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6 10:37:28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专业问题及答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独立学院 案例教学法 财务会计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其教学特点是:精选现实中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专题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将抽象的理论融于实务操作。所谓案例是指人们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依赖的环境、事实、意见等;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位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1]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际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财务会计的案例是指企业真实的会计业务,来源非常广泛,这也为案例教学法的采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从我国高等教育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来,已经经过了近30年的探索式发展时期。目前管理类、经济类学科的教学中普遍倡导案例教学法,但多数是针对研究生和MBA等方面的课程。在本科生及以下的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虽然有一些尝试,但都不是很成功。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财务会计主讲教师,笔者不断地在思考是否能在我校财务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本文将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适合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素材选取,以及如何在独立学院财务会计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等几个关键问题谈谈笔者的思考。
二、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独立学院学生有了深刻的了解,根据这个特殊群体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表现,其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仅仅喜欢被动接受。有一次上《财务会计》课时,课前提问“持有至到期投资什么情况下需要转换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个问题是前一次课强调了几遍的重点问题,可是提问了五个同学都摇摇头,接着又提问了五个同学还是没有回答正确。于是就对学生做个全面的调查,请课下看过教材和笔记复习过所学内容的同学举手,出乎意料的是仅仅有3个同学举手,仅占全班同学的2%。由此可见,课后都不复习,更谈不上课前的预习了。
2.怠于思考,只喜欢等待现成的标准答案。在上《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中,两次课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作一个案例,第一次将案例资料发下去,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布置的问题,第二次课先由每个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的结果,然后再汇总形成答案。但结果很不理想,从组长的发言中可以看出根本不是小组讨论的结果,而是组长一个人仓忙之中做出的答案。到最后汇总的环节学生都要求老师给念出标准答案然后大家记下去,当老师说案例分析一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答案可以灵活多样的,这让学生感觉很无所适从。
3.学习缺乏主人翁的态度,学习责任心差。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是为老师学的、是为父母学的,不能从心里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就产生不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从而导致学习不主动,上课老师看着就学点,下课铃一响就把学习丢一边。而大学的学习可以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事,大部分内容都是自己课下自学的,这样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2]
4.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还缺乏笨鸟先飞的毅力。三本的学生在高考录取中大多是被二本学校甩出来的,招生分数低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二)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3]由此不难看出,国家对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和区域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这种专业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应用的角度看比高职的学生要具备更全面、更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从理论的角度看比二本的学生应该具备更强的动手意识和操作技能。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应用而教学,我们所教的理论知识应该是为应用而安排的,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更生动、更具活力。
三、适合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素材选取
在选取案例教学素材时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二是实用性。
首先,我们的学生懒得自己读书,尤其是对大段大段文字的教材更是头疼,阅读能力比较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把财务会计教材中500字以上的一段内容读下来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选取教材时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也尝试了自己编写教材,本着能用图表表达的内容就尽量不用文字堆砌的原则,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材确实适合我们的教学。目前市面上的财务会计案例教学教材,多数是针对上市公司的长达几页的大案例,学生读起来很吃力,用于在独立学院开展案例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从实用性角度出发,教学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到上市公司工作的很少,多数学生都就业于中小型的企业。所以,我们的案例分析课如果仅仅围绕上市公司展开,必然对学生就业的意义不是很直接的。基于这点考虑,当前市面上的教材多数也是不适合的。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应该大部分取材于中小型的公司,甚至一些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案例也比较简单,是我们的学生能够把握住的。
最后,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在财务会计案例教学中所选取的案例素材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短小精悍,方便阅读;二是取材于中小型企业,就业关联性强。根据这两个特点我们正在努力尝试编写一套适用于在独立学院开展案例教学的财务会计案例分析教材。
四、如何开展案例教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如何设置案例教学课程;二是案例教学课如何实施。
自从二十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法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以来,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摸索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学模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针对本科生先开设理论课,然后再开设案例分析课。比如先开设财务会计理论课,在接下来的学期再开设财务会计案例教学课。实践证明结果是理论课显得枯燥,学生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而到了案例分析课上由于理论基本功不扎实,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就更不理想了,为了案例分析老师往往还需要先给学生补充一下理论知识,结果导致案例分析课成了理论课的复习课。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以及我们开展案例教学所选取的素材,笔者建议将理论课和案例分析课融合在一起,即将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入到理论课的教学中。这样既可以解决理论课枯燥的问题,又可以趁热打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立刻学以致用,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理论知识是有用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关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细节,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授课风格和课程设计思路,实践情况是多种多样。根据笔者的了解,比较常见的案例教学形式是上课首先将案例资料发到学生手里,然后再给出讨论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案例资料,最后再要求学生对讨论的结果发言,发言结束后老师总结给出所谓的答案。根据实践的经验,这样的教学形式对于研究生还可以,但是对于本身自律性比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能力也有限的独立学院本科生,其后果是相当一部分同学阅读时间用来玩,讨论时间用来聊天,发言时要么沉默要么应付了事,使案例教学失去了意义。根据理论课与案例分析课融为一体的前提,笔者建议案例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去开展:
第一步,课前将上课讲义(包括理论部分和案例部分)发到学生手里,相信有一部分同学是会看一看的;
第二步,上课先将案例引导学生读一读,让学生觉得要想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需要先学习这节课的理论知识;
第三步,理论知识的讲解,讲解中涉及到案例中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用其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第四步,学习完理论知识,让学生独立地完成案例中的问题;
第五步,通过小组讨论、资源发言和提问等方式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
五、结束语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根据我院“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不光财务会计课程中需要,在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等财务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主干课程中也是必要的。而且在探索案例教学模式时我们应该融入“国际化”元素,比如引入跨国公司的案例素材,或者涉及一些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等,充分体现我们的“开放式”理念。我们的实践还需要在不断摸索中改进,希望此文能抛砖引玉,今后会得到各位同仁的宝贵建议和指点。
参考文献
[1]张亚连.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初探.财会通讯·综合(下)[J].2009(3).
[2]连红奇.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育研究[J].2013(5).
[3]孙晓琳.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J].2007(9).
关键词:双语教学 财务管理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3-162-03
根据英国《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它是以教授专业内容为核心,其目的不是语言的教学。本文所讨论的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课程是以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在他们已经掌握了公司理财、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工具之后,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锻炼学生应用概念和理论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并不能充分领悟相关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问题与企业决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这样的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清晰地理解理论概念,了解理论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理论应用本身的局限性,并且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现实财务决策的复杂性。由于财务决策与企业组织的战略、运营、营销、人事、组织架构、激励方式等相互关联,通过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统筹能力。另外,由于在决策过程中,要求学生权衡利弊、区分主次、轻重缓急、对数据和信息能够判断性分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此外,案例教学法还能增加学生对实际情境的感受,培养他们接纳不同意见和观点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师生关系和互动。
1 案例教学的特点
《财务管理》在国外被称为《公司理财》(Corporate Finance),是我国高校财经类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探讨公司如何进行投资、如何筹措资金,以及公司的资本投资决策。(Ross,Westerfield, & Jordan,2008)公司理财由于其概念与理论的复杂性,计算方法和问题决策的灵活性,学生们一直都认为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这一方面是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另一方面由课程特点和教授体系决定,再加上国内教科书的编写侧重理论描述,缺乏实际运用。相比而言,采用双语案例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较好的方法,从实际企业案例出发,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如何用掌握的财务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案例教学(case study)源于1918年的美国哈佛大学,当时工商企业家将自己企业的资料交给大学的教授们进行研究,以寻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方案。教授们将这些零星的个案逐步用于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案例逐步被充实,被系统化,案例教学在西方商科教育教学中已经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杨宗昌,赵红,2002)。相比传统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真实性。财务管理案例来源于企业在财务管理实际工作的典型素材,向学生提供具体形象和真实生动的感性认知。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碰到的各种不同的财务管理问题,将公司理财理论知识和案例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2)客观性。财务管理案例是对企业财务决策的情景进行客观与真实的描述,反映的是公司背景和决策事件,不带有个人倾向性的意见或导向性的观念。(3)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相结合。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点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从企业管理者角度,思考分析企业在特定环境下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的责任是选择并组织好案例,课堂讨论进行组织和指导。通过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实现教与学的紧密结合,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知识与观念的互动交流。(4)答案的多元化。财务管理案例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实际上在企业决策中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案例教学的目标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学习过程,发现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提倡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鼓励发散型的思维方式,因而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罗真,吕晓敏,2005)
采用双语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更好的掌握英语这一世界语言(Nunan,2003)。在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掌握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分析技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并能就自己的分析进行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课堂演示并进行分析讨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案例讨论中学生必须按要求写出发言的演示提纲,并提供案例分析报告,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 原版教材与案例的使用
财务管理案例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还不是太长,比较切实可行的还是“拿来主义”,即直接使用国外商学院开发的财务管理案例。目前在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分别处于全球第一和第二大案例制作中心Harvard商学院和Ivey商学院提供的财务管理案例。在案例选择上,应该与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相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经济环境中。根据财务管理课程设计,选择相应的案例。例如对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学习,我们选择IVEY的TELUS案例。在这一案例中,以加拿大第二大电信公司为例,学生可以学习在计算企业资本结构(债权与股权比例)、债务成本、股票成本的基础之上,确定上市公司整体的资本成本。在股票成本计算方面,学生可以结合实例,了解如何使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红利增长模型(Dividend growth model)。
通过西方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了解到了西方管理者或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为以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开拓国际视野打下了良好的语言沟通基础。
当然原版教材与案例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探讨的是西方企业在相对完善的西方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的财务与投资问题。在我国,由于市场环境与制度上的差异,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财务学理论。因此在采用原版案例的同时,根据中国企业的特色,我们还补充了大量的中国企业案例,例如中国企业的关联交易、国美电器的资本运作、和家族企业的继承等案例,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上课教材,还可以将期刊、报纸、电视报导中与财务管理相关的财经时事作为实例教材,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了解财经时事。
3 案例教室
案例教学对教室有特殊的要求。由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进行双向的交流,案例教室一般都采用“U型”设计,讲台摆放在中心位置,课桌围绕讲台呈发散状分布,以保证上课时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清楚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动作,并能做到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最好与学生处于同一个平台上,且能在教室内自由移动,以消除隔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在教室内周边布置的板书、软板、投影、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
4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学生讨论、教师讲评、和企业家论坛等方法。
4.1 学生讨论
(1)课前准备,网上讨论。
全面积极的学生参与是案例教学的前提保证,学生应在上课之前充分准备。由于采用双语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充分调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前布置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课前认真研读案例文本,了解案例的中心思想,积极思考案例要研讨的问题。为方便学生交流信息、交换看法、相互学习,我们通过在网上建立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和讨论,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网上指导。
(2)课堂讨论。
热情投入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们要把班级视为一个团队,共同解决一个难题:一方面应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决策方案,通过相互辩论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另一方面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分析过程,保持一个宽广的胸怀,不要畏惧挑战和出错,随时准备修正自己的观点。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用最简洁、精练的语言将其思想要点表达出来。
(3)小组讨论、讲解和报告。
由4、5位学生自由组成一个小组,并选举组长负责。各小组可以自由选取实际生活的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也可以挑选教师建议的案例作为该组题目。学生自己选择案例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案例的现实性和时效性,并学会在现实经济环境中获取所需研究资料。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外小组讨论,准备案例并制作演示文稿。为了避免“搭便车”,要求小组成员都参与课堂陈述:可以是“问题背景的介绍”、“使用理论的讲解”、“案例核心问题的揭示”、“解决问题的过程阐述”、“结果的分析”及“展望或未解决的问题”。为产生观点碰撞,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其他学生提问。
案例分析报告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书写书面报告是锻炼和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学生通过分析研究复杂且多变的企业财务决策现实问题,能够了解并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案例陈述、学生及老师提问、学生间辩论和老师对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完成案例报告。
4.2 教师讲评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案例的讨论,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组织者。认识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事前准备,根据学生的注册信息,准备学生姓名卡片,并要求学生课前摆放在座位前面,以方便师生间的交流。
在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的自由讨论气氛,引导、鼓励学生去思考,去争辩,把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作为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教师也需要对相关财务管理知识与理论的难点与重点进行适当讲授。课堂讲授过程,应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相结合,强调诱导式和启发式,只有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进行了精心准备与安排,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避免出现学生发言跑题的现象。有时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讨论偏离既定的主题。教师必须通过引导性的提问,使讨论回到原有的主题上来,能够较好地把握讨论主动权。当讨论出现跑题,或教师在转换话题时,为避免学生感到难堪,切忌粗鲁地打断发言者或者任意指点,这会学生产生紧张或抵触情绪,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学生对财务管理案例讨论、分析和评价之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为避免学生“偷懒”,教师的课件一般在课后发给学生。
教学案例没有标准答案,一般有多种处理方案可进行选择。这样,教师需要对每一方案进行分析,指出各自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讨论分析的思路是否对头,分析方法是否恰当,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否正确,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解决问题(杨雪敏,2004)。
4.3 企业家论坛
为了使学生开阔视野,感受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每学期聘请1-2名社会上知名学者和资深从业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与专家的直接对话,感受到该行业的动态变化。
5 双语案例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1.美国会计教育的启示
管理会计起源于美国,美国对会计教育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会计教育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会计教学中起着引领作用。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指出:“学校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对会计教学来说,最为关键的目标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能力。可见,一个好的会计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会计之原因及其处理之方法,培养学生组织问题、确认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并推论其可能答案的能力。那么,会计教育就需要进行适时研究,会计教学必须跟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满足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以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我国企业应用的思考
管理会计是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引进的,三十年来没有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在企业的实际作用很不明显,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改善管理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意愿和要求。这种现象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者的极大困惑,探究其教育教学源头,可能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管理会计教材绝大多数仅限于对国外着作的翻译,基本上停留于纯理论的探讨,很多专门技术和方法可操作性差,在中国没有用武之地,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另外,管理会计教学侧重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忽视对管理会计实务的分析,普遍缺少对我国管理会计经典案例的分析。改变管理会计在我国难以推广和应用的现状,必须对管理会计教育教学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促进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我国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一般都有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但其教学缺乏对管理会计实务的指导,偏重专业理论教学,很少考虑实践教学或者基本没有考虑实践教学,导致管理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脱节,致使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应用难以推广。
1.课时安排偏少
大多数高校,安排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在第五个学期,教学课时在52至64之间。但是,管理会计教学内容多,就是去掉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课程交叉的内容,其课时也只能满足课堂理论教学与相应习题、案例的讲解,没法开展市场调查、实践调研等社会学习活动。导致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重专业理论讲授,忽视实践应用指导。
2.授课模式和课型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只有理论课型,没有实践课型,还没有哪个高校开展像财务会计模拟操作的实践课型。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课堂上教师单向式教授专业知识,学生被动地听,对教师所讲解的理论知识与公式只是机械地记,只会拿着书本做题,却不知如何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课型,对学生的实践应用缺乏有效的安排和指导,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导致学校课程教学与实践应用严重脱离,课程教学有效性低。
个别高职院校有意识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开出管理会计实务课程,其实际也只是管理会计题目的练习,其教学课型虽属实践,其教学内容仍然是管理会计专业理论,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用指导。
3.教材沿用西方理论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会计教材,其内容一般为: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其专门技术和方法均为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模型,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是缺乏可操作性的。虽然近年出版了不少管理会计精品课程教材,但其内容仍旧是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知识体系,与国内管理会计实务脱节,既不适合我国会计职业的市场需求,也没有管理会计业务实务内容,导致课程教学有效性差。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现管理会计实践操作教材。在会计教育改革中,会计教材不再被当作教学的主要依据,而是仅仅作为若干种教学材料的一种。但是,教材毕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专业理论模板,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管理会计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对策
在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诸要素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提高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研究,在教学设计上突出管理会计实务,以满足企业实际应用的需求。
1.整合课程内容,体现管理会计职能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三门课程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率非常高,影响课程教学效率效果。为此,必须解构学科体系,打破相关课程之间的界限,适当处理《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管理会计属于应用性学科,教学内容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精简过多的理论,重点突出理论知识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指导。《成本会计》以成本核算、成本计算、成本报表为主,有关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考核的内容,纳入《管理会计》。预算管理、投资管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交叉重复较多的知识点,管理会计课程应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围绕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展开教学,将财务预算的编制纳入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课程以证券投资为主,管理会计课程以项目投资为主,使之与全面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内容实现有效衔接。二者内容均以时间价值为基础,可通过教学计划,根据授课时间先后调整各自教学。
2.引入社会真实案例,明确会计职业角色
提高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注重实践应用的指导,必须引入会社真实案例作为教学素材。例如,亏损产品决策、半成品深加工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的教学,引入当地公司实例,或上网搜索上市公司相关素材,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会计职业角色有更明确的理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融入日常生活素材,增强专业实用性
从我国实情看,大学生毕业之后,一开始主要从事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不可能接触到过于复杂和高层次的管理,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决策交给他们去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小见大,从学生日常生活、个体户入手,将社会生活素材融入教学案例,具有实现意义。比如,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决策、相关成本分析等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旧的学习用品如何处置更划算,买书还是租书划算,手机办何种业务划算等,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可以通过管理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优势特长等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活动,并引导学生撰写分析报告或小论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实践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4.提供多样性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分析决策问题,其问题及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管理会计教学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情况时所具备的思路和方法。我国当前的管理会计教材中,几乎每一个问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不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教材提供的练习题或案例不应只有唯一答案,而是多样化的参考思路,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交际、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案例没有唯一正确答案,实际上也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指导学生的只可能是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较好的方案,重视分析思考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教学效果。
5.转变课堂主体,增加实践课型
首先,转变课堂主体。传统的授课,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向学生单向式教授教材内容,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应用得很少,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新时代的信息环境条件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向当前个性化的教学对象施展教学,教学课堂应该是“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教学的重心在于设计学生学习的任务,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其次,增加实践课型。管理会计是应用性的学科,实践课型要高于理论课型。安排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案例分析;添置设备、器材和实验室,设置管理会计实践模拟操作课型;设计预测、规划、决策等业务任务,指导学生结合各自兴趣爱好、优势特点等开展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多样性的实践课型,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达到锻炼职业技能的目的,提高管理会计实践应用能力。
6.增加课时安排,侧重实践教学
管理会计课型,除传统的理论课型、实践课型外,还应该有模拟操作、社会活动等课型,教学课时应该多安排一些。除常规的课堂理论教学课时外,还需增加模拟操作、市场调查、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应用体验,以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管理会计课程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 财会专业基础理论 考试 技巧
浙江省普通高职财会类招生考试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逐步得到完善。专业基础理论考试从高校自主命题到全省统一命题,从两门课到三门课,考试体系的规范化、考试内容的具体化及认知能力要求的明确化程度都有所提升。虽然教师和学生在备考中有章可循,但要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三门专业的综合考试,学生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财会高职专业基础理论考试中如何掌握答题技巧,使更多的考生在财会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一、熟悉考纲,吃透教材;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它规定了考什么、怎么考,只有熟悉了考纲,复习才具有针对性。财会高职专业基础理论考试提出了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认知能力要求,强调对会计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强调运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原理和模型、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单是死记硬背而不掌握有关知识原理和规律,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很难。
准备高职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关键是要掌握好各项基础知识。打好基础就是要吃透教材,对指定教材所涉及的各项基本原理能够扎实掌握、灵活运用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难做到的。有的学生不愿意看书,对基本理论一知半解,对此,老师可以在复习过程中给出一些基础问题,让学生对照教材内容寻找答案,以促进学生熟悉考纲要求掌握的知识。
从历年高职考试的要求看,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假如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懂得灵活运用,那么考试中就很容易失分。《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总论所述的会计基础理论,每一个学生都能背出来,但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却不理想。例如,企业有一项专利权原值为12000元,法律有效期10年,将其出租10个月,共取得租金5000元(营业税率5%)。要求:编制专利权出租、本月摊销成本的分录。
解答这个题目,必须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对于取得租金5000元要分摊在10个月内;二是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配比要求,所取得每月租金收入500元(即5000元/10个月),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对应的支出营业税25元(500×5%)和摊销成本100元(即12000元/(10×12)),均计入“其他业务成本”。但是很多学生在处理本业务时往往将所有租金收入全部计入第一个月,摊销的成本计入“管理费用”,这就是对会计原理死记硬背、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计基本原理的灌输上,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练习,熟悉规律;归纳总结,掌握技巧
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考生也需要接受一些技巧训练。考卷命题人为了增加难度,会故意运用一些技巧,从心理和技术上设置陷阱,将部分基础不牢或对考试规律不熟悉的考生绕进去。对此,教师可结合考纲出一些专题训练,从知识点的独立运用到综合运用,从分章节训练到整体重组,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出题规律的认识,提高解题能力。如《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命题人不动声色地给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日期,如某年的1月10日。在解题时要对固定资产折旧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牢记交付使用当月不计折旧、次月开始计提折旧的原则,1月10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年计提折旧按11个月而不是12个月,否则就会出错。
技巧分为记忆技巧与应试技巧。记忆技巧是用来帮助考生将复杂、难懂或不好记忆的知识准确、牢固、灵活地掌握。可以通过知识的类比、归纳,将知识进行串讲。如会计要素中的收入概念,学生都能背诵,但在考试中却经常出错,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广义收入与狭义收入不能正确予以区别所致。其实,会计要素中所说的是狭义上的收入,是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形成的,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捐赠所得、政府补助、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收入属于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属于利润要素。此时可以将广义收入进行归纳,并与狭义收入进行对比,给学生更明确的信息以帮助他们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应试技巧的核心是如何排除干扰、快速求解,在考场上做到镇定自如,以不变应万变。如资产负债表的填表要求通常是根据总账或明细账余额计算相关数据;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的计算要用净利加折旧找切入点。
三、计划时间,看清要求;仔细分析,理清步骤
1.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
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三门专业课的考试,如果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很容易顾此失彼,使擅长的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开始时,可以通过试题的分值对每道题应占用的时间迅速做出估计。一般先通读并回答熟悉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题目。然后重新计算答题时间,看看余下的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没有把握的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有时即使得到一些分数,也可能由于耗用过多的时间而影响到其他题目的解答。
2.看清题目要求,防止因审题不清解答错误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为了赶速度,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就直接答题。比如,有些单选题有多个满足条件的答案,这就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而有些考生,一看选项,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这样就中了命题者的圈套,失去了许多得分机会。比如基础会计单选题: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制无误,登账时将金额850元记成580元,采用什么方法更正?A.撕毁重填,B.划线更正法,C.红字更正法,D.补充登记法。本题C和D选项都对,但最佳答案是D。如果审题不完整,看到前面的答案就落笔,尽管节省了答题时间却得不到该得的分数。
3.仔细分析试题,理清解题步骤
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企业财务会计与财务管理部分计算与分析题占了该部分分值的大半,如果本类题得分不多,要想考试获得高分就很困难。为此,在考试中建议对于计算与分析题的题目阅读两遍,既能准确理解题意,排除陷阱,不至于忙中出错,又可以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例如,某公司准备购买一台新设备,购买价为30000元,一次性付款,可使用4年,预计报废时有残值2000元。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公司每年可新增利润3000元。假设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求净现值,判别该方案是否可行。
解题过程:首先通读一遍试题,得知本题是求净现值。在大脑中搜索净现值的计算公式:
净现值就是未来现金净流入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现为现在的价值。
净现金流入量=未来现金流入量 - 未来现金流出量
根据公式首先可以确定本题折现率为最低投资报酬率12%,未来现金流出量为第一年初的购买价30000元。未来现金流入量是本题解答的难点,学生在审题中经常会忽略折旧因素,而计算现金流量的关键点就在净利加折旧。由此,可以确定每年末有现金流入量利润3000+折旧(30000-2000)/4=10000元,第4年末还有残值2000元的现金流入量。
到此,还需要结合货币时间价值理清三个关键因素的关系,即本金、利率、时间(也就是期数),明确是复利还是年金问题。分析每年相等的流入10000元属于年金,第4年末的残值2000元为复利,期数均为4年。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每年现金净流量=3000+(30000-2000)÷4=10000元
该项目净现值=10000×(P/A,12%,4)+2000×(P/S,12%,4)-30000
=10000×3.0373+2000×0.6355-30000=1644元
至此,问题基本解决。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净现值为正数,说明方案自身报酬率大于12%,所以该方案可行。
另外,计算与分析题通常每题所占的分数比重较多,判卷时,多数按步骤给分。为此注意解题步骤,尽量写出计算公式,问什么答什么,避免做题中“画蛇添足”或因答题不全而被扣分。
例如,某企业有一厂房,原值为500000元,预计可使用20年,该厂房报废时净残值率为5%。要求:(1)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2)用年数总和法计算第8年和第13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
分析题目可以看出,计算月折旧率和月折旧额时,按照要求(1)得出在计算年的基础上除以12得到月结果;(2)只要求计算第8年和第13年的,不需要从第一年开始逐年计算,多做不仅浪费时间也可能因为运算错误导致失分。另外,在解答过程中尽量写出计算公式,防止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被判定全部错误失去可得的步骤分。
总之,如果能明确高职考试的命题规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就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实际水平,取得相对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玉森,陈伟清.基础会计(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葛家澍,耿金岭.企业财务会计(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张海林.财务管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专接本;审计教学
一、专接本审计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意义
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首创,目前已广泛运用于各个专业教学领域。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PBL教学模式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它将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来解决问题,从而习得隐含在问题背后的大量知识内容。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将此模式与专接本审计教学相结合,正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与专接本审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
二、PBL教学模式在“企业财务审计”教W中的应用探索
(一)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企业财务审计”是专接本审计专业的学位课程,专业实践性很强。其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审计基本原理和审计准则等专业基础知识来解决财务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这一教学目标使PBL教学模式的运用成为可能。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PBL教学模式在“企业财务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问题情境
PBL教学模式成功的关键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首先,创设的问题应具有探究性,不是那种学生能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而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其次,问题的设置应该与教材紧密联系,促使学生通过研读教材和相关的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最后,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与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匹配。不要设计得过偏过难,要让学生愿意去学习。
例如,我在讲授“存货监盘”时,根据“存货监盘”需要实现的审计目标,会给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百佳公司是一家造纸企业,主要从事纸浆、纸和纸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木材和木材产品的经营销售。2015年永华会计事务所接受百佳公司董事会委托,对百佳公司2015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过程中要对存货进行监盘。假如我们是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所有存货的数量是否均通过实物点数相加加以确定?②存货的盘点数量是否为存货明细表中所列示的最终数量?③盘点过程中企业的生产是否需要暂停?④企业的存货存放不止一个场所,在监盘中如何实施控制?⑤通过存货监盘是否能实现所有的审计目标?
2.学生查阅资料
问题情境设置完成之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去查阅资料,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化。譬如,上述的第一个问题,我会引导学生将问题进一步细化分解为:①哪些实物不能通过实物点数相加?②如果不能用实物点数,那确定数量时还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去查找相关资料了。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参考书、各类期刊以及互联网资源。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会将学生划分成小组,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搭配组合,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援助,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
3.小组合作交流
在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个人学习成果。讨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分享个人不同的见解,从而达到组内成员之间的信息互补和信息更正。教师可以参与个别小组讨论,以监督和引导学生的讨论。
4.师生课堂讨论
在个人学习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上,每组指派一名组员向全班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并补充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还是需要教师的讲授。譬如存货“监盘”和“盘点”这两个概念易混淆,需要和学生解释清楚。
5.评价总结阶段
课堂讨论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总结。有效的评价总结和反思,将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改进教学方法,使PBL教学模式更好地得到实施。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教师观察、口头评价、书面报告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学习态度、小组合作情况等多个方面。
三、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运用PBL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往往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要靠教师的不断提醒和督促,才能不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采用PBL教学模式之后,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课堂弊端。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每个人都希望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找到最准确的答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运用PBL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多重能力,实现了专接本审计专业培养目标
专接本审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学位的前提下,培养审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而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在教学中运用PBL模式对培养这些能力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1)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寻求最佳答案而不懈努力。他们不断地探索知识、构建知识,再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学生能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将来的审计工作中去。
(2)PBL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树立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而良好的沟通能力正是审计人员必备素质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建勇,刘小瑞.PBL教学模式在全日制MPAcc培训中的应用――以《高级审计理论及实务》一堂案例课为例[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28-31.
[2] 杨继飞,付义凯.PBL方法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142-143.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社会对高级财务会计的需求量,因此高校也加强了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财务会计处于基础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中间阶段,起到了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性、实践性和方法性的交融作用。财务会计课程的实用性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能够有效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充分运用会计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使得学生不至于在各样复杂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但正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也造成了财务会计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庞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并且在财务会计理论规定较多的制约下,教学观念和方式较难突破。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融汇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重视学生的创新和时间能努力,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杜绝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避免会计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会计造假和舞弊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学习会计理论,从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和思想品质。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现状
虽然财务会计课程已经得到了社会及高校的足够重视,许多会计学专业的精品课程群也在不断的建设,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取得了极大发展,但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只有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在改进过程中进步。认识错误的过程也同样是进步的过程,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现今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再教学内容上不具有充分的创新性,而会计专业是应当随着时展而不断进步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前,也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且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却无法得到充分的结合,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力。
(二)教学方法现状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问题,是现今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不能充分运用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之中,财务会计课程需要将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相结合,但传统僵硬、固化的教学方法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无法让学生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学生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态度,也严重影响到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成效。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授课,学生只能靠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教学方法的缺乏、教学形式的单一,以及考试形式的格式化都使得教学效果产生了偏差,无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多媒体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理解为在多媒体上呈现教学内容,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对多媒体的作用进行夸大,单一的靠着多媒体教学,仍是造成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枯燥乏味,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脱离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对称核算法
会计专业中财务会计是核心课程,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较多,核算方法复杂繁琐。在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时,需要明确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即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六要素核算。我们常见的企业资产中,业务核算与负债核算是对称的,这是由于在核算过程中要从交易双方的多个角度进行核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称核算教学法,对交易双方分别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财务中的关联信息。对称核算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之间的关联关系,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课程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对称业务和对称账户之间的关系。
(二)比较法教学
财务会计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类似业务都采用相同的核算方法,还可以选择常用且方便的比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区别不同的核算方法,从而在不同需求目标下能够更加合理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具体企业案例,让学生根据图表进行分析,并思考计算过程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涉及到纳税方面的影响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些。企业财务变化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学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由于不同计算法所带来的差异,进而对于不同业务的处理也变得得心应手。
(三)互动性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互动性教学方法。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互动交流较少,使得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因为枯燥学习而带来的疲惫感。学生在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学习,有利于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很多种方式,通常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会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查找公司业务案例,对其作出会计处理,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会计处理作出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互动性教学方法中还会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故意出现一些错误,让学生进行纠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多数习惯于接受正确答案,因此对于存在错误的答案,学生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许义生.关于改革财务会计教学内容与调整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164-16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对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起到重要作用,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有效保障。本文将根据现今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以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为导向,探究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
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一、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社会对高级财务会计的需求量,因此高校也加强了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财务会计处于基础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的中间阶段,起到了会计专业学生理论性、实践性和方法性的交融作用。财务会计课程的实用性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中,能够有效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充分运用会计理论来指导实际工作,使得学生不至于在各样复杂问题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但正是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特点,也造成了财务会计教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庞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难度,并且在财务会计理论规定较多的制约下,教学观念和方式较难突破。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融汇了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在于重视学生的创新和时间能努力,有效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杜绝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避免会计专业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会计造假和舞弊的现象,让学生通过学习会计理论,从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和思想品质。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现状
虽然财务会计课程已经得到了社会及高校的足够重视,许多会计学专业的精品课程群也在不断的建设,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取得了极大发展,但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之处,只有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在改进过程中进步。认识错误的过程也同样是进步的过程,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现今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再教学内容上不具有充分的创新性,而会计专业是应当随着时展而不断进步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迅速发展的时代面前,也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且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对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却无法得到充分的结合,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力。
(二)教学方法现状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问题,是现今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不能充分运用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之中,财务会计课程需要将理论性内容与实践性内容相结合,但传统僵硬、固化的教学方法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无法让学生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学生长期养成的被动学习态度,也严重影响到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成效。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方面授课,学生只能靠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法来学习,教学方法的缺乏、教学形式的单一,以及考试形式的格式化都使得教学效果产生了偏差,无法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多媒体与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结合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理解为在多媒体上呈现教学内容,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对多媒体的作用进行夸大,单一的靠着多媒体教学,仍是造成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枯燥乏味,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脱离了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对称核算法
会计专业中财务会计是核心课程,因此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较多,核算方法复杂繁琐。在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时,需要明确财务会计课程的主要内容,即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六要素核算。我们常见的企业资产中,业务核算与负债核算是对称的,这是由于在核算过程中要从交易双方的多个角度进行核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对称核算教学法,对交易双方分别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财务中的关联信息。对称核算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财务之间的关联关系,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课程时间,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容易掌握和理解对称业务和对称账户之间的关系。
(二)比较法教学
财务会计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类似业务都采用相同的核算方法,还可以选择常用且方便的比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区别不同的核算方法,从而在不同需求目标下能够更加合理运用不同的核算方法。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运用具体企业案例,让学生根据图表进行分析,并思考计算过程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涉及到纳税方面的影响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更容易理解些。企业财务变化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学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由于不同计算法所带来的差异,进而对于不同业务的处理也变得得心应手。
(三)互动性教学方法
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互动性教学方法。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互动交流较少,使得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在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互动性教学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因为枯燥学习而带来的疲惫感。学生在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学习,有利于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和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有很多种方式,通常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会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查找公司业务案例,对其作出会计处理,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会计处理作出相应的指导和评价。互动性教学方法中还会采用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故意出现一些错误,让学生进行纠正。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多数习惯于接受正确答案,因此对于存在错误的答案,学生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性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力,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沈中霞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