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3 15:58:03
序论:在您撰写劳逸结合的意义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引导孩子并培养学习兴趣。一个人对某种学习活动有了兴趣,便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学习,学习效率高,心情更好。这种有兴趣的学习比起出于压力、责任的学习轻松有效的多。
2、关注孩子全面发展。注意对孩子挫折承受力、情绪自控力、人际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不要只盯住学习成绩不放。
3、期望不要过度。特别是对学习本来就紧张、认真、自觉的孩子,父母除了确保孩子的休息、睡眠和营养之外,根据其爱好,引导他参加一些活动,如唱歌、跳舞、打球等,减轻学习负担,使之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健康成长。
4、合理休息。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有限,每天学习的任务已经很繁重,再加班加点,很容易超过其承受力,结果导致身心俱疲。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合理的休息、睡眠来恢复其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且还要增加营养,如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调节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来源:文章屋网 )
本刊上一期刊发的“她等谁,等什么呢……”和本期刊发的“慈善会轶事――老陈的疑虑和慰藉”,以及今后陆续刊发的“慈善会轶事”中的其他文章都是作者创作的小说作品。其中的人物、故事、环境,以及流行的文化元素和地域文化的符号虽然皆源于我们实际的慈善生活,但并不是真人真事,不是某个特定的人、特定的事。其中对慈善人物的塑造、慈善环境的描写、慈善故事的叙述皆是实际生活的集中和升华。作者力图通过对慈善人物性格的深刻挖掘,对慈善环境的深入探讨,使这些能够生动反映我国慈善事业的文学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a力争使大家能够在这些故事中找到认同感,盼望和大家一起营造一个感悟和思考慈善的空间。
2001年夏天。
徽市的那个夏天天旱无雨,空气像有颗火星也会点燃似的燥热。
老陈的办公室没有空调。一个吱吱作响的摆头电扇,有气无力地给他吹来没有多少凉意的冷风。老陈心里装的那件事把燥热的感觉淹没了。他看了看眼前的黑色老式电话机,又瞥了一眼墙上的电表,郑重地拿起电话机话筒,听了一下里面传出的长声,随即拨动已经记熟了的那个手机号码。
电话通了,他挺了一下腰板儿,听着、等着那个会使他兴奋的声音,熟悉的乡音。可他最终等到的是嘀声后一句“电话无人接听”的告白。
又没有接通,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有点失落有点疑惑地放下话筒,又瞥了一眼墙上的电表,难捱的燥热顿时包围了他。“时间不对?”他想,有点儿想不明白。
这一段时间,老陈的心情一直不错,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不像刚到这间办公室的那些日子。
一年前,厅长找他谈话,安排他到省慈善会办公室,组织几个退休老同志开展慈善工作。他心里不觉一沉,眼皮子跳了几跳,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脑袋里却全是抵触和抱怨。慈善会是刚成立的社会团体,是没有什么实权的群众组织。他本来巴望着退休前在职务上再提升一步,现在看来没戏了,领导显然没有考虑过他的升迁。他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以往组织上对他的安排,他从来没说过“不”字。这次尽管不痛快,却一样没说什么别扭话。他识时务,老实厚道,知道提了也是找不自在。干什么都是干,应付呗!反正没有几年就到退休年龄了。
慈善会办公室的条件比他厅里的办公室差多了,这也让他郁闷沮丧了好久。不过,工作一段时间后,他的感觉不知不觉有了些变化,似乎让他发现了自身一种不曾相识的价值。以前他在民政厅的工作也是面对困难群体、服务困难群体,但那是花政府拨付的钱,上面给多少,他们往下拨多少,而且很少直接面对困难群众。到慈善会就不同了,没有政府拨款,完全靠慈善会向社会募捐,花的是老百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捐款。能募捐到多少钱,完全靠他们的责任心、诚信和本事。他和慈善会几位同事先是确定了一个资助贫困山区已经辍学或面临失学儿童的慈善募捐项目。老陈专门到山区搞了一次调查,大山里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和对上学读书渴求与希望的眼神儿,一直在他眼前晃动,令他寝食难安。
那一次,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了三个多小时后,老陈走进山上一个有着一对双生子的家庭。那算是什么样的家呀!屋子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什,也没有多少光亮。当他走进那低矮、简陋、黑糊糊、摇摇欲坠的房子时,女主人甚至有点不知所措。昏暗中,老陈无法看清那个女人的容貌,也无法揣测她的年岁。但听声音看动作,估计不会超过40岁。她已经没有丈夫了。一年前,她的丈夫干活时被车上掉下的毛竹压死了。说到这里,她那模糊的神情里多了许多让人明显感觉到的悲哀。她的一对9岁的双生子,正在读书。她现在的生活主要靠她丈夫死后,人家给的那2000元钱。她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可还是要花完了。很快,她的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就无力再走进学校的大门了。老陈看着、听着,眼眶子有点发紧,从衣兜掏了两百元钱给她,还特别叮嘱县里的同志帮助这一户人家修一修房子,并告诉她,一定要让孩子继续上学。她家两个孩子这几年的学费,慈善会和社会上好心人一定会帮助她解决的。这时,她流泪了。她很久没哭了。丈夫死时,她的眼泪已经流干了。这时,老陈的眼泪也差点没流出来。心里、肩头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在更高一点的山上,老陈走进的那个家庭也是只有一个女人支撑着全家的生活。她的男人是生了几年病之后死的。生病时,男人依旧干活,并没有好好医治,也没有好好休养。他们没有医治、休养的实力和条件。其实,男人那只是由感冒引起的肺炎,本来是不该死人的。她家有两个男孩,大的16岁,已经辍学多年,当时正在山上干活。小的10岁,正在上学,放学后也要到山上干活。他们到山上干什么活呢?树是绝对不能砍伐的,而且,山上那些树也没有多少值得砍伐的了。毛竹可以砍伐。从山上扛下一根毛竹,身强力壮的男人也要一天的时间。而到了山下,这一根毛竹至多能卖五六元钱,相当于城市里一个盒饭的价钱。山上还有药材,可药材不是很容易就能采到的,而且也不是取之不尽的。这里可开垦的土地是很少的,一路上,老陈甚至没有看到一块像样的庄稼地。他一直在想:这里的人们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真正脱贫致富呢?他琢磨:如果掌握不了科学知识,如果没有文化,这里的人们绝对无法真正改变命运,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脱贫。一个孩子,如果连小学都上不了,或者上不下来,那他和他的家庭今后无论如何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前景、太好的希望了。
老陈还到了那里的一所小学,希望小学,也忘不了那对漂亮的女孩。她们圆圆的脸庞上写满了腼腆和不安,一双大大的,本该像钻石一样明亮的眼睛里面游移着令人心痛的感伤和忧虑。老陈从她们的老师那里得知,因家庭的困窘,她们从下学期就不能再来上学了。老陈弯下腰,尽量轻松地微笑着询问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她们都很懂事,知道如何努力,学习非常刻苦,学习成绩也很好,只是缺少了属于孩子们的天真的微笑。老陈告诉她们:“你们不会辍学的,你们一定会在这里高兴地完成自己的学业。”老陈向她们道别时,看到了她们脸上那转瞬即逝的微笑。那微笑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在他眼前晃动。
老陈他们了解到山里的孩子每人每年只要有300元的资助,就可以免受失学的痛苦。那些日子,他逢人便讲他在贫困山区见到的那些孩子,逢人便说他们慈善会的助学项目,还整理好文字材料,给了报社电台。
他介绍的那些情况,他近乎于神经质的执着,感动了好多人。很快就有人捐款了,尽管数额都不是很大,可还是让他激动不已。一天,上级转给他一封有省长批示的信件。那封字体工整、语言生动的信件是一位远在天城市发展的徽州籍老板写给省领导的。这位老板在信中说,自己过去曾饱尝没有文化的苦恼,又深知家乡的孩子们读书的艰难,所以决定资助家乡100名贫困山区的孩子完成小学的学业。省长看到这封充满感情、激情、真情的信很高兴,马上批示给省慈善会,充分肯定了这位老板的爱心善举,指示慈善会的同志尽快将这件好事办好。老陈把这封信反复看了三遍,越看心里越热乎,越激动。资助100个山区的孩子,每个孩子300元,就是说这位老板要捐赠3万元,这是这个项目实施以来最大的一笔捐款。老陈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老陈注意到这位老板为了方便联络,在信中很清楚地写明了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吴良,吴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并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是一个又有6又有8的吉祥号。电话号码大约能看出持有者的身份,这位先生无疑是位很有作为很有钱的成功人士。
老陈即刻拨打了那个电话号码,电话马上就通了,马上就有人接了。
“你好!哪位?”一个爽快、热情的声音,尽管说的是普通话,可老陈还是从中品出了乡音的味道。
老陈马上用家乡话做了自我介绍,还特别说到是按照省长批示的要求与吴老板联系的,并说要把省长批示的复印件给吴老板寄一份,还说要通过报纸、电台进行宣传。吴老板这时高兴地连声说好,表露出更大的热情与激情。这时,吴老板已经完全是家乡的口音了。老陈问吴老板对将要资助的100个山区孩子有哪些具体要求,比如希望资助哪个地区哪个村庄的,对男孩还是女孩是否有特别的想法。老陈说他们一定会尊重吴老板的意愿和要求,一定圆满地落实这件事。吴老板这时笑了,笑声里充盈着一种十足的信任和满足,说:“你们安排就是了,只要确实是上不起学的孩子就行。我完全信任你们。”老陈说:“那好,我们即刻就准备,准备好了马上联系您。”吴老板又笑着更加爽快地连声说:“好好好!”
老陈一点都没有耽误,即刻又跑到大别山区,与那里的民政、慈善、教育部门的同志一起调查,走村入户、马不停蹄,很快确定了100名急需得到救助的孩子。老陈下山那天是星期日,他家也没回便一头扎进办公室,整理好这些孩子的名单、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连同孩子们的照片以最快的速度寄送给吴老板。
估摸吴老板见到他寄送的资料了,老陈便给吴老板打电话联系。电话打通了,可无人接听。老陈想,吴老板一定正忙,不方便接电话,或者电话没在身边,决定过一会再打过去。正想着,他眼前的电话响了。老陈拿起电话,一听,竟是吴老板把电话打过来了。老陈高兴得声音都变了,说:“我寄的那100个孩子的资料您是否收到了?”
吴老板稍稍迟疑了一下,马上高兴地说:“见到了,见到了!我正要跟你们联系呢。”
老陈又问:“您有什么意见吗?”
老板连忙说:“没意见、没意见!只是这100个孩子还不够,我决定再资助一些,再资助100名,增至200个孩子。你们把这新加的100个孩子的资料传过来后,我一块儿把钱给你们汇过去。”
老陈没想到又有了新的收获,想吴老板显然是被那些孩子的困难和渴望感动了。老陈心里清楚,那些孩子实在太可爱,太令人心痛,太让人心生爱意了。
老陈很快就把新加的100个孩子的情况整理好,同样以最快的速度给吴老板寄送过去。
估摸吴老板已经见到那些孩子的资料了,老陈便拨打了吴老板的电话。
已经第二次了,还是无人接听。老陈心里有点发毛,他又看看眼前安静的电话机,心想:吴老板一定会把电话打过来的,就像上一次一样。
正想着,电话铃真的就响起来了。
老陈不由得一激灵,忙把电话听筒拿起。
“你好……”老陈说,刚要喊出吴老板这三个字,却听到里面传出一个细细的女声。那声音柔柔的,从中似乎能听出几分羞涩几分胆怯。她说她想给山区失学的孩子捐点款。她是看了报纸上对那些孩子的介绍,才想着一定要给他们捐款的。
老陈沉了一会儿才醒过神来,忙说:“哦,好,好啊!”接着问道:“怎么称呼您?哦,您叫什么名字?”
电话那头好像迟疑着,说:“您甭问了,我是自己要捐款的,没跟家里人说……”
老陈的心稍沉了沉,又问她现在哪里工作。
电话那头的她分明又在迟疑,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们单位已经不行了,我现在暂时还没有固定工作。我的生活不是太富裕,捐的款不多……”
老陈的心又一沉,胡撸一把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的汗水,说:“您的心意是非常好的,我现在就代表山区的孩子们向您表示由衷的谢意。但根据您的情况,捐款的事是否考虑在以后……”
“不不不,”电话那头的话语突然变得急切了,“我现在的情况虽不太好,可比起山区的孩子们可好多了,真的好多了。”她几乎是一口气地说完,没等老陈再张嘴,便又说:“我现在就把钱送过去行吗?”
……
没有多一会儿,老陈的办公室门前就有了一位来访者,正是刚刚打来电话的那位女士。老陈急忙站起来,一边请她坐,一边打量眼前这位让他感动又不安的女士。她大概有40多岁,沉静、端庄,穿着一件不新、式样也不时髦的白色衬衣、浅灰色长裤。她静静地进屋,没有坐,依旧站着,从衣兜里拿出钱来,是100元一张的票子,12张,都是崭新的,1200元,是可以资助4个失学儿童的钱数。
老陈没想到她会捐这么多,一个下了岗的女工。老陈劝她少捐点,又一次请她坐下。老陈想问她原先的工作单位,问她目前的状况和家里的情况,问她决定捐款时的想法。那位女士依旧不坐,分明不想和老陈多说什么,只想捐了款就走。老陈无奈地把财务人员叫来,领她去办理相关手续,并特别嘱咐财务人员把捐赠人的姓名地址都记好。
财务人员说,那位女士到底没有说自己的真实姓名,在登记簿捐款人一栏就写了“一个女工”,还说了声“谢谢你们!”就走了。
老陈听了,本来燥热的心里涌入一种清爽爽的气息。他感动了好一会儿。忽然,他又想到了吴老板,想吴老板肯定会联系他的。
想着,电话铃声真的又响起。他想这个电话应该就是吴老板打来的了。他没有马上接电话,待铃声响了三声以后,才把电话听筒拿起,听着,没有马上说话。
电话那头传来的还是一个女声。只是这个女声比较爽朗,而且报出了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她说自己看了报纸上对山区失学儿童的介绍心里很是不安;说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尚在大学读书,她的先生不久前病逝,家庭生活也是不怎么富裕的;说她先前已经资助了一个失学儿童,还要请慈善会帮忙联系,再捐助一个失学女童;她说她要资助女童,一是因为女孩失学的多,二是因为她们是未来的母亲,而母亲的素质对下一代影响更大……
老陈听了,鼻子突然有点发酸,连声说:“好好!您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意愿安排好,很快就把失学女童的情况告诉您。”
老陈又一次感觉心里头好像涌进了一种清爽爽的东西,难捱的暑热对他完全没有了冲击力,肩膀头一下子似乎有了些分量。
这时,电话铃又响了。这一次,他没有想吴老板,拿起话筒后,先高声打招呼:“您好!”
“是慈善会吧?”
是一个男人的声音,熟悉的乡音。啊,是吴老板的声音!老陈激动起来,高兴地说:“是吴老板吧!”
电话那头的人似乎愣了一下,说:“对,我是吴老板。你怎么认识我?”
老陈也愣了一下,听出此吴老板并不是他盼的彼吴老板。他对自己苦笑了一下,没做过多的解释。
“我的确是吴老板,一个小老板。看来你们才是真佛。我这几年生意不错,想给寺庙捐9000元,表达我对佛的感谢,可拿着钞票接连三次都没送成。今天,我无意中看了一眼报纸,一下子就看到你们为失学儿童募捐的报道。您知道我本来是不看报的,我这才想到,佛不收我的钱,是为了让我把钱给那些失学儿童啊!我看你们那儿离我这里不远,我这就把钱给你们送去。”
老陈笑着,说:“好!您做得好,做得对。我们等着您,随时为您办这件好事。还要给您捐赠证书,给您记到功劳榜上。”
……
这时,老陈心情好极了。想想这位吴老板,禁不住自己笑出声来。突然,他又想到还没有回电话的吴老板,额头顿时又冒出了汗水。
“要不要再给吴老板打电话呢?”他想,起身,在屋里走了几步,一边擦汗一边想:“还是等一等吧。”
马上到下班时间了,他忍不住又拨打了吴老板的手机,可那头传来的却是“您拨打的手机已关机”的回答。老陈越发感到了无法回避的燥热,比太阳当头那会儿还要热。
以后接连几天里,老陈每天至少给吴老板打两次电话,可就是联系不上。就这样,终日忙碌的老陈尽管有许多欣喜、慰藉,可还是在疑惑与焦虑中过了两个多月,天气虽然不那么热了,可老陈一想到这事,依旧会浑身燥热。毕竟,他和当地政府、教育、慈善组织,特别是那些充满期待的孩子们都信誓旦旦地说了这件肯定会兑现的好事,也介绍了这位家乡走出去的吴老板。
这是为什么呢?
老陈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这时一位远在天城市的慈善媒体的朋友要来他们这里采访。老陈决定见到这位记者时,把这个情况介绍介绍,请这位记者回去以后帮助他们找一找这位无法联系上的吴老板。
2、平衡,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生态平衡了,就会风调雨顺;营养平衡了,身体健康就能得到保障;而劳逸的平衡,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的平衡,让人舒坦愉快平衡需要一种胸怀,学会平衡,就能站立起来。
3、燃烧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强壮的身体也有疲劳的时候,劳逸结合是一种生存的策略。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4、父母是榜样,言行宜谨慎;兴趣是动力,良莠要区分;勤奋是捷径,劳逸要结合;德智体美育,发展要全面;锲而不舍之,必成栋梁材。
5、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6、遇事不怒,基本吃素,多多散步,劳逸适度。
7、我们只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时才能事半功倍。
8、一张一弛的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9、苦学数十年,希望在眼前,心情放舒缓,步子跟得紧,松弛有步调,劳逸结合好,做题要仔细,成功在等你。祝高考顺利,心想事成!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一、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实践有机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离开劳动实践是不能完成的。因为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只能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而单纯的劳动实践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只有把劳动实践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把思想教育贯穿于生产劳动的全过程,劳动才能变为一种有力的教育手段。所以劳技课力求把劳动实践与思想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要结合劳动内容和形式,深入挖掘思想内容,使学生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树立“人民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培养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献身家乡、献身祖国建设的远大理想。比如组织带领学生参加绿化、美化校园的劳动时,就需培养学生树立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增强劳动的自觉性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不但要绿化好校园,还要保护好校园。在组织学生修路劳动时,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肯定,行人在平坦的路面上向自己投来感激目光的时候,就会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为人民服务是高尚的,只有从“我为人人”出发,才能换来“人人为我”的回报。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劳技课教学有机结合
关键词: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独立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29-01
“社区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而“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在一个为其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的机构中颐养天年。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家庭养老模式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首先可见的是生育率下降使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预计在2010~2040年间,20%~30%的老年人口将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经济保障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但是,若采用单一的社区养老,存在一部分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或独居老人的需求难以保障等问题;若采用单一的机构养老,就目前养老机构的现状而言远远难以满足庞大的老年群体。因此,将“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是目前乃至下一阶段最适合我国的养老模式。
1 社区—机构养老的现状分析
1.1 客观条件的不成熟
社区养老还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统一的运行机制。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养老还是以自给自足的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并没有很好得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社区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只是象征性地设置了一些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及项目,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我国的大部分社区至今没有切实得履行其应尽的养老职责。而在机构养老方面,我国的养老机构长期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存在着明显的床位不足等现象。
1.2 养老费用高
养老机构的类型主要有敬老院、养老院及老年公寓等,当下,绝大多数老人会选择养老院作为自己机构养老的场所。养老院有公办和民办两种形式。一个城市中公办养老院所占的比重往往较小,民办养老院的收费标准较高,普通家庭难以负担,并且仅少部分特困老人才能享受社会救济,一部分处于困难边缘的老年人缺乏养老的经济能力,日常生活难以保障。
1.3 人文关怀的忽略
精神护理的欠缺是社区及机构两种养老模式共同的不足之处,以机构养老为盛。大部分老年人表示:养老院的精神生活十分贫瘠,缺乏娱乐活动和人文关怀。护理人员只是机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忽略了对老年人心理上的支持,幸福指数有待进一步地提高。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老年人在养老院的生活缺乏归属感。这也是老年人不愿意进入养老院的一大重要原因。
1.4 专业养老人才的稀缺
目前,大部分的就学机构并未开设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导致专业养老人才稀缺。从事这一工作的大部分人员存在着年龄大、缺乏专业知识等劣势,使老年人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因此发生病情延误等不良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也警示着政府要更加地重视养老人才培养,保护好老一辈的弱势群体。
1.5 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
首先,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一些家庭认为把老人推向社会养老会影响到家庭声誉,留下不孝的罪名,因而不支持社会养老[2]。其次,部分老年人没有为养老投资的意识,认为机构养老是一种浪费,一生辛劳都为了子女,老了亦是如此。再者,政府缺少此方面的宣传。独立养老已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得不面临的现状,而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 针对社区—机构养老模式现状的相关对策
2.1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做好宣传工作
制定《养老法》,使诸多养老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要加强老年法律的宣传工作,提高老年人法律意识。老年人要学法、懂法、用法、运用法律武器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2.2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政策一:激活民间资本,制定出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养老体系的构建[2]。只有养老机构数量的增多及相关法律、政策约束及鼓励,才能使养老机构的管理模式有上升的动力、对人文关怀引起足够的重视。
政策二:制定针对计划生育户的优惠养老政策。此项政策尤其适用于农村积极执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要让响应“只生一个”政策的家庭享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政府的重视。
2.3 政府救助的范围扩大
目前政府救助的范围仅局限在孤寡、低保、独居、高龄等的特困老人,部分处于困难边缘的老人,生活仍然有经济上的困扰。政府需与相关机构深入合作,让更多缺乏经济条件的家庭享受到社会福利。
2.4 重视养老人才的培养
政府应重视专业养老人才的培养,在就学机构设置相关专业,并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有意愿的人士攻读养老专业,从而缓解养老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可对下岗再就业的人群进行理论教育,不仅有利于养老人才的紧缺情况的环节,也降低了我国的失业率,一举两得。
2.5 观念的宣传
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对新型养老观念的宣传,如采取专业讲座、分发宣传材料、拍摄公益广告等手段使老人接受新型的观念,例如:老年人的自我养老、独立养老以及老年夫妇的互助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形式,也是最正常的养老形式[4]。另外,在社会上宣传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也有利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志愿者这一新学的血液将越来越多地注入未来的养老工程中,成为一股不可或缺力量。
3 结语
单一的养老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特殊的老龄化趋势,社区—机构养老模式已然成为未来不可逆的历史潮流,完善这一模式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长期不懈地努力。我们应该认识到: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我们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本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后果分析及政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40(30):27-33.
[2] 王文龙.城市社会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经纬,2009(5):76-79.
关键词: 翻译风格 误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这首诗,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写给他的爱人茅德·冈的经典情诗,“宣告了诗人对爱的无条件忠诚”(2010:418)。在我国,《当你老了》的译文版本极多,因而理解和表达上的争议较多,似乎误解较多。只因诗中确实存在着不易理解的地方。
When you are old and gra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By William Butler Yeats)
“在这首诗中,诗人突破了个人的不幸遭遇,把心中的感伤化成了缱绻的诗魂,以柔美曲折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凄美的艺术世界,实现了对人生及命运的超越,全诗体现了饱满的张力美”(2002:61)。译者必须尽全力了解诗人的情感,以求复现诗人的原意。否则,必会误导读者,使读者围着一首不知是谁写的诗大发感慨、潸然泪下。也就是说,译诗要译出一首原作者的诗来,而不能译出一首译者的诗,译者不能将自己的好恶表现在译文中。英国翻译家亚历山大·费雷泽·泰特勒在其《论翻译的原则》中指出:“好的译文应该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具备原作的风格与手法,并跟原作一样通顺。”(2007;9)
具体来说,of their shadows deep是第一处误解最多的地方;此外还有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glowing bars,Love,它们究系何义,人们都有些纠结。其中Love的问题最简单,即此处的Love并不是多种译文中所说的“爱情”,而是“爱神”。Fortune大写指“命运女神”,Death大写指“死神”,都是如此。下文紧接着还有一个his,指代即为男性的Love(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爱神丘比特Cupid)。至于of their shadows deep的意思,这取决于具体语境。在某些上下文中,shadow这个单词也可产生“忧郁、愁容”的意思,譬如脸上的shadow就可能是“愁容”了。那么,眼中的shadows呢?在这个上下文中,诗人劝女郎(已被虚构成老妪)回忆她的青春年华,那么,诗人让她回忆的,应当都是正面形象才合逻辑,眼神是温柔的,眼波是深沉的,这就不会在同一句话中混合正负,自相矛盾地劝她同时“追忆当年的温柔眼神,以及眼中的浓重阴影”。“浓重阴影”值得回忆吗?而且,“浓重阴影”指的是什么?是对追求者的厌烦?对未来的担忧?还是劳累所致的黑晕?一个恋爱中的青年诗人,会不会让他追求的女郎回忆难看的形象?译成“浓重阴影”虽忠实字面,却不知所云。我斗胆设想:在诗歌开头,诗人既诱导女郎回忆昔日美好时光,那就多半不会让她回忆糟糕的形象,而应该是美好形象吧?所以,这个语境中的shadows deep应该是迷人的眼神——“秋水幽幽”。
“pilgrim soul”指的是那位名为Maud Gonne(1866—1953)的爱尔兰女演员的爱国主义拼搏精神。Maud Gonne为爱尔兰独立而狂热奋斗,诗人多次(1891-1901年间)向她求婚而被拒,即便当她寡居后也依然不接受他。诗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所以才在诗中信誓旦旦地表白:如果你接受我,那么你偶尔一露的不好心情我也爱,即便你像朝圣者那般的政治狂热我也统统都爱,比别人只爱你美色好得多了。这里,译成“朝圣者的精神”即可,“圣洁的灵魂”、“灵魂的至诚”则远些。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无疑是最大的一个难题。诸多译文,表达不同,但较多的是如袁可嘉先生那样理解成“衰老后脸上痛苦的皱纹”。其实,“皱纹”与原诗根本不搭界,是杜撰出来凑字数、凑韵脚的词。真正关键的还在于怎样理解changing face,因为尽管changing face的字面义看似简单,其比喻义(对于非英语族人来说)却可有不同解释。词组changing face虽不属常用固定搭配,却是个常见说法,字面义就是“形象的变化”。可能就是因为如此,加上我们对于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海枯石烂的痴迷和追求,所以很容易就偏向理解成“即使你变成黄脸婆”我也依然爱你。这样说很感人,但即便作如上理解,该词组也只能是“不断变化的脸上的愁容”,而不能是“已经衰老了的脸上的愁容”,现在分词(进行中)和过去分词(已完成)的意思是不一样的。诗人既然选用的是“进行中”,译者是无权改为“已完成”的。那么,可不可以理解成“慢慢变老的脸上的凄楚”呢?这个表达诱惑性更大,不仅吻合了该词组的字面义,而且是一首流行歌的歌词。但是,changing face还有“表情生动的面容”的意思,即“喜怒哀乐变化莫测的面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旋又现出蹙容嗔意,此其谓也。年轻女郎而又是演员,在她的追求者包围中,此类表现应属正常。另外,英文词语的所指对语境的依赖非常严重,要确定一个词组的含义,我们不能忽略它的背景和语境。
这首诗共三阕。上阕起首,提起警醒女郎的话题:当你老迈不堪的时候,你难免会回忆过去,那就想想你年轻时候的美好样子吧(所以这里只会说好看的样子,不会说难看的样子)。中阕通过对比进行表白:别人只爱你的美貌和高兴时才展现的俏丽(外在的),而“我”却不仅爱你的政治狂热,同时还爱你不高兴时流露的愁容(内在的)。“美貌”对“灵魂”,“欢乐俏影”对“忧伤模样”,都是年轻时候的不同时刻,构成一个完全同层次概念、同类事物的比较,这样的对比才工整,同时也与词语的字面更为贴切。
英文是很讲究对仗的,如前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的几个不同版本的修改过程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而理解成“容颜渐老时的悲戚”就会打破这个对仗,使其不再工整。而且,诗歌的三阕也都成了说那女郎的衰老,这不合逻辑。求爱中的诗人会这么愚蠢吗?另外,非要说一个崇尚浪漫主义精神的青年诗人追着赶着要去爱“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人,也不合常情。
此外,the glowing bars的理解和表达也是个问题。
很多译文都把它表达成了“红光闪耀”、“炉火熊熊”或“炽红的”。但是,《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glow的定义为:to produce or reflect a soft steady light(发出或反射微光),并给出下列例句:The bedside lamp glowed dimly.(床头灯发出昏暗的光。)The fireplace was still glowing with the remains of last night's fire.(壁炉里昨夜的余烬还在闪着微光。)The red tip of his cigarette was glowing in the dark.(他那烧红的烟蒂在黑暗中闪亮。)47万词条的《韦氏全本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to produce a relatively faint light(发出相当微弱的光线),配合的例子有the glow of the dying embers(奄奄一息余烬微光)。根据以上一英一美两部权威的全英词典的定义,glowing bars能有多大光亮呢?
爱神跑了,容颜老了,孤度余生……诗人为女郎预半夜凉初透言的是一个惨淡结局,这样一个惨淡结局的预半夜凉初透言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是“炉火熊熊”更契合此情此景?还是“余烬渐熄”?这些都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