词:矿业;绿色转型;动力;影响;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矿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在矿业仍旧存在一些生态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对矿业的生产造成制约,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对矿业绿色转型的概念的分析

绿色转型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的,它是一种经济型的转变。早在20世纪初,就有一些学者对绿色转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绿色转型是指行业提供的某项服务所发挥出的价值能够被持续利用,并将绿色经济作为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通过采用这种模式改善生态环境。

二、对矿业转型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河北省承德市的一些矿业正面临产能过剩,产量增速快,创新技术有待提高,出口量大,资源浪费严重等巨大压力。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作为矿业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重点是研究出绿色矿业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于从实际出发,更好的解决问题,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绿色转型的动力

1.环境政策。环境政策与矿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成为矿业成功转型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使得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围绕节能减排、资源利用等方面,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政策,但是因为污染控制和技术创新是难度较大的工作,这两个方面成为市场失灵的重要方面,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具有一定外部性的,然而绿色创新则具有正向外部特征,所以,一旦缺乏了无法控制市场失灵的相关政策,那么,矿业污染就会很多,相应的绿色创新就会很少。环境政策主要是通过采用控制的手段成为矿业的生产边界,为其提供合理的r格信息,因此应当将外部性及时纳入矿业生产的相关体系之中。所以,可以说,环境政策对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有人员发现,税收对矿业实现绿色转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环境管制等市场工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可以让矿业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来实现成功转型。税收与绿色发展紧密相关,同时税收通过改革体制,建立完善的GDP核算体系,从而对生态补贴政策作出完善,不断加大其采购力度,促进矿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进程。

2.绿色技术。矿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比较大,因此为了避免产品价格战争,要采用关键的绿色技术,尽量缩小技术差距,通过提升综合实力,超越竞争对手,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奖品牌产品做好,做强。打造产品的自主品牌是矿业成功转型的关键一步。对矿业来说,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推广技术和探讨技术等,在推广技术,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凝练出引领性的系统工程,例如环保工程,产业生态链工程,智能化改造工程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不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推广和创新,快速实现矿业的绿色转型。要实现绿色技术的不断发展就意味着创新驱动普遍存在。在近年来,矿业已经大规模使用节能技术,煤气发电技术,干熄焦技术等,以节能减排为目的,通过对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矿业的更好发展。

(二)关于绿色转型阻力影响的分析

1.地方性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不一致。一些地方性的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同时一些矿业也存在政策无法实施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矿业内部结构僵化,从而造成绿色转型施工不灵活,一些工作做得不到位,最终导致绿色转型没有实质性的成效。

2.资源缺乏。在矿业内部因素中,资金和人才成为矿业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因素。因为要实现转型是需要一定资金的,资金问题成为中小矿业成功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他们来说,转型具有一定的风险,同时需要对矿业的设备进行更新,置换,不断的研发新技术,引进专业型的人才。再加上相关人员对绿色转型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如果因为资金缺乏而被迫中止,这样的话会给矿业带来不可预想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制约到矿业的持续发展。

3.矿业人员的绿色意识较为淡薄。传统的矿业最在意的是企业的利润,由于过于重视利润,从而忽略了企业实现转型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缺乏绿色意识,有害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矿业发展的病态,这显然已经违背了绿色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部分的企业存在侥幸的心理,出现跟风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矿业中高污染,浪费资源的现象愈发严重。加上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同时对绿色转型的宣传较少,就造成矿业绿色意识淡薄,从而阻碍了矿业的成功转型。

三、对绿色转型路径的相关分析

(一)加大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针对目前河北省承德市一些矿业存在内部资源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对目前的这种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制定合理的发展制度来推动绿色转型的发展进程,例如不断完善绿色转型产权保护制度,对矿业的外部收益做出补偿。对地方政府的职权进行规范,将绿色转型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矿业资金的投资力度,全力支持绿色转型。

(二)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

由于传统矿业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尤其是缺乏对生产环节污染排放量的准确测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矿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所以,矿业的相关人员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确保数据测量的精确度。

四、结语

环境政策,绿色技术和企业的内部资源成为河北省承德市矿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成功实现绿色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管理人员应当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创新,促进绿色转型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廖中举,李矗黄超.钢铁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J].钢铁,2016,51(4):83-88.

[2]解u妍,周进生,宋伟,等.承德资源经济发展转型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4(8):71-74.

第2篇

关键词:绿色;矿山;建设;经济

中图分类号:TD-0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4(C)-0217-01

一、概述

1、绿色矿山就是要将先进的采矿装备、先进创新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绿色矿业的概念融合,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是矿产资源管理理念的一个飞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矿山勘探、规划与设计、矿山开发、闭坑设计),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重建,它着力于按科学、低耗和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尽量减少资源储量的消耗,降低开采成本,实现资源效能的最佳化。因此,从本质上讲,绿色矿山应成为循环经济的倡行者。

2、绿色矿山的标准。建设绿色矿山应达到如下标准与需求:(1)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应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并做到不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附近采矿,且矿山开采不能造成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地貌景观造成不良影响和破坏。(2)矿山建设项目应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4)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有一定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5)闭坑矿山应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绿色矿山建设是近几年才提出的,虽然不少省市制定了各不相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但在实施之中,不仅需要有绿色矿山创建的标准,而且需要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否则,无法将标准中模糊的考核指标量化,使标准缺乏可操作性。

3、绿色矿山建设的若干建议。矿山企业应对绿色矿山建设予以高度重视,要把它作为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切实抓紧抓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制定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要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资金到位,措施得力。各级政府地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引导、调控作用,指导企业开展好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同时,要督促和要求矿山企业对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落后产能,实施严格地淘汰或更新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水平和对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对老的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在计划经济时间所造成的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土地荒置问题等历史欠账,国家应对矿山企业予以资金支持,促进矿山企业有计划的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工作。

矿山采矿用地不同于一般建设用地,应根据其特点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的共同利益,不断深化矿山采矿用地改革,探索新的供地―用地―复垦―土地流转模式,以有利于提高企业土地复垦的积极性,有利于绿色矿山建设和企业持续发展。

对拟建的新矿山,政府主管部门应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严格采矿权的准入条件,对矿山生产建设设计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重建方案等,实施严格评审,不具备现代先进矿山条件的,一律不允许建矿。

针对目前我国矿业开发秩序现状,除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深入开展矿业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和禁止无证开和越界开等非法采矿行为外,要通过强化资源整合、资产重组,关停并转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矿山企业,花大力气组建地、采、选、冶、深加工、产销一体化的大型矿山企业或集团公司,彻底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改变生产经营模式,实施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现代化绿色矿山。

在政府部门指导下,委托矿业行业组织(如中国矿业联合会)在全国开展“绿色矿山”评审与命名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发挥先进样板的模范代动作用,必将会更加有力地促进绿色矿业的建设与发展。

对获得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企业,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建议对矿山企业在矿业权获取、土地手续办理、专项工程项目申报与审批、专项评价、矿产资源开发的财政信贷,以及矿产品价格、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优惠和便利条件。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因此,必须建立绿色矿山激励机制,对矿山企业在获得绿色矿山资格后可享受优惠政策,实施“绿色税收”。凡有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少收税多补贴,不利于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就多收税少补贴,激励矿山企业自觉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绿色矿山之路。

结束语:绿色矿山建设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山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随着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的推进,矿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更加科学、更加理智、更加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创造性的崭新阶段。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

参考文献:

[1]张幼蒂.采矿系统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矿业城市 低碳经济 低碳产业 低碳技术 发展规划

1、引言

在高度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环境、社会、区域的种种压力。如何在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又能够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尤其是减少城市能源消耗与废弃物的排放成为中国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将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写入政府白皮书。之后许多城市开始以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目标。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适宜的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尤其是在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中,更需要资源的绿色开采与开发、引导城市产业机构的调整、促进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采用严格的环保措施。

2、矿业低碳城市的规划方法

2.1 矿业城市规划相关概念

矿业城市规划是指研究矿业城市未来发展、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

家城市发展和建设方针、经济技术政策、国民经济和矿业经济发展规划、资源和社会长远计划、区域规划来确定矿业城市性质、未来发展方向,综合部署矿业城市经济、资源、文化、社会、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保证城市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保证城市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

2.2 矿业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方法

在规划之前我们首先建立低碳经济模型:

W(CO2)=P×××—F

根据此模型,其中,E为不同类型能源使用量,可按标准统一折算为标准煤;W(CO2)为CO2排放量,系数K为碳排放强度或者碳排放系数。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条件及能源结构的K是不等的。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所以K约等于2.45(燃烧1吨标准煤排放CO2约为2.45吨)。在这一公式中,假设K值恒定,低碳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能源利用问题的核算。城市能耗包括家庭能耗E1,交通能耗E2,公共建筑能耗E3,生产性能耗E4。但是我们的城市自由吸收CO2的总量需要减去,一般我国吸收二氧化碳的方式都采用森林碳汇的形式,1立方米木材大约可以吸收1.83吨CO2,温带地区森林每年每公顷吸收2.5—27吨CO2,我们通常按照15吨来计算,取F来代表。

3、低碳经济规划视角下的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3.1 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规划

矿业城市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包含四大体系:第一是依托矿业城市主导产业形成的产业集群,通过对主导产业的培育、加强,可以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壮大矿业城市经济力量;第二是以矿业城市产业集群体为基础,通过产业中的企业间的技术链、知识链、价值链、信息链和市场链建立低碳经济体系,以此来实现产业升级和低碳发展;第三是由技术、经济、管理和政策来提高产业内各个企业的资源开发利用率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利用,这是低碳经济体系的保障;第四是矿业城市产业低碳经济运行模式中的资源、人口、环境和社会作为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与产业间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多方面的交互作用,为矿业城市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宏观的支持。

在此模型基础上,我们基于矿业城市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可以从产业运行模式中设计出矿业城市典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一,通过核心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入产业链,形成资源到中间产品再到最终产品的低碳产业链条;二,在矿产资源富集区域,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节能减排示范区、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基地为主的产业集群;三,通过建立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科技园区、低碳工业园区等,把资源型企业或科技企业集中在园区内,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要求发展资源—科技型产业集群;四,以产业链为延伸,以资源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产业集群体为核心,建立产业延伸性低碳经济产业集群体系。最终通过实现产业低碳化发展来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

3.2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规划

3.2.1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系统

低碳技术包含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炭层的勘查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除矿业经济部门以外,还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汽车等众多部门。矿业城市的低碳经济系统是由企业层、产业链层、产业集群层、矿业城市层等不同层面构成的集合体,这意味着,整个低碳经济系统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层次。企业的技术体系是基础,尤其是企业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清洁生产工艺和循环技术应用;产业链层和集群层是基于整个产业或资源富集区、园区低碳技术使用;矿业城市层主要是从城市整体,通过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选择、实施来建立矿业城市低碳经济宏观技术体系。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支撑系统是由高效利用技术、再利用技术、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五大部分构成,它是一个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三维系统。技术系统的手段以此为开源化、再利用、减量化、无害化;作用对象以此为初级矿产品、废弃矿物、新能源、新型可利用矿品;作用领域以此为资源领域、生产领域、消费领域、环境领域。

(1)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高效利用技术体系。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是矿业城市实施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手段,因为它涉及到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转型。对于矿业城市来说,只有有效地降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生产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矿业城市高效利用开发技术体系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技术;伴生资源、伴生有益组分的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采选冶过程的高回收技术等,通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产生等途径,实现矿业城市产业运行中的资源高效利用。

(2)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再利用技术体系。再利用技术是矿业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煤矸石、废矿石的再利用技术;尾矿、尾液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技术;矿坑废水、洗选废水的再利用技术;瓦斯、冶炼烟尘的再利用技术等。通过再利用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最终废弃物排放的规模和强度,有效的降低系统内产品生产的综合消耗。

(3)矿业城市低碳经济的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体系。矿业城市的减碳技术、去碳技术和无碳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减碳技术包括烟气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采矿土地复垦及造林技术;旨在提高化石燃料内在使用率的超燃烧系统技术,超时空能源利用技术,高效节能建筑技术,高效电网传输技术,高效火力天然气发电技术、热电联网技术等。去碳技术目前只要指碳捕捉技术,目前积极采用的是CO2重新注入油井以增强抽油压力,甲烷回收,CO2制成干冰投掷入海,CO2泵入深海等技术。无碳技术主要包括清洁能源利用技术。这些措施都是实现矿业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关键,可以将矿业城市生产运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或者增加城市碳汇。

3.2.2 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政策

由于低碳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政策体系极不完善,所以,首先,应该制定相对完善的配套政策,如碳税、排放权交易政策;其次,有针对性的扶持低碳技术研发,促进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第三,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四,通过绿色证书交易、政府采购等措施引导企业研发和采用低碳技术;第五,加快低碳产业示范区、低碳科技园区的建设,在园区内部给予企业优惠措施;第六,建立低碳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城市统一规划、规范管理、设立专项基金、集聚人才、整合资源等;第七,推动多元化投资,鼓励风险投资;第八,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矿业城市要大胆走出去,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共享成果,为我国矿业城市低碳技术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闫军印.矿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设计与优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年11月.

[2]蔡博峰.低碳城市规划[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3]娄伟.低碳经济规划理论、方法、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3月.

[4]熊焰.低碳转型路线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2月.

[5]牛冬杰.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

第4篇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规范 煤矿管理

煤矿产业属于消耗型行业,其生产对象的有限性及短时间内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矿产业是一个对于财务管理要求极高的行业。规范、高效的财务管理可以延长煤矿产业的生存周期、增强产业的持续竞争力。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自改创以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积极尝试,勇于创新,一系列工作卓有成效;构建煤矿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为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改变传统逻辑型管理思想、规范煤矿管理提出一个全新的思路,对于实现邯矿发展更大跨越亦是一个极具意义的创新。

1.精神的路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界定

所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为指导,根据该行业自身特色,引申衍化出的具有该行业精神特质及指导意义的价值体系。目前对于煤矿行业的核心价值体系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说法,笔者基于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冀中能源煤矿邯郸矿业集团的企业文化特质,认为最适宜的煤矿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节流降耗集优化、艰苦奋发敢创先、科学绿色可持续、团结一心共发展。这一煤矿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新世纪煤矿产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一般趋势,具有时代感和人文关怀;它强调了煤矿行业生产过程中人这一个体艰苦努力敢为人先的重要性,也强调了企业中各个单元团结共生对于产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出人性和天性的统一。

2.管理的助推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

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体现在精神层面,其先于格式化的规章制度,将行为准则融合至人的日常意识形态中。煤矿产业的分工繁杂,部门功能交错,权利的使用和命令的执行牵涉多个环节和大量工作人员,应付式地完成管理要求不利于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健康性。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将有利于激发人们内心的自我意识,推进管理决策的执行,其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任务执行的自愿性和参与决策的自主性。

2.1任务执行的自愿性。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作用首先体现在人们对于各项财务管理措施不是被动执行,而是自愿参与执行。我们以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下辖的一个班组组织开展的一次关于节约开支的管理活动为例,对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积极作用作简要分析:该班组为节约能耗,开展了以节能、降耗等为主题的大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及考核条例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这些管理措施确实让员工在危机意识的影响下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活动一旦结束,记忆弹簧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而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直接改变人们的意识经验,对机器进行日常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施工材料进行挑选整合、重复使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等节约行为。相较之下,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行业管理的推进作用更持久、更有效。

2.2参与决策的自主性。所谓自主性其实强调的是行业中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在财务管理学中,有这样一条理论:当出现少数人管理多数人执行的管理模式时,管理决策的功能将受到削弱。因为占据绝对比例的多数人未能参与决策,对该项决策缺乏认同和存在感,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会尽力按照管理决策进行工作。而如果决策是多数人参与,各个环节均感觉与决策息息相关,人们便会拥护和尽力执行该管理决策。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能有效激发员工的这种主人翁意识,让其自主地参与决策的各个环节,以企业核心利益为自己最高利益,在点滴行事中节约俭行,在财务处理的关键问题上不会出现偏颇、错误,在需要员工创新敢为时,能够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提出各种金点子。

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还可以影响企业员工其它精神文化层面,帮助企业管理更加高效有序进行。

3.潜移默化——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行、不断推进的工作,它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主要依靠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它的构建须以企业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紧密结合。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3.1爱岗奉献,不计得失的岗位教育。岗位意识和奉献意识是劳动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矿业岗位工作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是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3.2奋发敢为,忠于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规范自身行为、进行价值选择和判断的重要道德标准,培养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核心方式与手段。

岗位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可以说是构建矿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与精髓。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树典型、奖先进等方法逐步构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

总之,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规范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财务管理的一个全新思路,是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实现未来四年煤矿总产量超过2300万吨,创收180亿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它的构建和形成却并不容易,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有充分的耐心逐步进行体系构建,创新各种方法,以员工喜爱的方式让它们慢慢接受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影响他们的行为,进而推动产业管理决策的推进实施。

参考文献:

[1]曾景华、李宗影.水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北京水务,2008.02

第5篇

【关键词】绿色;绿色开采;绿色矿山;矿产资源

一、绿色开采与绿色矿山的涵义

绿色开采其真正精髓在于“绿色”,究其何为“绿色”?根据中央提出的循环经济――在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新构建经济系统,将经济开采矿山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保持经济开采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少污染,从而将经济开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最终形成绿色矿山。因此,“绿色”就是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满足经济开采活动的需要又保证自然环境得到有力保护。相对于粗放型的传统矿山经济开采――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绿色开采是形成“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开采技术。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现在的矿山开采的确距离绿色开采还有一段路程。我们提倡绿色开采并不是对现有的开采理论、方法以及技术的否定,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努力寻求一套具有更加丰富技术内涵与经济原则的绿色开采方案。鉴于此,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学者提出了绿色开采理念及其技术,他们根据我国矿产开采的现状指出绿色开采是一种以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损坏最小化为最重要的目的,并且安全、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矿产开采技术体系,这对建设绿色矿山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矿山与环境保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是以扩大开发自然资源和无偿利用环境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这一方面创造了人类空前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前所未有的社会文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因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在倍受全球矿业界广泛关注的2006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在会上首次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绿色矿业”的口号,从此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绿色矿业逐渐被世界矿业领域的业内人士所认同,并且成为我国矿产业的目标与开采原则。由此可见,建设绿色矿山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环境,使得矿山的开采逐渐与环境保护接轨最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果不及时减少这种环境的负面影响,那么它的影响范围会不断扩大到矿区周围,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因此加强矿区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关系到矿山本身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局或全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合理选择生产技术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矿区环境负荷;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矿区环境保护工作,使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恢复。

建设绿色矿山的主体是矿山企业,无庸置疑矿山开采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任是落在矿山企业的身上。矿山企业是我国矿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我国12万多家矿山企业的情况却令人不甚乐观,在12万家矿山企业里虽然有大型企业,但占大流的却是那些中小型企业。虽然有国有企业但也不乏各种体制下的非公有企业,但不管是大型矿山企业还是中小型矿山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非国有,他们的技术水平大都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且都面临着管理上、资源上等各方面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现拥有三百多座矿业城市,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与利用造成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严重的破坏与污染,这不仅违背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则,更危害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也严重制约了我国各方面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环境的保护有赖于对矿山企业的监督与考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矛盾的压力,矿业面临着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这一切综合起来都对我国矿业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与期待,因此走绿色矿山道路迫在眉睫,也只有建设绿色矿山,才能最终促进我国绿色矿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必将成为人类科学永不停步的坚强后盾,成为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证,对国家的发展、人民子孙后代的繁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绿色矿山的经济效益分析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资源总量大,矿种比较齐全,但人均资源量少,部分资源供需失衡,而且优劣并存。据统计,我国有关矿山类企业不少于12万家,而单矿业城镇就达到300多座,矿业为我国解决的就业人口至少2100万人次,其中涉及开发的矿产包括10多种能源矿产、54种金属矿产、91种非金属矿产、3种水气矿产等158种,而这个数字也在不断增长。就经济发展需要来看,目前我国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生产资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工业总产值和33%的工业增加值都来自矿产资源,可见矿业对促进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日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却令人担忧。据估算,全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仅有30%~40%,低于国际水平10~20个百分点。随着矿业全球的一体化,矿产资源市场竞争激烈,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创造矿产资源的最大效益。绿色矿山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与社会进步相适应,注重矿产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矿山首先以合理的开发方式开采矿产资源,由于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因此必须坚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有偿开采,这不仅可以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也可以根据国民经济需要对矿产资源的限量定量的开采,使矿产资源的开采更加灵活也使得矿产资源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得到一定的保护;建设绿色矿山必须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从资源的开采、运输再到综合利用水平的整个矿业生产流程都坚持科学的、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理念,从通过合理的生产工艺、调整生产格局、研究开发和投入运用新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造成浪费,统筹全局,使资源实现的效能达到最大化,而在整个过程中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产生负面的影响。绿色矿山要求我们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发展”的原则,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努力实现从“废物排除”到“环境净化”再到“废物利用”的绿色矿山发展方向,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1)保持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矿山最重要的就是矿产资源,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矿产资源的持续利用为基础。而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再生性的自然资源,而其总量是有限的,所以保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尽可能延长其耗竭的时间。这完全依赖于矿产开采行为的合理性。(2)矿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经济效益为效益为核心,无论从维持简单生产、提高装备水平、进行工艺改造的角度,还是从矿区环保、污染物的控制与处理的角度来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只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为持续、稳定的生产积累必要的资金。(3)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绿色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发展的协调性。矿山发展虽然强调以本身经济发展为核心,即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和客观评价生态环境效益,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佳,只有这样矿山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总之,坚持绿色开采,建设绿色矿山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需要国家多个部门的参与与相互协调,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使这项工程逐渐推进并扩大。

参考文献

[1]刘军,刘丽涵,吴海娟.关于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论述[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30(2):9~10

[2]黄敬军,倪嘉曾,赵永忠等.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评指标研究[J].中国矿业.2008,(7):36~39

第6篇

>> 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宁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探析 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试述矿业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增长新观念 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实践发展 论循环经济模式下新农村建设 鲁北化工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下包装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县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新形势下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浅谈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物流发展 工业区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山西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成长特征研究 龙桥铁矿的矿业循环经济模式 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概念框架 燃煤电厂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石井邦宜.20世oの日本h境史[M].|京:bIh境管理f会,2002.

[4]物のI理及び清撙碎vする法律[EB/OL].1970[20160613]..

[5]h境基本法[EB/OL].1993[20160613]..

[6]h境基本[EB/OL].1994[20160613]..

[7]循h型社会形成推M基本法[EB/OL].2000[20160613].

[8]近藤加代子,谷正和.循hから地域をる:自然循h型地域社会のデザインに向けて[M].福:海B社,2010.

第7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绿色化;对策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发展模式对于自然界而言毁坏多于建设。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更多的带给大自然毁灭。一方面,人类依靠大自然提供的资源生存发展而很少回馈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生存发展所带来的废物污染品却毫无顾忌的留给大自然消化处理。人类不自觉的活动经过时间的积累造成了我们当前自然环境恶化、环境道德匮乏、自然资源枯竭等的严重局面。

在工业社会不断深化、环境问题逐渐恶化的同时,诸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概念相继出现,这些理论大多有着共同的宗旨,即追求解决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问题。随着诸如此类的理论不断出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思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绿色经济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经济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强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发展的平衡与统一。所谓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1]。狭义绿色经济是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绿色产品既没有受到污染,也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广义绿色经济是指在产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都对生态环境不造成任何危害[2]。

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引起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巨大变革:首先,经济领域,传统的以最大限度追求利益、毫不顾忌环境的生产方式将转变为以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1];其次,在社会领域,绿色经济理论的盛行将推动社会学理论新分支的发展,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等问题的研究将推动社会学新领域的出现与发展;绿色经济理论所带来的绿色生产、绿色流通以及绿色消费意识将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社会整体素质。最后,在生态环境领域,木材非法采伐与贸易等资源环境犯罪问题将受到更有有力的打击,对于环境道德的改善会有很大的推动力。

由此可见,发展绿色经济,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几个世纪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否定,是21 世纪世界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山西省煤产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 在探明的能源资源总量构成中, 煤炭占8714 %,煤炭保有量居世界第3 位。其中,山西煤炭的储量、产量和销量均为全国之首[7]。截至2004 年底,山西省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724.99亿t,产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全国70%以上的外运煤来自山西。到2005 年底, 全省共有各类生产煤井3811 矿/4278 对井, 核定生产能力5.92 亿吨/ 年,其中, 国有重点煤矿103 对, 核定生产能力21175 万吨/ 年,地方国有煤矿461 对, 核定生产能力10285 万吨/ 年,乡镇集体煤矿3714 对, 核定生产能力27779 万吨/ 年。

然而,由于煤炭产业的高污染性,使得煤炭这个本该是山西省支柱产业的资源给山西省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当前这样一个倡导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煤炭产业发展的阻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一定的改进,以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要求。

第一,采矿业传统运作模式急需改进。传统模式中,人们随挖随采,设备简陋, 采煤方法落后, 特别是承包给个人经营的那部分煤矿, 由于经营者大多急功近利, 短期行为十分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资料显示,山西省国有重点煤矿目前共有矸石山104 座,堆积量1.6 亿吨,占地447 万m3,每年废气的排放量高达358 亿m3,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3.07 万吨/ 日,烟尘排放量1 万吨/ 日[9]。

第二,综合利用率低下,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 % , 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30 % [3]。不论国有煤矿还是个人承包经营煤矿都存在仅开采优质煤层,而对劣质煤和薄煤层的开采力度则比较小,而部分矿井因综采支架与煤层厚度不匹配, 有的煤层采动损失竟达一米以上。

第三,煤炭资源深化加工程度低,在山西省煤炭产业,绝大多数产值来自于原煤出售,对于所开采资源的加工较少,不但造成环境的污染,还导致利润的转移。尽管煤电、煤焦、煤化、盐化等非煤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 但从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角度来分析, 仍需进一步提高[3]。

第四,安全隐患严重,相当一部分矿井技术落后、安全隐患严重, 尤其是最近几年间,山西省煤矿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5]。仅孝义市在近20年里共发生各类煤矿安全事故29 起,累计造成240人死亡, 16 人受伤[8]。

第五,不可否认,在原煤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火车、货运车等运输工具都会在运输途中遗留大量的煤尘,污染着道路两旁的环境。

因此,煤炭产业严重的污染着环境以及从业者,而且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来说,经济利益的外流与严重的污染造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不平衡即造成了环境的破坏而且没有得到与之相对应的经济收益,亟待改进。

三、煤炭产业 “绿色化”的措施

显然,目前煤炭产业的现状与绿色经济理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在人们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等的背景下,山西省煤炭产业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调整制度政策框架以便减少对环境的毁坏,逐渐向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靠近。

第一,制度安排得调整,制度经济学家曾指出:制度的变迁对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作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因此,必须对现有制度进行一定的创新。通过质量、环境、安全体系一体化运作,实现管理体系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有机结合的整合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信誉。

第二,资源税:我国目前煤矿开采浪费和破坏严重并且煤炭开采安全性问题突出,而资源税,特别是2004年7月1日开始对山西等地煤炭业资源税的调整一方面有助于煤炭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杜绝浪费并且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系数。有利于规范煤炭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竞争秩序, 还可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有利于形成煤炭生产的良性循环。

第三,加强技术创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重点开展机电一体化高效选煤关键技术、细粒煤高效脱水脱硫降灰技术、生态环境的控制等技术研究[6]。

第四,注重煤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浪费。例如,利用矿井排放的瓦斯发电:经试验证明: 1m3 瓦斯可获得3~5kW •h 的电力,如果山西每年矿井排出的瓦斯全部用于发电, 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约20~30 亿元。

第五,纵向延伸煤炭产业链,开发煤炭深加工产品,减少运输污染。建设高效安全矿井,提高煤矿采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推进原煤的精加工、深加工,加大煤炭洗选比例, 提高商品煤质量, 降低了灰分和硫分, 减小有效运输量等等措施都能有效地减少污染,提高收益率。

第六,绿色化需要思想观念的根本性变革:绿色化即要求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应综合经济、社会与生态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因此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四、结束语

建国以来,山西省即以煤炭的生产、销售建立本省的经济发展体系,煤炭的开采与买卖称为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在传统运作模式下,简陋的工作环境、粗糙的工艺流程、运输中的污染、废弃物的直接排放等非“绿色”的行为造成了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严重失衡,矛盾日益严重。在人们大力倡导绿色经济的大环境下,山西省煤炭产业必须对制度、生产模式、流通等等方面进行改革,利用政策、经济、制度以及人文等等手段改善煤炭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煤炭业的“绿色化”。

作者单位:赵济萍山西省太原日报社

郝令文太原房地产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唐倩.发展绿色经济的价值与制度分析.政法论丛[J].2004,3:65-69.

[2]叶京京.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四川跨越式发展.成都行政学院学报[J].2003,5:66-67.

[3]王春,王丽萍,朱玉丽.煤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构建与探索.中国矿业[J].2006,10:37-39,43.

[4]林凤廷.煤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及要件.科技咨询导报[J].2007,7:177.

[5]张嗣超,王立杰,宋梅.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中国矿业[J].2007,4:1-3.

[6]吴明有.煤炭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煤炭工程[J].2006,10:53-55.

[7]兰格钢铁.煤炭税调整对晋煤炭产业的影响.china.省略/Info/94290/Index.shtml. 20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