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5 14:42:29
序论:在您撰写体能训练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体能训练 特殊体质 儿 童 游戏活动 器械
一、幼儿园开展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必要性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健康的身体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这一要求的物质基础。体能训练又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和教师存在重智轻体现象,忽视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肥胖儿、瘦小儿、豆牙儿的数量逐年增加,幼儿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我国儿童肥胖率呈飙升趋势。有资料报道,我国18岁以下儿童超重的发生率达17.6%,肥胖发生率为5.6%;而在一些大城市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已突破20%,肥胖症严重影响到我国儿童的身心健康,可见肥胖症已成为当今儿童健康的一大问题。
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尚未发展成熟,组织比较娇嫩,其物质基础还相当薄弱。同时,幼儿时期又是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时期,此时正是建立物质基础的关键和有效时期。科学、适宜的体能训练,能促进幼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生长发育,运动不仅能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更加集中,而且能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综合调节能力,使身体运动更协调、更准确、更灵活,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由此看来,体育活动对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幼儿园体能训练的目标与要求
体能训练是为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提高对训练与比赛的适应力。良好的体能训练,能够使特殊体质儿童的速度、力量、弹跳力、耐久力、柔韧性、灵敏性等得到有效改善。
1.积极参与运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中,多处强调要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要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样,才能实现幼儿体育的总目标,并为其终生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2.促进身体健康。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逐步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和行动的安全性。
3.促进生理健康。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复杂多变的体育活动中,要求幼儿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灵活,记忆准确,以便随时改变自己的行动,这就促使其积极思考,主动创新,勇敢、自信,从而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4.培养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提高幼儿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之在集体生活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学会交往与合作。
三、幼儿园体能训练的方法与内容
(一)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以及特殊体质儿童在班里的比例情况,我们设定了中一、大一班个别肥胖儿、瘦小儿为实验对象,共四名幼儿。并对幼儿的体质进行基础测查把握他们身体素质现状。
1.幼儿体育活动兴趣较好,但运动习惯和能力差。2.肥胖儿、瘦小儿存在一定比例。3.部分幼儿情绪情感不够稳定,自我保护意识和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差。4.幼儿在活动中缺乏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针对幼儿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科学安排幼儿体能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1.每周两次专项体能活动和两次感统训练。2.有效安排早操和户外活动,使之目标化。3.单位时间内,适当增加实验幼儿运动量,提高其有氧代谢能力。4.充分利用室内活动区和生活活动时间,对幼儿进行小肌肉的灵活性训练。
(三)探索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多种有效途径
1.创设良好教育环境
(1)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转变育儿观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家长朋友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更是有求必应;因为怕他们在活动时受到人身伤害,限制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导致目前肥胖儿童日益增加,减肥困难。针对这一情况,肥胖儿矫治在学前教育保教结合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除了饮食控制以外,运动是肥胖儿矫治公认的最有效的措施。所以目前家园应团结协作以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养成其良好的运动习惯为根本目的,为其一生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2)营造安全的活动环境
安全的活动环境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物质前提,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宽松的活动场地,我园将塑胶场地由原来的32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460平方米,两年来增加了5件大型玩具并每天派专人负责排查安全隐患,为幼儿的体能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通过家园宣传栏和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锻炼为幼儿参加体能训练起到表率作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3)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一些能消耗热量的常用单项运动项目如:上下爬楼梯、跑步、跳绳等在操作过程中一般只注意其运动功能而忽略了兴趣对幼儿来说则显得枯燥、单调,有接受训练的痕迹,在实践当中肥胖儿常表现出兴趣不高、情绪不积极、不主动、易感觉乏味,难以坚持下来。为了有效的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一年来我园组织全体保教人员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五十余件户外活动器具,如:抬花轿、中国龙、乾坤圈、百变蛇、摩天轮、大豆沙、飞盘、高跷、神奇布辫等。
2.遵循体育活动原则和幼儿生理特点,循序渐进,适当加大运动量和活动难度
3~6岁的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大量的、不停顿的各种活动。幼儿园每天上、下午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既能满足他们生长发育的生理需求,又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
在活动设计中,增加设想的情景,由老师的创设最后演变成小朋友自己的创设,易引发兴趣,有了兴趣后就不存在活动量达不到,而是需要控制活动量并引发明天的兴趣。
【关键词】中学体育 加强 体能训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能行人才,体育素质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身体机能优良,因此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成长期,体能锻炼不可或缺。完善中学生体能训练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强身健体,提高自身身体素质,而且对我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非常必要。
我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于体育课程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我国中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学业负担,缺少课余活动的自由时间。所以要改善中学生缺乏运动量,身体素质整体下滑的现状,必须要加强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
一、加强体能训练的出发点
(一)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
随着学生成长环境的改善,加上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象,学生家长对于学生过于溺爱,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做家务和体力劳动的机会。同时,升学压力带来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补习班和业余课程大量占用,进行课外活动和娱乐的机会较少。种种原因导致我国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下滑,其中身体的爆发力、力量、肺活量下降严重。其中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身体锻炼,出现消瘦和肥胖的现象。
(二)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充分科学的体能训练是保证学生健康发育的保证。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以掌握多种身体技巧,提高身体的协调和敏捷性,通过体能训练还可以强健体魄,锻炼学生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增强人的体质和耐力。其次,现代中学生的学习生活节奏很快,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抒发内心的压抑情绪增强自身的自信心。现代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压力很大,健康的身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而且长期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克服将来学习工作中的惧怕和厌倦的心理。
二、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几种措施
(一)重新认识体能训练的意义
不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本身,一定要正确的理解体能训练的目的,认识到强健体魄对于学生的长远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同时,在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后,还要对于体能训练的方法和过程有清楚地认识,体能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要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并且要达到体能训练目的,必须要采用科学健康的锻炼方法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
(二)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充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训练方式开发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对于学习和人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枯燥的体能训练的抵触心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固定的训练模式,保证训练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增加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优化体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进行系统的锻炼。中学体育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身体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强度。坚持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制定不同强度的锻炼模式,实现体能训练的可持续性。同时,在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于不同训练项目的兴趣程度,引导学生培养体育特长,增强体能训练中学生的自主性。
(三)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
体能训练的目的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要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必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中学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自身的可塑性非常高,体育教师要根据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观察,了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身体潜力,制定逐步发展的体能训练的教学方案。训练强度过高和过低都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科学的体能训练,要从基础做起,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逐步提高训练内容的强度和难度,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平稳发展。同时不断地挑战和克服困难,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兴趣,改善体能训练枯燥乏味的情况。
(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中学生还处在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压力和困难的承受能力有限。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情感因素对于学生训练成果的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在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同时,根据学生的训练进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能考核,改善教学的方法,督促学生的锻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成长,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勉励,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参与的热情。重要的是,体能训练的意义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遇到困难,并且不断的客服困难,长此以往的坚持下来,既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品质,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以后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有效方法。在进行评价时,师要多用鼓励性言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构建评价机制时一定要注意教学效果,不能将鼓励和惩罚唯一的教学手段。在高中学生体能训练时要安排一些阶段性的体质测试和技能评价,此时让学生明确自身身体机能以及掌握体能训练技术的具体情况,只有这样,学生充分了解自身,才能使以后体能锻炼目标更加明确,进而使体能训练效果达到最佳。
三、总结
加强中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能训练,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中学学生有着非常的意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将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资本。中学体育教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心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善于积累教学经验,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做好体育教学中的体能训练项目。同时,中学生的体能训练是一项长远的事情,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摘 要 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科学化开展,对于公安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本文就针对公安警察院校学生的警察体能训练工作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警察体能训练的概念与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公安警察院校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和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公安警察院校学生警察体能训练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警察体能 警务技能 实施意义 实施策略
警察体能训练是公安警察院校学生警务技能训练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警务实战技能和战斗力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是警察体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训练理论、教学训练方法来组织开展警察体能训练,提高教学训练的成效,是现阶段我国公安警察院校体育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警察体能的概念与内涵
体能,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的身体能力,是人体在生活和运动中所表现出来能力。通常来说,体能是以人的身体素质为基础的,但是其又不等同于人的身体素质,而是包括了人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具体到警察体能来说,警察体能与一般性质的体能又存在一定的不同。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警察这一职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警员常常需要面对很多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例如:长途作战、连夜作战等等,这就对其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警察体能,指的是警察在面对各种艰苦、复杂的环境时,为了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融脑力和体力为一体的良好的综合生物学能力,其主要是由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一般身体素质和警察专项素质三部分构成的,这三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指的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例如:跑、跳、投以及游泳、爬越等等;一般身体素质,指的则是一般性质的身体素质,例如: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和柔韧素质等等;而警察专项素质,指的则是符合警察职业特点和职业特性的专业化素质。
二、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意义
概括来说,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意义,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如下两点:
首先,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水平,能够为学生各种警务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警察体能训练是公安警察院校学生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水平而组织开展的一系列训练活动。因此,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开展,最为直观的、最为直接一点就是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水平,能够为学生各种警务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警察擒拿格斗技术、射击技术以及警械操作等技术的掌握和有效运用均需要有良好的警察体能来做基础。
其次,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体育除了强身健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育人,这一点对于警察体能训练来说亦是如此。系统、科学、艰苦、持之以恒的体能训练,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精神,而这无疑是新时代警察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的实施策略
为了确保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活动的科学化开展,根据警察体能的特点,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警察体能训练有效实施的策略: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警察体能训练理念。要树立科学警察体能训练理念一方面要注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来制定科学的训练的目标,以驱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的内在动因,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强化体能训练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要注意训练方法的科学选择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在组织开展警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对训练方法的科学选择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是确保训练成效的关键。而要实现对训练方法的科学选择和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遵循多样化原则、针对性原则以及因材施教原则来确保训练方法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遵循系统性原则、运动负荷合理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循序渐进原则,按照大、小周期来科学的组织开展训练活动,确保对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
最后,要重视警察体能训练中的安全防护和医学防护工作。公安警察院校警察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一般身体素质和警察专项素质,为学生警务技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如果在开展警察体能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安全防护工作和医学防护工作,出现了运动损伤事故,不但无法取得预期的训练成效,甚至还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在开展警察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运动安全问题,通过安全防护工作和医学防护工作来将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摘 要 高中生学习强度很大,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好习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对于高中学生体能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简要介绍提高体能训练的策略,研究体能训练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 体能训练 高中体育 教育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对高中体育教学上更加重视,在保证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学生的体能训练也要不断加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体能训练的策略
目前的高中体育课上,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上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一些老师依旧把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作为培养目标之一,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训练,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
(一)调整体育课程结构,从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体能训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逐渐增加,例如,删去一些枯燥乏味的体育项目,增加一些学生普遍喜欢的体育项目,如游泳、网球和轮滑等项目,面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学生会主动加入到训练的队伍中。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理论指导,一些学生对运动生理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完善,所以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辅导和指点,从而保证体能训练对学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改善体育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新形势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导他们参加各项体育锻炼,培养他们对体能训练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渐渐地养成一个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同时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对他们加以进行指导。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意义
体能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在本质上有非常大的不同,体能训练所强调的是通过提升运动量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而不仅仅是加强体育技能的训练。
(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高中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也比较重,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很难在高压力的环境中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能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能训练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它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体能训练强调学生进行有规律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
在实际生活中,高中学生的耐力很差,做事情时很难长久的坚持下来,半途而废的现象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体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力,对于以后的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耐久跑的训练,锻炼学生的耐力。也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骑行活动,让学生在接触大自然感受优美风景的同时,即提高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使学生的耐力逐渐增强,为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有利于学生各种速度和力量的提高,例如反应速度、动作的速度等,对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很大帮助。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以改善一些不良的坐姿、站姿,预防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的颈椎、腰椎等一些疾病。这些对今后的学习和进步都有促进作用。
(四)有助于加强团队合作竞争意识
由于每个人的体能素质不一样,所以在进行训练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体能训练可以使体能好的学生带动差的学生,进行帮助训练,并与其他的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些学生进步的快,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帮助的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会逐渐得到加强,团队意识逐渐提高,而进行比赛的学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意识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例如在轮滑训练中,可以把学生分组,让技术好的学生带动初学者,一帮一进行训练,训练后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看哪队的进步最大,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结束语
新形势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养成,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积极进行相关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力度和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他们的体能训练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合作竞争意识,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贾元培,王荣涛.我国女排运动员全过程多年训练专项身体素质变化特征的研究――兼析女排运动员身体素质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8).
摘 要 当下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教学中,体能训练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教师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先要根据学生的特性,制定一个合理化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探析体能训练,简要阐述体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及特点。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体能训练 身体素质
由于中小学生还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所以,体育教学在众学科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所谓体育教学就是教师通过体能训练,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1]。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功能,还能促进学生的骨骼发育。实施科学化的运动锻炼,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免疫能力。
一、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的意义
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提高,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首先,体能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时,不仅要训练学生的体能素质,还要担负起强化学生身体体质的责任,使其能有助于人才的培养。其次,体能训练能够强化学生身体健康的发育。由于中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所以时常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助于增强学生体内的新陈代谢,而且通过锻炼,也能增加学生的体能产热及消耗,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能力[2]。经调查显示,体能训练能够增加学生胸围、体重和身高等指标,促进骨骼的生长。可见,中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能训练,可有助于骨骺微循环的活跃,同时也能促进身高的增长及发育。
另外,时常参加体能训练的学生,其神经细胞的氧气与葡萄糖供应是极为充裕的,能够让大脑在紧张劳动的状态下,也能保证营养的充足。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反应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增强大脑的工作能力及神经系统功能,从而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体能训练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外,也属于一种运动型休息。能够因疲劳导致听觉和视觉降低的感受力提升到31%,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有敏捷的思维与饱满的精神。定期参加体能训练,能够让肌肉在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摄取更多营养。不只能增强肌肉的耐力与肌力,还能有利于肌纤维的增长。
同时,体能训练还能增加学生的心输出量。人体在处于安静的状态下,50-80ml为脉搏心输出量;人体在处于运动的状态下,其脉搏心输出量会是平常的3-5倍。而且,体能训练也能增大学生的心脏容量。在运动量较少的人群中,其心脏容积通常为750-800ml;在运动量较多的人群中,其心脏容积通常为1000ml。经常参加体能训练,除了能增大心脏容积外,还可减慢心率,增强血管弹性。此外,体能训练提高机体供氧能力,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疾病的患病率。
二、体能训练对中小学生发育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运动较少的学生其发育能力都明显低于运动型学生。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加些运动型游戏,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体能,也能强化学生的身体体质[3]。举例:教师可组织学生玩“老鹰捉小鸡”游戏,并根据游戏做出奖罚措施,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教学方式,不但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提高学生的动作敏捷度及反应能力。再比如教师可组织学生玩+“扔口袋”游戏,学生可通过跑步运动,来增加自身的体能产热及消耗,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由于上述所示的案例均为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所以,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能让身体得到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的骨骼发育,还能增加肺活量,同时,也能强化学生身体健康的发育,提高学生的神经反应能力与动作的敏捷能力。
其次,学生的意志品质也可通过体能训练进行培养。由于当下中小学生的意志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体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及顽强精神品质。让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养成拼搏进取的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和体能训练质量,并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教师在教学期间,也可把体能训练转换成一种竞争意识,通过对比比较,让学生产生竞争思想,使其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要学生了解正确的姿势动作,并指出学生动作不协调的地方,这样能有效防止学生因伸展动作出现肌肉拉伤等情况。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敏捷性。这样不只锻炼了学生的耐力及力量,还能为今后的体能训练打下坚定的基础。对于青少年而言,体能训练不单单只是强化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对于思维反应的敏捷,也能起到有效的锻炼。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当下社会的发展要求多以德、智、体、美、劳等多方位立体化发展,所以,体能训练在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中小学生正处身体发育阶段,体能训练的强化,能够有助于学生身体的发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还能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免疫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俊.浅谈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及特点[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03):48-48.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教学 素质体能 训练融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学校也在调整教学模式,以便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下,进行学习。高中学生面临着较升学压力,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其身体的健康成长,对于其心理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通过引进体能训练活动,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为体育教学的推进奠定基础。体能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活动,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1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教学起步较晚,以往教学中,学校往往将体育作为一门副科来对待,往往只重注学生文化素质的增长,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不是太过重视。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没有空余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身体素质一般较差。因此,我国高中院校应当将素质体能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让学生能够得到较多的锻炼。
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多重视身体素质的提升上,终身体育等的思想也被广泛的接受。在这样背景下,某些高中院校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高一高二学生的体育课,更像是自习课,而高三的体育课被其他的课多代替。实际上,在高强度的上课时间安排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并不十分高,应当实行劳逸结合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相应的体育锻炼,这样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等正在逐步成熟,面临着一定的困惑,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此时,学校更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让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
2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
2.1提高身体素质
体能能够反映一个人具体的身体素养,因此,学校应当将体能训练放在体育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身体素质。体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心理等多种情况因素,高中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很容易导致其世界观、人生观等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利于其更好地工作或者学习。尤其是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小的高三学生来说,面对每个月或者每个星期的考试,数量众多的练习题,部分学生心理上或许承受不住,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其自身学习水平的提升,对于其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引进素质体能的锻炼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心理上的健康也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此项运动项目应该要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这样才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们得到较多的锻炼。
2.2提高体育成绩
学生通过一定的体能训练,能够较为明显地提升其体育成绩。随着我国政府对于体育的重视力度,在高考成绩中,也将体育成绩作为考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化素质的提升,还应该注重其体育素质,实现其全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体能训练能够规范学生们的体育动作,学生也可以选择一种运动项目,在实践的锻炼中,不断提升其身体素质。
3体育教学中创新性研究分析
3.1调整课程结构
教师在引进体能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只有学生对其感兴趣,才能够真正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水平。教师需要调整课程结构,转变教学的方法,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锻炼一些大众运动,比如,羽毛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普遍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这些项目的锻炼,让学生们对体育项目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其他的体能训练。另外,课程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让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应该普及一些理论知识,让学生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身。体育课堂很容易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教师要向学生普及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其体育素养。
3.2改变教学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院校也在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高中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改进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能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具体而言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选取学生喜欢的运动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在提高他们的兴趣的基础上,再锻炼其他的运动项目,努力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看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拥有体能锻炼的机会,而且也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比如,教师可以抽出两节课的时间,举行一次篮球、足球等\动项目的比赛,学生以自由组队的形式进行比赛。教师在比赛结束之后,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够较为清楚明白体能训练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各项素质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体育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学校应当加大对其的重视力度,教师在引进体能训练的同时,也需要改善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3.3改革考核制度
学校应当改善体育成绩的考核制度,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力度。部分学校体能考核项目更像是为了体育特长生设计的,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这样的考核方式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水平。高中生会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尤其是面临着高考的学生,更是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在加上体育考核的成绩在总体成绩中,占有的比例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对其不是太重视,导致了体能训练并未得到较为有效的实行。
学校改善考核方式,考核的部分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教师记录学生们的平时表现,对于那些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提高体育成绩的比重,让教师与学生对其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够方便体能训练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考核方法。部分学生本身体育综合能力就弱于其他人,如果这些学生进步较大,教师也可以酌情给分。对于那些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当多多鼓励他们,进行体能训练,将其作为自身的兴趣来加以培养,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此类训练方式。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问题,需要学校调整教学模式,使得教学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体能训练对于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制度,使得体能训练能够更好地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存美.浅谈如何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到初中体育教学中[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
[关键词] 中小学生;体能训练;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48-1
中小学生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训练的内容、训练方法、运动负荷、运动恢复就要有特别的要求,科学地让中小学生参与体能训练对促进他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他们以后参与体能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
中小学生体能训练对于学生增强体能,激发运动兴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集体精神,提高身心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陶冶情操,养成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关注体能训练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担负着提高青少年儿童学生体质,为国家发现体育苗子,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人才的重任。如何让中小学学生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指导,是摆在教师面前应探索并加以实践的问题。体能的构成及其意义为了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就必须提高其体能。
(二)促进自身身体健康发育。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体内新陈代谢显著增强,体力消耗与产热也都增加。研究证明,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的增长幅度可显著地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骨骼生长是体格发育的基础,中小学正值生长发育的突增阶段,此时期学生多做跑、跳、蹲、腾、跃等运动,可以活跃骨骺的微细循环,有助钙磷矿物质的骨内沉积,促进长骨发育和身高增长。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葡萄糖和氧气供应,保证大脑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获得充分的营养,能显著地提高学生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应能力和大脑工作能力,有助提高学习效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是一种运动性的休息,能把因疲劳而降低的视觉、听觉感受力提高30%,使学生学习起来精神饱满,思维敏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对新陈代谢的直接作用,使肌肉获得更多的营养,有助肌纤维增长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弹性、肌力和耐力都得到增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的心输出量增加,一般人安静时每搏心输出量约为50~80毫升,而运动时可使之增加3~5倍;又可使青少年的心脏容积增大,一般人的心脏容积约750~800毫升,而久经训练的少年运动员可达1000毫升;还可使心率减慢,这是心脏容积增大、心输出量增加、血管弹性增强的实际效应,能使心脏获得更多时间的休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使学生呼吸肌变发达,肺活量增加,使机体供氧能力明显提高,上呼吸道疾病患病大大减少。利用暑期,参加锻炼是再好不过的了。
二、体能训练要根据中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
一般情况下,中小学生的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发育明显落后于运动器官。在安排体能训练时,充分考虑到他们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对一些暂时处于薄弱的环节,应加强保护。例如静力练习,对中小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损伤比较大。他们骨骼柔软,骨化过程尚未完成,软骨成分较多,关节支撑能力较差,切忌采用大负荷、大重量的器械练习,会阻碍骨骼的生长发育,或者造成脊柱变形。完成动作速度快的训练,容易使关节和韧带损伤。而神经系统、动作频率的提高,中小学生阶段是最佳训练时期
(一)体能训练要避免过早专业化。训练手段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既可使少年儿童的体能状况得到全面发展,又可掌握大量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可通过训练手段的转换,提高训练的兴趣,从而提高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和运动技术。对于青少年的体能训练,切记采用狭窄的专项体能训练手段,应根据多项运动所需要的体能能力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选择训练手段,合理安排训练,让学生在运动中能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运动才能,感受到参加运动对自己体质增强的实效
(二)强调以技术为中心的体能训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器官系统是相互紧密联系的,要提高体能,应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体能训练内容要以学习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技术为主,建立动作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体能训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及灵敏、协调等素质,防止单一刺激和片面追求专项成绩,这样能全面协调发展中小学生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各种运动素质,为以后的体能训练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体能训练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要逐渐培养运动员的勇敢、顽强、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有自信心、有进取心的良好心理品质,养成努力拼搏的精神,既有助于提高体能训练质量,促进运动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又能树立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思想,把体能训练当成一种追求,形成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培养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观念。
三、结论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缺了体育素质,那就不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接班人。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好中学生的体能训练既是学生自身强身健体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总之,进行中小学生体能训练,要遵循其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特点,重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体能训练手段应多样化,提高学生体能训练的兴趣,并注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宝椿,万仲平,李田.儿童少年肺活量与形态、体成份的相关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06).
[2]张国华.试论青少年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3).
[3]张天成,罗婉红,涂绍生.湘、青少数民族学生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