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学学前教育范文

时间:2024-01-03 17:58:15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学学前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学学前教育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指出了大学学前教育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等多种应对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调动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促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的学前教育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培养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学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各国的学前教育学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助推器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准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迷失,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大学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目标迷失。很多老师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甚明了,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学对教学技能非常的不重视,难以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具体的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其实反映的就是老师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他们把学前教育学的功能看得过高了也没有认识到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与教学实践相挂钩的。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定位不准确使得教学工作偏离其实际的方向才导致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且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理论知识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当然,老师们对新的社会实践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也使得学前教育学的学生们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时效性差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些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那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中心。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所谓的实训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许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彩排罢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的组织中,因此没有获得真正需要掌握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师德养成与教学技能的学习分开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时间花费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因而时效性非常之差。

3、专业生源素质差,学生态度消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学前教育学中还存在着专业生源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着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相当的匮乏,一些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着眼于这一点就放低生源的入学门槛,以此来推动学前教育人才的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源素质差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生源素质差还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往往能够发现幼儿园只对技能型的老师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放在心上因而态度消极难以真正的学好学前教育学。

二、如何促进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为了尽快的改善学前教育应该要从更新学科目标开始着眼。老师们应该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教学素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应该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明确了这个目标老师们就不会在教学工作中迷失方向。为此,老师们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著作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特别是要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完善自身的素质。当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改变部分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彻底放弃或是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强课堂互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思维优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还应该要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正确的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自己的本分也可以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2、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

针对实训的时效性差的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要积极寻找比较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延长岗位实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更加长久的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实践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有新意的教学尝试,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既可以自己去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多多锻炼也可以请一些幼儿教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这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习形式和对象,应该逐渐尝试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教学技能,才艺方面要有突破还应该从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加强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以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为例,该系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标准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就积极倡导学生们多多实习。该系不仅联系了很多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到学校开展丰富的知识讲座还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到一些幼儿园去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并切身体验到了那种教学氛围为自己的进步找准了方向。正是因为这该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可见,实习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3、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该要严把入学关,要适当的提高入学门槛。对于那些学员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审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学员的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选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急于进行批量式的教育而应该在质的提高上多下些功夫。除了严把入学关外还应该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一方面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即抓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前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我国抓好基层教育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还应该要深入实践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去锻炼自己。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并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搞好教学工作,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则有利于学生不受调皮学生的干扰能够镇定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解决突发状况。

三、总 结

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深化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文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指出了大学学前教育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等多种应对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调动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促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的学前教育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培养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学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各国的学前教育学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助推器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准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迷失,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大学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目标迷失。很多老师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甚明了,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学对教学技能非常的不重视,难以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具体的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其实反映的就是老师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他们把学前教育学的功能看得过高了也没有认识到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与教学实践相挂钩的。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定位不准确使得教学工作偏离其实际的方向才导致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且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理论知识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当然,老师们对新的社会实践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也使得学前教育学的学生们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时效性差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些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那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中心。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所谓的实训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许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彩排罢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的组织中,因此没有获得真正需要掌握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师德养成与教学技能的学习分开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时间花费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因而时效性非常之差。 

3、专业生源素质差,学生态度消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学前教育学中还存在着专业生源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着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相当的匮乏,一些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着眼于这一点就放低生源的入学门槛,以此来推动学前教育人才的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源素质差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生源素质差还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往往能够发现幼儿园只对技能型的老师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放在心上因而态度消极难以真正的学好学前教育学。 

二、如何促进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为了尽快的改善学前教育应该要从更新学科目标开始着眼。老师们应该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教学素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应该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明确了这个目标老师们就不会在教学工作中迷失方向。为此,老师们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著作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特别是要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完善自身的素质。当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改变部分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彻底放弃或是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强课堂互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思维优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还应该要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正确的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自己的本分也可以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2、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 

针对实训的时效性差的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要积极寻找比较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延长岗位实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更加长久的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实践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有新意的教学尝试,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既可以自己去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多多锻炼也可以请一些幼儿教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这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习形式和对象,应该逐渐尝试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教学技能,才艺方面要有突破还应该从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加强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以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为例,该系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标准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就积极倡导学生们多多实习。该系不仅联系了很多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到学校开展丰富的知识讲座还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到一些幼儿园去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并切身体验到了那种教学氛围为自己的进步找准了方向。正是因为这该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可见,实习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3、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该要严把入学关,要适当的提高入学门槛。对于那些学员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审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学员的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选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急于进行批量式的教育而应该在质的提高上多下些功夫。除了严把入学关外还应该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一方面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即抓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前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我国抓好基层教育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还应该要深入实践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去锻炼自己。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并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搞好教学工作,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则有利于学生不受调皮学生的干扰能够镇定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解决突发状况。 

三、总 结 

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深化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文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第3篇

关键词:大学 学前教育学 教改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培养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学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各国的学前教育学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助推器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准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迷失,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大学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目标迷失。很多老师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甚明了,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学对教学技能非常的不重视,难以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具体的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其实反映的就是老师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他们把学前教育学的功能看得过高了也没有认识到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与教学实践相挂钩的。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定位不准确使得教学工作偏离其实际的方向才导致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且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理论知识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当然,老师们对新的社会实践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也使得学前教育学的学生们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时效性差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些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那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中心。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所谓的实训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许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彩排罢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的组织中,因此没有获得真正需要掌握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师德养成与教学技能的学习分开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时间花费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因而时效性非常之差。

3、专业生源素质差,学生态度消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学前教育学中还存在着专业生源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着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相当的匮乏,一些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着眼于这一点就放低生源的入学门槛,以此来推动学前教育人才的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源素质差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生源素质差还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往往能够发现幼儿园只对技能型的老师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放在心上因而态度消极难以真正的学好学前教育学。

二、如何促进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为了尽快的改善学前教育应该要从更新学科目标开始着眼。老师们应该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教学素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应该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明确了这个目标老师们就不会在教学工作中迷失方向。为此,老师们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著作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特别是要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完善自身的素质。当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改变部分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彻底放弃或是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强课堂互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思维优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还应该要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正确的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自己的本分也可以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2、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

针对实训的时效性差的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要积极寻找比较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延长岗位实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更加长久的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实践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有新意的教学尝试,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既可以自己去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多多锻炼也可以请一些幼儿教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这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习形式和对象,应该逐渐尝试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教学技能,才艺方面要有突破还应该从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加强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以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为例,该系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标准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就积极倡导学生们多多实习。该系不仅联系了很多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到学校开展丰富的知识讲座还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到一些幼儿园去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并切身体验到了那种教学氛围为自己的进步找准了方向。正是因为这该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可见,实习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3、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该要严把入学关,要适当的提高入学门槛。对于那些学员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审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学员的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选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急于进行批量式的教育而应该在质的提高上多下些功夫。除了严把入学关外还应该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一方面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即抓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前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我国抓好基层教育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还应该要深入实践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去锻炼自己。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并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搞好教学工作,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则有利于学生不受调皮学生的干扰能够镇定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解决突发状况。

三、总结

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深化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文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指出了大学学前教育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等多种应对措施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调动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促进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的学前教育学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幼儿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培养学前儿童的学前教育学是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与欧美各国的学前教育学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人才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助推器的新时代,只有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繁荣准备良好的人才基础。 

    一、大学学前教育学的现状 

    1、课程教学目标迷失,观念传统落后 

    目前大学学前教育学中存在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课程教学目标迷失。很多老师对学前教育学的教学目标不甚明了,认为当前的学前教育学对教学技能非常的不重视,难以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来具体的指导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这其实反映的就是老师们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迷失,因为他们把学前教育学的功能看得过高了也没有认识到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与教学实践相挂钩的。正是由于老师们对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定位不准确使得教学工作偏离其实际的方向才导致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教学目标迷失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占据着当前的教学组织形式,很多老师依然将自己作为中心进行说教式的教学且没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没有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在老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填鸭式”的被动接受老师所教的理论知识而无法进行适当的创新。当然,老师们对新的社会实践内容没有及时的了解也使得学前教育学的学生们对这一专业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 

    2、实训环节流于形式,时效性差 

    学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如果这些人才缺乏实践操作能力那就违背了学前教育的中心。当前的学前教育中就经常出现这种问题,所谓的实训只不过是流于形式罢了。许多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往往只不过是进行一场事先安排好的彩排罢了,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工作的组织中,因此没有获得真正需要掌握的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师德养成与教学技能的学习分开了,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尽快的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实训的过程中,时间花费了但是效果却不见好,因而时效性非常之差。 

    3、专业生源素质差,学生态度消极 

    除了上述的问题外,学前教育学中还存在着专业生源素质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着这个问题是因为专业的幼儿园教师相当的匮乏,一些高等学校和教育机构着眼于这一点就放低生源的入学门槛,以此来推动学前教育人才的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源素质差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生源素质差还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态度非常的消极。很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往往能够发现幼儿园只对技能型的老师比较重视,这就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放在心上因而态度消极难以真正的学好学前教育学。 

    二、如何促进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更新学科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为了尽快的改善学前教育应该要从更新学科目标开始着眼。老师们应该要明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教学素养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应该要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并提高教学技能。明确了这个目标老师们就不会在教学工作中迷失方向。为此,老师们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去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着作并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特别是要掌握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完善自身的素质。当然,转变教学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改变部分老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应该被彻底放弃或是进行更加合理的改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增强课堂互动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发挥各自的思维优势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还应该要强调老师自身的素质,新时期的老师不仅要快速的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学会利用多媒体和其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还应该要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作为老师要特别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正确的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自己的本分也可以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  2、延长岗位实践时间,发挥见习实习的作用 

    针对实训的时效性差的问题相关人员也应该要积极寻找比较符合实际的应对策略。延长岗位实践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在实习期间学生通过更加长久的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实践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也可以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一些有新意的教学尝试,这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注意校内教学和校外教学相结合,既可以自己去一些幼儿教育机构多多锻炼也可以请一些幼儿教师和专家到学校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这就可以实现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习形式和对象,应该逐渐尝试向多层次多维度的实践发展。不仅在教学技能,才艺方面要有突破还应该从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加强实习是非常必要的。以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为例,该系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标准的专业学前教育人才就积极倡导学生们多多实习。该系不仅联系了很多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到学校开展丰富的知识讲座还利用便利的条件让学生到一些幼儿园去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了解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他们了解到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积累了教学经验并切身体验到了那种教学氛围为自己的进步找准了方向。正是因为这该系的教学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培养的人才也受到用人单位的赞赏。可见,实习的作用的确不能忽视。 

    3、提高入学门槛,转变学生学科态度 

    为了培养出一批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人才应该要严把入学关,要适当的提高入学门槛。对于那些学员要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特别是要建立定期考核和审查机制以此来规范学员的行为提高学员的素养,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选出一批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保证生源质量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过程中应该不急于进行批量式的教育而应该在质的提高上多下些功夫。除了严把入学关外还应该要积极转变学生的学科态度。一方面要使学生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学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幼儿的教育水平即抓好基础教育另一方面要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学前教育学的兴起与发展是在我国抓好基层教育的过程中所要求的,学生们要认识到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并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生要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积极阅读大量专业书籍还应该要深入实践到各种教育机构中去锻炼自己。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要重视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只有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时刻记住自己的任务并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搞好教学工作,而过硬的心理素质则有利于学生不受调皮学生的干扰能够镇定的通过适当的方式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解决突发状况。 

    三、总 结 

    总而言之,推动大学学前教育学的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精神和高超技能的复合型教育人才才能深化我国的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文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第5篇

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在界定数学学习投入内涵的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同学和家庭四个层面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提升数学学习投入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学习投入;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普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比,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艺术类课程的建设。这就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科学类课程,特别是数学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好。本文在界定数学学习投入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有关提升数学学习投入的策略。

一、数学学习投入的内涵

学习投入是学生对学习所持有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Schaufeli首先提出学习投入的概念,认为学习投入包括活力、奉献与专注三个方面。活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斗志,面对问题能够迎难而上;奉献是指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懈努力;专注是指学生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中,并体验到愉悦的获得感。据此,我们认为学习投入反映了学生在行为上、情感上和认知上的精神状态。数学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加课堂和课外的各项学习活动,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学习投入是一种行为投入,它体现在上课认真听讲、专心致志,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并能主动开展拓展性的学习。数学学习投入是一种情感投入,它体现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积极主动、富有兴趣,能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数学学习投入是一种认知投入,它体现在学生喜欢思考和提问,能够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创造和联想能力,进行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可以说,数学学习投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的统一体。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一)学校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作为一个面向特殊群体的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习氛围和课业负担等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有重要影响。首先,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学学科的定位,决定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认知投入程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幼儿教学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可能不是太深、太多,但是数学思维的运用是潜移默化的。如果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一味地强调艺术教育而忽视思维训练,那么学生将理所当然地认为数学是一门“副科”,不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投入具有正相关的导向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克服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相反,散漫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出现倦怠,导致学生应付数学学习。最后,课业负担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如果数学课业难度大、考试次数多,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心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不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因素

教师作为数学课程的引导者,其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以及师生关系,都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因素。首先,教师对于数学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影响着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接受和认可水平。教师在数学课堂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需求,学生就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愿望和更高水平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表现出的负责、尽职态度,将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期望,将从内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最后,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使学生产生内隐追随,以教师的行为作为模仿的对象,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会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作为巩固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同学因素

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同学因素,主要包括同学影响、同学支持和同学压力。同学影响主要体现为班级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同学之间相互影响,彼此激发学习的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数学学习环境,有效调动同学的数学学习投入;相反,班级同学对于数学学习的懈怠,将在同学之间“传染”,影响学生个体的数学学习投入水平。同学支持表现为同学之间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合作和帮助的行为,让学生个体感觉到数学学习的正向作用和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投入水平。同学压力与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水平呈现倒U形曲线关系,即适当的同学压力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水平的提高;而当数学学习投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同学压力进一步加大,将导致数学学习投入水平的下降。

(四)家庭因素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家庭特征和家庭环境,对于其数学学习投入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是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的保障和基础,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动力源泉。学生家庭特征主要是指父母亲职业状况、父母亲婚姻状况、兄弟姐妹情况(即是否独生子女)等家庭情况。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支持程度、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理念和行为、家庭气氛和谐状况。良好的家庭特征和家庭环境,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投入产生正向影响;相反,缺乏爱和支持的家庭,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有不利影响。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学习投入提升策略

(一)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并重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注重人文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忽略科学类课程,特别是数学课程的设置。传统观念认为,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而游戏即是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于是很多学校在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时,对数学这类在幼儿教学中不直接开设的学科,减少开课学时,逐渐边缘化。殊不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学科教育,而且是思维教育。这样的思维教育将贯穿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对其开展的幼儿教育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调整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变过去重视人文艺术教育、忽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导向,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并重,从学校层面提高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这样的课程设置指导原则,将增强学生对数学课程的认同感,使学生树立数学学习成就动机,提高数学学习投入水平。

(二)改善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投入水平

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通过学讲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特征,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在情感上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愉悦感。同时,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将数学课堂学习与学生实习环节中的数学思维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功效,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投入水平。

(三)建立数学学习共同体,促进同学之间的数学学习交流

同学群体对于数学学习的共同认知,将影响学生个体对数学学习的投入水平。班级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伙伴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将有利于营造你追我赶、互相促进的学习氛围。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学优生和学困生将结成对子,通过交流和模仿,促进班级数学学习的共同进步。同时,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将得到同学的心理支持,树立良好的数学学习动机,产生较高的学习期望,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投入水平。

(四)积极争取家庭支持,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学业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源泉,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投入的基础条件。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后,家长要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兼顾人文课程、科学课程、艺术课程和体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同时,家长在生活方面要积极支持学生的学习,既不要娇惯,也不要放任,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信的生活态度,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投入水平。

作者:林琳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和相关变量[J].心理研究,2011,4(1):81-87.

[2]张娜.国内外学习投入及其学校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5(2):83-92.

[3]周琰,谭顶良.初中数优生、数困生的数学学习投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2):53-57,94.

第6篇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多为幼儿园、幼教机构或早教机构,工作对象主要是幼儿,从2012年10月国家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不难看出,幼教工作者要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6]。因此,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学语文、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还必须学习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课程,以便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幼教技能和终生学习的态度。从教学实践与学生实习指导中笔者观察到,即使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也很清楚英语学习在他们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他们对英语学习仍然抱有很高期望,希望能通过高校里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式来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在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幼教技能训练恰好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沉闷、乏味的局面,使英语教学变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必须将英语教学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教育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确保每一个学习者能够得到适合其现阶段语言能力的“i+1”输入,即语言输入总体难度不超过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但又包含了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的语言信息。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水平的悬殊差异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教师只有将教学内容同专业课程训练有机结合,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模式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协调发展。笔者仍然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层: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教材分层(包括教学内容)、教法分层和考核分层[7],但就具体操作而言,应更紧密围绕学生幼教技能的训练,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

1.学生分层

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通常按照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或摸底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显性和隐性分层。显性分层将学生分为优、中、一般,很容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显性分层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视了其它两方面,就该专业的学生而言,只有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外部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各层次学生共同发展。因此,笔者采用了隐性分层,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类也就是英语成绩较突出的这部分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有优势,但其在音乐、舞蹈、美术等技能方面缺乏训练;第二类学生成绩一般或较差,但是性格开朗、活泼好动并喜爱音、体、美等艺术类课程,有较强的表现欲;第三类学生成绩和艺体方面都不突出,性格内向、缺乏活力,学习动机和兴趣不高。在教学实践中,第一类学生对教学内容吸收较快,可以帮助后两类学生;第二类学生在幼教技能方面发展较快,可安排其在课堂中充分展现,并调动其他学生共同参与;第三类学生则更需要得到教师及其他同学的鼓励与帮助,才能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目标分层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将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知识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着力训练学生的演、唱、跳、画、戏等教学技能。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英语学习时间为两学年,教师不能将英语等级考试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了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拓展其幼教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内三类学生的目标可分别设为:第一类学生应尽早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逐渐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努力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掌握运用教师所教授的幼儿英语歌曲、手指游戏、故事、律动等幼教技能,并能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创幼儿英语歌曲、手指游戏、故事、律动等,能设计和组织开展好较为简单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具备较强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第二类学生应努力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能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幼儿英语歌曲、手指游戏、故事、律动等,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自学的幼儿英语歌曲、手指游戏、故事、律动等教授给其他学生,有良好的幼儿英语教学基础;第三类学生应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会教师所教授的幼儿英语歌曲、手指游戏、故事、律动等,并能配合其他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对英语学习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3.教学内容分层

目前,由于没有较好的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材,大部分学校使用的是高职高专综合英语教材,因此学生除要了掌握必须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外,教师还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第一类学生除了要掌握课本上要求的所有内容之外,教师还应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语言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准备,并适当增加拓展内容和幼教技能的训练;针对第二类学生,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的难易程度作适当缩减,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可为学生多安排些唱、跳、演、画、戏等方面的幼教技能训练,让这类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师应为第三类学生多安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练习,要尽量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为学生多提供日常口语练习,让他们能够听懂并会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锻炼他们在公众面前开口说话的胆量。比如,在《新职业英语》第二册Unit 5Brand的War-ming-up中,教师可将在网络中搜集到的有关Nike、PizzaHut等知名品牌的广告视频作为学生的一个听力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要求他们作记录,并能听懂广告;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欣赏并能听懂自己熟悉的单词或短语,仅作为“灌耳”练习。

4.教学方法分层

王策三指出:“教学方式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和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调动各类学生的主动性,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他们多进行课外阅读,了解英美文化并增加词汇量,努力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可适当采取合作学习法、讲授法、翻译法、听说法、PPP教学法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找出自身的问题和缺陷,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应多使用交际法、视听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5.考核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获得反馈后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8]。教师不应将期末考试或英语过级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和形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应就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程度等进行考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快乐。终结性评价可参考学生的考试分数、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但比例不应过高,对于通过等级考试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加分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比例可以分为:课堂表现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幼儿英语歌曲、游戏等幼教技能展示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60%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为了改善就业结构,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专业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专业,通过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后可以从事幼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相关的工作。学前教育的专业内容内涵丰富,涵盖了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对将来计划从事幼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中职学生而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本文将对目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特点,提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中职学生与一般中学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具体从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多方面体现出在同一专业,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很多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完全不知所云,跟不上课堂教学节奏。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好,还有的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这些想法都导致学生对学习的不重视和不努力。

二、教育心理学教学特点分析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同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教育心理学既有教与学的性质,还具有心理学的性质。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融入教学活动。由于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属于理论研究型课程,因此,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常常对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学效果也相对不甚理想。下文将结合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现状和教育心理学的特点,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运用分层教学法

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教学知识,却仍有一部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完全不知所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学习。

(二)激发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教育心理学对中职学生而言相对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比重,通过一些有趣的视频、短片等来向学生更为生动地传授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幼儿行为的纪录片,让学生观看幼儿吵架、哭闹等行为,加强学生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认知。在观看影片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影片,总结幼儿的一些心理行为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联系,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分析并上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调动感官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并能结合影片中的场景学以致用,将来运用到学前教育工作中。

(三)注重实践,运用小组合作教学

教育心理学虽然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是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因此作为教师,在开展教育心理学课程时,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结合前面提到的分层教学法,让学生依据层次有序分组。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幼儿的实际案例,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在分析结果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并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了课程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独立思考、表达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特点,对如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育心理学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红燕.关于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思考: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现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