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10:45:43
序论:在您撰写艺术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组成,公共艺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提升其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普通高校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教学略有差异,其更侧重学生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的提升。但是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成为该课程深入改革的制约因素,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做好公共艺术课程教育改革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改革的研究才能促进高校艺术教学,实现高艺术素养人才的输出。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课程重要性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很大程度上侧重学生文化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侧重于学生正确人生价值导向的树立,提高其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使得高校学生接触信息更加自由灵活,加上新课程改革的引导,高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对艺术知识充满兴趣。学生个性表达更希望借助艺术的层面展现出来。此外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对复合型综合型人才需求迫切,而在各大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实现社会及新媒体环境对综合性艺术性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
二、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发展迅速,有效地推动文化建设。而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艺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综合素质更多地与艺术的欣赏及艺术的感知联系起来。艺术对于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组织艺术教育的学习可以起到精神陶冶的目的,也奠定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其一公共艺术课程是大学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开阔学生的胸怀与眼界,带来他们生活体验的进一步丰富,有助于其富有魅力人格的形成。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艺术教育的关注点是人与人、人与世界及人与自我关系的解读与梳理,加强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对艺术及精神的需求,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心理与文化的多元化支持。其三做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性培养,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形式,起到品德塑造与人格培养的作用。因此在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也带来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结合新媒体的背景,其更契合高校创新思维的培养理念。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创新思路
(一)做好内容的创新,奠定艺术学科教育的核心
高校艺术学科种类繁多,而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面临师资不足,学生基础不同的制约,其在内容的组织与呈现上也往往带有单一性,而新媒体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其更希望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此必须做好公共艺术课程的内容关注。对于低年级的高校学生可以开展基础性的艺术选修课程,让他们学习艺术导论、音乐鉴赏及戏剧鉴赏等艺术课程。课程教学的落脚点依然是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以审美为核心,融合艺术基础理论并将其与作品的鉴赏分析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艺术,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也激发其艺术关注的兴趣,从而培养起审美能力,这属于基础奠定的阶段。对于热爱艺术并且具备一定艺术文化素养的学生开展形式多元的艺术选修课程,丰富他们的文化学习。课程教学的定位应该是学生艺术表达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写、画、唱及跳等实现其自身艺术技能的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从而进入到高层次的艺术文化学习中,实现人生境界的进一步升华。最后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艺术专题讲座,邀请艺术家进行学生艺术学习的指导培训,从而让艺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实现艺术理论修养与艺术感悟能力的双提升。
(二)做好形式创新,让公共艺术教学更具吸引力
传统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学习参与十分被动。而新媒体时代下理应做好新媒体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结合,实现其展现形式上的创新。更侧重学生对艺术的感受与体验,实现学生艺术课堂主导地位的回归。让学生真正成为艺术学习的主人,激发其艺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教学中也发挥新媒体教学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展慕课教学,线下网络远程与学习互动,实现课堂内外的学习延伸,让艺术理论的学习转化为艺术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参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学生公共艺术学习的学以致用,让艺术学习的价值在学生成长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改革课程体系,促进与新媒体融合
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本质认识深化而衍生出的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其课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提升。然而我国公共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健全,亟需重新审视与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看待艺术教育的目的,这是其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另一方面要加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发挥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人格完善及情操陶冶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多层次与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原则,选修与必修结合,兼顾兴趣培养、艺术感知、欣赏、实践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并注重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发展。在这两方面的实施中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将其融入到公共艺术实践活动,发挥新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优势,能够让学生顺应现代艺术发展潮流,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良好的艺术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形式,更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体验性。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改革创新也应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体验性,从内容、形式与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调整,让艺术课程教学真正助力学生的价值引导与成长发展。
作者:许孟巍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刘颖,胡志峰.浅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现状[J].音乐时空,2014(21):125.
【关键词】危机阶段;审美培育;缘起与观点;内容与预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5-03
【作者简介】皇甫立同,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校长、党委书记,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庸俗文化的相关元素刺激着高中学生的感官,混杂于网络、动漫、游戏、通俗读物、广告等庸俗化的内容和形式充斥于高中学生的生活,再加上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对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科学认识审美教育和智育的关系,导致审美教育被严重边缘化、形式化、功利化。学校审美教育的严重缺位以及高中学生青春期特有的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造成了高中学生审美取向的混乱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国家的高中学校进行了综合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我国也愈来愈重视普通高中的审美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要通过艺术教学实践加强学生艺术体验,增强审美与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与小学、初中相比,高中阶段学生逐步由自发走向自主、感性走向理性,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个体审美素养发展的“危机阶段”,非常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得到正确的引导,非常需要利用“学校”这个审美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加强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江苏省淮阴中学立足高中生审美素养的现实基础,面向审美素养的培育目标,围绕校内外资源,开发、转化、运用所需要的各类因素构成的教学系统及系统内各类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构建了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尊重教育基本规律的课程、课堂以及有利于生活和谐融通的,并逐级推进的审美教育体系,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协同发展,实现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新突破。
一、基本观点
对于“审美素养”的定义,目前美学界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界定和结构划分。我们尝试将“审美素养”的概念界定为:个体在自然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对艺术作品、自然物态、社会生活、科学探究等领域的审美活动,所形成的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水平。它主要表现为个体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审美经验以及审美创造行为四大维度。
我们把项目课题界定为“普通高中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态重构”,并初步形成了以下六个观点:
(1)高中审美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侧重审美素养的培育。它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培养“全人”的重要途径。
(2)审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是审美教学的本原目的和根本任务,其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进而美化生活,提高现实的乃至未来的生活质量。
(3)审美教学是一种普适性教育,既区别于为升学而进行的专业性训练,又区别于以高品位的艺术追求作为人生目标的宏大愿景。
(4)美育不是智育、德育、体育的附庸,它只是学校完整教育之一端,是一种既独立于其他“育”之外,又与其他“育”有密切关联的教育。
(5)审美教育的全民化应当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一条必由之路。
(6)审美教育必须摒弃功利意识,严格遵循规律,扎实循序渐进。
二、项目内容
1.研究高中生审美素养现状与发展需求。
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必须建立在λ们审美素养现状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学校与相关高校、专家合作,以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为基本单位,通过抽取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年级的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为重建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的教育生态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研制出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深入探究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建立学校美育重建和社会美育发展的沟通机制,体现“重构”的必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程生态。
开发、开设“高中美学课程”,整合、重组与提升已有的艺术课程;吸收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开设一批具有综合性的艺术审美必修或选修校本课程,如戏剧(含地方戏剧)、表演、设计、篆刻、陶艺、摄影、创意表达等;加强非艺术课程审美要素的发掘与整合,逐步形成各类学科完善的课程美育方案和实施细则,引领非艺术课程改革实践;加强艺术课程与非艺术课程的整合,如“数学+科学+工程+艺术”等新型跨学科审美课程;探究、设置以艺术课程为核心的新的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程,形成高中三年系列的、整体的、不同门类且逐级提升的审美课程群。
3.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课堂生态。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培育不仅是艺术课程及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也是其他所有课程及其施教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追求“教学美”的课堂教学,促进各学科美育渗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加大对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如艺术课程的单科切入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一科切入兼及数科的交叉模式、艺术综合课程中的艺术鉴赏类课程以及相互关联的系列课为单元的“一串葡萄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是本项目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
4.重构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生活生态。
从根本上说,审美是一种生活方式、态度、习惯和品位,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审美生活的环境生态。譬如,改造或重建艺术教室、创意表达场所等审美环境,实践以“美”为核心的班级生活,开发以审美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校园系列活动及平台,特别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重建与改革原有的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等。
5.研究c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评价。
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意见》,有序实施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评价,为审美素养培育评价的生态重建提供方向和标准。主要包括:艺术课程的定量、定性测评,非艺术课程、课堂的美育目标达成评价,美学课程的达标评价体系建构及实施,学生审美实践评价体系的建构及实施。
6.建设高中生审美素养培育的配套项目。
成立“审美素养研究中心”,选聘专职或兼职的高水平专家组成指导团队,建设一支胜任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队伍;建立学生“艺术素养评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培养指导;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创设培养和升学的“高端平台”或“绿色通道”;改建、扩建学校艺术楼,设置更多更先进的艺术功能教室,提供更丰富的艺术教学资源;以地域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为依托,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建设校外美育基地;自筹建设一个配套的校内“美育课程基地”,引领艺术教学改革纵深发展。
以上六项内容与逻辑关系可以用下图反映。
三、项目实验成果
本项目借鉴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实践探索,力求科学、准确地把握高中生群体的审美素养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强化对高中生审美基本素养的培育实践,积累更多审美教育教学改革的普适性经验,重新建立合乎审美教育规律的教学生态,引领普通高中审美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果明显。
1.学生审美素养明显提升。
学生在自然、社会、艺术、科学等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追求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热爱自然生态,担当社会责任,追求幸福人生。
2.学生艺术素养较为突出。
学生多次参加省、市艺术展演或评优活动,均赢得高度评价或奖项;学校交响乐团应邀参加维也纳国际音乐节。
3.师资队伍审美素养良好。
一、对当前艺术课程的观察与分析
第一,学科界限明显,缺乏融通。长期以来分科教学的音乐、美术课,学生分科而学,各学科泾渭分明。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缺乏教学交流与合作,不同年段的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学习方式从单科层面考虑较多,从整体层面、学科融通层面考虑过少,更多地过分强调专业化、学科性,未能体现艺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的基本特征。
第二,学生艺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不足。艺术教育“以美育人”的目标无法落实,课程理念在当前艺术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学生艺术核心素养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第三, 地方美育资源未获重视,未得合理运用。许多地方都拥有丰富的地方美育资源,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校的艺术课程却很少将地方美育资源整合到课程中去,使艺术学科的教学仅限于教材,缺乏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
二、对艺术教育的重新认识
艺术教育在课标中的要求。在艺术教育的新课程标准(2011版)开篇即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诗、歌、舞、画为一体的‘乐教’传统”,“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艺术学习,学会欣赏艺术,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为学生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并且明确建议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艺术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点。
艺术教育文献学习中的观点。通过文献学习,我们发现很多研究者认为音乐和美术作为一对艺术姐妹,渊源与内涵密切相关,而非形单影只。郭声健先生曾说: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所用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苑丽丽老师在研究中提出艺术学科课程整合应该从大艺术教育视角出发,寓涵“审美教育”的“艺术教育”为塑造未来的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区别于以艺术门类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分类,而使“艺术”成为一个整体的学科概念。
三、“巧艺课程”实施的总体思路
珠村小学“巧艺课程”是在试图打破传统音乐、美术单科界限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为追求的课程统称。我们以整合为思路,通过对2011版的《艺术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我们在研究中依据课程标准,对原来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考核评价进行调整和重构,从而展开“巧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具体实施中,主要关注了以下要素的建设: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中,重实用和重技术的教育倾向非常严重。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受传统基础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划分文理科的客观现实仍未根本改变。由于理工院校学生入学前的学习背景大多为理科,入学后自然科学又是他们的主要课程,所以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尤其是艺术素养更为匮乏,成为制约理工科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切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理工科院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解决理工科院校学生创造力不足、想象力较差、精神生活匮乏等问题的必由之路。
近几年来,理工科高校对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以课堂教学、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举行系列艺术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本课题在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现状考察时发现,各高校的艺术课程开设大不相同,随意性强,课程体系结构松散,缺乏系统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的编排、教学任务和目的的确定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技能化、专业化倾向。如何优化艺术类课程体系,更加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目前关于艺术素养的表述仍是一个存在争议而无定论的概念,甚至由于对其理解和表述的泛化而使得教育过程中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和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在考察了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我们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特征。艺术素养主要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
三、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建构
1.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定位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的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公共艺术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其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目标是达成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确立课程目标,不但可以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本课题认为,理工科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 在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感,通过对艺术作品分析、批判、评价,提高审美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完美结合,培养其健全和谐的人格。
2.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
首先,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内容选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①基础性与普及性
一方面,由于学生具有的艺术知识的层次不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兴趣不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大多数学生已有的艺术知识状况和兴趣,设置课程内容和难度,要满足大多数学生对艺术知识的需求,强化和突出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艺术类学科本身种类与内容繁杂丰富,在有限的学时中教授和传播优秀的艺术知识和信息,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应当科学化、合理化。应削弱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专业性,要同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开来,加大公共艺术课程中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使公共艺术课程具有一定的普及性,真正成为适用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
②整体性与层次性
艺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公共艺术课程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性课程,被分为若干种类只是人为的结果。开设公共艺术课时,在艺术素养结构要素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上需要注意艺术知识整体与局部的问题,基于学生在艺术资质和审美能力方面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性,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设计上应具有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艺术理论、艺术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与提高。
③综合性与系统性
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公共艺术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艺术素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艺术素养与其它素养之间尤其是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上。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艺术素养的基础,其他素养都是在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审美素养是艺术素养的核心和纽带,艺术情感素养是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艺术创造素养是艺术知识、审美、艺术情感的的综合表现。综合性的公共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艺术素养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及其关系。使公共艺术课程之间建立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知识,使艺术素养获得全面发展。
④艺术性和科学性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像中受益,而历代艺术又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在艺术教育中,学生通过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比较,可以提高想象能力,达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就理工科学生艺术素养培养而言,在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设置时,要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使学生了解到艺术手段和科技手段的结合,可以创造出更美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以致用,产生兴趣,并为其今后进行创造性地活动奠定基础。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划分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的领域。
艺术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有赖于艺术的分类,艺术是一个分支多、门类广的学科。迄今为止,艺术的分类方法有六种之多:例如以感知方式分类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视听综合艺术;以存在的方式分类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以表现形式分类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还有以表现情感分类法、媒材分类法等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根据公共艺术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艺术素养的构成,我们将公共艺术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课程群:
①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群:
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基本分类、艺术的发展历史概况、艺术的基本表现技法、艺术表现的美学原理等等,具体开设课程包括:《艺术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美术概论》《工艺美术概论》《书法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国美学史》《中国电影史》《中国建筑史》《中国画理论与技法》《油画理论与技法》《素描表现技法》《动漫画基础》《艺术设计原理》《摄影艺术》《中外戏剧文化精粹》《音乐基础理论》《基本乐理与管弦乐》《声乐基本原理与技法》《视唱基础》《中国民族舞练习技巧》《舞蹈形体与气质培养》《影视后期制作》等。
②艺术审美类课程群:
艺术审美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以公共艺术课程为媒介,帮助学生体验审美的过程,掌握审美的方法,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和判断的能力,并能给予一定水准的评价。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交响乐赏析》《中国美术名作欣赏》《书法赏析》《广告创意与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与雕塑欣赏》《中外名曲赏析》《京剧艺术欣赏》《器乐作品欣赏》《世界经典电影欣赏》《中外名城赏析》《中国园林赏析》《中国乡土建筑赏析》《中国民族服饰赏析》等。
③艺术创造类课程群:
艺术创造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学生对艺术活动的参与,使学生在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其创造性,完成简单的艺术表现活动。这类课程除了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实施外,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等都是有效的途径。具体可开设以下课程:《绘画创作》《书法创作》《剪纸创作》《摄影》《三维动画制作》《舞台设计》《合唱表演》《器乐演奏》《小品创作与表演》《经典电影配音体验》《健美操》《舞蹈表演》《相声表演》《歌曲演唱》等。
④艺术感悟类课程群:
艺术感悟类课程群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知识体系中,了解艺术学科之间,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对艺术内涵的认知,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健康的美学观。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中国艺术精神》《书法的艺术哲学》《艺术与科学》《电视传播技术与艺术》《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中国山水画与山水诗》《中国古代艺术和宗教》《艺术和文化中的种族性》《后现代艺术与美学》《老庄与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等。
四、理工科院校艺术素养培养的管理对策
1.加强宣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要深入实施,首先在观念上要使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意义及艺术素养在人生当中的作用和价值有较深刻的理解。加强宣传,改变原有的认为公共艺术课程就是休闲娱乐的课程的肤浅认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上来。建议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纳入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使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学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校园艺术文化建设, 营造校园艺术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部门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加强合作,周期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将其纳入第二课堂学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艺术活动,使不同特长、不同兴趣的学生获得展示和发展艺术才能的机会,又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广泛参与到艺术文化活动中去。
3.建立与理工科专业互补交叉融合的公共艺术教学体系。
艺术与技术、艺术与科学、情感与理性相结合,是理工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想选择。在教学的实践中,紧密地结合科学知识尤其是专业中所蕴涵的艺术要素进行设计和讲授,不断丰富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有理工科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模式。
4.在公共艺术课程的四个基本领域,提出了对学生的最低学分要求,通过试讲或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各领域课程的基本情况。
至于具体选什么课程,学生在学分制约和教师指导之下自主去选择,在自由选课和教师指导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协同发展。
5.规范艺术类公选课程遴选程序。
通过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等形式,不断地增设和淘汰课程,在公平竞争的机制下,逐渐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艺术类公选课程。
6.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两种方式,加强公选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一些政策支持(比如增加课程系数、外出研修等),使更多优秀的教师乐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在教学的实践中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经验,从而使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7.改革公共艺术课程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体验。
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是检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考试内容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促使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措施,提高艺术素养是衡量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由于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因此在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内容中,不应当只体现艺术知识掌握的情况,还要涉及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否根据所学获得艺术知识在实践当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等纬度。本课题认为,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感性认知贯穿教学始终,公共艺术课程考核要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给与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公共艺术课程;特色课程群建设;食品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48-03
公共艺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知等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不断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院是以食品冠名的国内唯一高职院校,我们一直致力于建设以“诚信+良心”为核心内容的食品文化艺术教育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食品文化艺术,将“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技艺与素质并行,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与体验共举”的素质教育思想。通过创新建设思路、优化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开展艺术体验等建设措施,构建了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人文理念,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了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我们学院作为以大食品类专业为主体的工科高职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构建,在努力建设食品类优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同时,从学生需求出发,也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1.创新思路,优化结构。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由多种艺术学科交叉、多种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的综合性课程,因此,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必修课,同时也要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有目的地开设内容广泛、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较强的选修课程。近年来,我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在各专业课程体系原有五大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开发了覆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类的公共艺术课程120余门。如“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茶艺、普通话、形体、音乐欣赏、插花艺术等艺术类课程;“文秘”专业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形体训练、职业装束与化妆、美学概论、书法等课程。各专业开设的艺术类课程,与公共艺术选修课相得益彰,优化了专业课程结构,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构建,使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更为合理,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和人文艺术素养等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共同支撑起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半壁江山。
2.提炼食品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学校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专业教学的必要补充,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品味,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环节。学院作为以“食品”冠名的全国唯一的高职院校,食品大类专业占全校专业总数60%,食品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全校学生总数67.9%,食品大类专业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58.6%,形成了食品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优势。我们利用学院的“食品”教学资源,设计开发了食品制作工艺、食品养生与保健、饮食文化、食品艺术、淮安当地食品饮食习俗研究等五个课程群,设置了整套课程建设流程。依靠具有食品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群的建立,学生选择性地学习,使非“食品”专业学生分享食品特色课程,使食品大类专业的学生互享食品特色课程。
二、构建公共艺术课程群,彰显食品特色
通过几年的建设,食品特色公共艺术课程开设每年呈递增趋势,由2011年的12门次增至2013年的41门次;全院选课人次平均每学年达2000以上人,占全校公共选修课程选课人数的三分之一(见图1)。
五类食品特色课程建设分属不同的二级学院,在建设中也各有交叉,已呈显著成效,已建有食品加工制作工艺类的5门课程(面塑欣赏与制作、日本饮食文化、葡萄酒品尝与鉴赏等),食品营养与保健的8门课程(中华传统养生等),食品安全的7门课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讲座等),饮食文化与习俗的12门课程(饮食文学欣赏、茶文化赏析、酒与酒文化、中外饮食文化趣谈、旅游美食、西洋酒知识等)和淮安当地食品饮食2门课程(淮安名人与美食、淮扬菜鉴赏)。每学期,公共选修课程安排表中开设包括食品技术、食品安全、食品营养、食品艺术、食品赏鉴、食品文化、餐饮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学等“食品特色群类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学生选课踊跃。食品类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内涵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模式的开发,培养学生具有食品行业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的需要。通过食品特色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建设,丰富了公共选修课程的类别,凸显了我院食品特色,实现了全院学生共享食品教学资源,每位毕业生都打上了“食品”的烙印。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 价值取向 价值观念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实施10多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发展探索期。一直以来,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涵义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对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指向,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①,换言之,就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围绕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关于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普遍将其归纳为“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三种基本论断。“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是人本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本能的自由成长。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强调课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个体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则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对以上课程价值取向的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课程的价值取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中。“传统的课程价值观试图像原子排列一样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正确详尽的划分和评价,把人的主观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这一过程之外,就必然很难满足艺术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本质属性如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等的要求。”②因此,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知识获得“显性”素质的体现,忽视了个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以及新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等“隐性”素质的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标是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需要上述“显性”与“隐性”素质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
与传统课程的价值取向相比较,我们认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内涵:一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受价值主体(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养具有个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从艺术本性出发的价值系统,与其他课程相比,更加注重课程的主体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与其他课程的技能和知识价值相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更多的强调一种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几种偏差
由于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观念认识的不统一,当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客观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带来的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异化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新的时代创造了新型的艺术课程;新的时代也赋予音乐课程新的活力。音乐课程与新型的艺术课程从价值取向、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存在哪些异同,又存在哪些内在联系?展望艺术课程和音乐课程的未来能引起哪些反思,是值得我们探索和关注的问题。
一、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
音乐和艺术课程的价值就是人与音乐和艺术课程之间特定关系的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概念。艺术和音乐都是精神产品,所以艺术课程和音乐课程的价值不同于物质价值,它的实体是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的载体。不同的教育哲学和不同的课程观对学科的课程价值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当前,我们更应该以素质教育理论,以新的视角去看待两类课程的价值。
1. 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
(1)人文价值。艺术课程关注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注意生命的价值,同时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四个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如何欣赏艺术,珍爱生命,而且要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这才是艺术的课程价值所在。
(2)情感价值。综合艺术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特别是心理与人格得到和谐协调发展。综合艺术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
(3)智能价值。艺术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沟通和联系,全面培养了学生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肢体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得到整体协调的发展。
2. 音乐课程的价值取向。传统音乐课程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为其价值取向,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了音乐课程的新理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首位,强调音乐的学习和音乐自身的价值作用,在音乐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音乐审美体验价值。通过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为音乐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2)文化价值。音乐课程教育的价值在于传播与普及音乐文化,继承文化遗产,音乐艺术的普及造就了一个高层次的文化群体,音乐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3)创造性发展价值。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一些特点,是多维的、求异的、求新的和发展的。音乐给人以启发并使人得到灵感和顿悟,音乐教育无疑会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教育目标的差异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艺术课程目标和音乐新课程目标具有如下共性:
1. 课程目标与课程价值定位及教育理念相统一。
2. 两类课程目标都注重人和人的发展,突出人文精神。
3. 两类课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艺术课程在目标定位上提出“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为总目标。艺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具备的综合艺术素质而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以人文精神统领艺术教育是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人文精神的统领可以引导教师走出艺术教育的误区,走出技能训练的怪圈,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任务的主要阵地。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分三个层面,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指出了新课程目标的三维整合与构建,体现了音乐课程由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转变。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是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要将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和提高到一个新的高质量的品位。而“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本来就应该是音乐学习者自我体验、自我展示的过程。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音乐课也不例外。音乐目标的三个维度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协调统一的,三者不能孤立无关,也不是简单相加,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三、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内容之比较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可见的载体,也是具体化了的教学目标。从表面上来看,艺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涵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因为综合艺术课程在学习内容上提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为学习领域,但从实际情况看,艺术课程是以人文内容为主体,围绕人文精神来进行的,而音乐课程的内容是以音乐为主体,围绕音乐审美来进行的。
新课程标准把音乐教学内容表述为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其中“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表现”和“创造”则是音乐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表现包括演唱、演奏、识谱、表演等,是教学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要途径;“创造”则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功效;“音乐相关文化”是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集中体现,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新课程改变了原来音乐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等现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易于操作,使音乐学习更容易、更有趣。
四、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教育的展望
在基础教育领域,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改革,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的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强调各门艺术学科之间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综合。
2. 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人文化。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途径的多种多样,教学方法更贴近于生活,倡导艺术教育以人为本,以艺术(音乐)为本的思想,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艺术课程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符合改革的趋势,从而决定了其可行性和生命力。艺术课的实质是把握艺术的通感。艺术的各门类是相通的,我们不能把艺术各门类之间的联系完全割断。艺术是生命之源,是生命赖以生存的清泉甘露,体现不同的人对待生活不同的态度,并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生活方式。
艺术课程经过几年的实验,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学生在艺术课中获得了快乐和轻松,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也得到了提高,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
1. 怎样结合农村实际实施艺术课程?其实在我国农村当今最小的单位学校――村小,一般只有一两个老师,他们要教义务阶段的各门课程,作为这些教师本身要求应该是综合性的教师,所以在那里开展综合艺术课教学是再恰当不过了,但目前在农村并未得到开展。
2. 面对现状,艺术课程的师资如何解决?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各地采取了许多办法培训教师,但就长远而言,各大专院校培养师资迫在眉睫。
3. 现行教材虽然在视觉上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及深刻的人文性与民族性,但学生在掌握各门艺术知识技能时容易流于肤浅。