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31:02
序论:在您撰写体能训练概念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 体适能 研究 辨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6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used the Internet and the journal retrieval methods to check up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in the past 30 years,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research contents and emphases are different. In the first part, the from the fitness concept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verview begin, further to the fitness training of basic concept analysis, to finally be able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effect for theoretical guidance.
Keywords physical fitness; research; differentiation and analysis
1 体适能概念的研究概况
1.1 国外研究概况
李艳蕾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文章中指出了体适能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19世纪,萨尔金特博士设计出了一整套身体训练课程,他对体适能下了一个定义,他也是最早的研究体适能概念的学者,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了身体状况对生活和工作的适应能力。肯尼迪总统召开的“体适能总统会议”中,第一次把“体适能”这一名称正式提出来。①
体适能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971年美国的总统体育与竞技委员会把体适能解释为:它是指个人能够胜任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身体适应能力。20世界70年代美国体育界对体质进行了重点研究,按照适用对象的区别,分为与健康相关的体质和与运动相关的体质。②程娟,李建设在《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体适能的概念是美国科学家于1987年正式提出来的。③
每个国家和地区对体适能的定义虽不同,但总体上把解释为人的身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他们认为体适能包括了生活、机能、结构三个层面。德国对体适能的研究较广,M.Rakovac在(Physical Fitness or active and inactive women aged50-60)一文中指出,运动能够明显改善身体成分、有氧适能、平衡能力、肌肉适能等。④外国学者SchUrr认为影响工作效率有很多因素,所以有等级的区别,体适能好的人,其实就是所拥有的级别较高而已。⑤
1.2 国内研究概况
体适能的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Fitness一词可解释为适当、适应性,因此,有人把它理解为健康的意思。我国台湾省和香港地区的运动生理界把Physical Fitness翻译成体适能。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已经把它当作体育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是指机体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并充分发挥自身机能的一种能力。龚忆琳先生在《何为体适能》一文中指出:当人们的身体处于没有慢性疾病侵扰,有足够的体力和信心去应付工作的挑战及突发的紧急状况,并且还有余力去享受闲暇的娱乐生活的状态,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体适能水平较高。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除了应付生活工作,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且还有余力去生活娱乐的能力。这也就是说,如果拥有良好的体适能,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就会感到体力充沛,生活舒适并且远离疾病。香港学者钱伯光在其所著的《KEEP FIT》中详细解释了体适能的这一概念,文中指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大类。技能体适能是健康体适能的延伸,健康体适能是技能体适能的基础,两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在中国大陆,对这一名词的探讨和解释较晚,目前对体适能概念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季浏在《体育教育展望》一书中,把体适能解释为:“使每个人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本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来增加体能,以保持住最佳的健康状态”。笔者结合前面大陆学者对体适能的解释,作出了新的定义即:“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出适合个人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来增加体能,以适应生活、工作和娱乐”。这与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处方较为相似。它包括了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两大类,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身体成分、肌力和肌耐力、心肺耐力和柔软素质五类;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六类。
2 体适能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目前,与体适能相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体质、体能、身体素质、身体适应能力等;只有搞清楚这些概念的的区别与联系,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体适能”这一新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把体适能定义为:是指除了应付工作之余,身体又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体适能与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大辞海》中认为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长期的体育运动是提高体质的有效方式。《大辞海》中指出体能是体质的一个方面,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良好的体能是完成各项工作和保持良好心态的基础。身体素质是体能的一方面,它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它包括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五大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运动基本技术,提高运动成绩以及进行训练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学校体育大辞典》把身体适应能力解释为:人体对所处环境的协调应变程度。它包括自然环境适应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两类。
体适能与体质、体能、身体素质、身体适应能力的概念较为相近,体适能较其他几个概念包括的内容多一些,包括了技能方面和健康方面,体能是训练中使用最广泛的概念,一般人也认为进行体能训练就是身体素质的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较前两个概念更为具体,主要是针对身体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等素质的训练,身体适应能力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概念,一个人身体适应能力突出意味着生存能力较强。
3 体适能训练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目前,与体适能训练相近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体能训练和身体训练。体适能是指对生活、运动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它包括了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两类体适能。因此,体适能训练就是加强对生活、运动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的训练。吴萍在《民族高等院校体育教程》中,认为: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并避免运动损害的重要过程。进行体能训练,可以增加人的肌肉耐力、肌肉力量、心肺功能、敏捷度、协调性及自信心。科学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进行比赛前的必要准备。白永正,权黎明在《教学与训练》中指出:身体训练也称身体技能的训练,俗称体能训练。这一通俗解释被多数人所理解和运用。
体适能训练涵盖范围较广,既包括了体能训练,也包括了身体成分、反应时等测试,对身体成分测试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目前的体质,因此体适能训练相对体能训练具有训练前的指导作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的身体状况作出运动处方。
4 体适能训练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4.1 国外研究概况
在研究的过程中,作者搜索出国外体适能训练有关的文献并不多,李艳蕾在《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中指出:体适能训练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以美国的发展为主。19世纪,美国的萨尔金特博士设计出了一整套身体训练课程,当时,他对适能作了定义。这种训练就是最早的体适能训练,是体适能训练的最初发展。程娟和李建设在《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体适能概念是美国的科学家在1987年提出的,当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计划。这种教育计划也就是体适能训练计划。
4.2 国内研究概况
任渊,王润平在《足球运动员体适能训练研究》中指出:体适能训练主要由爆发力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及协调性训练五种训练所组成。李志宏等在《浅析“体适能”概念对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影响》中指出:体适能概念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应用代表了运动训练的生物学观点。运动训练是对人体适应能力的开发,这个适应能力包括了对环境的适应、对运动的适应以及对社会关系的适应等。王峥等在《体适能对促进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训练的探讨》中指出:全面的体适能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适能训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般体适能训练和专项体适能训练。曾灿文在《我国普通高校篮球体适能训练实验研究》中指出:根据体适能结构的划分,高校篮球课程体适能训练也可分为针对竞技运动体适能的训练和发展健康体适能的训练二大类。体适能训练在国内已被较多的学者所关注,目前欠缺的是互相之间的讨论太少,没有确立一个人们都能接受的概念和内容。
5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体适能训练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研究的核心思路是基本一致的。体适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运用,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探究的对象。但当前在学校的运用尚不成熟,并且其概念尚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文章通过研究,初步把体适能训练定义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出最适合本人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来增加体能,以适应日常的生活、工作、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体适能训练可以由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也可以由教师或者教练来制定。体适能训练的对象广泛,既可以是运动员也可以是一般群体,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地域国籍都可以进行体适能训练。对体适能训练的研究尚还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文章的研究为体适能训练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解释,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机能。
注释
① 李艳蕾.太极拳运动对老年女性体适能和体质指数(BMI)的影响[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4.
② From Reprinted Principles&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1st edition,byol999. with permission of Wadsworth a division of Thomason Learning.
③ 程娟,李建设.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1.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念与内容体系概览; 2. 身体运动功能动作筛查方法与应用;
3. 激活肌肉和神经系统的练习方法; 4. 提高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基础动作练习方法;
5. 提高青少年协调用力能力的动作整合练习方法; 6. 提高青少年快速伸缩力量的练习方法;
7. 提高青少年速度与多方向移动能力的练习方法; 8. 促进青少年体力恢复的再生练习方法;
9. 提高青少年能量代谢能力的练习方法; 10. 提高青少年最大力量的练习方法;
11. 提高青少年旋转爆发力的练习方法; 12. 提高青少年躯干支柱力量的练习方法。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首都体育学院青少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向的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田径专业的教学训练工作,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青少年学生体质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水平。为配合本专题,作者将竞技体育领域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方法学校体育教学化,以期更好地指导、运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旨在服务于普通青少年学生群体,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体质,为一线教师从操作层面提供一个较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案。希望广大教师以此系列专题为基点,认真学习其教育教学原理,领悟案例设计思想,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当中,并设计出更多有效提升学生体质的课堂练习内容与方法。
摘 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按照最佳运动能力发展的金字塔结构模型和逐级进阶模式,较好地将功能动作筛查、肌肉与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加速与多方向移动、力量与旋转爆发力、恢复与再生等内容实现了无缝链接,充分体现出以提高运动能力为目标的训练新特征,其核心理念反映出身体训练已从重视提高肌肉力量的低端要素,向提高动作质量与控制的高端要素转变。
关键词: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12-03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起源于医学的功能康复训练,兴盛于职业体育,它所包含的功能动作筛查(FMS测试)、肌肉动员与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动作整合、专项动作准备、加速与多方向移动、力量与旋转爆发力、能量系统发展、恢复与再生等内容,不仅较好地服务于国家队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而且还可以转化为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用性方法。本文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定义、内容体系作为系列专题文章的切入口,在后续的文章中将逐一介绍上述系列专题,以期让广大读者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有一个全面了解,更好地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身体运动功能练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切实为增强青少年体质服务。
一、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理念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宗旨是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整合资源,做好损伤预防,努力提高运动成绩。在训练内容的选择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多维、多关节、运动的无轨迹、无序,而且在运动场上的动作模式要与功能性训练相一致。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之所以强调动作模式训练而不是肌肉训练,因为他们认为发展肌肉力量未必能提高运动场上的动作效率,但动作模式训练一定能够提高专项动作所需要的肌肉力量,并且能在运动场上得到有效的展现。而传统的体能训练理念则是进行单方向、单关节、实效性较低、有序的训练过程。但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施需要一个复合型训练团队作为支撑,它不同于传统的一名体能教练员身兼多职的训练模式。因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把训练视为一个科学的整体系统,并提出运动员的成绩是体能、技能、战术、智能和心理的综合表现,因此,它在各训练系统内进行了资源整合与协调,并将哲学、方法学、战术训练等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
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界定
1975年Yamamoto和他的同事在将功能训练运用到西点军校的伤病士兵康复训练中,他们把功能训练的重点放在膝关节的损伤治疗方面,内容是针对士兵的受伤膝关节采用动态练习来恢复其灵活性。随后Kegerreis在1983年提出了“特定需求的专门性适应(specific adaptations to imposed demands)”原理,即SAID。美国运动委员会( American Council on Exercise)也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训练动作的一项专门活动,它包括平衡性训练、稳定性训练、核心训练和动态运动训练;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则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包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和在不同运动面的加速、减速及稳定性训练。美国著名学者Boyle M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包括平衡练习、本体感觉练习以及需要脚接触地面的、不需要固定器械辅助的训练。Gambetta V在《遵循功能训练的路径》《功能性模式》《力量与功能》中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多关节、多运动面、多方位、强调本体感觉的运动,包括减速、加速以及稳定性能力、对不稳定状态下身体的控制能力、控制身体重心、对地反应力和冲力的调控能力。Santana J.C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将日常的身体活动和竞技运动整合为一体的系列活动。Steven P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就是将具有力学特征的、协调的或者有活力的活动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去。Michael P. Reiman 和 Robert C. Manske 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各种人群完成任务相关的、目标确定的、环境合适的、身体的多个系统与组织参与的任何运动形式。1997年,GrayCook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应注重身体动力链的作用,训练中应该将整个人的身体看作是一个动力链,避免某一环节单一的训练。2001年,美国著名体能训练学专家Mark Verstegen提出“体育运动的本质是动作”。他认为身体动作承载着运动素质和技术,动作模式的优劣决定运动成绩的表现,动作决定肌肉力量传递和发挥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动作决定能量传递和转移。运动员在训练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理,在多平面、不同负荷和速度的动作模式训练基础上整合多关节来加强动力链作用。以髋部的旋转和伸展为基础是大多数体育动作的原动力,通过提高身体的躯干力量可以有效地避免能量泄露,保证更为经济有效的动作过程。
由此可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在一定负荷和速度条件下所进行的各种递增式,并将多关节、多平面和本体感受性融为一体的专门动作训练方法。其核心内容包括:FMS测试、软组织唤醒、肌肉—神经系统激活、动作准备(含躯干支柱力量、动态拉伸)、快速伸缩复合力量、动作整合、专项动作技能、加速与多方向移动、力量与旋转爆发力、能量代谢系统发展、再生与恢复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主线就是以FMS测试作为切入点,以动作模式训练为主体,以提高动力链传递效能为核心,以提高或改进运动员在场上竞技表现能力为目标。
三、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内容体系
关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的研究,美国著名学者Michael Boyle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从本质上就是有目的的训练,它在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既是一般身体训练理论的延伸和细化,促使一般身体训练朝着指向性和针对性方向发展,同时它又是对专项训练的拓展和补充,提升专项训练的有效性,缩短一般身体训练效果向专项技能需求转化的时间。2003年,Gray Cook进一步提出了“最佳运动能力金字塔”的概念,(图1和图2)。
从图中的内容结构可以看到,Gray Cook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所有体育技能训练的基础,运动功能训练也是专项训练的基础,将运动功能训练融入到运动员日常的训练中能够完善其训练模式,不仅能够保持运动员的身体能力,同时也能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从而有效地保障专项训练。最优化金字塔结构的核心是强调训练要以人体基本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为基础,在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稳定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再升级到第二阶段的有效动作模式。
能力训练阶段主要是强调动作的经济性和高效性,而动力链传递效能又是实现其目标的关键所在。更为重要的是,此阶段训练尤为强调完整动作的整合和动力链的高效传递效能,以上两个方面才是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核心所在,即运动员在身体运动功能发展到较高水平上,才能够有效发挥专项技战术水平,最后达到技战术的有机结合和能力展示。
我国学者对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始于2006年刘爱杰博士首次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引入到中国竞技体育训练实践。2007年他在《竞技体育的核心训练》一文中写到起源于康复中心、健身房的功能训练正向竞技体育领域不断渗透,并指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体能训练专项化的桥梁。2008年,他又在《我国运动过训练方法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人体的所有复杂动作都是由基础动作组合而成的,并且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是一种为提高专项运动能力,通过加强核心力量并能使神经肌肉系统更加有效率的训练方法。袁守龙博士认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应包括动作衔接的加速度、平衡性、稳定性等练习在多关节、整体性、多维度的动作训练;强调将平衡控制和本体感受加入训练当中,强调身体躯干核心部位的控制和稳定。在传统结构性力量、耐力和素质等训练基础上,创新设计了动作模式训练、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协调性训练、悬吊训练、振动训练、瑞士球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多种方法,对提高专项技术训练过程中的动力链效应明显,丰富了传统的体能训练体系。笔者在《躯干支柱力量与动力链传递效能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传统的体能训练的本质差异在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强调的是动作训练而不是肌肉训练,通过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提高的是完成专项技术所需要的专门动作质量和竞技表现能力,而不是提高肌肉的力量(表1)。
从一堂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课的内容来看,它的顺序基本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的:伤病预防练习、肌肉与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快速伸缩复合力量、动作整合、专项技术动作模式、力量与爆发力、加速与多方向移动、能量系统发展、恢复与再生。这一流程并不意味着每堂训练课都要完成上述全部的内容,而是根据当天专项技术训练的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身体运动功能练习内容。其中,伤病预防、肌肉与神经系统激活、动态拉伸、动作整合等属于功能动作,以徒手练习为主;快速伸缩复合力量、专项技术动作模式、力量与爆发力、加速与多方向移动、能量系统发展等则属于身体运动能力,以抗阻力练习为主。
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的板块及其功能来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FMS测试,评估运动员躯干支柱力量、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2)肌肉的拉伸、神经的激活等方面的动作准备活动,使得运动员做好充分的准备;(3)技术动作活动的准备,此阶段与专项的结合更加紧密;(4)运动员专项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5)与专项模式相近的能量供能系统的发展;(6)恢复再生的放松工作。但是,所有的这些训练都是在营养保证的基础上完成的。
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科学基础与实施过程来看,它是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运动技能学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教练员团队也是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组成,体现出明显的整合集成特征(图3)。
由图3可以清晰地看到,实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需要拥有一个团队来保障,职业体育的教练员团队通常需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顾问,以便最迅捷、最有效地转化其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在短时间内按照培训工作流程,培养出符合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体系所要求的教练员。
而传统的体能训练则是高度重视提高身体素质,尤其是高度重视肌肉力量的增长。体能训练所涉及的学科相对较少,训练也基本上是由专门(或兼职)的体能教练员负责实施。这种训练模式有其优点,但也同时会出现有些运动员尽管身体素质发展的很好,而且身体外型也很强壮,就是在场上跑不快、跳不高、停不住、转不动,比赛场上所需的专门动作做不出来。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体能训练仅重视了肌肉训练,而没有重视动作训练。因为肌肉训练未必能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场上动作表现能力,而动作训练才能把专项动作所需的肌肉力量发展起来,并能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场上动作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诞生实质上是代表了当今的身体训练已从重视低端要素(肌肉训练不断提高肌肉力量)向高端要素(肌肉—神经系统协同训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与控制)的转变,这是一个训练理念的转变,也是职业体育发展的必然产物。
四、我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人才培养现状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目前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自2009年至今,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已先后选派4批国家队教练员和专家赴美国参加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专项培训,经过几年的积累已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队伍,而且他们已成为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骨干。首都体育学院是开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研究与实践最好的单位之一,2012年先后于成立了体能训练教研室,本科层次招收了体能训练专项班,硕士生层次设立了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2013年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博士生,也是第一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目的 评价青少年亲子关系干预模式的效果,改善被试家庭亲子关系不良现状。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广西百色市三所普通中学中的6个班,随机分为试验组(132人)和对照组(141人)。试验组接受团体心理技能训练的干预方案,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①两组学生性别构成、年龄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干预前,两组学生亲子关系10个类型的得分呈现良好的均衡性(P>0.05);③干预后,试验组在拒绝(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溺爱型中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关键词】 亲子关系;早期干预(教育);青少年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1],它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主要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将会影响儿童对以后社会关系的期望和反应。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相互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影响到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个性的健康发展,以及心理行为问题等。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从原来以父母为主导,逐渐向亲子双方地位平等、相互促进转变。关于亲子关系的研究,许多教育对策是建议性的、探讨性的,缺乏进一步的实践和干预研究。本研究通过团体心理技能训练进行干预,评价其改善亲子关系的效果,同时探讨科学的依据和实际可行的教育策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城乡三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共抽取6个班,随机分配到试验组(132人)和对照组(141人)。
1.2 干预内容和方法
1.2.1 对学生的干预 增强中学生自信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掌握处理情绪困扰的一般方法,以及一定的人际交流和社会适应技能。采取集体授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社会心理技能和学习技能的健康教育。教学方法以角色剧扮演、竞赛、游戏、讨论、辩论、故事、实例分析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集体授课每周1次,每次两学时,共8次;个别辅导依学生需求随时进行。
1.2.2 对家长的干预 采用团体授课、亲子游戏和发放家长必读手册的方法,向家长讲授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授课每学期3次,每次两学时。组织青少年和家长共同参加集体活动和亲子游戏等。材料发放隔周1次,由学生带回。下次课前收家长签字的收条、读后感和建议,以确保家长读到。其目的是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提供宽松、平等、向上的家庭心理环境,正确解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从情感上关心孩子。
1.3 评价工具、内容 本研究采用的测验工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方真等修订的《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该测验由10个内容量表组成,亲子关系按照父母的管教态度分为五类,每类态度再各自分成两个类型:即拒绝(A消极拒绝型、B积极拒绝型),支配(C严格型、D期待型),保护(E干涉型、F不安型),服从(G溺爱型、H盲从型)和矛盾不一致(I矛盾型、J不一致型)。测验得分低表示亲子关系不良。本次问卷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为0.81。
1.4 测试方法 干预前后进行问卷测试。测试以班为单位,测试前对学生讲解问卷填写的方式和注意事项。量表属自填式,由学生独立完成。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教师担任调查员。为保证学生回答的真实性,老师与学校管理人员回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 建立数据库,SPSS12.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剔除无效问卷(问卷应答不全或未能参加完整的干预项目),收回有效问卷273份,有效率为92.86%。试验组男生76人(57.58%),女生56人(42.42%),年龄(13.53±0.92)岁;对照组男生79人(56.03%),女生62人(43.97%),年龄(13.67±0.86)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两组干预前亲子关系得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亲子关系相关的10个类型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显示良好的均衡性,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亲子关系得分比较(略)
2.3 两组干预后亲子关系得分比较 试验组干预后在拒绝(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溺爱型中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3 讨论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成人感”,出现了“第二反抗期”,尤其对那些强迫、禁止、命令的态度更易产生逆反心理[2]。家长则对此缺乏了解,再者,家长在教育方法与性格修养方面存在问题,对教育青少年过程中发生的意料之外或令人失望的事,他们感到气恼、急躁、愤怒甚至暴怒,不善于在家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而损害了孩子的情感、人格,破坏了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都迫切需要掌握改善的方法。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接受培训干预后,试验组学生的亲子关系状况不同程度地得到改善,主要体现在拒绝型(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溺爱型三个类型当中。
表2 两组干预后亲子关系得分比较(略)
注:均数为校正均数(以干预前得分为协变量 ),干预前得分对干预后得分有影响,差异有显著性(D:7.863/0.005;G:4.052/0.045)
消极拒绝型和积极拒绝型都是指父母在感情上或态度上对孩子表现拒绝倾向。消极的拒绝是指对子女所说的话不理,忽视,放任,不关心,不信任;积极的拒绝是指对孩子体罚,虐待,威吓,苛求或放弃养育的责任等。溺爱是对孩子的要求、主张、意见等无条件地接受。父母忙于工作,亲子间缺乏沟通与理解,表现出一贯的顺从或者严厉斥责,此外,父母对青少年的思维与情感缺乏了解,对其行为表现出不满情绪,通过家长和青少年亲子互动,增进了解,随时调节自身的行为方式,从而改善了亲子关系,拒绝型和溺爱型的教育态度改善效果明显。
但认知转化为行为需要时间和过程,许多家长能从思想上认识到不良的亲子关系会影响到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但一到行动上就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而且,亲子关系的形成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的人才评估和选拔机制还不健全,错误的人才观使许多家长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忽视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志向与能力的特点,一味希望孩子成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孩子的期望远超过他们的实际能力。
基于上述原因,亲子关系中其他类型的改善程度不尽理想,该结果未能正确反映干预。原因首先为随访的时间较短,在干预后1周内进行两次问卷调查,由态度、意识转化为行为需要一定的时间,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三个阶段:服从、认同、内化[3];其次尚不健全的教育体制造成家长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止言行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李康.亲子关系研究浅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74-76.
卢燕珊: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佛山市顺德区医学科研立项课题(2012003)
卢燕珊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运动训练改善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重度COPD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个体化肢体运动训练,并于训练每个周期后分别进行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评分、肺功能检查以及6 min步行基线测试。结果:经过肢体运动训练后,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个体化的肢体运动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肢体运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耐力;生活质量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12
作为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并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COPD病程较为缓慢,给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其出现心理障碍及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研究发现,肺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其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对于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来说,选择一套强度低、简单经济且易于坚持的康复方法尤为重要。我科通过对50例60岁以上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锻炼,旨在探讨其实施方法及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年龄>60岁的缓解期COPD患者100例,其中男81例,女19例。年龄60~91岁,平均(69.2±7.6)岁。病程3~48年,平均(35.1±9.8)年。所有患者均戒烟1年以上,且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分级得分≥2分。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OPD学组提出的诊治指南标准,通过临床表现、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OPD且为缓解期的患者。学习理解能力低下、心肺功能衰竭、近期心肌梗死、影响骨骼肌运动的疾病等无法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除外。将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临床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训练,具体如下:
1.2.1肺康复方法选择有康复治疗和呼吸疾病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士4名、主管医师2名组成肢体运动训练管理组,与试验组的患者、家属(照护人)为患者制订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肢体运动方案,并以强度低、简单经济,较易长期坚持为主要原则。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上肢训练。主要方式为上肢拉力器练习,重量0.5 kg~2.0 kg,连续10~20次,训练时配合呼吸,胸廓外展吸气、拉力呼气。还可采用双上肢绕圈运动方式,双上肢绕圈,30圈/min,1次/d,锻炼从每次5 min开始,逐渐延长至20 min,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紧及肌肉疲劳,若有应立即停止增加负荷。(2)下肢训练。采用步行训练,每天进行,以不引起患者明显不适为度,运动强度的目标设置为患者在30 min内尽可能达到其基线测试6 min步行距离(6 MWT)的2.5倍。
1.2.2肢体运动训练的管理与监控训练前对家属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其掌握上肢结合下肢运动训练的方法,从而指导、监督与看护患者,确保患者安全。管理组医护人员,每半个月至少与患者或家属进行1次电话沟通,了解运动训练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若病情加重,立即安排患者就医。运动训练为4个周期,每个周期为3个月,每个周期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比较康复效果。
1.3评价指标
1.3.1静息肺功能测定采用肺功能仪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
1.3.2运动能力评价以6 min行走距离(6 MWT)评价运动耐力,分别在运动训练前和各周期训练后测定6 MWT。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运动训练后3个月肺功能的比较(表1)
表1显示,运动训练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FVC呼出量FEV1以及FEV1%预计值指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2两组患者运动训练前后6 MWT的比较(表2)。
表2显示,运动训练前,两组患者6 MWT差异不明显(P>0.05);运动训练3个月后,两组患者6 MWT均有所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加剧,COPD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后果。而目前COPD的治疗多以急性发作期治疗为主,往往不注重对缓解期的康复治疗。近年来通过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改善相关因素的肺康复已成为COPD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运动训练[2,3]。
我科以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强度较低、简单易行的运动训练方案,对运动的强度和时间没有硬性的要求和规定,训练方案因人而异,实施个体化训练,并根据老年患者的体能和呼吸情况而相应调整。运动训练从患者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开始,逐步有控制地加大难度[4]。试验组50例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的运动训练方案,训练期间试验组未出现急性加重。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相应制定并适时调整符合具体情况的肢体运动方案,并对COPD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和指导,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将对COPD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健康照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佳贺,陈佰义,张妹娜.体能和呼吸肌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受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9):3,21.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3]刘贤亮,关风光.运动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09-112.
[4]蒋伟平,朱惠莉,崔石磊.不同运动康复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6):935-938.
关键词:大学体育 篮球 体能训练 篮球训练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投篮得分为目的、攻防快速多变的速度力量型、对抗性体能、技能类运动项目。篮球运动与训练对运动者的体能有很高要求,篮球运动者的体能训练要以速度、力量、对抗性身体训练为主,目的是保证运动者在激烈的运动与训练中能合理运用攻守技术并准确地投篮得分。当前,我国各种从事篮球运动训练的专业球员和业余训练球员以及爱好者,受人种和训练水平的制约,总体的体能水平较低,不适应激烈的高强度篮球运动,而且,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有误区,体能训练的手段也很单一,特别是体能训练与专项的结合不够。
1 篮球体能训练的概念及内容
根据资料表明,目前对体能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见表1)。体能的概念是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和训练学科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一个尚未充分定型的概念,是国人在实践中中西结合的创造,在项群理论提出后,体能因与技能相对应而明确,国际上竞技训练专项化的趋势是体能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理论来源。它既不确指一般身体训练,也并非完全的专项身体训练,充分显示了训练思维的分化与整合。
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能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运动员为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各种身体运动能力的综合。我们所研究的篮球体能训练是指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运动者的身体施以影响,从而有效的增加运动者的健康、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能能力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过程。篮球运动训练的体能训练是在运动训练中发展各自运动素质为身体训练基本内容,包括有力量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和灵敏性素质训练等。
2 体能训练对篮球训练的意义
体能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体能的表达。体能是决定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过去的研究与训练中,常常将篮球运动界定为单纯的技能类运动项目,导致了篮球运动走了许多弯路,也是导致我国篮球运动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这种定位严重不符合篮球运动的实际情况,影响了篮球运动的健康开展。
篮球训练中重视体能训练这一手段,有效提高体能训练水平,可以为实施的攻击和防守的技战术行为提供坚实的身体基础,优良的体能能很好的为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优良的体能训练水平是篮球运动达到更高水平的基础,没有很好的体能训练水平就不可能掌握复杂的、先进的运动技术、战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运动与比赛中发挥高超的运动技术和实施有效的战术配合。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篮球的技、战术训练水平与国外高水平的球队相比没有根本差别,真正的差距在体能和对抗能力方面无法与国外强队相比。
3 体能训练的方法
3.1速度训练的方法。篮球训练中的速度训练方法要与其他手段相结合进行,其中速度力量训练可以和完善动作技术相结合进行;而专项速度训练又必须和专业篮球技能的完善相结合进行训练。篮球训练的速度训练重点在提高球场上的启动速度和快跑能力上。可进行两人全场快速传球、运球、投篮,也可以进行半场和交叉的传球、运球和投篮,每次可以在途中传球三~四次,逐步提高难度到传球二~三次即要投篮。
3.2力量的训练方法。篮球训练中的力量训练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身体各部分肌肉力量要全面、均衡发展。主要训练方法有:通过最大肌肉生理横断面增加肌肉收缩的最大力量;改善肌肉协调能力,提高神经系统指挥肌肉工作能力,做各种协调性的训练动作、急停、急起动、杠铃训练等;也可以进行负重练习,如绑沙袋跑、背器械跑等负重训练;另外,依赖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肌肉力量。
3.3耐力训练方法。篮球训练中的耐力素质提高是提高身体的摄氧、输氧及用氧能力。篮球训练中的一般耐力训练经常采用持续、匀速负荷和变速负荷的方法来训练,负荷强度一般应控制在接近无氧代谢的强度,心率通常控制在150~170次/分左右;全场快速运球上篮并抢篮板,往返10~12次为一组,依训练水平可进行多组训练。
4 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要求
4.1要树立终身的体能训练观
要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就要不间断地有规律地进行长期的系统训练。良好的体质和高水平体能的获得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经常的篮球训练才能得以保持,因此,必须要树立终身的体能训练观。
4.2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要充分理解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基础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的相互关系,结合自身体能训练水平情况给予合理重视。基础体能训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专项体能训练,为专项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服务。
4.3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要穿行
体能训练只有与技战术训练穿行,才不会使体能训练枯燥无味,也才会使不因体能训练而体能训练,做到因篮球训练而体能训练,使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充满快乐和激情,充满对抗和刺激,使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有兴趣去练,愿意继续练下去。
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国在篮球体能训练学科方面基本属于空白,忽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不重视对体能训练的科学化研究,将导致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己经意识到了在篮球运动中体能的重要意义,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和训练,相信我国篮球训练的体能训练水平在未来会有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新征.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623-624.
[2]高立杰.高校业余篮球队的组建与训练[J].价值工程,2009,(12):241-242.
[3]刘震.对高校篮球运动员技术化体能训练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2010,(8):32-34.
关键词 体能训练 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8. 1 文献标识码:A
1对功能性训练概念的理解
功能性训练的概念由Gary于1997年首次提出,他从动力链的角度阐述了功能性训练注重完整的训练模式,并在训练过程中寻找薄弱环节加以具有针对性的训练。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功能性训练概念的理解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中国内外学者对功能性训练的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从动力链的角度理解功能性训练; 从施加负重的途径理解功能性训练; 从动员肌肉群的深度和广度理解功能性训练; 从目的性的角度理解功能性训练; 从训练方法的选择依据的角度来理解功能性训练。其中不乏相悖观点,如对于功能性训练负重的选择,部分学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应当以自身体重为负重,同样有学者认为功能性训练可以通过器械训练来完成。
2功能性训练与体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体能训练,田麦久教授将其概念定义为提高运动员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身体形态,使其符合运动项目需要。逻辑学称,定义是揭示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而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特有的属性。由此推断出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身体形态是体能训练的三条属性。形式逻辑学称,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由此推断,符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改善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身体形态这三条属性即为体能训练的外延。
功能性训练,作为一个较新的理念,由康复领域逐渐延伸并运用到竞技体育中。通过国内外各界学者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概念、特点、目的及方法手段的总结,不难分析出,功能性体能训练具备体能训练的三条属性,固将其归为体能训练体系。通过以上方法分析,与此类似,可作为体能训练的外延的概念。
3功能性训练的特点
3.1功能性训练具有目的性
功能性训练是以提高运动表现为直接目的,也就是在设计训练方法时,紧密结合其专项运动表现,采用一种更加完整的方式(动力链),更贴切目标动作的方式进行练习,以求在提高运动表现的同时,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3.2功能性训练具有普遍性
有学者称任何动作都具有功能性,在此,认为这一说法应当加以限定更为准确,即任何基于正确动作模式的动作都具有功能性。也就是说,体能训练中,除功能性训的训练方法具有功能性,其他训练方法如传统训练与专项训练中的练习仍具备功能性。需要区分的是,某种训练方法具有功能性和功能性训练中的“功能性”的区别在于其目的不同。功能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表现,预防运动损伤,而具有功能性训练的练习方法,则可能具有不同的训练目的,例如通过器械训练来增加某一肌群的肌肉力量,其训练目的就是通过器械训练,增加其目标肌肉群的肌肉力量。
3.3功能性训练具有整体性
功能性训练具有整体性是从其以链动运动为基本运动方式的角度讲的,功能性体能训练注重完整的动力链作用,是在多关节、多平面的情况下经行训练,避免单一动作单一环节单一平面的练习,再通过寻找动力链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训练。
3.4功能性体能训练具有系统性
功能性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系统的动员了除目标肌肉群之外的更多肌肉群,使得更多的生层次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得以动员,参与到训练、比赛当中,除了可以发展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还可以有效的预防运动损伤。
4结论
(1)目前过内外学者对功能性训练概念的理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见解,同时存在着部分功能性体能训练认识相悖的观点。
(2)功能性训练是体能训练的外延概念,而功能性体能训练,是功能性训练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这一种具有功能性的体能训练,在体能训练的方方面面都得以体现。
(3)功能性训练具有目的性、普遍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 GRAY C.Functional training for the torso [J].NSCA Journal,1997(4):14-19.
[2] Boyle M.(2003)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3] Gambetta V.(1999)Force and function.Training &Conditioning 9(5):36-40.
关键词:体育院校;高等学校;体能训练;通用教材;版本;比较;训练学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2-0097-06
众所周知,现代竞技运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断发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潜力,以不断提高整体竞技水平。而作为竞技能力五大主导因素(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的体能发展水平,对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主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发展运动员体能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寻求体能训练的最佳理论模式与途径,使体能训练系统化、最优化和科学化,是现代运动训练孜孜以求的要目标”[1]。张蓓认为,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技术能力也无依附[2]。可以看出,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体能训练从传统向着现展的过程中,[JP2]如果要进一步创新,必须在传统体能训练的范畴和功能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结合多学科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这两个平台。[JP]
近20多年来,通过学习和借鉴欧美竞技体育发达国家的成果和经验,从中国实践出发,借助《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分流、引申、拓展和创新,在吴谦、许玉茹、周子璋、杨兴权、唐思宗、杨世勇、唐照明、吴东明、王健、张英波、孙文新、王卫星、李少丹、胡扬、陈小平、李春雷、叶燎昆等为代表的学者们的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点。但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还不尽完善,还没有上升到学科层面,还有很多理论、论点和方法是在重复引用和借鉴国外及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突出问题是,我国的《体能训练》教材与体能训练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有差距,有待我们不断研究、补充和完善。从理论上讲,体能训练涉及到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虽然现在国内学术界对体能训练尚无统一的说法,并且国内外对体能概念的诠释也不尽相同,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对体能训练的探索和实践[2]。所以,体能训练理论研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对《体能训练》的整体结构体系(特别是体能训练的概念、理论层次、主要分类及主要结构)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把握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1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整体结构内容历史溯源
1.1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各章节横向比较
在比较前,我们有必要了解1992年唐思宗等著的《身体训练学》,虽然该书不作为教材使用,但该书以身体训练“学”命名;在此前,北京体育大学与其他体育学院(上海、西安、沈阳、天津、广州)合作编写了一部内部教材《身体训练法讲义》。1999年吴谦编写了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该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函授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在职的教练员等,突出身体素质训练“法”(方法)。2001年杨世勇等编著的《体能训练学》认为,“本书是国内外系统论述体能训练学的第一本著作……”[3]
从表1可以看出,《身体训练学》《体能训练学》和《身体素质训练法》这三本教材,在内容和章节顺序上没有大的变化,主要围绕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进行;不同的是《身体训练学》偏重训练,《身体素质训练法》偏重教学,《体能训练学》偏重综合。因此,唐思宗《身体训练学》用两章篇幅介绍了“各项群运动员身体训练”和“运动素质的转移”;杨世勇编著的《体能训练学》,也用了两章篇幅介绍了这两章内容。限于当时对体能训练的认知,我国理论界和训练界对体能的认识经过了“身体素质――运动素质――体能”三个阶段,这反映了对事物认识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背后的阶段性,是客观的、不可逾越的,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
龙斌等研究表明,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4]。张蓓认为,从形式上说,体能训练有效地避免了《运动训练学》将运动训练划分为五大素质带来的诸多问题,直观地表述了体能训练的主要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运动竞赛实际中的体能表现形式。由此看来,身体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部分,体能训练是对传统意义上身体训练的补充与发展,体能训练是更高意义上的身体训练[2]。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出版,正式以“体能”作为核心关键词贯穿全书。
从表2 可以看出:1)《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编排目的、目标和适用对象不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是“全国许多高校设立了社会体育专业,以培养社会急需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我们编写了这本教材”[7]。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是面向全国体育院校和有关师范院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专业学生学习用的通用教材”[1]。2013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本教材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的特点,以竞技运动体能训练、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实践为切入点,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体能训练的原理、方法、现状和发展趋势。”[8]
2)在第一章体能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绪论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都论述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价值、原则、要求及趋势。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理学)的阐述。
3)在第二章板块中,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不具有相同点: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点:2005年高教版教材主要偏重生物学科基础(生物化学)的阐述;2012年通用版偏重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的阐述;而2013年高教版偏重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阐述。
4)在第三章~第七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个版本都是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前者强调“训练”因素,后者强调“理论与方法”。而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的第三章~第六章分别以“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编排,特别是第三章突然提出“健康体能训练”的概念,在逻辑上与第五章“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和第六章“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不具有递进关系,偏重健身类的范畴;但是,第四章“竞技体能训练”的七节内容,在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的论述上,第四节以“肌肉力量训练”代替“力量素质训练”,而“速度素质训练”没有作为一节单独论述,原因不详。因此,2005年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显得比较独特。
5)在第八章~第九章板块中,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相同点:两者都有各项群体能训练,2012年通用版是“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偏重儿童青少年运动员;2013年高教版教材是“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对象明确,两者都按照项群的两大类八个亚类进行论述;2012年通用版和2013年高教版教材的不同点:2012年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而2013年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从表1和表3可以看出:1)在我国,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将“身体训练”定义为“体能训练”并且提出了身体形体的训练。而当时,还没有全国体育院校通用版的《体能训练》教材,只有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从“身体训练体能训练”,时间节点是从1999年到2000年之间。2001年,杨世勇等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末……直到现在,完整、系统地论述有关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学科――体能训练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体系[3]。因此,为了尊重历史,我们以1999年作为我国《体能训练》教材的标志时间。
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以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体能训练》教材为标志、体育院校通用版和高教版《体能训练》教材修订了三次,总章节数总体是增加的。以1999年体育院校函授通用版教材为基数标准,2005年版教材总章数没有增加,总节数减少3节,减少幅度为12%;2012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7节,增加幅度为21.88%;2013年版教材总章数增加3章,增加幅度为33.33%,总节数增加9节,增加幅度为26.47%。可见我国的体能训练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这也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的专家学者长期、科学、系统的研究的结果。
2)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际体坛经过了2000悉尼、2004雅典、2008北京、2012伦敦四次奥运会。在这个阶段,国外体能训练发展处于“革新阶段”,其标志性的依据有以下三个:第一,20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国来华讲学的专家把“核心力量”一词传入到中国游泳界[2]。第二,美国对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和内涵重新认识,使得全球竞技领域掀起了“体能”热,对其定义为 “strength and condition training”,更强调力量训练,也就是把力量素质的训练从六大素质中单独提出来,更强调爆发力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2]。第三,美国在体能训练中居领先地位,出版了代表性著作《体能训练指南》[4]。
3)从1999年到2013年的14年间,国内体坛经过了(2001广州、2005南京、2009济南、2013沈阳)四次全运会。我国体能训练研究处于“高起点、多角度、系统化与运动实践结合发展阶段”,其理论依据有四个:第一,1999年在北京建立了“国家教练员学院”,对全国一线初、中、高级教练员进行岗位培训,讲授内容按专题进行,经过6年的培训总结,2015年编写了《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其中对“体能训练理论与手段”[9]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我国竞技体育一线教练员队伍进行灌输与统一思想,效果反映好。
第二,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了2007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培训班,其中国内培训3天,美国培训20天,美国体能协会安排美国体能训练领域的9位专家进行专题讲授和4位体能教练进行实践操作。考察了Dekalb国际体育训练中心、美国体能训练中心等地[2]。这次培训班,直接促进了我国有关项目教练员的执教理念、训练理论和体能训练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三,2008年前,在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机能恢复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体能训练、身体机能恢复和底氧训练三个实验室群组成。……该实验室不断创新,引进多种先进的体能训练方法与理念,创建有效的恢复手段,调动社会资源,全方位、大投入地开展奥运备战和科技攻关工作,取得瞩目成绩[10]。这种思路,为我国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也值得其他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借鉴。
第四,北京体育大学王卫星教授著《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对(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10个运动项目备战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使相关项目体能训练理论进一步完善,运动实践经验得到进一步升华[11] 。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体能训练起步晚,但是,在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体育总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起点高,目标准,进步快。在这14年间,我国运动员经历了四次奥运会和全运会的实战,一方面,我国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实践的需要也为理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二者的结合对体能训练教材内容也会提出具体的要求。由此可以预测,体能训练教材内容、章节及顺序也会按实践和理论的需要而删减或淘汰。
2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异同点的内涵与外延的辨析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有其区分于其他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其包含的研究内容,即该门学科的学科内涵与外延[4],也即一门学科发展的快慢与好坏,首先在于准确把握其内涵与外延。《体能训练》作为从《运动训练学》学科分流出来的一门课程,其内涵与外延也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训练理论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或浓缩。
就《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同点来看,是从传统训练理论(主要受马特维耶夫周期训练理论的影响)来研究体能。我们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主体内容结构都是借鉴1992年《身体训练学》和1999年《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按五大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顺序进行编排,原因有二:一是苏联训练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二是按照运动的类属划分,在教练员头脑中已经扎根形成了共识。换句话说,五大素质的发展与调控是体能训练中最主要的、共性的、普遍的问题。不同点在于《体能训练》教材三个版本只对体能训练的内容属性做出了规定,但对于《体能训练》这门课程的属性认识较模糊,还没有上升到“法”和“学”(即“学科”)的高度。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出版有《身体素质训练法》《身体训练学》《现代体能训练方法》等专著或教材,还没有《体能训练法》或《体能训练学》命名的专著或教材,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由此可见,《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内涵上总体相同,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体能训练的内涵的认识也将随着体能训练理论的发展不断深入。
《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其外延上,即从该门学科(不成熟)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上看,基本都包括了对体能训练的概念、基础、价值、原则、要求、趋势的认识,以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其训练、健康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体重管理及运动处方、体能训练测量评价与恢复、五大素质训练、各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各项群儿童青少年体能训练、运动素质的转移、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内容。
另外,从《体能训练》三种版本教材所包含内容的微观细节比较发现,难能可贵的表现是:1)2012体育院校通用版在第九章增加了“运动素质的转移”,这是本教材的点睛之笔,也反映了体能训练内容的本质。正如王舸认为,体能最主要的内容应该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和协调几部分,而且体能也不是这几项素质的一个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各项素质既是相互促进,也是相互制约的[2]。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各项素质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就包含了各运动素质的转移。
2)2013高教版教材在第八章增加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反映了我国体能训练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核心力量一词是伴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的提出而出现的。Kibler首次将核心稳定性引入竞技体育领域。……随着核心稳定性概念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核心力量的概念便应运而生[1]。尽管如此,“核心力量”进入教材比欧洲晚了10年之久。
由此看出,我国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正朝着兼容并蓄与实践操作两个方向发展。兼容并蓄表现在与国际先进体能训练理念、理论的吸收与消化,实践操作表现在对一线优秀运动员的实验验证支持与理论纠正。
3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内容体系的训练学思考
3.1 《体能训练》的内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1 对《体能训练》学科重要术语的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与不规范
体能,这是一个竞技体育中广被提及的名词,也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内外在体能问题上的认识差异主要体现在概念、作用、分类、原理的科学化探索和指标体系等多个方面。[2]
由于体能,特别是现代体能,我国受前苏联传统训练思想的影响深重。面对美国八十年代对体能的重新认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首要的任务是对其概念的准确界定,抓住牛鼻子,结合我国的特点和运动员实际情况进行。这个问题解决好后的益处有三:一是促进学科发展,引领理论界对体能研究的规范、系统、持续发展;二是直接促进我国三级训练体制中“初级――中级――高级”各项目教练员的体能训练思想统一,缩短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差距;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能训练”研究成果,参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竞技体育强国的学术交流砝码。
3.1.2 对《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的统一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表4可以看出,《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存在很大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主要包含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了以上内容的相同性或相似性外,《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或顾此失彼。也即不同版本还缺乏统一性,例如:2012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居然没有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单独章节进行论述,导致传统体能训练与现代体能训练的脱节;有“运动素质的转移”章节,却没有“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作为其的前期垫铺,在体系上显得不够严谨。
由此看来,不同版本在学科内容体系上的统一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但目前这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作者的编写思路对以后《体能训练》学科内容体系完善提供了借鉴经验。
3.1.3 对《体能训练》学科的科学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12]。所谓体能训练的科学性是建立在项目的规律和特点上的,能够反映竞技运动项目的客观规律,也必须是符合竞技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的,离不开竞技运动项目本身,是运动项目所需要的。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完备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才能称之为学科,体能训练则由于涵盖了众多的基础训练学科,并系统的加以整合和完善而具有了学科特性。[2]
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由于对《体能训练》这门学科的本质属性及其研究对象认识不明确或欠准确,导致教材中的一些内容的观点、论据缺乏科学性。例如有些章节引用的是七十年代的数据,用七十年代的数据来论证说明现在的体能训练情况,值得反思。在《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中,还有一[JP2]些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和把握上值得推敲和改进的地方,这些本质上都是科学性不强的表现。体能训练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的前提是科学,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
3.1.4 对《体能训练》学科的实效性的认识有待加强
体能训练是手段,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是为技战术服务的,具有基础性作用。这充分说明了体能训练的实效性。从《体能训练》三种不同版本教材看,在五大素质的论证和论述中,虽然有一定的的数据,但是,数据欠缺层次性,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级别、训练时期、性别)的运动员的个体情况,导致其实效性不强。这也是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所编的大量教材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用一本实效性不强的教材去培养和培训我国的体育院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以及体育系统的学生及各级教练员,其效果是不高的。
3.2 建立《体能训练》内容体系的对策
3.2.1 高度重视《体能训练》学科术语的规范与国际接轨
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竞技体育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一线的教练员。什么是体能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既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必须团队作战,在编写通用教材之时,一定要打破旧有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考虑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国家队、省市专业队的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比例,使教材的编写符合国情,反映实际,服务实践。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体能训练教材中的概念、术语进行精准梳理,重视体能训练相关概念、术语的区分、界定与规范。从学科的严谨性出发,每一个版本对术语概念的解释应具有统一性,克服其重要术语的模糊性、片面性和不规范性,最后做到与国际范围的沟通与接轨。
3.2.2 高度重视体能训练理论体系的充实与完善
目前体能训练还未建立起完整和规范的学科内容体系,如何界定体能训练学科的理论框架与层次就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理论界在以下内容体系已经达成共识:体能训练的概念、内容、分类、价值、原则、要求及其趋势;体能训练的恢复与注意事项;五大素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项群、耐力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技能主导类(表现性项群、对抗性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先进的体能训练理论、未达成的共识的内容、章节能否补充到其内容框架?这个问题不解决,体能训练内容就不能上升到其理论体系,相应就会制约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理论研究,发挥体能训练界同仁的力量,从多学科、多角度去研究体能,完善体能体系。
3.2.3 以“科学性”和“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的两翼发展
“科学性”和“实用性”是当前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两大趋势[13]。体能训练作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
一部分内容与分支,作为竞技能力五大组成部分之一,它是随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理论上它要求 “科学性”,在实践上它要求“实用性”。因此,《体能训练》作为一门体育应用学科,也应该以“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发展的两翼,用科学性来保证体能训练理论的规范与准确,用实用性(实效性)来检验体能训练成功与否的标准。体能训练是否合理和科学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实效性是检验体能训练的唯一标准。无论是体能训练理论的创新,还是体能训练方法的创造,都应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这样才能被纳入体能训练体系,才能被运动实践所接受[2]。这也是我们在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坚持和把握的一条根本原则。
4 结语
教材是学科的基本组成部分,一方面,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教材与之匹配;另一方面,教材的成熟与完善,也促进学科的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作为竞技体育中竞技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能,是20世纪九十年代后竞技体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我国体能训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体能训练》教材的机遇和挑战,更是我国体能训练领域专家、学者和教练员的机遇和挑战。
[HJ1.6mm] 参考文献:
[1]杨世勇.体能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2.
[2]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高水平竞技运动体能训练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3]杨世勇,唐照华,李遵,唐照明.体能训练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5.
[4]龙斌,张金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0):61-62.
[5]唐思宗. 身体训练学[M].成都:成都科技出版社,1992.
[6]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身体素质训练法》教材编写组.身体素质训练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吴东明,王健.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8]杨世勇,主编.体能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9]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现代教练员科学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5:4.
[10]胡扬.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2.
[11]王卫星.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