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21 10:32:50

序论:在您撰写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第1篇

关键词:心智;心理;素质教育;因材施教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是成长最迅速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对以后个人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奠基作用。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深刻了解学生心理可以为教学工作更好地服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以及与儿童教育过程有关的教与学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也是研究如何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一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含义如下:

一发展心理是基础

其一,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和环境是主要因素。遗传是儿童个体发展的起源,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环境则影响遗传潜能的发挥,良好的环境可以发掘人的潜质,不良的环境可能会遏制甚至破坏人的正常发展。其二,儿童自身的成熟也影响教育在其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只有在成熟期间对儿童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实效。其三,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个体差异性,个性影响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教育对不同个体的作用效果也受其个性的影响。

二教育心理是根据

教育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儿童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对儿童进行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育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安排、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课堂气氛的调节等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与教育心理有关。只有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和原理,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活动,才能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育是目的

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最终的目的是在教育中得以运用,为教育服务。所以,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的选择都应本着这一目的进行,不能偏离大方向,更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从而忽视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所以在学习中应该密切联系实际,在运用中也不能生搬硬套。小学低年级学生与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是不同的研究科目,区别主要表现在于研究的着重点不同。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的年龄进程,从儿童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各种环境中去概括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单单局限于教育范围内.目的是研究儿童在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心理发展情况,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来研究,主要是依据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着限于受教育者心理的综合表现,其目的主要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能力、人格、品德和知识技能筹备方面的健康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又有不一致的地方,区别表现在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在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建立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框架基础之上的,它直接应用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中和特定个体上,与教育心理学相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是由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决定的。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既探讨发展与教育,又涵盖学习与教学;既关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又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儿童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某种才能的心理学规律;形成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心理规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心理规律等,即学与教的心理规律。心理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发展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只有实事求是地去研究、探讨,才能发现其规律,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可控性。要做到研究的客观性,首先,就要坚持以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规律为目的;其次,确立客现的指标,是保证研究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前提,指标应该是能观察、测量到的,最好能用仪器来测定、记录和分析;最后,在说明研究结果时,也应一是一、二是二,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任意取告。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研究时也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遵循这一原则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儿童,为了有利于儿童发展,研究出的结果必须能在实践中运用;其次,确定研究的形式,儿童心理发展与儿童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所以,选择研究的形式时必须采用活动方式;还有,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应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并不是所有方法对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适用,另外,选择研究方法还应考虑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最后,检验研究可行性的标准也只有一个——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研究的结果也应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研究的教育性原则。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心智健康发展,所以在选择研究方法、安排研究程序、设置研究情境、选用器材时,不能不考虑对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当然,对儿童所做的任何研究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可能比较明显,有的可能是潜在的;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可能是消极的。在研究之前应仔细分析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尽量使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如果实在难以克服,而影响又对其发展极为不利,尽管研究很有价值,也不能进行。有时,由于考虑不周,出现不利影响还应设法补救。这也是心理学研究较为困难之所在。有时,当无法对人进行操作控制时,人们只好转而对动物进行研究。但把动物作为对象的研究活动目前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指责,所以,对人尤其是儿童的研究更应考虑其教育性。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个体的心理活动看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研究时要考虑研究心理现象与其他心理现象的关系以及影响这种心理现象的因素,并且能够在动态变化中把握心理发展规律。首先,儿童不是处于真空中的,其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共同作用。在研究时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影响。如在研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时,人们多以双生子为研究对象,比较在不同环境中成长的双生子的心理发展差异情况,目的就是为了使遗传的影响保持一致,使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避免遗传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其次,儿童心理是一个整体,我们把心理分成各种成分,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然而,各种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在研究集一种或某些心理现象时,不能不考虑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如在研究被试的记忆时,就应该考虑到智力、兴趣、练习以及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尽量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作用,避免出现自变量的混淆;再次,在解释研究结果时,应注意儿童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有共性又有个性。不能用僵化的观点看待研究的结果,从而造成一种刻板印象。对于年龄越低的儿童更应慎重。如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早晚之分,有的儿童虽然早期智力较落后,但以后会很快赶超上来,所以,不能根据早期偶尔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而定终身。最后,只有抓住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分析推动其发展进程的关键动力,才能发现心理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特征,从而避免台本逐末。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侧重于应用性和社会性。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说它是基础学科,是因为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要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其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实践的理论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时,不能违的伦理道德。这是和儿童的特殊性相联系的。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不同于物。人的心理发展有复杂性,在研究时考虑不周到就可能会违背伦理道德,更有甚者,可能会涉及侵犯个人隐私事件,从而招致法律纠纷。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多从被研究者的立场考虑,以避免出现失误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研究小学生素质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实践活动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志海.《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6(1):42-44.

[2]范淑杰.对于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及效果分析[J].中华少年,2016(24).

[3]杨会静.教育心理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2016(5):12.

[4]刘松艳.刍议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05-02

一、语言与心理学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总之,心理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虽仅有百年多的历史,却在语言、学习和教学领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尽管许多的观点和理论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但是心理学在这三大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我们有理由给予高度的关注。

第3篇

 

在一战前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对语言和言语进行过多的关注与研究,但也有如Wundt和Galton等心理学家做出了重大的学科贡献。当代科学心理学之父Wundt早在1870年便通过缜密地观察与科学全面地理论论辩对儿童言语发展和母语习得问题写成著作并发表。这些试验对于心理学家理解人类思维活动、掌握人类语言表达能力规律以及进行语言行为研究都具有巨大的意义。世纪之交,Freud的口、笔误研究揭示了语言行为的情感动态问题,Jung把语言词汇联想做为“诊断工具”,发掘情感的复杂性。他认为不正常的词汇联想往往预示着个体的情感纠结或精神压力等一系列情感问题。

 

一战期间,受美国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儿童心理学家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性问题上争论不休,出现了“先天论”与“后天论”的两大观点,虽在40年代通过两方的“妥协”达成“一致”,却在60年代由于Chomsky的理论宣传推广下烽烟再起。受Binet“智力测试”观念的影响,Poaget和Cameron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做为影响个人认识和情感状态的关键因素而存在。当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语言发展先于智力发展,甚至有的认为语言依赖于认知发展。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至今没有一个鲜明一致的答案。1952年,美国的学者们成立了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1954年,Osgood和Sebeok将讨论会的文件和报告汇编并将其命名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评述》。此书的出版也就标志着一门新的学科——心理语言学的正式诞生。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第一代心理语言学家将语言描述为持续不断的“言语行为”。50年代中期,随着Chomsky的转换语法的兴起,产生了第二代心理语言学家。一些学者开始抛Skinner的理论,转而相信儿童习得母语是由于有天赋的语言能力。直至60年代,心理语言学逐步形成了三大研究内容:言语产生、言语理解和语言习得。

 

二、学习与心理学

 

学习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学习实践的伟大尝试。心理学家关注有机体(人和动物)对环境和调节和适应能力,特别是关注人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此外,学习心理学对学习做出了准确的定义:所谓的学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实践活动锻炼和经验的积累,个体向更加积极的方向进行调节和适应的过程。学习即变化,是朝向既定方向和目标变化的过程。教师是促成该变化过程的外部因素,内因取决于学习者本人。

 

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理论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早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多使用动物进行实验,并形成了两大学习理论。首先是“环境论”。受英国联想主义思潮的影响,心理学家主张“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并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思维、意志规划、知识的内化过程等方面进行缜密研究。其中以Pavlov的条件理论、Watson的行为主义理论、Thorndike的关联主义理论和Skinner的操作条件反射和教学机作为令人称道。其次是“天赋论”,以Gestalt心理学为代表,学者们不再单纯得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强化和重复的过程,他们认为个体在感知、认知、感觉技能、社会技能以及学习等方面拥有天赋,并强调“顿悟”和“意义学习”。二是教学背景下的实证研究。实验室中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许多心理学家发现并开始致力于解决理论研究成果与课堂中的实际教学所需脱节的问题。心理学家更加注重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进行理论的研究,提出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因此学习心理学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的工作:学习者特征与个体差异研究、学习分类、研究学习进程情况、学习效果评价。

 

三、教学与心理学

 

语言教学法与心理学的关系不是一条平直的线条,相反的,两者是在选择与摒弃中曲折发展,这其中包括了曲折的五大关系转变。首先是以Sweet为代表的早期联想主义学家将语言学习的过程视为联想的过程,Palmer在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因素,对个体的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学科背景等因素大加研究,提出“语言学能” 的观点,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习惯养成的过程。二战期间,语言学习被Huse定义为纯粹的记忆问题,学习就是将固定既存的表达方式进行辨认和回忆的过程。根据英国心理学家Findlay观点,学习者受母语影响,容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有排斥心理,他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模仿性工作,学习者需要有意识地复制当地人的言语行为并不断操练,直到新言语习惯的形成。另外,他不主张学习死记硬背,而是要求无意识的存储记忆。

 

战后,Stott对语言学习进行了系统性的新尝试,提倡认知和活跃学习法。他与Findlay理论思想相似,主张语言学习的记忆和习惯养成。40、50年代受美国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心理学家强调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模仿、重复、操练、习惯养成等环节的重要性。受实证主义的哲学和联想心理学的影响而产生了直接法,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一反应学说则促进了听说法的产生和发展,为了迎合战争的需要听说法曾在美国的语言教学领域盛极一时,60年代学者(Rivers和Chomsky分别对听说法进行了批判)开始对该假设质疑,听说法开始走下坡路。理论的批判并没有给语言教学理论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相反的,各种思想的碰撞与争执、迷失感在整个学术界蔓延。直至70年代,心理学家才重新开始了理论化和实证性研究,新一批的理论思潮开始,新观点也得以提出,例如中间语的提出与研究、二语教学本质研究、Krashen的观察论、二语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社会结构问题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德育 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性格放在首位,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优良性格的重要方面。在信息技术教学和管理中,我深深感到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晓之与理,动之于情,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信息技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也是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我们养成学生见到教师后,能够主动向教师问好,教师也能够主动回答向学生问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大部分学生见到教师能够主动问好。我们也通过日常的教学常规和机房管理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课后自觉整理好椅子、键盘、鼠标,填写上机记录,同时学生通过每日擦拭微机上的灰尘,清扫地面卫生的日常劳动,使学生养成爱护微机设备,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从而进一步地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

现在的中小学生节约意识不强,花钱大手大脚,特别是每到节假日或同学生日,总要买一些价格不等的贺卡互赠。买贺卡不只花掉学生很多零花钱,同时也给环境造成污染。信息技术课上我们教学生做电子贺卡,电子贺卡可以通过网络传递,而无须纸张打印出来,修改也非常容易,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之间相互传达情意的愿望,另一方面,也可教育学生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知道家长的艰辛,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和热情。

现在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养成他们花钱大手大脚,如何养成他们的节约意识呢?由教育局倡导的爱心助学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把日常的废品如纸、塑料瓶等物品积攒起来,统一由学生科把各班的废品卖到收购站,卖废品的钱捐赠给那些需要救助的学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养成了学生节约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自觉抵御不健康内容

“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因特网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杂,泥沙俱下,有很多不良信息便通过网络方式泛滥。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因特网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进网吧、游戏机房,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课的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光盘,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四、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

俗话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在我们的学生当中,不乏有很多敬师爱师的好学生,但也有些学生觉得“老师教我,天经地义”。在校内或校外遇上,不主动问好,有的甚至于装作没看见,低头匆匆躲过。在制作贺卡这节课上,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敬师爱师、师恩难忘的感情,让同学们把平时想跟老师说又没机会说的话,写在贺卡上,用E-mail把同学们的心理话和祝福传递给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在贺卡上写下了很多感人的话语。有的同学写:“老师,我对您的第一印象是冷酷,但接触久了,发现您是一个温柔的人。”有的同学写:“老师,希望您别生气,您一生气,我就觉得天空要下雨。”还有的同学写:“老师,是您使我爱上电脑的。”“老师:感谢您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快乐”等等,通过这一张张贺卡,一句句稚气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学生对教师深厚的情感。

五、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的学生总爱在文章中输入一些“某某某是大天才,某某某是大”等不严肃的内容或把其它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以此为乐。为此,一方面,我们在每一台微机上建立了备份,切实有效地保护微机上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讨论,问大家:“随意删除其他同学的文件或文件夹,对你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你们做了违反了机房规章制度的事情,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另一方面,对别人也是一种伤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是否都希望别人也这样对待自己呢?”通过这件事,让全班同学都懂得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要求别人不删除自己文件,首先自己要做到不删除别人的文件。增强上机公共道德意识,培养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

六、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学习作风

在计算机教学的考试时,有的同学由于机器出现一些意外情况,造成文件的丢失,不是把情况如实向老师反映,争取补考机会,而是擅自拷贝其他同学的上机答案,以求蒙混过关。为此,一方面,对这两位同学成绩作不及格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另一方面,我们以此事为例,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是应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同时,还教育学生,计算机课上教的复制拷贝知识是让大家用来提高工作效率,而非用于投机取巧,“知识要用于正道”的道理。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冯丽英.论师范生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师与职业,2008(01)

[2]史君.高等师范院校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科教文汇,2007(12)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235-02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本质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它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包括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与教理论,也包括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与教理论,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指导理论就是“教学结构理论”。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四个要素组成,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地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稳定的结构形式,其必然要受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要受一定环境的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就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有效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取得“整合”的实质性成效,否则将会迷失“整合”的方向,把一场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变成简单、机械的技术手段运用与操作。

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重要意义

物理学以其严密的体系结构和高度的逻辑思维特性,在诸多学科中,历来被认为是最难学、最难教的课程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与物理学本身的上述特点有关之外,同时也与现行的传统教学结构密不可分。在这种结构下,教师是作为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的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上的难点,更难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意义上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四大属性:“情景”、“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的特性与功能充分体现上述四大属性,创造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物理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施条件

3.1 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校的硬件环境是“整合”的前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首先,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结构中的落后理念,彻底摒弃传统教学结构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落后因素和成分,真正树立起以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指导,使多种媒体相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利用计算机和Internet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帮助学生学习为宗旨,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兴趣作为前提,为学生形成知识意义上的自我建构而服务。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否则,完全可能仅仅只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向学生强行灌输的一种新的工具而已。其次,学校的硬件设施是实施整合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教师纵有心也会力不足,只能使整合成为纸上谈兵。学校应在加强校园网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师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推行电子备课,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2 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整合”的保证

教师本人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一定程度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进而创造信息的能力。

从以上两方面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除了需要各教育行政单位和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硬件建设外,还要把加强各学科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真正落在实处,作为一个经常性和长期性工作来抓。只有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学校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加上良好的信息技术驾驭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整合的目的和任务。

4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4.1 防止滥用信息技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在教学中绝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削弱教师的指导作用,甚至离开教师的指导作用,忽视师生情感因素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影响,放任信息技术的滥用。而且并不是每一节物理课、每部分内容都适合用计算机,Internet,只有在信息技术的手段非用不可,而且效果更优化的前提下才应使用。

4.2 应以先进适宜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教并重”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教师的“教”,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于教师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便于因材施教,因而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但是它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它忽视教师的教,不太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与掌握。显然,上述两种教学设计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难以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最好能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这种新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方面是采用新型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教学理论方面主要是采用奥苏贝尔和加涅的教学理论,在设计的过程和方法上则兼取“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种教学设计之所长,是原有教学设计的丰富和拓展,能较好地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

4.3 注意课堂容量的安排和节奏的调控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容量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怎样的课堂容量和节奏最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领会,而不致增添学生的认知负担,使其忙于应付,囫囵吞枣后在课后花大量时间来消化,挫伤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教师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整合”的质量。因此,特别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层次以及教学的内容充分估计后做出合理安排,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是当今形势发展要求

当今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经济、学习、工作的各个层面。脱离了信息技术,我们都成为“瞎子”、“聋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带动着我们的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层面变革。我们必需利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革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实施中的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物理教学应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则可以拓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和知识的更新能力,为学生后续终身化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改变了教师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为学生的个别化自学、交互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授课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借助网络提供的学习资源,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时间,自由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屏幕监控,对教学难点给于引导,做到精讲、少讲,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让学习掌握快的学生做示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到加强,相互合作的精神得到培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物理实验变得更完美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很多的概念和规模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实验,离开实验物理学将很难发展,学生要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样要通过物理实验,所以做好实验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但是由于受仪器设备的限制,一些实验无法完成,例如“船闸”的工作过程,如果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则非常容易地把轮船通过“船闸”过程呈现在银幕上,老师不用多言,学生一看便懂。还有一些实验在实际操作中,误差较大,甚至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老师只能强硬的把结论得出来。

例如,在用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把小车放在水平木板上,两端通过定滑轮用细绳悬挂着钩码,当探究平衡的两个力大小必须相等,如果不相等,小车将无法保持静止状态时,在左边绳端挂两个钩码,右边绳端挂上三个钩码,这时小车理论上应该是由静止开始向右边运动的,但同于阻力的存在,小车还静止在水平木板上不动,这样的实验现象,无法得到我们要的结论。所以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先用实物进行演示,再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的现象展现在银幕上,由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出概念规律。这样就能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克服以上的不足,使物理课的实验更完善、更清晰、更形象、更直观。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延展了学生的视野

庞然大物看得见,但有些规律对中学生还说不清楚,如天体运行。微观世界只用眼睛根本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要掌握这些知识,过去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看挂图,或用文字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和印象,物理情景难以建立。所以学生觉得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方面的习题难度巨大,原子物理部分的内容难以想象。现在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将庞然大物缩小,把微观世界放大,然后展示在学生的眼前,许多情况就不讲自明了。复杂的情景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获得信息和理解课文内容。如“布朗运动”现象的观察情景就十分清晰了,其规律也就容易理解了,理解了也就能掌握了。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有些知识物理场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理解突破,如果应用电脑模拟,往往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电流这一概念时,可以用电脑模拟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这一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讲授磁体、磁场的知识时,可以用电脑模拟出磁场的立体分布场景,磁感线由磁体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磁感线的立体分布形成仿槌体,通过磁感线的分布图象,很容易知道磁场方向,强弱分布情况,磁极磁性最强的道理。有了这些直观的图形,变抽象为具体,教学中的这些难点就很容易突破,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形象化。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感到现有纸质教材已经不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现在书店里越来越多的书籍都附有光盘,可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的书籍已经多媒体化了,为了跟上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号召广大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学科教学的研究,大家都来试做课件、弄网站,这样教师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势必得到提高。同时信息网络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现成的课件,再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进行增补,完善后再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节约了制作课件的时间。通过互联网站上的丰富资源,使各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均衡而造成的差距也将大大缩小,从而提高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使教与学的模式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教育要跟上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网络教育技术重组教学内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物理教学设计,使网络环境和资源服务于学科教学,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教学;优化整合

学习是一个对信息进行收集、选择、整理、分析、运用的过程。地理教学中的信息以社会信息为主,可分为基础信息、隐含信息和外围信息三大部分。基础信息是指经过教材编写者、教学材料的编制者以及地理教师事先加工好的地理知识。就我中学地理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各地区各学校情况加以适当扩充构成,包括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隐含信息指隐含教学需要的信息的各种地理数据(如文字、图片、图表、数字等)。外围信息是指学生通过非正规教学获得的地理信息。例如,通过看电视、报纸、课外读物、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各种信息的运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容量大、可操控的优势,将各种信息优化整合,使学生在对现象步步深入地探索中发现规律,查找问题、寻求办法,是现代地理教学的特色。

一、利用视听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带入浓郁的学习氛围之中,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前提和保障。多媒体技术用图片、音乐、声音、视频等形式将外围信息直观呈现,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地理现象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中东”这个内容时,学生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获得的外围信息非常多,但大多零散。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节选一段视频新闻,学生们马上能说出事件发生地,并积极交流关于这一地区的相关信息,学情高涨。然后我们简单总结学生们的发言并提出本课探索的主题:“频繁的冲突、战争,使中东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里战争不断?”这样一来,学生们不再将学习当作任务,研究更加积极,对生活更加关注,认识更加理性。

再如,在介绍“亚洲人文环境——多样地域文化”这个地理知识时,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阐述了什么是文化,亚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各地理区域文化差异,目的是认识各地区的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可以把此节设置成活动课的形式,多媒体技术又发挥出它的优势。准备阶段,将学生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收集亚洲不同国家有特色的文化风情资料并制作成小课件;授课阶段,小组代表一边展示成果一边描述情境,其他成员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评价阶段,进行年级内部展览,评选出优秀作品以资鼓励。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对地理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全员热情参与,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的真谛演绎得淋漓尽致。

二、利用图表整合,培养发现性思维

培养发现性思维,就是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信息的同时,不断提炼隐含信息的思维过程。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学到思维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独立探索、细心发现、有所创新的能力。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要求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地理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揭示客观规律。这些组成要素涉及范围很广,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既有空间因素,也有时间因素。在自然方面,要考虑岩石、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因素。在人文方面,要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各种要素相互影响、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能挖掘出每篇资料的隐含信息,而且找到各信息点之间的联系,形成信息网络,从而揭示客观规律。这一要求对于初中教学来说是个难点,而多媒体技术的恰当使用可以化解这个难点。

三、利用虚拟技术,发展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对学生较高层次要求的思维能力,有赖于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将深奥的原理、现象进行模拟再现,可以把抽象变具体,复杂变简单,帮助学生对教学中抽象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掌握,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海陆变迁”这个地理知识时,由于地表大规模海陆变迁经历漫长历史时期,人类身处其中无法直观认识过去、现在及未来。关于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两种假说描绘的情境,学生头脑中很难形成科学清晰的影像。我们要结合大多数人对学说的理解,使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模拟动画,再现几亿年间的沧海桑田,用形象生动的画面代替语言文字性描述。学生们通过观察大陆整体及局部板块的运动变化,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陆变迁的过程,加深了对学说内容的理解。

四、利用大容量空间,落实教学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