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27 15:50:11

序论:在您撰写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历史背景;科学哲学;科学史

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其发展脱离了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它不再把科学看成是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社会体制来加以分析,而着重对科学知识本身进行考察。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转向不仅造就了欧洲知识社会学在科学社会研究领域的复兴,而且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脱离了传统的科学社会学。

事实上,70年代中期以后,在科学社会学日趋成熟的同时,它所遭受的批评和挑战也日渐增多。一方面是对默顿学派的两个基本理论:四条科学规范和科学奖励系统进行批评;另一方面,对整个传统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模式,也就是对默顿模式提出了批评。科学社会学所遭遇的困难并不是孤立的,这有着深刻的哲学和历史背景,也正是这种哲学和历史背景导致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科学史背景

科学史是最早出现的研究科学的学科,因此科学史的研究方向自然极大地影响科学社会学的研究。20世纪近大半个世纪,在科学史研究领域中,30年代是“外在论”占据优势,而二战期间和战后20多年,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内在论”。“内在论”者更多关注的构筑一幅前后一致的科学进步图像,而较少考虑,或即便是注意到了科学演进中的争论,也只是先人为主地肯定或否定了争论的某一方。虽然库恩提醒内在论者,“在重构历史的过程中‘科学家应当特别留意他的对象的明显错误,这不是因为错误本身而是因为这些错误揭示了更多的实际思想,而不只是给出科学家如何记录下现代科学家依然保留的那些结论和论据’。但实际情况仍然难尽人意。”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新的“外在论”浪潮又重新占据优势。70年代以后复兴的“外在论”决不意味着简单“返回”30年代的“外在论”,而是对过去全部争论中所蕴含的概念意义进行一次彻底再思考,这个再思考导致了新型研究方法迅速进入“科学”(确切地说是进入“自然知识”)。默顿学派的科学社会学家在科学史的研究中,虽然对科学发现中的“优先权”之争进行了解释,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争论来理解科学的运行过程,但其过多地诉诸于心理因素,而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分析。这时,科学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从“内部”的思想史转向复杂文化整体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英国科学哲学家海斯也谈论到这个问题,她认为,科学史界关于内史和外史的传统争论或严格界限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正在消失,科学史的研究注意到了科学理论信念体系的社会条件。

与科学史戚戚相关的科学社会学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70年代中期开始了深刻的变化,如布鲁尔、巴恩斯、夏平等人都做了大量的研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们以为最纯粹的理论科学领域,如数学、物理学领域仍然是社会力量在起作用,科学发展并不完全是靠它本身的理性力量,科学工作也与非科学工作一样是从无序到有序,科学并不先验地比其它知识形式更优越,科学的思维模式也可以与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比较。因此,着重对科学知识进行研究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正是在这种科学史发展背景中滋生蔓延。同时,科学知识社会学也化解了科学史研究中内外史的矛盾,因为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研究,不仅关注科学理性对知识的影响,也强调社会因素对科学知识的作用。当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也离不开更大范围的科学哲学背景。

二、科学知识社会学产生的科学哲学背景

实际上,默顿学派科学社会学的哲学“搭档”是统治科学哲学领域40多年的逻辑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遵循l8一l9世纪理性主义传统,坚持知识“二分法”,认为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和线性积累的。理论的选择有统一的客观标准,判断知识是否科学应诉诸于经验证实。这种哲学观点主张对科学进行纯粹的理性重建,完全排除各种非理性因素,把科学认识论或方法论加以高度逻辑化和形式化,把对科学的研究局限在认识论的范围内,似乎科学只是个别科学家从事的工作,而不是一项集体的或社会的事业。这不但使社会学家从一开始便假定科学知识是“纯理性”、“纯客观”的,而且使科学社会学限于研究科学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关系,使科学社会学不过是“纯理性”科学家的社会学和科学职业的社会学。正是实证哲学的影响,使人们排除了对科学知识过程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可以这么说,科学哲学中逻辑学派的基本观点,渗入到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基本假设中来。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最初并非从社会学理论本身,而是从科学哲学的争论中引发的,更确切地说,是从打破传统科学哲学中科学知识的实证主义“标准”观点而开始的。

60年代初,库恩发表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代表了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出现,随着波普一库恩的争论,库恩的著作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产生重大影响。库恩学说的核心——“范式”学说超过了传统的哲学概念的范围,除了理论学说和概念以外,它还包括了科学家使用工具、在科学活动中范例的选择等等内容,特别是他把“范式”概念与“科学共同体”联系起来,范式的内容包括了科学团体从事科学活动的一切内容。也有人认为库恩的观点是与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朗依的观点一脉相承,因为波朗依早在1942年就提出了“科学家共同体”的概念,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认为科学不是开始于观察和实验,而是开始于进入科学家集体,进入科学家组织。然而,无论怎样,库恩理论的影响结束了逻辑学派在科学哲学中的统治地位,以逻辑经验主义为科学哲学背景的默顿学派当然也就难逃厄运。

库恩理论认为:所有科学知识都是由科学活动的特定“范式”决定的。离开了“范式”,科学的评价本性不可能得到理解。库恩同时还提出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就是在范式指导下解决难题,而科学革命则是以一种新范式取代原有的旧范式。库恩的范式学说、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以及其它相关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知识社会学的传统有紧密的关系,它们直接影响了70年代中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这种科学知识社会学力图突破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局限,坚持把社会学的分析应用于自然科学的知识本身,并且倡导了某些经验研究的方法。

应当提出的是,以后出现的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家(如拉卡托斯和劳丹)的工作,他们确有区别于逻辑经验主义的地方:他们受到库恩的常规科学传统以及“范式”思想的鼓舞,提出了“方法论纲领”和“研究传统”理论。但他们认为科学家选择一种“进步”理论是理性行为,无须进一步解释这些行为,而那些依赖着“退化”理论的科学家是无理性的,解释这类无理性行为是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任务。后经验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和逻辑经验主义如出一辙,因此,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有较大的冲突。

总之,科学知识社会学在70年代中期首先是在英国出现,这与英国的研究传统和研究者的知识背景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爱丁堡学派,如巴恩斯、布鲁尔、埃奇等人。另外,巴斯大学的柯林斯、约克大学的马尔凯,他们的研究重点也都是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说明,如柯林斯提出了“相对主义的实证纲领”。他们通过著书立说和学术交流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形成了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而法国的拉图尔在70年代后期运用人类学方法,对美国一个科学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对在实验室进行的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作了社会学的分析,著有《实验室生活》,在欧洲联盟和美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结束语

第2篇

一、音乐美学的内在含义与音乐艺术实践的关系

伴随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出现了一门以研究美、美感、创造美和美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美学学科。音乐美学作为美学的一部分,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只有通过对音乐艺术表演的实践研究,才能准确掌握其美学规律,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艺术本质从而进行音乐艺术表演。

音乐美学的目的是理清音乐艺术的本质和内在规律,重点研究音乐的本质、内容和表现形式,音乐对人的感觉、想象力、情感和理智产生的作用,音乐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以及音乐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音乐美学涵盖面较广,研究内容复杂,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和在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果,从而进行对音乐艺术的深刻和精准综合研究与高度概括。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音乐艺术实践活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又是音乐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对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研究,才能得到音乐艺术的本质,把握音乐美学的精髓。反之,音乐美学史音乐艺术表演的基础,在了解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才可以再艺术表演中自如发挥和创作,不断吸收和创新,以到达将音乐艺术表演发挥到极致。

二、音乐美学研究角度以及对音乐艺术的作用

音乐美学要从四个角度来进行研究,分别是哲学、心理学、广义社会学以及音乐作品自身美学特征这几大角度。哲学这一角度主要需解决的问题是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容、音乐与现实的关系。这些问题是研究音乐美学的基础,具有本质性,与哲学认识论关系密切。心理学的角度即是研究包括创作者、表演者、欣赏者的心理状态和感受,创作者是出于何种感受创作作品,表演者是如何理解并演奏作品,而欣赏者对音乐艺术作品又产生了何种感情,这些都是这一角度研究的内容。在这一研究中,心理学提供了研究方法,成为理论基础和前提。

广义的社会学角度就是从社会学出发,研究音乐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社会价值、阶级因素和音乐存在与发展等等社会性一系列问题。音乐作品自身美学即是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研究,包括作品要素、作品结构和特性,从这些角度出发来探讨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表演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音乐表演不仅是技术的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对音乐作品内在含义的理解,准确传达艺术精髓是艺术表演的本质。倘若表演者只注重表演技术,而忽略了对作品的感受,没有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忽视了作品所要表达感情,那么表演即是空泛的,无法使人产生共鸣。因此音乐美学是音乐艺术表演的核心价值,直接作用于艺术表演,决定艺术表演质量。

三、音乐美学对音乐艺术实践的现实意义

出于音乐美学的重要性,音乐家也将其称之为音乐哲学。它对每一位音乐人士都有极重要影响,无论是在演奏还是在欣赏过程中,音乐美学都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在表演过程中,以下三点美学原理需要时刻遵循掌握:第一,表演上与原作品统一,再次创作要不得违背原作品本质含义。在表达自己对作品和对音乐美的理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原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者的作品表达意图。第二,音乐演奏风格在历史背景下符合当代精神。在音乐表演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又要结合自己所处的时代特点,用当代的视角来观察历史背景,精准完美的再现音乐作品。第三,艺术表现与表演技巧相结合。单纯炫技却忽略作品本质只会使艺术表演显得空泛,而没有精湛的表演技巧,也就意味着缺少将音乐作品完美演绎的基础条件和表演手段。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美感,提高表演技巧,使音乐表演能力愈加精湛。

四、结语

第3篇

摘 要: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每一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所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学科占据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作为每一个中华儿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怀有一种温存与敬意。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工作历来都是初中阶段各学科教学之中的关键,通过有效的教学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历史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有效性成为每一个初中一线教师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之中,对于有效性的追求也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孜孜不倦的努力。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很有必要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入手,秉承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终身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为学生未来更高阶段的历史和社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长久以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困难,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教与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而以往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过度地占有课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产生惰性,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会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学习效率很难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为了有效地做好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环节,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这样,不仅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而且学生的思维也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显著地提高。有了这些作为基本的保证,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会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革新教学理念,促进W生学习动力的形成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并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获得某些知识,记住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正确的历史观,而这也是长久以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一直没有做到的事情。单纯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必然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疲惫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因为很多学生都会意识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对于其自身并没有太多实在的意义,有了这样的情绪,学生自然就会渐渐地产生一种怠慢心理。而且这样的教学理念也与新课程改革以来的终身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基于此,教师应该从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是要继续坚持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无视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还是勇于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对历史和社会事件的分析和见解能力,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作出深入的思考。

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清现在,展望未来,有道是“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与其强调让学生记住枯燥乏味的社会知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倒不如让学生能够形成一种思维能力。而且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很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要明确自身教育责任的重大,秉承新课程改革以来所形成的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以此为目标促进学生持久学习动力的形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合理利用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毫无疑问会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分析需要以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为烘托,如果脱离了这个背景而独立存在,则学生很难准确地分析和理解。因为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很欠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情境来作为铺垫,让学生能够如身临其境更加全面地分析和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很多学生对这段历史并不陌生,不论是从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学生了解的毕竟是影视作品之中的历史,而且电影和电视剧只能够从一个侧面来讲述一段时间之内的历史。要想真正综合性或者是总结性地来看这段历史,还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如,如何理解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学生会从多个方面来阐述,但是很多学生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不是很全面,有很多分析不是很到位。于是我用多媒体视频将前后的中国现状以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学生仿佛置身于这个时代当中。学生通过这样的背景烘托很好地理解了当时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以及平静之下激流涌动的革命力量。

在经过这样的背景烘托之下,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明显准确了许多,很多学生还横向联想到了法国、英国以及俄国等资本主义革命,横向比较了各国革命发生的时间以及其必然和偶然的原因,这种横向综合比较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了历史的脉搏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历史思维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事件的掌握。

四、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凝聚学生的历史思维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对历史和社会知识的理解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对于这一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将教学过程设计得更为开放。例如,可以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或者探究式学习等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思维,让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和总结,踊跃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社会知识内容的见解,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这样的不断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历史思维会更好地凝聚,历史能力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另外,在这样开放式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教师将会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历史和社会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成长。

总之,在初中历史和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在课堂教学之中,更加注重课堂教学手段的丰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准确把握学生内在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轨迹,通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塑造学生良好的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4篇

理论范式的更迭内在地包含了范式间的紧张关系,学术批判正是这种紧张关系的外显。从行政思想史上看,对政治—行政二分法这一奠基性范式的质疑与学术批判蔓延达百年之久。它们在推动行政学说范式变迁的同时亦保留了政治—行政二分法的部分思想特质。本文试图运用知识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以政治—行政二分到事实—价值二分再到决策—执行二分的演进过程为主线,深入地分析与这些过程存在紧密关系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学术共同体的一般状况,以期揭示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思想特质在学术批判所引致范式变迁中的“遗传生命”,亦展示出一个相对全面的政治—行政关系的范式变迁过程。

一、知识社会学①:一个思想史分析模式的引入

一般认为,知识社会学奠基于马克斯•舍勒,成熟于卡尔•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经典定义认为,它“是一门探讨每一个知性立场对其背后分化了的社会群体实在功能性依赖的学科,并且它把追溯各种立场的进化视为己任”[1]61。因此,思想是知识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它的目的之一在于揭示思想的演进过程,即在展现思想在内容与形式的变化之时亦揭示出其中思想的“遗传生命”[1]35另外,它旨在揭示思想的起源与演化对一定社会群体的依赖作用。知识社会学虽然可以追溯至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的怀疑论传统以及维科的《新科学》,但它主要是在德国和法国的社会学共同体中形成的。曼海姆在将知识社会学与哲学和史学比较的过程中确立了其独具特色的分析模式,这一分析模式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图略):(1)知识社会学持着动态的思想观,它认为思想的形式与内容会随着社会与历史的进程发生变化。与哲学倾向于将对思想史建立在没有时间性的和绝对的理性之上不同,曼海姆认为,知识社会学应该关注于思想的演化[2]4-5。故此,对政治—行政关系的考察不应局限于最早的政治—行政二分法,而应将视野延伸至这一范式变迁的整个过程。(2)知识社会学认为思想是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对思想的考察需要借助社会—历史背景的视角。曼海姆认为,哲学与思想史学都始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即“思想的产物总是可以与它的心理学或社会学起源相分离”,而知识社会学对此持相反态度。因此,每一种行政理论范式的出现亦依赖于一定的社会与历史条件。(3)知识社会学考察的是产生于群体的思想,它认为只有群体而非个人的视角才能真正理解思想。知识社会学所考察的是“从群体行动的背景产生出来的具体的现存思想方式”[3]3-4。知识社会学认为,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实际上是他所属群体的产物,也唯有从社会学的角度才能真正地理解思想。因此,对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分析离不开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考察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知识社会学分析框架。该框架力图从纵向上展示出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变迁,揭示出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思想特质在此过程中的传承;并致力于从横向上较为全面地从社会—历史背景与学术共同体的外—内双层结构中揭示出影响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主要因素。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包括时代的实际经验世界兼其精神气质两项内容,学术共同体则主要考察学术立场业已分化的学术群体或学派(为了表达的方便,亦可能选取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并审视这些思想对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影响。社会—历史背景构成了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条件约束,既间接促进范式变迁又设置了变迁限度;学术共同体亦受到社会—历史背景的条件约束,它是推动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直接动因。用曼海姆的话来说,以上分析进路使得知识社会学拥有了对思想“精确论述”的能力[3]52。知识社会学分析框架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为了发挥它的这一优势,从而相对完整地展现政治—行政关系范式的变迁过程,亦揭示出政治—行政二分法在此过程中的“遗传生命”。

二、政治—行政关系的范式变迁

根据丁煌[4]、陈世香[5]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政治—行政关系的范式变迁分为:政治—行政二分、事实—价值二分与决策—执行二分三个阶段。政治—行政二分法在行政思想史中曾经被称为“美国公共行政的圣经”[6],然而,对它的质疑与批判之声亦从未中断过,这种批判与重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行政关系范式的变迁。威尔逊是学界公认的行政学鼻祖,他于1887年发表的《行政学研究》被认为是行政学的开山之作。作为行政学的创始人,威尔逊最大的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政治—行政二分法,行政领域的价值中立性使得行政学的独立及其科学化成为可能。从发生的意义上看,政治—行政二分法主要是从工作性质与从业人员差异的角度,对政治与行政活动进行区分[7]。古德诺在1890年出版的《政治与行政》中从政府功能区分的角度对政治—行政二分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古德诺认为,政府存在着“政治”与“行政”两种性质不同的功能,“政治与政策或国家意志的表达相关;行政则与这些政策的执行相关”[8]10。但是,古德诺认识到行政与政治抽象的、绝对的分离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可能,“政治必须对行政有一定的控制”,因为政治功能对民治政府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8]14-25。早期行政学者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批判是零散的,这种批判尚未成为一种学术自觉。怀特的《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学化作出了奠基性贡献。然而,就行政学研究旨趣而言,怀特认为:“公共行政研究需要与涉及正义、自由、服从和国家在人类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等政治学相结合”[9]。古利克则拒绝接受政治—行政二分法,他通过对政治概念的再定义和行政人员角色扮演的分析指出,行政不应该也不可能从政治/决策中分离出来[10]107-109。行为主义行政学与新公共管理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批判已经走向学术自觉,并且这种批判是全方位的,故而促成了政治—行政关系的范式变迁。(1)行为主义行政学:方法论转向。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行政学派尝试从方法论的高度对政治—行政二分法进行理论颠覆。该学派将行政学的研究对象从传统静态的原则、程序等转向了动态的行政行为。西蒙指出,行政行为本质上是组织不断决策的过程,而决策与政治紧密相关,所以政治—行政二分在理论上无法成立。作为一种理论替换,西蒙提出了事实—价值二分说,认为就政治而言,决策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价值因素,对于行政,决策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事实因素。(2)新公共管理:概念重塑。新公共管理扬弃了政治—行政二分的观点,提出了决策—执行二分的新模式,该模式将其理论基础置于经济学之上,并在执行层面大量借鉴企业管理的理性模式。科尔巴奇认为,行政学主流的学术用语经过由管理到政策,再到治理的过程,政治与行政的边界已经模糊[11],因此,语义更明确、外延更易界定的决策与执行分离的观点登上了历史舞台。奥斯本和盖布勒认为,新公共管理乃是要致力于建立“一种把政策制定(决策)同服务提供(执行)分开的体制”[12]。以上学术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行政学范式的更迭,但是范式的更迭并不意味着全然的断裂。从研究对象上看,它们一直都是在围绕政治—行政关系探讨两者的边界及其分离的可能与限度。从思维方式上看,外显为肇始于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学科科学化的公共行政现代性思维贯穿了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的整个过程。这种理论层面上的科学化趋势及其内在地对经验层面的技术化要求,体现了普遍主义的、统一的、可通约的、整合的、总体化的现代主义公共行政的思维模式。

三、政治—行政关系范式变迁:社会—历史背景与学术共同体

由政治—行政二分到事实—价值二分再到决策—执行二分的变迁,是社会—历史背景间接推动与设置变迁限度的情况下学术共同体努力建构的结果。其进程展现了“行政科学”之科学性的三个面相:普遍性公理(原则)、自然科学化、公理性假设和数理逻辑。

1.政治—行政二分范式与普遍性公理之行政科学政治—行政二分范式作为行政学现代性叙事的开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引致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存在直接经验关联,工具理性社会蔓延的时代精神气质为行政管理领域的分离提供了精神动力。这一范式下的行政学试图以普遍性公理(原则)为其科学性奠定合法性基础,这与唯理论哲学存在紧密的思想关联,它并不具备太扎实的科学哲学基础。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政治—行政二分提出了要求,既有的政府实践则赋予了它现实可能性。首先,生产力的发展对行政领域的专业化提出了要求。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政府职能与机构急剧膨胀,威尔逊认为政府活动的困难“正在堆积成无以伦比的高峰”,政府急需行政改革和行政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应该有一门行政科学……的理由之一。”[13]此外,政治领域中的三权分立和政党制度为行政与政治分离提供了制度基础。三权分立实际上承认了行政与政治的差异性,也意味着政治对行政的制约;政党政治与人事更迭所引致的政局动荡亦迫切地需要相对中立的行政系统。最后,欧洲的行政实践,如普鲁士的任官制度和英国的文官制度等,亦为这一范式的建立提供了一些借鉴。工具理性的社会蔓延作为那一时代重要的精神气质为行政从政治中分离提供了动力。贝尔甚至认为,一部现代文明史,就是工具理性高歌猛进而价值理性黯然失色的历史[14]。齐美尔认为,货币经济导致了现实生活的计算性与数学化,进而引致计算型人格的出现[15]。同样的逻辑,人的工作领域亦面临着精细谋划和计算的侵蚀。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当“生活世界”被工具理性浸没的时候,“意向性”发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信息,不仅符合逻辑而且也与经验相符。政治—行政二分范式作为行政学科学化的源头与唯理论哲学有紧密关系。科学的内在品性是严格的数理推论和经验观察的对立统一,如巴伯所言,“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又是经验的”[16]。就本质而言,科学的内在张力更多的体现于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上来。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行政学科学化之路长时间表现为这两种路向的分离。政治—行政二分范式从根本上来说是偏向唯理论一端的。首先,它表现了行政学对普遍性知识建构的冲动,对普遍性(一般性)行政原则的研究构成了那一时期行政学最重要的表征。威尔逊认为“: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就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根于稳定的原理之上”[7]。古德诺认为:“人类毕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历史时期都是人类,人们的各种政治组织因此必定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目的,并且必定会为了满足这些目的而普遍地采取同样的方式。”[8]4其次,行政领域价值中立使得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最终上升为普遍性的“效率原则”,而效率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以理性主义为渊源的合理化逻辑[17]。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研究的目的之一便是在于政府如何能在花费最少的情况下,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行政活动[18]。在唯理论思想的影响下,政治—行政二分范式的建构已经具备了充分的知识论的基础。

第5篇

摘 要:本文对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进程及发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背景、研究流派以及研究方法。重点是对社会语言学的五个分支进行综述:言语社会学、社会方言学、言语交际民族志学、语言社会心理学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社会语言写;背景;流派;研究方法

一、简介

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研究语言及社会之间交互作用的学科。虽然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因其研究社会与语言的关系从而揭示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而备受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其定义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社会语言学是把语言看作社会现象来研究,通过研究语言从而发现语言跟社会之间的联系。

二、社会语言学的历史背景

社会语言学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社会历史的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及语言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历史的需要引起语言学家关心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的诞生打下了基础。在社会发展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及政治形势多变,社会关系复杂。由于新的国家建立以及人口的不断流动使得语言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语言与一个民族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因此它的社会性、文化性和民族性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的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也是社会语言学产生的原因。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取得进步,语言研究的物质条件也大大提升。社会科学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统计法,这样以来人们更易于通过事物总体的数量关系来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物质条件的改善为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促使社会语言学的诞生。

三、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流派

社会语言学是首先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从理论的借鉴到方法的选用都同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大众传媒等学科的研究紧密关联。

从观察视野来看,社会语言学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社会语言学是以社会本身作为研究起点,同时将语言作为研究不同社团组织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微观社会语言学是以语言研究为起点,同时将各种社会力量看作影响语言结构的基本因素

从研究方向上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分为理论与应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此研究方法的划分由Trudgill首次提出。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应用社会语言学重点研究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

社会语言学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流派:

3.1社会方言学

社会方言学也即变异学派,其主要研究语言的变异跟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研究对象为受阶级、职业、年龄或性别等社会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方言。主要考察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是因阶级、职业、年龄、性别等社会因素所形成的社会方言。语言的变异是社会方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会方言学的代表人物是拉波夫,特鲁杰尔(Trudgill),他把这种研究称作“纯社会语言学”。变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社会语言学家们追溯语言演变的起因及变异体扩散的机制,试图从语言变异现象中发现历史的语言变化规律,形成有关语言演变理论。

3.2语言社会学

语言社会学是由美国学者费什曼创立的,它的研究重点是带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它属于宏观语言学的范畴,将语言现象看成社会现象的一部分。它的研究重点是解决社会所面临的跟语言相关的问题,例如语言的规划、发展族际通用语或者文字的规划。它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数据的搜集进行定量的研究。

3.3交际民族志学

交际民族志学是人类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民族志学是“从语言和文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语言使用的规律”。交际人种志学是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语言的运用进行描述,侧重于不同的社团、组织、社区及社会中文化习俗的差别对语言的运用所带来的特征。交际民族志学者着重于对交际事件的描写。他们认为只有透彻分析语言使用的环境才能弄明白人们在特定环境里使用不同语言的原因。它探究人们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语言行为的选择。

3.4语言社会心理学

语言社会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兰勃特。语言社会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会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对语言及其变体的态度进行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兰勃特、贾尔士及史密斯。兰勃特采用配对实验法发现一个语言团体对灵一个语言团体的成员的某些印象跟人们的性别及年龄、使用的方言、语言情况或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配对实验法是语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调查语言态度的有效方法。

3.5互动社会语言学

互动社会语言学又被称为“交际社会语言学”。这个流派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它主要是采用语言学的知识去对人际交流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解释。在早期,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局限于低层次的语言单位。后来,社会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展,对篇章和对话进行研究。互动社会语言学者们在研究采用的材料上使用了话语分析的一些研究方法。高夫曼、布朗、莱文森等人对话语礼貌现象的描述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具有巨大影响。互动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之间的联系紧密。

四、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对语言的解释是在对语言进行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社会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通过实际手机材料,对语言材料进行归纳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将研究内容及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结合,加强课题设计的科学论证,运用计量分析手段去分析实验材料,找出言语行为的规律。祝畹瑾总结了拉博夫的方法介绍了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此外还有一些搜集材料的方法,例如访谈法、观察法、问卷法和实验法。对材料进行统计的统计学方法有材料的数量化、资料的统计、相关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五、结语

社会语言学同话语分析、篇章结构、交际策略、认知结构等方面进行结合,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新视角。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我们对语言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洪静.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7(4)。

[2] Trudgill,P.Applied Sociolinguistics[M].Longman:Academic Press.1984.

[3] 武立宏.社会语言学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4]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四十年[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

第6篇

关键词:油画艺术创作;社会学;现实

中图分类号:J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7-0200-01

自从艺术的诞生以来,模仿说作为西方最早的艺术创作理论,它对自古以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文艺复兴到印象主义,没有哪一个方法比模仿更常用,也没有哪一个理论比模仿论更能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接纳。

柏拉图认为艺术品只是概念的影子的事物,首先是理念,其次是实物,然后才是艺术,因此他们创作的艺术品也只是影子的影子。但亚里士多德却称,模仿是指或多或少的要比原本事物要美,模仿可以使事物呈现出它们应该是的那个样子,模仿能够限于事物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两种对模仿论的理解铺陈了16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艺术发展脉络,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很明显的遵守了亚里士多德的规则,在古典主义时期,艺术家的任务更多是为皇族和商人造像,强调艺术是对生活的模拟和再现,是要显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帮助人们在更高的程度上认识世界。

但是,这个观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艺术所表现的内容成为最受关注的东西,而非艺术表达的媒介和脉络。并且,镜子里的东西本来就是稍纵即逝变幻莫测的,越忠于现实可能也就越是对现实的背板。经典的比喻也由此显出其吊诡的一面。

现代主义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它从柏拉图那里找来理论支持,认为可看见的客观事物并不真实,所谓的真实其实只在人们心中,并不需拘泥表象事物。艺术家应该做到的是并非原物再现,而是该按照事物存在带来的感觉和感情,用主观想象来加以表现。于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艺术的功能从漫漫长夜的中世纪只为王公贵族服务逐渐进化成涉足社会,向社会提问,以及对社会的干预。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的横空出世。作为对“二战”后欧美各种前卫思潮的总称,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破传统的审美范畴,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对主流思潮的质疑和对少数民族边远地区美术以及对边远人群的关注,主张多元和多中心,用艺术表达多种思维方式。

就是因为这种趋势的转变,在艺术评论中,在现代主义之前的纯粹的形式分析很容易失去艺术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它对于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特别是带有明确人文精神和政治内涵的作品缺少有说服力的价值评判。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表达的是二战时德军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事件,毕加索把一些充满悲剧的符号和整个轰炸场面联系在一起,受众可以从人物、牛、马的强烈动势中以及画面整个情绪氛围感受到战争的痛苦和灾难。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和社会参与意识,是一幅反法西斯的纪念碑式的史诗之作。如果简单的从形式或是风格主义的欣赏显然无法了解隐藏在作品中的非艺术性因素。如何才能真正走入此类作品?惟一的途径或许正如著名艺术评论家格林伯格在《前卫与粗俗》一文所言:“在我看来,有必要更切近的检验具体个人化的而非广泛意义上的美学经验和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同样,在克拉克的《人类的图像》一书中,社会学艺术史理论的地位也具有重要影响,此书的首篇章节中他概述了社会学艺术史学派的历史任务,艺术与社会政治的关系:“艺术形式和现有的视觉表现体系、当今的艺术理论、意识形态、社会阶层、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进程的关系。”他认为社会学艺术史的研究也就是对传统艺术史重新研究的过程。他认为需要了解“背景”如何变成了“前景”。例如:德国艺术家安塞姆·基弗,同他的老师约瑟夫·波伊斯一样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和德国历史、文化和神话,并且希望为德国的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他渴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基弗画作的外观看起来似乎经历过一场劫掠--大量厚厚的油彩和树脂、稻草、沙子、乳胶、虫胶、废金属、照片和各种各样油腻的东西堆积在一起。然而,关于焚烧过的土地的图象,也让人联想起播种之前的烧荒——对新的生长的期待。

可见,在社会学艺术史的影响下,上个世纪后半叶,艺术家的出发点逐渐转向意识形态和社会内容,也就是说艺术的关注方面转向社会权利结构和由此产生的有关社会,政治和心理学的问题,反对强调艺术自律性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它们告诉读者和观众: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简单跟随社会主导力量的变化,而是反映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态度。

综上所述,在艺术作品中对社会现象的主动介入和主观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社会的关注,对人民群众,普遍的大多数的声音转化成某种艺术作品形式应该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当仁不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文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12SZYQN58。

第7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新在1968年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科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随后,法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也开始普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又使人们实现了新的跨越,传统会计只是为微观服务,只注意投资人和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社会责任会计则把人们从“狭隘”的利益中解放出来,它告诉人们,企业与周围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应该对它为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资源的耗费)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社会化大生产既生产了大量物质财富,又生产了垃圾和污染,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日益恶化的人类环境,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早就以敏锐的目光觉察到了它的危害。英国经济学家沃德等人1970年在《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也提出:我们要承担保护人类环境的责任,学会明智地管理地球。此后人们相继提出了“无破坏情况下的发展”、“生态的发展”“、连续的或持续的发展”等概念,联合国最后选择了“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并将其界定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总之,人类必须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活动,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0世纪年代形成的新福利经济学派提出了一些新的经济思想,他们认为古典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说”为理论基础,只强调企业个体的利益,提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是有失偏颇的。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主管人员尤其是大型企业主管人员应代表社会各个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只代表本公司的利益。例如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庇古,他在1920年著作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外部效应”一词,指出“外部效应”的内涵是:某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行动直接影响到另一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成本(效用),有害的外部效应称为“外部不经济”,有益的“外部效应”即“外部节约”。

正是这些新的福利经济思想和“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性”等新概念的提出,不仅把企业的目标由“利润最大化”推进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且也对20世纪70年代社会责任会计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它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和性质

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或组织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的经济活动。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1)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如污染控制治理与赔偿的经济活动(增添污染控制设备和装置、污染检测与监督费用,固体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应付排污费等);绿化园林活动;清洁卫生活动;保护自然资源活动;动植物检疫活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的活动如参加环保会议及环保知识培训、森林保护、水土保持、沙漠化防治等活动。(2)矿产开采与保护、使用活动。如矿产开采权申请;矿产保护活动;矿产勘探活动;开采活动;矿产使用责任。(3)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如人力教育与培训活动;少数民族教育与雇佣;残疾人录用及设施购置;妇女雇佣与女干部选拔;福利设施购建;生产安全设施添置;吸收就业人员;就业人员工资及培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疾病防治与健康检查;其他有关活动。(4)公益性经济活动。如城市公共工程建设活动;公园建设与管理活动;防洪活动、防风灾活动;大江大湖治理活动(如我国的太湖治理、淮河治理等);残疾人利益保护活动。

社会责任会计在性质上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运用,换言之它既有财务会计性质,又有管理会计地位。因为从它运用的基本方法来看,要设置必要的科目体系和报表体系来反映社会资产、社会成本、社会负债以及环境绩效,这是财务会计的内容。从其目标来看,是为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映和控制社会资产的目的在于加强对社会资产的管理,因此又必然要用到管理会计的预测(矿藏勘探实质上预测)、决策方法,因而它又有管理会计的性质。

三、加速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工作

在我国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还较模糊,计量方法缺乏标准,社会责任量化信息披露较少,在我国普遍实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还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政府应在加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上有所作为。政府应转变观念,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使企业能够不断生成和积累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能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帮助减轻了政府来自于社会公众的压力,如减少失业、治理污染和投资公用事业等,因而政府应该对企业的社会参与行为给予认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上向其倾斜。

应加强社会责任会计的教育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分支,无论是它的理论基础还是核算对象、方法均与传统会计区别很大,一些传统会计概念、原则、方法已不适用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因此,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上的欠缺,从而也影响了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因此,建议我国高等教育在各层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相应提高对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视程度,规范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廖洪.会计理论及其应用分析[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01.

[2]胡承德.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