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2 11:32:37
序论:在您撰写生命教育的价值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生命是上苍馈赠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而教育则是人类自身馈赠给生命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教育史充满关怀、激励、温暖和成就感的教育,它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
我国台湾地区自1998年正式提出实施“生命教育”,并且将从国小到大学的各级学校教育都纳入生命教育的范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少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随着生命教育的发展,他们的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全人教育”的目标取向,希望学生通过教育,懂得珍惜生命,爱己、爱人、爱社会,也爱大自然,而且能够积极努力,追求生命的理想,并从中发展生命的智慧及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展现生命意义与永恒的价值。
我国乃至整个华人世界的生命教育与西方国家的“Life Education”虽同名,但内涵及具体做法仍有差异。
一方面,西方国家注意从死亡与生命的关系入手,而我们却更直接地确认生命的宝贵;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而我们强调生命的社会或集体关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主张人的生命的本质不是个体的物质生命,而是其社会生命、道德生命和精神生命。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正是在与其他生命的交往中,在对其他生命的成全中才更彰显其伟大与崇高。
二、生命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以“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六个核心理念为统领;以生命常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伦理教育、生命幸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专题教育为重点,内容涵盖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权利、生命的责任、生命的情调、生命的阶段、生命的规划、生命的信仰、生命的质量、生命的归宿等核心主题。
三、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得学生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1.民胞物与,共在共生――关涉一切“有生之命”
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理念就是以“生命”为中心,讲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与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物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而且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在教育领域谈生命教育,主要谈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完美的教育应该呵护师生的自然生命、完善师生的社会生命、涵养师生的精神生命。
生命教育应该将“大生命”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积极培养学生对所有生命的敏感,以慈悲的心肠和大爱境界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
2.推崇向善,抑恶扬善――德育的超越与提升
道德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人不是为了道德而存在。但是,当前我们的道德教育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处境:难以避免的形式外在化、乏味无力的说教、社会本位、成人中心。
生命教育以“人性向善”为基本的价值预设,以学生当下生活为出发点,它强调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它强调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向善的氛围中,使人能够“抑恶扬善”。
唤醒、提升我们心中“固有的善端”是生命化德育的应有之义。我们应把真善美植入学生的心田,建构出丰富的精神世界。
3.学会生存,学会生活――为幸福人生奠基
当今的教育过分追求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和学业的成功,相对缺少对生活和生命的关注,缺乏对个体心灵的关注。导致学生只懂知识而不懂生活,即使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失去了生命的华美。
法国文豪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现实生活,在当下的各种可能性生活中去追寻幸福。
生命教育是指向幸福人生的,让校园充满人文关怀、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师生都能真切和丰盈地感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从而更加热情地投入工作、学习与生活。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生命教育是人的生命奠基工程,不仅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精彩生命的过程。实施生命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1.呵护自然生命
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馈赠。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生命教育首先要呵护人的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即肉体生命,呵护自然生命首先要保障生命的健康。斯宾塞认为,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由之而来的愉快情绪是幸福的最好资本。生命教育要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掌握保持健康的技能,学会有意义的休闲方式,巩固积极的心态,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完善社会生命
人不仅仅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人是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社会需要根据社会成员的天然能力与后天自我塑造的能力,使得每个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智慧,为集合生命体的延展与更新,提供最大的催化与促进作用。
社会生命亦即人际生命。生活角色、权利义务、社会关系,这是社会学意义的层次。社会生命背负着人生的诸多意义,承上启下、展现风采,位居生命的中间状态。
生命教育要教育师生:在家庭中为子女、为父母、为兄弟,孝顺、慈爱、善良;在工作中为同事、为属下、为领导,友爱、尽力、无愧于心;在社会中,服务于人,亦受人服务,友善、融洽。在人生路上追求智慧,快乐行走、完善生命。
3.涵养精神生命
精神生命亦即永恒生命:传感真谛、承系天地、永世长存,这是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精神生命如人的头颅,主宰着人生大义,为人生的最高层次,她最精彩、最灿烂。
生命教育启迪师生:为人一生一世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的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另一个,纯属偶然,或曰必然中的偶然。所以,我们应当不停地奋斗和用心――或拼搏终生、自强不息,或平淡守拙、厚德载物,或科学发现、感悟真理,或刻苦修炼、身怀绝技,或鞠躬尽瘁,肩担道义……如是,一朝感动“上帝”,就有了永世长存的理由,“生命”获得了永生,也就会活在“三重生命”里――充分演绎了先哲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
生命教育决不应是一时兴起的项目或热闹一时的活动,也决不应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它应该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长期努力的一项艰巨工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承担生命教育的责任,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每一个生命的灿烂与幸福,这正是我们教师的崇高理想!
参考文献:
[1]肖川,王凌云.大学生生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唤醒生命意识,探求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怀。生命教育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实践。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美化生命,让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度同时焕发生命之美。也正因为此,生命教育根源于人类的至性至情,又超越于实用理性之上,体现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在尚未形成、容易塑造的阶段,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珍爱生命的意识相对淡薄,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小学阶段要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一、德育源于生活———生命发展的前提
德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德育的家园。而生活又是生命的轨迹,是生命发展的前提。德育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及人的精神追求,所谓生命的价值意义,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抛弃了平淡、苦闷、压抑、无奈、欣喜,便成了远离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生活为源头活水,将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地思考,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沟通、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1.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内容应源于生活
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德育课程就要放开课堂,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生活并提升品格,追求理想。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内涵,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将只是外在于生命的僵化的知识技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会成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没有充满生活般的快乐与愉悦,学生就无法真正发展和完善自身。
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是体现生命教育内涵的重要表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内容不仅体现在课本中,体现在教师的讲解中,也体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把知识融入自己的经验结构之中,由此获得生长和发展。
2.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实践应立足于生活
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环境,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教材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一般来说,解读教材也就是解读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才能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
我们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面向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用真情熏陶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技巧,让学生自己感到每堂课都是在提升自己的人格,超越和升华自我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比起教师的“告诉”要深刻得多,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不为生活而学,德育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德育提升智慧———生命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培育人的智慧品质和提升人的智慧力量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知识和智慧就如同教育的“形”与“神”的关系。“形”是教育的表现形态和样式,“神”是教育的灵魂与精髓,“求知”便是教育的“形”,而“达智”即是教育的“神”,也是教育所独有的性格特征及其魅力。因而可以说,知识是教育的外表,智慧是教育的灵魂。
生命发展的基础是智慧,而智慧的提升往往需要教育价值的引导。“教育价值依据教育本身的特点可以分为: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教育中的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实现哪些人生价值和应该教给学生一些什么价值内容;教育的价值是指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怎样活动,应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要求,收到教育的效果,实现教育目的”。
1.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价值旨在提升学生的智慧
所谓智慧,是指利用知识、技能、能力等解决实际问题和疑难的本领和才智。智慧是生命发展的理性力量,没有智慧的生命容易陷于盲目的冲动,从而迷失自身发展的方向。智慧不单纯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征服自然的知性能力,也是一种能促进生命反思的力量。提升智慧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诱导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充分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慧的小学德育课程要尽力避免混淆教育与知识灌输及智力训练。在智慧教育中,小学德育知识教育不是单纯的传递和灌输,也不是严格的智力训练,而是把德育知识视为精神自由活动的条件和对象,使智力活动成为精神愉悦的内容。小学德育课程的目的不再是掌握既定的知识体系,而是对有限知识的无穷追问与怀疑,在知识的学习中实现使知性升华到智慧。
2.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价值旨在培养人的生存智慧
教育的本质追求之一是培养人的生存智慧。传统的课程是一种以知识为目的的课程,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缺少了主动思考和探究,缺少了心灵对话和情感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灵性被禁锢了,学生对智慧的把握被限制了,这样就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生存智慧。
当今高科技的挑战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就必须实现由“知识性生存方式”向“智慧化生存方式”的教育转变,必须以“有智慧的教育”取代“缺智慧的教育”。智慧的小学德育课程“视教材为教学使用的教材,它并不否认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但却不以此为主要目的,或仅以此为途径和手段,而是通过它去实现智慧或发展的目的”,这里教材知识成为研究和思考的材料,通过它去激活思维、发展智慧。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首先把学生视为一个个特殊的生命体,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潜能,都能得到不断发展和进步;要认识到,在世界上任何人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实现特殊的人生价值是学生在特殊时期的追求;要认识到,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特殊价值的实现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小学德育课程应该着眼于发现,发展学生的潜能,着力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智慧的引领、点拨、引申、抉择,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从而使教学的智慧含量得到提高,并促进学生生命智慧的生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德育课程要营造生态化的人文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存智慧,最终塑造出具有健康情感和完整人格的大写的“人”。
【关键词】高校 生命教育 价值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39-02
近年来,国内高校中发生的各种自杀事件层出不穷,比如某高校学生在南京城墙上吊自杀、河北某高校大学生自杀身亡等,一桩桩高校特殊群体自杀案件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这反映出高校生命教育存在极大的不足。对此,高校应加深对开展生命教育价值的认识,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对策。
一、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价值
(一)从学生层面而言,生命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途径和手段。对于高校在校学生而言,他们基本上都已经年满18周岁,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家庭的溺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缺乏社会实践的他们心理发育迟缓,有的甚至没有形成健全的心智。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社会变化、生活节奏都非常快,价值观念也处于不断的嬗变之中,这使得一直习惯于学生生活的大学生多感力不从心,无法有效融入社会。以即将毕业的学生为例,其中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好好表现,争取优秀或拿到更多的荣誉证、资格证,将来求职就会一帆风顺;然而,事与愿违,当他真正走向社会以后,突然会感到社会与他们想象的大相径庭,加之此时缺少关心和心理疏导,以致很多学生心理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孤独、叛逆甚至轻生的念头,而走极端的心理倾向容易导致自杀现象。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杀案件层出不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自己的情绪压抑时,无处释放也没人疏导,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世的扭曲心理。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应当告诉学生,不知生命,何以生活;不知生命,何以生存。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学会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价值,才能不断提高生存技能,创造美好生活。
(二)从教育层面而言,生命教育是回归教育本质、推动德育发展的有力抓手。从本质上来讲,教育即对人类的积极影响,生命教育是对人类认识生命、改造生命的积极影响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会学生独立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上施下效,使其作善。简单地说,教育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对待事物的一种正确、积极的态度。作为现代高校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生命教育就是为了能够使大学生养成一种正确对待生命的态度,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生命观。基于终身教育语境思考,教育始于生而终于死,生命教育的开展,促使了高校学生以理性的认知去重新审视生命,以饱满的激情去感悟生命,以正确的姿态去善待生命,最终再以积极的行动去升华生命。说到底,生命是基础,提高生存的能力才能全面发展,这是现代高等教育最本质的要求。
(三)从社会发展层面而言,生命教育是大学生适应并构建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价值观念不断地更新,而且各种矛盾从冲突到不断地融合。这种道德氛围以及价值取向,对高校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很多大学生如大海行船,却找不到一个平静的港湾。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势下,很多大学生为工作忧心忡忡,甚至对生存、命运忧惧;刚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已经开始为将来的毕业出路着急,甚至看不到未来的出路,以致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怀疑。成绩差、求职处处碰壁,加之感情挫折和心理疾病的影响,很容易产生暴力情绪、自杀轻生。虽然诸多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大学生放弃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大学生自己的意志薄弱、心理不成熟以及对社会变化感到惶恐,也是他们消极避世、郁郁寡欢的导火线;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对生命的认识无知,导致他们无视生命的重要性,以致酿成生命惨剧。基于此,当前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对于调整学生心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经营生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体现出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二、高校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知深度不够。从当前国内部分高校生命教育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对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第一,生命教育是广义上的高校德育基础内容,从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层面来看,高校的德育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生命教育应当始终贯穿上述“三观”教育之中。然而,从实践来看,高校德育的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心理四个层面的教育,生命教育难以有效地融入其中。第二,从心理健康教育层面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很多心理疾病源于对生命的认知不正确,产生了极端心理,因此容易放弃生命。
(二)缺乏生命观教育。高校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或者纸面上,只有真正地实施了,才能有所保证。生命教育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高校是否设立了相关部门,不同的院系是否有专门的生命教育部门;高校内部是否配备了专业的、充足师资力量,是否能够有效承担在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理论知识教学;高校安排的生命教育课程是否是必需的、优质的,随着这些课程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是否能够对大学生关于生命的意义认知带来正能量。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生命教育属于现代教育教学的范畴,但是对生命教育的价值认识和关注,也只是近年来的事情。生命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只是限于意识、共识层面,未能真正地实践和落实。该种现象的存在,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下高校乃至全社会生命惨剧时有发生。
(三)高校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力,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从高校层面来讲,需涉及不同的校属部门、院系;从决策层面来讲,教育方案、课程的制定和设置以及师资人员的配备等,需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教育活动统筹规划。然而,当前高校内部之间协调不力、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以致生命教育暂时搁浅;零星的生命教育活动,因缺乏系统性而难见成效。
三、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营造生命教育环境氛围,加强人文校园建设。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新契机,必须从理念上对传统的理念进行革新。在高校广泛普及和推进生命教育,必然要营造生命教育环境氛围,加强人文校园建设。第一,高校应当确立生命教育理念。如上文所述,生命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教育理念,其所回答的问题是教育本质。生命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应当始终贯彻着生命教育理念,缺乏生命教育理念的教育活动华而不实。因此,高校应当积极营造生命教育环境条件,为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准备条件。同时,还要加强人文校园建设,确立人文教育理念。对于教育而言,其存在乃因为人。在消解教育本质的过程中也消解了人的本质。教育离开了人,脱离了现实的生命个体,则不能称之为教育。由此可见,教育的本质在于其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当前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被抽出以后,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生命是人文之始,而且生命教育、人文教育之间相与共生,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也应当承其恩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生命教育动力体系建设。具体如下:
1.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在生命教育工作开展、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大学生的生命观形成以及积极人生态度的树立,均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从这一层面来看,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应当提高教师的生命意识,与学生保持密切的接触。比如,当前大学生喜欢熬夜网游、聊微信和QQ,甚至半夜也不睡觉,睡眠质量非常差。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让全班同学集体休息10分钟的时间,然后专门讲解关于睡眠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醒学生爱惜身体、热爱生命。同时,应当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科建设特点、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合适进行纠正。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加大配备力度,师生数量比例不小于1∶200,并且经常对这些老师进行培训,以保证生命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激发和挖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潜力。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时,不仅要依靠生命教育载体,还要以教师为重,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这是自我教育的体现,同时也是生命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实践中,应当发挥高校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使他们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使生命教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的知识和理论通过某些方式教授给学生,也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将教师讲授生命教育的思想进行内化,并将其纳入态度体系之中,成为自觉意识;大学生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相关生命体验和感受,也应当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并且将所获得的正确生命认识外化于行为,指导自己的行为,避免出现过激或者轻生念头。同时,大学生还应当培养个人的关爱情怀,能够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人;同学、朋友处在人生低谷期,可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走出人生低谷,对生活、生命充分希望。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增加同学友情,而且还培养了个人的关爱情怀,更为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对人生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就是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高校学生对待生命的消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高校德育中的生命教育乏力。生命教育是社会教育的新课题,关系着大学生的生命和发展,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势在必行。同时还要看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唤起师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并非一蹴而就的,因此高校开展生命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佘海舟,曾勇.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命意蕴与课堂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2]曾令玉,林凡.团体心理辅导在“90 后”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3]金平,陈齐苗.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11)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孝经》 文化思想 高校大学生
1 《孝经》的文化思想和生命教育内涵的概述
1.1 《孝经》文化思想概述
《孝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的系统专著,《孝经》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孝文化的主要思想内涵,是阐述孝文化的代表作。《孝经》文化思想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在《孝经》中得到充分、全面的展现。
《孝经》在开始第一章的内容中,孔子就对孝道作了总体的论述。孔子首先问他的弟子曾参,孔子说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这句话的实际上孔子是指出了先王“至德要道”的目的和功用。随后,孔子又为曾参作了讲解:“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主要意思是说:人的身体,人的生命都是父母所给予,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的父母有半点的不敬和伤害,这就是最基本的孝道。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也就是立身于世,从报答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进入社会,必须经过报效国家和社会的过程,最后才能树立起自己的道德品格。《孝经》言孝,是将孝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或层次。一为爱惜自己身体,保护自己生命,以继承父母的志向和事业。二是修德学道,增长才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三是立功于生时,扬名于后世。孝行由近至远,由卑至高,有始有终,始者近者于孝子自身言之,身体发肤之所以不敢毁伤,是敬父母之生养。
1.2 高校生命教育内涵概述
生命教育涵盖了三个层次:第一是认知层次,就是教育个体要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重要性;第二是实践层次,这个层次个体要具备有维护自身和他人生命的知识能力,还要能够真正去在行动中爱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爱惜他人的生命,不践踏自己和别人,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是情感层次,这个层次主要是要建立人的道德品格,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正义关怀,同时,还能够不断地自我省思,提升生命的质量,懂得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珍爱自己、尊重他人”,勇敢面对逆境,用不懈的奋斗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不但要了解人的自然生命,更要理解生命的珍贵和不易,从而懂得尊重生命、关爱和善待生命,更要明白生命价值的重要性,通过自我完善,获取生命的意义,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生存和死亡,在此过程中得到生命的真谛。
1.3 《孝经》文化思想与生命教育的联系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生命教育的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思想的内涵有着惊人地相同之处。《孝经》从认识个体生命的本源出发,树立生命的责任意识,明确生命的价值,在伦理规范中指导生命的行为,把人的生命、生存的价值、生活的行为用“孝”贯穿在一起,实现人生命的完整、完满。《孝经》所传播的文化思想正好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教育他们要怀有自爱之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价值,自觉体会人的社会责任,而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只有当他们能清晰地、正确地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时,才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能够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自觉而不是被动地去完成自己应当承担的任务。
《孝经》的所说的“孝”不是简单的“养亲敬亲”的情感,而是从一个家庭最基本的亲情出发,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延伸到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把个人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个人与朋友,与社会各人,还有夫妻之间等关系结合起来,这就充分阐述出了,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要内涵,这对高校生命教育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孝经》文化思想对高校生命教育的作用
2.1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生命
一个人从小到大,他的父母付出很多,社会也将为他付出很多,个体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故珍惜自我生命、重视肉体生命的价值,是生命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正与《孝经》中的思想是相一致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在《孝经》看来,身体不仅是自己的,更是父母所给予的,每一个人都不能擅自毁伤。从我们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的爱便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的生命源于父母,我们的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顾,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的确立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存在着做事很容易冲动,不计后果,对长远利益和自己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思考的状况。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悲观情绪,也会突然失去思考,这样,他们就会钻牛角尖,想到用极端的方式去解决。但是,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草率的结束生命不是解脱,而是更大的悲剧,对自己,对家庭,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个悲剧,都是伤害。当代大学自我意识强,往往认为一切都是自己,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亲人,对家庭,对社会都缺少考虑。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如果漠视生命,选择轻生会给社会留下种种遗憾,会给家人和亲友带来无尽的悲痛和思念,这是人自私的表现。《孝经》文化思想不仅可以教育大学生要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且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责任感,树立理性的生命价值观。
2.2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强化生命的责任意识
既然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给予,要对自己和父母负责任。在《孝经》这部作品中,一个“孝”字,就能统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兄弟之间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还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还能统摄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孝”的思想内涵对人的影响是重大的,能影响人的一生。在这里,“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既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和培养目标,也是作为子女应该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生命是一种责任,责任意识产生之根基源于大学生主体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自觉意识。所以要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负责,首先要启发他们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对自己的情感负责,由己及人,由近及远。对自己的亲人负责,对周围人负责,再升华到对社会、对民族负责。在这里,责任已不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它已具体化到生活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为中。《孝经》中的文化思想启发了大学生要担当生活的主体,学会负责生命每一天。生命因承担和履行着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而显得亮丽、充实和富有意义。
2.3 《孝经》的文化思想可以把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实和具体形象化
关键词:生命教育;儿童;社会问题
当代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和极度繁荣为人类的享受式生存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伴随着世界不同国家区域文化、传统、价值观等的融合交织,人们开始对生命问题产生了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心智尚在发展时期的青少年。近年,大学生自杀、自残、伤人、残害动物等恶性事件不断发生,中小学生相约自杀事件,以及近期全国各地连续发生多起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件,都体现出我们传统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这已成为严重的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所以当下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且更应该从孩童时期抓起。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教育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最初提出。主要是针对当时美国吸毒、艾滋病、自杀和暴力等侵害生命现象而进行的教育。而后澳大利亚(1979年)和英国(1986年)相继开展生命教育研究,上述两国主要针对当时本国内出现的“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等社会问题而提出生命教育命题的。
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始于21世纪,短短几年内已由最初对西方和我国台湾生命教育的引介,相继到上海、湖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我国生命教育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急速发展、价值取向多元、人生选择多样、生活竞争激烈的情况,青少年生命的脆弱感和无助感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而提出的。
从生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可看出,生命教育都是针对本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因此,生命教育具有时代特征和国家特征,而且它也在不断超越国界、国情,走向统一。如世界各国青少年日益严重的自杀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水污染问题及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等。
二、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儿童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是如饥似渴的学习者。教育就是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儿童内在的自然天性,保护和促进儿童生命力的正常发展,并为之提供最为合适的学习条件和教育环境,使之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有效地学习。因此,在儿童时期开展科学有效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能正确面对成长旅途中的挫折、困难和失败,树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避免或缓解一些可能给家庭、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的社会问题。
其次,社会的多元化和新旧观念的冲突会对儿童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当他们面对竞争激烈的学习考试、情感压力及社会物质方面的诱惑时,他们往往会思想状况不稳定,缺乏合理的判断和解决方式。另外,社会、学校和家庭对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儿童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教师要注重每个孩子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孩子,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给每个孩子一片阳光。因此,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势在必行。
三、儿童生命教育涉及的主要领域
人的生命分为三个层面:生物性生命、社会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简单来讲就是人的生命是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社会发展所需的能源问题、生活质量提高所需的物质资源问题及文化娱乐需求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给每个独立的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也给人类生存所需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压力,甚至是灾难。诸如青少年的价值观问题、社会暴力吸毒及频发的自杀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自然环境中的热带雨林的快速消失、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土地的荒漠化、水体污染、全球变暖问题等。所以,儿童生命教育内容根据生命的三层关系和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主要分为个体生命教育、社会性生命教育和自然环境生命教育这三大领域。
四、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生态环境”
1.构建祥和的“家庭”生命教育环境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更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孩子身心发展的性质、方向、速度和水平,影响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和“终身的老师”。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家庭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生命教育意识淡薄,特别是知识文化水平低下的家庭,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往往是引起孩子自杀的重要因素。
鲁迅早在《随感录二十五》和《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两篇文中就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责任,鲁迅指出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要成为有资格做父亲的人,成为懂得并主动承担起对儿童生命的“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的责任,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构建良好的“校园”生命教育环境
学校是人生的重要驿站,担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责任,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自身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传统的教育体制中,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基本是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的生命张力难免受到压抑,生命教育严重缺位,即使部分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课程,但对儿童生命教育的理解比较浅薄,其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过于呆板,缺乏生动性和创新性,使得学校的生命教育形同虚设。
同时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活动,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例如,在职教师可通过培训、进修、研讨班等提升实施儿童生命教育的能力;在校师范生应加强生命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担负起儿童生命教育的重任。另外,学校要针对儿童的年龄及身心特点,开设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课程,可从与生命教育内容相近的教学主题入手,或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或课外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生命教育,引发学生关于生命价值及意义相关问题的思考。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施生命教育的载体,其活动内容开放,重视孩子的兴趣,强调孩子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选题合适,开展生命教育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构建和谐的“社会”生命教育环境
实施儿童生命教育除了强调营造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外,和谐的“社会”生命教育环境同样十分重要。首先学术界要重视儿童生命教育研究,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儿童生命教育的关注,并积极倡导生命教育理念,在制度上明确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此为儿童生命教育有效实施构建完善的社会大环境。在具体措施方面,学术界可建立儿童生命教育年会,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拓展生命教育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可通过媒体加强对生命教育的宣传普及,诸如可以从政府层面开发一些生动有趣的有关儿童生命教育的科教动画片,代替目前质量参差不齐的儿童动漫市场,政府还可以引导社会编写一批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儿童生命教育的科普读物,为孩子们的生命教育铺路搭桥。
总之,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生命教育环境的有力保障下,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理念和目标,也为年轻的生命注入更多的激情和梦想,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邓钰婷.对灾区儿童生命教育的反思[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28(01):55-58.
[2]朱超华.关注儿童生命激发学习自觉[J].基础教育论坛,2012(03).
[3]朱小红.关注生命教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J].好家长・新教育,2006(09).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发展
生命教育的含义,最初是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在加州创办了一所名为“阿南达村”的学校,从此开始传授生命教育的思想。在生命教育首次提出之后,世界各国对其给予了广泛关注并且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1979年,澳大利亚建立了第一个“生命教育中心”,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具体概念川。经过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与实践,生命教育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成就。
自20世纪末,我国港台地区就开始了对生命教育这一内容的研究,相关部门也投入不少的精力来促进其全面发展。比如在台湾,2000年专门设立了“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还成立了专门的‘教育部’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并且将2001年作为生命教育纪念年,有针对性地实行相关的计划。随着生命教育的不断延伸,香港特别行政区也于21世纪初成立了相关机构,从广大社区以及中小学校园为切入点不断扩大范围,使之成为生命教育的中流砒柱。可以说,自从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港台地区的生命教育已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就大范围地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相互尊重、包容、关怀、信任,这也可以说是实施生命教育的开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2004年辽宁省将“生命教育工程”补充到中小学的正常课程中。一年以后,《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就正式出台。而后,天津成立了用于生命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第一个生命实训基地则落户成都,这都是生命教育的重大事件川。由此可以看出,生命教育正在逐步兴起。然而,我国高校还没有将生命教育纳入正式的学校教育当中,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缺乏统一的教育和规划。因此生命教育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离真正推行和实施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取向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现代大学不单单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播以及技能的传授。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对于大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学校的职责所在,更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
(一)强调生命的木体价值,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马克思强调,整个人类历史延续的首要基础是有生命力特征的独立人的存在。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生命的存在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生命物不断的更新换代;无论有多少财富,人的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所以,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正确处理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时,其价值取向应强调人的生命具有优先性,将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并要崇尚、敬畏、尊重与关心它,不能在遇到不顺或者困难的时候就想到了结生命。在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注重遵循生命教育的规律,让学生对生命的过程能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让他们能够看到生命的巨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在理性认知中确立生命意识,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鲜明个性的生命体。
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点出发,由于人存在于社会之中,除了要将人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之外,还要使人与自然达到平衡。这就充分说明,人类在尊重人的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因此,现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并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一切生命正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能将这种生命至上的道德理念贯穿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过程中去。只有这样,生命教育才能够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二)强调生命教育的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欣赏生命
关于生命,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生命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教育的课程,从一个人生命诞生开始,它便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从生命实践体验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强调重视生命教育的生活化,注重通过实践对生命关爱情怀的培养。实践是高校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起源,大学生生命教育应源于实践,用于实践。所以,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在生命体验中切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三)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依据系统论的观念,生命教育可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它由关怀人类的基础需求延伸至人类的最终需求,是由浅入深,逐渐推进至深层的一个过程。人的生命除了本身和价值统一体之外,更要通过自己对现有目标追逐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做到理想和情感的统一。列宁曾经明确提出,人的情感与追求真理是相互依存的。结合目前的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生命关怀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在体味个体生命价值意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他人,做到与他人沟通时能够换位思考;在与社会、自然相处时,需要培养自身关爱生命的能力,提高对生命实际意义与价值的理解,继而使自身的历史使命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从而领悟到应该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终极目标而奋斗。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在教育体制中重塑生命教育的理念
把生命作为教育之本的理念,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近代知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的生活中,它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大学教育必须重塑生命教育理念,关注大学生当今的生活习惯他们的自身成长过程和生活品质,强化他们的生命意识,培养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加强他们对生命的珍惜,做到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在帮助大学生大学期间追求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找到自身合理的生存生活方式,从而使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二)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能够触及心灵、感染灵魂、产生心灵洗礼的教育。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需要通过渗透的方式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以大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内容,包含着鲜明的精神特征,具有凝聚、导向和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而言具有导向作用,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所以,将生命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构建以生命关怀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营造高校生命情感氛围,培育和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帮助大学生产生积极的生命情感,从而体会和领悟到生命的美好以及生命存在的意义。
在校园文化中营造生命教育的氛围,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各种手段来对生命教育予以宣传。最好能够由学校的相关部门来专门负责,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传媒和宣传教育阵地,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生命教育的宣传,让学生随时置身于生命教育的氛围之中,充分了解生命教育。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依托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学术、艺术、体育以及娱乐活动,给大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与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此来填补生命教育课内教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归属与交往的需求。同时,在活动参与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情趣,体验到生命的关怀,培育丰富的生命情感。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网络,建立生命教育网站,通过师生在线交流,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便可以有效地构建大学生生命关怀的精神家园。
(三)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从当前现状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基本没有开设或者涉及有关生命教育问题的课程,不管是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这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严重缺少一种从生命本体出发探索生命价值的意识与能力。
在教育内容上,围绕个体生命的成长,生命教育主要包含4个方面:一是生命意识教育。它能够让大学生充分地了解认识生命、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发展规律和成长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大学生意识到人的生命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促使其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品味生命的美好。二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生命,理解人的生命与动物生命的不同,倡导大学生努力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三是生命责任意识教育。这一方面的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对于生命的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激发自身生命的热情,让生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四是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是要让学生懂得苦难也是生命的一部分,正确认识生命的发展要保持心理和情绪健康,培养挫折承受力,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教学环节上,可以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课程,让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生命教育获得较为完善的生命知识;还可以在公共课以及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强化生命教育的渗透。
(四)在实践活动中强化生命教育的体验
由于大学生内心渴望接触社会,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在进行生命教育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相关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知识,领悟生命的美好。例如:多次举行到动植物园参观的活动,这样,就能够使大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之奇、动物之趣以及自然之美,进而,充分促使他们对生命产生关怀的情感。通过组织学生到婴儿诞生地和手术室甚至太平间,详细了解和掌握生命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生命的重要性和生命存在的意义。此外,还可以举行社会公益调查活动,如到贫困地区去支教,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需求。这样,充分地让大学生懂得生活的艰辛,促使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同时,让其明白生命的责任,体验与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乐趣。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一些德育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陵园、博物馆、纪念馆以及伟人故居等)去参观学习,让他们感知生命的重要性,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监狱以及戒毒所的参观考察,能够让他们从心底产生法律的观念,培养自身的防范意识以及尊重生命的观念川。总而言之,生命教育可以凭借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提升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
(五)在理论研究中升华生命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 价值澄清理论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11-03
[作者简介]王婷,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讲师(重庆400067)
近年来,面对社会大量道德失范现象以及汹涌而至的各类传媒信息,高校频繁发生道德失范事件,甚至发生了自杀、投毒等恶性事件,暴露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严重缺失。作为“我”字当先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传统以灌输为主的德育实效性越来越弱,以尊重学生自由选择和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价值澄清理论给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大学生精神家园中意义世界的缺失
米兰・昆德拉在经典之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指出,人生的痛苦来源于人们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赖特・米尔斯在探讨“社会影像”中提到现代人处于失范状态的原因是因为在面临失控变化的同时自身生命意义的消解,以及在迷茫虚空中追求新身份的失落。创造性与不成熟性,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对现代文明的批判,积极主动和厌世消极等相悖现象同时并存于青年文化之中。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民主参与政治活动等缺乏热情,感叹大学人际关系淡漠;另一方面又发出“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青春我主宰”等彰显大学生追求自我、渴望寻求意义世界的呐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意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割裂不仅是文本教材中道德知识和意义知识的理论断裂,而且也是道德教育与意义教育的过程断裂。让意义与生命“相遇”不能只靠外部力量的强加,也不能单靠科学实证的简单召唤,而应该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去共鸣,才能摆脱单纯的适应与束缚,寻找到我们逐步失去了的精神家园。生命价值澄清理论除了在生命教育实践领域的实用价值以外,还对当前青年一代正确建构未来的理想目标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人生选择需要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生命与意义的融合――生命教育升华的必然路径
(一)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可能性:价值澄清的价值多元与民主
1.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孕育了价值澄清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道德状况日趋衰落,价值道德观念混乱,传统的德育方法已不能适应这种社会变化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孕育而生。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化阶段,西方各种思潮以及价值观念从多渠道、多角度传入我国,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倾向,尤其互联网时代西方国家的各类传媒对我国的渗透也更为便利和广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通过收听收看国外电台与报纸了解国内时事性新闻的已达到17.1%,通过互联网访问《时代》、《华盛顿邮报》、牛津大学网页等,了解各类资讯信息的大学生已逾半数。当前西方国家利用先进便捷的信息传播手段,加大了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使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现象,这与价值澄清理论的兴起背景有极其相似之处。
2.“我的青春我做主”的“价值”与“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中的“价值”指个人的兴趣、爱好、理想与追求,是个人选择和认可的某种观念或事物。“澄清”就是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以个人的、独特的方式对多种可能选择进行不断的选择,最后形成自己认可和接受的决定和行动。
价值澄清理论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强调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结合,并特别强调情感因素。只有经过受教育者深思熟虑接纳和自主选择的价值,才能形成自我价值,其关键因素是受教育者的自觉自愿、珍视与珍爱。重视认知、情感以及行动的融合,是价值澄清理论区别于其他德育理论的重要特点。另一方面,价值澄清理论强调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真正的价值必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不是外部强制添加的结果。在涉及价值问题时,我们必须愿意给儿童以选择的自由。简单的说,任何强迫强制的选择根本就算不上是选择。例如,价值不可能由充满威胁或贿赂的选择发展而来。强调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反映了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融汇贯通的时代趋势。
(二)生命与意义融合的必然性:从心开始的和谐社会构建
1.“心起点”的生命教育
在一个经济繁荣而精神颓废、道德沦丧的社会,生命教育需要“从心开始”,肩负拯救人心灵的重任,体现出伦理道德的取向。如果说预防自杀、防止恶意伤害等的生命教育核心是教会人们珍惜爱护生命、解决生命个体存活问题,那么伦理哲学层面取向的生命教育则着重探讨的是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活着”等生命根基问题。台湾大学孙效智认为,只有对生命本源问题进行不断追问,才能有助于心灵摆脱面临功利时代、物质时代、纯技术时代的虚空和失衡,实现身心灵的均衡发展。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是一种追求完整人的全人教育,不论是人的生理属性还是心理属性都应该得到满足,是人的身心灵、知情意的全面、均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