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2-29 15:07:50

序论:在您撰写金融危机的表现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金融危机的表现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奢侈品 中国市场

国外奢侈品行业

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奢侈品尤其是服装业像是巴黎,米兰时装周很多都打出“奢华到不可收拾”的品牌定位!他们大多使用皮草或者珍珠,钻石等很奢侈的东西装饰衣服,饰品。以及在高端的汽车制造业,私人飞机厂商和私人银行都有较稳定的销售业绩。在此次金融危机冲击过后,很多媒体对这些人们很熟知的奢侈品牌也是争相报道,非常关注。米兰、巴黎时装周上,那些之前奢华或前卫到不可收拾地步的服装已经很难觅见踪影,代之的是更趋保守和经典的服装、配饰设计和颜色运用,因为这样的服装能够经受住潮流的冲击。在此危机的非常时期,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奢侈品行业也未能例外。英国《金融时报》对此撰文,高端奢侈品市场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有迹象表明富豪们正在减少这方面的消费,而不再是“只买最贵的”了。最近,英国高级定制时装生产商哈迪·埃米斯濒临破产,这让奢侈品行业也开始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所以对于各大奢侈品商来说,寻找新的营销策略或者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是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大多奢侈品商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这块新兴的市场!

奢侈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奢侈品市场可以分为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其中,成熟市场主要包括法国、意大利、其它欧洲国家、美国等,共同特点是都是历史悠久的奢侈品牌原产地,引导成熟市场消费的享受主义,讲究娱乐消费,追求小众感觉和满足品味『生炫耀。新兴市场如中国、俄罗斯等,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指导新兴市场消费的思潮是新奢侈主义,主要消费群体是新富阶级,追求认同度和功利性炫耀。”(--摘自《当代经济》)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奢侈品还是很受追捧的。很多现代白领甚至几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个国际大牌的手袋,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愿意去追寻这种地位象征,品味象征的代表。甚至愿意掏腰包去购买!

中国是奢侈品牌避风港湾,高端奢侈品的销路依然在走高

很难想象,在金融海啸席卷欧洲后,奢侈品的生意却更加红火。法国奢侈品集团LVMH公布了中国内地近期营业状况:10月份第一周的收入竟然比上一周增长12%,而此后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据统计,法国奢侈品集团PPR第二季度增长4.5%,较去年同期的44.7亿欧元上升到49.7亿欧元,其中奢侈品业务增长8.8%,Puma增长6.3%。其中,Gucci的销售额上升3.8%,达到5.05亿欧元,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曾经下降3.3%。整个奢侈品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其中,中东上升60%,中国就上升83%居全球之最;而欧洲和美国的增长分别为14%和10%。Bottega Veneta继续表现强劲,上升13.6%,达到9100万欧元,其中在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增长56%。Yves Saint Laurent增长25.4%,达到5700万欧元。Balenciaga、Boucheron、Stella McCartney和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总共上升23.9%,达到1.08亿欧元。到了第三季度则只维持了1.7%的缓慢增长。(--摘自《网易新闻》)

但是,中国成为躲避强大金融风暴的港湾,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并不都是益处。很多奢侈品在中国也争相改变销售策略,广告,更是必不可少的宣传方式!而很多奢侈品在传播过程中,手法也是多种多样。例如:让消费者直接体验以往生活中接触不到的奢侈品牌,奢侈品牌经常通过偶像、明星来激发消费者,增加他们的身体体验。这也就是广告体验!通过信息的传递与互动,可以改变一些我国的现有的奢侈品市场中不好的影响,中国的新富群体需要接受教育,需要有价值的关怀。

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虽然免受了金融风暴的侵害或者说是严重打击,可是中国的经济已经现在年轻人对于奢侈品持有的态度都是岌岌可危的。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不仅要注重消费,而且要注重生产,特别是蕴涵有中国文化的奢侈品。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上更多的是表现为奢侈品的进口国、消费国;而不是出口国、生产国。

所以,我们应致力于改善这种被动的销售局面,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对此,中国要由注重奢侈品的消费转向注重奢侈品的生产。当然,奢侈品的生产要求有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精心培育而成的。如大多数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都是植根于欧美文化土壤。对于中国这种历史沉淀相当深厚的国家来说,我们才拥有真正的奢侈品!

还有,对于价值观念上,要引导人们注重对社会的责任和价值关怀。有调查显示,中国45%的财富掌握在10%的富人手中,而对于奢侈品的购买,又不仅仅限制于这些富人。所以,改变我国国人的现有消费观念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里说,“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实际生活中,你不得不承认,奢侈品就是贵,但也就是好。奢侈品,在一定程度上,是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也是一种追求梦想的过程。

第2篇

物价攀升,通胀失控。由于食品及能源价格飙升,2008年5月,越南的CPI按年算已高达25.2%,比2007年12月份翻了一番,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水平。对此,2008年6月11日前,越南国家银行已将银行存款利率从年初的8.25%调高至14%,同时允许各商业银行将最高贷款利率由原来的18%上调至21%,并将越南盾每日参考汇率一次性下调2%,但目前通胀上行压力仍然较大。

汇市持续走低,越南盾贬值加快。2008年3月下旬,越南政府扩大了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但这一调整却使汇率持续下滑,越南盾在短时间内由升值变为贬值。

股市和房市价格暴跌。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16日,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越南证券交易所胡志明指数从1106点下跌到了370.18点,跌幅接近七成,跌幅居全球之首。同时,越南大、中城市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房市成交量明显萎缩。

经济增速放缓,部分银行经营陷入困境。2008年第一季度,越南GDP增长7.4%,低于去年同期的7.8%。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股市和楼市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以及银行贷款利率高调,越南的商业银行特别是私有银行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客户违约率迅速上升,经营陷入困境。

越南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经济过热,外贸财政“双赤字”。越南自1986年实行全面“革新开放”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经济连续8年保持7%以上的高速增长,GDP总量从2000年的312亿美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713亿美元。越南因此被国际社会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越南国内也逐渐兴起了“超印赶中”的豪情,以致于忽视了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经济过热问题。高投资导致越南机械设备、零配件和原材料等大量进口,加上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进口成本上升、出口疲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越南贸易逆差由2002年5.98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124亿美元,占GDP比重由1.7%上升到17.4%,这远高于1997年泰国爆发金融危机时其贸易逆差占GDP6.5%的比例。同时,越南政府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使得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资本项目开放过早,外资大量涌入引发资产泡沫。在国内资本短缺的条件下,越南政府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不仅大量举借外债,还迅速开放资本项目,导致热钱大量涌入。2008年前5个月,FDI高达142.73亿美元,同比增加298%。在资本账户流入的外资中,房地产和旅游方面的投资增长尤其迅速,部分资金甚至绕开限制进入了股票市场,引发了当地消费和投资热潮,推动了股市和房市等资产价格不断走高,通胀压力持续累积。

宏观调控政策不力,货币政策偏松。一是越南政府应对通胀上升的政策措施比较滞后。在2007年10月,越南的CPI已经达到了12%,高通胀已露端倪,但越南政府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势头,对物价上涨采取了容忍的态度,货币政策明显偏松。2008年第一季度,越南信贷投放同比竟增长了65%。但是,越南央行直到2008年5月份才将存款准备金率从9.3%调到12%,基准利率由8.75%调到14%,这一利率水平仍远低于通胀率。二是越南对通胀的调控政策有失偏颇。越南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通胀愈演愈烈,越南政府在2008年3月下旬接受了外国专家“以本币升值控制通货膨胀”的建议,将每日越南盾兑外币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由0.75%扩大到1%。由于越南盾存在强烈贬值预期,汇率幅度的扩大反而加快了贬值的步伐。

此外,越南经济体小,股市市值有限,对国际市场冲击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也是导致此次越南金融风波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越南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治通货膨胀。越南金融危机已为我们敲响警钟。防治通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之重中之重,在自然灾害比往年加重的情况下,从紧的货币政策将是首选。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对境外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极易增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因此,我国在不断促进FDI流入和贸易增长的同时,要高度重视由此带来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占款大量增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必要时可以实行提高存款准备金、保值储蓄与信贷规模控制三管齐下的措施,及时回收市场流动性,有效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避免人民币快速升值,严防热钱兴风作浪。虽然汇率管制的金融抑制战略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贸出口和FDI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金融抑制却又削弱了本国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削弱了金融资产价值创造中所需要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功能,也削弱了政府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控的能力。越南金融危机再次凸显币值被长期抑制会给宏观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因此,从长远来看,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必须的。但从历次货币危机来看,在通胀高企的局面下,放宽汇率波动的幅度,反而会加快本币贬值。因此,我国人民币升值应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三项原则。

审慎开放资本项目,加强外资流向监管。一是审慎开放资本项目。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总是出现在金融自由化和较大规模的资本流入之后。为确保经济金融安全,我国应坚持“不到合适的时机,资本项目就不放开”的原则,保持防火墙,以增强对国际金融动荡的抵御能力。二是加强对外资流向的监管。应该说,目前人民币升值远未达到热钱满意的程度,人民币走势逆转的压力在日复一日地积累,一旦基本面受到外部冲击出现恶化(如严重通胀等),很可能出现金融动荡。当前我国应当强化外汇监测,完善监控体系,及早察觉外汇流向异动,大力控制FDI进入股市和房市,同时,注意外汇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可逆性。

扶优限劣,优化经济结构。在保证一定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重对不同行业实施有差别的信贷政策,扶优限劣,防止经济结构失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和本土企业资金链已经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要避免运用一刀切的信贷规模和贷款利率政策,防止利率的过快上调,使绿色产业、民生工业等行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停产休克,造成经济衰退。

进一步挤压楼市泡沫,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目前,在无法有效阻止热钱进入的情况下,如何降低热钱的获利预期和获利机会,避免热钱“功成身退”,是宏观调控面临的重大问题。虽然现在大中城市的房价上涨趋缓,小部分城市还出现了大幅下跌,但是相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我国城市的房价仍然偏高,在许多城市的中心区域,房价收入比已经高达10~30倍,远远高于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程度(3~5倍)。因此目前仍需进一步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对土地规划储备和房地产开发等进行更仔细、更有效的监管,适当时候可以实行行业和地区双线信贷规模控制和进一步提高第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实行限价房等制度措施,坚决遏制住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消除资产价格泡沫隐患。

第3篇

[关键词] 德国 金融危机 表现 原因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表现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冲击了德国的金融市场。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在2008年9月下旬到10月下旬期间集中急速下滑,一个月内从近6500点跌至近4300点,跌幅高达33.8%。之后的3个月,DAX指数反复震荡,在2009年3月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失守4000点,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最早、最大和最直接的是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其旗下爱尔兰子公司德发银行因为未能完成短期融资计划,开始陷入危机,之后母公司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受到影响,股价一落千丈,出现了700亿到1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濒临破产,而2007年德国地产融资抵押银行税前还实现了8.62亿欧元的利润。不仅地产融资抵押银行遭到重创,绝大多数德国金融巨头也都未能幸免。2008年德意志银行这家德国最大的金融机构税前亏损57亿欧元,税后亏损额也高达39亿欧元。德国第二大金融机构――德国商业银行仅实现300万欧元的税后利润,而运营亏损高达3.78亿欧元。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净亏损24亿欧元。而德国邮政银行则自1996年以来首次出现8.21欧元的赤字。此外,部分德国州立银行因为股票大跌、购买雷曼兄弟有毒证券、受到冰岛破产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巨额亏损,比如巴伐利亚州州立银行2008年亏损就高达50亿欧元。

接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到德国的实体经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长放缓。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08年仍然实现了1.3%的增长,但是与2006的3.0%和和2007年的2.5%的经济增长相比,增长明显放缓。其中,2008年的前三个季度运行良好,德国GDP同比分别增长了2.8%、2.0%、0.8%,但是第四季度出现明显下滑,同比增长出现负数,为1.6%。随着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在实体经济领域的逐渐显现,德国经济在2009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恶化,与前一季度相比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滑了3.8%,这已经是连续四个季度德国GDP环比增长出现负数。而与去年同期相比,德国经济更是萎缩了6.7%,创造了自1970年有季度统计数据以来单个季度GDP下滑幅度的记录。德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放缓在德国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上表现出来,从2008年5月开始,德国加工制造业获得订单指数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一直为负;进入2009年,情况进一步恶化,1月份和2月份的获得订单指数同比分别下滑了36.8%和38.3%。从销售来看,2009年2月德国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实际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9.6%,其中德国国内减少了30.4%,而在国外下降了44.5%;金属制造加工业的实际销售额与2008年2月相比下滑了29.9%;机械行业和化学工业的销售情况同样十分暗淡,2009年2月同比分别下滑了22.3%和25.8%。

2.投资减少。投资额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负增长。剔除价格因素以后,德国2008年第四季度的投资同比减少了其中机器及设备投资同比下降了住宅投资降低了0.8%,建筑物投资增长了0.7%

3.出口受阻。德国的出口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2008年第四季度的出口同比减少了5.2%,环比下降了7.3%,这是自1993年第三季度以来出口减幅最大的季度。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月份和2月份的出口分别下降了20.7%和23.3%,其中对欧盟其他国家的出口下滑幅度要大于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2009年2月份,德国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同比减少了20. 65%,而对欧盟国家的出口同比减少了24.4%。

4.失业人口增多。 2009年4月登记失业人数为385.5万,失业率为8.6%,与上年同期相比波动不大。但是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在劳动力市场显现, 2009年3月就业人数(按照国际劳动组织统计就业标准统计的数据)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6000人,下降了0.1%,这是自2006年2月以来德国就业人数同比增长数字首次出现负数。

二、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深层原因的探讨

美国次贷危机无疑是重挫德法经济的第一推手及最直接的原因。危机前,德法国家正处于一个明显的经济上升周期,经济增长和就业等宏观指标呈现良好态势。美国危机的外来冲击致使德法经济上升的趋势戛然而止,并跌入衰退期。具体而言,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德法金融业形成金融动荡,造成投资和消费需求恶化,然后传导到实体经济。与工业革命时期以商品全球流通为标志的上一轮全球化相比,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金融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宏观上全球金融市场的高度统一对接、金融产品销售的全球化和微观上金融机构经营方式的全球趋同。金融全球化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使发端于一国的金融危机更容易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公司的轰然垮塌更是拉开了自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序幕。此次危机对德、法两国经济的影响路径是先金融,后实体。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金融危机引发信贷危机。金融危机造成金融机构丧失相互间信任,担心借出去的资金收不回来,因此不愿意互借资金,造成资金流通不畅,间接导致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充足的信贷,陷入融资困境,无法开展必要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二是金融危机使得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未来前景信心不足,于是削减消费和投资支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商品销路不畅、库存囤积,造成经济停滞,失业增加。

但如果仅仅是金融危机,德国分别5000亿欧元的救市资金更是足以应付,但经济危机仍然向纵深发展,德法经济危机还受到其他原因的影响。就德国而言,其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危机曼延的深层原因。

德国经济结构的一大问题是外贸依存过高。德国经济是一个“两头在外”的经济,其国内经济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所以,长期以来,德国经济一直存在着出口兴旺而内需不足。德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从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保持世界头号出口大国地位,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贡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德国出口9690亿欧元,占欧盟出口额的24.9%,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贡献率达近40%。2008年出口商品和服务共计11771.4亿欧元,进口10200.7亿欧元,外贸依存度高达88.17%一直以来,德国的外贸出口已经成为德国最重要的经济拉动力,国内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然后,全球经济不景气,德国出口遭受严重打击,由于德国经济长期内需不足,主要依赖外贸,尤其是出口拉动经济,受影响大,所以,当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德国出口萎缩时,德国经济便立刻陷入衰退口就像多米诺骨牌,当德国的出口这张骨牌倒下时,其后工人的就业率、居民的消费力等也就纷纷跟着倒下。外需不足,内需又由于高失业率和低购买力而雪上加霜,因此德国的经济无可避免地陷入到严重衰退之中。

而高的外贸依存需要有保持外贸优势的能力,而德国现在这种优势在逐渐丧失。德国经济以工业为主,而工业中又以传统工业汽车、机械和化工为主,三者构成德国工业的三大支柱。传统工业是德国保持经济强国地位的基础,“德国设计、他国制造”曾是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口号。但是,德国自1960年、1970年代开始的将科研重点过分囿于制造业相关实用技术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尽管这一选择对保持德国在其传统强项化工、电子、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的出口优势颇为有效,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全球化加速,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第三世界的不断工业化,德国传统工业的竞争力正日益下降。2008年以来,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疲软,国际市场汽车、机械和化工产品需求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三世界的不断工业化多少也瓜分了原属于德国的市场。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曾经试图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但由于起步较晚,加之德国在尖端技术开发、利用和投资力度方面落后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导致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的竞赛中完败于美国等,被迫大量引人相关人才尽管目前德国在能源和环保技术方面具有相当领先的地位,但仍不能成为独树一帜,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难以形成国际产业分工上的竞争优势,未能实现产业转型,直至目前,德国经济结构仍以传统工业为主,依靠传统工业维持经济的增长。

第4篇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

1、从“五个带头”上,全面加强班子建设。 2、从“三个培养”上,造就一支党员干部队伍。 二、富民强镇为已任,全力书写大文章。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以勒镇党委以富民强镇为已任,认真挖掘潜力,全力书写好七个方面大文章。

1、做好“人多”文章。 2、做精“土地”文章。

为综合利用好土地,使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变成“金土”,以勒镇党委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一村一品”更具特色,使产品好的多起来,多的好起来。把以堡、瓜果、团树、毛坝、木城、庙埂等适合种烟的村归为科技兴烟村,把以勒、茶木、火草、大山适合种植包谷的村视为商品粮基地。根据各村特点,因地发展,让粮食更加增产,使烤烟更加增值。

3、做深“粮食”文章。

在抓好商品粮基地建设和搞好34800亩密植定向包谷科技生产的基础上,依靠以勒镇产粮大镇和交通便利的优势,重点抓好商品猪、仔猪,商品牛羊、土鸡、鸭鹅为主的畜禽产业,伴随着360多户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作坊的发展壮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4、做强“烤烟”文章。

积极打造烤烟优质品牌,以“省市优质样板烟”为典型示范,全面抓好全镇17000多亩306万斤产量的烤烟生产。认真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力争今年每斤烟叶突破5元,烟农总收入超过1500万元,万元以上的烟农超过1000户,努力把烤烟产品建成惠及千家万户的产品,形成支柱产业,在名特优上着力打造,形成精品,树立自己的形象品牌,带动各项经济的发展又快又好。

5、做活“林果”文章。

认真抓好50000多亩的中幼材林的抚育建设,加大对毛坝村关仓林场用材林的规划、设计、砍伐和迹地更新,实行林产品粗深加工,使林业增值,真正发挥效益。同时加强以黄冠梨为主、香桃李果为辅的经济林果2000亩10000余株的管理,建立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林果基地36个,进一步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6、做旺“商气”文章。

认真抓住以勒镇是小集镇的机遇,提前在规划谋镇、产业富镇、建设护镇、管理强镇上下功夫,推进集镇与农村协调发展。同时修建中心客运站,建设东西大街,进一步做出运输建筑、餐饮服务、商贸交易各方面的特色,按照“建一个集镇、活一方经济、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群众”的要求,努力打造“旱码头”的区位品牌,使商气更加旺盛。

7、做实“新村”文章。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抓住市政府和县政府在以勒镇创建新农村试点的机遇,借此东风,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实施村寨环境整治工程。在改善农村饮水、住房、道路、村容村貌和通信、电力、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上,不搞一刀切,先在基础较好的村民小组,按照“五改、六好、七无、八有”惠民工程的标准,结合实际,建立示范点6个,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5篇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属性;过度繁荣

中图分类号:F83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2-0117-03

如果房地产属于实体经济的研究范畴,房地产的变动应该与经济基本面相吻合。但现实经济中,“房地产对基本面背离”的种种异象又超出了传统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现以美国房地产市场情况为例,表明种种“异象”。实则是房地产金融属性增强并被过度利用的表现。

一、房地产天然具有金融属性

所谓金融属性,尚未出现统一的定义,但从其本质含义而言,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金融产品说,即具备金融产品的特性,包括流动性、收益性和价格波动性:二是金融功能说,即进行人群、地域以及期限上的资源再配置。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角度不同而已。

房产的特殊性,在于与它相联的不可分割的土地的特殊性。而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在于:一是短期供给弹性小;二是对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性。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完全成功解决其成员的住房问题,即便是地广人稀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已开发并建立起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的土地资源(熟地)也较为稀缺。因此,房地产自古以来就是价值储备的一种手段,有类似黄金的功能。由此,土地天然具有金融属性,土地价格波动幅度比房屋大的多。从这个意义而言,土地的金融属性又是房产金融属性的根源。

二、美国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的主要表现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融自由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为房地产金融属性的增强提供了极大的制度便利。例如,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杠杆交易,降低了进入门槛;同时,二级市场的发展,使房地产融资不再受地区性银行资本的限制,使得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平滑了区域间的房地产周期等。在此条件下,房地产金融属性显著增强,而异质性则被逐渐抹平,渐趋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

(一)全球房价波动的同步性显著增强

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受所在位置、房型、内部装修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对满足居住的效用来说。几乎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对这种不可移动的居住效用进行估值,显然更多将受本地经济影响。例如,1983―1990年,美国经历了一轮最长的经济扩张期,但各地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的表现依然迥异。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在1978―1980年两年内暴涨250%之后,1980―1986年六年累计下跌46%,产油区房地产市场转入萧条,部分地区名义房价跌幅高达40%以上,同时伴随失业率大幅攀升、人口大量外迁等(FDIC,2005)。与此同时,新英格兰地区和加利福尼亚地区却得益于国防开支的巨幅增加,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相继进入繁荣状态,实际房价涨幅在三年内超过30%,被FDIC(2005)界定为泡沫。90年代中期的情况则刚好与此相反。由于冷战结束,国防开支急剧下降对加利福尼亚和新英格兰地区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随之转为萧条,五年内实际房价下跌超过30%。而除加利福尼亚以外的部分西部地区,却由于旅游业或高技术产业的崛起,当地经济和房地产市场进入一轮新的扩张期。

但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地区房价上涨幅度却开始明显趋同。无论是中部西南、中部西北,还是沿海地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房价均开始大幅攀升,名义年均涨幅都在5%以上。与以往更多受当地经济影响相比,房价开始脱离各地实体经济约束,而更多受共同的货币、预期因素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房地产市场涨幅也前所未有得趋同,成为此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传统中,房地产是典型的非贸易品,与一般贸易品相比,房价更多由本国生产要素决定,但这种非贸易品属性正被金融属性抹平,而成为无差异的投资工具。据统计,在OECD(2005)所监测的17个国家中,有12个国家的实际房价在5年内涨幅超过25%。换言之,除了德国和日本外,只有3个国家的房价涨幅未及OECD界定的“过度繁荣”的标准。其中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等的房价涨幅甚至还远在美国之上。此外,就观察到的情况而言,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类似的情况。

(二)房地产二级市场流动性明显增大

美国房地产市场自1980年代以来渐趋成熟,每年新房增加基本上在100万单元以下,2000年以后随着房价上升,供应才上升至150万单元,但也仅为存量房的1.2%左右。考虑到房地产折旧,每年新增的量仅相当于折旧替换,整个房地产市场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存量。在存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房地产交易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存量房的交易。如果用换手率(交易量/存量)来代表房地产市场的流动性,该比例于2005年达到5.8%的历史高点,较2000年上升1.4个百分点。换手率的上升,一方面,可能表明以非居住为目的的房地产交易日趋上升;另一方面,也表明房地产的投资工具属性开始增强。

(三)房价波动性增大,但仍介于普通商品和股票之间

随着房地产流动性的增强,美国房价波动性逐渐上升。但与证券类金融资产相比,房价的波动性仍要小的多。金融资产价格可能暴涨暴跌,甚至有可能降到零而失去持有的价值,例如各种权证。而房地产虽具有金融属性,但同时仍是一种用于实际生产和消费的实物资产,房价波动始终受消费属性制约。例如。房价不会无限低,这也是人们认为房地产保值的原因;而购房和租房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也使得房价上涨存在一定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价格直接受未来预期影响,而预期具有天生的不稳定性,因而其波动性远大于普通商品。

三、房地产金融属性的经济含义:容易被过度利用而导致过度繁荣

由于金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房地产金融属性被过度利用,同样可以导致房地产市场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房价上涨的幅度已很难用基本面因素解释;二是与房价直接相关的房地产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越来越弱。

(一)房价上涨的幅度难以用基本面因素解释

OECD(2005)认为,在历史上,房地产市场发展与商业周期基本吻合或稍微滞后,但此轮房地产周期与商业周期完全背离(countercyclieal)。90年代中后期以来,OECD经济体产出持续负缺口,而房价却创出历史新高。OECD认为产出负缺口的持续存在倒是能

解释CPI何以一直压力不大。

研究房地产基本面大体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计算基础价值,但这需要大量信息,并需要花费大量篇幅来说明所选用的参数或者模型。例如,要了解房地产市场的供求曲线,需求方面包括可支配收入、真实利率、税收、金融便利、其他资产收益率等,长期因素还要加上人口变化;供给方面则包括建筑成本、房价变化等,长期因素还要包括土地规划等。

因此,本文不拟采取完整的基本面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对房价进行一个粗略的说明,结论是供给因素无法解释房价上涨。一是供给持续增加。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房地产投资持续上升,从1990年占GDP的4.1%,持续攀升至2005年的6.1%。显然,并非是供给约束导致房价上升压力。二是房价与建筑成本长期背离。20世纪,1980年代以来,建筑成本甚至呈下跌走势。显然,房价的上升也无法用成本推动因素来解释。

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比率估值法,例如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房价一租金比等,也是市场上更普遍采用的方法。但这些指标显然也很难解释房价的持续上涨。一是购房者购买能力指标创下历史新低。虽然利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房价大幅攀升,2002年起,全美房地产同业公会的“房屋购买力指数”(Housing Affordabil-ity Index,HAI)仍大幅走低。2002―2005年,采用固定利率贷款抵押的房屋购买力指数从131下降至114;采用可调息抵押贷款的房屋购买力指数则从147下降至120,均创下历史新低。表明房价已严重偏离其长期趋势。二是房价一租金比(Priee/Rent Earnings,P/E)创新高。根据IMF的计算,2004年,美国该指标比前三十年的最高点(1979年)高出10%,表明从房租收益角度已很难解释房价的涨幅。

(二)房地产金融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发展

一是住房抵押贷款/GDP加速上升。随着经济资本化的深入,住房抵押贷款/GDP逐年上升,但2000年以来,这种上升趋势明显偏离历史均值开始加速。从2000年的48.2%上升至2007年的75%,7年时间上升近27个百分点;而从开始金融自由化的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也才上升15个百分点。如果以GDP代表实体经济规模,抵押贷款的这种加速增长趋势,表明房地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实体经济背离。

二是房贷衍生品爆发式增长。首先,房贷衍生品数量过大,与实体经济相去甚远。以CDS(credit de-fault swap)为例,2004―2007年3年间,CDS账面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从0.9攀至5.2倍;即使是CDS市值,房地产抵押贷款,也从近乎零增长到0.5倍。如此庞大的、与实体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的金融资产及其交易,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投机性市场,被部分学者直接称之为赌场(Susan Strange,2000、2007)。其次,过于复杂的衍生品设计和交易,对实体经济的套保功能不强,甚至成为投机的工具。如分享式增殖抵押、累进付,款抵押、分层抵押担保贷款(CMOs),以及CDS的平方和立方等,沦为金融机构之间“对赌”的工具。从此后情况来看,由于衍生品领域大大加深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而被广为诟病。

第6篇

关键词: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9-0015-04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

目前国际金融中心(IFC)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具有全球主导地位和统治力的IFC,即伦敦和纽约。伦敦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是全球最高的,其外国股票交易、国际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航空和海运保险净收入以及跨境银行借贷额均居世界第一位。而纽约金融衍生产品的场内交易额则位居全球首位,美国也拥有世界最大的企业债市场。与伦敦外资外用型金融中心模式不同的是,纽约IFC地位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业务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国内经济相联系。

除了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IFC之外,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区域性IFC,如欧洲的法兰克福、苏黎世、卢森堡,亚洲的新加坡、东京、香港,北美的洛杉矶、多伦多等。这些区域性IFC的业务率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10%,国际化程度与全球主导性IFC相比有一定差距。如香港、新加坡的国际债券发行有限,证券市场的外国公司不多,到2003年2月底,香港证券市场外国公司数量仅为9家,新加坡为63家。

还有一种纯粹为国际金融活动提供记账服务的IFC,这类IFC一般不发生实际的金融活动,具有严格的保密规定和税收优惠,对各种资产和收入几乎不征税或征很少的税,只要交纳少数管理费即可开业,没有金融管制,各类金融机构多是“空壳机构”。目前这类IFC主要包括巴哈马、百慕大、开曼、巴巴多斯、安圭拉、维尔京群岛、安的列斯群岛、波多黎各等。

从IFC的发展趋势与运营效率看,不同模式与规模的IFC存在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上。有的IFC得到了稳妥的发展(如伦敦),有的却正在衰落(如东京)。有的在由区域性IFC向全球性IFC转变中遇到各种问题(如新加坡)。综合考察各个IFC的目标选择和演化模式,笔枵认为上海IFC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从制发设计上服务于国内市场的功能型国际金融中心,

首先,中国庞大且迅速成长的经济体系为上海IFC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城市是否具有IFC的潜力并保持其竞争力,与母国金融市场需求的规模和质量有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纽约、伦敦、东京、法兰克福等IFC的发展就是例证。威尼斯、佛罗伦萨、阿姆斯特丹等城市都曾经是地方的贸易和金融中心。到十九世纪末,伴随着英国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鼎盛,伦敦成为世界性金融中心。五十年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将纽约送上了世界级IFC的宝座。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造就了东京金融中心,东京IFC地位也因为日本经济的起落而消涨。无可置疑,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民间财富迅速积累。至2005年年底,中国GDP总量已列全球第四,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并将在10年后赶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大陆资本市场在短短十年时间里,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为上海成为未来IFC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融资占国内总融资的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融资结构的改善,以及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还将进一步壮大。当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资本市场更加开放,国际金融机构和资金可以更便捷地进入我国金融市场,上海的国际地位将迅速攀升,上海成为IFC是有潜力的。

其次,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强国战略决定了上海需要建设成为主要服务于国内经济的IFC。中国是经济大国,却并不是经济强国。究其原因,金融发展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就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如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相对滞后,以及国内金融中介的低效率和发展不平衡,国内社会资源的配置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扭曲。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外部资源和外资有效率的企业组织依赖型较大。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国内经济的脆弱性增强,另一方面导致国内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要成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实施经济和金融平衡发展的战略,以金融发展解决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矛盾,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品质,促进社会进步。并且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基于制造和成本定价体系的实体经济,以资本和金融定价体系为特征的虚拟经济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要害中枢。金融业既是一个大型经济体系的命脉所在,又是不同权利主体竞相逐利的基本场所。因此上海建设IFC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国内金融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快速发展,确立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话语权或定价权,促进我国金融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实现。上述目标也决定了上海建设IFC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中国经济内在发展的要求。上海建设IFC一定是建立在国内金融中心的基础之上,更多立足于为本国经济服务的IFC,这既是中国大国地位和强国战略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比较而言,上世纪60年展起来的离岸IFC都是小国、岛国和经济规模已不足以支撑有竞争力的在岸IFC的国家的选择。离岸IFC的发展固然能够为小经济体的东道国带来就业、税收、投资便利、人才培训和GDP贡献,但对大国经济发展则很少能有拉动作用。因此,上海IFC建设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和“做大做强”我国金融业的需要,更是巩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的需要。

再次,政府的推动将有助于实现上海IFC的宏伟战略。在金融中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二是以优惠政策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三是提供有效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在IFC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政府的作用显而易见。伦敦在一战前能够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稳固的基石就是英国政府实行平衡财政预算和金本位制度,使英镑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国际货币。一战后,美联储积极扶持纽约发展成为IFC与伦敦竞争。二战后英格兰银行在促进伦敦欧洲货币市场发展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壮大又直接促进伦敦重新崛起为全球IFC。国际经验表明,IFC的形成无一不是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推

进的结果。其中世界级IFC的形成,市场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区域性IFC的形成,政府的政策推动又起了重要作用。因此,上海IFC的建设,必须坚持国家支持和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市场推动和政策推动相结合。

二、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

在上海建设IFC的目标定位明确后,还必须认识到各种约束和限制条件(如法律制度、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因素)对上海IFC建设的影响。受制于各种约束条件,上海IFC建设具有路径依赖和渐进性的特征,也必然遵循着国内金融中心一区域(亚洲)IFC-全球IFC这一发展路径。

(一)巩固上海国内金融中心地位

上海已经建成中国的国内金融中心,有三个重要标志。第一,国家一直把上海作为金融改革开放的试点,支持上海在金融发展上先行先试。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政策,上海也始终把金融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5年8月,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成立,更标志着中央对上海发展金融中心的决心未变,信心不减。第二,全国的货币、证券、黄金、金融期货、外汇五大金融交易市场全都落户在上海,上海已经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国家级金融市场体系,并成为全国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中心。第三,上海吸引了大量外资金融机构的积聚,形成了全面开放的局面。上海是中国外资金融机构积聚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05年底,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以及中外合作的金融机构已达326家,在沪外资银行资产余额达到近4000亿元。今年我国金融业对外资完全放开后,首批成功转制的四家外资银行,都选择上海作为其法人银行的注册地。

目前,上海已经具备了国家金融中心的地位,但其功能还不是非常凸显。要巩固上海国内金融中心地位,上海还需要再聚金融资源,再造金融制度。首先要完善资本市场功能,着力扩大市场规模、创新交易品种、拓展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1)上海证券交易所要做大市场规模,巩固和增强股票市场的主板地位。(2)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是扩大企业债的发行规模。美国公司债券约占证券市场的60%,股票份额仅占20%,而我国企业债的融资规模仅为股票的20%,“短腿”现象十分明显,债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3)应以货币经纪公司的建立为契机,继续完善外汇市场,建立货币经纪人制度,提高市场平衡外汇供求的能力。(4)应稳步推进期货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利用上海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成立将上海打造成为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中心。(5)应规范产权市场的发展,支持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提升服务功能,力争成为全国性的综合产权交易所之一。(6)应加快推进资金结算中心的建设,提升交易、登记及结算系统的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

其次,要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把上海建成我国金融产品的创新中心。上海金融创新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需要、跨国公司发展需要。应积极开发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重点是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融资票据、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等。应稳步开发股指期货类、利率类、汇率类金融衍生产品。应初步推出新的商品期货,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需求者提供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功能。

再次,应继续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把上海作为外资金融机构率先开展业务的试验区。上海在继续吸引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和跨国公司总部积聚上海的同时,应鼓励在沪外资金融机构拓展新业务,并支持其跨地区开展业务。可率先扩展至长三角地区,并进一步延伸到全国。不仅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发挥其在高端市场的现代金融服务优势,而且还要逐步取消不合时宜的外汇管制措施,鼓励外资银行发展跨国金融业务。

(二)力争尽快将上海建成区域(亚洲)IFC

目前在亚洲IFC的争夺中,东京、新加坡、香港、上海、孟买等都是有实力的竞争者。这样一个区域化的竞争格局中,上海应联手香港,共同竞争亚洲IFC,并增强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区域IFC,沪港各有优势,又各有不足,二者并非只是竞争关系,更需要互补。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IFC,拥有独立的货币体系,市场规模和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均超过上海。但也正是由于港币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以及香立的货币体系,决定了香港不具备成为人民币金融中心的条件。而对上海来说,人民币自由兑换尚需时日,这一限制,始终是上海建设IFC的一道不容忽视的障碍。

因此,合作无疑将是上海建设IFC过程中的必备策略。在人民币真正实现自由兑换前,上海应与香港密切合作,共同竞争亚洲IFC。期间上海IFC建设的目标定位应当是人民币金融中心,香港特区则将是祖国大陆的离岸金融中心,战略重点是提升两大城市在亚洲地区的竞争力。

香港作为祖国大陆的离岸金融中心,其发展的重点应是与新加坡等城市竞争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份额。从以往的历史经验看,香港特区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一直领先于东京和新加坡。香港与新加坡相比的重要优势在于其内地广大的腹地,使其能够发挥祖国大陆与世界各地经济的转运港功能和金融往来。尽管近年来香港由于商务成本过高,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新加坡,但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整体地位和基础仍然强于新加坡,且能够得到祖国大陆的继续支持。

上海在建设区域IFC的过程中,对外需要与香港等城市展开更密切、更深入的合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无论在监管方式方面,还是在产品创新、公司治理方面,都值得上海更深入地学习。上海还可出台更新一些政策吸引香港金融人才来沪。人才的缺乏一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瓶颈。而香港已经形成一个金融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在上海众多外资金融机构中,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都来自香港。上海还需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环境吸引香港更多的专业人才。上海在与香港开展金融合作过程中,还应鼓励两地金融机构之间互设机构,设立双总部甚至多总部制。在首批落户上海的9家外资银行法人银行中,有3家来自香港,占到三分之一。同时,中国平安等一些内地领军企业,在上海和香港分别设立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其人民币和外币资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型金融机构向“多中心”架构发展成为可能,这将大大提升上海金融机构的能级和层次。

上海建设区域IFC,对内也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在金融监管方面,中国目前实行分业监管,上海又不是监管机构的所在地,因此上海既要面临来自总部的纵向性监管,又要面临跨行业的横向性监管,这种纵横交错的监管格局,将极大地影响监管效率和金融创新。上海可参照其他IFC模式,试行金融统一监管。具体做法是设立上海金融监管局,并赋予其相对独立的金融立法和司法权。这样监管当局就能够根据上海建设IFC的特殊要求与环境,制定地方性的金融法规和监管规则,执行或落实中央金融监管任务,协调国

家金融监管一般要求与上海特殊监管要求之间的关系,以适应IFC发展的内在要求。该监管模式将率先与国际监管模式接轨,重在增强金融市场透明度和国际标准的实行。综合的或统一的上海金融监管局可下设银行、保险和证券部门,以进行日常的监管工作。

其次,上海应积极推进以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率市场化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市场化进程,健全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和相关市场制度,加快社会信用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审计制度的建设。

(三)渐进实现上海全球IFC的目标

2005年11月,伦敦市政当局(Corporation ofLondon,2005)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在IFC建设方面,“亚洲的未来在中国,上海在未来的10-15年内将成为一个新的全球金融中心。进出中国的资本规模的急剧增加将为此提供保证”。这意味着上海有可能成为继伦敦和纽约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全球统治力的IFC。上海发展成为全球IFC的前景是光明的,这一点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上海要实现全球IFC的目标,还面临很多现实困难。上海距离真正建成全球IFC的目标任重道远,需要渐进实现。从国际视角看,对照国际上通行的IFC指标体系,依据国际金融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判断,上海至少需要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上海金融市场的法律环境应达到基本完善,包括金融立法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执法的有效性,以及金融市场的公平有序。

第二,上海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和制度应达到与国际基本接轨。除极少数市场的运行规则与制度外,绝大部分上海金融市场的规则和制度要与国际完全接轨。

第三,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应达到国际中高水平以上。上海金融市场从中介经营机构到投资者、融资者的对外开放程度都要不断扩大,资本流动的自由度要显著增强。同时伴随着人民币可兑换进程,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汇率制度的弹性逐步加大。

第四,上海金融市场的品种与创新应至少达到国际中等水平。上海金融市场要形成基本完整的品种布局,做到各大类品种基本完整、小品种较为丰富。同时,金融产品创新活力(包括模仿类创新和自主类创新)达到国际中等水平。

第五,金融专业人才的聚集,尤其是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和规模应达到国际中高水平。上海现在可能有很多的金融从业人员,但缺乏比较高级的、会做产品、会进行风险控制的人员。从质量水平来讲,上海缺乏通晓国际惯例、娴熟运用金融工具、精通国际语言的高层次的金融从业人员。

第六,金融市场的规模要有量级上的提高。金融市场的规模决定了资产的流动性,是金融中心发挥价格发现、投融资功能并进而实现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依靠,也奠定了IFC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基石。上海IFC功能与世界上主要IFC相比,明显存在规模过小、能级不足的巨大差距。比如上海一年的外汇交易量不及香港一天的交易量,不及伦敦一天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第7篇

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部门,各国法律和监管机构都要求金融机构及从业者守法、稳健经营,但还是存在着部分金融业者为了达到不法目的而违规经营,其中表现最为多见的是账外经营行为。账外经营常见于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类金融机构,尤以银行的账外经营为盛。

一、金融机构账外经营行为的性质

对金融机构的账外经营行为,有的学者认为:“不在账面上经营,即不反映在银行科目里的资金经营,多为将吸收来的存款及发放给企业、个人的贷款不纳入银行科目核算的一种非法经营行为”。笔者认为,这一提法尽管揭示了账外经营的一些特征,但还不够周密。笔者尝试将金融业务中常见的账外经营表现形式加以归纳,主要有:

(一)不如实记账

不如实记账指金融机构对发生的存款、贷款、资金业务、证券业务等不按正常、合法的会计程序记账,不在规定的会计科目内进行核算,使其不在会计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

(二)搞“两本账”、“账外账”

搞“两本账”、“账外账”指的是另立账户、账目,隐瞒部分业务活动,将非法吸收的资金和违法发放的贷款进行“体外循环”。

(三)私设“小金库”,转移和隐瞒部分收支

账外经营会导致巨额资金流于正常金融渠道之外,增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不但容易酿成兑付危机,也给洗钱等上下游犯罪造成了可乘之机,严重地破坏了金融秩序,危及到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机构账外经营行为在上世纪90年代频频发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有关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进行制止纠正,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这两部重要的法律中对此加以规定。《会计法》第7条规定:“下列会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二)财务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等……”;商业银行法第55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真实记录并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状况,……商业银行不得在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此外,还有一些行政法规如《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一次专门对账外经营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以下列方式从事账外经营行为:(一)办理存款、贷款等业务不按照会计制度记账、登记,或者不在会计报表中反映;(二)将存款与贷款等不同业务在同一账户中轧差处理;(三)经营收入未列入会计账册;(四)其他方式的账外经营行为”。对于账外经营行为的法律责任,该办法第11条规定:“……金融机构违反前款规定的(指账外经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账外经营的立法内容主要是从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的角度入手――因为账外经营行为侵犯了账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可信性;作为经营风险极高的金融机构不将其经营成果如实进行记录和反映,使监管机关难以掌握金融机构的经营现状和风险状况,无法保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即便再高明的账外经营行为也必须寄存在财务会计管理体系中,对其识破和查处也必须从会计渠道入手,因而,账外经营行为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严重的会计违法――犯罪行为。

二、金融机构账外经营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金融业务当中,账外经营行为并不是单独发生的,而常为一些违法犯罪行为所利用,如我国的刑法中所规定的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类似的行为主要有:

(一)账外非法吸储行为

账外非法吸收储蓄存款在金融机构账外经营中屡见不鲜。同一般的违法吸储相比,金融机构在账外从事违法吸储有四个动机:一是容易逃避监管与查处;二是可以不交或少交各种存款准备金;三是为了方便地支付高息;四是为了更方便地使用那些违法揽存的资金。账外吸储也采用提高存款回报这种惯用方式,主要手法有:在存款当时就从账外返还现金、给予回扣和手续费、给予实物或物质利益作为“奖励”、允诺事后或在支取存款时从账外另行支付“分红”、“贴水”。账外吸储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形式,如:1.账外私设储蓄品种,自行设定利率档次来吸收资金;2.明知是单位存款或本不应作为储蓄存款的资金却将其按储蓄存款对待,在账外吸收这些资金。由于账外非法吸收的存款手段比较隐蔽,支付高息和手续费比较便利,吸收来的资金运用起来受限制较小,因而一些金融机构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时乐于采用。

(二)账外非法出具金融票证行为

非法出具金融票证案件包括非法出具信用证、保函、存单、票据、信用证明文件等。在金融机构账外经营活动中,多采用非法出具存单的手法。其行为表现为:1.收取客户存款后不入账,开出空头存单;2.将收到资金的极少部分入账,大部分留在账外循环,开出票面金额与金融机构自留底单金额严重不符的存单,即通常所说的“鸳鸯存单”;3.将允诺付给客户的超出正常利息的高息或好处费、手续费金额也开进存单面额之中,使开出存单面额大于实际入账金额,即虚开高额存单;4.使用已封存或停止使用的印鉴、空白存单以及其他不规范的存款凭证等。这些操作手法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配合非法吸收存款的行为,或者是将账内的正常资金转为账外资金,为账外经营提供方便。

(三)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的犯罪行为

这是金融机构账外经营行为最典型的操作手法。金融机构实施非法拆贷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金融机构利用办理存储业务之机,收授储户存款或者高息吸存社会闲置资金后不如实记入存款账目;第二步是以高利转贷以牟取利息收入,或者违反金融机构之间拆借资金的用途、来源、期限、利率将资金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获取高息或者以金融机构名义为单位之间非法拆借巨额资金做担保以收取手续费,而在账目上往往又反映不(下转第49页)(上接第47页)出这些业务活动,形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类行为开始抬头,有的金融机构甚至被某些犯罪分子把持和恶意经营,成为用资人随时提供资金的“提款机”和犯罪工具。目前又出现了新的操作手法,如违规挪用社保基金、闲置财政资金、通过虚构的委托贷款合同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四)违法发放贷款行为

根据《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中关于贷款的规定,违法发放贷款的形式主要有:1.违反规定提高利率、降低利率或采用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发放贷款;2.不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进行严格审查轻率发放贷款;3.不对借款人提供的担保物权属、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和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发放贷款;4.不按照规定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保证合同,办理贷款凭证、抵押质押手续。在账外经营中常常是把来源于正常渠道的信贷资金转入账外,而且在发放贷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违法情形。通过分析已暴露的金融机构账外经营中发放的贷款行为可以发现两个极端:一种账外贷款是典型违法的,对贷款人特别是关系人的审查敷衍了事,没有完备的借款合同和借款凭证或根本不签合同,而只是仅凭一张转账支票或者其他会计凭证就把大额资金贷出,贷款的担保物徒有其名,抵押形同虚设,保证人根本无代偿能力等等;另一种账外放款则是手法隐蔽,花样翻新,表面看起来符合贷款要求,比如将贷款贷给空壳公司后立即转出、由关联公司循环担保、明知担保物有瑕疵或不保值照样贷款等。有的还形成了出资方、金融机构、用资人三方勾结,事先谈妥资金数目和利息条件,然后由金融机构在账外将资金“指定”贷给用资人的情况。

三、对我国现行立法的反思和建议

我国现有的法律和法规对账外经营行为缺乏准确的定义,账外经营方面的立法现在比较薄弱,没有系统性,缺乏整体的思路,存在救急、救火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建议:

(一)对账外经营进行科学的定义

建议把账外经营规定为“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反金融、会计法规和金融机构内控制度,逃避金融监管,对存贷款、结算业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不如实在会计账册中记录和反映,或隐瞒其他法定会计事项以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目的的行为”。既强调其违反会计制度的特点,也突出其违反金融监管、违反业务法规、自行其是的特点。

(二)对现有的金融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账外经营的规定加以充实

现在只有《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账外经营行为作了概括性规定,笔者建议在高层次的商业银行法中对账外经营行为作出原则性规定,在关于存款、贷款、结算的专门法规、规章中对各种账外经营行为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然后在处罚办法中归总其成。

(三)增设账外经营罪代替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发放贷款、拆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