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8 17:08:50
序论:在您撰写人口流动趋势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人口减少及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客观地讲,人口和人才变动趋势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经济落后、条件艰苦、失业率高的地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驱动力越强。大兴安岭作为高寒地区、偏远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人口和人才输出型地区。1.医疗卫生和教育行业人才流失较多。五年间,全区卫生行业人才流出141人,占卫生行业同层次人才的8.3%,且主要是学科带头人或中高级职称的业务骨干。教育行业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才流出21人,占中高级职称教师比重为0.6%。2.大学生毕业后异地就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五年间,全区高考大学生13742人,回到本地就业和待就业的仅有4391人,6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发达地区安家和就业,造成本地培养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3.气候寒冷、收入水平偏低导致人才外流。目前,全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283元,居全省11位,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低8315元、17310元。特别是中高端人才在发达地区就业与在本地就业相比,收入水平平均高出2倍—40倍不等,且气候条件、生活环境较为优越,这是发达地区吸引人才的垄断性优势。4.就业空间有限导致适龄劳动力外出务工。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全区森工采运业逐年萎缩,新兴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空间有限,机关、事业单位及林业职工是我区就业主渠道,从业人员达到70980人,占从业人员比重78.5%;公有制企业从业人员10292人,占比重11.3%;非公有制企业仅能容纳就业人口9195人,占比重10.2%,企业就业空间和领域较小,特别是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还不能提供与发达地区同等机遇、待遇的就业岗位,导致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5.随迁家属及异地养老人数增加。由于人才外流,随迁家属的人数也不断增多,或随夫随妻或随子女外迁,按一家三口计算,五年间因人才流失随迁家属的人数约为11200余人。我区地处寒温带,冬季时间长、早晚温差大,部分离退休老人选择温度适宜的城市养老,而且人数逐年增加。
二、人口输出及人才流失对全区影响分析
按照目前每年人口及人才净流出测算,到2020年,我区常驻人口将减少到44万人,2030年减少到34万人。人口和人才流失势必会对我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影响有:1.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影响经济发展。目前,我区共有法人单位4099户,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1214人,从专业人员平均配备比例看,户均不足6人。而我区目前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和流失,必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2.文教卫生行业软件“瓶颈”突显。五年间,我区对各县区和乡镇医院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并引进了先进的医疗设备,硬件环境大为改观。但人才软实力提升相对缓慢,医务人员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偏低、中高端人才外流现象,使部分病患者对在本地就医产生不信任感,导致大量病患外出医治。教育骨干力量流失虽然有所缓解,但每年还是有一些优秀教师外流,导致我区初中升高中的尖子生异地求学,使部分优质生源不断流失。3.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现象更加突出。随着国家全面停止龙江森工和大兴安岭森工商业性采伐,我区进入了全面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着力发展具有林区特色的生态旅游、绿色矿业、绿色食品、北药开发等资源禀赋型产业,但企业发展需要高水平研发、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等,产业技能型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将会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4.劳动力季节性“用工荒”频现。随着人口的加速递减,带来适龄劳动人口加速减少,季节性用工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尽管我区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09年的19460元增加到30283元,年均增加2165元,但劳动力外流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每年山产品采集期、企业生产期、建设项目施工期,劳动力季节性“用工荒”仍然十分突出。每到夏季施工季节,每天建筑工人日均工资达到200-300元,仍然很难雇到劳动力。5.林业生产一线职工老龄化趋势明显。从1964年开发建设以来,全区涌现一批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伐木工人,他们抗风雪,斗严寒,吃着冷硬的食物,多数人都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胃炎等职业病。在6774人的木材采运一线生产工人中,年龄在40以上的占到53.8%。在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后,有相当一部分一线生产工人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无法再转岗分流到其他岗位。而80、90后的年青人,因生产条件艰苦,不愿再从事森林管护和森林抚育等林业生产任务,林业生产一线职工出现“断档”,后续力量匮乏的现象将日益严重。
三、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流动;新趋势;机遇;挑战;江苏省泰州市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178-03
一、当前泰州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自20世纪90年代建市以来,泰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现已成为一座以工商业为主、投资环境十分优良的滨江城市。近年来,泰州全市上下不断与时俱进、奋力创业拼搏,已逐步形成了以重工、建筑、医药、化工、旅游为主体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及地区的客商投资泰州经济发展。随着泰州建设“三大名城”伟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以及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泰州的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城市化转型进程不断推进,泰州人口流动现象日益频繁并表现出新的趋势特征。
1.高层次人口流动频繁。近年来,随着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的提出和付诸实施,泰州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均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泰州“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即为在充分彰显泰州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尽早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以及“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2006年10月,占地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泰州“中国医药城”挂牌成立,多个高科技医药技术项目先后在园区落户。泰州大学城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初见成效,为泰州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泰州图书馆、泰州大剧院、“三水湾”时尚休闲街区、老省泰中文化旅游区、城北农业生态观光园、溱湖湿地公园等文化和生态设施以及文化旅游业、现代传媒业、文化演艺业等文化产业均已相继建成或正迅速发展。泰州医药、文化、生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吸引了一大批非本地的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扎根泰州、建设泰州、服务泰州。“江苏省医药产业暨中国医药城2012年冬季大型人才交流会” 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1.3万名各类人才前来应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具有较高学历的医药研发、新药申报及工程管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另外,在泰州的各所高校中,均有较大比例的教学、管理人员属于非本地户籍的外来流入人口,他们的到来为泰州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随迁式人口流动出现。泰州的船舶制造、建筑业、食品及化工等普通制造业较为发达,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劳动力前来就业。这些劳动力主要为泰州以外地区的家庭男性劳动力,他们为了改善自身或者所在家庭的整体生活状况而只身前来泰州从事某种形式的劳动服务,具有流动主体的个体性和流动方向的往返性等特点,这也构成了过去泰州人口流入的主要类型。家庭男性劳动力独自前来泰州在建筑业、制造业从事劳动,家庭的其余成员,包括配偶、子女、老人,一般不随同在泰州就业、就学或者生活。到了年关或农忙时节,或者为了处理其他人情事务,男性劳动力便离开泰州返回家庭。这种个体往返式的人口流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制度原因,具有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也给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随着泰州工作、生活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管理制度的改进,外来人员的配偶、子女、老人等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的现象日益增多,即举家迁入泰州定居生活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这也构成了新时期泰州人口流动的一大特色。随着外来人口住房条件的改善,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问题的解决,家庭人员的随同迁移流动非但不再成为人口流动的障碍,反而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流动人口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速度。
3.服务业人口流动增加。长期以来,泰州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人口,这是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出现以及低层次就业需要的形成相关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型工作,这也刚好满足了第二产业迅速发展而对体力劳动者的大量需要。随着泰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转型,特别是在泰州“三大名城”建设战略提出以后,泰州的第三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泰州医药、文化、生态产业的大发展以及大量高层次人口流入泰州、家庭附属人员随同迁入泰州,势必导致泰州金融、教育、餐饮、家政、医疗等各式服务的需求大增,相关的社会产业将获得膨胀式的发展机遇,这也将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前来泰州从事各个种类的服务性工作。与此同时,近年来江苏及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历和技能教育也继续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具备不同专业素养的多层次人才。泰州对于各类服务性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服务性人才的供给形成了泰州区别于以往第二产业趋向性人口流动的第三产业服务型人口流动新特色。
二、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1.知识的更新。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为泰州的整体知识更新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为了加快推进泰州的“三大名称”建设步伐、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泰州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及时地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及时更新,需要快速地学习、消化和吸收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和前沿成果,实现技术创新和产能进步。泰州的医药研发、新能源开发、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需要频繁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持续的人才投入。随着泰州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医药、金融、化工、光电、机械、管理等领域高层次技术和服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泰州知识分子群体的整体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水平,为泰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及泰州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更新保障。
2.产业的带动。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为泰州相关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源泉。新时期的泰州人口流动是泰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将极大地促进泰州各相关产业的后续发展。首先,高层次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对泰州高档住宅、高等教育、优质医疗、个人金融等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贡献和收入水平能够满足他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工作条件的更多要求,这也将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带动力。家庭附属人员的随同流动为泰州的教育、养老、培训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历史机遇,泰州将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学生就学、老人照料以及人员就业的要求。服务性人口流动的出现,对于泰州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以及各种各类服务性产品的提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性人口的大量流入为泰州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保障,同时也提升了各种服务技能的培训需求,促进了相关培训产业的发展。
3.服务的改善。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的形成,将对泰州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和改善带来巨大的内生推动力。泰州地处苏中地区,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城市,一直以来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难以企及苏南地区以及其他长三角城市的水平。如今,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入泰州,形成了较为稳定和强劲的消费潜力,对于优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餐饮休闲以及家政管理等的服务需求将会出现迅猛的增长。随迁式人口的大量到来,对泰州基础教育、养老服务、就业指导与培训、妇幼保健、社区管理等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业流动人口的出现,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也将产生更多的需求。人口流动新形势下,高层次人才、随迁式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大量出现,对泰州尚不完善的社会服务供给体系带来极大的改善空间和升级需求,这给泰州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动力。泰州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将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改进工作,满足流动人口以及全体市民的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需要。
三、泰州人口流动新趋势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1.生存空间的萎缩。泰州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历史新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流动随迁人口以及服务业人员的到来。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泰州的城市居民人口为257万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例上升了16.23个百分点。十年间,泰州城市人口有了较大涨幅的增长,城市居民们势必深刻感受到城市拥挤导致的生存空间萎缩感。例如,随着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马路上的堵车现象日益增多,医院里的就医等待时间日益变长,城市社区的公共设施日益短缺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地理面积本就不大的泰州容纳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及人均城市生存空间日益减少。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加,但是面对着日益萎缩的生存空间,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指数将不断降低,紧张、压抑、焦虑等各种情绪问题将会成为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成为阻碍泰州社会进步和市民全面发展的重大因素。
【关键词】 外省籍 流动人口 案件分析
中图分类号:D9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六安经济社会发展,该市的外省籍流动人口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也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共办理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39件66人,占该区办理案件总数的7.6%和9.1%。笔者现结合该院办理案件情况对三年来裕安区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2009年办理外省流动人口犯罪案件7件17人;2010年办理外省流动人口犯罪案件12件19人;2011年办理外省流动人口犯罪案件20件30人。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六安经济的发展和与外省市交流的增多,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数与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趋势不断加大。
(二)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案件特点
1、犯罪主体多为农民和无业人员,且文化素质低
三年来,在我院办理的外省人口犯罪中,犯罪主体身份主要集中在农民和无业人员,占该类犯罪总人数的89%。并且犯罪主体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66名犯罪嫌疑人中,仅1人具有专科学历,4人高中文化,初中以下文化占该类犯罪主体总数的89%。
2、犯罪主体低龄化,并且男性居多
2009年至2011年,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主体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40岁以下的犯罪主体54人,占总数的82%。该类犯罪中,男性犯罪嫌疑人51人,占该类犯罪主体总数的77%,这与流动人口基本是外出务工的男性青壮年有一定关系。
3、犯罪类型呈复杂化趋势,但仍集中于侵财性犯罪
随着科技水平和观念意识的转变,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涉及的罪名越来越多,犯罪类型越来越复杂。但近三年来,诈骗罪、盗窃罪、抢夺罪、抢劫罪等侵财性犯罪发生率仍居流动人口犯罪首位,占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总数的62%。
4、犯罪主体多来自六安周边省份及西部不发达地区
犯罪主体大都来自六安周边省份及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来自六安周边省份的犯罪主体最多,占该类犯罪总人数的35%,其次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占该类犯罪主体总数的33%。
5、团伙犯罪情况突出,成员结构呈现新形势
外省籍流动人口具有强烈的地域观念和抱团心理,利用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互相影响,极易形成盗窃团伙、诈骗团伙、抢劫团伙等,共同作案。近年来,随着信息交流的日益方便快捷,犯罪团伙呈现出不同省份犯罪主体之间,外省流动人口与本地不法分子之间相互勾结的新型成员结构模式。
二、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
1、文化素质低,生活状况差
一方面,六安属于中小型城市,本市大中型企业很少,随着近几年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大型工厂企业才逐渐增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而我市本身就有大批下岗职工,面对激烈竞争,流动人口能分得的工作机会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的制约,绝大多数外省籍流动人口从事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而收入却很低并缺乏劳动保障,工作极不稳定,经常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生活十分窘迫。对金钱的强烈需求和物质生活的向往,使得一部分流动人口铤而走险,妄图寻找发财致富的捷径,从而滑向犯罪的深渊。
2、法制观念淡薄,易受不良思想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是法盲,遇到矛盾时,冲动行事,用最原始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解决问题,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流动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客观判断能力受一定的限制,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和不良行为人的诱导与挑唆,产生贪图享乐、报复社会心理,走上犯罪道路。
3、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主要停留在进入本市时进行基本信息登记这一静态水平,对流动人口来六安以后的就业情况、生活情况等,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动态追踪,从而不能对流动人口犯罪提早预防、及时发现。这种静态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今人口流动的现实需求,未能充分发挥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防控作用,不能真正地把流动人口管牢、管住,使打击流动人口犯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三、降低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率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高外省籍流动人口生活水平
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机制,从就业、医疗、子女入学、法律援助等方面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保障。放宽最低生活保障申领范围,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流动人口也可和当地百姓一样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减轻其生活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从而有效降低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性犯罪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尊重外省籍流动人口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消除对流动人口的排斥、歧视。降低流动人口的落差感、边缘感,从而减少因报复社会而发生的危害人身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犯罪。
2、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外省籍流动人口综合素质
提高流动人口综合素质,是从源头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的有效手段。流动人口的素质提高了,生活水平有了保障,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犯罪行为也自然会减少。具体可以从法律知识、业务技能、文化素养三方面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办文化、技能培训班,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劳动技术、基础文化等教育服务,提高其在求职中的竞争力。同时,运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使其清楚了解实施犯罪的后果严重性及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并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3、建立动态追踪机制,加强外省籍流动人口管理
在做好流动人口基本信息登记、流入流出情况控制的基础上,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将流动人口基本信息录入电子系统中。各社区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后续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摸排、登记,掌握流动人口信息变动,及时对电子信息系统进行更新。针对信息系统中相关流动人口情况的变化,制定措施,提早预防,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
4、加强社会治安治理,加大对流动人口犯罪的震慑力
公安机关要加强综合治安管理,特别是对犯罪多发地带、地点的巡逻,在治安管理重点地区和犯罪多发、易发地段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共同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减少犯罪可能性。针对外省籍流动人口犯罪中侵财性犯罪频发的现象,公安机关可抓住这一突出问题,组织专项行动,集中打击,从而震摄意图犯罪的流动人口,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参考文献
[1]麻国安《中国的流动人口与犯罪》 中国方正出版社
关键词: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变化趋势
引言
伴随北京市城市化建设的深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北京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不流动”的特点致使北京市一些区域流动人口数量显著高于户籍人口数量,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俨然转变成北京市生产和服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流动人口对北京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两级影响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热点关注[1]。由此可见,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分布与变化趋势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变动历程
北京市流动人口出现大规模变动起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流动人口变动持续处在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与我国政策法规及经济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的关系。受流动人口属于一个迅速转变的群体影响,再加上现阶段的流动人口登记、调查系统无法对流动人口变动状况进行动态反映,使得社会对流动人口数量处在模糊的局面,就此问题出发,现将北京市流动人口变动历史发展总体划分成两个历程:
(一)1978~1992年――快速增长期。自二十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北京市流动人口出现大规模变动,这同样与该时期特殊经济政策及社会发展特征息息关联。70年代末,我国推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大增长,农业快速发展使得诸多农村劳动力剩余,再加上期间我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为城市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城市建设发展自然被投入了大规模的力量,一方面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北京市对外来人口的需求量,一方面大城市有着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品质,从而使得农村人员愿意到城市发展。由此该时期北京市流动人口数量自然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1978~1992年期间,北京市流动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可达23.0%。
(二)1993年至今――震荡上升期。自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京市流动人口进一步增长,同时在变动期间,表现为震荡上升的特征。90年代末,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致完善,再加上这一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北京市流动人口产生一定回落。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流动人口政策的融合,更大规模的人口进入北京,2000年为256万人,2005年变动至357万人,2013年增长至803万人,相较于2000年增长超过2倍之多。就当前发展趋势而言,北京市流动人口上市趋势显著,且在未来一定阶段内将继续维持扩张趋势。2005~2013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百分比表,见表1。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
(一)各区县流动人口数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流动人口在每一区县分布存在差异,对2005、2007、2009、2011及2013年数据进行对比,可得知,流动人口多聚集于朝阳、丰台、海淀三个区,且该三个区的流动人口总量超过北京市总量的一半。此外,通州、大兴、顺义和昌平四个区,它们的流动人口总量也超过了北京市总量的1/5。近些年来,流动人口总量绝对值增加最多的以朝阳、海定、昌平为代表,此外增加较多的还有丰台、通州及大兴等。中心城区诸如东城区、西城区流动人口总量绝对值则增加较少,自2010年开始总量还出现逐步降低趋势。即便老城区存在这一变化趋势,然而由于其总体面积小,使得老城区流动人口密度在所有区县中还是位居前列[2]。
总的而言,绝大多数区县流动人口绝对值均在增长。伴随流动人口融合政策逐步推行,能够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里北京市各区县流动人口依旧会陆续增长,且伴随北京市中心地带流动人口压力的转移,相对远的区县对应流动人口依旧会保持增长趋势。
(二)各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各区域流动人口数量分布特征以城乡结合部为例,城乡结合部作为流动人口主要聚集地局面仍旧为发生本质转变。就北京市流动人口分布的历史而言,城乡结合部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聚集地。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城乡结合部区域流动人口占流动人口总量达到74.5%;1997年外来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增长至79.3%;而到了201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该项比例则增长至83.5%[3]。
就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变化趋势而言,即便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强化了对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然而受现如今北京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城市经济辐射水平提升影响,使得流动人动区域逐步朝不断城乡结合部地区转移,尤其是部分新开发的区域;与此同时,新开发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使得周边资源、环境得以改善,进而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大了流动人口向新开发地区转移的吸引力。
(三)流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流动人口就业内部分化明显,呈正“U”型行业分布特征。北京流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中,一头是高学历人群集中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例如,第三产业中的金融、科研及公共服务管理等行业,本科及以上流动人口接近半数集中在科教文卫和计算机信息软件行业;另一头是低学历人群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从事第一和第二产业的比例较高,主要聚集的前三个行业领域是批发和零售业、建筑制造业和居民服务业;而流动人口就业的中间部分分布较少,主要由农林牧渔、房地产和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等行业构成。一方面,流动人口较少地集中于依赖土地的农林牧渔业;另一方面,流动人口较少地集中于以政府机关为代表的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这些行业门槛相对较高,一般易为高学历人口提供户籍迁入的机会。由于流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本地户籍人口,很难跨过金融、科研、公共服务管理等行业的学历门槛,因此多数只能从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行业大类看,外来从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相对传统的行业,可见,在劳动力市场中流动人口仍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这种状况主要与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有关[4]。
三、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结论
(一)近郊区仍旧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转移区域。中关村科技园、CBD等综合服务区很大一部分处在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区,容纳有各式各样城市功能的多中心区域,势必进一步招徕流动人口转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转移。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中以低端人群,也就是较低素质人群居多,也存在相对一部分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和素质高,且在金融、高技术等产业活跃着。
(三)以北京、天津为圆点的周边城市群建设,京津冀区域发展一体化,势必能够对流动人口朝北京市中心流入局面进行扭转,从而进一步对北京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的问题进行缓解。
四、相关建议
(一)调整城市布局,引导流动人口分布
1、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促进流动人口朝远郊地区转移。北京的城乡结合部聚集了大量流动人口,为此处公共资源、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可以通过对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引导流动人口朝远郊地区转移,一方面使得城乡结合部资源、环境负担得到缓解,一方面使得不良产业链滋生得到遏制。
2、强化郊区经济发展,引导流动人口朝远郊地区扩散。就业及生活成本是影响流动人员部分的关键因素。远郊地区生活成本较市中心更低,适宜诸多流动人口居住,然而受该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使得其对流动人口鲜有吸引力。鉴于此,应当大力发展远郊新城及小城镇,对其经济发展方向予以确立,予以充足的发展空间,制定利好的优惠政策措施,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来城市中心流动人口[5]。
(二)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
1、提升对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投入。现如今,北京市及下辖区县均设置了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对组织机构进行落实的基础上,还应当推行工作责任制,提升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制定实施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服务策略,变基础流动人口管理被动为主动。
2、构建机制,强化培训教育。推行以人为本、以房管人、以税关房的模式,实现对流动人口与房屋的统一管理。每一社区要构建起流动人口管理站,各站还应当形成网络,以对流动人口展开登记管理、服务。此外,还应当强化对流动人口的培育教育,诸如安全培训、法律培训及思想教育等,提升流动人口文明素质、法律意识,增强流动人员自我保护。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规模的流动人口俨然转变成北京市生产和服务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流动人口对北京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这要求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北京市流动人口变动历程,全面分析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化趋势,“调整城市布局,引导流动人口分布”、“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服务”等,积极促进北京市流动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德挺,史毅,卢镱逢.经济发展、城市化与人口空间分布――基于北京、东京和多伦多的比较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83-91.
[2] 秦宏宇,刘昂.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与政策应对[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02):89-96.
[3] Hu,F.,Xu,Z.Y.,& Chen,Y.Circular Migration or Permanent Stay Evidence from China's Rural-urban Migr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0):64-74.
关键词:农村人口流动;区域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度;劳动力流动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20-5033-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20.071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Flow to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ANG Qing1,JIAO Qing-xia1,2
(1. School of Economic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2.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rural labor flow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grey theo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flow population and economy develop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labor flow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very obviou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mean of 14.7%. It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changes of ti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population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ternal flow popul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rural labor and the internal flow rural labor flow to economic growth was basically sam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nflow urban labor to economic growt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internal floating urban labor.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flow;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labor flow effect model
1 文献综述
人口流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固有的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还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1]。因此,许多学者对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的视觉来看基本可以分成以下三大类。
1)从区域经济发展收敛性的视觉研究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人口流动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程度和趋势的结论不一。许召元等[2]、严超等[3]认为人口流动可以改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段平忠等[4]基于对人均产出进行剥离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在去掉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前后,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产出及总产出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内部差距以及三大地带间增长差距的变化,结果得出省际人口迁移扩大了东部、中部地区的内部差距、三大地带间差距以及中国整体的地区差距,只有西部地区的内部差距因为受到人口迁移的影响而显著地缩小了;逯进等[5]运用内生人口迁移经济增长模型测算了近10多年来西部各省区省际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得出人口迁移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省际人口迁移伴随有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
2)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研究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王桂新等[6]考察了1995~2000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外来劳动力弥补了东部地区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GDP增长了10%以上,对东部地带GDP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15%。而且迁入人口规模越大,推动迁入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就越大。段平忠等[7]通过建立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之间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得出人口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显著,但这种作用在不断地减弱;赵翠红[8]研究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1979~1998年间,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约22.43%,而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1999~2005)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还高达20.43%;杜小敏等[9]的研究表明:人口流动对中国经济整体来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开始凸显,人口流出对流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如预料的明显。
3)从流入人口、流出人口、区域内和区域间流动视角对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研究的地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如李东[10]利用重庆市40个区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对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重庆市区县内人口流动对重庆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流入人口但低于流出人口;马金龙等[11]和刘美蓉等[12]对宁夏固原市和民族自治区的研究也得出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的结论,但前者的研究表明区域间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优于区域内人口流动,而后者的结论则刚好与之相反。
纵观已有文献不难发现,学术界关于人口流动这一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家研究的角度、方法、区域、时间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而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各不相同,再加上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很难被河南省直接借鉴。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有关部门制定流动人口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尝试性地测度了进入新世纪来河南省农村人口流动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变化,并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的计算与比较。
2 经济发展中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
2.1 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测算模型
假定国民经济中只有农业(第一产业)和非农业两个部门,则全社会总产出GDP(Y)和全社会从业人员(L)可以表示为:
Y=YA+YN (1)
L=LA+LN (2)
其中,YA、LA分别表示农业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YN、LN分别表示非农部门的产值和从业人员。
对(1)式两边同时除以L得:
■=■■+■(3)
即(3)式可以改写为:
P=PAγA+PNγN (4)
式中,P、PA、PN代表劳动生产率,γA、γN分别代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
对(4)式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并同时除以P得:
■=■■+■■+■■+■■(5)
即:mp=■mA+■mN+■mγ■+■mγ■(6)
式中,m代表增长率。由(6)式可以看出总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等式(6)右边前两项要素投入效应,一个是等式(6)右边后两项劳动力流动效应,即劳动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效应。若劳动力流动效应用N(P)来表示,则:
N(P)=■mγ■+■mγ■ (7)
又因为γA+γN=1,所以对此时两边关于时间求导可得:
γAmγA+γNmγN=0 (8)
将(8)式整理代入(7)式得:
N(P)=■γNmγ■ (9)
由(9)式可以看出,只要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劳动力流动效应就会始终存在。
2.2 河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的测算与分析
为了解河南农村劳动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利用(9)式来计算农村劳动力流动效应,然后再来测度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1列出了经过处理后的不同时间点上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状况和就业状况,由表1可以算出,从2000年到2011年,在这10多年中总劳动生产率、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了216.59%、509.01%和130.87%,劳动力流动应为37.11%。劳动力流动对总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为17.1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4.7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分别为28.41%和28.35%。由此可见,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是农业部门生产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在经济增长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表1中的数据还可以计算出各个时点上劳动力的流动效应以及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计算结果见表2。由表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上经历了先增大而后又开始减小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新世纪的初期,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的增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越来越合理,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变小。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流动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那么,不同类型的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又如何呢?下面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 省内、省际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比较分析
3.1 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由于劳动力流出对流出地来说影响较小,所以,关于不同类型农村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实证分析重点放在流入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选取反映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人均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记为X0;选取各地市的常住人口数、省内农村流动人口数、省内非农村流动人数、省内总流动人口数、外省流入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非农村人口数、外省流入人口数、总流入人口数作为比较序列,分别记为X1、X2、X3、X4、X5、X6、X7、X8。计算所用的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数据来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经济发展状况指标来自2011年《河南统计年鉴》。
3.2农村人口流动与河南经济发展的关联度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原理可以计算得到灰色关联矩阵见表3,然后再利用灰色关联度计算公式得到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人均GDP的关联度分别为:(0.6429,0.5625,0.6029,0.5957,0.5730,0.5204,0.5265,0.589 3)。
由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流入人口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之间的关联性较大,外来劳动力已经成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主要力量之一;但是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为0.589,仍低于常住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64,这说明河南省地处中国的中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人口流入还不太频繁,常住人口仍然是推动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流入人口对经济的推动力量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省级流入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26 5低于省内流动人口与人均GDP的关联度0.595 7,说明河南省吸引外省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还不够强。
2)河南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62 5)与省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0.573 0)相当。2010年河南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的人数为808 924人,外省流到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人数为110 772人,省内流动农村劳动力是省级流动农村劳动力的7.3倍,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却小于省级农村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虽然人口流动有助于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利于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是省内流动人口分布及其不均衡,流动人口多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区。如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省内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仅占常住人口的0.86%,且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入郑州市的高达总农村劳动力的30%,而流入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人数较少,例如流入商丘市的仅占总人数的1.2%,省内流动人口的规模相对较小且不平衡导致省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促进人均GDP增长的作用有限。
3)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省级城镇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于省内城镇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外省城镇人口流入河南省的数量远小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量,其数量仅为省内城镇流动人口数的1/20,这再次说明河南省在吸纳外来人员就业方面的能力较差;二是外来流入城镇人口的质量低于省内城镇流动人口的质量,2010年在外来城镇流动人口中,读过高中的外来城镇人口占流入人口的比例为22.4%,比省内城镇流动人口低近11个百分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流入人数的24.9%。这说明受过高等教育的外省人口更倾向于流向经济发展更好更快的地区,河南省吸纳进来的就业劳动力的质量偏低。
4 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助于各部门以及总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缩小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打破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而且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流动人口低于常住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且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为了更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吸纳高素质、高技术水平人口流入的能力。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人口流入还不够频繁,流入人口规模较小且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不高。为此,河南省在消除影响人口流动壁垒的同时还应大力实施人才战略计划,建立更加合理、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改变流入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下的局面,逐步提升吸纳高素质流动人口的能力,充分发挥省际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建立健全区域内人口流动的管理措施,积极组织协调和引导区域内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在区域内部的流动规模较小,仅占常住人口的0.86%,再加上人口流动分布得不均衡,大大影响了农村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不断加大对人口流动的组织和协调,合理调控人口流动的规模、积极引导人口流动的流向。在促进区内人口流动方面可以借鉴重庆市的做法,即逐步将在城镇具有相对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市民化,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大力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关于人口流动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采取政府部门的推力和流入地的拉力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政府部门对于流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可以给予一定补贴,降低他们的流动成本,对他们的流向给予一定的鼓励;另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流入人口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吸引人口流入。
参考文献:
[1] 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69-173.
[2] 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38-51.
[3] 严 超,常志霄.中国省际劳动力迁移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1995-2005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11(6):19-29.
[4] 段平忠,刘传江.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1):60-67.
[5] 逯 进,朴明根.西部地区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演进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3):117-123.
[6] 王桂新,黄颖钰.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的经济发展:1995-2000[J].人口研究,2005(1):19-28.
[7] 段平忠,刘传江.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05(12):99-111.
[8] 赵翠红.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07(3):73-76.
[9] 杜小敏,陈建宝.人口迁移与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人口研究,2010(5):77-88.
[10] 李 东.人口流动与重庆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西北人口,2009(3):4-9.
【关键词】 惠州市惠阳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人工流产;避孕知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209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after artificial abortion by unmarried female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uiyang district of Huizhou city WEN Hua-ying, WEI Ji-lian, YANG Xing-juan. Guangdong Huizhou City Huiy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izhou 5162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after artificial abortion by unmarried female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uiyang district of Huizhou city, 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level in childbearing-age women. Methods Face-to-face questionnaire was taken to research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after artificial abortion by 660 unmarried female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in Huiyang district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were 69.55% of unmarried female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knowing 11 contraceptive ways, such as intrauterine device and condom, 7.27% having detailed knowledge of application way, principle and relative merits, and 20.91% having no knowledge of the mentioned contraceptive way. There were 39.09% of the women gaining their knowledge from television or radio, 30.45% from newspaper, magazine, book and leaflet, 20.15% from network, and 10.30% from training class and advisory service. Conclusion Enhancement of reproductive health education for unmarried female among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active promotion and publicity of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by family planning and health departments are necessary for reducing artificial abortion and repeated abortion rates, and improving reproductive health level.
【Key words】 Huiyang district of Huizhou city; Floating population; Unmarried female; Artificial abortion;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人工流产作为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 是非意愿妊娠妇女的选择, 但是女性在接受人工流产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 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本研究对惠阳区所有计划生育服务点660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的避孕情况进行调查访问,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人口流失;老龄化;东北经济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7-0063-02
(一)人口流失降低GDP增速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人口流动的变化互为作用。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业岗位越多,便越会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入,从而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GDP的收入。而经济发展缓慢,则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口外流,流出地劳动力短缺,需求减少,进而拖累经济的发展,GDP增长速度下降。流出的人口中,往往都是头脑灵活、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这部分人会给流入地的GDP贡献力量,却不利于流出地GDP的增长。
(二)人口流失加速流出地人口老龄化
在国际上,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占比超过该地区总人口的 7%,则说明该国或地区的社会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在人口流动的过程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成为流动人口的主力军,剩下老年人还留在原地,必然导致该地区人口的老龄化。
(三)人口流失增加社会保障压力
人口外流,为流入地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而减少了流出地税收,使政府收入减少。而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就要求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也要随之增加。因此,老年人口抚养比重的增加直接增加社会抚养金,增加了社会的负担。由于政府收入的减少,使得社会保障体系的财力支撑将面临较大风险,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的建立面临较大的挑战。
(一)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现状
根据2005―2011年东北三省人口流动的数据看出,辽宁省保持人口净迁入发展态势,并略有增长,而吉林、黑龙江两省人口呈净迁出态势,且规模扩大明显。从表1可看出,2005―2011年,辽宁省始终处于正的净迁移率,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吉林省从2005年的净迁出率达到了1.37‰,2006―2008年净迁出率有所减少但平均水平依然保持在0.48‰的增长趋势,截至2011年净迁出率已经是2007年的近3倍。表1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人口净迁出规模呈现大幅增加的趋势。
(二)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流失使得东北地区GDP增长缓慢
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严峻。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为5.8%、6.5%、5.6%,位列全国后5位,其中辽宁增速为近22年来最低,全国倒数第3。在2015年前3个季度中,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别下降至2.7%、6.3%、5.5%,在全国排在后5名的位置,辽宁省垫底。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再一次的高度重视,提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加速该地区人口老龄化
目前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流失已经成为东北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和人口环境。以黑龙江省为例,对比2002年与2012年人口老龄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为240万人,到2012年年底,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已经增加到340.9万人,占黑龙江省总人口的8.8%。10年中,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由6.2%增加至 8.8%。从这10年变化的数据中看出,2002―2012年,黑龙江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均增长了7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20年,黑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765万,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9%; 2045年黑龙江省老龄化水平将可能达33%以上。
3.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导致社保体系失衡
从东北三省来看,近年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虽然存在累计结余,但是黑龙江省在2012年已出现3亿元的当期赤字,2013年进一步扩大到40.4 亿元。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老工业基地,年龄偏大的工人占多数的现象较为明显。近年来,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使得东北地区养老缴费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的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3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养老缴费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分别为2.10、1.64和1.52,相比全国3.01的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差距。这说明未来东北地区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将可能更为突出,随着人口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保障基金体系运行也面临更加巨大的财力支撑风险。
(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振兴东北经济
解决人口流失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的发展。首先,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重新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措施。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多为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企业,因此,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重要举措。其次,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是实现东北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就业机会
东北地区农村人口流失的最重要原因是存在剩余劳动力。在众多的流动人口中,就其中部分中年人而言,从根本上并不愿意去外地谋生。因此,乡镇企业应为这部分劳动力提供机会。而大多数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因此为了能解决更多劳动力就业问题,就需不断扩大乡镇企业规模,提高乡镇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会形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农村人口的流出。
(三)加快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
加快公共财政均等化是减少人口流出的又一重要措施。以黑龙江省为例,由于当地财政紧张问题,出现拖欠教师工资和公积金以及养老保险等现象。为此,国家出台很多振兴东北的政策,从现实来看,这些政策很难扭转东北地区经济衰落的态势,短期内也难以解决经济下滑和经济地位下降的局面。东北各省份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地区财政负担相对过重以及公共服务保障资金不足的问题较为明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从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政府转移支付的制度改革,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吕利丹,秦敏.东北振兴与破解人口困局[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7):64-67.
[2] 侯力,于潇.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5,(5):118-128.
[3] 郭亮.流动人口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统计,2013,(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