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31:01
序论:在您撰写农业生态建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作者简介]冷传明(1970―),男,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讲师。(河南焦作4540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产、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1.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
2.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2]
3.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4.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25°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15°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二、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
1.增加了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了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
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参与封禁治理的积极性很高。2000年和2003年国务院先后下发的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农村群众投工,必须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投劳制度,凡是群众不愿意投劳的不得强迫。这方面云南省在“长治”工程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90%以上的群众愿意投劳开展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为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2.实施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1)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据调查,各地在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之后植被覆盖率迅速增加。陕西省吴旗县封禁4年,林草覆盖率提高了31个百分点,福建省永泰县封育治理后,植物种类增加了近3成,森林覆盖率由2.3%提高到43.3%内蒙古娥托克前旗、乌审旗、毛乌素沙地的植被覆盖率由10%提高到40%~50%。。1995年,广东省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绿化达标,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30%~50%。江西省兴国县曾是一片“红色沙漠”,如今坚持了封禁治理,突出了预防保护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目前全县林草覆盖率达74%。过去河床以年均4~6cm的速度在淤积提高,如今以5~7cm的速度在降低。减轻了洪水灾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生态修复之所以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是因为封育保护解除了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系统自我组织和调控作用增强,区域林草植被种类和数量必然增多,水土流失程度自然减轻[4]。
(2)保土减沙效益明显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加强的时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局部地区特别是水蚀区成效是显著的。截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81.5万km2,水土保持设施每年拦蓄泥沙15亿t,增加蓄水能力250亿m3,减少黄河泥沙3亿t。与第一次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初步比较表明,不仅水土流失总面积减少,而且保土减沙效益也有显著的提高。如“三北”地区的防林面积由1113万km2(1997年)增加到3873.5万km2,防林区提高农作物产量10%,提高牧草产量20%以上,土壤侵蚀模数可降至500t/km2.a。
(3)蓄水保水、分洪抗旱能力增强
农业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功能是由地上植被和土壤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实验证明[5],在有林地区,日降雨量30mm无出水;日降雨量55~100mm才见细水流出。年降雨量1200mm时,有林地区水分损失量仅50mm,而相同环境条件的无林地区可达到600mm,一亩林地比无林地至少能多蓄水20m3。生态系统的蓄水保水能力主要体现在雨季能蓄水、分洪,在旱季则能抗御干旱。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能大面积增加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下垫面的蓄水保水的能力。据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3],黄土高原现有水土保持工程年减少入黄径流10亿m3,规划中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工程每年将减少入黄水资源量40~50亿m3,单就确保黄河不断流来说,它是不利的影响,但从满足整个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它所减少的这部分水量是水土保持工程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所必需的,因此是功而不是过。
(4)改善了农业地区的小气候
在有林地区,日间约有35%~75%的太阳辐射被林冠拦截吸收,20%~25%被树冠叶面反射回大气中,仅有5%~40%射入林中。绿色植物中森林能防风,植物蒸腾可保持空气的湿度,林木可以调节温度,从而可以改变局部地区小气候。如江西省修水县河桥沟小流域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进行封禁后,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植物群落良性发展,许多动物重归故里。四川省巴中市坚持十年封山禁牧、禁坎禁伐,林草茂盛,山清水秀,人居环境十分优美。在连续3年遭受罕见大旱的情况下,封育保护仍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草原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部分地方再现了绿草如茵、风吹草低、蓝天碧野的秀美景色[5]。
(5)生态修复在治水保土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
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我国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陕西省吴旗县在实施生态修复后,大力发展集约高效农,培育草、羊、杏三项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兴办绿色企业,与实施前相比,国内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多。生态修复使我国的畜牧业由满山遍野到处放牧、超载放牧向以水定草、以草定蓄、围栏封育、修牧轮牧、舍饲半舍饲转变。
三、在农村实施农业生态修复应注意的事项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农业生态修复突出以自然的力量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人们习惯于“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理解与认识。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并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突出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人为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的宣传教育,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和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高度出发,帮助群众充分认识搞好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2.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生态修复措施要在技术上科学、经济上可行,就需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不断地创新生态修复的技术方法,丰富生态修复的理论,提高生态修复的科技含量。要开展生态修复专题研究,其中机理研究是生态修复研究的核心。生态修复的机理研究的内容包括:研究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生态系统压力形成与解除的措施、生态系统压力解除后的恢复机制、生态环境可修复程度以及自身演化规律。为最终阐明生态修复的原理,创建我国生态修复的科学体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另外,还要对相关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加以研究,如“3S”技术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等。
3.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
生态自我修复主要是依靠大自然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的。实施这一工程必须因地制宜。我们要把影响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水,作为生态恢复的主导因子,要把年降水量、土壤类型、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的因子作为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修复潜力的依据,不同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潜力不同,在我国南方,由于水热条件较好,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复杂,植被恢复很快。在北方,由于水热条件差,植物种类较少,植被较难恢复。当年降水量和干燥度达到大多数植物难以生长的数值时,即为生态恢复的极限,也就是说,依靠自然的力量已经难以恢复,必须依靠人工措施来恢复或重建。
四、结语
农业生态修复工作的关键是实施封禁保护措施;其目的是恢复,保护植被,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进度,突破口是退耕还林、以粮代赈;依靠的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行动。在生态修复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坚持“一严禁”
国家和省级公益林林地严禁开发。
二、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推行“二保”
1.保持水土: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好涵管及“u”型槽,建好沉沙池,做好梯田田埂,防止水土流失;
2.保护野生珍希阔叶树种:在规划区域内的6公分以上零星野生樟树、甜槠等珍稀阔叶树确保留存不采挖。
三、开发后土地利用实行“三不”
1.不抛荒。土地开发项目经验收合格后,要进行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严禁闲置或抛荒。
2.不栽乔木树种。对原是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的小班地块,一律要求种植高产油茶或新余蜜桔。否则,林业部门不予项目开发支持。
3.不重复项目建设。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后,不予安排与土地开发项目政策相抵触的其他项目。
四、土地开发项目规划遵循“四原则”
1.袁河两岸两公里内迎坡面一、二层山脊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2.小(一)型以上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4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2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小(二)型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3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1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3.天然阔叶(或珍稀树种)有、疏林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4.坡度大于25度的荒山荒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五、管理措施
1.凡涉及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取得协调,并派出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开发。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3.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工业"三废"污染急剧向农村蔓延。环境监测表明:在全国7大水系中,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流经城市河段82%受到严重污染,25000km的河流污染物超标,受污水、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危害的农田达0.1亿hm2;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大量使用带来了严重的农业污染,中国农药施用量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995年为26.8万t,预计2000年将达30万t,农药和化肥的超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超标率和检出率很高,化肥的使用已使粮食增产出现了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不仅使土壤、水体和大量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不少农作物高产地区的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病虫害越治越多,耕地污染、水污染及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起来。
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也对农业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乡镇企业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80年代中期的11%增加到1997年的45%,"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0.1亿hm2,比1983年增加了2.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因为污染,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给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这样不仅污染了农业生态环境,造成资源恶化,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陡坡毁坡毁草等,形成了"边治理、边破坏"和"局部有所改造、整体继续恶化"的被动局面,使得土壤侵蚀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漠化仍在发展。
中国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再加上一些休耕、免耕等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执行不力,严重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农业资源保护,就会使目前已经恶化的局势进一步加剧,导致农业生产严重缺少后劲;制约农业发展进而制约中国整个经济发展。
4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4.1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
4.1.1法律法规是资源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法律管理应成为强化资源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农业资源系统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需要,应全面审理中国现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提出修订和补充措施,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细则、条例和管理办法,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具体化,增强其操作性,要注意有关法规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4.1.2建立并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并划分清各类农业资源的产权关系,从法律上支持、监督产权所有者对农业资源保护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强化农业资源管理的协调机制。
4.1.3制定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现有农业资源的各种基本法规中,一般都是就某种资源论资源,较少涉及一种资源和其他资源作为农业资源整体的关系和综合管理的规定,因此,要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观念和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综合管理意识;确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体系,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管理。
4.2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消除贫困
4.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进一步扩大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试点,及时推广应用。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相配套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提高,确保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4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加强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
4.4.1保护耕地。今后中国各项建设都应力求少占地、占坏地;坚持有偿用地,有借有还;尽可能利用各种空闲地,减少占地损失;有计划地开垦边远地区的宜农荒地。
4.4.2改善农业资源环境。防止工业"三废"直接排入农业环境而造成危害;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农业自身的污染源,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残毒农药的使用,防止过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农用水体富营养化等等。
4.4.3注意引进、吸收发达国家有关农业资源的节能、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重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资源替代等。
4.5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评估和评价工作
长期以来农业资源的无偿使用已经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对农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不能及时扭转资源无价和价格扭曲现象,就会加重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规范农业资源作为一种特殊资产的评估方法,加强农业自然资源的估价和评价工作,推行有偿使用及社会补偿制度,资源开发的申报和审批制度,以便加强对农业资源的管理,保护农业资源环境。
5结束语
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乏,尤其是近年来农业资源问题日益尖锐化,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中国农业的未来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面临的困难,积极采取解决措施,如开展生态农业、集约化农业,建立健全资源产权制度、农业自然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有关农业资源的法律法规等,节约农业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农业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程度,就可以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4:77-86.
(2)·FAO·迈向2010年的世界农[C]·第27届国际会议(年会)论文集,1993.11
(3)中国农用土地资源十年变化分析评价[M]·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1997:41-46
通过生态环境建设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将有力推进克东县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友好的要求。
1克东县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1.1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克东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总面积的33.3%。其中耕地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3.7%,水土流失导致土壤层逐年减薄,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减弱,旱灾和水灾频发。
1.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原生产力逐年减少克东县有草原面积16733hm2,可利用草场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72.7%。部分草原退化束缚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食动物的日益增长与草原生产力下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3森林质量下降,生态功能衰退森林结构不甚合理,天然林比重少,人工林比重大。在44993hm2的林地总面积中,天然林面积2747hm2,人工林面积42246hm2。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1.4野生动物资源遭到破坏克东县野生动物有野猪、狍子、狼、狐狸等16种;鸟类有鹰、雉鸡、野鸭等36种;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26种。由于生态质量的下降,破坏了野生动物栖息和生长环境,使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分布区域缩小,有些动物种类为寻找生存环境而转移,有些动物已濒临灭绝。
1.5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逐年加剧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畜禽养殖、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农村居民生活造成的村屯和农田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克东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2.1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环境管理,土地资源开发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耕地总量与质量的动态平衡。对荒山、荒地、荒坡的农业综合开发,应在土地规划的基础上,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做到合理规划,科学开发。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为重点,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等,不断增强农业发展持续力。
2.2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遏制草原环境恶化的趋势,对“三化”草原有进行针对性的治理,对沙化较重的实行重耙补播牧草的方法,对碱化较重的实行种植耐碱牧草的方法,对退化较重的实行浅翻轻耙的方法。为了给草原以休养生息之机,根据草原的承载力,科学规划养殖数量,大力推广青贮饲料技术,发展舍饲半舍饲型的牧业生产,杜绝草原超载过牧现象的发生。
2.3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绿色通道工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保护体系,严格制止毁林开荒,加强限额采伐管理,制止水土流失。
一、解枚以来的四十年,贵州农业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从中可以悟出很多有益的道理。为什么在1957年以前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较活跃,这个时期的一些指标(包括人均粮食占有量)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1958年至的21年间的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徘徊停滞状态,其中有14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低于1957年已经达到的10了亿斤水平。由于人口猛增,不仅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下降,而且农村人均收入也降低,约有70%的处于贫困境地。这是为什么?在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并进行了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了,粮食总产量也增加了,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人口-—粮食—生态之间的恶性循环未被打破,因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尚未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真总结近四十年来贵州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高认识,从中找出内在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贵州农业的发展获得稳定的增长,有可能找到一条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路子。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有两条是很值得重视的,一是什么时候生产关系适合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就发展了,反之,什么时候盲目地改变和拔高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水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受到挫折,农业生产就处于停滞,甚至倒退。二是从贵州的具体情况出发,运用生态农业经济学的原理,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地发展农业生产力。遵循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原则,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农业生产就发展了。
二、发展贵州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使贵州农业获得稳定增长,必须从贵州的实际情况出发。脱离了省情的全局,仅从局部的情况着眼,只能取得有限的成果,而在全局的整体上将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贵州的自然情况和社会情况都有自己的特点,既有有利的条件,又有不利的条件。必须运用生态农业经济学的原理,扬长避短,走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道路,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贵州素有“天无三日晴”之谚,年降雨量在1000一1400毫米之间,活动积温在4000一8000℃之间,基本上是雨热同季,有利于植物生长。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斜坡,地貌变化大、复杂,切割深,喀斯特地区约占全省面积70%,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日渐减少,生态恶化,而人口增长猛。人均粮食占有量及其他相关指标都相应降低,更加重了“越生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果,使“人口—粮食—生态”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地制宜,从贵州的实际出发,从各地的具体情谗出发,扬长避短,全面娜户划,综台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选择切合实际的突破口很重要,这是切断恶性循环链条的关键和可能获取有效成果的起步。这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活动。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在与自然界斗争的指导思想上是违背客观规律“与老天爷对着于”呢,抑或是适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呢。也就是说,是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适应客观的条件,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呢?抑或是违背客观规律做出脱离实际、脱离具体情况的主观主义的决断呢?在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靠天吃饭”是有一定道理的。光、热、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对大气候的改变目前尚缺乏能力,但是努力认识自然规律,采取相适应的措施,以及对小气候的影响,则是有应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广阔天地。譬如倒春寒、洗手干、伏早、秋风等等几乎是贵州年年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否有其规律性呢?可否在耕作制度、耕作方法、良种选育等等方面使用科学技术,从相适应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上找到克服和避免的办法呢?今年的天气属于中下年景,冬季旱,春寒时间长,由于各级各地的工作抓得早、抓得扎实,特别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了两段育秧、薄膜覆盖,以及扩大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优良品种的面积,效果明显。这证明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大有可为的。
在雨热条件都较良好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应该按照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增加植被,既可封山育林,也可区分不同情况,分别种植乔、灌、草,或者将三者适当地结合起来;同时,必须搞好基本农田建设以提高地力,既要将陡坡改为水平梯土或者改为缓坡(可用灌木丛墙护土),又要对水田增强保灌能力和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对冷滥锈田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改造。只有基本农田的粮食单产提高了,粮食总产增加了,人口的增长也得到了严格的有效的控制,毁林开荒破坏生态的恶性循环才能停止,而变成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这是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中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一个必需正确处理好的辩证关系。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中,必须把近期的效益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增强农民自身积累和自我投入的能力,促进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的发展。一般说来,在增加植被面积中乔木生长期长,见效慢,在种植初期适当间作生长期短(或当年见效)的作物,或者种植经济作物(包括果木、药材、灌木等)以及种草养畜等,都应当按照当地具体情况妥善地结合起来。
三、群众的实践最能说明问题。我省各地群众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使农业生产和粮食生产获得了稳定增长,人民收入显著增加,脱贫致富有成效。
谓潭县核桃坝原是贫困村,因烧木炭和砍柴卖,农业生态遭到破坏。在党支部领导下,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以种茶叶作为突破口,进行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满山绿郁葱葱,粮丰果熟,使粮食年产量从六十多万斤增加到二百多万斤,人均年收入九百多元。—兴义县的则戎乡石多土少,开山凿石造梯土、梯田,十五年奋战造梯地二千八百亩,粮食总产由二百五十六万斤增加到三百八十四万斤。
普定县蒙铺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右鸡斯特地区三个贫困乡的大部分进行了五年的以保持水土为中心的综合治理,采取封山、造林、种草、退耕、建设基本农田等措施,增加了覆盖率三十三个百分点(达到55.4%),经济林木和牧业发展了。虽然农业用地减少五千亩,从占地面积38.96%减少到32.7%,但是粮食产量却由44.9万斤增加到94.64万斤,人均占有粮食从200多斤增加到547斤,人均收入也成倍增长。蒙铺河水也减少了泥沙含量,由浑渐渐变清。生态环境有显著变化。#p#分页标题#e#
六枝特区的中寨区原是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占全区人口90%以上),因地制宜,从该区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综合开发,综合利用,按照生态农业的原则建设了水果、生漆、油桐、班竹四个农业基地,开展了基本农田建设,恢复被毁的农田746亩,恢复灌溉面积1665亩,新增灌溉面积246亩。从本区资源出发,办了煤厂、炼焦厂、铅锌厂、化工厂,发展了乡镇企业。农村工业有了发展,农民收入和乡级财政都有显著增加,增强了农业的自身积累和自我投入的旅力,免费供应农药,补贴都分良种差价。农村经济有了全面发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从1978年225万元。胃少冷87年2148万元,人均由74元增加到654元,粮食产量人均600斤,严格控制人口的工作著有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4年3.1。%。下降到1987年的2.52编。我省各地从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农业生态建设,经过艰苦奋斗不懈的努力,能够使人口—粮食—生态的恶性循环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农业生产获得稳定增长。
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农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是与自然界作斗争,应该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问题的最终解决必定是依靠科学技术。因而必须确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的系统工程。增加植被面积、保持水土与改造中低产田土相结合,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与防治自然灾害相结合,使用、培育优良品种与改进耕作制度、方法相结合,积极使用农家有机肥提高地力与适度使用化肥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等等,都需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充分运用和推广现代科学技术,又要认真总结和提高民间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这些都是在科技兴农中必须解决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我省农业生产的生动实践充分地证实了这些相关联系问题解决的实际意义。坚定不移地树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坚决依靠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坚持向科学技术要粮,始终依靠群众推广科学技术,切实解决必要的投入和政策问题,贵州的农业就能突破徘徊的局面,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1.农业生态建设政策的主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业生态建设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移民。生态工程方面,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等六大工程。其中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及影响最大。1999年该工程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到2003年底已覆盖全国2万多个乡镇,10万多个村,6000多万农户。全国累计安排退耕还林总任务2.27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8亿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19亿亩。生态农业方面,基于中国农业地少、人多又有精耕细作传统的独特发展背景,中国的生态农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有机农业的优良传统,又不象西方生态农业那样过分排斥工业化技术,可看作是一种介于工业化农业和有机农业之间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截止到2000年,中国已建成国家级生态农业县51个,生态示范区100个。其中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500佳”。生态移民方面,主要是使生活在环境极为脆弱地区的农民向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转移,促进生态保护和恢复。
2.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是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一次较成功的实践。该政策因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的原则;以对农民提供粮食、现金、种苗补助的利益诱导方式代替行政命令;补偿内容简单、具体且透明度高;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及有《退耕还林条例》的法制保障,从而使该政策表现出了以往政策所没有的一些特点。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截止到2000年,已在全国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源条件及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来看,发展生态农业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选择。未来政府的支农政策中,将更加突出支持生态农业建设。
另外,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生态移民是完全由政府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项目。生态移民使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解决了农牧民对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依赖。但移民后,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帮助农牧民建立起新的、可替代的收入来源,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对农牧民的补偿除了移民搬迁费外,还应有生态补偿费,以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的可持续性。
3.农业生态建设政策对市场购买的生态服务补偿的影响
退耕还林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中的一些问题抑制了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政府以经济价值而非生态价值为补偿标准,使农户对生态服务市场的供给意愿不强,供给能力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中的公共支付仅是对农民的经济补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补偿。因为生态环境服务价值难于计量和货币化,生态补偿支付中机会成本几乎成了唯一现实的衡量标准。1999年、2000年和2001年国家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的资金总共36.5亿元,年均12亿多一点,这个12亿仅是当年退耕还林还草的经济价值,远远小于该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价值,由此带来了补偿额度偏低、补偿期限短等问题,导致一些地方种苗质量无保障,苗种选择上农民或牧民大多选择用材林或经济林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提出的生态林比重不低于80%的政策。另外,公共支付有可能伴随的乱收费、寻租腐败、资金在支付体系中大量流失等问题更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对生态服务的供给能力。
3.2政府支付标准较单一不利于形成公平合理的生态服务市场价格,也降低了对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政府对农民单一的补偿标准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利于生态服务供需双方自由进入市场,根据市场环境确立公平合理的价格。这种缺乏价格激励的机制不利于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同时,单一的补偿标准也容易使市场或私人部门产生生态建设工程是政府的事,应由政府进行合理购买的心理,降低了对生态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
3.3政府购买模式中缺少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的积极参与,使双方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环境服务的意义。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缺少农民积极参与的机制。退耕还林文件中虽提出政策引导与农民自愿退耕相结合,但据陶然等对四川、甘肃、陕西三省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前期工作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约占79%)反映,虽然政府作过有关的动员工作,但却没有向他们征求有关工程实施方案方面的意见。退耕样本户中绝大多数农户在确定退耕地块、退耕面积、退耕地上种植的树种等方面也都没有选择权。缺乏平等谈判的有效参与机制,供求双方都不能很好地理解生态服务补偿的意义,抑制了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3.4政府购买模式也强化了环境保护是公共产品,应由政府提供的观念,易滋生免费“搭便车”的心理。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基于市场的生态标记支付方式的发展。生态农业是有效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是我国西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如何在保证西部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1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1.1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及盐碱化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分布较多的国家之一,沙漠化面积达262.2万km2,相当于国土面积(不包括海洋面积,下同)的27.3%,且沙化面积以年均2460km2的速度继续扩大。而西部特别是西北及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及内蒙古地区沙漠化(含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187.99万km2,占全国沙化面积71.7%。新疆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县(市)受沙漠化影响和威胁。沙漠化及风沙肆虐已给西部人们的生存带来严重威胁。1952—1996年仅西北地区就有50次沙尘暴,其中黑风暴达30次。1998年4月以来,全国连续发生沙尘暴,其次数之多乃历史上所罕见。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由于地质特殊,泥土不能再生,年均扩张的石漠化面积很大,已严重危及当地农业发展及人们的基本生存。贵州的石山和半石山面积达30000km2,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17%,极大地限制了农业发展。西部地区土壤盐碱化及其蔓延也非常严重,仅西北地区盐碱化面积已达200多万hm2,占全国盐碱化土地的1/3以上。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农作物产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土地弃荒。
1.2草场退化面积急剧增加
我国草地面积约4亿hm2,占陆地面积的41.7%,其中9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草地资源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的生态平衡都有重大的作用和价值。而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由于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破坏比较严重,草地生产力较50年代普遍下降了30%—50%。由于鼠害、虫害严重,毒草、不可食牧草比例增大,加之过度放牧,牧区草场退化率达50%以上。陕西7300多万亩天然草场中已有60%退化,并以每年800亩左右的速度扩大。内蒙古全区草场普遍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已占全区总面积60%,其再生能力遭到了严重破坏。
1.3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1996年底,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达49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51%。在全国30个省市(不包括台湾)中,四川、内蒙古、云南、陕西、新疆、甘肃等6省(区)水蚀面积均超过10万km2。另据国家计委与地矿部的资料,全国年均水土流失量为48.47亿t(未统计海南、),而陕、甘、川年均水土流失量超过5亿t,陕、川水土流失面积皆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以上。宁夏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8873.1km2,占全区总面积的75%。甘肃每年水土流失造成10°以上坡地流失表土层8.5mm,全省每年输入江河泥沙达6.44亿t,相当于冲走30万hm2的耕地表土层。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几大河流的发源地,其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土壤瘠薄,产量低下,农民生活贫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而且还危及和影响几大河流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1.4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西部大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其中新疆森林覆盖率0.79%,青海0.35%,宁夏1.54%,甘肃4.33%,5.84%。即使这样,森林资源仍遭到严重破坏。三面环沙、地处风口的甘肃民勤县在几千亩的大沙枣林中开垦耕地,把早已成林的红柳等沙生植物开垦为平地。甘肃酒泉市铧尖乡漫水潭村,80年代利用机井建成的南滩林场,1998年以后遭到疯狂砍伐,剩下不足4000棵。西南地区的原始森林是我国主要林区,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作用,然而自50年代以来,长江上游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减少了50%以上。
1.5水资源溃乏、污染严重
西部的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大部分分布在500mm降水线以内,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降水不足。水资源溃乏的突出表现为森林大面积消失,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及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有些地区农村生活用水极其困难。水资源缺乏是西部特别是西北及内蒙古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自然因素,是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的限制性因素。加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技术落后、农业灌溉不当及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造成水资源严重污染。许多地区因使用污水灌溉而使土壤质量下降,生产能力降低。
2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基础比较薄弱,技术管理水平滞后,农村贫困人口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部分地区农民温饱无法实现。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为538万km2,占国土面积的56%,人口2.8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99%,而国民生产总值只上中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全国大部分贫困县分布于西部地区,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511个县(市)中西部有432个县,占84.5%。为了生存,当地农民就本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想,不断垦殖,使其形成了“越穷越垦越砍,越砍越垦越荒,越荒越穷”的生态与经济的恶性循环。
2.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偏低
从1933年到1995年,我国人口增长3612%,而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中西北的宁夏为1773%,新疆为544%,甘肃为332%,陕西为229%,青海为266%。人口过快增长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根据联合国1977年荒漠化会议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临界指标标准为:干旱地带7人/km2,半干旱地带20人/km2。而西北及内蒙古的人口密度严重超过了这个界限(表1)。人口的激剧增加导致了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采,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如内蒙古商都县随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扩大,沙化比例大幅度增加(表2)。同时西部地区农业人口素质不高也是影响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1995年在全国人口素质排名中,贵州与排名在最后两位。1990年四川省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数达1756万人,占其人口总数的16.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36个百分点。人口素质偏低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
2.3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生态资源被作为公共物品遭到了掠夺式的开采与利用。其开采利用的技术依旧很原始,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很低,大多为生态资源的原始产品或附加值很低的次级产品。由于采用落后的技术手段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日益加剧。例如水资源是西北及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可替代的资源之一,但长期以来对其利用尤其是农业利用技术却很原始。宁夏,内蒙古的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灌溉大多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加剧土壤盐碱化。#p#分页标题#e#
2.4经济制度缺乏创新
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建立,但遗留下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在社会各个角落随处可见,特别是西部农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非市场经济的制度在人们的思想中仍根深蒂固,这不利于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表现在:产权制度不清晰;法律制度不健全;投资主体单一,不利于多方筹措资金。
3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
3.1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3.1.1明确生态资源产权,减少外部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是不存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而作为公共物品的生态环境却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要使生态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必须明确产权,减少外部性。明确资源产权,主要是明确生态资源的所有权及使用权,明确产权关系中各个主体能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相应权利。明确生态资源的产权关系可以促使人们在开发利用生态资源的过程中,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而改善生态环境。如四川省的“山坪塘拍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对山坪塘的投资与整治热情,使生态环境迅速得到了改善。减少外部性的措施除明晰产权外还有两点:①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到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过程中,使其外部效益(成本)内部化;②对利用生态环境的企业或私人征税,使其私人成本属于社会成本。
3.1.2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了许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但还没有一部针对西部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规范,因此,应制定与西部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应包括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生态环境的产权制度、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等。
3.1.3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通过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来掌握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建立西部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基本数据库,并依据此数据库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立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机制,并搞好生态环境质量预报和预测。另外,要建立生态环境的市场使用机制,使生态环境的使用者将生态环境纳入到其经济分析与决策过程中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1.4吸引企业投资,使投资主体多元化
西部地区生态脆弱,又是经济比较贫困的地区,需要外界进行大规模投资。而仅仅依靠中央财政补贴与农民个人筹资很难完成西部生态重建的工程。因此,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工商界、企业对生态环境进行投资。生态建设企业不仅能为西部生态建设筹措资金,而且有助于当地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其脱贫致富的步伐。陕西榆林治沙公司通过取得大面积沙漠的治理权、经营权,一边植树造林,种草固沙,一边发展绿色农业,实现了生态建设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问题在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处于极重要的地位,因为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涵就是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问题。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人文及自然因素中,人文因素占主要作用。因此,应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缓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取消户口管制制度,加快农村人口流动。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由于西部农民素质不高,许多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与其没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极大关系。因此应普及职业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