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范文

时间:2024-01-04 15:17:24

序论:在您撰写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

第1篇

一、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针对大中型和小微型民营企业不同法律服务需求,围绕重大项目建设、重点税源企业,组建法律专家、律师服务团队和“双创”法律服务中心,搭建“法律服务助企、法治宣传惠企、预防纠纷稳企”三个平台,通过开展法治宣传、解答法律咨询、出具法律建议书等方式查找隐患漏洞,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

二、建立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团队。

依托律师事务所有效整合公证、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组建民营企业家依法维权团队,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外阜商会的沟通配合,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及企业家依法维权。

三、拓展涉民营企业公共法律服务。

开辟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创立民营企业咨询服务窗口,方便民营企业进行涉企法律咨询、申请涉企矛盾纠纷化解、办理公证事项等法律服务,实现优先接待和受理。选择优秀的律师、优秀调解员组建法律服务专家库,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法律服务,参与调解涉及民营企业的重大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

四、帮助民营企业开展法律培训。

围绕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组织法律专业人员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授课,帮助企业提高依法决策、经营、管理能力。开展针对性法治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企业法务工作者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五、强化普法宣传实效。

通过司法专版、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民营企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及政策解读,突出典型案例宣传报道,提高民营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推动形成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第2篇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也是市场经济的最高信仰。健全的法律制度、科学的法治理念,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核,更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

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为经济改革的根本目标。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统领,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反垄断法》等在内的保护产权、规范市场主体和交易行为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但是,中国经济的法治基础依然相对薄弱,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在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经济发展和法治秩序之间尚未形成和谐的共生状态,法治还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高规则和最高信仰,当然更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治”思维带来“人治”经济,产权安全和交易秩序等经济环境缺乏保障,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效率。

“人治”经济危害深重,拍脑袋决策,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让权力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并成为交易对象,导致本该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发生倾斜,以权力为依托的市场垄断、欺诈等不当竞争行为和怪象丛生,朝令夕改、“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等久为诟病。而法治经济,就是要用法律来限制权力,规范政府行为,禁止滥用行政权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经济顺畅运行。

结合中国当下的实际,尤为首要的是换思路,把“规律”转换为“法律”,把“意志”转换为“法治”。这也就是说,从传统的经济是政治的附庸和经济管理是执行长官“意志”,转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并使“规律”具体化为“法律”;同时通过法治对经济运行和发展予以规范和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乃至避免“意志”造成经济发展的损失和低效,真正形成经济法治之维。

另外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权力边界必须清晰。有效厘清政府与市场、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运用法治的思维、法治的方式对权力予以控制,对权利予以保障和救济,协调好党、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使不同的市场主体各司其责,确保市场竞争有序进行。

第3篇

林业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务不动摇

林业要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根本任务不动摇,坚持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旗帜方向不走偏,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基层的职责使命不放松,以更大的拼劲、更强的韧劲,坚定不移地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总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认真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创新林业体制机制,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快依法治林进程,着力解决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加快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释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强大功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

一、全面深化林业改革,着力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不断激发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活力。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和底线,围绕改善生态改善民生的目标,坚决守护保生态、保民生的底线,坚决守护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的红线和高压线,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要精心制定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试点方案,狠抓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要注重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加强改革成效评估。

二、全面加强依法治林,着力推进林业治理法治化,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要全面推进林业治理法治化,更加注重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依法约束开发利用行为、依法保障群众生态民生权力。要继续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协同性和有效性。要严厉打击涉林违法行为,依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三、坚决严格保护天然林,着力解决资源保护和木材供给问题,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基础。天然林是结构最复杂、群落最稳定、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强的森林生态系统。要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果断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要着力提升天然林生态功能,对独特的天然林实行重点保护。要提高天然林保护补助标准,配套建立国家用材林储备制度,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四、继续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着力解决质量不高和总量不足的问题,如期实现森林资源增长目标。要全面提升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质量效益,及时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点生态修复工程。要不断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面积,科学恢复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植被。要大力推进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确保如期实现到2020 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 以上的森林资源增长目标。

五、加快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着力破解投入瓶颈制约,有效促进绿色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推动绿色发展,为亿万农民增加就业岗位和财产性收入,是新常态下林业服务国家大局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为此,要发挥增长潜力、市场潜力、就业潜力、投资潜力,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作贡献。

六、在生态资源监管中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产权不清和监管不力的问题,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严格保护。要加快建立生态资源产权制度和监管制度,深入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排查专项行动。要加大湿地保护和恢复力度,扩大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要严格保护沙区森林植被,更加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生态资源保护和监管中的重要作用,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严格保护。

七、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盘活林业资源,最大限度释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潜力。要牢固树立用市场手段推动林业发展的理念,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提升生态服务产品的品质和效率。要着力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创新林业融资平台,引导工商企业在坚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发展林业。要逐步完善林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积极探索林业资产化管理模式,完善市场服务和监管体系。

八、全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提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切实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动力。要紧紧围绕林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产业化发展方向,加快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林业发展由以投资拉动、要素驱动为主向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要加速集聚林业创新人才,全面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第4篇

能源局副局长:确保去产能煤矿真关真退防止死灰复燃。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近日赴湖南、江西、湖北三省调研煤炭去产能、保供应情况。王晓林强调,破除无效供给,夺取煤炭去产能任务决定性胜利,要从总量性去产能转向结构性优产能,更加注重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去产能,确保去产能煤矿真关真退、防止死灰复燃。坚持绿色安全发展,打造煤炭开采行业新形象,要优化煤炭开局,推行煤炭绿色生产,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深交所:加强规则体系建设努力补齐制度短板

为深入推进依法全面从严监管,加强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法治保障,近日,深交所完成了第十三次业务规则清理工作,并向市场了第九批废止业务规则目录,废止业务规则16件。本次清理后,深交所现行业务规则共计171件。下一步,深交所将立足监管本位,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加强业务规则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第5篇

1、围绕一个中心,服务振兴发展。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履行好司法行政各项职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引向深入,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2、发挥两大作用,促进法治进程和社会稳定。一是发挥法律教育人、塑造人的作用,培育法律文化,做好六五普法关键一年的工作,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意识,促进社会法治进程。二是发挥法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开展好对律师等法律服务机构的管理,增强服务功能,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3、抓好三项建设,促进司法行政工作上新台阶。一是抓住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机会,抓好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树立好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硬件建设新里程碑。二是抓好司法所硬件建设,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强对基层司法所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办公条件,年内力争消除“无房所”现象。三是抓好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所管理改革。加大对薄弱所的指导帮带力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配齐配强人民调解中心人员队伍,安排到乡镇,扎实开展工作,促进司法行政工作与时俱进发展,为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4、提升四大服务水平,创造人民满意工作。①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水平,塑造素质过硬的司法行政队伍,以队伍建设促工作业绩提升。②提升法律服务水平,服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升法律服务工作的整体成效,大力拓展法律服务市场。引导法律服务工作重点聚集到为振兴发展上来。③提升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水平,为党的十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法制保障。④提升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水平,依法对社区矫正对象加强教育,结合社区矫正人员自身罪刑有针对性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把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与帮扶工作相结合,引导推动社区矫正人员创业。对安置帮教对象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帮扶,将安置帮教对象特殊群体塑造成融入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谱写好五篇文章,促进司法行政工作与时俱进发展。①强化特殊人群管理,写好特殊文章。积极探讨安置帮教对象、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做好特殊人群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②关爱弱势群体,写好援助文章。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及时高效法律援助,在不断畅通和优化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援助工作的认知度,牢固树立依法求助、依法维权的观念,积极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③服务群众,促进振兴发展,写好满意文章。明年司法行政工作始终要把群众满意与否当作新年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促进经济、社会、法治全面发展。④服务中心彰显特色,写好服务文章,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中心,全力做好司法行政工作。做到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到哪里,司法行政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工作就做到哪里。⑤服务社会管理创新,写好参与文章。充分发挥“大宣传”“大调解”“大帮教”“大服务”机制在体制创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服务社会管理创新。

第6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管理;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1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发挥的作用

1.1 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中园林绿地包括:城市公园、城市街道、城市广场等,不管什么形态的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首要功能。在城市人口密集的中心区发展城市园林绿地,要以植物绿化为主,以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还需要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

1.2 园林绿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美化城市环境

在现代的城市中,硬质的几何建筑,长线的道路,烟尘弥漫,易使人产生压抑感、疲劳感,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让人更想亲近大自然。所以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到周边园林绿地郊游。城市公园、城市滨江滨河绿地等城市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城市的绿地能改善空气质量,阻挡和吸附空气中烟尘和粉尘,亦可在不同的季节形成季节景观效果,美化城市环境。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相合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1.3 园林绿化为发展城市文化特色创造条件

不同的城市,城市的人文环境不一样,而园林绿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园林绿化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与艺术及历史文化相互融合也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园林绿化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如杭州西湖的曲院风荷的晴虹桥边的荷花,断桥旁的梧桐秋景,柳浪闻莺的垂柳春景,都寓意着西湖各四季文化。

2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园林绿地设计的高要求

园林绿化在城市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许多园林规划设计部门,为了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植物景观效果,不切实际的进行规划设计,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2 实际施工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过程中,园林的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施工方法的选择,都会造成园林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树种的选择、不同的树种在种植中的选择,种植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等,水源及灌溉,植物种植的要求。

2.3 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仅持续时间长,并关系到园林事业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建设部门过分追求园林绿地建设资金的投入,而忽视了对现有绿地的养护管理资金的投入,重建轻管现象比较严重。首先绿化设计不科学增加后期管理养护的难度,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养护效率较低,效果差。园林绿化中养护管理缺乏法治保障,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操作规程、管理体系法治保障薄弱,导致科学、法制和规范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难以有效落实。

3 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园林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突出特点、经济适用”,与当地的人文风貌及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引入适当的优良树种,驯化树种进行种植。

3.2 积极探索园林绿地发展

积极探索城市类型和城市绿地类型,对城市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调查研究,探索树木、花草、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植物的适应性及生态习性,培育适合当地的植物品种。

3.3 提高苗木质量水平

苗木是提供园林绿化的保障,是园林绿化的基础,而苗木是园林绿化的根本,所以确保苗木生产质量是园林绿化的重中之重。对于苗木质量,结合现状合理发展。

(1)苗圃苗木生产的质量策划。确定苗木质量目标、选择有效的程序和过程实现苗木生产的质量目标、苗木目标资源的有效配置。(2)苗木的系统控制。影响各苗木生产的质量主要有5大因素:人、材料、园林机械、苗木的生产方式。合理的进行苗木的系统控制,达到园林绿化的苗木目标。(3)苗木生产的质量保证。苗木企业通过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针对顾客要求进行苗木的培育。(4)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园林苗木的质量改进是苗圃企业为满足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期望而进行的各项生产管理活动。针对顾客需求进行进行苗木目标的调整、发展战略的更改及其他。针对苗木生产的质量改进,保证苗木质量提高。

3.4 作好园林绿地养护的管理工作

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城市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构建园林绿化建设发展保障体系,实现绿化规范养护,要切实加强园林绿化护理制度建设,增强法制管理观念,构建法律保障体系,严格相关监督措施,实行分级管理,规范绿化养护措施,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的落实保障。

参考文献

第7篇

实施“法治惠民”工程,构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司法局在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平台规范化水平。对乡村振兴相关法律服务事项实行代办、领办制度,为重点项目、特殊服务对象等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以“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为工作切入点,满足群众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运用3台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法律小管家”,为群众实现自助法律服务,力争实现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实施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程,充分发挥12处法律援助站点的作用,构建“半小时”服务圈,着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0件。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组建23人的乡村振兴律师服务团,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法律服务专项行动,指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法律服务工作,主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法律服务的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法治育民”工程,构筑法治宣传教育体系

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已开展“法律进村居”20余场次。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20个农村法治文化精品,营造了良好法治文化氛围。扎实推进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已创建13处。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法治意识,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促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