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7 14:46:49
序论:在您撰写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南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和管理好自然保护区,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夏海原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地貌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恶劣,常年干旱少雨,风沙频繁,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各种灾害频繁,尤以旱灾为最。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层次低,生产力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群众生活长期处在相对贫困的状况,素有“贫瘠甲天下”之说。
一是水资源短缺是地处宁夏中南部山区海原县过去、现在、以至将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南华山孕育着具有强大蓄水和保水功能的森林和草原,对保证和调节整个宁夏中南部地区水分平衡和水资源供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护区内有大小泉眼50余处,解决周边人畜用水总量的90%以上,南华山已成为海原百姓的“母亲山”,其中的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已经成为海原县城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工程,保存完好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就像西北干旱区的一颗“绿色明珠”,发挥了明显的生态绿岛效应。加强对南华山的保护建设,将有利于它发挥更大的生态价值与社会效益。
二是从区位上看,南华山地处宁夏南部六盘山北端,与六盘山相距约300km,北靠我国半荒漠区,距腾格里沙漠只有百余公里。在宁夏地区,它与六盘山、罗山和贺兰山4个同为南北走向的山体依次由北向南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态屏障链,能有效阻挡来自于西北蒙古高原风沙对宁夏中南部、陕西西部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侵袭,南华山作为连接四者之间的重要环节,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作用和地位。南华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生态效益的发挥,将会构筑起我国东西部生态防线的重要屏障之一。
三是植被类型丰富,保护区具有阔叶林、灌丛、疏林草原、草原、草甸和人工植被6个植被型、29个群系和34个群丛,植被类型的丰富性占据宁夏自然保护区的前列。不仅具有以白桦、辽东栎等为建群的多种乔木群落和由黄瑞香、蒙古扁桃、灰荀子、虎榛子、绣线菊、华北丁香、山杏、银露梅、沙棘等组成的各类灌丛,而且还有由针茅、中生杂类草、羊茅、茭蒿等为建群种的各类草原及草甸,共同组成了南华山自然保护区复杂和稳定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尤其是保护区的草原类型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垂直方向上的替代性是其它同类保护区所不具备的。此外,在保护区发现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蒙古扁桃群落,不仅使其分布范围南移300km,而且该群落成片集中分布的特点大大不同于在其它分布区零星分布的特征,在保护区内成为阳坡灌丛的主要建群种之一。充分说明了南华山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摘要: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有代表性的的被保护的区域,是根据法律划定了一定的面积给予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根据建立的目的和具备的条件的不同,分为自然遗迹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区和生物物种保护区三种不同类型的保护区,不论何种类型的保护区都是以保护为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利用自然资源结合科学研究和教育、旅游等活动,让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成立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实际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要想让自然保护区得到更好的发展建设,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本文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之路。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
我国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护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一切保护区内的发展建设都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来有所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是在当地生态系统和自然状态、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和经济关系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现状
(一)自然保护区网的建立和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自然保护区自1956年建立至今,自然保护区已经初步实现和发展为自然保护网络,发挥着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自然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工程,不仅关系着自然环境和资源,还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保护区网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管理和发展这些资源以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监督体制的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自然保护法也有待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涉及整个保护区内的资源、交通和旅游等各项建设和日常管理,合理有效的发展建设活动可以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经济效益。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机构繁多,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对各个管理部门的监督体系缺失也导致管理机构功能不能正常运行。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加强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提高环保意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管理,才能保证自然保护的管理水平。同时,由于保护观念的落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了鱼龙混杂,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才能在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三)基础设施落后,管理和发展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迅速发展增加,由于自然保护区投入的资金有限,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发展。在一些地方资金的不足已经影响到日常的保护管理和维护工作,保护区内的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管理薄弱和资金短缺等各种原因,许多保护区内甚至还存在非法狩猎和滥砍滥伐现象,过度利用自然保护资源,过度开展旅游业等。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水平还很落后,管理机构人员的缺失,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矛盾,都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问题。我们要重新认识和规划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关系,在自然保护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当地经济,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的基础,同时以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自然保护工作提供经济的保障,提高自然保护的建设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
二、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首先我们要从基本的意识上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观念。自然保护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社会经济、区域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协调人与资源、人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人与资源的关系上,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而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则要求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体现生态资源的利益最大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加强管理力度,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相关。在一些地方上认为的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会影响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下与自然保护发生矛盾冲突,我们要更新观念,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自然保护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可持续的发展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则是自然保护管理工作经济基础,为提高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管理工作提供经济保障,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要根据其自然的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来发展,在保护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及相关的加工业的产业建设,以人类活动的适度原则来发展生态旅游业等,调整自然保护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检测体系,为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提供依据,科学保护自然资源,增自然保护区的自身发展和经济能力。
三、结语
总之,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着眼于长远和全局的利用,根据不同的保护区类型找到合适的管理模式,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旅游业;旅游资源;自然资源
一、前言
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里,这一系统为人类提供生活环境,也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干预,越来越受人的控制,人们也看到了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所以,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上日程,并被全人类一致认可。但是,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要生活,必然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生活、生产资料,同时自然资源也被人类开发出来,作为人们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场所,成为一种旅游资源。
自从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需要保持平衡后就一直在争论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到底某一区域的自然资源是否应该被开发出来作为旅游资源。旅游管理方面的专家及各地政府从经济效益出发,当然希望能够很好地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成旅游资源,增加当地居民及政府的收入。而一些环保爱好者则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出发,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认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使温室效应加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
从各方论证的观点来看,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就像原始人类那样停滞不前,不去干预自然资源,也不可能为了现世生活的更安逸、舒服,就不去管子孙后代,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为了解决这两种极端,首先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并采取科学的自然资源保护方法,才能使自然资源在满足当代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使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造福人类。
二、自然资源的保护
最近几十年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已向人类告急,各国政府及全人类也认识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但是对自然资源的保护需要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而不是一味的封存造成保护的极端,同时还需要采用科学的保护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自然资源保护的目的。
(一)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
每当一处新的自然资源处于开发论证阶段时,新闻舆论就会报道众多环保爱好者集会,发出反对的声音,要求停止开发,保护自然资源等等。这些环保爱好者确实给人类自然资源保护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行为过于极端的环保爱好者,自然资源保护并不是封存,人类不可以开发利用,而是要避免过度开发,不给自然资源造成过大的负担,影响其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才能真正做好保护自然资源的工作。
(二)采用科学的自然资源保护方法
在进行自然资源保护时,不可盲目地进行,要采用科学的保护方法。对自然资源首先应进行勘察,收集统计数据资料,经过论证规划出合理的保护方案,再加以实施,而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而过度地对自然资源进行索取,破坏其生态平衡,再花时间、人力、金钱去补救。
三、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假期的一种休闲方式。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公司开发大量的旅游资源来满足人们的休闲所需。如今旅游资源已较为丰富,各地均充分发掘当地自然资源的特色,开发出供人们观赏、娱乐的场所,很多自然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融入了人文资源,使其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当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较为成熟,能够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开发自然资源时规划不够,或者为了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而造成过度开发。还有一些旅游公司带有很强的商业性,收取过高的门票费用,剥夺了普通民众亲近自然的权利。当然,在景区游览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游客,随手丢垃圾,乱攀折植物等现象,因此必须加强游客的文明旅游意识,不能让开发出来的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否则很多自然资源就不会再对游客开放了,游客也就无法欣赏到大自然的奇妙世界。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并不矛盾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可以兼顾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自然资源开发成旅游景区会破坏自然环境,通过对当前旅游景区的现状调查来看,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尤其是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但实质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可以兼顾的,就像新近提出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
随着人类对地球资源探索的逐步深入,纯粹的、原始的自然环境已不多见,就算是自然资源需要保护,也不应该是封闭的保护。其实将自然资源开发成旅游资源,对自然资源也是一种保护的方法。通过旅游资源的建设,政府明文设置成星级保护区,会加大投入力度,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加以人为干预的保护,不仅使自然资源得以保护,还可以让人们领略到自然资源的奇观,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进而加强对其保护。
(三)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人类留存更多的旅游资源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已对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已经出现危机,每天世界上都有很多大自然的物种在灭绝。为了我们子孙后代来能够欣赏到各地大自然的独特风光,需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否则我们的后代将只能在标本室里欣赏大自然留存下来的动植物物种,更别说带领孩子们到天然的旅游景区去亲近大自然了。因此说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为人类留存更多的旅游资源。
五、结语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已遭到比较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也向人类敲响了警钟。自然资源的保护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面对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自然保护意识,并采用科学的自然保护方法,清醒地分析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本质上来看,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二者并不矛盾,两者是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其实也是一种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自然资源的保护为人类留存更多的旅游资源。基于这一观点,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改变传统的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冲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未来生态旅游理念将成为调和自然资源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关系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美国大地上的绿色世界,是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的重大成果。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则是美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强力推动者、领导者。
严格依法保护环境
罗斯福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学过多门自然科学,在北达科他州当“牛仔”的两年内取得了经营牧场的经验,尤其增进了对大自然的感情,开始把保护自然资源视为自己一生的重要事业。他曾说:“如果国家将自然资源视为财宝,它的表现就会很出色,这些财宝在传给下一代时,其价值应该只多不少。”从当纽约州长开始,他就一直重视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当总统期间,他先后采取了多项重大措施,如宣布将很多土地、森林收归国有,建立森林保留地,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下令将很多矿产资源划归国有,禁止私人开采;设立森林管理署,签署建立国家公园的法律;签署《灌溉法》,要求开发西部贫瘠土地,在那里兴修水利;召开全国州长会议,宣布“保护自然资源是国家的职责”;召开全国性自然资源保护大会,以唤起美国人以至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他尤其重视保护森林,要求把保护森林资源当作中心环节,使整个自然资源能良性循环,从而保持水土,美化环境,使野生动物有生息繁衍之地。作为美国第一个“自然资源总统”,罗斯福为子孙后代创建的功绩彪炳史册,一直为后人称道。
罗斯福总统在任期间,共建了5个国家公园,这一措施后来得到继承,如今全国有58个国家公园。这些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辖的大公园,既保护森林、湖泊、动植物,保护美丽的自然景色,又保护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地,是人们游览、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如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 ,位于爱达荷、蒙大拿和怀俄明三州交界处,建于1872年,面积8900多平方公里。它的附近还有一个大蒂顿国家公园,牛仔镇杰克逊则是进入这两个大自然公园的门户。高耸的大蒂顿峰俯瞰着牛仔镇,驾车的人们抬头一望见那终年积雪的峰顶,就会加大油门驰骋而去,直奔那开阔的旷野和牧场。麋鹿和野牛出入的黑松林,浩瀚的湖泊,深邃的大峡谷,匹练般的瀑布,奇妙的间歇泉……那多姿多彩、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和风土野趣尽收眼底。
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最初是因为人们对户外娱乐活动的兴趣大为增加而有损于自然环境,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先后建立了全国森林地带保护系统、全国林间小道系统和全国景色优美的天然河系统,规定在野山林地禁止伐木、修路,景色好的河流上不准筑水坝,以防美学价值高于物质价值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场运动中更提倡将野生动物视为观赏而非猎杀的对象,联邦政府因此制定了保护濒临绝种动物计划、禁猎动物计划,各州都分别设定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保护区,努力保持野外自然生态多样化。
环保运动后来逐渐把人们的关注点转向污染问题,先是空气和水的污染,后是有毒化学废料、废水的污染。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联邦、各州、各市先后颁布了许多防止空气和水污染、禁止随意弃置有毒化学物的法律,以保持空气的清洁,河、湖、海洋的干净。联邦政府制订的1970年《清洁空气法》和1977年《洁水法》早已成为家喻户晓、大家严格执行的法律。
民间组织和专家努力推动绿色运动
在总统领导下,各联邦政府依靠民间组织和专家推动自然资源保护运动顺利开展。
山脉俱乐部。1892年由著名博物学家、森林保护论者约翰·米尔创办于旧金山,现在美国和加拿大有数十万成员。其宗旨为“勘察、欣赏、保护地球上的荒野之地;倡导并实行有责任地使用地球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教育、帮助人们努力维护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的质量,用法律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该组织在保护加利福尼亚州幽山美地地区,使之成为国家公园等活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荒野协会。建于1935年,现有30多万成员和支持者。该组织在协助建立全国森林地带保护系统、扩大此系统的范围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不少国家公园、国家森林保留地、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建立都与该组织的努力分不开。《荒野法》、《景色秀丽的天然河法》、《全国林间小道系统法》、《全国野生动物禁猎区系统改善法》等多项重要法律的通过,与他们的努力分不开。
全国野生动物联合会。为美国最大的倡导保护自然资源的非营利组织,创建于1936年,拥有400多万成员,其中包括运动员、户外活动爱好者、鸟类观察和研究者、野生生物园艺家、热爱自然者等等,由这些志趣相投者组成的州和地方团体形成全国性联络网,研讨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举行自然资源保护高峰会议,并出版多种杂志。目前该组织的工作重心放在三个方面: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解决地球暖化问题;保护和恢复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
全国奥杜邦学会。创办于1905年,有将近500个地方分会,以科学、教育、基层辅导方式实现其保护自然资源的使命。奥杜邦是19世纪美国法裔鸟类学家、水彩画家,长期从事对鸟类的观察,著有巨作《美洲鸟类图谱》和《鸟类史》。该学会以其名命名,并以保护鸟类为主要任务,经常独立或与其他组织联合举办实地旅行观鸟活动,办有《奥杜邦杂志》和《e鸟》网站。
在当代美国历史上,也出现了多名倡导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环境被称之为先驱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雷切尔·卡森。她以热心呼吁保护自然生态、防止环境污染而赢得普遍尊敬。她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环保运动的开山之作,最早向美国公众报告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指出滥用杀虫剂(如致癌的DDT)、除草剂造成的恶果。她曾强调指出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她说:“我们仍在侈谈征服自然。我们尚未成熟到足以认识到自己是浩瀚得不可思议的宇宙的很小一部分。……试图用权力来改变和摧毁自然界从而控制自然界,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一场反对自己的战争,一场会失利的战争,除非能与自然界达成妥协。”
从美国国鸟白头鹰的境遇,也可以看出美国开展这“两项”运动的成果。国鸟名列禁猎禽鸟名单榜首,可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白头鹰却越来越罕见,这就是卡森所指出的各地滥用有毒化学品的恶果。美国政府后来终于颁布了《濒于灭绝物种保护法》,联邦环境保护署又宣布严禁使用DDT,结果白头鹰像其它珍稀动物一样,经历了濒于灭绝而又复生繁衍的过程。据估计,美国大陆48个州的白头鹰数量由40多年前的500对,已经增至目前的7000多对。
从“地球日”到“走向绿色”
如果说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美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始,那么1970年4月22日在许多大学校园举行的“地球日”活动则是早期环保运动的一个。国会参议员盖洛德·内尔逊曾亲眼目睹1969年2月南加州圣巴巴拉海峡严重溢油事故造成的海面污染景象,因受学生反战运动举办“宣讲会”的启发,他倡议全国各大学都在1970年4月22日举行“环保宣讲会”,让年轻一代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后,全国环保团体每年都于4月22日举办“地球日”活动,以游行、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以生态保护、控制大气层污染为中心内容,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有时还举行“地球周”活动。
如今全世界已有175个以上的国家庆祝“地球日”,有些国家在这一天还举行植树活动,美国则有称之为“Arbor Day”的植树节,Arbor源自拉丁语,意为“树木”。各州植树节日期并不统一,北部地区一般在春季,南方则在冬季。早在1872年,内布拉斯加州就举行了全国第一个植树节。
在美国,爱护树木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许多城市都有保护树木的义务人员。如在芝加哥,有一支由3000多名普通市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个周末都在城市四处移苗、植树、护林、修枝、除虫。有人专为他们写了一本书——《橡树下的奇迹——大自然在美国复兴》。当然,也总有人肆意砍伐林木,这样的人一旦被发现,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有一名医生从纽约州迁居康涅狄格州,买了一座豪宅,房子四周有大片树林,他嫌树太多,遮挡视野,竟一下子砍掉了95棵,结果多次被召至社区会议听取质询,接受重新造林的要求,更严重的是,不再有病人上他的诊所(有病人说:“他拔树,我们拔腿”),使这名医生无医可行,最后不得不卖了房子搬回纽约州。
关键词: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对策;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并在土地管理和自然资源利用方面提高了重视程度。对于当下自然环境而言,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内加强了相关企业的建设力度,从而导致自然环境被大规模破坏,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做好本职工作,造成资源浪费现象产生。为解决该问题,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并制定合理利用对策。
1自然资源发展现状
针对自然资源的概念较为广泛,其主要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能够被人们利用的相关资源,其产生条件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人们在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能够产生使用价值并有利于社会发展,可以在不同方面减少劳动生产率。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的资源。可再生资源也可以成为实物性资源,主要包括生物、土地、水资源等对人们经济发展道路上有帮助的生态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多数指天然形成的物质资源,其中包括金属矿物质、化石、燃料等。第三种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此种资源在利用完毕后不会减少其资源使用量。自然资源可以满足人们的当下需求,并可以为人们的生存、生活、生产等方面带来有利的影响,在满足人们各类实际需求的同时,实现生存环境的维系与优化。在此条件影响下,自然资源不仅包括以上三种资源,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都可以成为自然资源。如森林、土地、草原、湖泊、耕地等。对于当下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在人们的不断利用中产生了不同的问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这样一来,导致生态系统及耕地资源无法稳定,耕地质量及利用率成下降趋势,从而对自然资源发展造成阻碍。相关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商业用地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开发及利用,导致内部土地分配不合理,耕地利用不全面的现象产生。为保障生态效益的完整性,相关部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是土地资源得以转换并能够满足当下经济、人口、政策的要求。
2自然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分配不合理
相关人员没有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导致土地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产生。这样一来,在长期的运作下,造成不可再生资源出现短缺现象。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地球上不可人为创造的资源,一旦被开发利用就无法恢复。需要通过其自行转化,在一定时间内不可再生、不可更新、不可创造的自然资源。其再生时间缓慢,超过人类的生长历程,在人类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几乎不可再生。所以,此种资源极为珍贵具有一定意义的利用价值,当下人们常见的不可再生资源有煤矿资源、土壤资源、石油资源、矿石资源等。有关部门没有根据国务院下发的耕地非农化需求进行转化,造成其无法满足财务税收及市场开发需求,使相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遭受破坏影响整体生态资源。
2.2管理制度不完善
相关环境保护制度相对不完善,对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没有定向的法律法规,多数制度倾向于行业发展,造成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恶化现象产生。相关环境保护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没有相关条例可遵循,从而导致其在执法方面出现空白区域,城镇建设范围多样农业耕地,相关人员治理工作开展时仅凭个人责任意识,造成资源管理人员对此工作的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时出现冲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有先进科学产物诞生,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工作上没有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协调工作,导致森林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产生。
2.3废弃物处理不合规
人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较多的生活垃圾,如污水、粪便、垃圾等,相关环境保护人员没有加强清理工作,造成当地空气受到污染,土地受到垃圾破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极易生成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常见的塑料制品、泡沫制品、高分子化合物等,增加了环境保护的难度。
2.4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更向往自然生活增肌案例旅行频率。在此条件作用下,加大了对林业系统的伤害。由于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在旅行过程中不重视垃圾的合理摆放并随意丢弃垃圾,造成水资源被破坏。当地生物长期受污染影响,出现死亡或变异的现象,导致生物资源和土壤资源受到侵害。人们不注重林业是保护并在丛林中生火,导致森林出现火灾,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及林业资源并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3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对策
3.1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为保障内部资源的稳定性应加强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自然资源长期存储在山川、河流、土地内,其生长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经过长时间运转后形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其形态随当地环境而定并在形成过程中产生有利于环境要求的物质及气体,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不可再生资源的产生受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人们为保障生活质量,加大了荒地开垦的力度及相关工业建设力度,对相关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采使用,造成资源短缺现象产生。部分人员为谋取暴利大幅度破坏不可再生资源,造成其不必要的浪费。在长期的破坏下,阻碍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使资源利用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我国相关资源管理部门应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将资源开采区域进行划分,根据时间、空间、企业规格等制定相应的开采计划,落实农田建设、土壤质量检测相关保护工作,使不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合规的利用。制定统一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这样一来,工程建设仅可在城镇边界进行开发,减少城市内部的资源使用情况。增加相关资源的使用途径及利用率,尽量将没有用尽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避免资源浪费现象产生。实施生态保护红线计划,划分基本农田耕地,减少不必要的耕地现象产生。
3.2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当下大环境而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评估不足,所以无法采取出实效性、针对性强的优化措施,在资源使用、分配、回收上的工作无法准确进行。这样一来,不仅出现了相关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产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使管理制度无法完善,造成环境及自然资源的浪费现象及不合理现象产生。根据当下环境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及自然资源利用条例,使相关人员可以按照正确的法律法规开展工作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间的监管工作,合理规划粮食种植面积,根据相关地区土地环境要求引导种植作物并加强退耕还林的工作。针对林业资源加强监管力度,将丛林进行保护将此区域进行划分,让人们在进入森林时就可以看到环境保护标语并禁止在丛林中生火,避免对林业资源的不必要破坏。为高效保护自然资源,设立环境保护监督队伍,根据不同时间点,安排相关环境保护人员在丛林、湖泊、田地中进行巡视工作。如保护区间较大可在其中设置巡查点,监督进入保护区域人员的实时状况,同时加强环保人员的监督工作,对其携带行李进行检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减少森林、海洋、耕地中的火灾产生概率。这样一来,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的保护。对于企业项目工程建设而言,需要根据当下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实施工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减少化学燃料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分配自然资源的使用并实施新型资源的开发工作,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避免造成自然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因此,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并实施整体保护。
3.3制定废弃物处理条例
相关环境管理人员应增加废弃物的处理政策,根据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例如,粪便可作为肥料,由专业人员进行运输并在农业产地中使用,增加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整体产量,减少沙尘气候的产生。同时,要注意其处理方式,减少肥料中的传播性疾病产生,以此保障粮食安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等不可降解的垃圾,可由相关人员进行二次回收利用,将不再使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清洗、消毒、溶解,最后合成新的产物。这样一来,不仅减少了生活中的废弃物产生,还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减少耕地及粮食安全问题产生,以此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
3.4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相关部门宣传工作不到位,流转土地运用不合理,人们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农业种植结构整体失调,使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及耕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阻碍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发展,使自然资源不能发挥其根本价值。在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时,应加强相关部门的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运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当下的多媒体软件、电脑、手机等终端通信设备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宣传工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开展自主学习课堂,以此减轻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难度。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开发、相关视频的制作、宣传海报的策划及环境保护标语的编写,让人们可以通过相关内容学习了解自然资源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加强人们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由环境保护管理人员进行组织,在住宅区域、工作区域、工程建设区域定向培养相关环境保护人员,以此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让人们都能够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行为,使人们都能明确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增加黑土地的利用技术并明确责任,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公民。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相关人员必须加强资源及土地管理工作,结合当下环境需求制定出相应的保护制度。若未落实到位,不仅会影响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影响下,为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利用相关自然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艾文静.探究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4):157-158.
[2]罗国峰.探究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对策[J].低碳世界界,2021,11(06):42-43.
本世纪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进步。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地威胁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历程,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本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一般地说,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五个方面的综合协调。这就是说,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2.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1994年,我国政府制订了今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3.关于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教育的建议
我国中学生物教学,历来十分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试用)》在“教学目的要求”中明确要求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中明确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控制人口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写入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多个知识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在植物、动物等部分十分注意渗透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笔者认为,中学生物教学有必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第一,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学大纲和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大纲分别是在1992年和1995年编订的,尽管上述大纲都十分重视和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但是由于可持续发展这一提法在当时尚未见诸报刊,所以上述大纲自然无法提到这一概念。根据新的形势,在修订教学大纲时,建议在前言的适当部分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使所有的生物课教师都能够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中学生物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任,从而更加重视开展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教学。
第二,在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修订时,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编写的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已努力把大纲的精神和规定,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绪论、生物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章节中。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
中国是世界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作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到2001年底,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551个,国家级171个,面积达1.4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44%左右。林业系统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达9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55处,总面积1.0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0.63%。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1200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中国自然保护区作为宣传教育的基地,通过对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自然保护科普知识的宣传,极大提高了我国公民的自然保护意识。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2010年)》,组织编制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同时,国家先后批准加入了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内的20多项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和条约。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开展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然而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速度虽然很快,在“数量”上得到了迅速扩大,但“质量”提升却相当滞后。【1998】1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片面强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全国1/3的自然保护区尚未建立管理机构,基本上处于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状态;一些自然保护区名存实亡……”,表现为体制不顺、管理不力、经费不足等许多矛盾。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有关的法律条文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保护和管理的直接目标是把对人类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资源完整地保护起来,避免人类的直接利用,这就限制人类一些眼前利益。在现实生活中,要顺利地达到这一目标,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它涉及各种利益的冲突,如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大局利益、自然保护区利益(代表国家)与社区居民利益、自然保护事业与其他事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自然保护区立法首先是保护国家利益,当然是不影响其他利益的前提下、是渐进式的,因为认识自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是渐进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时期,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与现实冲突非常明显,特别是社区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严格的法律保护之间,如《森林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严重制约了社区的经济发展,《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说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投入问题,但没有明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哪一级政府安排;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中有关分区管理的条款规定,可以在实验区开展一些经营活动,有利于缓和社区矛盾,带动社区经济发展,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有利于达到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为此,如何根据实际,完善《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制定《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建立纵向的分级管理体制
针对自然保护区点多面广、地域偏僻、条件落后的实际,建立一个“虚拟”的管理体系更显得迫切和重要。这种“虚拟”的管理体系是充分利用数字高速公路建立的能够下达指令、信息反馈、建立数据库、又能对社会开放、让公众参与的网络信息系统,只要一台服务器,各保护区为网络终端,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指令通过网络办公系统即时到达各保护区,各保护区也可以即时汇报工作。况且,我们现在资金紧缺,没有必要把有限的资金用来济汽车、乘火车去参加一个培训和几个小时的会议,因为这个系统为大家开通了网上培训系统和会议系统。同时,各自然保护区在日常的工作中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为自己建立档案(需要保密的文件资料可加密打包,单向传输),网上开展的资源调查,为建立全国的数据库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网络的社会开放系统,完全有能力完成宣传教育任务,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关心、支持自然保护区事业。
三、认真编制规划、分步实施
《总体规划》是每个自然保护区落实有关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具体方案。方案的制订必须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并且要结合保护区和社区的实际。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方针,根据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的理论与原则,必须合理划分三个功能区,把保护、科研、监测、教育和旅游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与布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旅游与教育、资源保护区与社区发展等关系,致力于保护区和社区经济的同步发展。在开发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选择不破坏自然资源又可重复利用资源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