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9 10:37:43
序论:在您撰写电气防爆安全培训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液化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1. 人防措施
1.1消防机构和人员。
(1)确定站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并报主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2)结合单位实际,确定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1.2消防安全责任制。
(1)确定逐级或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2)明确逐级、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的消防安全职责。
(3)签订逐级或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书。
1.3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1)制定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电气设备和用火、用电、可燃物安全管理,人员、车辆进出管理,消防值班,消防器材设施维护管理,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等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制定包括燃气卸装操作、消防器材设施操作、变配电操作、发电机组操作、电焊、气焊操作等内容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4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1.4.1消防重点部位标识化。对储罐、灌瓶间、实瓶间、配气工艺区、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等重点部位设置醒目的消防安全管理标识,标明重点部位名称、管理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1.4.2消防重点岗位人员标识化。对在站点内从事火灾或爆炸危险岗位的生产操作人员配戴危险岗位标识,标明岗位人员姓名和岗位名称。
1.4.3消防器材设施标识化。对站点内的消防水泵、发电机组、消火栓箱、灭火器箱等消防器材设施设置醒目的管理标识牌,标明设置部位、管理责任人、管理标准和操作使用方法。
1.4.4消防警示标识化。(1)在站点外醒目位置设置易燃易爆危险标志;(2)在站点的入口处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牌;(3)在站点内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警界线和警示标语;(4)在气体储罐区、灌瓶间、实瓶间、配气工艺区等位置设置火灾或爆炸危险标志。
1.4.5消防检查规范化。(1)各班组每日组织一次消防巡查。 (2)各站点每月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
1.5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1)开展适合单位特点的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开展定期消防安全培训,每年至少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
(3)开展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4)开展入户消防宣传活动,以电力抄表员、燃气抄表员为载体,在居民家庭电表、燃气表旁张贴消防宣传提示单,以液化石油气钢瓶为载体,在瓶体上印制消防安全提示标志。
(5)组织参加消防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具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岗位操作人员应参加消防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并取得上岗资格证。
1.6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
针对站点内具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工艺区,模拟火情,制定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演练。
2. 物防措施
2.1站点选址。
(1)站点内的储罐、灌装间、车间或仓库与站点外的建(构)筑物、明火和散发火花地点等的距离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2)站点的主要出入口能满足消防车到达或通行的要求。
(3)站点有可靠的市政水源、天然水源或建有消防水池。
2.2平面布局。
(1)站点内生产区和辅助区分区设置。
(2)站点内储罐、灌装间、实瓶库、工艺设施等的平面布置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3)距离液化气储罐、天然气工艺区等重大危险源50米外或在辅助区设置室外消火栓(SS100型)。
2.3建(构)筑物。
站点内新、改建的建设工程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审核、竣工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手续,不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工棚或可燃易燃棚。
2.4工艺设施设备。
(1)站点内生产工艺设施设备及管线安装、维保、检测等符合消防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要求。
(2)不使用报废、超过检测期限或锈蚀严重的压力容器设备。
2.5电气线路和设备。
(1)电气线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人员具有电工资格。
(2)爆炸危险区域的电气线路穿钢管敷设、选用符合防爆要求的电器设备和电气开关。
(3)电气线路和设备每年进行安全性检查,严禁私拉乱接电气设备。
2.6明火源、可燃物。
(1)禁止在站点内吸烟或使用明火取暖、做饭。
(2)禁止将打火机、火柴等火种带入站点内。
(3)禁止车辆不配戴防火罩进入站点内。
(4)禁止将与生产工艺无关的化学危险物品和可燃物带入或存放在站点内。
(5)禁止人员不着工作服进入站点内。
(6)严格动火审批制度,电、气焊等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落实现场监护人和防范措施。
2.7人员、车辆。
(1)进入站点内的人员、车辆必须进行登记,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着工作服,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3)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按规定配戴防火罩,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8消防器材设施。
(1)消防供水设施、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等供水设施完好有效。
(2)消防设施备用电源可靠。
(3)消火栓箱组件齐全,且处于灭火工作状态。
(4)建筑灭火器设置位置、类别、数量和维保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3. 技防措施
3.1不发火措施。
(1)液化气站点生产区的地面应采用不发火地面。
(2)液化气、天然气站点的生产区内不得使用易碰撞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
(3)进入液化气、天然气站点生产区的人员应着不产生火花的棉质工作服,不得穿带铁钉的皮鞋入内。
3.2防爆泄压措施。
液化气、天然气站点内的灌装间、气瓶库等建筑应设防爆泄压面,且符合消防安全技术要求。
3.3防雷、防静电措施。
(1)站点内的生产区应设置防雷、防静电装置,由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和检测。
(2)竣工投入使用的防雷、防静电装置每半年由法定检测单位进行一次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4压力容器检测措施。
对站点内压力容器、安全阀等设施设备,应由主管部门按“首次四年、第二次三年”的检测周期进行安全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5电气检测措施。
对站点内变配电系统及电气线路、设备,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每年进行一次电气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6消防设施检测措施。
对站点内生产区设置的燃气报警设施,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每年进行一次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参考文献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关键词】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煤矿防爆电气设备使用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成为影响煤矿井下安全作业的重要要素。为此及时的对现有防爆电气设备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解Q便凸显的尤为重要,是现阶段提高设备使用安全性及基本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对于提高我国煤矿作业总体水平与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煤矿防爆电气设备标准体系分析
(一)相关标准未对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厚度、使用寿命等作出规定
我国在防爆设备检测过程中,仅对设备的外壳材料、容积及隔爆度数等数据进行检测,在实际防爆测试过程中未能有效模拟实际情况。煤矿设备运行环境较为恶劣,同时条件也相对复杂,一旦防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潮湿空气、尘土及水等自然元素侵蚀,其实际的防爆结构便随之改变,此时如未能及时做防爆外壳进行处理及更换等保护工作,则使在设备出现问题时,设备的外壳的防爆强度有所下降。此时便严重的威胁到相关技术作业人员的基本安全。为提高设备的实际使用安全性,在设备的设计及生产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设备运行环境恶劣的问题,需采用高度强及高密度设计来避免有关问题的发生。由于我国在外壳厚度及使用寿命方面尚未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这便使相关企业为提高经济利润,仅在设备防爆检测项上做文章,却忽视了设备应用的实际问题。
(二)对可能发生弧光短路的大容量矿用隔爆型电气设备未有针对性地作出专门规定
电弧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较为常见,是引起安全事故及瓦斯爆炸的重要因素。当前,为提高煤矿掘进作业的基本效果,通常在作业过程中所选用的电气设备较多,自然电压及电量负荷也随之增加,以便于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而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煤矿掘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由于电气设备数量较多,操作不规范及保护措施不到位问题也随之产生。此时若未能对电气设备运行环境及电气设备操作问题加以解决及控制,则易产生安全事故。在实际的设备运行过程中,因潮湿及粉尘过重而导致电气设备电击穿现象较为严重,在此过程中电气设备不仅容易出现电气设备失效的问题,同时对于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便使电气设备隔爆难以发挥其实际作用。
通常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大功率设备电弧放电持续时间较长,同时电流密度也相对较大,容易将周边区域的可燃物点燃,在此过程中周边混合性爆炸物便在温度升高的作用下产生了爆炸条件,此时如设备隔热外壳受损,则极易导致失去防爆作用,从而产生不可避免的矿下安全事故。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曾对该问题做出深入研究,如设备的防爆接合面宽度能够保持35毫米以上,间隙控制在15毫米以下,则可确保其避免出现以上事故。但随着电气设备应用需求量及数量的增加,该数据已难以满足实际的设备运行需要,这便导致电气设备运行安全性有所下降。
二、煤矿防爆电气产品在使用和维修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技术落后不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应淘汰的产品仍在使用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由于防爆电气技术落后,导致其所使用的 设备处于淘汰产品的行列。这便难以符合现阶段煤矿井下作业的基本需要。我国煤矿防爆电气设备的研究主要起步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在后期阶段的发展过程中PB2及PB3型防爆开关的应用较为广泛,虽该防爆开关早在上世纪末期阶段即已被市场所淘汰,但部分地区实际技术条件较差,仅能使用该类型的油路断路器设备进行作业,导致设备难以在运行过程中发挥其实际效果,这便给煤矿安全作业埋下重大隐患。淘汰产品应用的主要原因不仅局限于技术条件差,同时部分地区煤矿作业企业为节省成本,也易采用部分已淘汰的设备进行相关工作,这便严重的威胁到煤矿作业人员的基本安全,对于煤矿作业的顺利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二)防爆电气设备维修管理有待规范
在电气防爆设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设备使用安全性。所以需及时的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修,以便于保证设备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均可正常使用。而在现阶段的防爆电气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管理与维护不规范问题,给设备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甚至部分企业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未能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设备操作与管理,导致防爆电气设备的应用危险系数逐步上升,继而对煤矿井下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在防爆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方面相关标准尚不完善,使部分地区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停滞状态,这也成为降低防爆电气设备实用性及使用安全性的重要要素之一。
三、加强煤矿防爆电气产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建议
(一)加强我国煤矿防爆电气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虽我国在煤矿防爆电气企业标准体系方面相关的检测与管理标准较高,但却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完善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所以在未来阶段的煤矿防爆电气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首先需对电气设备的检验标准进行完善,根据电气设备实际应用的需要做好电气设备防爆模拟实验,并确保企业能够按照实际的相关标准生产安全防爆设备。其次要提高煤矿防爆设备的运行适应性,通过提升电气设备质量管理标准来对电气防爆设备的生产形成有效的制约,从而保证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效果。最后在设备的管理运行方面,要进一步规范相关企业设备使用操作流程,以此从最基础的环节上做好电气防爆控制,以便于降低电气设备安全使用事故及问题的发生概率。
(二)加强防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从多起煤矿事故调查结果看,许多事故与从业人员缺乏煤矿防爆知识有直接关系,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煤矿电气防爆知识宣传和防爆电气产品标准的宣贯,将防爆安全知识培训作为煤矿各级、各类人员安全培训的必修基本内容。
四、结语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问题的解决至关重要,是提高煤矿防爆电气设备应用安全性的有效方法,同时对于确保煤矿井下作业的基本质量及效率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在未来阶段防爆电气设备应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应用条件对设备的使用做出优化与调整,并提高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及质量,以便于保证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基本安全,以此推动煤矿掘进及开采作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根据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案例分析,当前煤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轮眼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要加强轮眼绞车工和信号把钩工的技术培训,随抽随答,落实终端责任。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
(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3)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5)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4)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把握《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技术标准。
3.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
(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
(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4.井下防排水装置
(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5.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提升系统除常用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
(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
(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7)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6.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1)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
(2)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3)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4)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6)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必须严格执行《山西省煤矿电气性能检查细则》的规定。
(7)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摘 要: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中图分类号:TD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21-01
1、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1轮眼管理存在问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井下使用的电车头驾驶室内要有明显的操作示意图说明。
1.2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3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4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5安全基础工作要长抓不懈,设备的防爆失爆检查要放在首位。
2、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2.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3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4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3、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
3.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
3.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3.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大型机电设备恶性事故的发生,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
4.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
4.2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性能测定。
4.3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
4.4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二人及以上的专职司机负责。
4.5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5、井下防排水装置
5.1矿井必须配备三台及以上水泵,两趟及以上排水管路,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5.2排水系统配备与矿井涌水量是否相匹配。
6、煤矿提升运输设施
6.1 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6.2 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19、420条规定。6.3 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煤安)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6.4 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6.5 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6.6 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6.7 提升斜井和行驶机车平巷危险区段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必须行人,要经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7、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
7.1 矿井必须有与实际相符的井上、井下供电系统图,该图的绘制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0条规定。
7.2 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它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7.3 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7.4 井下防爆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7.5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7.6 使用中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检查,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
7.7 矿井严格按照《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整定细则》《煤矿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装设过流、漏电、保护接地装置,“三大保护”装置必须动作灵敏可靠。
关键词:安全培训 培训措施 电工作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66-01
安全是电力工业永恒的主题,企业离开安全就谈不上生产,更谈不上经济效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使用电气的设计、维修和安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近年来电力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凸显了电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或缺乏基本的安全技能等。所以对电工从业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培训机构教师的首要职责与任务。使电工作业人员在培训期间内达到本工种所需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是我们职工培训工作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
1 强化安全培训理念
自我港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港口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安全培训队伍不断的壮大,无论对于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各级领导还是每一名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港职工的日常工作,思想意识,甚至关乎他们的生命。在众多的安全培训工作中,电工作业人员数量多,需求大。对工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电气知识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所不同,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难以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安全培训教师运用一些教学手段将它们变成看得见的,易接受的。由于每年都有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课程,对于我们来讲,所准备的课件、资料一定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新鲜的案例以及和电工作业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进一步的更新和调整。使电工安全培训每年都有新意,强化学员的安全意识,使学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真正实现安全培训的意义。
2 创新有效的安全培训方法
安全基本技能表现为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的掌握程度。然而据安全事故通报,电力事故主要原因是作业人员未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负责人现场查勘不到位等,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所以我们在电工安全培训中,要重视学员安全技能的熟练掌握以及安全意识的强化。
在进行电工安全培训时,我们要尽量让安全技能教育显得生动、形象、深刻,让安全意识、知识、技能真正入脑入心。采取让学员更能听得进去,接受得了的方式进行。一是采取现场实践操作的形式,假设一些可能发生的事故意外,示范正确操作方法,让职工现场学习马上实践,及时纠正错误行为。如触电危害与急救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假人”做为道具,教师亲自演示操作人工呼吸法和胸外按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操作部位正确,会发出声音提示,如果操作错误,则没有声音。在生产实际中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学员就会很自然地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处理。二是案例法教学,把近年出现的违章行为及造成的后果,以视频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员观看,并与学员共同剖析事故成因,让血淋淋的铁的事实让学员深刻体会到违反《安规》而引起的责任事故的沉痛教训。促使学员都能保持较高的安全意识,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生产作业中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实现安全生产。三是实物法教学,以增强学员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如低压配电装置这部分内容,电气元件枯燥的原理及结构很难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将实物带到课堂,让学员自己动手拆装元件,结合教师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则很容易理解和掌握;高压配电装置及倒闸操作部分的内容,我们结合了我校的高压实训室内一次系统模拟控制屏、供配电技术综合试验系统的高压电气控制模拟屏、供配电技术继电保护及监控台、高压开关柜等设备进行实操学习。结合实训装置后,增强了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加强了学员对专业工作的操作技能。因为这些装置模拟了我港职工的工作现场实际,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效果很好。四是安全培训的课程内容要和现场实际相结合,不能只单纯讲书中的理论,要与职工现场的生产紧密结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比如在电气防火防爆技术方面,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在港口工作的实际中要注意每天工作完后及时清理现场的积尘,防止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及港口的各种大机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部位及条件。要求学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及时观察这些部位发生的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五是及时更新课件内容,每次培训前,我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一些新近发生的相关案例和与本专业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教师的教学课件中去,使得每一次的安全培训内容都有新意、有提升。
3 安全培训的管理规范化
安全培训的管理在安全培训中决定着培训质量的高低。如果安全培训管理人员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学员极有可能丢掉了重要内容的学习,在日常工作中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重复发生。
管理与考核必须规范化:(1)每个培训机构的管理人员必须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建立符合培训要求的平台。设备、场地、师资等是提高培训质量的硬件。2012年,我港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已经提升为国家二级资质,相应的设备、场地以及师资都符合国家相应的要求。(2)严格按培训大纲或者有关法规的要求,学员登记表,培训时间,课时计划,培训内容及考核等必须符合国家教学大纲规定。并且做到遵章守纪。坚决杜绝走人情关系的事情发生。这不仅是对工作的负责,更是对参培学员的生命负责。
4 提高安全培训教师素质
安全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与时俱进:不管是安全理念转化、安全意识的加强,还是安全技能的深造、教学管理能力的学习等,都要不断地完善。所以要重视安全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及安全理念的提升,增加和提高安全培训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次数和层次,及时地将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知识和技术进行更新学习。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对学员的反馈调查,我们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电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增强了学员的安全意识,强化了操作技能。并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安全培训不再枯燥无味,达到了培训教学效果。使教学和职工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港口职工安全培训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油气储运 火灾危险分析预防
中图分类号: P641.4+6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由于石油及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碳氢化合物,具有易燃、易爆、易聚集静电、易中毒等特性,而油气储运过程中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输油管道,加热加压是管道运输的特点,故具有极大的火灾及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并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油气的储运中坚决杜绝火灾的发生,安全合理的进行油气的储运。
二.油气储运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1. 设备故障带来的危害。
设备故障与日常检修及介质特性有直接关系。油气储运设备设计的不合理、工艺缺陷、管线的腐蚀、操作压力的波动、机械振动引起的设备疲劳性损坏以及高温高压等压力容器的破损,易引起泄漏及爆炸。如采用塑料管、橡胶管输送气态物料时,会因意外撞击、热胀冷缩、振动疲劳、自然老化等因素造成大量气体外泄。密封垫圈老化、损坏,也会发生泄漏。如果是可燃气体泄漏,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火灾、爆炸;如果是有毒气体泄漏,就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 不防爆设备及电器带来的危害。
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按规定选用防爆型或未经防爆处理,泄漏的可燃液体、气体遇机械摩擦火花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3. 防静电措施不到位。
油气储运过程中,防静电措施容易被忽视。油气在管道和设备内流动会因摩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造成电荷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 违章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的储运设备及装置区域内进行设备检修,往往需要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以及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所以违章动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违章指挥,动火审批不严。为了抓生产、抢进度,一些领导不顾或忽视安全规定,在不具备动火的条件下贸然审批动火。
第二,盲目动火。有的职工不熟悉动火管理规定,或存在侥幸心理,不办理动火手续,有的职工本身不具备动火资格,忽视动火管理规定,贸然动火酿成火灾。
第三,现场监护不力。作为现场监护的监护员没有完全履行自己的职责,仅仅流于形式。
第四,扑救措施不力。在不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无人现场监护的情况下动火,导致小火未能及时扑灭,终酿成大火。
5. 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
第一,执行操作规程不严格,操作人员误操作。误操作表现为错开(闭)阀门,或未关严阀门;该置换的容器及管道未置换或置换不彻底;未采取优先措施拆卸设备等,都易造成超压、超温、油气泄漏,最终导致火灾。
第二,职工对于工艺操作系统缺乏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国外引进设备,仅仅局限于使用说明上的介绍,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过系统的操作要求、物理化学特性、工艺流程。将国内外相类似的设备、系统一概而论,生搬硬套。
第三,随意删改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工艺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是经验教训的积累,但是由于操作的繁琐,致使操作人员删改规程,减低了安全性。也许类似操作了几次没有发生事故,造成操作人员思想麻痹,久而久之长期违反操作规程就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第四,缺乏严格的岗位培训。没有对上岗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岗位操作培训,没有明确操作的规范性,致使在岗职工麻痹大意。
第五,监管机制不力。对于操作岗位的习惯性违章警惕性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严重危害性,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形成一种明明是习惯性违章,却听之任之不予纠正的怪圈。
三.如何预防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
1.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针对各种设备的特性严格按保养规程进行维护,工艺流程操作前做好工作危害分析,控制操作风险。
2. 做好防火设计及安全装置。
第一,设备泄漏等往往起源于设计阶段,因此抓好防火设计十分重要。首先是设备的设计、选型、选材、布置及安装均应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根据不同工艺过程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耐压、耐高温或耐腐蚀的材质,按规定进行制造和安装。其次是新建、改建、扩建生产装置布局,单元设备布置,防火安全设施的设计和实施应遵循有关规范,做好严格的防火审核工作,充分考虑防火分隔、通风、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因素。同时对设备、电气的防爆要求严格把关,从而消除先天性火灾隐患。
第二,防火安全装置在生产中广泛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①阻火设备。它包括安全液封、水封井、阻火器、单向阀、阻火阀等,其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设备、管道或阻止火焰在其间扩展。②防爆泄压设备。包括安全阀、爆破片(防爆片)、放空管等,安装于压力容器、管道等生产设备上,具有降压防爆的作用。③火星熄灭器。安装于产生火星的设备和装置,防止火星飞出引燃可燃物,如机动车辆使用的火星熄灭器。④自动探测器。用于检测可燃气体浓度、温度、烟雾等,当超过一定值(浓度)时自动报警,并与各种联锁装置联动。
3. 做好防静电处理。
油气储运的设备均应做好防静电接地。接地点应牢固,螺纹连接部位的电阻值过大时应充分利用跨接,使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和管线的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4. 落实动火作业措施。
(1).拆卸。在可能的条件下,拆卸禁火区内需要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移至安全的地方去动火,动火作业完成后再装回原处。
(2). 隔离。将需要动火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和相关的运行系统做有效地隔离,如在管道上加堵盲板或拆掉一节管子等,阻隔易燃易爆的物料和介质进入动火作业点。
(3). 清理现场。动火要清理现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动火前应把动火点四周的易燃易爆物品转移至安全地方,现场应打扫干净。
四.关于防火的培训。
1. 强化安全培训。
油气储运的从业人员要相对稳定,加强职工的纪律性,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水平和生产操作技能。
2. 全员安全培训。
经常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安全常识,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
3. 岗位安全培训。
针对各种岗位职工,培训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使之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持证上岗。
4. 处置事故培训。
要针对工艺装置危险区实际情况,认真制订各种事故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修正预案,使预案贴近实战,提高处置事故的整体能力,一旦发生事故,能有效处置,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结束语
天然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点,在储运中要格外引起注意,通过对火灾危险因素分析,提前做好相关对策,防范于未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无火灾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 董守聪 王兴库Dong Shoucong Wang Xingku 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分析及预防 [期刊论文]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08年5期
[2] 刘喜何 油气储运中的火灾危险分析及预防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36期
[3] 黄郑华 李建华 李海林 湛爽 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类型分析 [期刊论文] 《油气储运》 -2003年8期
[4] 李天祺 赵振东Li Tian-qiZhao Zhen-dong 油气储运系统钢结构设备地震火灾效应研究 [期刊论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5年6期
[5] 周毅 赵晓刚 层次灰色评估法在油库火灾危险评估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油气储运》 -2012年9期
煤矿机电设备问题对策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电气设备正常、可靠运行,同时避免人身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发生。随着煤矿的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更趋复杂,加之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盲目追求生产指标、忽视安全教育,极易造成各种安全事故。这给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做好矿山安全工作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电气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从选型、采购、入库检验、安装调试、使用、检修、事故调查、处理等生产全过程。
一、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广泛进步的同时,煤矿开采行业也开始走向了自动化生产道路的舞台。煤矿业一体化生产的前提条件是机电设备运用,机电设备能够降低人工操作所遇到的诸各种困难及事故。由于各方面因素,在使用机电设备开采煤矿时还存在许多安全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正是我们日常生产管理中所需要重视和解决的。
1、对机电标准化认识不足
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虽然不存在矿井管理内部,但兼职管理人员居多,对电缆管理、电气管理、设备管理、防爆检查、油脂管理、配件管理等等管理不到位。标准化意识差在部分机电职工中随处可见,如标准岗不规范,标准活不明确,未能对流动设备和固定设备进行标准化管理,致使机道、机房铜室的达标率减低。
2、机电设备防护不周全,隐患较多
环境非常恶劣,湿度高、粉尘大、有腐蚀性气体是煤炭企业所存在的。所以在井下运输、存放机电设备过程中,要坚决注意井下存封,使用防锈、防尘、防潮等相关措施,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现象,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认识不清,会经常发现此类事件。安全措施、保护装里不全,设备带病运转是常见现象,这样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有较大差距。
3、机电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培训走过场
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技术素质差、不适应高新技术、排除故障难是煤矿机电队伍员工中弊病,达不到现代化矿井的需要,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是部分人员未学习的,只凭借经验进行,未达到科学管理水平。
二、加强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机制
1、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设备的定期维护,能够缓减设备零部件的损坏,减少大修工作。维护设备包括日常维护,小修(一级保养)、中修(二级保养)、大修维护。在日常煤矿生产中,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迫使机电设备的运行强度过大,所以要将工艺化作为维护保养时的重点工作,并依据设备特性,研究切人点,然后将检查结果和项目编出序号存档,编制检查固定流程。以天为单位,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并对保护安全装置的测试进行注意。例如过堆煤保护和防卷装置等等,针对防爆电气维护要特别注意,长期运转的防爆电气要频繁开停,这样会产生瞬时过载、部分零件会出现磨损和不好现象,这些都是维护的重点项目。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要定期对防爆电气设备进行防爆性检查,避免电气失爆带来的经济损失。
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作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者,首先要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能及时停机,叫维护人员到现场检查维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同时,定期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三、强化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提高技术素质,加强技术培训。从事运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技职人员,应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并培训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取得上岗证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并鼓励员工学习业务、专研技术,从而达到“懂原理、懂性能、懂设备结构,会维护、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设备故障”。进而达到职业道德建设的全面开展,真正提高生产安全意识。使工人充分认识到机电工作的重要性、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同时要增强员工责任意识、自主保安的能力和保安的教育的能力。
四、加强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机制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作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者,首先要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合理选用、精心维护设备。并根据矿井类型、设备的工作地点和生产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配备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
五、加强电气的制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