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厂成本控制与价值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0 15:17:24
工厂成本控制与价值分析

第1篇

笔者期望构建或找寻一种理论框架,为电力市场条件下的发电商务提供理论指导,为管理会计应用于电厂经济分析建立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新一代适合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厂的商业化运营系统一电厂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

1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都是信息的汇集,功能的简单堆放,没有一个总体思路.必须先建立一套理论、一批模型来指导整个系统的设计,以某种思想、思路或者理论总揽全局,在一个统一的思路下指导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的设计工作当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未来情况进行测算时,其计算的复杂程度和计算工作量往往是人工计算所不能及的,通常只能将现实经济过程中的复杂联系简化,因而产生的测算结果肯定会与实际情况有相当的出人.而计算机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手段.可以在各种经济预测中(电量、成本、利润)更加方便、直观地分析各种经济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在经济决策文献标识码:A中,通过计算机迅速地形成全部可能的决策方案,并从中找出最佳方案等,从而将人员从具体的核算中解脱出来.计算机的应用可能使其他岗位上的人员也能运用管理会计方法来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这对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管理会计只能解决涉及成本、定价、预测、长短期决策等方面的内容,不可能完全覆盖发电商务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因此,该系统的设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引入其它一些理论予以丰富和发展,使发电商务成为一套更加完善的、科学的系统.

2.理论模型

2.1管理会计的基本定义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2.2选择管理会计作为竞价上网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是在传统会计核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与传统的会计核算相比又有它新的使命,它特有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功能是传统会计核算不曾有的,而这些功能恰好是电厂竞价上网所需要的.

2.2.1电厂的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昭示成本总额与特定发电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将电力成本项目分成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7=a+bx).利用变动成本法,根据历史资料作出固定成本年度计划、月份计划;根据及变动成本的年度计划、月份计划、计算单位变动成本;根据实时数据库资料和变动成本计划数计算实时变动成本;根据固定成本计划数与实际发生数计算实时固定成本.两者合并计算出实时成本总额,再根据实时电量计算实时的电量单位成本.

对于竞价上网的电价成本来说,它与管理会计理论下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关系远比传统的会计核算出来的完全成本更加重要.

2.2.2电厂本量利分析

电量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一发电量一利润3者依存关系的简称,也称CVP分析,是在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以数量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形来掲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上网电价、电费收人、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电厂通过本量利分析,可以计算电厂的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然后根据电厂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相对应的报价策略.

    2.2.3电厂的预测分析

    负荷、售电量预测是其他各项预测的前提.短期的负荷预测可为机组的起、停、旋转备用决策提供参考.不同时期的负荷、售电量预测还可以为电厂决定大小修时机提供参考,发电成本预测是根据成本费用的特性及有关历史数据,对未来时期成本费用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计和测算,这是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和挖潜降耗的重要工作,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企业掌握未来的成本水平的变动趋势,有利于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为成本决策和实施成本控制提赚据.作为电厂来讲,固定成本的预测是相对准确的,变动成本的预测是随燃料等直接消耗原料的价格密切相关的.在期货市场发达的条件下,燃料的价格预期是可知的,某种程度上讲电量的变动成本也是可以预测的.

目标利润预测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成本费用的固有特性对成本费用、售价、发电量和利润四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并预测企业最佳经营方式或项目抗风险能力.通过目标利润预测,可以确定电厂目标及相应的发电量、成本和价格水平以及生产经营的安全状况等.

2.2.4电厂的决策分析

生产经营能力分析是通过对电厂发电能力计算,判断决策是否符合近期电网发电能力的需求.评判负荷需求是在电厂的正常发电能力之内与否.

成本相关性分析计算不同的决策方案的利润,成本的差异,列出各项成本的相关性和金额.通过不同成本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知道不同的生产方式、报价决策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变化而导致企业利润的变化.企业的成本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种类型展开:相关成本(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可分成本、可避免成本、可延缓成本).无关成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

生产经营决策分析是指在决策过程中,能过计算、分析和比较有关生产经营决策方案的评价指标,据以作出选择的一系列方法的统称.通过对机组出力的预测、机组的起停成本掌握,确定机组起停、旋转备用决策.

定价决策分析通常要考虑电的价值、成本的消耗水平、供电的质量水平、供求关系与竞争形式、价格的弹性、定价的目标、差价与价格体系、国家的电价政策和定价的方法与策略等因素.

长期投资分析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优劣,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它是由一系列综合反映长期投资的效益和项目投人产岀关系的量化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电厂主要用的分析新建和扩建机组的可能性,机组的技改和维修事故等.

2.2.5电厂的全面预算

通过全面的预算,明确电厂全年的工作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控制各部门日常经济活动、考核各部门工作业缋.科学安排电厂全年生产资金、技改和科技项目、成本的计划.

业务预算是指为供、产、销及管理活动所编制的与企业日常业务直接相关的预算,主要包括售电量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发电成本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这些预算以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分别反映电厂收人与费用的构成情况.它是电厂的基本目标工作,一般编制日常运行,维修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电厂为那些在预算期内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业务活动所编制的预算,也称特种预算.主要包括:根据长期投资决策结论编制的与购置、更新、改造、扩建固定资产等决策有关的资本支出预算.一般编制电厂的大小修、技改、扩建等项目预算.

财务预算是指反映电厂预算期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各项预算.主要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这些预算以价值量指标总括反映经营预算和资本支出预算的结果.

电厂各种预算编制的顺序应该是:首先编制销售预算;然后再依次编制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同时编制各项专门决策预算;最后,根据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再编制财务预算.最终通过财务预算得出电厂的年度财务成本.

2.2.6电厂的成本控制

作为与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对立概念的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正常发电和有效经营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发电量成本目标.发电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构成,所以应按照不同成本项目的性态区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制定标准成本.

2.2.7电厂的责任中心

责任中心是由1名对其行为负责的管理者领导的组织单元,组织中对成本的发生或收入的产生负控制责任的部门.责任中心有3种类型: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责任中心的确立是开展责任会计的前提和开始,责任中心的确立要职责明确、边界清晰.通过责任中心,计划、控制全年的生产支出,明确各责任中心的工作目标、职责.以及对各责任中心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

可以将发电商务的决策分析,分解成3个中心,由各个部门予以控制,由发电商务平衡3个中心之间的关系,最终做出报价决策.它将竞价上网的工作广义化,不仅限于在确定的成本后的报价博弈分析,将发电商务的工作延伸到成本控制和长期投资等方面.这种变化也是电力市场实施方案给电厂带来的变革,真正使电厂的管理变成以经济为中心,可以将机组、班组、部门、工程等分别定义责任中心.

3电厂推广管理会计的主要问题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促使各个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靠着自身的经济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效率.毫无疑问,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理论,管理会计应该是大有作为的.

现代企业制度从制度上引导电厂经营者的价值向与电厂根本利益趋向一致,促使其关心电厂的经济效益,对电厂资产在经营过程中的保值增值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必然有将对外报告会计转向对内管理的会计需求,这就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电厂管理会计比传统核算型会计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量明显要高很多,它包括了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的全过程.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要求其具有更强的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深刻地把握经济对象发展、变化的规律.培养大批电厂管理会计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尚处在相互分离的状态.除了在长期投资建设项目的评价中,由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必须使用的某些指标和方法外,其他管理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基本上还处在分散、自发的状态.我国的电厂很少设立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或机构.

4.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发电商务工作今后对电厂的作用将随着电力市场的推进日显重要,因为电厂通过向电力市场的报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出力计划的安排,生产计划的主动权逐渐转移到电厂手里.电厂内部考核目标也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以前的电量考核转变为效益考核.出现了新的岗位一报价员,其职责是根据市场信息、电网信息、机组运行信息,制订最佳报价方案,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但是电厂的报价是无先例可循的工伤,报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电厂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一套主要基于火力电厂报价决策过程,辅助电厂相关人员的决策过程,使得参与市场竞争的电厂能根据市场信息、电网信息、机组运行信息,制订最佳报价方案,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本设计主要适用于火力电厂,其设计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非火力电厂。

    4.1设计总则

依据《实施厂网分开,建立发电侧电力市场的实施方案框架》(拭行),《发电侧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功能要求》(讨论稿),制定出本系统设计,电力市场运营模式和运行规则是辅助决策系统应用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进展,市场运营模式确定,运营规则的不断细化完善,本系统设计需要做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本设计不但详细介绍了各)能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功能,对所采用的决策理论、数学模型及算法都作了具体说明.辅助决策系统是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报价格式、信息传送应满足本省(或区域性)电网运营公司的市场化运营的功能要求,同时,还应与本厂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相协调,避免功能、设备重复配置.报价决策系统建设宜统筹考虑与厂内电能量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分站系统、厂级监控信息系统及全厂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通信、实现信息安全、可靠、快速交换,功能共享.辅助决策系统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化的数据通信接口,确保与厂内其它系统的应用连接.报价终端冗余配置,满足报价员和决策者不同的需要.报价统采用调度专网传输数据时,实时报价系统、调度专网不与公共英特网相连.

4.2系统结构及总体特点

系统处理的数据,基本涵盖了机组本身技术数据,电厂成本类数据,成交电量结算数据,合同电量考核和管理类数据、电网实时的运行信息,交易类数据,报价分析决策类数据等.数据流分析是报价系统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数据库建立、与电厂内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数据安全防范措施等均与数据流关系密切.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关系见图1

      

4.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市场外部信息分析(包括负荷分析)、负荷预测、保本分析、报价决策、结算/评估、预调度计划、风险分析、敏感性分析、机组安全域分析、机组组合、与管理信息数据接口软件(包括:合同管理、成本分析、燃料管理、检修计划)等.对于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低的电厂,设计了人工输入数据的手段.下方框图给出各功能模块的逻辑关系见图2.

第2篇

摘 要 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质量不但对基建期的单位造价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还影响着电厂在运营期间的盈利状况。所以说,对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水平,保证目标成本顺利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做一些探究。

关键词 电厂工程项目 成本控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企业从国家所指定的财务制度规定的要求以及自身财务的实际状况出发,综合不同的成本管理手段,把各项成本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掌握的财务活动。在我国的电力行业当中,电厂作为支柱性的产业,投资比较大、产品趋于单一性、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以及建设有着固定性是其主要特点,这就使得电厂在建设当中成本比较复杂并且容易多变。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是当前电厂工程项目所要面对以及解决的问题。

一、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一)体制不健全

这里所说的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体制不健全是指在电厂中没有把成本控制与相关人员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不能够有效落实责任、权力与利益三者的关系,相关部门在成本控制上的责任不够明确,考核成本控制的效果有着很大的难度,这就造成了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管理人员只对工程质量与进度指标的完成进行关心,忽视了项目成本的控制与材料、机械等费用的节约。

(二)控制方法落后

当前,电厂工程项目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能把工程承揽下来,肆意把价格进行压低,以牺牲利润空间为代价来换取工程的承包权,这就使得企业在对项目进行承揽时各种风险不断涌现。在电厂工程项目施工当中,成本控制大多流于形式,方法比较落后与老套。在成本控制当中,许多企业只是以定期的财务报表为控制方法,这种方式只是工程项目事后的一种检查,事前的合理预测以及事中的有效控制都普遍缺乏,这就导致了电厂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出现了不足。

二、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一)目标控制

在管理活动当中,目标管理是基本方法。它主要是把计划方针、计划任务、计划目标以及计划措施等进行逐一分解并全面落实。在对目标管理进行实施当中,要以切实可行与具体落实为要求,要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人身上,目标的责任要有全面性,能够把责任、权力以及利益相结合,认真检查与考评相关责任人的业绩,做到奖罚分明。

(二)有效节约

在成本控制当中,有效节约是基本原则。节约不是恶意限制与消极监督,而是要为成本控制创设良好条件,从成本的事前、事中监督与控制出发,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检查,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电厂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以便实现节约的目的。

(三)动态控制

成本控制受限于不断变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的时候一定要从动态控制的原则出发。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在施工中对成本发生的实际值进行搜集,将这些所搜集到的实际值与工程项目目标值进行比较,看是否有偏离和误差,如果完好无损就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三、加强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对策

(一)要以强化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为前提

要想对电力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进行加强,强化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要对预算管理以及计量与验收制度进行健全,依照劳动定额对施工任务书进行签发,这也是对成本控制进行加强的重要基础。电厂工程项目中所有物资的签收、发放、领取以及退货等都要根据规定要求来办理手续,要定期盘点库存物资以及清点现场材料,确保帐物相符。

(二)要以健全成本责任制为基础

成本一般情况下分为两大类,这两大类分别是可变成本以及固定成本。所谓可变成本就是综合直接成本以及现场间接成本。而固定成本就是指的管理成本,它通常是比较稳定并且是不变的,与工程量没有关系。要从每个电厂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成本控制目标进行制定,这就可以让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具有现实与操作性。

(三)要以评估和改进成本控制工作为目的

电厂在对成本控制的目标进行制定以后,要迅速的分析比较成本的计划值与成本的实际发生值,确保实现成本的良好目标。其主要步骤有:第一,比较成本的实际发生值与成本的计划值,对成本的超支情况进行检查;第二,要分析电厂实际的成本与所设的目标成本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对其不相一致的原因进行确定;第三,从电厂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成本之间的偏差所产生的原因相结合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积极措施,以实现把成本进行缩小的主要目的;第四,要跟踪与检查电厂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对措施执行的具体情况以及所实施的有效效果进行检查纠偏。依照以上四个具体的步骤来进行不断循环,反复进行评估和改进成本的控制工作。

(四)要以对工程造价预测法进行合理选择为手段

数学预测方法有许多种,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回归分析方法、德尔菲方法、最小方差预测方法、指数平滑方法以及趋势外推方法等。电厂工程项目中的工程造价在估算阶段以及概算阶段都是一个比较灰色的系统。电厂工程项目中的有些数据是要通过询问价格和对技术协议进行签订才可以进行确定的,如电厂中的主要设备等,它是属于白色量。而电厂工程项目中的有些因素是属于灰色的,如材料的涨价情况与政策性的调整等,这些因素是可以运用GM(1,1)的模型来进行科学预测的。通常情况下,电厂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的时候可以依照建筑与安装等工程的费用的不同开工年份来进行,最后相加各种预测值,然后得出整个工程项目费用的科学预测值。

结语:电厂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近些年来需要认真研究与解决的新问题。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企业体制日渐改革的形势下,怎样对电厂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对电厂的经济效益进行提高使效益得到最优化是各个部门机关以及每一个电厂技工人员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通过本文所提到的解决对策,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投资决策出现失误,对投资的风险进行降低,从而达到提升电厂经济效益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波.电厂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评价.山西建筑.2013,39(11).

第3篇

关键词 SIS系统;指标确定;指标分解;指标优化

中图分类号 TP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122-0174-01

1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的作用分析

1.1 信息监控系统的内涵

所谓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主要是为火电厂的生产过程建立相应的实时/历史数据库,为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综合化信息服务的监控与管理系统,简称SIS。此系统的功能是处理实时数据,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并对故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性能计算、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电厂运行过程中厂级SIS系统可以整合各个机组、辅助车间的生产信息,为整体化的运行管理和指标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1.2 SIS在火电厂管理中的作用

1)消除孤岛信息。SIS系统是在DCS和MIS之间建立起来的全面负责电厂生产管理的厂级监控信息系统,系统将生产现场的控制系统所产生的数据汇总到实时数据库中,然后进行计算分析形成图文并在电厂网络中共享,以便管理者调用。

2)数据处理。SIS的核心是信息处理功能,其可以将大量的数据整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一目了然的信息图表。通过对这些原始数据的处理,操控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机组的运行情况、更加清楚的了解生产指标的变化,管理层则可以利用数据对经济指标、决策控制等进行合理

设计。

3)搭建人机交互平台,在SIS中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同时也为人机交互打造了平台,将生产与管理结合起来,利用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和汇总,客观反映了生产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而操控人员则可以通过实时信息改变来了解生产情况,并通过其他系统对设备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了真正的人机交互。

2 厂级SIS的可控指标优化

2.1 SIS可控指标基本值选择

火电厂中监测的指标有很多,其中可以分为可控指标和不可控指标,可控指标是指通过运行调整可以改变的技术指标,并可以实现生产的优化,如:蒸汽温度、压力、真空、预热器入口氧量、飞灰可燃物等;而不可控指标则是因为环境、设计、制造等误差所形成的,如:水泵焓升、高压缸效率、锅炉效率等。在利用SIS系统进行指标优化的时候通常是对可控指标进行控制,因此,在实施中应首先对可控指标的标准值进行确定,为系统提供参考依据,具体的选值方式如下。

1)制造厂商提供的数据为依据。

2)利用最佳运行经验设定。

3)利用变工况热力计算的结果。

4)利用历史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

5)自动寻找优化参数,即利用峰值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配合参数。

2.2 可控指标的分解

所谓的可控指标分解就是当统计某些数据在一个时期内的运行情况,用某种计算方法对其进行管理模式。如果以五班四倒的管理方式来分析计算。如果要了解某各班次的工作情况通常可以利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查阅,SIS产的准确统计值参数按照五天为一个循环进行,按照火电厂的运行值班的表将5天的值班次序制成一个表格,并值班的次序推算出来。然后将表格与设备的运行数据结合起来,就看对指标完成分解,从而对各个班次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从而达到调整与管理的

目的。

3 可控制指标的优化

3.1 电厂发电量与用电率的分析

1)发电量建模。发电量的考核是按照机组的实际载荷与调度载荷的差值来进行评价,按照前面的分组将不同的参数进行排名,并对停机和异常情况扣除则形成一个评价模型。其中发电负荷的偏离度和实际发电负荷、调度计划负荷等有直接关系。在规定中电厂实际运行的负荷指标应在±3%的范围内运行,为了达到发电厂的最佳经济运行,发电量以调度负荷3%来衡量,超过这个标准就是不合格要求的电量。

2)厂用电率分析。厂用电率的考核包括了机组给水泵、循环泵、送、引风机、一次风机和制粉系统的厂用电率的叠加,也按照五个数值进行排列,单项指标加入制粉系统的厂用电率进行考核。其数学模型也与这些参数相关。此时各组风机、水泵的电厂用电率折算到发电量下的比率。

3.2 其他指标的分析

1)主蒸汽压力状况。主蒸汽压力状况统计与协调是运行数据中较为重要的参考值,主蒸汽压力的偏离定滑优化曲线作为考核标准。数学模型中相关的参数有实际主蒸汽压力数据、不同载荷下对应的优化压力数据,以此可以计算出运行中偏离额定的参数范围。通过对机组的优化实验,机组选择滑压运行的经济性是最好的,实验表明,机组滑压运行的状态下相应的高压缸效率基本维持在83%左右,高压调门的开度为1、2、3号基本全开,4号调门的打开范围在15%-56%之间。这样在不同的负荷下,通过选择不同的运行方式,结合高压调门的开度变化就可以使得机组在不同的工况下保持较高的经济特性。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机组的定、滑压运行时有所区别的,实验表明确定机组主辅机的安全、经济合理的运行方式,即可得出机组在变工况情况下最佳的定、滑压曲线,从而为电厂的经济运行与在线监控系统提供数据依据与指导。

2)主、再热蒸汽温度分析。每值偏离540 ℃的时候进行积分统计,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按照主蒸汽温度为机组的参考温度为540 ℃为标准所获得系统运行效益最佳。因此,可以按照此标准对系统进行指标考核与优化。

3)飞灰可燃物检测指标。本指标的考核为月度计算,数学建模中参考时间与飞灰的含碳量。飞灰可燃物按照SIS月度统计为最终优化标准,按照各个统计值的最小排名,平均值低于计划的则不需要考核。

另外,排烟温度、真空、凝汽器端差、制粉电耗、补水率、锅炉减温水量、锅炉氧量、给水温度、凝汽器过冷度等也是指标优化的重要参考,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SIS系统,实现值际之间的指标评比,提高运行人员积极性,从而提高机组经济性。

4 结束语

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是帮助电厂管理与分析各种数据的平台,利用此平台可以实现对各种运行指标的分析与调整。经过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该系统在应用中主要是利用数学分析手段,对采集数据进行必要的数学计算与建模分析,从而确定某个指标的优化性能,即是否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益,并以此为管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猛.电厂SIS监控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机电工程,2009,09.

第4篇

第一,经济活动分析有待完善。在电厂企业管理中,因老小机组过多,并长时间受到计划经济影响,因而电厂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很大程度上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第一、当前,不少电厂在经济管理活动分析中,缺少了成本计划,没有进行成本预测,缺乏有关的市场信息,往往停留于财务分析,侧重成本核算,注重事后分析,往往是被动式记帐,这种分析模式仅仅可用于网厂未分开现象,但难以满足于当前的网厂分开情况,无法满足于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竞价上网的新体制。第二、由不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状况看,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对比分析法。相较于计划,相较于同期,则缺少了一定的因素分析,没有实行逐层分析。第三、一些电厂企业缺少一套完整的支持经济,没有经济活动分析的系统软件。同时,在活动分析过程中,数据采集过于滞后,单位关键数据缺少统一管理,因而导致不同专业在分析数据上缺乏一致性。

第二,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有待改进。当前,根据计划经济体制而创设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系统难以适应厂网分开这一条件。第一、已有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没有突显企业利润指标的关键作用,没有反映资本运营思想。在市场条件下,电厂企业生产经营的终极目标则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企业需要将利润放于至高地位上,评价电厂企业管理工作时需紧扣利润指标。第二、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缺少完整性。第三、指标体系中的没有内在有机关系,不能够很好地展现出追根溯源思想,不能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带来切实依据。

此外,过于单一、滞后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技术,影响着企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当前,电厂企业的成本管理一般限于定额考核,成本管理理念滞后,成本支出过大,运营所消耗未纳入成本管理中,缺少全成本核算。同时,院科成本核算没有明确分工,核算较为模糊,经费物资管理一缺少一体化管理。

二、电厂企业经济管理的提高策略

第一,完善电厂企业经济分析系统。在电厂企业中,若想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则需要完善电厂企业经济分析系统。企业可运用最优化技术,实施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构建投人产出模型,利用仿真对产出指标、有关约束条件、投人指标的相关性加以分析,从而奠定指标考核制的制定基础,为过程调控与管理带来主要依据,从而促进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并实现其他的非利润指标,把定量模型转变成软件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加强综合考核与管理,电力企业需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把握考核与管理基本原则。在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的中心是经济效益,并于内部进行市场模拟。同时,考核内容与方式,需准确、公正,可全面而客观地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设置考核项目与指标时,需展现重点,操作简便。第二、把握考核与管理基本内容。首先,评估经济效益。以内部利润高低对发供电企业绩加以评估。对非发供电企业,则需依据实情,由费用降低、利润实现方面加以评价。其次,监控企业运营这需要由四方面展开:审计监督、基建检查、职工民主监督、党委保证监督。另外,评价企业管理。这主要运用总管理与安全管理评价有机结合方法进行企业管理评价。这样,才可构建整体性的企业考核与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企业经济分析能力。

第二,完善技术经济模式评价。在电厂经济管理中,需要完善技术经济模式评价。在这一模式中,利润分析主要包含了影响因素与对比分析。其中,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对比考核期和基期,分析哪一因素而导致利润差异,每一因素变动对利润有怎样的影响,从而明确关键因素,发现控制重点,以便及时找出对策对变动因素加以控制,从而促进利润的提高。根据电厂特点,选出如下指标来作企业经济评价指标。第一、经营规模。这主要包含了销售收入、资产总额、装机容量与售电量等。第二、经营与盈利能力。这主要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由资金流动效率加以评价。而盈利指标包含了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第三、机组效率以及可靠性。其指标为等级可用率、机组热效率等。第四、经营安全、资本运营能力。经营安全指标可由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资本结构等加以评价,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而资本运营,则有资本保值增值率与经济增加值等。第五、设备装备水平、市场影响能力。其中,装备水平指标主要为AGC 投入率、信息化水平等。而市场影响力指标主要为单位社会形象、市场占有率等。

第5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 企业价值 盈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10-02

一、公司的财富与价值模型

1.财富模型。企业的本质是创造社会财富。财富应该是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劳动…的函数,即:

财富V=Ф(资本、知识、劳动……)

在静态状态下,财富=资本+劳动+利润,这是一简单的零和财富模型。如企业追求的目标是股本收益最大化,那么就必须减少对劳动的支出,势必形成劳资双方人格化资源的对立。

2.企业价值模型。企业价值是行业特点、发展前景、赢力能力、公司治理水平…的函数。

企业价值=Ф(行业、赢得能力、治理水平、前景)

在价值模型下,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其目标是激活资本、劳动、管理、技术全部要素的活力,创造共同的企业价值,使简单财富模型下的零和关系变为多盈关系,使人格化要素的对立关系变为协同关系。

价值模型的核心是各人格化要素对企业目标的高度认同。在简单财富模型下,各人格化要素对利益追逐是平面的相向力量,而价值模型则通过适度超前的目标,使各人格化要素变为同向的运作协同力量。

二、建投能源公司盈利战略分析

从以上分析看到,建投发展战略应实现有限多元化战略,对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行业实现专业化,最终实现控股专业化公司的有限多元化控股模式。建投方面对行业发展的战略点下移,电厂方面实现行业的规模化管理,急需向上寻找行业战略目标。两个方向的需求使上市公司(专业化)的作用呼之欲出。

构建省建投――上市公司――电厂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现三者的协同效应,使三者战略明确责任分明,使企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共赢。

从电厂的角度看,一是目前建投控股的电厂作为上市公司实施专业化的核心企业被赋予了行业发展意图,电厂定位由“利润点”变为“战略点”,打开了电厂的“战略发展空间”;二是提高了电厂管理者和员工的愿景,更能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打开了电厂发展的“心理空间”;三是专业化管理实现了电厂的规模效应,使竞价上网、燃料采购等多方面受惠于规模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四是利用上市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合理的制度安排,独特的体制性企业文化,将使电厂在体制和制度上更上一层楼,打开电厂的“体制空间”,使效益进一步提高。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利用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实施专业化战略和资本运作战略,实现了电厂利润的“二次配置”,使电厂的价值创造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价值发现,集中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在专业化管理方面,实现行业研究和行业管理的结合,一方面利用上市公司广泛的外部资源,加强与各投资咨询机构的联系,在宏观与资本偏好的角度研究行业发展趋向,另一方面加强行业内部相关机构的联系,在提升自身行业管理水平的同时,引进必须的行业管理人才。在环境机会战略、行业竞争战略和资本运营战略方面树立鲜明的特色,成为极具竞争力的专业公司。

从省建投的角度看,可实现多元化战略,重点行业的专业化战略增强对重点行业的影响力,既可享受专业化管理的“超出利润”又可通过多元化防范专业化风险。建投的组织结构可按强矩阵式设立。除必须的职能部门外,设立电力、交通、城市基础设施三个专业化公司(由分公司向子公司发展),需战略退出的现有工业、农业及其它小项目合并成资产经营公司,负责项目的战略退出。对有可能成为公司新的支点的项目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公司鼓励业务创新和资源的更优化组合,对公司批准的创新、开发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制。

按上述安排,建投的主要职责有三大类:一是从事综合研究,寻找跨行业市场机会,制订市场机会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指导专业化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经营、行业规范。三是从全公司的全局出发,对非战略性行业和项目实现安全退出。

建投、上市公司、项目公司的协同效应,将建立建投集团对行业的战略性进入或退出的有效机制,以强大的研究运作能力把握市场机会和竞争机会,实现公司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三、企业的组织结构选择与盈利能力分析

发电企业的竞争格局和竞争方式,决定了发电企业的组织结构。前面已经分析发电企业最佳的竞争格局是在集团指导下的报价,由此形成集团与电厂的不同定位。集团的主要功能一是形成市场势力,实现“超额利润”。二是通过再投资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集团定位明显的是战略中心。电厂作为集团指导下的竞价主体,其主要功能是安全生产、创造利润,因此电厂定位可有“生产中心(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两种模式。

对电厂组织结构选择与盈利模式分析如下:

在生产中心(成本中心)定位下,电厂不具备独立的企业特征,其主要职责是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能放到集团一级,形成专业经营型模式。集团通过指令指挥电厂的生产,电厂只对发电量和成本负责。这种模式下,集团有明显的集权特征,对电厂有很强的控制力,电厂的资金由集团统一调配,减少了集团的流动性风险。但这种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弊端,一是集团高度集权,具有生产经营管理和战略管理双重职能目标,由于集权管理的谨慎、繁琐、重复性及主观性造成集团层面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用于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人力资源计划……之中,且这些计划的主观性又会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二是集团全资投资电厂,增加了财务压力和财务风险,发电行业景气度处于下行周期或是在出现机组新技术突破时,靠自身力量难以尽快实现机组的更新换代,庞大的固定资产沉淀将使企业出现经营危机。三是从竞价上网的规则看,竞争以电厂(或机组)为单位竞价,在生产中心(成本中心)模式下,电厂不可能对价格信号及时反映,集团对遍布全国的电厂价格信息也不会每一个都能准确反映,容易错失机会,造成损失。

电厂按利润中心定位的情况。在利润中心模式下,电厂以独立的经营体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集团以控股(参股)形式,控制多个电厂,形成专业控股模式。集团成为战略中心。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更好的弹性,一是电厂作为利润中心直接面对市场,对市场信号反映敏捷,提高了决策与效率;直接参与竞争,容易使成本和费用大幅下降。二是电厂以合资方式组建增加了财务弹性,在机组技术出现新突破时可迅速与战略伙伴建设新技术电厂实现机组的更新换代,当需要结构调整时,股权可便利地进行转让、重组。三是集团定位明晰,将繁琐的一般性生产、经营管理下放给电厂,集团更多地注重宏观经济运行和电力产业政策研究,建立对电厂的行业指导机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再投资实现机组的更新换代,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这样,集团与电厂之间的职责明晰,增强了整个集团各部位对市场信号的适应弹性,更适于市场竞争。

选择控股模式,流动性风险应是需特别关注的问题。在控股模式下,企业经营现金流量滞留在电厂层面,集团的现金流入只是每年的分红,当集团财务结构不合理时,将出现流动性风险。比较两种模式,在专业化经营模式下,集团从电厂获得的现金流为电厂净利润并能控制电厂的全部现金流,现金流弹性很大。专业控股模式下,集团从电厂获得净现金流为可分利润(最大为净利润的85%),无可控经营现金流,现金流弹性很小,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但从另一角度看,电厂建设一般都是20%的资本金,80%负债,电厂所产生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必须用于还贷和维修改造,这些必须的支出使专业经营集团可控现金流弹性大幅降低。特别是专业经营集团集中现金流后,又以计划方式向电厂配置现金流,在集团规模庞大的情况下往往造成配置的低效率,而出现潜在风险。而控股模式下,电厂以市场化配置资源,电厂现金流安排合理,集团流动性问题作为显性问题已得到高度重视,只要采取合理财务结构流动性风险完全可以规避。

四、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升企业价值

资本、劳动、管理、技术等是创造企业价值主要要素,企业与上述要素人格化关系形成的公司治理结构。

1.与资本的人格化化身――投资者的关系。

(1)与股东的关系,以《公司法》调整的企业,其本质是资本决定的,因此,资本的化身――股东构成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司的运行机制由决策、执行、监督三大体系组成。在决策程序上,股东在股东大会上以持股数量投票,决定公司的有关重大决策事项。为防止“一股独大”,上市公司采取了累计投票制和“关联交易”关联股东回避制度,充分保障了中小股东利益,公司治理更加完善。董事会上每位董事一人一票,对需董事会决策的事项表决,上市公司采取了普通决议半数以上通过,特别决议需2/3以上董事通过,极大减少了决策失误。总经理作为公司决策的执行者,要严格执行公司决策,股东可通过监事会对总经理行为进行监督。

(2)与潜在投资者关系。潜在投资者是公司价值发现的实现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只有通过投资者才能实现。因此,公司的发展目标、战略选择、赢力能力、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建设等企业价值要素必须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总经理必须能在企业发展和治理的各个方面与投资者充分沟通,调动广大投资者的热情,集合更多的资源实现企业新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发现。

2.与职工关系。在经营层面,我们紧紧依靠职工,让职工参与管理的全过程,通过科学的授权,以《总经理工作细则》、《分公司总经理工作细则》明确了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及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和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以确定的职责和任务开展工作,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将公司目标任务科学地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和岗位,预算制定通过由下至上,由上至下多次修订,广大职工参与了预算全过程,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发展目标、经营措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极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在职工利益和股益的分配方面,我们首先通过协商机制确定工资水平,并通过《劳动合同》得以保证,充分维护了职工和股东双方利益。

3.与工会、职代会、党委的关系。

(1)为保证职工利益,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面,我们将征求工会意见,写入相关规章。并率先将职工的收入发放由行政关系变为契约化关系,与工会签订了职工《集体劳动合同》,在职工权益保障方面接受工会监督。

在职工监督方面,通过职代会选举的职工监事(不低于总数的2/5)直接进入监事会,参加股东会,列席董事会,对公司董事、总经理等经营决策行为进行监督。

(2)与党委的关系。为使企业职工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思想教育、维护团结、保持安全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树立了良好风气。

(3)在中层人事任免方面,虽然章程规定由总经理聘任,但为保证受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聘任以前自觉听取党委、工会意见,对受聘人的业务能力、道德修养、行为操守、群众基础作为综合评价。

通过对资本化要素的合理配置,和对人格化要素关系的合理安排建立了和谐的相关利益关系。明确的战略取向使各要素形成同向协同力量,合理的制度安排激发了广大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创新创效活动全面展开,形成“超越自我,追求卓越”进取型的企业理念,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源动力。

综上所述,基于公司价值模型理论,通过对河北建投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建议应开展有限多元化战略,对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行业实现专业化,最终实现控股专业化公司的有限多元化控股模式。构建省建投――上市公司――电厂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实现三者的协同效应,使三者战略明确责任分明,使企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共赢。电厂按利润中心盈利模式进行管理经营。在利润中心模式下,电厂以独立的经营体存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集团以控股(参股)形式,控制多个电厂,形成专业控股模式。集团成为战略中心。另外,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也是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方面。

[本课题系河北省社科基金资助课题,批准号:HB08BGL022;石家庄市软科学课题,批准文号:09579145。]

参考文献:

1.周吉林.价值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J].金山企业管理,2005(03)

2.万红兵,郁春兰.浅谈企业价值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3)

3.相里六续,周丽娜,姚小涛.多元化战略对中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9(02)

4.周亚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第6篇

系数:是指为估算某类产品价格,从市场上同行业可比企业中找出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产品及其价格,并对影响该类产品价格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找出该类产品的计算价格系数,从而估算该类产品价格(简称:指导价)的计算方法。同行业可比企业的确定:主要是产品质量上具有可比性。比如:钱江摩托的产品和广东大长江产品及其采购的配件。相同或相似类型的产品:是指该产品材质、加工工艺及表面处理等都具有可比性。比如:钱江五羊后轮叉与大长江五羊后轮叉。②适用范围:作为外购件、外协件洽谈定价的标准;作为考核外购件、外协件定价部门定价合理性的标准之一;作为考核自制件生产工厂成本控制好与不好的标准之一。③价格特征分析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Ⅰ.价值流分析:即是对一种产品从原材料状态加工成产成品的一整套操作过程进行明细分析,进而得出产品的价值。一般公式如下:价格=料+工+费+利润=材料定额×材料价+工时定额×(单位工价+单位费用率)+预计利润=材料定额×(材料价+单位费用率)+工时定额×单位工价+预计利润。Ⅱ.加工工艺方面分析:比如从材质、重量、加工类型、表面处理等方面。Ⅲ.行业分析:比如塑料件行业、冲压件行业等。

通过行业分析可以确定该行业的利润率、该行业的技术先进性等。成本管理系统可采集调用大量数据,通过价值流分析,不断归纳、总结各类产品市场价格特征。自制成本规律①定义描述:是指在既定工艺和正常、高效率运转情况下制造某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反映是生产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合理的投入产出关系,而不是实际生产发生的成本。②适用范围:自制件的成本核算、分析、考核;部分外购件、外协件可参照核算。③标准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核算在成本项目、算法及功能是一样的。只是在数据采集上不同,标准成本管理运用的是标准成本数据,而实际成本核算运用的是实际消耗成本数据。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材料定额、工时定额、燃料动力定额和变动制造费用定额四方面(即四大定额)着手进行。而标准成本的计算就是四大定额乘以相应的价格(或费用率)相加得到。Ⅰ.标准材料定额:直接与产品挂钩。制定时要同时考虑工艺性消耗和非工艺性消耗。Ⅱ.标准工时定额:直接与产品挂钩。每个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标准工时表,包括以下内容:产品类别、产品型号、工时测定人员、原计工时、目前工时、操作工序编号、操作名称及说明等。根据原计工时和目前工时的不断变化,标准工时表要经常进行更改的。Ⅲ.标准燃料动力定额:直接与产品挂钩。即单位产品消耗电、煤、柴油等。Ⅳ.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定额:直接与产品挂钩。即单位产品消耗低值易耗等定额。如果初次生产制定的标准定额不准确,也可以用以后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定额来修正标准定额。成本管理系统会自动调用历史最好的各类定额作为标准定额,作为工厂生产经营的目标,并以此作为成本分析、考核。

差异分析管理。指导价差异分析。外购件外协件差异分析:若合同价与指导价差异突破某个范围,系统自动预警定价部门,定价部门要分析原因。自制件差异分析:若自制件变动成本超过指导价,系统自动预警自制工厂,自制工厂要分析原因,是工艺落后造成还是定额浪费造。自制成本差异分析。自制成本差异分析是建立在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对比进行分析。监控系统模块成本差异监控是在成本差异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成本差异监控规则,对成本的差异进行实时监控。监控规则:设置差异变动范围。当差异变动超出了管理层对各项成本允许变化的比率(如小于-5%,大于5%)时,系统自动将该项差异列入监控范围。差异不符合正常变化规律。如大宗原材料的价格降低,而产品材料成本却上升;或加工自动化的程度上升,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却上升等,系统自动将该项差异列入监控范围。其他监控规则。

第7篇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厂 发电成本 抽水电费

作为一种蓄能技术和特殊电源,抽水蓄能相比蓄电池和压缩空气蓄能,具有经济、技术、时间、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并且启停快速、运行灵活,对急剧变化的负荷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可以有效解决电网峰谷负荷差异较大等问题。由于电力产品的同质性,发电企业的竞争战略难以实现差异化与集中化,只能在成本领先上有所突破。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产业,抽水蓄能电厂作为一种特殊水电厂应该从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实际出发,深入分析成本特性,为成本管控工作打好基础。由于主营业务是发电售电,本文对抽水蓄能电厂成本构成的研究集中在发电成本上。

一、基于成本性态的成本构成分析

根据一定时期成本是否随产出变动,水力发电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在特定条件下不受发电量影响,通常包括前期购置设备费、修建厂房费、移民征地费、大坝基本建设费,职工薪酬等。变动成本包括水费、随发电量变动的税金(如增值税、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变动运行维护费等。企业进行成本控制通常在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上探索,对发电企业而言,要想降低固定成本,就要增加产出,降低单位产出分摊率,而增产即多发电,发电量需要依据电力系统要求,由电力调度统筹分配,属电厂不可控因素,因此,变动成本是抽水蓄能电厂成本管控的重点。

二、基于经济内容的成本构成分析

根据生产费用要素的经济内容,水力发电成本分为折旧费、修理费、运行费三大类,其中运行费细分为材料费、职工薪酬、水费以及其他费用。抽水蓄能电厂作为特殊水电厂,其日常运行必须从电力市场购买电能,用于向水库抽水,使水库保持在最优水位,为发电积蓄能量。因此,抽水蓄能电厂同时扮演水力发电和电力用户的双重身份,基于此特点,其发电成本除包括一般水电厂的项目之外,还应包括抽水电费。由于源于浮动市场电价的抽水电费与发电量密切相关,所以将其归类为抽水蓄能电厂的变动发电成本,但由于市场电价和发电量的强制性,抽水电费属于变动成本中的不可控成本。

三、基于成本管控的成本构成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抽水蓄能电厂发电成本科目设置,其成本构成如下:发电成本=折旧费+修理费+水费+材料费+职工薪酬+外购电费+其他费用。其中,折旧费指抽水蓄能工程投资所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逐期摊销,按固定资产原值、预期残值、折旧方法等定期测算;修理费指为保证或恢复固定资产正常功能而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和修理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水费指按规定的计提标准或协议和用水量向地方政府支付的水资源费、水库维护与水土保持基金;材料费指生产领用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辅助材料等;职工薪酬指按照国家及上级规定的相关工资福利政策以及员工构成而发生的费用;外购电费指电厂因生产需要而对外购电的花费,根据所需电量和外购电能的市场价格测算,其中包括抽水电费;其他费用用于归集办公费、业务招待费、水电费、差旅费、劳保费、运输费、试验检验等除财务费用外按规定可计入成本的其他开支。

抽水蓄能电厂进行发电成本管理其对象只能是可控发电成本,在现阶段我国抽水蓄能电厂均由电网公司全资建设或控股的非独立经营下,必须区分其可控成本范围。如前述,完整的发电成本包括折旧费、修理费、水费、材料费、职工薪酬、外购电费、其他费用。其中,折旧费由前期项目筹建、资产购买、使用期限等系统内部决策决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属于不可控成本;水费、外购电费虽然属于变动成本,但发电量需要依据电力系统要求,由电力调度统筹分配,水电价格又受市场强制力制约,也属于不可控成本;职工薪酬受电网系统人员政策和结构影响显著,对抽水蓄能电厂来说同属于不可控成本;其他费用中的水电煤气费、超标排污费、税费、治安联防费、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技术转让费等抑或受政策动因和市场强制力约束,抑或者偶然发生,均属于不可控费用。排除以上不可控费用,余下的修理费、材料费、其他费用,其发生与日常业务活动联系紧密,有律可循,是成本管控的重点对象。

参考文献:

[1]P.尤利亚尔.抽水蓄能技术的优势[J].水利水电快报,2011,(7).

[2]曹水斌.水电厂控制发电成本的有效途径[J].湖北水力发电,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