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16:56:47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管理考试技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财管是一门最容易打击意志薄弱者的自信心,最容易增强意志坚强者的成就感的课程。
“打击弱者的自信心”,是指这门课程有大量的公式,尤其是个别非常复杂的公式,似乎给人一种“除非数学基础良好、否则难以通过”的错觉,一些考生信心十足的准备参加考试,但一看到大量繁琐的公式,顿时“大惊失色”、“信心全无”。
“增强意志坚强者的成就感”,是指这门课程一旦以顽强的意志克服某些难点之后,很容易拿到高分,以至于迸发出一股 “豪气”——“财务成本管理我都过了,还有什么我不能通过的”(注意,这是一种可以长久给你带来收益的无形资产)。然而财务成本管理究竟该怎样学?
学习方法建议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门课的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众所周知,这门课涉及的计算题目比较多。对于计算型知识点和公式,要注重理解分析,不要以为记住公式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只有理解了才能够灵活运用。有的同学习惯做很多题目,而不认真的学习教材,这种方法不可取。
考试是针对教材的知识点出题的,一个知识点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出题,你做会了一个题目,也许只是解决了这个知识点的一个角度,考试的时候可能是出的这个知识点的另外一个角度,结果你还是不会做。所以大家应该认真掌握教材的知识点。
其次,我们要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并付出努力,认真学习。
(1)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把握重点,提纲挈领,融会贯通;
(2)全面研读指定的教材,把常用的、重要的公式作为学习重点;
(3)关注新增和修改内容;
(4)要具备有关基础知识,特别是会计知识;
(5)切忌死记硬背,财务成本管理涉及的公式很多,如果单纯记忆而不理解的话,是很难灵活应用的,所以要加强习题练习,可以参考网校编写的梦想成真系列丛书之《应试指南》和《经典题解》。通过做题和总结加强理解。
一、近三年《财务管理》考试分值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考题中近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考生的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中国会计视野网站在对中级职称本门课考试中难度大的题型的调查中,有63.51%的人选择了多项选择题,所占比重最大。详细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考生对多选题和综合题普遍感觉有难度,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理解,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路。这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积极的思考,有意培养思路,方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另外,笔者对今年《财务管理》试题做了分析和统计,发现指定教材的每章都有考点,覆盖面很广,考题的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如综合题一几乎把教材中有关涉及股票相关的计算做了较全面的测试,其命题点包括“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附权优先认股权价值”、“留存收益筹资成本”、“股票股利”、“股票回购”等内容。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能够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但重点比较明确,难点也较突出,主要分布在第2、3、4、6、7、8、10、12等八章中。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考生有效地借鉴以前年度试题导向性,对于更好地把握该门课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命题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考生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和指定的辅导教材认真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而且要对中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情况和要求有所了解,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准备,这才是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有力保障。
二、2008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总结
一是严格命题范围,主要集中在考试大纲和指定考试用书中。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考生应当以书为本,学透教材,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是考试命题重实务性,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这类题目综合性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是考核的知识点较全面,题量多、计算量多、综合性强,重点难点突出。
首先,《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广,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比较多。按照“全面考核”的要求,历年的考试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辅导教材的主要知识点。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每年的考题对重要知识点的考察所占的分值都较高,为此考生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年考题,从中把握重要考点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其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前后的关联度较高,由于在实务上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所以在考试中,往往容易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第七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比率预测法与第八章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法的结合;第七章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现金净流量、净现值以及内含报酬率的结合;第七章综合资金成本或第二章资本资产定价模式的计算折现率与第四章净现值、计算期统一法的结合运用;第二章风险衡量指标与第八章杠杆的综合计算;第九章剩余股利政策与第八章每股利润无差别法的计算、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与第七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综合计算;第九章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与第十二章上市公司财务比率的计算;第八章杠杆计算与第十二章因素分析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合运用等。
最后,《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定量计算分析,课程内容的这一特点反映在考试中,表现为考题的计算量较多。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试题中与计算有关的内容大体上占50%以上。并且,不管是计算分析题还是综合题,其计算量都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试题的这些特点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将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其原理作为学习的重点。
需要强调的是,考生要学好财务管理这门课程,总体上要掌握三个基本项:第一,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指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基本特点,如时间价值、风险、最佳资金结构等。这些内容是掌握财务管理方法的基础,必须下功夫反复的记忆和理解。第二,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财务决策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以及财务评价等方法,如债券价值评估、财务分析体系等这些内容会涉及到一些较深奥的数学知识,对某些考生有一定难度,考生要下一定的功夫。第三,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考生对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应系统掌握其计算前提、步骤及注意点,弄清业务处理的原理、公式的演变、数据的来源、方法的选择、理论的获取以及案例的启示等。通过记忆公式一案例练习一总结公式,不断反复,从而提高自身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务操作能力。
三、对2009年《财务管理》考生应试的几点启示
《财务管理》这门课程相对于其他中级职称考试科目知识层次更高级、更复杂,学习难度更大一些,因此,考生们在学习时要注意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一个正确的方法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现将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建议如下:
其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员们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1)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2章、第3章、第4章,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1章、第5章、第9章等;(2)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当年一般都要考到。
其二,教材至少看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反复演练习题,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才是考试制胜的法宝。具体时间可安排如下:
第一轮(12、1月份):教材看完第一遍,要求看完就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不做题目。
第二轮(2、3月份):开始做题,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精选题库》,每门课程一本,此外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
第三轮(4月份):融会贯通,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精做研做,彻底搞懂,举一反三。
第四轮(5月一考试前):补缺拾差,教材第四遍。要求做模拟题,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回顾历年真题,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其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并熟悉近三年的考题。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对于应试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历年考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前一般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安排在上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的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追求题海战术。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考生不要机械地死背概念、死记公式和例题,要在必要的记忆基础上,真正理解有关公式和内容,要了解例题中数据来源、计算步骤和公式的运用技巧,多锻炼自己对财务问题的职业判断能力。考生在对近三年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时,要注意了解教材中的知识考查点和例题是怎样转化为考题的,从而掌握出题规律,并对未来年度的试题做出大胆的预测;此外要注意了解财务管理考试的特点,以便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考点和难点,制定好学习计划,积极有效地备战财务管理的考试。再者,为适应改革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财务管理教材每年都会调整或新增一些内容,请考生务必注意,这些新增内容一般都是当年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近三年考试分值表 如表1所示:
(二)考试分值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考题中近三年总题量保持在51题,且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55%和45%,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6道题,但分数比重较大;而且对考生的计算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要求较高。
二、2010年《财务管理》教材变化情况与基本结构
(一)教材变化情况2010年教材与2009年相比较,内容变化很大。由原来十二章的内容改为八章的内容:删除了原教材的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将原教材的第七章、第八章合并成新教材的第三章(筹资管理),将原第九章、第十一章的部分内容合并成新教材的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为新教材的第七章;原教材的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第十章(财务预算)、第四章(项目投资)、第六章(营运资金)、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改为新教材的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四章(投资管理)、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从图1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其知识体系的脉络是非常清楚的,具体的命题要点分析如下:
一是基础知识,本部分为第一章总论,主要出客观题。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环境,为以后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一般会出四、五道客观题,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阅读教材、熟悉基本内容。第一节重点掌握四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第二节重点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重点注意分权与集权的选择;第四节重点注意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是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本部分包括筹资管理(第三章)、投资管理(第四章)、营运资金管理(第五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第六章)、税务管理(第七章)共五部分内容,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三章,第一节注意资本金制度;第二节注意股权筹资中有关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掌握股权筹资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融资租赁的租金构成和租金的计算,掌握各种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第四节掌握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注意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及高低点法;第六节注意掌握个别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掌握三个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掌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第四章,第一节注意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节注意净现金流量的内容和估算,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三节着重掌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第四节掌握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的应用)以及特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第五章,第一节注意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第二节注意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模式;第三节着重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决策问题;第四节注意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及再订货点的确定;第五节掌握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的规定,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及其运用,短期融资券的优缺点和应收账款保理。第六章,第一节注意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第二节注意掌握指数平滑法以及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三节注意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掌握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第四节注意股利理论,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运用(与其他章结合出计算题或综合题),掌握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特点;第七章,第一节注意税务管理的各内容构成;第二节注意掌握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注意掌握研发税收筹划及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第四节注意掌握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注意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第六节注意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三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本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八章共两章内容,为全书次重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第二章,第二节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第三节注意目标利润的测算方法,销售预算的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第八章,第一节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第二节注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三节着重掌握杜邦分析法,注意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
三、近三年《财务管理》命题规律
(一)严格命题范围:考试大纲与指定考试用书考试大纲是考核时的纲领性资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性,包括了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框架;指定用书是大纲的具体化和细化,是考生最应该认真掌握的内容。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既是考生复习的范围,也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从这些年考试的试题来看,基本上没有超过考试大纲和考试用书范围的试题。因此,考生应当以书为本,吃透教材,全面掌握考试用书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命题重实务性,兼顾理论性且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财务管理》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实务为重、结合理论。因为会计资格考试的对象主要是从事实务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考核目标是检验考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基本理论水平。因此,考试的重点在于对实务方法的掌握,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尤其是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不过近几年考试中,涉及到理论方面的试题多围绕基本理论,难题、偏题、怪题较少。因此,考生在准备理论部分时,关键是要真正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中多会出现理论性问题,其目的是考查考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概念与原理。而实务操作技能主要集中在计算题和综合题,这类题目综合性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考生要在有效理解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特别是结合平时实务经验,仔细体会、理解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最好尝试用基本理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思路。思考不仅仅有利于通过考试,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与《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课程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绝大部分内容不存在准则、法律规定,许多决策和分析都要依靠决策者自己的职业判断,因此,对于综合性强的试题,教材上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积极的思考,有意培养思路,才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考试涉及面广,题量大、综合性强,重点难点突出总体看来,各年的题量都在50道左右,题量较大。仔细看来,各年试题考点覆盖面很广,考题的综合性强。特别在多选题、计算题和综合题中,涉及到多个考点,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教材,而且要对教材各章内容融会贯通,并且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近几年命题中,虽然各章的内容或多或少均有涉及,但重点比较明确,难点也较突出,如第三章资金需求量预测的销售百分比法与其他章节的结合,
息税前利润的计算与第四章净现金流量、净现值以及内部收益率的结合,每股收益分析法与第七章权益筹资、债务筹资的税务管理的结合,杠杆的计算与第六章投资中心的评价指标的计算以及第八章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结合等。
四、2010年《财务管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题型、题量预测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51题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5%和45%左右,其中,计算题应在4题左右,综合题在2题左右。
(二)试题难度预测由于教材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难度大大下降,所以,估计20IO年的试题难度比2009年还要有所下降。但是必须注意2010年的试题可能更偏重与实际结合。
(三)考点预测财务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仍是20lO年考核的重点。尤其是第3、4、5、7四章,考生要重点关注其中的计算和综合分析题。
五、《财务管理》学习方法
(一)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制定一个详细周密而又切实可行的计划,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考生也可以根据辅导课程的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笔者建议采用“有所侧重”的原则来分配宝贵的学习时间,“有所侧重”有两层含义:前期侧重理解性章节,如第3章、第4章,后期侧重记忆章节,如第1章、第8章等;侧重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因为当年新增、变化的内容一般要考到,如第7章。
(二)细读教材三遍第一遍粗读,不求甚解,只要求了解《财务管理》一书的大概知识体系,对主要的内容快速浏览,做适当的标记;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教材各章节,适当选择习题加以练习和巩固主要知识点;第三遍,融会贯通,这一阶段,要注意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应快速看书,寻找自己还未记牢的知识点,对其进行重点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知识点,反复演练习题,熟练掌握其原理和计算方法,才能真正掌握。具体时间可按排如下:第一轮(12、1月份):教材看完第一遍,要求看完就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不做题目;第二轮(2、3月份):开始做题,同时教材看第二遍。要求做如经科版《精选题库》,每门课程一本,此外看根据做题进度精读教材;第三轮(4月份):融会贯通,教材第三遍。要求开始做综合专题,精做研做,彻底搞懂,举一反三;第四轮(5月一考试前):补缺拾差,教材第四。要求做模拟题,回顾自己的专题总结,回顾历年真题,完成全部教材学习。
(三)选择典型的例题练习做练习既可检验看书的效果,又可增强看书的效果,对于应试非常既必要又重要。在看教材第二遍的同时,可就各章的内容做一些典型习题,力求掌握该章的重要知识点;在看教材第三遍的同时,要选择一些跨章节综合题(历年考题)演练,力求前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考前应做5-6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两天一套,最好安排和《财务管理》的考试时间保持一致(即上午做),一直持续到考前,做完试题后,可针对做题的情况,再将教材浏览一遍,做最后一次补缺。这既可以检验自己综合应试能力,也可以检验自己是否已进入考试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放弃书本,一味做题。只有弄懂教材,掌握了主要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全书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四)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大、难度深,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多动手计算。
六、《财务管理》应试技巧
由于每门学科都有其重要的知识点,因此每年的考题对重要知识点的考察占的分值都较高,因此考生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历年考题。从中把握重要考点和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分值分布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近四年《财务管理》考题中总的题量保持在50题左右,题型保持相对的稳定;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平均为55%和45%,主观题的题量虽只有5~6道题,但分数比重较大;对考生的计算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
二、2011年考试教材主要变化与教材基本结构
2011年教材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仅进行了勘误。2011年《财务管理》教材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
(一)基础知识本部分为第一章总论,主要出客观题。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环节、财务管理体制以及财务管理环境,为以后章节的内容奠定基础。本章一般会出四、五道客观题,要求考生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阅读教材、熟悉基本内容。第一节重点掌握四种财务管理目标的优缺点;第二节重点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第三节重点注意分权与集权的选择;第四节重点注意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
(二)财务管理的主体内容本部分包括筹资管理(第三章)、投资管理(第四章)、营运资金管理(第五章)、收益与分配管理(第六章)、税务管理(第七章)共五部分内容,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a
第三章第一节注意资本金制度;第二节注意股权筹资中有关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的优缺点,掌握股权筹资的特点;第三节注意融资租赁的租金构成和租金的计算,掌握各种长期负债筹资的特点;第四节掌握可转换债券筹资和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第五节注意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及高低点法i第六节注意掌握个别成本及平均资本成本计算,掌握三个杠杆的计算与分析,掌握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
第四章第一节注意投资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第二节注意净现金流量的内容和估算,掌握净现金流量的计算;第三节着重掌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的计算;第四节掌握独立方案财务可行性评价,多个互斥方案的决策(尤其是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的应用)以及特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第五章第一节注意营运资金管理战略;第二节注意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以及现金管理模式;第三节着重掌握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决策问题;第四节注意掌握存货经济批量模型及再订货点的确定;第五节掌握与银行借款有关的信用条件的规定,放弃现金折扣成本的计算及其运用,短期融资券的优缺点和应收账款保理。
第六章第一节注意收益与分配管理的内容;第二节注意掌握指数平滑法以及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三节注意掌握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掌握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第四节注意股利理论,掌握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剩余股利政策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运用(与其他章结合出计算题或综合题),掌握股票股利、股票分割、股票回购的特点;
第七章第一节注意税务管理的各内容构成;第二节注意掌握债务筹资、股权筹资的税收筹划;第三节注意掌握研发税收筹划及直接投资税收筹划;第四节注意掌握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税收筹划;第五节注意掌握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女4及亏损弥补的税务管理;第六节注意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三)财务管理的主要环节本部分包括第二章、第八章共两章内容,为全书次重点。本部分除了出客观题,也是主观题的主要出题点。
第二章第二节掌握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的优缺点;第三节注意目标利润的测算方法,销售预算的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的编制以及现金预算的编制。
第八章第一节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应用;第二节注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三节着重掌握杜邦分析法,注意绩效评价的评价指标。
以上内容是《财务管理》教材的基本框架以及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掌握上述内容对于通过考试十分重要。
三、近年《财务管理》试卷命题规律及趋势预测
(一)命题规律总结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该课程考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考核的知识点较全面。《时务管理》课程内容广,理论和方法问题都比较多。按照“全面考核”的要求,历年的考试内容基本上涵盖了辅导教材的主要知识点。二是有一定的综合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前后的关联度较高,由于在宴务上财务管理的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所以在考试中,往往容易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三是计算量较大。错务管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定量计算分析,课程内容的这一特点反映在考试中,表现为考题的计算量较大。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试题中与计算有关的内容大体上占50%以上。并且,不管是计算分析题还是综合题,其计算量都较大,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试题的这些特点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将有关的分析计算方法及其原理的作为学习重点。
(二)考试趋势预测一是题型、题量预测。题型、题量将保持稳定,题型仍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题及综合题五种。题量将在50题左右。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别占55%和45%左右,其中,计算题应在4题左右,综合题在2题左右。二是试题难度预测。财务管理考试历年试题难度适中,预计今年总体难度会保持20lO年的水平。三是重点、考点预测。财务管理的五大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与分配管理、税务管理)和财务分析与评价仍是2011年考核的重点。
四、2011年《财务管理》复习应考方法
针对课程的考试特点,在复习准备时,掌握以下学习方法和应试要点对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顺利通过考试很有帮助:
(一)学习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科学合理,方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根据经验,要较好地在短时间内掌握《财务管理》并以良好状态迎考,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两薄一厚”、“研练结合”、“狠抓基本”和“提高计算”等。
一是“两薄一厚”。既要人进去,又要出得来。“一薄”,就是在详细学习之前必须先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框架结构,明确整个课程共分为几大块,每一大块主要包括什么内容,每一大块的重点在哪里等,做到学习之前对整本书胸有成竹,使自己有居高临下之感。
“二薄”,就是通过详细研读和练习,要达到对全部内容了如指掌,解题思路自然流畅,公式术语随时显现的状态,将书读“薄”,可以“出来”。“一厚”,是要理清教材思路,详细研读教材内容,把书读“厚”,从而对各知识点理解更为丰富。这一步十分关键,需要时间,但更需要毅力。到了这种境界,迎考也好,工作也罢,都可以对《财务管理》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二是“研练结合”。既要研习教材,又要做大量练习。迎考
准备太体可以概括为“教材・习题・教材・习题”。学习的第一步是要全面、深刻、细致地掌握教材内容,坚决防止那种一上来就做题、片面搞题海战术的学习方法。但只看教材也不行,不可能全面掌握教材内容,于是第二步通过做习题,以巩固教材的知识点,不断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第三步,对于不懂、不会的内容,回过头来再去精读、体会教材的讲解,最后再通过做习题。经过不断循环往复,理解和解题能力可以不断提高。因此,要研读教材与精做习题的有机结合,切不可有所偏废。至于题目,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题目比较简单,直来直去,旨在帮助考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第二类题目难度相当于全国统一考试题目,目的在于提高,多做自然有益无害;第三类题目是全国统一考试历年试题,通过做这类题目,可以摸清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迎考益处良多。经验证明,第二类题目和第三类题目必须做,而且要有一定的量。
三是“狠抓基本”。首先,要掌握财管的基本理论,主要指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特点,如时间价值、风险、资金结构等,这些内容是掌握财务管理方法的基础,必须下功夫反复的记忆和理解;其次,要掌握财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财务决策的方法、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控制的方法,如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杜邦体系分析法、现金预算的编制方法等,这些内容会涉及到较深奥的数学知识,对某些考生有一定难度;第三,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考生对书中涉及到的内容,应系统的掌握其计算前提,步骤及注意点,弄清业务处理的原理,公式的演变,数据的来源,方法的选择,理论的获取,案例的启示等,通过记忆公式一案例练习一总结公式,不断反复,才能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务问题的操作能力。
四是提高一次性计算准确的能力。《财务管理》考试题量较大、有一定的难度,考的是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临场应变能力。考生在平时做题时只给自己一次计算的机会,不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克服粗心的毛病,提高计算精确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考生可以在平时注意培养对数字的敏感性:例如:多动手亲自计算,步用计算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相信考生们只要用足了工夫,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二)应试要点一是全面掌握,认真通读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财务管理》是以考办指定的辅导教材的内容为命题范围。因此,考生要通读并熟悉教材内容,教材至少看三遍,记住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公式及计算。弄懂弄通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如果不把教材真正弄懂弄通,就忙于阅读其他参考资料,做模拟试题,死记硬背,必然事倍功半。
二是加强平时练习和考前应试测试。《财务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特别是计算量较大。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求能够熟练应用,并要有综合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通读教材的前提下,要多做一些练习题,把教材中计算公式、计算表格、有关数据的来龙去脉弄懂,并能熟练、灵活运用。考前虚在规定时间内练习五到八套模拟试卷,使自己进入到临考状态。以提高自身的应试能力。
三是学习时着重突破重点和难点。教材的重点内容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在复习时,对重点内容要多看、多做练习,力求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往往是复习备考过程中的绊脚石,要花功夫突破难点。难点内容有其共性,有些内容则因人而异。突破难点的方法是,认真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理解教材的思路,同时,对教材的例题反复阅读、体会。另外,考前通过多套模拟试卷的练习,也有利于用较短的时间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四是复习时注意归类掌握教材的体系内容。尽管教材的内容很多,但《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许多章节之间所应用的方法原理是相同的。如投资管理和证券评价中,都大量用到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原理。教材中,用相同的原理说明不同问题的地方很多,如果能够适当归纳,对于用较少的时间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很有帮助。
五是考前要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对教材内容是否掌握,最终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关键是能否用所掌握的知识顺利回答各项考题。如果平时熟悉答题技巧,不仅有助于检测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而且也有助于考试时能够顺利回答考题。
(三)考前准备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应试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表达知识的能力。不少考生在学习过程中一遇到困难就灰心丧气,认为自己不行,这是种极不可取的态度。必须有自信,如果首先就自认不行,底气不足,那参加考试必然失败。考试成功的信心来自于熟练掌握应学的知识,以及懂得如何能在考试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考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一是心理准备。应该相信自己,只要自己真正认真备考,就应该坚信有付出就有收获,不能未战先怯。另外,考前要积极认真准备,使自己进入考试状态,进人考场后要保持良心态,切不可紧张慌乱,要有通过考试的信心。考试答题时,遇到难题,不会解答的题,不要慌乱,要冷静思考,从容对待。二是物质准备。带好准考证、准备好钢笔、尺子、笔。参加财务管理考试,切记要准备好计算器,最好在考试前熟悉一下计算器的功能,保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器。
(四)答题技巧一是合理分配考试时间。财务管理考试的特点是时间紧,题量大。为了争取更多的分数,应遵循“客观题少。主观题多”的原则合理分配时间。至于多大的分配比例最适合自己,可以通过平时的练习加以掌握。通常,选择题应试要求在短时间内作答,考试开始时,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做出估计后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几秒钟就可做出选择,这样,就有足够时间去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另外,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很必要,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对考生较好的建议是:对于客观题,千万不要在拿不准的题目上浪费时间;对于主观题,应先做最有把握的题目,把应得的分拿到后,再心平气和的做把握性不大的题。这样安排可以争取更多的分数,并可避免“既做不出难题,有没有充足的时间和平和的心态做容易题”的遗憾。
二是选择题。按题目要求答题,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就开始答题。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罢了。而有些考生,一看基本项,紧接着就被―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会。请记住,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都可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要学会运用排除法。如果正确
答案不能一眼看出,应首先排除明显是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项选择题,基本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来自于指定辅导教材,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是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要做到这一点,建议考生最好仔细考虑各个选择答案,把备选项与基本项、各选答案与备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对、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从而中了命题者的圈套。如果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一定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可以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三是判断题。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的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要构思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命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说某道命题正确时,它必须都是正确的。因此,判断题中常常会有绝对概念或相对概念的诃,表示绝对概念的词有“总是”、“决不”等,表示相对概念的诃有“通常”、“一般来说”、“多数情况下”等,了解这一点,将为你确定正确答案提供帮助。判断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如“存货周转率越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做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案。判断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如“固定成本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其成本习性”属于相对概念。只要判断题中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另外,作判断题要慎重,因为判断错误会扣倒分;关于这一点,考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四是计算与综合题。计算与综合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于计算与综合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所占的份量一般较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综合题的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做计算与综合题时要注意以下二点:(1)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综合题,建议阅读两遍。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2)注意解题步骤,如计算与综合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主观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而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虽然会做题但得分不全。
【关键词】 Excel;财务;金融;建模
【中图分类号】C623.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从事财务与金融管理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管理的操作;而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又对企业财经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从单纯的会计核算型向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型发展。这意味着今天的财经类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财务金融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应该训练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建立各种财务金融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今天的财经类本科高校的教学中,Excel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于课程教学之中,但在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中还普遍的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使用Excel建立财务金融模型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Excel应用在财务金融管理课程中的重要性
(一)Excel在财务金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财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通过相关学习与培训,大部分财经类高校本科生对于商业化的财务管理软件已经能够做好熟练的运用。但是随着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提高,财务金融管理人员的工作重点也随着从会计记账、财务核算转向高级财务会计、项目估值、筹资和投资决策分析等方面。在复杂的经济活动面前,靠功能较为单一的财务软件无法实现灵活有效的公司财务金融的分析与管理。所以将财务软件与Excel结合起来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务预测与投资决策成为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选择。
(二)Excel在财务管理上的应用优势
Exce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办公软件,它能够与绝大多数财务软件对接,从而给数据的获取和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同时Excel在数据处理上功能强大,方便的数据运算加上自带的大量财务函数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财务数据处理的需要。交互式的信息处理技术使得财务管理人员能够较为容易的建立各种财务分析模型,利用宏和VBA的编程技术还可以简化数据处理过程,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Excel财务金融建模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
(一)Excel基础教学定位缺失,内容过于简单
所有的财经类高校都设置了计算机基础的相关课程。然而课程教学的定位基本上偏向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在内容设置上更多的是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挂钩,在教学上没有突出Excel操作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只掌握了Excel的一些基础应用知识和技巧而缺乏系统的训练。由此学生在使用Excel的时候,存在着工作簿设置不合理、工作表运用不科学、不会使用Excel的大部分工具、宏与VBA应用知识欠缺等情况。这造成教师在财务金融建模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传授Excel的应用技巧知识,不仅影响到课堂教学进度,也使得学生顾此失彼,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体系不完整
随着用人单位对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高校在培养财务金融人才的时候要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完整性和应用性。而目前许多高校在财务金融人才培养计划的设置上,还存在方向过于单一、内容简单重复、学科交叉性不高的现象。今天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具备财务预测与决策、预算与控制甚至是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然而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这样的普遍问题:会计和财务管理类的学生缺乏金融学的相关知识,而金融学的学生缺乏公司财务的相关知识。这使得教师在开设财务金融建模课程时,内容设置上受到限制,课程教学只能停留在一些基础模型的练习上面,无法开展更高层次的模型设计与应用的教学。
(三)实验课程项目设计单一,缺乏创新性
财务金融建模课程作为实验课程教学,其课程项目设计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对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必要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不完全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实验课程项目的建设上过分依赖软件资源而不重视实验内容的有效设计;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上还存在着内容单一和深度相对较浅,模拟型、验证型实验项目较多而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相对缺少的情况;过多注重于学生的技能技巧训练,缺少培养整体解决方案的思维训练。这与培养创新型财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提高Excel财务金融建模教学质量的对策
财务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管理、经济、理财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人才的课程,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该课程,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但由于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同时受到社会经济现象影响程度较大,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变化的一门学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学以致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财务管理属于应用学科,这就意味着它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很短,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工作之后要快速将所掌握的知识发挥作用,用人单位更希望学生进入工作之后可以直接上手。由此,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作为辅助,实践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结合教育部门下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与综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差别,实践能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从现实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国内教育系统中长期应试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实践部分,从领导层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软硬件投入和社会接触程度明显不足,尤其是社会接触中的校外实践场所严重缺乏。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本身是从同类院校毕业,只能照本宣科的进行理论知识教育,而缺乏对社会现实财务管理活动的认知,甚至脱离了实际。很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财务管理手段和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要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做出教学管理改革。
二、现阶段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工作的一般性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三要素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其中,教材内容是基础,任何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都是基于教学大纲完成的,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其次,教学方法是教育过程中的手段,包括理论灌输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这一内容的内涵比较广泛,但可以从整体要求上进行调整。再次,考核方式。当前我国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但这种单一的形式也具有弊端。以下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阐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问题
教材一般以书籍形式呈现,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电子化产品作为载体。教材形式并不重要,值得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内容陈旧,一些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学科中,还在沿用上世纪的陈旧理论,一些财务计算方式也明显落后,与信息时代的特征明显不符。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理论难度上比综合类高等院校略低,由此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不如综合类院校。从这一错误的观点出发,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使用的财务管理教材表现为内容繁多、复杂、缺少实践模块等现象。放弃实践教学的主旨而转向理论教学方向,导致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教学理念十分模糊、笼统,教师偏重于书本,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却无法理解实际应用。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只能说对财务管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如果涉及到新出现的财务理论,则在整个学习期间都很难了解到,这就给日后就业活动中造成了不利影响。
2、教学方法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创新频度较小,主要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与社会上现实的实践操作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对课堂教育的管理非常严格,这让原本有机会到社会上参与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压缩。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以教师为中心,并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看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缺乏生命力的。长期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被压制,学习热情减退,主观能动性消失。
3、考核方式问题
前文中表述过,高职院校中的教育考核方式主要依赖考试,而考试的标准是以分数为重点的。由于教育考核过程中过度对分数的价值要求,导致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学习观念,一切以分数为重,在学习过程中跳进了应试教育的怪圈。事实上,我国教育系统中将考试作为教育成果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出于公平角度考虑的。考试结果直接表现为分数,这是一个硬性指标,很少能够通过人情方式加以改变。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这种方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较为合理,而高职教育体系中,是人才迈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分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标准。事实上,仅仅通过考试是不能实现真正的能力考核的,这种做法很明显缺乏有效性。一方面,考核内容过度依赖教材,学生只能依靠记忆力去死记硬背,毫无价值;另一方面,考试命题的方式大多沿用填空、选择等传统方式,而缺乏实践应用技巧。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对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依然围绕着教材、教法和考核三个因素展开。作者将以一般性高职院校为例,逐一提出自己的方案。
1、基于教材的改革和探索
在任何的教育环境下,教材都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的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因此要慎重对待,从适合性角度出发,从培养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教材进行改进。首先,要将现有的教材体系打破,降低不必要的理论部分,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优化,重点体现应用技能和应用研究方面。根据这一思想,实际形成的教材内容体系是“基础知识、管理事务、管理探索”;其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了解其功能、方式,而管理实务涉及到的是具体的操作部分,可以通过书本上进行传播,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案例进行交叉,最后一部分是管理探索,这一部分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内容,通过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环节,交给学生私下研究,并放在课堂上讨论。这种教材内容的设定模式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个人建议内容比例为2∶5∶3,即基础知识部分占20%,其余两项各占50%和30%。其次,要将现有的学科体系打破。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角度出发,教材内容要注重实践性、实效性和实用性。财务管理工作不是独立的,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例如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知识方面。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存在较大的关系,与供应链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等都有所交叉。
2、基于教法的改革和探索
2009年我国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教育方式改革的要求,在明确人才培养和学习目的的前提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传授技巧,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根据这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事实上,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阐述明白一个理论或者教会学生一种解决方法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在离开学校环境后,在工作环境中从容应对,而不是永远依赖于教材指导来解决理论问题。基于此,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单纯地一对多知识灌输,演变为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模式。具体的教育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教育系统的应用十分普遍。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获取很多实时动态信息,而这些咨询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同时,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参与,并与教师展开互动。一方面,多媒体教育方式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新兴动态技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转移到学生自身,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操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多媒体教学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手段,以往在课堂上死板的形式不复存在,为了重新获取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就必须设计更多的启发性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第二,实例教学法。财务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是企业、机关、机构等财务工作,不同的应用范围属性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尽量多掌握。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案例之中。除此之外,还包括启发式教学、模拟工作环境教学等。
3、基于考核的改革和探索
财务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管理、经济、理财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人才的课程,目前国内有上百所院校开设了该课程,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但由于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同时受到社会经济现象影响程度较大,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变化的一门学科。
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要重点突出“学以致用”,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财务管理属于应用学科,这就意味着它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很短,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工作之后要快速将所掌握的知识发挥作用,用人单位更希望学生进入工作之后可以直接上手。
由此,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作为辅助,实践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结合教育部门下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与综合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差别,实践能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
从现实角度出发,由于受到国内教育系统中长期应试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教学活动中往往忽略实践部分,从领导层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软硬件投入和社会接触程度明显不足,尤其是社会接触中的校外实践场所严重缺乏。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本身是从同类院校毕业,只能照本宣科的进行理论知识教育,而缺乏对社会现实财务管理活动的认知,甚至脱离了实际。很显然,这种人才培养机制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财务管理手段和模式也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要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做出教学管理改革。
二、现阶段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工作的一般性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三要素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其中,教材内容是基础,任何一个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都是基于教学大纲完成的,而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选择有密切的关系。其次,教学方法是教育过程中的手段,包括理论灌输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这一内容的内涵比较广泛,但可以从整体要求上进行调整。再次,考核方式。当前我国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主要是考试,但这种单一的形式也具有弊端。
以下通过这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阐明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问题
教材一般以书籍形式呈现,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一些电子化产品作为载体。教材形式并不重要,值得关注的是教材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内容陈旧,一些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学科中,还在沿用上世纪的陈旧理论,一些财务计算方式也明显落后,与信息时代的特征明显不符。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理论难度上比综合类高等院校略低,由此造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即高职院校的教育水平不如综合类院校。从这一错误的观点出发,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中使用的财务管理教材表现为内容繁多、复杂、缺少实践模块等现象。
放弃实践教学的主旨而转向理论教学方向,导致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教学理念十分模糊、笼统,教师偏重于书本,学生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却无法理解实际应用。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只能说对财务管理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如果涉及到新出现的财务理论,则在整个学习期间都很难了解到,这就给日后就业活动中造成了不利影响。
2、教学方法问题
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创新频度较小,主要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与社会上现实的实践操作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对课堂教育的管理非常严格,这让原本有机会到社会上参与实践的时间进一步压缩。封闭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只能以教师为中心,并将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看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缺乏生命力的。长期以往,学生的创新能力被压制,学习热情减退,主观能动性消失。
3、考核方式问题
前文中表述过,高职院校中的教育考核方式主要依赖考试,而考试的标准是以分数为重点的。由于教育考核过程中过度对分数的价值要求,导致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学习观念,一切以分数为重,在学习过程中跳进了应试教育的怪圈。
事实上,我国教育系统中将考试作为教育成果考核的主要方式,是出于公平角度考虑的。考试结果直接表现为分数,这是一个硬性指标,很少能够通过人情方式加以改变。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这种方式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较为合理,而高职教育体系中,是人才迈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分数只能作为一个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标准。
事实上,仅仅通过考试是不能实现真正的能力考核的,这种做法很明显缺乏有效性。一方面,考核内容过度依赖教材,学生只能依靠记忆力去死记硬背,毫无价值;另一方面,考试命题的方式大多沿用填空、选择等传统方式,而缺乏实践应用技巧。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对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和研究工作,依然围绕着教材、教法和考核三个因素展开。作者将以一般性高职院校为例,逐一提出自己的方案。
1、基于教材的改革和探索
在任何的教育环境下,教材都是不可或缺的,教材的内容直接影响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因此要慎重对待,从适合性角度出发,从培养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教材进行改进。
首先,要将现有的教材体系打破,降低不必要的理论部分,对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进行优化,重点体现应用技能和应用研究方面。
根据这一思想,实际形成的教材内容体系是“基础知识、管理事务、管理探索”;其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理论上了解其功能、方式,而管理实务涉及到的是具体的操作部分,可以通过书本上进行传播,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案例进行交叉,最后一部分是管理探索,这一部分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内容,通过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环节,交给学生私下研究,并放在课堂上讨论。
这种教材内容的设定模式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个人建议内容比例为2∶5∶3,即基础知识部分占20%,其余两项各占50%和30%。
其次,要将现有的学科体系打破。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的角度出发,教材内容要注重实践性、实效性和实用性。财务管理工作不是独立的,需要多学科的配合,例如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都涉及到了计算机知识方面。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存在较大的关系,与供应链理论、全生命周期理论等都有所交叉。
2、基于教法的改革和探索
2009年我国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教育方式改革的要求,在明确人才培养和学习目的的前提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的传授技巧,来提升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根据这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应该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
事实上,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阐述明白一个理论或者教会学生一种解决方法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教给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在离开学校环境后,在工作环境中从容应对,而不是永远依赖于教材指导来解决理论问题。基于此,高职财务管理教学中通过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从单纯地一对多知识灌输,演变为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模式。具体的教育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在教育系统的应用十分普遍。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搜索,可以获取很多实时动态信息,而这些咨询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同时,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优势,有助于学生参与,并与教师展开互动。一方面,多媒体教育方式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新兴动态技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转移到学生自身,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操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多媒体教学还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手段,以往在课堂上死板的形式不复存在,为了重新获取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就必须设计更多的启发性问题,与学生进行交流。
第二,实例教学法。财务管理工作所面对的是企业、机关、机构等财务工作,不同的应用范围属性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尽量多掌握。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融入案例之中。
除此之外,还包括启发式教学、模拟工作环境教学等。
3、基于考核的改革和探索
针对考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从如何合理地控制考试分数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入手。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果100%通过考试来实现,但这种方式无法表现出学生真正的能力。
考核形式的改革是一方面,除了要降低考试分值比例之外,还要引入新的考核要素,例如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作者认为,根据教材中划分的学习内容比例,以此作为参考,同样可以设定新的考核因素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