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31:02
序论:在您撰写生命教育研究现状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众多选择、压力与挑战,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困惑。这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非常关注。从生命教育现状来看,一方面大学生中伤人等生命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刚刚起步,普及程度不够,生命教育实践处于探索阶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规律,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使大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1]。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1959年出版了《死亡的意义》,引发了美国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日本在1989年《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台湾东海大学从2004年开始,全校开设“生命教育”公共必修课程。2002年12月香港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命教育逐步引起我国教育领域的关注,最初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安全教育。九十年代末,大陆学者提出生命教育应该关注当代大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使大学生成为充满积极生命力的优秀人才。
在《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一文中,王晓虹认为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生命教育。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即生命的理念,指出学校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2]。戴曦提出尊重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能力,高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010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高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轻生等生命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并没有全面系统引导大学生构建科学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只将生命教育当成预防自杀的工具,流于形式,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落实成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仅仅成为解决大学生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只是针对突发事件而采取应急措施。高校在恶性事件发生后,例如有学生打架、斗殴、伤人或出现自杀等事件时,才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生命教育。当这些事件平息后,生命教育就不知所踪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的被动消极态度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开展与普及。
(二)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参与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教师资源严重缺乏,人员配置不到位,严重制约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安排生命教育及咨询人员时,更多考虑自愿的因素,教师和工作人员由大量未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兼职教师组成,能否胜任生命教育工作及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生命教育教师队伍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较少。
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命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附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依靠校内有限的教学完成,缺少生命教育的实践及专题性的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亟待拓宽,从而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应机制没有成形,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课时安排,生命教育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目前零散的教育方式使生命教育无法向更深层次的领域伸展。
三、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开展的,高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高校需要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生命状况,把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当前大学的教育安排中,使生命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积极开设生命教育课,编写与大学生心理相适应的生命教育教材,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评估机制等。高校还应将生命教育的成效与大学生的思想操行评定挂钩,积极推进生命教育。
(二)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提升教育者的生命素养。
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生命教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实施成效。我国生命教育师资匮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职教师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教师培训,使教育者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了解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胜任生命教育教学。首先,专业教师的培训,利用教育培训基地,培养掌握生命教育理论知识与技巧的生命教育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其次,对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过知识讲座及专家指导等方式,进行生命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
(三)开辟生命教育多元途径。
生命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开展。首先,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之中。生命教育从课堂展开,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生命教育不仅要传授生命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大学生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纪念日活动等社会实践,认识、理解生命的可贵。最后,开展专题教育。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专题教育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各种以生命为主题的读书、演讲等团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建构生命教育体系及实施途径,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感,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校;生命教育;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08-04
近年来,各级学校的个别学生自杀、杀人、虐杀动物等无视生命的消息频传,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引起了无数媒体的围观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强烈重视。学生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存有偏差,映射出了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生命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潮流与新课题,学校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提高生命价值,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已经刻不容缓,亟待改进。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学校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学校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并无太大的发言权,一直难以引领生命教育的潮流。从各级学校频频传来的自杀、杀人等新闻可以发现,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的多为新闻媒体,而学校则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对某些恶性事件避而不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更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其次,学校领导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感到迷茫。尽管有个别学校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但其开展形式却只停留于表面。如只成立所谓的研究所或举办研讨会,并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因此导致生命教育成了部分教授们的专利,仅仅在学校狭小的区域中活跃。最后,学校老师未意识到自身应担负的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是各学科老师(并非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教师)的必修课程而非专业性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从而造成某些学校特别骋请“专业学者”来校进行生命教育讲座,暴露出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做法的偏差。
(二)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不太合理
对生命教育的开展,诸多学校都未组建统一规划的管理部门,相关制度也严重缺失,因而难以从权利和制度上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施加压力,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此外,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投放的精力不够,师资力量非常稀缺。生命教育课程安排较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严重缺失也是问题之一。诸多学校没有广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未订购权威的课程教材,教师一般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参杂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便有相关教材,其内容形式也非常单一,指导性不清晰,也缺乏实效性,难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无从谈起了。
(三)学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第一,与生命教育部门相关联的其他部门的组建制度不够健全。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但当下很多学校负责生命教育的相关部门并未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如,生命观问题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但很多学校并未设立与生命教育密切关联的心理咨询部门。第二,有些部门形同虚设,两级分化严重。尽管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大部门已经组建,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如同虚设。另外,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统筹性管理,各行其事,对其他部门不闻不问,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对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第三,生命教育多为临时行为。大多数学校的生命教育,与其说是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如说是对学生戕害生命恶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一般是哪个学校“出事”了,哪个学校就会开展生命教育,而不是将生命教育当作一项日常教育工作来抓。更别谈建立相关制度了。
二、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因素影响,学校角色不明确
由于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特殊阶段,市场经济的浪潮对传统文化理念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导致很多学生在教育认知中出现了文化断层,未能深入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摒弃,但新的文化理念并未形成,新旧之间因为缺乏核心文化而导致文化失控。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了,这不免让学生感到无助与迷茫。另外,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学生的利己主义较严重,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等。这些丑恶的现象,让学生的思想、理念、心灵都倍受打击,使他们感到生存的强大压力,所具有的生命观也令人甚是担忧,因此,学生容易做出对自身或他人有危害的行为。再者,社会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观。一些期刊杂志、新闻媒体对自杀、杀人等戕害生命的恶性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意识,甚至让学生误以为生命就是自己的,自己有权利决定是生是死,因此,当其遭受挫折或倍感压力时,就极易产生轻生的念想。学校夹杂在社会与家庭之间,对生命教育的无所适从,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本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的学生的生命观如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程度等缺乏深入理解,于是在生命教育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人文教育不深入,学校教育理念滞后
学校本应是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的专业机构,对学生生命观的养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如今学校的教育中,专业技能教育更得到重视,而引导学生提升生命价值观的人文教育被慢慢淡化,导致学生渐渐缺少了对生命、自由、和平、真善美等人文价值的崇高追求。于是,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难以用平和的心态去客观评价,喜欢用激进的方式处理事情,最后慢慢走向极端。另外,在我国各级学校中,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打得很响亮,但却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因为面临着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若想“出人头地”,就唯有埋首于题海中。于是,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便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使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生命价值等问题。还有一点,学生计划性地、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一般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要求学校要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还较为单一,丝毫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来源于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对未来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投入少,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拥有一支健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要素。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必须具备一支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教育中,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呈现出明显的缺乏之态:在师资队伍的来源层面上,兼职老师明显偏多,甚至有些老师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层面上,多采用短促、集中的进修模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学习。教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老师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命观,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但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并不很高,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导致其自身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不够深入,因而也就难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另外,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大多以学生的升学比例为核心,考核方式一般以量化考核为主。但事实上,德育无法量化,生命更不能量化。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差别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往往这些基本的常识会被人忽视,在学校一贯坚持的“一刀切”的教育评价制度下,老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人”,而非 “智慧人”、“德性人”。
三、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首先,应该明确生命教育的新理念。生命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是学校人文教育改革的新契机。任何改革的开始,都必须先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学校生命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需要以人文教育理念的变革为基点,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缺少生命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必然是虚而不实的,因此,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先明确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应该营造人文教育环境。从某种层面上讲,教育的根本是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教育一旦被忽视,学校也就形同虚设了。因此,学校应明确人文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文教育环境,通过将生命教育引入人文教育中,以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气息,是以学生为表率的文化观念。学校应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洗礼。这就要求学校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重心,以行为文化为指导,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精神环境,优化校规校风。另外,学校各级领导要强化管理,通过校内的各种宣传栏目、广播媒体等途径传播生命教育,同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科研学术,为学生的人际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以舒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从校训、校风、党团活动等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以让学生更多地享受生命的激扬,最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自身及他人生命的感恩与珍视之情。
(三)充实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教材是教育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枢纽,是教学活动的基本配置。因此,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校内、外专业队伍统一编写高水平的指导性教材。同时不断进行课程完善,在保证生命教育成为选修课的前提下,争取将其上升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并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程,让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负责教学,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此外,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估一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基本点。所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可以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并凭借心理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育,将生命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生命教育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门具有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与大多数理论学科区分开来。生命教育需要直接将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的生命里,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规划地进行教学,正确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关联性,并注意二者在教学时程中的合理分配。正常情况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可行,全部的案例分析也不切合实际,应该做到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巧妙结合,以引导学生的认知,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刻、深入。
(五)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深入人心的、触及灵魂的,因此,不能只停留于课堂教学,而是要在课堂之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走进社会,真正体验生命的真谛。学校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生存扩展训练,让学生体验生存的不易,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组织无偿献血、社区义工、扶贫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温情,从而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殡仪馆等场所,以提升其生命意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比,课堂教学是理性的,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能为生命教育提供无限的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增强学生承受困难、面对压力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搞好了,生命教育才能更有深度。生命观问题与心理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出现生命观缺失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必须配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加大普查、测试、评估等心理干预的力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开展心理测试、心理讲座、个人辅导、心理治疗等活动,多管齐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预防与诊治。
四、总结
社会复杂多变,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与淡薄的生命意识,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因而映射出的学生生命观的变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命教育也因此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然而,纵观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其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与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生命教育规划不合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关。因此,为了解决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确保生命教育顺利开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充实生命教育内容与方式;加强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指导作用等。当然,对生命教育的探索远不止如此,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才能将它带到坦途,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后续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宏森.外滩踩踏:青少年生命教育警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176):13~19.
(1.安徽财经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蚌埠 233000;2.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在对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理念出发,重新审视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逻辑;教学组织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性。并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对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进行了构思,提出:制订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的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生命间的尊重,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生命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缺憾;实践构思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91-0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4144)
学者叶澜于1997年发出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召唤,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认为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教育应当是生命化的教育,应当向着人的生命本真回归[1]。一些生命教育的研究者,对“生命”的内涵作了概括,即:完整的生命包括生理学角度的自然生命、心理学角度的精神生命、社会学角度的社会生命三个层面;同时也归纳了生命具有有限性、生成性、发展性、独特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性、完整性等特征[2,3]。在“教育”积极探索回归生命的浪潮下,我们的学校体育也开始了自我的反思与变革。因此,高校体育也应该积极投身于生命教育的大潮中。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教育,伴随着体育教改的大潮,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前高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极有可能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割裂,使其体育课程丧失了应有的生命活力和意义。
1 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不足
笔者实地访谈了安徽省16所办学条件相对优越的高校,总体来说,这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现状主要存在四点问题。第一,教学目标制订比较全面,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五个领域的目标均有所涉及。但是,落实效果不尽人意,尤其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用“形同虚设”来形容并不过分;第二,教学内容均为竞技运动项目,个别体育条件好的学校,增设了轮滑、定向运动等新兴内容。然而,具有自身专业、职业特点的,能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的校本课程完全没有;第三,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多数学校只是口号,个别学校在高喊口号的同时,竟然使体育课堂成为了“放牧场”,错误地成就了“放羊式教学”;第四,教学评价笼统且片面,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在绝大多数院校只是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本采用“考核+平时”模式,但是“平时”各校差异显著,多数学校“平时”即为体育课堂中的表现,极少数学校“平时”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了课堂表现、课间操出勤率、晨跑出勤率、参与运动会的成绩等等。但是,没有学校将学生学习的进步度融入考核体系中。[4]
2 “生命教育”理念下重审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缺憾
由于体育教学的主体因子是人,“教”和“学”是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因此,完全脱离生命的体育教学是不存在的,不论是传统体育教学还是现代体育教学,都应该是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的。高校教育,作为近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教育体制,其体育教育在当前教育思想频繁交流与激烈碰撞的时期,由于教学思想的偏差、传统教育观的影响及教学实践的操作技巧等等问题,加之高校自身师资力量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等客观因素,更是突显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内容贫乏,教学形式单调,教学评价片面的弊端,故而,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在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中没有被提升到应有的地位。
2.1 教学目标的设置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与独特性
马卫平教授说过:“学校体育目标应关注‘全人’的发展,关注学校体育与人的成长、发展的关系,关注个体生命的成长,关注生命活动的释放、生命情趣的体验和生命的价值取向”[5]。然而,大多数高校在制定体育课程目标时,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系统的整体性和学科结构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生命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了课程目标没有从学生的整体发展出发,课程目标过分偏重于学生的自然生命体质的增强,轻视学生的精神生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忽视学生的社会生命人际交往、组织协作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生命亦是如此。生命的独特性,可以理解为个性的独特及遗传素质上的独特。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等等“以学生为主体”及“全人”的教学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单从课程目标制定这一环节来说,鲜有高校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及遗传素质的差异融入课程目标之内,学生独特的生命发展愿望同样无法融入体育课程目标之内。因此,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表现,总是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发展逻辑
人是特殊的、有意识的生命体,不断地在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升华。学校体育在滋养人的生命、促进人对生命自身的超越、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程内容作为教学的灵魂以及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将直接影响学校体育能否充分发挥对于生命体的作用。
目前,高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绝大多数高校秉承着“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理念,忽视了高校学生生命发展的“职业性”、“技能性”特征,致使教学内容背离了高校学生职后生命发展逻辑,而高校学生也因此成了竞技规范下运动技术、技能的“傀儡”。如,实践教学多以教材化的竞技项目及游戏类内容为主,缺乏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课程;理论教学基本为运动技战术分析,缺少能够适用于学生职后生活需要的运动保健学内容。高校的这种“竞技化”的内容设置,忽略了高校各专业的学生在从业后的工种特点,远离了学生职后的生活实际,消减了体育教育的功能,抑制了体育教育效益的延续性,最终使高校体育教育无法良好地服务于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
2.3 教学组织实施忽视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生命主体和对象融合为一体。学生的生命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乐趣、激情、超越、失败、成功,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体验是体育运动的第一性[6]。而目前体育课程的实施却“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7],高校体育教学同样如此。
在众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把“增强体质”放在首位,重视学生体验体育对自然生命的作用,忽视学生体验体育的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价值。因此,体育固有的公平、拼搏、竞争等本原精神,被轻易地淡化,学生的精神生命得不到应有的生命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沿袭了“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情绪反应、态度特征等缺乏积极的关注,师生间、学生间除了体育知识的交流外,缺乏其它方面(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交流,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平淡,学生的社会生命无法体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与多边性。
2.4 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动态生成性
人的生命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因此生命具有生成性、超越性。生命教育目标是促进生命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该目标是依靠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而动态达成,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时,必须将这个“动态生成”列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中。
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考核评价的多元性、综合性,但在实际的学习评价中却“只见对体能、知识与技能的量化测试与打分,不见对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只见用统一的量化标准去评价全体学生,不见过程性评价、定性评价以及相对性评价,或者说它们没能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绝对性评价很好地相结合[8]。”此外,由于高校多为升格型学校,在扩招的背景下,体育师资年轻化特征明显。许多青年教师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更是中规中矩地按照“体质测试标准”及“技能指标”,完成评价工作,以至于一些体育基础差的学生产生惧怕体育考核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的厌烦情绪。究其原因,便是这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度、努力度,忽视了学生生命发展的动态特征。
3 “生命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构思
学者陈旭远把生命化教学概括为:“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到焕发,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它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不是单纯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而是在使学生具有正常的情感体验,具有真善美的人格,个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给予教师职业生命的满足,使师生双方生命都得以发展,实现完整的教学过程。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9]”
3.1 制订关注生命、发展生命的教学目标
如果从生命的角度理解体育教学,“体育教学”应该是为提升学生生命质量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结合高校学生生命发展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制订系统有效且和谐统一的生命化体育课程目标。总体来说,高校在制订体育课程目标时必须关注生命,同时注重目标的可达成性,切忌目标虚大、不切实际。
要把生命的内涵及特征放在首位,分别制订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并把生命的特征融入教学目标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如,在自然生命层面,根据高校学生的职业特点,制订发展职业体能的教学目标;在精神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就业走向多为蓝领阶层的特点,制订历练学生意志、发展学生个性、完善学生人格的教学目标;在社会生命层面,针对高校学生因职后地位卑微可能产生的自闭、怯懦等心理,制订提高学生社会融入力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与人相处、与物相处、与环境相处的能力。
3.2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
徐国庆认为,工作逻辑应当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合理选择[10]。而此,也暗合了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宗旨,即“生命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11]”。就高校而言,其教育目标具有显著的职业特征,而这些职业的工作性质多以体力劳动为主,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体能。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职后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以学生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设置真实而生动的生活情景和任务型的课程内容,为学生职后的生命发展奠定体能基础。例如,机电专业应针对车工、切削工等工种特点选择发展肩带、上肢力量以及下肢静力性耐力的内容,同时应安排有关局部肌肉的放松、保健按摩等内容。
总之,面对职业工作的高强度和职业病逐渐增多的情况,高校体育必须把实用性课程内容作为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理念,将职业体能与职业保健的内容融入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大力开发对学生职后生活有指导意义的,能够为学生职后生活服务的,促进学生职后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校本课程内容。
3.3 教学实施过程强调生命间的尊重,关注学生的身心体验
体育教学环境的开放性特征,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过程确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管理过严,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及体育教师产生厌恶感;管理过松,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会使体育课堂形同散沙,最终形成了“放羊式教学”。在这种极易偏左、偏右的教学情境中,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保证体育教学的张弛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刘良慧教授曾说过:人性中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不断尊重他,他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即使是最差的、最调皮的学生也会被你的真诚和尊重打动、折服的。尊重是心灵沟通的“灵丹妙药”[12]。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本着尊重生命的原则对待学生,用自身对待生命的态度去感化学生,使学生体验到生命间的尊重是相互的。长此以往,不仅优化了课堂氛围,而且提升了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体验是人的存在方式和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13],因此体育课程应该使富于感性的学生把身体运动与自我存在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同时,也要根据价值规律,使学生亲历学习的“情境”,感知运动的快乐与挑战,从而体验体育运动在肢体和精神上的超越。从宏观上来说,生命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实施,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完成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例如,在精神生命层面,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指出其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而加以纠正,使学生在生命体验的过程中,练就正确的思维方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以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自居,应允许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要素提出质疑,并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与交流,共同解开疑惑。在这个解惑的过程中,教师的坦诚、求实、谦和等人格魅力会自然而然地浸润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给学生的精神生命留下深远的影响。
3.4 关注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构建生成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教育的生命机制,评价要激扬生命,而不是要控制生命。[14]因此,生命教育语境下的体育学习评价,在理念上必须充分体现人性化,承认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承认生命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主动去发现和识别每个学生的特点,尤其关注那些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存在不足的学生,注意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评价的反馈促进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的生命发展;在形式上要从结果走向过程,从身体走向心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在面对学生的体育成绩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尤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关注“过程”而促进“结果”的提高。
此外,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是体育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15]。基于此,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理念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包括,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关注学生的完整生命,并且目标是否切实可行;在教学过程上是否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将生命的整体性与独特性有机融合,彰显生命的自由性与生成性;在教学效果上,是否具备促进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持久性与迁移性,体育教育效益是否能够终身为学生的职业生命服务。
4 结束语
生命教育是关注生命,提升生命的事业,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以生命存在为前提的,同时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最终目的是发展、完善学生的生命,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审视高校体育教学现状,重构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是在生命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得到的一个全新的高校体育教育观。虽然笔者暂且搁笔,但是,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生命化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架构,还有待于众多高校体育工作者共同出谋划策,为高校生命化体育教学改革尽一份本职之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6-158.
(3)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16-18.
(4)童锦,刘秀兰。“安徽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项目结题报告[R]。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处(JG0601),2008.12.
(5)马卫平.复杂性思维视野中的体育研究对我国体育研究中的思维方式之反思[J].体育科学,2007(1):78-86.
(6)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7)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6.
(8)武云飞.赴英国考察体育课程后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我们缺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7(7):58-59.
(9)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71-74.
(10)徐国庆.职业知识的工作逻辑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39-42.
(11)张磊。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J]。体育学刊,2008(6):75-79.
(12)刘良慧.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267.
(13)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0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路径
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意义观的教育,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知与行合二为一的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我国当代大学生是朝气蓬勃,受过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与社会思想的前沿群体,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国家与社会的栋梁。他们的总体素质是比较高的,然而也有为数甚多的大学生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常常会感到困惑和迷惘;自杀,自残,杀人于暴力等漠视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生命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媒体的关注点。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在实施路径上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进行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生命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原则、内容、体系结构及途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高校对生命教育流于形式,对生命的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以及对生命教育的教学团队建设队伍方面。
(一)高校中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流于形式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普遍都没有开设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或举行与生命教育相关的活动,而只有部分高校,如医学类的高校才有开设生命教育的课程,且也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生命教育课程教材。这些开设有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也不太高,基本上开展生命教育的课程教学时数是否足够,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以及考核形式是否合理等问题都没有确定的机制与机构来规定。这是都是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流于形式主义的表现。
(二)高校没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学团队
教学队伍中有没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是一个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教学团队的高校一般要比没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教学团队的高校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建设这方面质量要好。各高校在生命教育这方面的师资队伍明显不足,大部分讲授生命教育课程的都是思政部的教师,没有专业的生命教育方面的教师。而且有些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认为在课堂上与大学生谈论生死问题过于沉重,或者只讲“生”,不讲“死”,在生死观问题上避而谈之或闪烁其词,这样没能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反而导致大学生对生死产生错误的思想。总言之,高校中没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学团队是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之一。
(三)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
前面提到的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流于形式与高校中没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学团队两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造成的。高校中生命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举行生命教育课外活动或讲座,生命教育制度的制定以及高度生命教育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培训等都需要经费的投入。高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也是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和生命教育产生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种种不到位的现状引发大学生自杀,杀人,暴力等漠视生命的案件时有发生。据部分学者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所作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差异,但是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观是存在问题的。如,在对他们自身的生命的认知方面:部分大学生(约占 20%)的生命意识淡薄,他们缺乏对自身生命的感性认识对未来,没有信心。部分大学生则对他人的生命则表先出漠视的态度,不尊重他人的生命。而在对待自杀这一敏感话题上,倾向于持肯定态度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而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教育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而且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呈上升的趋势,而我们社会各种企业公司需求的岗位数量却变化不是很大,造成社会上就业人数远远大于岗位所需要的人数。另外,由于他们大学毕业,对工作薪酬和环境的期望都比较高,对那种累重的工作,他们不愿意去做,怕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工作薪酬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又部分大学生由于压力太大,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今年4月30日中午,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二年级硕士蔡洁挺同学因找不到工作,也无法按时毕业,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压压力大是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与生命教育产生的一个原因。
(二)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压力
面临经济压力的大学生他们主要来自贫困家庭。许多大学生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家庭,他们家庭因为供一个孩子读大学而欠债累累,这些孩子往往相对比较内向,更多考虑的是更多的是考虑如何筹集学费,如何还钱,而致使他们压力过大,当心里承受不住的时候变会产生自杀的念头,这些都是造成他们漠视生命,漠视生命教育的一个诱因。
(三)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
大学生永远都需要面对的主题就是学业压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都很大,他们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为了使自己成为全能的人才,他们去考很多证书来应对就业,因而就造成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有些人考证书话了很多的钱,也没考到想要的证书,从而当心理承受不住的时候诱发对生命和生命教育的漠视,导致自杀或者其他暴力行为。
(四)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人际压力
现代大学生承受的压力很多,其中人际压力,包括如何与他人交往,以及恋爱情感等都成为他们当中部分学生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大学生因为无法与室友和睦相处,造成很大心理压力,甚至有些出现心理疾病,变得性格孤僻,自闭,不愿与人交流。这些压力都成为当代大学生漠视生命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诱因。
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制度机构的打造
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并有效开展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项目,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必需要重视,并在制度机构方面做出积极的建设。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有益经验,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组织,来规划全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项目。再有省部级教育局以及各高校结合各省市级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组建专门的机构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方面的管理与部署。其次,还必需要完善在生命教育方面法律制度的保障。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起步比较晚,大学生生命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还不成熟,相应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所以必需要完善生命教育方面法律制度的保障,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要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这方面法规的监督管理力度。
(二)教育队伍的培养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培养和建设具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让广大教师自身首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为生命教育教学实践培养骨干力量并推广到每一位教师。一是教育部门需要求高校中思政部的教师都要接受生命教育能力课程的培训,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生命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方法。这是因为思政部主要是管理学生思想这一部分的,生命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属于这一模块的内容。当然,在培训进行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的培训形式,沙龙与课程培训等。而在课程培训时可以采用社会榜样的示范以及反面案例的警醒进行。二是要对全校其他的各科的教师也要定期参加生命教育能力课程的培训,帮助广大教师了解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他们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把生命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高校中的教师高度的生命素养,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都形成对生死的积极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三)教育经费的投入
除了以上这些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路径外,还必须要国家教育局部门加大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经费的投入。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专项教育经费包括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的编写以及相关著作、文献的支出;邀请名师专家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培训费用;邀请名师专家对大学生开展讲座的经费;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的经费,以及相关法律文献的制定与实施等等各方各面都需要使用经费。国家必需要重视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建设,并在经费上提供充足支持进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切活动,同时必需保障生命教育经费使用到位,开设专门的监察部门,保证公开、公正、高效地投入到“大学生生命教育”项目中,使得经费确实落到实处。
总之,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种种现状以及大学生漠视生命与生命教育的种种案例及原因,都在昭示着我们必需要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而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需要确实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路径,使得高校具有高度生命素养和生命教育能力的教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更好地引导高校大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真正含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其身心得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泽环.敬畏生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哲学和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 张湘富,张丽颖主编.大学生生命教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樊富珉,贾主编.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 宋艳冰.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途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04).
[5] 赖雪芬.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J].教育评论, 2005(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33―03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什么是生命价值、怎样评判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它涉及人怎样认识自身的价值,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怎样有意义地度过人的一生。
生命价值观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直接影响其行为,及时发现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特别是对极端的生命价值观的判断是减少大学生极端行为、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伟大和崇高,了解生命的意义;关注、尊重、热爱自身和他人的生命;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自觉提升生命的价值,促使大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实践人生理想。
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分析
以哈市某高校1.98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生命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校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我们发现:
(一)大学生对生命意识认知清晰,接受生命、热爱和珍惜生命
对生命意识的认知是生命价值观确立的基础,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才能够接受生命本体,热爱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的价值观。在调查中64.3%大学生曾经有过类似“我为什么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的追问,34.7%大学生认为“夜不归宿、通宵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是不珍惜时光甚至是浪费生命的表现;87.8%大学生选择“一定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60.2%大学生认为同学间打架伤人事件“那是伤害同学和自己身心的行为,不应该做”。这说明大学生对生命意识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思索并探索生命的本体价值,接受生命,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可贵,热爱生命,具有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能坦然面对死亡
生命价值观不仅包含个体如何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也包括其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生死观,深刻地影响着生命价值观,个体对死亡越是觉知、越是了解,他们对于生命的认知就越积极,越能更好体验生命,越能获得整体的生命价值观。在调查中83.7%大学生对死亡的态度是: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亡是自然规律;62.2%大学生对汶川大地震最深的感触是珍惜每一天,创造生活,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53.1%大学生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理解是,不赞同,没有了生命,何来价值。这表明,大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死亡的同时,努力探寻生命的意义和思考生命,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大学生对自杀理解不全面,对自杀现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有研究认为,自杀死亡在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死因中位居前列。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时期,许多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自杀的理解更是不够全面。调查发现:69.4%大学生在回答“当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如失去亲人、失恋、残疾、疾病折磨等,你会选择自杀吗?”回答是:绝不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不会轻言自杀的;他们在回答:“你如何认为自杀?”46.9%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11.2%大学生认为自杀是对生命的轻视,不可取;38.8%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3.1%大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在对自杀行为持否定态度的同时,对自杀现象已经形成初步的认识和思考,但对自杀的理解不全面。
(四)大学生强烈渴求接受生命教育,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生命教育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唐娜・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并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我国,最先实施于辽宁和上海。调查中84.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外国实施生命教育的情况,4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他们强烈希望学校开设美术、音乐、形体艺术课程来调节紧张的学习和生活。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为实现事业理想,不断进取的生活方式,表示在生活中一定会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充分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使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命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深刻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教育的同时,渴求接受生命教育,体验丰富多彩、有意义的人生,全面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五)大学生存在自身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希望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一个热门话题,调查中大学生们认为自身发展有不和谐因素”,主要是:30.6%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我的不和谐;26.5%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人际关系不和谐,12.2%大学生认为自己存在与自然的不和谐,30.6%大学生认为存在自己与社会的不和谐。66.3%大学生坚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54.1%大学生相信和谐社会的目标应该会实现,33.7%大学生坚信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而且一定会努力做一个和谐的人。构建和谐社会就包含和谐的生命存在,一个和谐的生命必然要求身心健康的统一。调查中大学生表现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需求,大学生希望保持身体的健康,还拥有健康的心理。他们还认为人活着要有价值追求,出现的困难或逆境是不可畏惧的,它属于生命,仅只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教育大学生深入思考、客观评价、逐步认识自我,形成成熟自我意识,健全人格,保持良好情绪,和谐的人际关系,勇于面对挫折,调整积极心态,创建和谐的生命存在,达到身心健康统一、和谐发展自我。
(六)大学生关注社会贡献与生命价值的关系,把金钱作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个标准
大学生关于“人的生命价值最主要的标志是”选择情况的排前五位的依次为德行、才能、成就、社会贡献、金钱。可见在关注才能、成就、社会贡献的同时,金钱成为衡量大学生生命价值的主要标志之一,86.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林德发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影响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四个主
要因素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是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变化的现实基础。它在强化了大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的同时又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变得务实和狭隘。因此,由社会环境所带来的这些消极效应是当今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产生倾向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实施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应注意:首先,尽管大部分大学生有正确的、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但依然有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不懂得自己和别人甚至他类生命的可贵、可爱,因而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的生命;其次,部分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生活没有目标,过得马马虎虎、得过且过、麻痹自己浪费光阴,不去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再次,高校的生命道德教育还较薄弱,学生渴求更多生命道德教育方面的讲座或活动,以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观的改变和完善有所帮助。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途径
李若衡、杨静(2006)的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在总体向上的背景中表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向,多数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同时也存在部分令人担忧的消极生命价值观。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个体所持有的生命价值观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对自杀的态度。有效解决由于大学生生命价值意识的失落引起的种种生命危机,促进大学生提升生命价值,感受生命美好,实现生命意义,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发展。
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大学生的经历、人格特征、生活态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有密切关系。它不仅需要学校的积极努力,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还需要自我人格的不断完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与自我的整合,创建学校教育与自我、家庭、社会教育的支持体系,这样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
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自我的观察和内省,以及他人的态度和评价,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从我与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通过与人比较认识自己。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人比较是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即从活动的结果和做事成败经验来了解自己。其次,教育引导他们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我。在欣赏独特自我的体验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反省,自我修正,完善自我、悦纳自我、珍惜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最后,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强自我修养,加强群体自我教育。
(二)环境教育
1 家庭教育。孙莹认为,家庭若给予子女积极和珍爱生命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那么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就表现出积极、珍惜生命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消极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子女的生命价值观则呈现消极和狭隘的特点;家庭若给予子女自我控制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则子女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应促进子女形成积极生命价值观,教会子女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生活中让子女体会生命的美丽,正确认识挫折,勇于面对挫折,从而眷恋生活进而珍惜生命。
另外,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能给家庭成员带来快乐,能使他们体验生命美好,唤醒他们愉悦的生命情感,加强家庭成员之问的情感交流与感动,在家庭中体验亲情和责任,那么他们就能树立珍爱生命的信念,体察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2 学校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教育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起主导作用。
学校开展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可以从确立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两课”的融合,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与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审美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开展各种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渠道予以展开。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加重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的生命基本规律,掌握青年期心理调适的技巧,正确地认识自我,承受挫折、培养良好情绪、发展健全的人格,改变其心理品质。
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离不开生命教育。大学生遵循生命规律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归属感,懂得生活的意义,体味生命中的真、善、美,让自我在职业中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引导大学生适当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掌握生命的有关知识和原理,真正体会生命与生存的含义,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生理与心理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3 社会教育。在社会变革对大学生观念的冲击的背景下,大学生们如何评价人生价值,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大部分大学生在评价人生价值时认为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但贡献与收入相结合才最能体现人生价值。戴曦认为,影响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变迁和价值观的转变,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冲突,缺乏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组织等。首先,充分利用社会媒体作用,发挥媒体优势,坚持正确的舆论向导,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进行正确的引导。其次,努力营造利于生命成长的社会环境,社会应为大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条件,促进每一个生命个体在各种形式上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最后,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多方努力和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3]孙建华,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调查及对策研究[J].文史博览,2005,(14):57―59.
[2]张文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4.
[4]林德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3,(10):9―12.
[5]陈文斌,刘经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9):83―84.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17-0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摘 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原来生活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迁徙”,并且规模逐渐加大,这就导致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
关键词:留守儿童;生命关怀;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来生活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迁徙”,而且规模逐渐加大,这使得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开始日益突出。我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通榆县第三中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况
此次调研区域选取通榆县第三中学校招生范围的“两镇”“两场”“一乡”(鸿兴镇、双岗镇、双岗鹿场、第二良种场和八面乡)。为了确保本次调研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主要是父母双方(含离异后抚养孩子一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13~17岁之间,调查共涉及12个班级,总人数353人。据统计,第三中学招生区域所辖人口27300人,在27名被调查对象中,父母双方均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生共19人,占70.4%,父母中有一方外出务工的比例为29.6%,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7.7%,较往年呈上升趋势。
二、我校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调研,我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很多负面影响。被调查的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思想品行等方面,明显差于正常家庭学生,整体状况不乐观。从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亲情关怀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父母亲情的关怀,往往会觉得生活缺乏安全感。根据我的调查和座谈的情况看,多数留守儿童都表现出对父母的情感依恋和对父母安全的忧虑,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同时在调查中我也发现:随着父母回家探亲联系次数的减少,留守在家的子女在与人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学业成绩等方面的障碍明显上升。
2.留守儿童的性格存在一定的缺陷
由于外出务工父母常年从事的多是体力活,他们的工作劳动强度高,空闲的时间少,因此与孩子联系的次数很少。在问卷调查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的联系方式,由此可见这些外出务工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导致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和孤僻,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性格发生了变化。另外,在调查中我们知道:放v溺爱型监护人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溯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可怜,舍不得去管,所以这些留守孩子几乎是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这就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逆反心理等极端性格。
3.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通过学习出息的几率不高,所以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初中毕业,然后跟自己外出打工。还有一方面就是监护人对留守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介入。从我校留守儿童的调查情况来看,有88.9%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委托其他亲戚监护的仅占11.1%。这个监护群体普遍年龄大,身体不好,而且文盲比例高,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帮助留守儿童,而且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也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再加上这些老人还要承担家务劳动,根本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4.大多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
调查数据显示,我校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很少,关注度不够。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求助对象是教师(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6.7%),第二为同学(占留守儿童总数的22.2%),第三才是亲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1.1%)。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身变化和学业压力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产生许多烦恼,这时的他们就需要找人倾诉,同时也更需要监护人正确耐心的引导。由于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与父母的交流,而监护人又没有时间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时间久了就会使这些孩子产生缺乏自信、消极悲观等心理问题。
5.留守儿童存在行为上的偏差
很多留守孩子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与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的错误,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调查中我发现,近50%的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而且偶尔与祖辈产生矛盾,在学校常有说谎、迟到、旷课、逃学、纪律散漫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聚一起喝酒,酒后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