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3-12-25 14:42:29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第1篇

任何建筑物的兴起都是在地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任何一块地方地质水文情况是不相同的,包括地貌、地形、气象、地质水文等。地质勘探的质量对房屋的建筑成本具有直接的影响,不仅对设计人员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而且还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地基工程的顺利开展,从而对建筑物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地质勘察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做好事前地质勘察工作对之后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

1 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1.1 初勘目的

对将要实施建设开发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初步的勘探测明是初探的首要目的,通过这种初步的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就能够在选择方案、设计规划的阶段对建筑所在地区初步的了解,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最大可能地避开对成本造价、建筑安全等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同时,作为地质勘察的一部分,对下一步详细勘探做出了初步引导的作用,并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1.2 详勘目的

在初步勘探的基础上对建筑地区进一步详细的勘察能更加直接地掌握即将实施建筑建设的地区地质水文状况,因而能够做到更加明确即将建设的建筑物地下地质情况,可以更好地为施工图纸的设计提供可行的资料。总结得出设计时所要求的各项规格技术参数、评价建筑物的地基条件以及论证相关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方案等是详勘的主要目的。

2 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

2.1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一般情况下是用相应的比例尺的地形图作为其基础图,用仪器测量的方法来进行测查。运用各种像片,采用室内判读的方式将其草图调出来,进行现场目标性的反复检查,并且结合更进一步的照片判读方式进行反反复复的审查验证,从而能够绘制出具有高精确度的地质图。

2.2 工程地质勘探

工程地质勘探主要有物理勘探、坑探和钻探工程,其中实用经济且速度快是物理勘探的最突出的优势,此外它是通过多个方向的横切面得到的信息,此信息涉及面比较立体形象。而一般来讲,坑探及钻探的工程运行成本比较高,因此,考虑到经济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在工程地质测绘与物探工程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需要、具体的问题,适当合理地进行坑探和钻探的工作设计,争取尽量做到以尽可能少的花费与工作量来获得尽可能多而详细的地质信息资料,并保证其质量。

2.3 实验室或现场试验

实验室试验通常适用于那些小型的建筑物设计或者是处于早期设计阶段的大型建筑物设计,除此之外,在容易取得实验材料的情况下也是较多地采用实验室试验这种方法。而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则是在室内进行的试验样品太小,没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采取在现场对所需的天然材料结构进行试验、采集相关数据的现场试验方法显得更具有说服力。

2.4 长期观测

长期观测是为建筑工程活动设置专门的勘测仪器,针对不同的地质水文情况及各种各样的因素进行长期稳定而且重复的检测勘探。这一项工作主要是运行于对建筑物的实施进行详细勘探阶段。通过长期观测所得到的信息资料,在经过分析整理之后既可用于评价相应的地质工程,并且还可以用来对工程地质做出的预测进行准确度的检测,同时对一些不合格的地质作用还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地质工程保质保量地进行下去。

3 工程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3.1 选址勘察阶段

选址勘察工作的运行在一些大型工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核心目标在于统观整体,在了解了整体大致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经选好的几个备选地址进行信息对比,包括稳定性、适宜性、匹配程度等进行横向通关对比,对该工程地质是否符合建筑工程的实施条件做出相应的分析总结与判定。其中,在选择后备地址的工作阶段往往要进行以下三点工作:(1)对该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水文、地震情况、地貌地形、当地的建筑经验以及矿产状况等信息资料进行查询搜集;(2)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可以采取实地了解或调查的方式进行当地相关天然样品材料结构进行观测了解;(3)对一些现有资料不符合信息需求但除此之外其他的条件都较为不错的并且被选取为建筑地址的可能性较为大的,地质地貌条件有相对较为复杂的场地,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以及其他必要的探测工作。

3.2 初步勘察阶段

初步勘察是勘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将要实施建设开发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初步的勘探测明是其最核心的目的,通过这种初步的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就能够在选择方案、设计规划的阶段对建筑所在地区初步的了解,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最大可能地避开对成本造价、建筑安全等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同时作为地质勘察的一部分,对下一步详细勘探做出了初步引导的作用,并对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初步勘察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1)对于与本项目有关的关于工程可行性与工程稳定性的工程文件报告等进行查询搜集;(2)对于本场地有关地质地貌等相关基本情况,影响其实施的各种因素以及发生阻碍时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不良后果的发生概率做出相关统计;(3)对地震强度界定其发生的强度地震效应,对相关的地质勘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总结与判定,根据具体的情况及需要运用恰当的勘探方法做出恰当的勘测研究。

3.3 详细勘察阶段

在初步勘探的基础上对建筑地区进一步详细地勘察能更加直接地掌握即将实施建筑建设的地区地质水文状况,因而能够做到更加明确即将建设的建筑物地下地质情况,可以更好地为施工图纸的设计提供可行的资料。因此,总结得出设计时所要求的各项规格技术参数、评价建筑物的地基条件以及论证相关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方案等是详勘的主要目的。

其中详细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1)得到具有地形特征极坐标的总平面图,全面了解各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对其高度以及埋于地面之下的深度进行全面了解;(2)对于不合格的地质情况的形成原因、发生时间、发生概率等进行测查了解,并想办法解决此不良现象,对这些情况进行预防改善等;(3)对于建筑物岩层等相关天然材料的结构及承载力、符合力度等进行查明,并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4)对于一些需要计算出参数的建筑物进行倾斜度、沉降度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并做出详细记录;(5)对抗震防灾所需的最大的抗耐指数进行详细测量记录;(6)对地下水质进行详细查明记录,对其储藏量、渗透力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对相关参数指数进行合理分析,并对其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从而做出相关预防措施;(8)对选择桩进行严格的参数记录设计,确定其承载力并做出相应防御措施。

详细的勘察是以勘探和原位测试为主的,在需要时可以相应地加入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其工作量及强度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第2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目的;基本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建设项目选址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勘察手段,对工程建设项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工程地质带来了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工程地质勘察结果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为保证工程建筑物自规划设计到施工和使用全过程达到安全、经济、合用的标准,使建筑物场地、结构、规模、类型与地质环境、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相互适应。工程地质勘测过程是对客观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的认识过程。由区域到场地,由地表到地下,由一般性调查到专门性问题的研究,由定性到定量评价的原则进行。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2 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2.1场地的复杂程度

(1)简单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岩石和土的性质均一且压缩性变化不大;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无不良影响。

(2)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内基岩起伏较大;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

(3)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大,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基岩起伏大;场地内有对震动敏感的地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有不良影响。

2.2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

例如新地区,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经验,则勘察工作量大;反之,则工作量小。

2.3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

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基底荷载的大小、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将建筑物分为三级:一级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即重要建筑物。二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即基底荷载较大的建筑物。三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不严重,即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

3 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3.1选址勘察

3.1.1目的

选址勘查是指对工程场地的地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

3.1.2选址阶段的勘察工作

①对工程场地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震、矿产资源和工程地质信息以及气候、自然条件等信息进行收集;②工程现场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场地的土层结构情况,形成原因和大致成型年代,主要土层、地下水位等情况;③对附近区域的建筑物规模、结构、地质资料等情况有所了解;④工程场地地质情况复杂,现有资料不能不能准确反映地质信息,应当进行必要的地质测绘及勘探工作。

3.2初步勘察

3.2.1目的

①对在建建筑的地基稳定作出评价:②为建筑的总体平面提供必要信息;③为工程的主要建筑地基施工发案提供参考资料;④如遇不良地质现象提交防治方案。

3.2.2主要任务

①对场地地质初步了解;②对地下水水位和冻结深度有个初步了解;③查明场地中不明地质现象,范围,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3.3详细勘探

3.3.1目的

①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建筑地基,提出相应建议;②为建筑地基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工程资料;③为建筑地基的加固和处理提供工程资料支持;④为不良地质情况的防治提供地质资料。

3.3.2主要任务

①详细勘查主要采用的手段以原位测试、勘探和室内试样检测为主;②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③要以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钻探勘探孔深度。如果地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部分勘探孔可以底基层压缩深度;④对场地进行详细勘探时,原位测试井、探孔数量级所取地质试样,应依据地质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或类别进行确定。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应依据设计要求、地基情况进行确定。

3.4施工勘察

①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②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不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③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工作;④地基处理、加固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⑤地基中溶洞或土洞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⑥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4 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是为查明、评价工程建设场地或地基的岩土技术条件和它们与工程建设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调查、勘探、测试与监测及时所获资料数据进行工程分析、计算、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岩土的利用、改造、加固等设计、施工措施或方案建议与相应的设计基准、参数等工作的总称。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主要方法或技术手段,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以及现场检验与监测。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

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种适当的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常与地质测绘配合使用,也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由于物探成果判断常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所以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当钻探方法难以准确查明地下情况时,可采用探井、探槽等,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勘察方法应根据勘察要求和实际情况选用。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主要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借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种类型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将“3S”技术与工程勘察相关知识体系综合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勘察项目要求,借助RS信息获取手段的同步性和先进性,GPS空间定位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利用CIS对空间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分析、处理、显示和输出等方面的优势,在工程勘察中整合“3S”技术的应用方法已被广泛利用。

第3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研究

1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其目的就在于以坑探、钻探、触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和方法,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丁程地质资料。

2 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2.1 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

1)简单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岩石和土的性质均匀且压缩性变化不大;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无不良影响。2)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内基岩起伏较大。3)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大,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基岩起伏大;场地内有对震动敏感的地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有不良影响。

2.2 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

例如新地区,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经验,则勘察工作量大;反之,则工作量小。

2.3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基底荷载的大小、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将建筑物分为三级:一级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即重要建筑物。二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即基底荷载较大的建筑物。三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不严重,即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

3 勘察工作的准备

1)在开始勘察工作以前,由设计和建设单位按工程要求把“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提交勘察单位,以便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制定勘察工作计划;2)对地质条件复杂和范围较大的建筑场地,在选址或初勘阶段,应先以地质学方法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到现场踏勘并观察有关的地质现象;3)布置勘探点以及由相邻勘探点组成的勘探线,采取坑探、钻探、触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探明地下的地质情况,取得岩石和地下水等试样;4)通过室内试验或现场原位试验进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和水质分析试验;5)整理分析所取得勘察成果,对场地的T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并以文字和图标的形式编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书”。

4 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4.1选址勘察

4.1.1 目的

选址勘察是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

4.1.2 选址阶段的勘察工作

1)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和附近地区的工程地质资料以及气候与其他自然条件;2)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场地一定深度内地层的分布情况,成因与年代,主要土层的工程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和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等情况;3)了解邻近建筑物的规模、结构、使用情况和地质资料等的建筑经验;4)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符合要求,但其他方面条件较好且倾向于选取的场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地质测绘及必要的勘探工作。

4.1.3 确定场址时宜避开的区域或地段

1)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且对场地稳定性有直接危害或潜在威胁,如大滑坡、强烈发育岩溶、泥石流等场地;2)地震基本烈度较高,可能存在发震断裂带及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山崩、地陷的场地;或有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埋藏浅的饱和粉细沙、粉土、淤泥、淤泥质土、松软的人工填土场地等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3)洪水或地下水对建筑场地有严重不良影响;4)地下有未开采的有价值矿藏或未稳定的地下采空区。

4.2 初步勘察

4.2.1 目的

1)对场地内建筑物地段稳定性作出评价;2)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提供资料;3)为确定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提供资料;4)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建议。

4.2.2 主要任务

1)初步查明地层,构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可以粗线条,但不能有错误;2)初步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冻结深度;3)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布范围、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及发展趋势;4)对设计地震烈度为7度及7度以上的建筑物,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4.3 详细勘探

4.3.1 目的

1)对建筑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例如:建筑地基为良好地基还是软弱地基;2)为地基基础没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例如:提供软弱地基压缩性高、强度低的资料,说明不能采用天然地基而建议用桩基或人工地基;3)为地基处理与加固提供工程地质资料。例如:提供地基为粉细沙,地下水位埋藏不深,为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与消除液化,必须进行地基处理,建议用强夯加固或振冲法加固;

4)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4.3.2 主要任务

1)详细勘察的手段主要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T试验为主,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物理勘探和丁程地层测绘或调查工作。

2)对复杂场地或一、二类建筑物,详细勘探点宜按主要柱列线布置;对其他场地和建筑物可沿建筑物周边或建筑群布置;对重要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

3)详细勘探孔深度以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为原则。对须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部分勘探孔应达到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

4)详细勘察时,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井、孔数量,应按地基土复杂程度、建筑物类别及场地面积确定,一般占勘探孔总数的1/3~2/3,且每个场地不得少于2个。取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部位的竖向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地基土的均匀性和代表性确定。

4.4 施工勘察

1)对较重要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进行验槽。验槽时应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查明人工填土的分布和均匀性等,必要时应进行补充勘探测试工作。

2)基坑开挖后,地质条件与原勘察资料小符,并可能影响工程质量。

3)深基坑设计及施工中,需进行有关地基监测丁作。

4)地基处理、加同时,需进行设计和检验工作。

5)地基中溶洞或土涧较发育,需进一步查明及处理。

6)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需进行观测及处理。

5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5.1 文字部分

1)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2)有无影响建筑物地基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3)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4)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在地震设防区应划分场地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7)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 8)地基评价宜采用钻探取样、室内土工试验、触探,并结合其他原位测试方法进行。

5.2 图表部分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3)土的物理力学性试验总表。重大工程根据需要,绘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地质分区图、地质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和有关试验曲线。

参考文献:

[1] 沈德植.土建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柱状图或综合地质柱状图和有关试验曲线。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目的;问题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il layer, the soil loose, strength underground and the groundwater depth will affect the safety of buildings on the ground.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building and its foundation design, geological data of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s necessary to as the basis.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purpose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that decide the task of exploration, analyzes the general processes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iscusses the defects existing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purpose; problem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建筑工程中,地质勘察的主要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有建筑场地复杂程度、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研究及当地建筑工程经验三个方面。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情况,可以将场地的复杂程度分成三个级别:复杂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存在很大的影响,而简单场地,对建筑地基影响不大;中等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在陌生区域,由于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缺乏研究,勘察的工作量会增加;反之,若有工程施工的经验,花费时间和工作量会相应减少,所以必须认识到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二、地质勘察的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勘测设计也逐步的走向市场化,在我国城市的构成中,大部分的建筑物为浅基础类,仅仅有十几米的影响深度,基础的砌置深度一般都在五米以下,地基上的主要作用力为静载荷,有基于此,在考察勘查此类建筑物的地质的时候,主要有如下三个主要特点:①勘察过程中,研究的主要对象有:泥土的剖层面、物理与力学性质,具体的地形地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埋藏深度、动态特性。②具体的勘察过程中,需要予以大量的分析和观测的方面主要有土样、地下水,这些分析和观测是建立在大量的浅孔勘探的基础之上的。③通常的勘探方式可以描述为,坑孔勘探具体按照方格网布置和勘探线进行,勘探深度局限于整个活动层。

三、综述建筑物等级介分以及勘察的准备工作

根据建筑地基的负荷大小和所建工程的类型以及建筑地基损坏以后造成的建筑整体损害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可以将建筑分成三个级别。一级建筑物,主要是指关键性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破坏的后果非常严重。二级建筑物,主要是指地基的负荷较大的建筑物,破坏以后后果严重。三级建筑,主要是指建筑地基负荷不是很大,破坏的后果不严重。至于勘察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接受工程地质的勘察任务书,根据工程场地地质条件来制定相应勘察的工作计划;至于建筑规模较大或者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实地考察场地的地质情况,设置勘查线和勘查点,采取各种地质勘查方法或者手段来探明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且取得地质试样,根据取得地质的试样进行水质分析测试和物理力性测试。

四、施工勘察

地质勘察前序环节(选址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落实后,进行施工勘察前,对于比较重要得建筑物的复杂地基需要进行验槽。验槽的时候应当对基槽地质素描,实测地层界限,勘察人工填土的分布及均匀性等,必要的时候应当进行补充勘探的测试工作。在基坑开挖以后,如果地质条件和原勘察资料不符,很可能会影响工程质量。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进行相关的地基监测工作。地基的处理和加固时,需要进行设计和检验。如果地基中溶洞或者土洞较发育,必须进一步查明并处理。对于施工中出现边坡失稳现象必须进行观测和处理。

五、勘察建筑工程地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地质勘察单位作为工程建筑过程中的一方参与者,要能够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帮助政府和社会一起搭建一个合理、有序、公平的行业环境。

第5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滑坡;工程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是应用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以及各种测试技术,为解决工程建设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它是工程建设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其任务是查明工作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充分论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水文地质问题,以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因素,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1 水文地质勘察的概述

水文地质勘察的基本方法有:水文地质测绘、钻探、物探、野外试验、室内分析、检测、模拟试验以及地下水动态均衡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与方法不断应用到水文地质勘察中,如遥感技术、核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水文地质勘察一般是分阶段进行的,根据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比例尺以及成果精度等不同,水文地质勘察分为普查阶段、初步勘察阶段和详细勘察阶段,各阶段一般按顺序进行。

1.1 普查阶段勘察

普查阶段一般不要求解决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概要评价区域或需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例如各类含水层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水质、水量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为设计前期的城镇规划,建设项目的总体设计或厂址选择提供水文地质依据。在普查阶段通常进行1:200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在一些严重缺水或工农业集中发展的地区也可采用1:100000甚至1:5万的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的深度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1.2 详查阶段勘察

详查阶段的工作一般是在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上进行。应在几个可能的富水地段基本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方案的比较。在这个阶段工作中要求解决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为各种国民经济建设部门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依据。详查的范围除了农田供水外,一般都比较小,测绘采用的比例尺通常是1:50000~1:25000。

1.3 勘探阶段

勘探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评价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开采方案。探明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水源地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该阶段的测绘采用1:10000或更大比例尺。

1.4 开采阶段勘察

开采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根据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水文地质问题确定具体任务。该阶段应查明水源地扩大开采的可能性,或研究水量减少,水质恶化和不良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等发生原因,例如在供水水文地质工作中,由于井距不合理导致水井间严重干扰,地下水降落漏斗的不断扩展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沉降、水量枯竭、水质恶化等;在开采动态或专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合理开采和保护地下水资源,为水源地的改、扩建设计提供依据。

2 水文地质勘察地旱滑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1 滑坡勘察

滑坡勘察是通过调查、勘探、观测、试验等手段查明滑坡的类型及要素,分析滑动的原因和稳定程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防治滑坡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建议。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的范围应包括滑坡区及其邻近稳定地段,主要内容包括:(1)查明滑坡的微地貌形态、地层结构、滑坡要素,滑坡裂隙的宽度、深度、裂隙产生的时间、切割关系和力学属性,泉和湿地的位置,并分析滑动面的可能深度及埋藏条件。(2)与附近类似地质条件的滑坡进行工程地质对比,从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滑坡的稳定性,并取得可供利用的参数。(3)调查滑动前的迹象,分析产生滑动的内因和外因。(4)调查滑坡体上房屋、树木等的变形、位移和破坏情况。(5)调查当地整治滑坡的经验等。 勘探工作中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钻探、物探和挖探三种,其中又以钻探为主,后两者则起配合和辅助作用。最后还应把施工开挖作为勘探工作的验证和补充。

2.2 滑坡预防

滑坡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因此,应对滑坡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勘测、设计、施工和使用各个阶段中都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滑坡的发生。对于有可能形成滑坡的地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防止滑坡发生。

(1)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工程建设区自然或人工边坡的稳定性和稳定程度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评价,特别要注意由于工程建设活动对建设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以及对边坡稳定性所产生的影响。对具备滑坡形成条件的或存在有古老滑坡的地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预防滑坡,应做好排水工作(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尽可能保持工程建设区的自然排水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整修和加固,防止渗水。截水沟的坡度要大于天然边坡的坡度,并做好防渗处理,加强维护和疏通。地表的天然植被要尽可能保护和培育,对于疏松或有大量裂缝的坡面应平整夯填,防止渗水。

(2)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造成触发滑坡的外因。例如,在边坡附近进行爆破时,要注意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还应尽可能保持施工场地的自然排水系统,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和处治,防止渗水诱发滑坡。

(3)加强边坡的维修和养护。边坡的稳定性与勘察、设计、施工和使用都有密切关系。即使目前稳定的边坡,随着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发展和变化,也可能有新的情况发生,触发滑坡。因此,要随时注意对边坡的养护,加强维修,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新出现的裂缝要及时填平夯实,沟渠开裂渗水应及时修复等。

3 结论

总之,滑坡是极其严重的地质灾害,不但导致水土流失,而且危及国家财产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重点区域坡面监测,采取综合措施对坡面实施治理,防止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成军.浅谈水文地质勘察中预防措施及处理[J].城市建筑,2013(14).

[2]李佳奇.谈强化环境地质和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3(15).

第6篇

关键词: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勘察 重要性

引言:

在任何项目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环节中,水文地质情况历来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实际中却往往不被相关人员所重视,忽视了水文地质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从众多的危房建筑、豆腐渣工程中都可以发现导致危害结果的因素中因水文地质导致岩土发生灾害的工程不在少数。因而在工程勘察中要明确和评估地下水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预测地下水对工程和建筑物的影响,降低和消除因地下水文对建筑物引起的危害。

一、正确认识岩土的水理性质

对岩石与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物理性质勘察的准确与否将对地表建筑物的稳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岩土具有水理性质,其与地下水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一定的反应,可造成岩土强度与形状的变化,超过保持内部质量不变的度时极可能造成地面建筑物的损坏,严重者甚至引起房屋的倒坍等。当今诸多工程勘察中不如以往重视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评估,为全面评估工程的地质属性。

土的水理性质指土中所含的水在量和质上的变化引起土呈现出的各种各样的性质,包括稠度、塑性、膨胀、收缩、崩解等,通常采用软化性、胀缩性、透水性、给水性、崩解性等方法测试岩土的水理性质。软化性指的是当岩土浸水软化后,其力学上表现出的强度也相应发生降低,一般通过计算其软化系数来测量岩土以及岩石抗风化以及耐水的指数。在含有较易软化岩层的岩土层中,岩土与地下水发生作用进而产生软弱夹层;胀缩性指的是当岩土充分吸水后体积扩张变大,水分流失后体积缩小的特性,大多数地裂与基坑隆的产生就来源于岩土的胀缩性。在胀缩性较强的岩土工程当中,地基发生变形的概率较大,对建筑物的产生安全隐患;透水性是通过重力作用使水透过岩土的特性,质地坚硬,缝隙较小的岩石其透水性较强,反正质地松软,颗粒越细的岩石其透水性越弱。通过对岩土透水性的勘察,即可初步判断该地是否适宜进行工程的施工;给水性是指在重力作用下水岩土能从孔隙、裂隙中自由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以给水度表示。给水度是含水层的一个重要水文地质参数,也影响场地疏干时间。给水度一般采用实验室方法测定;崩解性指的是岩土遇水软化后,内部颗粒粘性降低,造成土体崩散、解体的特性,通常是造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对岩土的崩解性的测试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对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深远。

二、水文地质评价的重点

从当前国内为众多的工程事故中,大多因对水文地质情况缺乏正确评估和预测的而导致引起岩土性质的发生改变所致。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不难发现,工程项目在设计以及施工环节中为对地下水做出可选客观的评估,在收集和整合过往成败得失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在勘察水文地质情况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

其一、在工程地址勘察中应充分考虑到地表建筑物地基的实际需求,科学客观的研究场地水文实际情况,为地基范围的选择与修建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水文地质资料;其二、在勘察过程中,应将地下水与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预测,得出可靠的数据,进而评估是否可进行建筑的修建以降低出现危害的可能;其三、本着确保工程质量的角度出发,根据地下水对建筑的作用和影响,制定应对可能存在的不同地质问题的措施,降低和消除可能出现的危害。尤其是在地基的选择和修建中,对于存在松散的粉细砂与粉土时,科学计算是否有出现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以科学设定地基的修建区,提升地基的安全系数;如地基层范围内存在承压性含水层时,就应及时计算和预测基坑开挖后承压地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概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进行相应的渗透和富水性试验;为保护埋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应重点评测地下水活动对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尤其是地基岩土质地较为松软的情况下。

三、地下水位对工程建筑物的影响

地表低层建筑物往往受到来自地下水波动与膨胀性岩土发生相互作用的影响,当地下水位或者水量发生波动时可导致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引发地裂缝进而导致地表低层建筑物以及轻型建筑物的重大损坏。其次,当地下水位波动频繁,水量巨增或巨降时,往往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以及增加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影响着地表建筑的稳定性。因而,在膨胀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提高对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尤其是要及时掌握地下水常常升降高度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在适当选择的水平高于或低于地下水位修建地基,而不应选择在地下水位变化带,对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修建工程建筑地基过程中,建筑物的稳定性经常会受到地下水位的影响,如当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压缩层范围内发生变化时就将对地表建筑构成较大危害;如果水位在压缩层范围上涨,可引起土体软化,从而降低了建筑物地基的强度,其压缩性增加,可导致该建筑物较大的变形;反之如果水位在压缩层范围发生下降时,会提高岩土的自重应力可能引起的地基沉降。另外,如果土壤不均匀或地下水位突然下降可能也使得建筑变形破坏。如在2012年7月5日凌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大道保利国际广场门前路面突然塌陷,坑口面积约30平方米,当时从此路经过的轿车被吞,事故已造成一人死亡。据事故处理专家介绍,“地陷”按形成的类型分成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两大类,前者是地表岩、土体受地下岩溶发育的影响向下陷落而成;后者是由于地下水超采、不合理开矿及工程建设等人为作用导致的。

地下水位承载力有着其相对稳定的规律,由大向小梯次变化的特性,从地表土壤到地下水之间具有天然含水量,孔隙率从大到小,降低了地面的稳定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地下水以上的部分在经过长期的淋滤作用之后,铁和铝就积攒在一起,与土壤颗粒胶结充填效果,增加图拉连接力,也就形成了一层“硬壳层”。因而含水、孔隙比小而压缩模和承载力增高而位于地下水位变动带的土层,加上地下水的循环交替,土中的铁铝成分淋失,土质变松,因而含水量、孔隙比增大,压缩模量、承载力降低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因为地下水是缓慢的氧化,水解和削弱和扭曲,和土的重力压力,土壤密度,因此缺水,孔隙比减小,压缩成型,容量增加进而提升了承载力。在分析岩土物理力学的变化规律时,应注意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即地下水位。因在经历自然力的作用下,岩石与土壤其内在特性发展悄然变化,尤其是一些质地较为松软的岩石影响,内在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速度快,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此外,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可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在自然条件下的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相对较弱,对地表建筑的影响力相对较小,而在经过人类工程改造或变动的情况下,地下水的自然结构会发生转变进而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地质灾害。如我们常见的沙流,如管道,基坑管涌等。如2008年11月15日下午15时20分左右,浙江杭州市风情大道地铁一号线施工现场发生坍塌事故,风情大道塌下去100多米长,塌陷深度20米左右,导致河水倒灌,多名工人被压在坍塌的坑道中。事后专家组调查发现导致这一严重后果的为施工单位轻视地下水文 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冒险作业,严重超挖基坑所致。

四、结语

在岩土工程当中,如何确保其工程质量提升使用寿命降低损害,地下水文问题起着较大的影响。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环节中及时准确的查明地下水文,做好精确的勘察报告,收集客观有效的数据将利于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岩土的潜力,提升整个工程抗风险的能力。因而,在工程勘察观察中,应转变认识,提高对地下水文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水平,保障工程质量以及人们安全。

参考文献:

[1] 左建.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M].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1

第7篇

关键词:地勘单位;经济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urren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existing prominent problems, and from the project target cost management and fund management two analyz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to strengthen project economic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Economic management; measures

近年来随着市场积极的发展与改革,地勘单位的企业化发展已经为现实,市场经营项目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地勘单位中占比较大的内容,因此与市场项目相关的经济管理措施也成为地勘单位新的关注重点,只有资金、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其市场项目的运营成为才能够更加突出,所以经营项目的经济管理策略俨然已是地勘单位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

一、地勘单位项目的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事项

地勘行业在发展之初,其运营形态是一种突出生产效果的状态,而且在建国之初,地勘行业是作为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中相对重要的部分产业的,无论内在还是外在的关注程度都不够高,其经营中所追求的是生产结果,对于实际的收益和经济效果的关注程度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对于自身经济管理的完善性、运营效果等都没有很好的提升。具体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点:

1.资金管理问题

资金管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是对于社会资金的收入率较低,地质单位通过借贷的形式进行资金供应,但是投入与产出形成的社会收入差值加大,盈率严重不足,国内的平均水平常年低于7%-8%,这与银行贷率有较大差距,最终运营产值较高,但无法偿还全部债务。许多地勘单位在这种长期的社会资金收入低下的情况下,自身资产的健康水平严重下降,通俗来讲就是入不敷出。如果进行更为科学的资产盈亏计算会发现其中的资产负率较高的情况极为严重,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运营,也影响了机构的自身发展。

2. 控制成本管理

当前的经济环境已不同于早期国家经济缓慢增长的时期,各类新产品的出现都是为了符合市场需求,满足自身运营目标的同时还会考虑长远的发展。而大部分地勘企业都没有进行产业结构的变化研究,或者是有研究,但结果不合理,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布局不均衡等等问题。尤其是在多市场项目的情况下,复杂的产品结构没有合理的规划,成本管理,预期收益计划等众多内容都没有一个完善合理的规划,最终就形成了项目运营成本过高,收入过低,而且项目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投入所耗费的非经济资源过重,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严重内耗。

3.经营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

管理者的经济管理水平有限,在一些规划上就可能出现不周全的情况,尽管有些单位也能够有较好的经营状况,账面的营收比例能够维持正常的情况,但是资产比例却严重失衡,例如应收账款、存货资产的占比过大,使得经营过程中可以动用的周转资金不足,导致循环性的运营障碍。也有一些管理者能力有限, 导致在一些纠纷中无法占据有利地位,最终对地勘单位的人力、物力等造成重大的损失。

二、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1.坚持财政集中化管理 统筹安排资金使用为杜绝账户林立,资金分散管理的问题,地质勘探企业还应坚持财政的集中化管理来扩大再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造自然条件的控制作用发挥资源优势,缩短流通时间,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的获利能力,依据统一管理原则统筹安排资金的使用。首先,依据统一管理原则,将账户进行合并实

行资金的统一化管理,节约使用劳动对象,减少物料消耗。 这样,既能加强资金的计划管理,纵观全局,综合平衡,统一调配,还能确保重点支出,运筹资金,减少占用和积压。其次,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立项投入属重大经济决策,应慎之又慎,要将其作为开发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统一财务收支,集中分散的资金,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再次,有利于从整体出发,向高产出、高效益的项目倾斜,形成规模经营,加速资金周转,以求得最佳效益。

2提高财会人员资金管理素质

财会人员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而,要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益,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财会人员从事资金管理的综合素质。从财务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及科技进步的飞速性来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会人员只有紧跟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身的资金管理专业知识,开拓财务管理事业,才能够从宏观把握经济发展动向与资金管理的流向。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求生存 求发展,就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

3.加强地质勘探企业网络化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管理的安全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探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

企业的资金管理沉淀于个人手中就会危及地质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地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失灵问题,企业应积极地利用金融机构的网络管理平台,实施资金的全过程使用监控,这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避资金使用风险的关键手段。同时,为更好的管理资金,杜绝资金使用中的随意性,还应加强地质勘探企业的网络化资金管理,严格执行集团规定的网上资金审批制度,制定每周的付款计划,然后按照计划通过财务管理软件将资金直接汇入资金申报部门。

三、强化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

1.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工作班子项目要达到优质高效、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标,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 会管理、尽职尽责的项目工作班子。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经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 是优化组建项目班子的有效措施。单位在工程中标后依据合同条款、野外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文明施工标准等,实施项目经理招标竞聘,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择优选聘项目经理。项目部管理人员也实行竞争上岗。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员工来管理工程项目。

2.成本的划分与项目目标成本指标的测算

工程项目施工是地勘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单位按照目前推行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基本做法,建立了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制定了项目部经营目标管理及业绩考核办法,以项目施工成本和固定比例的管理费用与利润指标作为项目目标成本,实行全成本核算,分项目单独进行核算、考核和奖惩。

目标成本的确定根据项目地质施工条件客观、合理,接近或稍微

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对项目目标成本指标进行详细分析预测和编制,由单位成立的经营业绩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并与项目经理进行充分的讨论,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项目经营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方式,以契约的形式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做到“签字时算得清清楚楚,干完了说个明明白白” 。

3.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①制定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和考核办法,明确目标成本管理组织机

构、职责, 工作流程和原则,成本预算、控制和考核方法,便于操作和执行。

②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评估制。在工程开工前,依据工程中标

价或工程预算,对人、机、料、管材、固井、测井、管理费用等支出进行核算评估,测算盈利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工程施工目标成本合理分解和控制。③建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结合工程进度、各施工钻机施工情况及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分析、总结。严格对项目经理部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查找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并总结成本管理经验,确保项目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④建立决算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按月准确统计施工进度,定

期做好预结算工作,使工程款及时回收。及时办理变更签证的报批手续,督促业主履行变更合同。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决算报告,单位组成决算审查小组,重点要考核完成工程产值总额、价款收入、成本开支、利润等,对项目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分析目标成本指标的执行情况。

⑤建立激励机制,奖金分配与项目经理部的整体利益、与各岗位

人员的责任和贡献挂钩,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项目部全体员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责任体系,调动全员关心成本核算的积极性。

现在有这么一种模糊认识, 就是认为象地勘单位这样的经营规模、 这样的经济成份、 这样的层次, 没有多少可以研究的课题, 没有多少东西需要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 一些单位不善于、不注重从理性的高度总结本单位正反两个方面的经济工作经验, 不善于、不注重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研究政策、法律法规的运用, 以致发展的思路模糊不清, 经营管理粗放, 经济效益低下, 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快和效益不高。为此, 笔者想结合湖南地勘局近年来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践, 就局与队展开地质经济理论研究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四、结束语

总之,地勘单位项目的经济管理措施加强不仅仅要提升管理水平,而且还要重视经济纠纷、合同管理等相关运营的问题,对相关的处理部门进行全面的法律知识普及,尽量挑选业务能力和协调能力强的人员任职,最大程度的降低各类纠纷对项目的影响。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措施需要符合当前市场经济活跃变动的大情况,遵循市场规律,对于经济管理手段的发展和改革要有质的提升,特别是当前地勘工作项目众多,所以,加强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和资金管理才能更好地进行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