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1 11:30:59
序论:在您撰写公共交通客流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字】客流检测 公共交通 远程无线通信 专利分析
一、引言
为缓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窘境,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正在逐步建立轨道交通系统、地面公共交通等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化的客运交通网络。城市公共交通的客流检测技术,可以分析得出客流在线路、方向、数量等方面的分布规律,为公共交通工具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有效缓解日益沉重的交通负担。
二、客流检测技术专利的主要分类与分析
本文针对所检索到的专利申请,将目前主流的客流检测分析技术分为:红外对射装置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技术、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四个分支,并对相关的专利申请进行具体分析。
2.1红外对射装置检测
红外式计数系统安装在公交车前后门附近特定的高度,通过发射定制波长的红外线覆盖一定的区域,并通过传感器检测从乘客身上反射回来的光线,从而自动识别乘客上下车方向及人数。例如,苏州清研微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CN103714603A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通过系统中的红外测距传感器模块来探测公交进门和出门处物体的数据信号,并使相应的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红外测距传感器模块提供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分析,获取公交车在指定时间、指定位置进出公交车的上下车人数;专利申请CN201773434U、CN1037 14603A、CN203 165058U均是对采用该技术来进行客流的统计与分析。
红外式计数方式在客流拥挤的情况下,如多个人并排或前后紧挨着通过出入口时,不能进行精确的统计。
2.2激光扫描
激光扫描的原理是:在客流通道或出入口上方设置激光扫描仪使其垂直扫描,就像是在通道的横截面上拉一道看不见的激光帘。当行人通过激光帘时,当前帧的激光扫描数据中会出现凸包,反映出行人的外轮廓。例如,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利申请CN201465 103U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使用两个激光扫描模块分别对客流通道的两个平行且距离很近的断面进行垂直激光扫描,分别得出两组激光扫描数据,并通过相应的数学计算方法得出每个行人的前进方向及相应的客流数量;专利申请CN102436536A、CN102313817A、CN101425128A均是采用该技术来进行客流的统计与分析。
在使用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客流检测时,仅能够动态获取站点滞留人数,无法判断乘客的来源、去向以及站点滞留人数,导致效率较低。
2.3视频图像分析
基于图像处理的公交客流调查的工作原理是,在上下车门口安装摄像机获取视频图像,对连续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识别乘客及其运动,从而自动对上下车人数及方向进行计数。例如,同济大学的专利申请CN101321269A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将视频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行人通道的出入口,实时采集客流出入的视频图像,通过对一段时间内连续图像序列的处理得到特征点轨迹,并对得到的特征轨迹进行聚类,以获得实时的客流信息;专利申请CN101025790A、CN101847265A、CN102496008A等均是采用该技术来进行客流的统计与分析。
这种技术的计数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像分析软件的设计水平,成本较高,一般可用于检验人工调查及自动乘客计数系统的计数精度。
2.4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的方法,不强调或者依赖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更不是强调利用复杂算法实现对某一参数的深入计算,而是利用信息化的大样本覆盖条件,利用样本的个体绑定,结合通过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的长期跟踪,实现对交通对象中绝大多数个体交通出行规律的准确辨识,并在此大样本个体基础上实现分类型统计,获得群体参数。
这种技术在传统的简单图表展示基础上,将海量数据和统计结果高度图形化,在更短时间内呈现更多信息和规律,方便对数据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与信息挖掘。
关键词:公交客流;一卡通数据;时空特征分析;客流分析;公共交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087-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7.042
1 概述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交一卡通在国内大量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持卡出行的居民占比持续增加,一卡通刷卡数据作为公交乘客出行行为的记录,通过与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其他动静态信息的结合,经过挖掘分析后,可为公交线网规划、企业运营管理和市民出行服务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基于一卡通数据,将乘客的一次出行划分为上车、经过、下车/出站、换乘四类基础行为,通过公交到站时间计算、公交乘客上下车站点匹配、地铁乘客上下车站点识别等数据处理模块,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展开,挖掘分析常规公交和地铁客流时空分布规律。
2 常规公交客流计算算法
随着卫星定位数据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公车GPS数据已经成为辅助城市公交管理的重要数据基础。本文综合分析一卡通数据与公交GPS数据,识别乘客上下车点,实现常规公交的客流统计。
2.1 到站时间计算
公交车GPS数据包含有公交车的空间位置与速度信息,需要结合站点位置数据计算到站时间。首先,基于线路轨迹相似度分析确定车辆运行的实际线路;其次,通过计算连续GPS点的时空关系确定车辆运行方向;最后,以线路和方向为约束条件计算GPS轨迹点与各站点位置的距离,识别GPS点所在的站点区间,并取距离站点最近的轨迹点为进站点,记录到站时间。
2.2 乘客上车站点匹配
得到了公交的到站信息后,可通过与一卡通数据融合,确定乘客的上车站点。深圳一卡通刷卡数据通过设备编码号实现与特定车牌的关联,因此可根据车牌和时间两个关键字段判断乘客上车站点,算法流程如下:(1)读取当天深圳一卡通清洗后的数据和当天公交到站数据;(2)根据两个数据表中的车牌号,筛选出深圳通数据中每一条刷卡记录所乘坐的车辆的全天到站时间表;(3)选取到站时间和刷卡记录中刷卡时间最近的一对,将对应的站点作为此乘客的真实上车站点。
2.3 乘客下车站点估计
由于深圳公交采取单次刷卡制,本文基于出行链估计推断乘客下车站点。由于公交乘客在工作日出行呈现明显的潮汐特性,故算法通过聚类分析识别公交乘客可能的居住地、工作地,进一步提升下车站点识别的可靠度,总体流程如下:(1)将每位乘客的刷卡记录按照时间排序,将相邻的两条记录合并为一条;(2)对于合并后的记录,将距离第二次乘车的上车站点最近的第一次乘车方向的站点作为其第一次乘车的下车站点,同时去除距离大于2000米的数据;(3)取每位乘客每天的第一次上车站点刷卡站点作为可能的居住地站点;(4)取工作日与第一次刷卡记录相邻刷卡时间差大于3小时的第二次刷卡站点作为可能工作站点;(5)聚类分析一个月每位乘客的可能居住地和工作地站点,计数排序,取最可能的居住地/工作站点作为其最终居住地/工作站点;(6)对于乘客每天的最后一条刷卡记录,若乘车时间处于工作日6∶00~8∶00/16∶00~18∶00,则其下车站点为其工作地/居住地。
3 地铁客流计算模型
深圳地铁乘客的进出站需要刷卡两次,且通过设备编号与站点关联,一卡通刷卡数据记录了每位乘客的进出站时间、地点等交易信息。将当天地铁乘客的刷卡记录(进站、出站)按照时间排序,取第一、第二条记录为进站、出站标识,保留进出站时间差小于3小时、进出站站点不相同的记录,可判断地铁乘客的进出站点情况。
由于地铁轨道网络存在大量的站内换乘,当进出站之间有多条路径可选择时,乘客选择的具体线路无从得知,为客流统计分析带来困难。本文基于一卡通刷卡出行时刻和时间间隔,建立客流分配模型与算法,推断出行者在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出行路径,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精确分配,步骤如下:
步骤1:读取同一张卡ID下的相邻两个进站/出站记录,通过进站和出站的车站代码获得出行的起讫点,即出行OD对。若该OD之间只存在一条可达路径,则该路径为出行路径;若OD之间存在多条路径,进入多路径选择的判断过程。
步骤2:在多路径选择过程中,若该OD对是位于同一线路上且离进站时刻最近的发车班次和离出站时刻最近的进站班次相同,则认为出行过程没有换乘。
步骤3:若进出站时的列车班次不一致,则认为中途发生换乘行为,进行换乘情况下的多路径选择的判断过程,计算各条路径所需的最短时间,最短出行时间通常定义为列车运行的必要时间与正常快速通过进出站和换乘通道所需的时间。
步骤4:若离进站时刻最近的合理发车班次和离出站时刻最近的进站班次所属的运行线路有直接换乘站,且两车发车间隔足够通过换乘通道,则确定出行路径,若两条线路出现多次交汇,需结合运营时间来判断出行路径。
步骤5:若进站的线路和出站的线路需要经过两次以上的换乘,判断第一次换乘后所乘列车到达第二次换乘站的时刻与出站所乘列车班次的换乘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则循环判断两个换乘站之间所有可能的列车班次,若存在多条可换乘的路径,依次循环判断最终找到合理路径,并完成客流分配及统计。
4 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截至2015年底,深圳累计发放一卡通2600万张,本文基于2015年9月的实际刷卡数据分析深圳市公共交通客流特征。
4.1 时间分布特征
常规公交和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两个主要方式,承载了深圳市近90%的公共交通出行。从一周客流的分布来看,常规公交和地铁的工作日客流高于双休日,周一和周五的客流量高于其他工作日,常规公交、地铁的日均客流量占比约为4∶6,地铁日客流量和常规公交日客流量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60,两者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
如图1所示,常规公交及地铁的工作日分时客流量呈显著双峰现象,早高峰集中在7∶00~9∶00,晚高峰集中在17∶00~20∶00。高峰时段常规公交的小时客流量达35万人次/小时,地铁的高峰小时客流量达25万人次/小时。周末各时段客流量与工作日平峰客流量基本持平,客流量总体少于工作日客流量。
4.2 空间分布特征
深圳地铁共包含五条运营线路,从工作日地铁各线路日均客流量来看,1号线客流量占比最大达35%,其次为3号线,2号线的客流量占比最小为11%,如图2(a)所示,选取早晚高峰客流量均超2000人次/小时的站点为地铁高峰时段繁忙站点,分布如图2(b)所示。
以1km2的网格将深圳市市区划分为1995个区域,早高峰时段和晚高峰时段小时出行量分布如图3所示,早高峰出发区域和晚高峰到达区域客流量大于4000人次/小时基本重合,客流呈现较为明显的潮汐分布特征。
4.3 接驳客流特征
以一卡通ID为关键字,时序分析乘客常规公交和地铁上下客点,可实现常规公交和地铁接驳客流识别与特征分析。如图4所示,从常规公交和地铁间换乘出行的换乘距离概率密度分布曲线来看,70%的换乘时间在10分钟以内,90%的接驳换乘距离在700米范围内。
以换乘步行距离700米为阈值,统计各地铁车站换乘出行距离大于阈值的客流量(如图5所示),清湖、布吉站换乘步行距离大于700米的换乘客流量超5000人次/小时,大芬、木棉湾站换乘步行距离大于700米的换乘客流量超4000人次/小时,其余站点远距离换乘出行量较少,总体而言深圳市的地铁站点分布和公交站点分布具有较好的接驳换乘服务水平。
5 结语
本文基于一卡通数据,提出常规公交、地铁客流的计算方法,通过刷卡数据的时空信息与公交线网空间信息的匹配,实现了站点、线路、换乘客流的识别和统计。结合深圳市实际数据的挖掘分析,揭示了常规公交客流和地铁客流的正相关关系,识别了早晚高峰、工作日非工作日的客流演变特征和城市通勤流向特征。通过海量出行数据的统计分布,提出了10分钟、700米的换乘服务评估基础指标,为进一步改善公交线网设置、提升出行服务水平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学武,戴霄,陈茜.公交IC卡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2).
[2] 陈学武,李海波,侯现耀.城市公交IC卡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周崇华.基于IC卡数据的深圳地铁OD信息处理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1).
[4] 罗磊.基于IC卡信息的公交客流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6.
[5] 陈素平.基于数据自动采集的公交系统服务瓶颈诊断方法[D].东南大学,2010.
关键词:课堂;学习共同体;分组;分组交流
作者简介:高芳(1971-),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及英汉互译。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构建的创新点探究”(编号:2010XT12)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24-03
一种好的学习模式重视对知识的建构,使学习者在他人帮助下,在从机械模仿到自主尝试的过程中,通过积累逐步获得经验,而不是简单地凭借端正学习态度而掌握知识。它要求学习者关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通过模仿与协商,在共同学习中重新建构身份,让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的学习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者逐渐对一个学习领域从无知、熟悉到精通,这种活动方式就是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
高职课堂是构建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场所。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在一个知识广泛分布的、接近真实的情境中,与其他学习者共享学习资源,相互交流与帮助,形成多重身份,扮演不同角色,积累相关经验,从而逐渐掌握多种学习方式。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改善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其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支持,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尊自信得到良好发展。而分组学习与交流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组交流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地建构课堂学习共同体。
一、分组的艺术
(一)分组前:构建协作式的分组交流环境
学习资源是学习者建构意义的基础,而环境资源是学习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环境资源能够提高学习者参与共同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应当创设尽可能真实而具体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快速形成身份意识,实现意义的建构。建设理实一体化主题教室能够满足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所需的环境设施与背景要求。这种教室可以分为五个区域:
1.讲解/演讲区。在教室前方,左右各摆放一个演讲台,引导学生进入小组代表演讲、分组主题辩论等活动;同时配备多媒体设备、上网设备等,可供教师讲课使用,以便教师将备好的教学资料展示给学生。
2.交流/表演区。在教室中央,靠窗一侧配备一张可移动的椭圆形桌椅,供学生进行协商式对话与交流;靠墙一侧留出一些空地,供学生进行一些特殊场景的自由对话式表演。
3.学习/讨论区。配备10个可以移动的桌椅,桌子最好是四人圆桌,中心安装十字形的可以拉升和收合的隔板,拉升时便于教师安排个人学习任务,如独立思考、写作等;收合时便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同时配备个人电脑及上网设备,便于随时捕捉与开发学习与交流的灵感。
4.背景/成果展示区。教室墙壁侧面配备可以悬挂海报等资料的背景墙或信息栏,为课程学习提供职业背景与氛围,同时便于引导学生将设计与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5.资料/道具区。教室的后墙一侧可以打做一面书柜,摆放一些专业书籍及其他资料;制作并保存一些专业模具或业务沙盘等道具,供专业描述、业务流程介绍等;同时准备一些颜料、海报纸、身份牌、扩音设备、学习卡片、翻页笔等,随时供教学使用。
这样的学习环境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开展各种团体和个体学习活动,让师生在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有利于共同体互惠合作氛围的形成。
(二)分组时:确立人性化的小组建构原则
在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建构不同身份,形成不同的学习共同体,根据需要主动获取学习资源,并参与交流和沟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应当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不同的分组原则与策略。
1.异质分组促进成员有效合作,小组公平竞争。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是以分组活动为单位展开的。研究发现,学习者在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意义的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维度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此外,异性搭配是分组学习的重要原则。异性学习者搭配更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为男女在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这对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作有着互为补充的作用。所以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类型和性别的不同,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让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的学生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为此,首先要设计调查问卷,了解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然后根据学习类型和性别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尽可能使每组都包含三种学习类型的男女学生。当某项学习任务需要某种学习方式时,具有该项优势的学生就来指导和示范该项活动的实施和任务的完成,帮助其他学生积累相关经验,从而逐渐掌握这种学习方式。
由此可见,异质分组有助于组内成员开展有效合作;同时,由于每个小组都包含多种异质类型,成员结构与素质相近,小组间的竞争因此也变得较为公平。这样,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初步框架就得以形成。
2.就近友伴组合推动小组快速形成,成员感情加深。在异质分组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座位邻近的几名学生或者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组成小组。这样无需大幅度调整座次,操作起来简单快捷。同桌或室友由于长期相邻,相互比较了解,交流中不易产生障碍或纠纷,因而也是一种不错的组合方式。同时,可以在保证异质分组的基础上,实行友伴分组,即将志趣相投的学习者组成一组。这是因为当学习者的兴趣、爱好、目标一致时,成员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
3.角色轮换确保全员集体参与,组员各司其职。每个共同体设置一个组长,负责带领每个成员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课堂活动,完成集体或个人的活动任务,课堂上以完成集体任务为主,个人任务为辅,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每个成员必须奉献自己的智慧,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上交组内成员活动成果和活动成绩。当一个小组成员的异质属性逐渐淡化,小组成员普遍变得学习比较主动,建构意义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补充性锻炼时,小组成员的角色与分工可以适当轮换,轮流担任组长和其他不同角色,如策划、组织、记录、实施、汇报、表演等,使每个成员都从单一的学习类型转变为具有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的人才。
4.定期重组益于学生拓宽交往,小组增添活力。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力,可以定期重组学习共同体小组。这意味着很多学生都要离开合作已久的伙伴,换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学习环境,重新适应新的组名、组长、组员与规矩,完成新的任务。再次适应需要时间,或许还需要改变自身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但从长远来看,定期重组有利于学生拓宽社会交往面,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同时,由于新的共同体成员由新的异质学习类型构成,其成员通过扮演新的角色,能够形成新的协作模式,快速形成新的活力。
(三)分组后:培育互惠式的共同体文化
良好的文化对学习共同体的产生有重要影响。“一般的合作学习小组或团队与学习共同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学习共同体承担了文化的延续与再生产。”共同体文化主要包括共同的愿景、信任及共同体规范。
1.共同愿景的建构有利于形成人性化的成员行为标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过程是共同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共同实现的过程。共同目标的实现是以个人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的,只有在“观念认同”后,将共同体的要求和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共同目标融入个人目标,共同目标才能实现。因此,起初教师应努力构建“理想的说话环境”,让师生与学生之间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共享的愿景,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同体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稳定合作期间,教师应赋予共同体更多的自由与权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表现力,促使个人目标充分有效地实现;在成熟阶段,要在学习者个性发展和个人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参与共同体学习目标的制定,使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互融合,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完成个人目标的实现。
2.相互信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持久性的学习共同体。信任是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建立组织成员之间互相信任的途径是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满意度。共同体成员在合作学习中是存在冲突的,因此教师要关心学习者的心理需要,努力营造宽松而民主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多地为其创造学习与实践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或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鼓励学习者摒弃偏见,建立信任,探寻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与学习者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式,使课堂成为满足学生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的地方,进而发挥出最佳的团队学习成效。
3.共同体规范的制定有利于形成互惠式的合作氛围。共同体规范是共同体成员交流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因而必须符合实际,体现学生社会化的要求,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互惠合作意识,尊重个体差异,鼓励不同主体创造价值、建构与分享价值,以对话为手段,通过批判地思考,进行内部协商,激感,引起共鸣,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内化为学生的行为标准。同时,共同体规范要凸显人文关怀,尽量多用“请”、“需要”等具有人文关怀意义的词语,少用“严禁”“必须”等词语,批评与表扬相结合,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成并保持生动活泼的场面。此外,共同体规范必须要发展创新。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使其得到及时调整、补充和完善。
通过建构共同体文化,使课堂秩序从强制执行“规则”转变成主动参与“规范”,成员之间逐渐形成积极主动、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
二、分组交流的艺术
学习共同体之所以更有利于创新,是基于组织成员的无障碍交流,形成知识共享的局面。通过其他人的启发和刺激,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不断的新的“建构”,而对潜藏的创新思维进行启发。因此,应当采用恰当的分组交流策略,实现共同体成员的无障碍交流。
(一)交流前:设计开放、真实、适度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学习活动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内容。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的设计就是要鼓励学习者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通过与他人分享智慧,学会如何学习,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成长。设计共同体小组学习任务时,应首先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任务应当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是学生能够实现和完成的,既要避免学生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又要有益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任务应当是近期的、具体的、实用的、可选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适合展开探究式学习活动,并易于给学生以话题、策略、结构、检查等支持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个性需要,保证其学习的条理性和高效率。
为了保证共同体学习与交流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尽量选择和设计开放、真实的任务,设计贴近学生专业实际的、可操作的项目教学活动,即以生活经验或职业场景为出发点,创设具体、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让学习者身处于与知识有关的具体情境中,设计适于学习者连续展开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学习任务,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次,在项目学习的前提下,分别开展基于问题、分歧、展示等的学习任务的设计。在任务类型上,信息沟通任务可以引发更多的协商,但话题讨论更加有助于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设计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时,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辩驳性和易操作性,通过教师连续提问-小组讨论回答或小组连续提问-教师逐一解答等方式实现教师与各学习共同体小组之间的互动;基于分歧的设计中,应通过分组辩论达到澄清思想,交流观点的效果;基于展示的设计中,应突出角色分配与分层表达。不论采用何种任务设计,都应努力实现共同体成员之间的无障碍交流。
(二)交流中:形成积极、动态、持久的互动模式。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先进的学习型组织。知识分享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途径之一。通过与别人的知识分享,有利于获得新发现,不但能知道“自己知道的”,而且能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和“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忘记的知识)。知识分享所达到的效果,不是简单的二者之和,而是1+1>2。
在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和任务布置、共同体成员展开交流时,教师对共同体的合作学习应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成员的合作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充分合作,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合作的基本技能主要有10项:听取、说明、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说明、建议、协调等[4]。在课堂学习中,应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习者有效地倾听、记录、表达和互助等方面的技巧和技能,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交流,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予理解和宽容,并适当予以纠正。在一个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部交流中,应鼓励学术性的争议辩论。一些学习者在讨论中会因为观点不一与同伴发生“争执”,对此应表示鼓励。事实上,争议与辩论既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澄清思想,达成一致。因此,在共同体成员的交流中应引导学习者有针对性地互相提问,在争执中碰撞思想,拓宽思路,在总结中形成一致意见。学生有了想法不带感彩地立刻说出来,这种即时的思想交流既不损伤信任感,又能分享交流知识。同时,圆桌式讨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恰当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启发思维,分享知识,促进彼此交流。比如,引导学生围绕某一话题逐步自然展开、深入分析、客观总结,同时要防止学生在讨论中跑题,既能让学习者各抒己见,又能及时控制话题,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或者要求小组制作多媒体课件,就某个问题各组轮流发言,进行小组演示,然后接受他人提问,最后经过修改,形成阶段性的共同体学习成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室中不断巡回,观察学生的表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抽查个别学生和整个团体的表现,并在成绩评定中有所体现。
(三)交流后:并举多元、多方与多奖的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应采用多元评价与多方评价并举的方法。在任务完成时,首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先在小组内部展开自查,然后由各组上台演示,引导各组相互欣赏,彼此评价,并由教师及时进行讲评,分享合作果实,体验协作的快乐。
教师对分组学习的评价应采用过程与终结评价、理论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核为开放性评价,不应注重“什么不应做”,而应着眼于“看到、学到了什么”,由师生共同参与,重视学生在共同体交际活动中的表现,以项目、问题、分歧等任务为核心,开展同学间、小组间的相对评价和适度竞争:既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注意个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情况,得出形成性成绩;终结考评注重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综合技能水平。多维评价使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成果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应做到评价与奖励并举,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动力。以各共同体平均分为活动评价依据,率先完成活动任务的共同体适当加分,作为奖励;拒绝参加活动者,则督促其参与,否则没有成绩;集体作弊、包庇组员的共同体则集体适量减分。决定各组成绩的关键就是能力薄弱学生的表现,于是共同体成员千方百计地帮助后进同学,从而使共同体内部更加团结,共同进步。为了增强团队信心,可在教室墙壁上以表格形式张贴小组平均成绩,展示集体的努力和进步,同时对个别落后小组施加适当的压力。同时,每月依照小组成果、课堂发言、各组帮扶情况等评选优秀小组,及时对各共同体的学习给以肯定和表扬。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体现了学习对社会情境的需要和依赖,使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合作性实践成为可能。在现实操作中,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分组对话与协商方法,来加强知识的分享与交流,以实现课堂的多维互动。交流方式应当多样化,包括共同体内部与之间的任务交流、辩论交流、评价交流等,多种交流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最终实现共同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德)腾尼斯,著. 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9.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182-02
一、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的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工作领域,他们的父母常年打工在外,使得这个弱势群体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包括家人等自然支持体系的支持。在农村地区学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能够使得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遇到困难和需要支持体系时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 此外,学校社会工作通常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问题开展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来满足其需求,这能够与硬性的制度化的学校管理进行互补,从而更有效更全面的解决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所面对的问题,这表明了专业的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具有必要性。
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介入的过程中秉承“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其扮演的角色不单单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解决者,更重要的是扮演资源中介者的角色。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自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和学校教育的服务网络进行分析来寻找二者相契合之处,从而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活动介入的意见和建议。
(一)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
学者们在针对少年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多将其社会支持系统划分为学校系统、家庭系统、政府系统、社会系统。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划分标准,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主要细分为同辈群体支持、家庭支持、学校支持、政府支持这四个方面,它们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为留守儿童个体及群体提供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与服务。
1.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同辈群体多由学校同学和村里的同龄孩子构成。留守儿童作为单独的个体,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与同龄人群接触得最多并且互动得最频繁,在家庭支持缺失的客观现实下,同辈群体能够为个体提供感情支持。
2.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与普通家庭不同,父母在外务工无法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无形中增加了孩子心理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出现几率,但家庭给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仍然不容忽视。留守儿童家中的隔代监护人对孩子进行生活照顾,为孩子提供生活需求的基本支持;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的收入是维持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3.学校: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系统教育的学习机构,一方面学校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各个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也承担起了树立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责任。尤其在寄宿制的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校方不仅需要对学生提供生活方面的照顾与呵护,还需要对于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层面的指引和疏导。
4.社区:留守儿童个体所在的社区也是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中的重要一环,包括居委会,派出所,街道办在内的组织机构都担负着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的工作职责。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鲜有为少年儿童所服务的公共娱乐场,留守儿童的社区支持能力小,影响甚微。
5.政府:政府能够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保障与支持,这对于留守儿童的这一弱势群体而言是相当重要的。现阶段留守儿童在政府支持方面所面临的困境在于,受客观经济水平和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中央政策和各级政策实施力度不够,大量的留守儿童及这一群体所在学校只能无奈的面临“僧多粥少”这一现实。
(二)学校教育服务网络
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是本文的中心点和立足点,学校教育组织网络是指学校为在校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的组织体系。本文选取贵州省绥阳县小关小学为例,分析农村小学的学校教育服务职能部门。该校学校教育组织网络主要由少先队、教务处、工会、总务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即留守儿童之家)、食堂这几个部分构成,分别对留守儿童的食、住、行、乐这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服务。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组织网络的探析能够为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留守儿童开活动开展寻求组织机构和场所。
1.少先队:少先队重点关心学生在课外的发展,针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这一群体,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留守儿童管理小组,由班主任或科任老师担任小组管理人员。对留守儿童在校实际生活中面临的衣、食、住、行、心理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区分和整理。据学校老师介绍,该校在对于在校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家庭经济收入等)进行了了解后,按照受助需求的急迫程度划分了个案,每个班级对班内的特别个案进行优先教育服务,内容包括家访、课下学业辅导等。此外,少先队还能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外的技能训练和感情疏导,这些活动往往颇受学生的欢迎。
2.教务处:教务处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管理机构,主要对学校各教师的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考试各方面的事务进行处理,是学校的主要机构之一。小关小学的教务处针对该校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已开展的工作包括进行全校的留守儿童学习情况统计工作、组织教师对各自班级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并与监护人维持联系(已形成专门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个人的学习成长记录袋、制定不同形式的提高成绩的辅导策略,如小关小学晚自习辅导计划等。
3.总务处:总务处是学校主要的后勤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学校工程、财产、维修、保障、生活起居等服务的管理工作。一方面,总务处联系学校工会,为留守儿童联系社会各界的物资帮助,以保障所有活动开展都有经费支持,学校也制定了现阶段“从食堂出发”的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总务处挤出了部分资金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适量的资助,以保证贫困生不因为经济压力而落下学业。
4.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小关小学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在2013年依托于学校建立,该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主要对在校学生的课后生活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托学校寄宿制的办学方式来开展中心活动。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还担任了关注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责任,留意儿童在生活中的个体需求和存在问题。
在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发展步入正轨后,2013年10月,在绥阳县小关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乡团委和妇联在原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基础上创建了小关乡留守儿童乐园板房。乐园以“社会上有人关爱、生活上有人关照、学习上有人关心、心理上有人关怀、亲情上有人关切”的“五关”为宗旨,搭建提升留守儿童“兴趣、情趣、志趣、苦趣、奇趣”的五个平台。
5.食堂:由于小关小学是寄宿制办学,学校食堂供应在校师生的一日三餐,因此,食品的安全卫生尤其重要。学校食堂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职能部门,在保证师生饮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还应当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的饮食习惯养成。
(三)契合点:探寻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可行性
在前文对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具备必要性的前提下,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学校的教学服务组织网络进行比对不难发现,学校的多个教学服务组织的工作职责和组织特征与留守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环环相扣,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工作方法与思路,可对学校教育进行辅助与补充。因此,学校社会工作在介入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中具备现实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先队: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处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容易受到不良的同辈群体价值观误导而出现偏差行为,而少先队作为学校教育组织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引导的主要部门,有责任对留守儿童出现的偏差价值观进行引导。传统的少先队教育方式多采用校级文艺活动或者主题班会的方法来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宏观引导,这样的工作方法使缺乏在微观层面对留守儿童个体心理需求的观察和评估,从而导致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教学盲区存在。
学校社会工作可以补充学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技能来协助教师,以留守儿童的某些心理活动过程为主题,组织留守儿童成立10人以内的成长小组来促进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成长。
2.教务处:家庭教育缺失下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因而针对留守儿童所开展的学校教育便肩负着更多的压力,教务处作为对学校教学活动进行管理的主要部门更是承担着多重的教育责任。一方面,教务处需与留守儿童家庭保持联络,全力提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教务处需要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学校的教学能力和效果。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没有办法关注到在校的所有留守儿童,在现阶段无法全面有效地提升其受教育水平。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与学校教师的区别在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对留守儿童开展个案或小组工作时,不受到教育大纲的限制,也没有应试的教学压力,专职社工更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用整体的视角来关注留守儿童所身处的环境,并对案主所处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3.总务处:汇集资源以满足留守儿童各项需求:总务处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与校工会一起,为需要帮助的贫困留守儿童寻求多方的物资帮助,这与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目标相重合。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联络的桥梁,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需求,为其寻求社会帮助。留守儿童的每一个体因自身情况的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的需要也会不一样。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确定服务对象后,会对案主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并广泛收集资料,从而准确地确定服务对象所需资源,这使得资源收集的过程更精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4.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社会工作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工作职能和学校社会工作相似,即通过一对一的“师生结对帮扶”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单个个体进行个案管理,通过开展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对受助儿童开展小组工作。
三、结语
通过将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服务网络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多个契合之处存在。社会工作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针对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具体问题来进行介入,而学校的教学服务网络则为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服务的平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具备可行性。
注释:
摘 要:为了解决个体软件过程(PSP)教学中多数学生开发软件时不遵循流程、记录数据明显滞后、缺乏数据分析习惯等问题,我院设计了基于Web的PSP辅助教学系统。通过该教学系统的运用,规范了学生开发软件的过程,使其尽早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诸如时间管理、质量保证等关键环节。
关键词:个体软件过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过程管理;评分准则;软件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PSP辅助教学系统简介
个体软件过程(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简称PSP)是一门面向个体的、以数据为中心的课程[1],教学目的是不仅使学生理解PSP的基本理念,掌握如何记录自己的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些数据正确地分析管理,提升学生个人软件开发的基本素养并为将来的团队协作做好准备[2]。因此正确、全面地记录数据是这门课程对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在往年的教学中,记录数据的方式是通过给学生发放统一格式的PSP手册[3],让学生将自己的数据填写到记事本上来实现的。由于需要记录的数据量大且要对数据进行统计,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工作量,占用了学生一部分有效学习时间。除此之外,当教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记事本进行成绩评定时,也常常由于工作量太大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
为了解决上述教学中的困难,我院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PSP辅助教学系统”[4]。学生在完成教师指定的6个模块大小程序的过程中,只需将所记录的数据录入到网站,便可自动获得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这样就可以减少学生相当的工作量。为了使系统更加实用,在接收学生的数据输入时,系统对数据进行一些必要的规范。通过预定义的流程规范学生的工作习惯,并将数据及时、准确地录入至系统中。按照这个正确的工作流程记录数据,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PSP理论的理解,因此本系统具有明显的辅助教学功能。
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为了实现这个工作流程所采取的手段将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介绍。此外,本系统还可以自动根据数据录入的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详细的评分规则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介绍。
2 工作流程与控制
如前所述,本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辅助PSP课程的教学,减小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增强教学效果。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事先定义好的填写流程,合理的填写流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数据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虚假数据的产生。通过控制数据录入的流程,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记录数据。
下面我们将定义各部分数据(项目计划总结表及其他)填写的预定流程以及在网站中需要采用哪些手段来实现这个流程。
2.1 项目计划汇总(Project Plan Summary)
(1) 工作流程 对于项目总结报告的填写,从实际情况考虑,计划数据的填写与实际数据的填写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前者是在编程开始之前,后者是在编程开始之后,也就是说二者时间差起码应该大于编程所花的时间。因此,实际操作的预期流程应该是:做计划à编程à记录实际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计划汇总的工作流程
(2) 控制方法 在系统具体实现时,计划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填写应该在两个填写页面中分别输入,并且在用户填写并确认保存之后不再允许用户进行修改,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用户随意编造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假数据产生的同时,也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的产生,即用户由于误操作而输错数据以后也不能修改,这就会使用户多少产生一些报怨。但为了尽量防止假数据的产生,用户随意修改数据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用户需要更改误操作产生的错误数据则通过报告管理员的方式来解决。
除了数据不允许修改以外,还要分别记录计划数据与实际数据填写的具体时间,如果在后续的评分中发现两次输入的时间之差小于实际数据中的各项工作所花费时间的总和,则可以断定此项目总结的数据没有按照预定的流程填写,或者存在编造数据的可能。
2.2 其他记录数据
这里所指的其他数据包括工程记事本(Engineering Notebook)、时间记录日志(Time Recording Log)和缺陷记录日志(Defect Recording Log)。由于这三部分的工作流程较为相似,下面给出综合介绍。
(1) 工作流程 工程记事本和时间记录日志都应按照时间顺序填写。在理想情况下,学生应该每天都填写当天的数据,不允许补写以往的数据,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但是考虑到实际情况中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每天都上网记录数据,不能做到每天都将当天的数据录入系统,因此系统只能适当的放宽条件。学生每天先将当天的数据记录在(纸质的)PSP手册上,然后在上网时将记录的数据成批的输入系统。
缺陷记录日志除了要按照时间顺序填写外,还要按照程序的顺序记录。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按照程序的编号记录,在记录一个程序的所有缺陷时,按照缺陷发生的时间进行记录。原则上要求学生发现一个缺陷就记录一个缺陷,但同样受上网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如此实时的登录网站,因此也只能是学生将缺陷先记录在PSP手册上,然后再批量录入到系统中。
(2) 控制方法 根据前面对于工作流程的说明,系统不能苛求学生将所有的数据在当天就记录到系统中,因此学生登录系统后,可以一次批量录入多天(条)的数据。但是为不致学生太过随意的记录数据,系统仍然在最低限度上保证学生所记录数据的时序性,所采取的方法是:不允许学生录入的数据早于他(她)已记录的最后一条数据的时间。例如某学生已录入了6月3日的数据,就不能再补录6月2日或以前的数据,补录行为被视为编造数据。
3 评分规则
3.1 评分的基本框架
评分细则的根本原则是:要求同学们如实的记录自己的所有数据,即所记录的数据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
满分定义为:所有录入的数据均正确、合理,且数据的总量达到一定要求。具体来说,评分细则从四个部分、三个层次对同学所记录的数据进行评价。
四个部分包括:
工程记事本(Engineering Notebook),
时间记录日志(Time Recording Log),
缺陷记录日志(Defect Recording Log),
项目计划总结(Project Plan Summary)。
下述的三个层次中,前两个层次决定基本分数,第三层次为加分项。具体指:
(1) 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 录入数据的正确合理是对数据的首要要求;
(2) 数据的总量 PSP要求记录的数据需要达到一定数量,因此对于学生录入的数据总量也需要一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3) 数据的一致性 四个部分的数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致性检查就是查看学生记录的数据是否保持了这些联系。
3.2 评分的基本步骤
最终的分数包括基本分数和加分。基本分数满分为100,加上加分后总分也不超过100。
对于基本分数的确定,首先要计算出上述四部分各自的分数,然后再根据各部分对总分所占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总分。对于各部分分数的计算,则需要从数据的正确率和实际数据录入的完成率两方面来计算。例如,若某同学录入的数据的正确率为90%,录入了要求量的80%,则基本分就是满分的85%。
对于加分的计算,则根据加分规则逐条累加。
最终,总分 = 基本分数 + 加分,总分不超过100分。评分的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评分的基本流程
3.3 评分细则
3.3.1 正确性检查及合理性检查
此部分检查包括以下规则:
(1) 任何一条记录的产生时间应该在课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2) 在Time Recording Log中,每一条记录中的总时间不应超过300分钟,被打断的时间也不应超过60分钟。
(3) 在Defects Recording Log中,缺陷被排除的阶段应该晚于缺陷被引入的阶段。
(4) 在Defects Recording Log中,每个缺陷的记录日期应该在该缺陷所对应程序规定的期限内。
(5) 在Project Plan Summary中,LOC/Hour的值不应大于200,Defect/KLOC不应大于1000,Total New & Changed不应大于1000。
(6) 在Project Plan Summary的Time in Phase中,Code和Code Review都不应为0。
(7) 在Project Plan Summary的Defects Removed栏中的第一个数所处的阶段应该晚于Defects Injected栏中的第一个数所处的阶段。
(8) 在Project Plan Summary中所有计划和实际的数据值不应大于1000。
注1:由于在Engineering Notebook、Time Recording Log、和Defects Recording Log中的每条记录包括的信息较少,因此通过准则(2)~(4)可以直接确定Engineering Notebook、Time Recording Log、和Defects Recording Log中的每一条记录是否正确,即只要某条记录违背(2)~(4)中的任一条,则认为该条记录不正确,不被记入总量。
注2:由于Project Plan Summary的每条记录包括的数据很多,因此判断一个Project Plan Summary是否正确,需要综合根据准则(5)~(8)来综合判断。准则(5)~(8)相当于是四个检查点,这四个检查点涉及到很多数据,若(5)~(8)所涉及的数据有一半不正确,则认为这个Project Plan Summary不正确,不被计入总量。
3.3.2 数量上的要求
本节对于数量上的要求是最高标准,达到此标准则认为在数量上可以得满分。在统计数量时,只计入正确的数据。具体的数量要求如下:
(1) 对于Engineering Notebook,每周20条数据。
(2) 对于Time Recording Log,每周30条数据。
(3) 对于Project Plan Summary,每个程序一个,总共6个Project Plan Summary。
注:先分别求出上述三方面的完成率(实际录入量/上
述标准中的量),然后再取平均值即为最终的完成率。
3.3.3 一致性检查(加分项)
加分规则共4条:
(1) 在Time Recording Log中,一天的总记录时间(包括Delta Time和Interrupted Time)大于480分钟,每天加0.1分;
(2) 对于一个程序,Defects Recording Log中记录的总数与Project Plan Summary中Defects的总数相等,每个程序加0.3分;
(3) 在Project Plan Summary中,各Total项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相差不超过80%,每个程序加0.2分;
(4) 在Project Plan Summary中,Yield和A/FR[1]的实际值达到预期效果,每个程序加0.2分。
注:准则(3)(4)不宜提前告知学生,以防止假数据。
4 总结
PSP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于2008年春季学期应用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07级本科生的教学及成绩评估中。实践证明,尽管网站建设早期存在一些用户界面不够友好、录入数据有效性验证不足等问题,但学生通过实时系统提交每周工作(学习)数据,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绝大多数同学养成了在编写程序时及时记录数据、每周整理数据、录入数据的好的学习习惯。这一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在提高学生自身个体软件素养的基础上,为将来的团队协作做好了意识上、技术上、习惯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Watts S. Humphrey. Introduction to the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M]. Addison-Wesl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1997.
[2] Watts S. Humphrey. PSP: A Self-Improvement Process for Software Engineers [M].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td., 2006.
[3] 王延青.个体软件过程手册[R].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03.
[4] Yanqing Wang, Chaohua Luo, Li Lei, Guoping Zhou. Design of Real-time Assessment System on PSP Course Learning[C].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ducation (ICAIE’2008). Wuhan, China, Oct. 17-18, 2008, (待发表)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建设工程合同;暇疵;抗辨权;债务人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的竞争,已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如何才能留住客户已成为供应链上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供应链上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好客户关系管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一、物流客户价值
现代客户管理的对象包括公司外部的顾客,以及公司内部上下流程的工作人员。
1.客户价值的定义
客户价值是客户购买或服务的成本与所获得价值的比较。具体体现是:客户接受某一产品和服务时获得的满足感与支付的货币、时间和精力的差额。针对具体企业来讲,客户价值是企业为客户创造的实物价值和服务效用与成本构成的差额。
2.客户价值的特点
客户价值不是一种货币价值,客户可以感知,但不能精确计算,它反映客户在接受产品和服务后的满足程度。同时,客户价值是一种相对价值,不同客户对同一产品、同一服务的满足感不同,这取决于客户付出的成本和客户自身的状况。
3.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物流客户管理的核心是辨别客户价值,分辨出哪些客户会给企业带来盈利、哪些客户会给企业带来亏损。物流企业不能将所有的客户一视同仁。物流企业通过差异化服务提高客户价值,特别是提高关键客户的价值。
二、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纠纷
1.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纠纷的种类
2.因承包商过程导致质量不符合约定的纠纷
(1)因发包人过错导致质量不符合约定的纠纷
(2)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的纠纷
(3)对竣工日期的争议纠纷
(4)对计价方法的争议纠纷
(5)对工程量的争议纠纷
2.建设工程合同履行纠纷的处理方式
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由于对质量、工期、报酬等关键性的条款的约定存在暇疵或盲点,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通常对这些纠纷的处理主要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管理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应的建设工程管理条例。但有一些纠纷并不容易直接适用现有的法律条款解决。即使适用上述法律法规处理,从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最有效的手段,因为“诉讼,使你在失去金钱和宝贵时间的同时,失去了友情”。
三、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处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物流客户管理的核心是辨别客户价值,不能将所有的客户一视同仁,因此,在合同纠纷产生以后,应该针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1.一般客户
一般客户指价值比较固定,不易提升,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价格利益的均衡。因此,如果与这类客户发生合同纠纷时,视具体情况,采取诉讼或仲裁解决比较好。
2.关键客户
关键客户指价值上升空间很大,是企业的稳定客户,对企业利润贡献最大,
如果与这类客户产生合同纠纷,中能只着眼于尽快解决纠纷,应该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现实的利益纠纷,达到利益的均衡。
在签订建筑合同时,应该对承包方的具体情况如设施与设备、作业能力、现
场环境、工作人员情形等进行综合考察,避免因承包商过程导致质量不符合约定的纠纷、因发包人过错导致质量不符合约定等纠纷的产生。
在合同签订以后,应与客户共同编制操作指引,提前解决潜在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理顺双方合作的关系。
在履行过程中,对建筑工程进行过程跟踪监管,确保工程质量,避免纠纷的产生。
总之,建筑合同纠纷处理,要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目标,加强对承包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涂盛善,丁烨,孟俊.物流经营管理实务[M].黑龙江: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客运组织 客流 组织协调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述
1.1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构成
城市中为公众提供经济方便的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称之为公共交通。在广义上,包括了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出租车运输等系统等,如图1所示。
图1:城市公交系统构成
1.2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中的作用
公共交通既是城市客运系统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的公共职能之一,它具有较高的运载量和运送效率。城市公共交通不但可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功能的实现起到了组织作用。
2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特征及客流调查
2.1 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特征
2.1.1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在通常情况下,客流量主要集中在一天当中早晚上下班时间,这段时间内容易形成客运高峰,对于客流在营业时间中各时段的分布不均程度,通常采用时间不均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来评价。
2.1.2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
通常把客流按照乘车的方向和距离、停车地点和分布路段的不均匀称为客流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可以用方向不均匀系数、路段不均匀系数、站点集散量不均匀系数等指标来描述。
2.2 客流调查
客流调查工作作为一件繁杂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利用调查来的数据资料,可以合理处置网络布局和分配车辆,并通过行车调度的改善来优化各停车地点配置。这些原始的基础信息可以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并且降低运输成本。
3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客运的组织协调
3.1城市公共交通组织协调分析
3.1.1城市间公共交通的衔接分析
在城市的公共交通承担市内交通服务的同时,也从事城际客运的任务。如果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城市系统组合在一起展示出来,按照地域特点的不同来分析其衔接问题,可以得到的关系分析图如图2所示。
3.1.2城市内公共交通衔接分析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组成话可以概括为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两种。鉴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观念,为了城市交通的更好地发展要同时协调好城市客运交通各子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而公共交通方式和非公共交通方式的协调和组织更是重中之重。
3.1.3公共交通系统内部衔接分析
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和公交换乘的困难已成为为居民出行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要综合考虑并设计公交站点和轨道交通站点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为此需要改善轨道交通客运服务领域以及其客运通道,最终提高整个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和能力。
3.2 城市公共交通换乘衔接组织分析
3.2.1客运换乘枢纽的基础设施建设
换乘枢纽的设计时,对于交通方式间的转换空间和等候空间等基础设施,要采取一致性的布局规划和设施建设。
3.2.2交通方式间的运能衔接与组织
在换乘转换时,不同的交通方式需要统一和协调的运行时间和运输能力之间相互关系的转换。
3.2.3换乘信息服务建设
一体化交通的发展需要建立先进的客运换乘的服务系统。为了应对不同出行人群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所需要各种信息必须进行准确而及时的采集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认真地分析、存储和传输。
4 结论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要与当前社会发展同步,要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保护环境和合理的开发公共资源,在满足城市公共资源确保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规划路网建设和扩展城市公共交通。
首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巴士,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轨道交通作为优先级。其次,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公益性事业,必须维持低票价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居民乘坐。再者,要构建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和谐关系,制定出保证公共交通优先和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最后,要培育高尚的城市交通文化。
参考文献
[1] 佟媛.多中心治理角度下的城市公共交通研究[D].辽宁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